1
国际副刊 国际副刊 2020 8 2 日 星期日 7 7 在南极,来自不同国家、 不同肤色的科考人员和睦相 处,亲如一家。无论谁遇到危 险,不问来处,大家都会施以 援手。在这里,更能体会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涵义。 为寻访当年“雪龙”号极地大营救那段 历史, 2019 10 月,我踏上南极。远远的, 白茫茫中,五星红旗格外耀眼。中国长城 科考站站长刘雷保在凛冽的寒风中迎接 我们。 白、蓝、墨,是这里的底色。去掉繁华,大 美至简。阳光下,巨大的冰川幽蓝,神秘 莫测。 南极大美,却也大险。在这里,你会邂逅 最原始的美丽,也会遭遇最艰难的险境。 2013 12 23 日,俄罗斯科考船“绍卡 利斯基院士”号静静停靠在联邦湾海域。靠 近南极磁点的区域,冰层厚,浮冰多,天气恶 劣多变。刚刚还是艳阳天,瞬间狂风卷起,裹 挟海上大大小小的浮冰,直冲船体。 奔赴 处于极昼的南极罗斯海域,午夜 2 时以 后才渐渐地漫过一层墨色,寂静的天空,繁星 点点。 23 日凌晨 5 2 分,中国极地科考船 “雪龙”号安静的船舱里,突然响起电话铃 声。“ Mayday !”这是国际最高等级的求救 信号! 船长王建忠从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 声惊醒,得知俄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 冰海, 74 名船员和乘客危在旦夕。 原来,一些旅客没有按照船长规定的时 间从冰盖上返船,耽误了撤离时间,导致“院 士”号被困浮冰。令人担忧的是,船体严重受 损,两座巨大的海上冰山,正分别从船头两舷 缓缓靠近,距离已不足 1.2 海里。如果形成浮 冰挤压,船只侧翻,在南极海域,就意味着面 临绝境。 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 中国“雪龙”号是距它最近的船只,约 600 海里。王建忠的本能反应是“救人”!他 和领队刘顺林一碰头,决定一边向国内报告, 一边着手救援准备。 中国国家海洋局很快批准了救援行动。 “雪龙”号迅速向东南调整航向,以最大航速 驶往俄船被困海域。法国“星盘”号也加入了 救援行列。 一场国际极地大救援就此拉开帷幕。 在最大风力达到 11 级的海面,船头击起 的浪花高达 20 多米,船外大雾笼罩,能见度 极低,“雪龙”号在风雪交加的巨浪之间时隐 时现……12 27 日,“雪龙”号和“星盘”号几 乎同时到达俄船只被困的区域,救援方案很 快确定:两船一前一后,分工合作,破冰前行, 靠近“院士”号实施救援。 随后传来一个坏消息,“星盘”号因为补 给不足,主机故障,无力破冰而退出救援。 当时,破冰能力更强的澳大利亚“南极 光”号远在八九百海里之外,即便以最快速度 赶来,也要两三天时间。“雪龙”号决定先单兵 突进,一边破冰前行,一边等待“南极光”号的 到来。 眼前,冰情完全超出了预期。大片浮冰 铺满了海面,最大直径近千米,厚度也达到 3 4 米。最要命的是,在风和洋流的作用下, 浮冰快速流动,刚刚破冰开出的一条水道,很 快就闭合了。“雪龙”号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挺 进茫茫天地间…… 救援 在发出求救信号时,“院士”号已经被困 一天一夜。随着时间的流逝,聚拢的冰块冻 得更加结实。浮冰挤压得“院士”号纹丝不 动,船体外壳的水线附近已经出现了一条裂 缝。眼看着冰山慢慢漂过来,越来越近…… 各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当五星红旗出现在“院士”号的望远镜视 野里时,被困多日的紧张、焦躁和郁闷的人 们,情绪开始渐渐舒缓。 12 28 日,“雪龙”号到达距离“院士”号 6.1 海里处,能见度好的时候,已可远远看见 “院士”号上的乘客。但冰层太厚,超出了“雪 龙”号的破冰能力。它再也无法继续前进,被 迫调头返回安全区。而被寄予希望的“南极 光”号,也在距离俄船 10 海里以外的海域 受阻。 至此,破冰救船的计划彻底搁浅。