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徐氏 俠義文學講壇 臺灣大學通識課程

俠義文學講壇 臺灣大學通識課程club.ntu.edu.tw/~davidhsu/emprise/course-lecture/emprise016.pdf · 張無忌與趙敏、 令狐沖與任盈盈等 終成眷屬的有情人走過的愛情道路,便可明白。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徐氏

    俠義文學講壇

    臺灣大學通識課程

  • 徐氏

    寫作篇

  • 徐氏

    愛情模式 1

  • 徐氏

    武俠小說的主角多半是未婚的年輕而俊逸的俠士。既屬未婚,加上年輕俊逸、品格端方,不免容易結識女孩子,滋長情愫。事實上愛情描寫是武俠小說中重要環節之一,有些作家像王度廬甚至在作品中把愛情波折寫成最主要的情節的。

  • 徐氏

    讀者不難注意到:武俠小說作者對青年男女愛情的萌生和發展過程,在相當大程度上採用一種跟現實不盡相同的模式。那就是:男主角成為傾慕的對象,女方採取積極的示愛行動。男主角初期即使沒有拒而不納的反應,消極和被動的態度總是免不了;像臥龍生、東方玉、諸葛青雲、司馬紫煙等人的作品給我們提供大量的例子。

  • 徐氏

    金庸處理青年男女感情的方式,大體上也算沿用同樣的格套。我們試想郭靖與黃蓉、張無忌與趙敏、令狐沖與任盈盈等終成眷屬的有情人走過的愛情道路,便可明白。

    譬如任盈盈以魔教「聖姑」之尊,對令狐沖諸般遷就體貼,一往情深,

    坦言心曲,冒險犯難,就是積極的感情促進活動。

  • 徐氏

    作家為什麼不寫男主角對愛情表現積極和主動?其實作家不是有意把男主角刻劃成冷漠無情的人物,只是想把男主角寫成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吧了。

  • 徐氏

    宋代以後,在理學觀念影響下,好色不好色成為一個人品格高不高尚的衡量標準之一。

    正人君子坐懷不亂,俗夫小人見色起心。

    慕悅少艾本來不算罪過,但心醉柔情,接觸異性,畢竟容易牽扯到遠天理近人欲上面去,難免有損正派俠士的高尚情操品格的。

  • 徐氏

    還可以這麼推想:武俠小說中的男主角當然是全書的靈魂、全書的最具英雄品質的人物。

    通常說來,英雄要比常人起碼高出一線,具有常人無可比擬的德行和本領。

    既然這樣,他便是感染他人的泉源和幫助他人的動力;他不需要反過來接受他們的感忍和幫助。

  • 徐氏

    一句話:他可以施而不必求取。只有這樣,偉大的形象才凸現。

    落到男女情感的層面上,設想英雄或是低聲下氣、或是逐影隨行,希望獲得女方的好感,那便是求取求憐,那恐怕就偉大不起來了。

  • 徐氏

    愛情模式 2

  • 徐氏

    武俠小說中的年輕男主角行走江湖時,總會獲得美麗的少女垂青,而且往往不只一個。這樣難題也出現了:

    故事發展下去,青年俠士和幾位紅顏知己之間的感情問題該有個怎樣的了局?

  • 徐氏

    一般說來,作者處理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男主角把傾慕他的女子都娶過來,形成一夫多妻的局面;臺灣不少作家都採用這個辦法。

    男主角可以娶兩個,像上官鼎《袖劍留香》的辛成棟;也可以娶三個,像諸葛青雲《龍劍青萍》中的梅瑤麟;

  • 徐氏

    也可以娶四個,像臥龍生《龍飛四鳳》中的魯玉龍;甚至可以娶七個,像司馬紫煙《劍嘯西風》中的南宮少秋。

    東方玉有一部《少俠十七妻》,顧名思義,男主角衣郎一口氣娶了十七房妻妾,

    這不但超過了章回小說《柳樹春八美圖》的八女共侍一夫,簡直有點皇帝三宮六苑嬪妃的味道了。

  • 徐氏

    其二是通過這種安排,讓男主角擺脫其他女子,最後只跟一人成婚;香港和部分台灣作家比較傾向這個辦法(金庸的《鹿鼎記》是個明顯的例外)。

    安排的具體方法一般是:

    男主角對垂青於他的女子本無愛意,對方知道後,只好黯然退出,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寫令狐沖和儀琳就是。

  • 徐氏

    或者男主角對所有女子雖然都有愛意,但是有程度深淺之別;他會對其中一個女子感情特別專深,從而達到可以捨棄對其他女子背負的情感包袱而無所懊悔的地步,好像金庸《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之分別趙敏和周芷若便是。

    另外,作者也會刻意安排殘酷的現實,強行拆散男女兩方,譬如鍾情張無忌的小昭到頭來被迫回去波斯明教總壇就是。

  • 徐氏

    眾美傾心是武俠小說常見的愛情模式。既然「常見」,也可以說是俗套。

    作者如果能夠避免不這樣寫,雖說更加接近實情,但因為不常見,可能另有生新的效果的。

    梁羽生的處理手法正是這樣。

  • 徐氏

    他不大強調美人傾慕英雄這一套,《萍蹤俠影錄》中男主角張丹楓和俠女雲蕾互相愛戀,作者寫張丹楓陷溺於感情的程度似乎比雲蕾還甚。

    說到眾美傾心,梁氏作品翻尋,好像還不曾出現過。

  • 徐氏

    愛情模式 3

  • 徐氏

    由於中國儒、釋、道三家都是提倡禁欲,例如宋明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欲」;道教和佛教的一些練功方法,如「童子功」也是一類,也必須遠離女色。

  • 徐氏

    加上,中國古代婦女地位低下,不能隨便拋頭露面,婚姻大事,要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所以,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舊武俠小說,在愛情描寫上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而且,再就武俠小說中,言情的比重非常小,並不構成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

  • 徐氏

    舊派武俠小說家之一的王度廬,在其武俠小說中,對於男女愛情的描寫作了開拓性的嘗試。

    盡管其小說中的男女之情還脫不掉傳統婚姻觀念的影響,愛情描寫讀來使人感到壓抑,但是,他開創了「武俠+言情」的武俠小說新模式。

  • 徐氏

    在他的小說中,愛情的描寫佔了較大的比重,成為「悲劇俠情派」的代表作。

    新派武俠小說家們都承認,他們的言情武俠小說的寫法,主要是受到王度廬的影響。

  • 徐氏

    新派武俠小說家在武俠小說中大寫男女愛情,有的小說中愛情描寫的份量甚至超過對武功的描寫,有的小說的成功恰恰是因為它寫情的成功(如《神雕俠侶》)。

    很難想像,一部武俠小說裡沒有愛情描寫,還能受到讀者的歡迎。

  • 徐氏

    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描寫是豐富多彩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忽視武俠小說的時代背景多為古代,並且武俠小說產生於港台這一事實。

    港台作家們筆下的男女愛情,既融入了現代觀念,又夾雜著封建的婚姻觀和婦女觀;

    既有纏綿悱惻的純潔至清的吟唱,又有赤裸直接的色相肉欲的展示。

  • 徐氏

    新派武俠小說大家中,梁羽生、金庸筆下的男女之情以純情為主;而古龍、溫瑞安等後起作家則在純情之外,有較多的性行為和性心理的描寫;陳青雲、諸葛青雲、臥龍生等在某些作品裡渲染色情和肉欲;而李涼的《炮帥闖七關》、《逍遙書生》,以及《邪仙陸飄飄》、《江湖英雄》等,則主要是寫主人公的色情故事,武俠反成為次要的線索。

    這主要是現代武俠小說的商業特點決定的。

  • 徐氏

    可以這樣說,自有小說以來,輕微的、能夠被社會所容許的色情描寫始終是小說的一個重要的元素,而色情描寫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吸引讀者閱讀暢銷書的動因之一。