利用 直升机救人,成为唯一的选择,而拥有直升机 的,只有中国“雪龙”号。 浮冰还在聚集,风雪依旧肆虐。“雪龙” 号面临选择,是走还是留?“星盘”号已经离 开,“雪龙”号再走,“院士”号能承受这彻底 的绝望吗?但是留下,“雪龙”号会遭遇多大 危险? 刘顺林和王建忠合计后,最后决定还是 留下!“雪龙”号慢慢调转船头,顶着浮冰和 风雪的夹击,再次冲向俄船方向。脱困后, 俄籍船长谢廖夫在致“雪龙”号的信中这样 写道:“那几天,船上所有乘客每天必做的功 课,就是跑去驾驶舱,看看中国船只还在不 在……” 正在一筹莫展时,“雪龙”号接到中国国 家海洋预报中心的天气预报: 1 2 日天气将 会好转。时间窗口很短,必须抓住时机,冒险 一试! 新年第二天的午后,“雪龙”号上的“雪鹰 12”直升机经过 6 次飞行,成功将俄船上 52 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上,完成了 这场难以置信的国际大救援。 也许是在“雪龙”号精神的鼓舞下,“院 士”号上的 22 名船员选择了在船上留守,直 到所有乘客被救出。同时,“雪龙”号也作出 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守候“院士”号!你不走, 我也不走,共进退! 在船长驾驶台对话频道,先后传来“院 士”号和“南极光”号船长激动的声音:“感谢 ‘雪龙’号!”一位不曾谋面的乘客写了一首长 诗:“感谢冒险解救我们的中国朋友……” 脱困 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刘顺林和王建 忠却不敢松劲儿。眼下“雪龙”号已被“冰 封”,以自身的破冰能力,要想突围困难 重重。 刘顺林虽然紧张,但他相信,只要抓住机 会,“雪龙”号肯定是可以脱困的,前提是要保 住船舵。他嘱咐船长:“没了舵等于汽车没了 方向盘,必须把舵保住!” 心里焦虑,行动却不能停顿。他们立 即召集紧急会议,有条不紊安排紧急预 案。所有人员随时待命,“雪龙”号耐心地 等待着…… 风向突然反转。 7 日凌晨,“雪龙”号果 断利用时机,再次展开脱困行动。 17 20 分左右,在风力的助推下,转向 80 度左右的 “雪龙”号船头正前方,突然梦幻般地闪现出 一条宽约 10 米的水道, 15 米, 20 米,水道越 来越宽…… 机不可失,也不容有失。“雪龙”号开足马 力,大约 30 分钟后,前方豁然开朗,零星浮冰 迅速向两边闪开、闪开…… “冲出来了!”一天一夜没合眼的王建忠 把多日来的紧张一嗓子喊了出来。船舱内响 起了掌声和欢呼声。队员们热烈拥抱,喜极 而泣。 互助 在南极荒凉的雪原上,会偶尔出现一个 橘红色的小屋,在白茫茫的一片雪色中,分外 惹眼,分外温暖。 那是应急屋。不论肤色、种族、国别,只 要有需要,都可以走进去使用这里储备的食 物和物资。但有一个条件,当你有能力回来 的时候,一定要重新补给物资,帮助下一位需 要走进这里的人渡过难关。 在南极,不分你我,守望相助,人们对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更深了。 “雪鹰 12”直升机成功救援俄罗斯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人员情景。 中外救援队员们在协商救援行动 细节。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难忘的一次极地大营救 “作我所感,感我所作。”是 荷兰画家文森特 · 梵高一生一 以贯之的创作理念。梵高虽已 离世 130 年,但人们依旧可以 通过欣赏他的画作,感知曾经 触动画家心灵的瞬间。 生活,是创造 的力量 1853 年,梵高生于荷兰津 德尔特。从少时起,家庭生活 与自然万物为他提供了广阔视 野,荒野上的生命流转触动他 的心灵,给他的孩提时代增添 了无穷乐趣。昆虫出生、鸟儿 筑巢、游鱼戏水……他一看就 是几个小时;他观察野花,记录 它们的生长;他研究画眉、八 哥、雀类巢穴的区别;他制作各 式小盒子,收藏甲虫标本,在每 个小盒子上整齐地贴上拉丁语 名称…… 长大后,梵高也常常起早 贪黑观察自然。在海牙,他凌 4 点就坐在阁楼的窗户前; 在纽南,伴着日出日落,与农民 一起待在田野;在地中海边的 渔村圣玛丽,他每天早晨都会 来到海边,把思绪倾泻在画布 上。在给弟弟的信中,他这样 写道:“更伟大的东西,就是我的生活,是创造的力量。” 他研究不同画笔的绘画效果,琢磨不同油彩、墨汁呈现 的多种可能性。他用墨鱼汁、印度油墨、氯化铅黑土、沥青 和香脂做试验,发现香脂与颜料混合可以防止颜料中的油 渗透进画布,影响色彩呈现效果,还能使画布持久柔软。梵 高坚持探索色彩和谐的奥秘,在画作中充分运用补色对 比。他走遍了巴黎的花房,观察色彩的差异,提高辨别色彩 的敏感性。无论是在静物画,还是在风景画中,他都突出用 色彩描绘事物的特点,展现创作时的内心感受。 梵高不囿于学院派和大师的传统技法,求索符合自己内 心的表达方式。有时,他在一张画布上随心运用各种材料; 有时,又同时在 12 张画布上作画。他相信,通过意象激发情 感,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画作,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画作 《岩石区》(见下图, 资料图片)中,梵高用纯色的油彩捕捉风 的存在,展现肃杀环境中的疾风劲草,将瞬间的感受传递给 观者。通过与众不同的视角与构图,卷曲流动挥洒的笔触, 夸张大胆的色彩表达,画家内心汹涌的情感跃然画上。 不断地画,直到心手合一 只要与绘画相关,梵高都很上心,不懈的努力使他走向 艺术创作顶峰。儿时的梵高便能专心致志临摹母亲的画 作;在古比尔画廊工作时,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在心中梳 理画廊海量存画,熟记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清单。 从海牙去埃滕勒尔的火车上,梵高被路上的风景吸引, 便中途在多德雷赫特下车,顶着狂风暴雨前往取景地,挥笔 画下雨中的风车。在斯赫维宁根,他也曾直接坐在地上画 沙丘和渔船,罩衫完全被浸湿,紧紧地贴在身上。在暴风雨 中作画,风扬起水雾,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梵高依然执意 为之。他曾对弟弟说:“你快要收到的 4 幅画,我可能赶走 了上百只苍蝇,才保证它一尘不染,更不用说灰尘和沙子什 么的了。” 短短一个月内,他至少创作了 24 幅以海滩、森林、田野 和花园为题材的画,几乎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在救 济院、车站候车室、医院和当铺的人群中,梵高以每天 12 的速度创作了大量人物素描。为了画《吃土豆的人》,梵高 常去农户家观察生活,一整个冬天都在练习头像和手部绘 画。本来他已经精心画好了头部,为了让画面颜色更接近 带着泥土的土豆色,便狠下心来重画。 当时,有人质疑他“画得太快了”,梵高反驳道:“我画的 时候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画画,有时就是一笔接一笔流淌 而出的。”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次灵感的迸发,他想尽一切办 法创作。随手拿起什么就在上面画,有时甚至覆盖在自己 曾经的画作上。造访多比尼花园时,画布刚好用完,他便把 一块厨用擦碗布绑到画架上,擦碗布的红色条纹在画作上 清晰可见。 正是源于对绘画的热爱与坚持,在梵高 37 年人生中, 创作了 1000 多幅作品,留下了大量经典名作。 1890 年,在 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的灵感依然如泉水般奔涌,饱蘸油彩 的画笔依旧如行云流水。他对弟弟说:“我会一直不断地 画,直到心手合一。” 梵高曾说:“只有画画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他数次以 丝柏树为主题创作油画。在《麦田里的丝柏树》等作品里, 从丝柏树鹤立鸡群,傲然向上的姿态中,可以窥见梵高特立 独行、顽强坚守的影子。画出心灵的感动,自会引起共鸣。 本版责编: 王佳可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式设计: 蔡华伟 西班牙当代著名作家卡洛斯 · 鲁依斯 · 丰,以小说《风之影》而名闻遐迩。出版于世 纪之交的这部小说,以巴塞罗那为背景,讲述 爱书人的传奇故事,在西班牙出版史上销量 仅次于《堂吉诃德》。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 通过萨丰创造的文学世界,重新认识巴塞罗 那,也重新审视书籍的价值。 1964 年,萨丰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从 孩童时代起就喜欢阅读,一心想要探索“讲故 事”的奥秘。年轻时,萨丰供职于巴塞罗那的 一家报社,主要撰写儿童文学作品。他曾凭 借小说《雾中王子》获得西班牙重要儿童文学 奖。30 岁以后,萨丰赴美国洛杉矶定居,但他 对故乡有着深沉的爱,为巴塞罗那书写历史 的种子也早已在他心里种下。 从《风之影》到《天使游戏》,再到《天空的 囚徒》《灵魂迷宫》,萨丰笔下的故事都发生在 巴塞罗那。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向人们展示 这座城市深层的文化底蕴。在《风之影》中,作 家为巴塞罗那建造了一个保存历史记忆的地 —“遗忘书之墓”图书馆,专门收罗被世人 遗忘的各种书籍。二战后的巴塞罗那,小男孩 达涅尔在父亲的带领下走进“遗忘书之墓”图 书馆。每一位进入图书馆的人,都可以挑选一 本古书,用一生守护它。达涅尔挑选了一本名 为《风之影》的小说,并为之着迷。于是他开始 寻找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因而开启了一段探 寻古书背后故事的奇幻之旅。 出乎意料的是,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 下,《风之影》在全球读者中反响热烈,长期 高居畅销榜,不断刷新西班牙出版纪录。迄 今为止,这部作品已被译成 40 多种语言,在 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尽管受 到热捧,但为了保留作品纯粹的文学性,萨 丰一再婉拒纷至沓来的影视改编邀请。对 萨丰而言,用文字形式呈现对故乡的记忆并 流传于世,远比外部世界的诸多诱惑更有 意义。 萨丰将自己对巴塞罗那的认识,与全球 化浪潮下的流行文化相结合,写出了通俗文 学著作,深入人心。对主人公童年时期内心 世界的剖析、对战争创伤的记述、对巴塞罗那 历史风貌的描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学世 界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体味历史的厚重,触 摸情感的坚韧,感知生活的考验。 萨丰的作品融合了历史、推理、悬疑和 情感小说的诸多元素。萨丰曾说,他的创作 风格深受 19 世纪文学大师们的影响,尤以陀 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狄更斯为甚。萨 丰借“遗忘书之墓”图书馆,致敬对他文学创 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诸多文学大家。他将《悲 惨世界》中的万宝龙钢笔作为《风之影》主人 公达涅尔最珍贵的礼物;用卡夫卡的小说比 喻纷繁复杂的门锁;将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作为《天使游戏》主人公走上作家之路的启 迪作品…… 萨丰是一个杰出的写作者,也是一个热 忱的阅读者。那些停留在他脑中的“如风之 影”,随他而逝,独留他笔下街头巷陌的光影, 宛如城市、书籍与个人命运交织而成的一个 乐章。阅读并享受他的书籍,便是对他最好 的致敬。 探索“讲故事”的奥秘

难忘的一次极地大营救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02/07/rmrb2020080207.… · 的时候,一定要重新补给物资,帮助下一位需

  • Upload
    others

  • View
    2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难忘的一次极地大营救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02/07/rmrb2020080207.… · 的时候,一定要重新补给物资,帮助下一位需

国际副刊国际副刊2020年 8月 2日 星期日 77

在南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科考人员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无论谁遇到危险,不问来处,大家都会施以援手。在这里,更能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涵义。

为寻访当年“雪龙”号极地大营救那段

历史,2019 年 10 月,我踏上南极。远远的,

白 茫 茫 中 ,五 星 红 旗 格 外 耀 眼 。 中 国 长 城

科 考 站 站 长 刘 雷 保 在 凛 冽 的 寒 风 中 迎 接

我们。

白、蓝、墨,是这里的底色。去掉繁华,大

美 至 简 。 阳 光 下 ,巨 大 的 冰 川 幽 蓝 ,神 秘

莫测。

南极大美,却也大险。在这里,你会邂逅

最原始的美丽,也会遭遇最艰难的险境。

2013 年 12 月 23 日,俄罗斯科考船“绍卡

利斯基院士”号静静停靠在联邦湾海域。靠

近南极磁点的区域,冰层厚,浮冰多,天气恶

劣多变。刚刚还是艳阳天,瞬间狂风卷起,裹

挟海上大大小小的浮冰,直冲船体。

奔赴

处于极昼的南极罗斯海域,午夜 2 时以

后才渐渐地漫过一层墨色,寂静的天空,繁星

点点。

23 日 凌 晨 5 时 2 分 ,中 国 极 地 科 考 船

“雪 龙 ”号 安 静 的 船 舱 里 ,突 然 响 起 电 话 铃

声 。“Mayday!”这 是 国 际 最 高 等 级 的 求 救

信号!

船长王建忠从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

声惊醒,得知俄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

冰海,74 名船员和乘客危在旦夕。

原来,一些旅客没有按照船长规定的时

间从冰盖上返船,耽误了撤离时间,导致“院

士”号被困浮冰。令人担忧的是,船体严重受

损,两座巨大的海上冰山,正分别从船头两舷

缓缓靠近,距离已不足 1.2 海里。如果形成浮

冰挤压,船只侧翻,在南极海域,就意味着面

临绝境。

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

中 国“ 雪 龙 ”号 是 距 它 最 近 的 船 只 ,约

600 海里。王建忠的本能反应是“救人”!他

和领队刘顺林一碰头,决定一边向国内报告,

一边着手救援准备。

中国国家海洋局很快批准了救援行动。

“雪龙”号迅速向东南调整航向,以最大航速

驶往俄船被困海域。法国“星盘”号也加入了

救援行列。

一场国际极地大救援就此拉开帷幕。

在最大风力达到 11 级的海面,船头击起

的浪花高达 20 多米,船外大雾笼罩,能见度

极低,“雪龙”号在风雪交加的巨浪之间时隐

时现……12 月 27 日,“雪龙”号和“星盘”号几

乎同时到达俄船只被困的区域,救援方案很

快确定:两船一前一后,分工合作,破冰前行,

靠近“院士”号实施救援。

随后传来一个坏消息,“星盘”号因为补

给不足,主机故障,无力破冰而退出救援。

当时,破冰能力更强的澳大利亚“南极

光”号远在八九百海里之外,即便以最快速度

赶来,也要两三天时间。“雪龙”号决定先单兵

突进,一边破冰前行,一边等待“南极光”号的

到来。

眼前,冰情完全超出了预期。大片浮冰

铺满了海面,最大直径近千米,厚度也达到 3至 4 米。最要命的是,在风和洋流的作用下,

浮冰快速流动,刚刚破冰开出的一条水道,很

快就闭合了。“雪龙”号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挺

进茫茫天地间……

救援

在发出求救信号时,“院士”号已经被困

一天一夜。随着时间的流逝,聚拢的冰块冻

得更加结实。浮冰挤压得“院士”号纹丝不

动,船体外壳的水线附近已经出现了一条裂

缝。眼看着冰山慢慢漂过来,越来越近……

各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当五星红旗出现在“院士”号的望远镜视

野里时,被困多日的紧张、焦躁和郁闷的人

们,情绪开始渐渐舒缓。

12 月 28 日,“雪龙”号到达距离“院士”号

6.1 海里处,能见度好的时候,已可远远看见

“院士”号上的乘客。但冰层太厚,超出了“雪

龙”号的破冰能力。它再也无法继续前进,被

迫调头返回安全区。而被寄予希望的“南极

光 ”号 ,也 在 距 离 俄 船 10 海 里 以 外 的 海 域

受阻。

至此,破冰救船的计划彻底搁浅。利用

直升机救人,成为唯一的选择,而拥有直升机

的,只有中国“雪龙”号。

浮冰还在聚集,风雪依旧肆虐。“雪龙”

号面临选择,是走还是留?“星盘”号已经离

开,“雪龙”号再走,“院士”号能承受这彻底

的绝望吗?但是留下,“雪龙”号会遭遇多大

危险?

刘顺林和王建忠合计后,最后决定还是

留下!“雪龙”号慢慢调转船头,顶着浮冰和

风雪的夹击,再次冲向俄船方向。脱困后,

俄籍船长谢廖夫在致“雪龙”号的信中这样

写道:“那几天,船上所有乘客每天必做的功

课,就是跑去驾驶舱,看看中国船只还在不

在……”

正在一筹莫展时,“雪龙”号接到中国国

家海洋预报中心的天气预报:1 月 2 日天气将

会好转。时间窗口很短,必须抓住时机,冒险

一试!

新年第二天的午后,“雪龙”号上的“雪鹰

12”直升机经过 6 次飞行,成功将俄船上 52 名

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上,完成了

这场难以置信的国际大救援。

也许是在“雪龙”号精神的鼓舞下,“院

士”号上的 22 名船员选择了在船上留守,直

到所有乘客被救出。同时,“雪龙”号也作出

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守候“院士”号!你不走,

我也不走,共进退!

在船长驾驶台对话频道,先后传来“院

士”号和“南极光”号船长激动的声音:“感谢

‘雪龙’号!”一位不曾谋面的乘客写了一首长

诗:“感谢冒险解救我们的中国朋友……”

脱困

圆 满 完 成 了 救 援 任 务 ,刘 顺 林 和 王 建

忠 却 不 敢 松 劲 儿 。 眼 下“雪 龙 ”号 已 被“冰

封 ”,以 自 身 的 破 冰 能 力 ,要 想 突 围 困 难

重重。

刘顺林虽然紧张,但他相信,只要抓住机

会,“雪龙”号肯定是可以脱困的,前提是要保

住船舵。他嘱咐船长:“没了舵等于汽车没了

方向盘,必须把舵保住!”

心 里 焦 虑 ,行 动 却 不 能 停 顿 。 他 们 立

即 召 集 紧 急 会 议 ,有 条 不 紊 安 排 紧 急 预

案 。 所 有 人 员 随 时 待 命 ,“雪 龙 ”号 耐 心 地

等待着……

风向突然反转。7 日凌晨,“雪龙”号果

断利用时机,再次展开脱困行动。 17 时 20分左右,在风力的助推下,转向 80 度左右的

“雪龙”号船头正前方,突然梦幻般地闪现出

一条宽约 10 米的水道,15 米,20 米,水道越

来越宽……

机不可失,也不容有失。“雪龙”号开足马

力,大约 30 分钟后,前方豁然开朗,零星浮冰

迅速向两边闪开、闪开……

“冲出来了!”一天一夜没合眼的王建忠

把多日来的紧张一嗓子喊了出来。船舱内响

起了掌声和欢呼声。队员们热烈拥抱,喜极

而泣。

互助

在南极荒凉的雪原上,会偶尔出现一个

橘红色的小屋,在白茫茫的一片雪色中,分外

惹眼,分外温暖。

那是应急屋。不论肤色、种族、国别,只

要有需要,都可以走进去使用这里储备的食

物和物资。但有一个条件,当你有能力回来

的时候,一定要重新补给物资,帮助下一位需

要走进这里的人渡过难关。

在南极,不分你我,守望相助,人们对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更深了。

图①:“雪鹰 12”直升机成功救援俄罗斯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人员情景。

图②:中外救援队员们在协商救援行动

细节。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难忘的一次极地大营救高 石

“作我所感,感我所作。”是

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一生一

以贯之的创作理念。梵高虽已

离 世 130 年 ,但 人 们 依 旧 可 以

通过欣赏他的画作,感知曾经

触动画家心灵的瞬间。

生 活 ,是 创 造的力量

1853 年,梵高生于荷兰津

德尔特。从少时起,家庭生活

与自然万物为他提供了广阔视

野,荒野上的生命流转触动他

的心灵,给他的孩提时代增添

了无穷乐趣。昆虫出生、鸟儿

筑巢、游鱼戏水……他一看就

是几个小时;他观察野花,记录

它 们 的 生 长 ;他 研 究 画 眉 、八

哥、雀类巢穴的区别;他制作各

式小盒子,收藏甲虫标本,在每

个小盒子上整齐地贴上拉丁语

名称……

长大后,梵高也常常起早

贪黑观察自然。在海牙,他凌

晨 4 点就坐在阁楼的窗户前;

在纽南,伴着日出日落,与农民

一起待在田野;在地中海边的

渔村圣玛丽,他每天早晨都会

来到海边,把思绪倾泻在画布

上。在给弟弟的信中,他这样

写道:“更伟大的东西,就是我的生活,是创造的力量。”

他研究不同画笔的绘画效果,琢磨不同油彩、墨汁呈现

的多种可能性。他用墨鱼汁、印度油墨、氯化铅黑土、沥青

和香脂做试验,发现香脂与颜料混合可以防止颜料中的油

渗透进画布,影响色彩呈现效果,还能使画布持久柔软。梵

高坚持探索色彩和谐的奥秘,在画作中充分运用补色对

比。他走遍了巴黎的花房,观察色彩的差异,提高辨别色彩

的敏感性。无论是在静物画,还是在风景画中,他都突出用

色彩描绘事物的特点,展现创作时的内心感受。

梵高不囿于学院派和大师的传统技法,求索符合自己内

心的表达方式。有时,他在一张画布上随心运用各种材料;

有时,又同时在 12 张画布上作画。他相信,通过意象激发情

感,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画作,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画作

《岩石区》(见下图,资料图片)中,梵高用纯色的油彩捕捉风

的存在,展现肃杀环境中的疾风劲草,将瞬间的感受传递给

观者。通过与众不同的视角与构图,卷曲流动挥洒的笔触,

夸张大胆的色彩表达,画家内心汹涌的情感跃然画上。

不断地画,直到心手合一

只要与绘画相关,梵高都很上心,不懈的努力使他走向

艺术创作顶峰。儿时的梵高便能专心致志临摹母亲的画

作;在古比尔画廊工作时,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在心中梳

理画廊海量存画,熟记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清单。

从海牙去埃滕勒尔的火车上,梵高被路上的风景吸引,

便中途在多德雷赫特下车,顶着狂风暴雨前往取景地,挥笔

画下雨中的风车。在斯赫维宁根,他也曾直接坐在地上画

沙丘和渔船,罩衫完全被浸湿,紧紧地贴在身上。在暴风雨

中作画,风扬起水雾,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但梵高依然执意

为之。他曾对弟弟说:“你快要收到的 4 幅画,我可能赶走

了上百只苍蝇,才保证它一尘不染,更不用说灰尘和沙子什

么的了。”

短短一个月内,他至少创作了 24 幅以海滩、森林、田野

和花园为题材的画,几乎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在救

济院、车站候车室、医院和当铺的人群中,梵高以每天 12 幅

的速度创作了大量人物素描。为了画《吃土豆的人》,梵高

常去农户家观察生活,一整个冬天都在练习头像和手部绘

画。本来他已经精心画好了头部,为了让画面颜色更接近

带着泥土的土豆色,便狠下心来重画。

当时,有人质疑他“画得太快了”,梵高反驳道:“我画的

时候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画画,有时就是一笔接一笔流淌

而出的。”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次灵感的迸发,他想尽一切办

法创作。随手拿起什么就在上面画,有时甚至覆盖在自己

曾经的画作上。造访多比尼花园时,画布刚好用完,他便把

一块厨用擦碗布绑到画架上,擦碗布的红色条纹在画作上

清晰可见。

正是源于对绘画的热爱与坚持,在梵高 37 年人生中,

创作了 1000 多幅作品,留下了大量经典名作。1890 年,在

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的灵感依然如泉水般奔涌,饱蘸油彩

的画笔依旧如行云流水。他对弟弟说:“我会一直不断地

画,直到心手合一。”

梵高曾说:“只有画画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他数次以

丝柏树为主题创作油画。在《麦田里的丝柏树》等作品里,

从丝柏树鹤立鸡群,傲然向上的姿态中,可以窥见梵高特立

独行、顽强坚守的影子。画出心灵的感动,自会引起共鸣。

画出心灵的感动

冯雁军

本版责编:王佳可 王 迪 杨 一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版式设计:蔡华伟

西班牙当代著名作家卡洛斯·鲁依斯·萨

丰,以小说《风之影》而名闻遐迩。出版于世

纪之交的这部小说,以巴塞罗那为背景,讲述

爱书人的传奇故事,在西班牙出版史上销量

仅次于《堂吉诃德》。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

通过萨丰创造的文学世界,重新认识巴塞罗

那,也重新审视书籍的价值。

1964 年,萨丰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从

孩童时代起就喜欢阅读,一心想要探索“讲故

事”的奥秘。年轻时,萨丰供职于巴塞罗那的

一家报社,主要撰写儿童文学作品。他曾凭

借小说《雾中王子》获得西班牙重要儿童文学

奖。30 岁以后,萨丰赴美国洛杉矶定居,但他

对故乡有着深沉的爱,为巴塞罗那书写历史

的种子也早已在他心里种下。

从《风之影》到《天使游戏》,再到《天空的

囚徒》《灵魂迷宫》,萨丰笔下的故事都发生在

巴塞罗那。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向人们展示

这座城市深层的文化底蕴。在《风之影》中,作

家为巴塞罗那建造了一个保存历史记忆的地

方——“遗忘书之墓”图书馆,专门收罗被世人

遗忘的各种书籍。二战后的巴塞罗那,小男孩

达涅尔在父亲的带领下走进“遗忘书之墓”图

书馆。每一位进入图书馆的人,都可以挑选一

本古书,用一生守护它。达涅尔挑选了一本名

为《风之影》的小说,并为之着迷。于是他开始

寻找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因而开启了一段探

寻古书背后故事的奇幻之旅。

出乎意料的是,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

下,《风之影》在全球读者中反响热烈,长期

高居畅销榜,不断刷新西班牙出版纪录。迄

今为止,这部作品已被译成 40 多种语言,在

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尽管受

到热捧,但为了保留作品纯粹的文学性,萨

丰一再婉拒纷至沓来的影视改编邀请。对

萨丰而言,用文字形式呈现对故乡的记忆并

流 传 于 世 ,远 比 外 部 世 界 的 诸 多 诱 惑 更 有

意义。

萨丰将自己对巴塞罗那的认识,与全球

化浪潮下的流行文化相结合,写出了通俗文

学著作,深入人心。对主人公童年时期内心

世界的剖析、对战争创伤的记述、对巴塞罗那

历史风貌的描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学世

界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体味历史的厚重,触

摸情感的坚韧,感知生活的考验。

萨丰的作品融合了历史、推理、悬疑和

情感小说的诸多元素。萨丰曾说,他的创作

风格深受 19 世纪文学大师们的影响,尤以陀

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狄更斯为甚。萨

丰借“遗忘书之墓”图书馆,致敬对他文学创

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诸多文学大家。他将《悲

惨世界》中的万宝龙钢笔作为《风之影》主人

公达涅尔最珍贵的礼物;用卡夫卡的小说比

喻纷繁复杂的门锁;将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作为《天使游戏》主人公走上作家之路的启

迪作品……

萨丰是一个杰出的写作者,也是一个热

忱的阅读者。那些停留在他脑中的“如风之

影”,随他而逝,独留他笔下街头巷陌的光影,

宛如城市、书籍与个人命运交织而成的一个

乐章。阅读并享受他的书籍,便是对他最好

的致敬。

探索“讲故事”的奥秘黄 佳

①①

②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