  • 徐氏

    除了寫男女之情外,不少武俠小說在書寫朋友之情,手足之情,親子之情,師徒之情,以及仇敵之間複雜的感情,普通人之間的感情上,也有獨到之處。

    古龍就是一個寫情高手,他特別擅長書寫朋友豪邁俠情和仇敵的相互敬重。

  • 徐氏

    愛情模式 4

  • 徐氏

    有人認為,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愛情,實際上代表了男人的理想。

    讀金庸的小說,會發現,書中的主人公大都是「命帶桃花」的情場幸運兒,如《天龍八部》裏的段譽,先後愛上的姑娘有木婉清、鍾靈、王語嫣;《神雕俠侶》裏的楊過,先後有小龍女、陸無雙、程英、郭芙、郭襄對他傾心。

  • 徐氏

    其實,其他作家與金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如雲中岳的《鋒鏑情潮》的主人公林君珂,先後與莊婉容、崔碧瑤、華山紫鳳、冷琦發生愛情糾葛。古龍筆下的楚留香(人稱楚香帥),有蘇蓉蓉、宋甜兒、李紅袖、黑珍珠四位女伴,他到處留情,並曾與張潔潔成親。

  • 徐氏

    古龍《陸小鳳》第三個故事「決戰前後」中,李燕北有三十個公館,有三十個女人,每晚在一個地方過夜,所以他的女人,一個月裏有二十九個夜晚要獨自度過,久曠生怨,李燕北最終死在自己的十三姨手裏。

  • 徐氏

    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婚姻關係的發生,更多地考慮兩個家族的財產關係,而較少考慮情感因素,強調「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結合大多缺乏愛情基礎,全靠婚後培養;

  • 徐氏

    加上封建倫理網常對女性的約束,婦女在婚姻、愛情、性愛方面,處於從屬的、被支配的地位,以生育後代為天職,在愛情與性愛上缺乏者主動性和創造性,甚至性冷淡;

    有時一方或雙方在婚前有戀人,舊情難忘,雖迫於家長之命結合,但婚後感情冷漠。

  • 徐氏

    因此,總的說來,中國傳統的婚姻關係中,在情感方面存在極大的缺陷。

    作為男性,可以採用「納妾」和「嫖妓」的方式作為補充。

    實際上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或數妻)」,而稱「一夫多妻」是不確切的。這是夫權社會的產物,是對男性性愛權力的肯定。

  • 徐氏

    而女性必須恪守婦道,從一而終

    (武俠小說中不乏這樣的情節,一個少女因某種原因被一個男子看到或觸到了身體,便非君不嫁,正是該觀念的產物)。

    武俠小說中往往出現男主角「命帶桃花」和「數美共事一夫」的情節,反映出傳統婚姻制度在人們頭腦中的遺存。

  • 徐氏

    一般武俠作家在寫多角戀愛時,想像力比較貧乏,幾個少女中,一個是男青年青梅竹馬的舊相知(多為表姐或表妹),一個是仇人的女兒,一個是在主人公傷重之際捨身相救(經常是因為男青年被人服了春藥,烈火焚身之際,少女以身相救),等等;先到的少女往往表現出大度,不僅克服嫉妒,而且為戀人牽線搭橋;最後,數美共事一男,其樂融融。

  • 徐氏

    金庸在這方面,又向我們顯示了其深厚的功力。儘管他也寫多角戀愛,但每一部小說的愛情都寫得各具特色,給人較深的印象。

    《天龍八部》裏的段譽見一個愛一個,是承繼了乃父的家學淵源。其父段正淳的妻子是刀白鳳,情婦有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王夫人(阿夢)、丐幫馬夫人(小康)。

  • 徐氏

    段正淳和他秦、甘、阮、王等人一起死在慕蓉復劍下。他的情孽使他的子女成為受害者,段譽先後愛上木婉清、鍾靈、王語嫣,都是段譽的妹妹;王夫人之女阿朱為救父親被喬峰誤殺,行事邪異的阿紫為喬峰殉情。

    由於段正淳到處留情,結果被妻子送了一頂大大的「綠頭巾」—段譽乃是刀白鳳與段延慶的私生子。

  • 徐氏

    段正淳和他秦、甘、阮、王等人一起死在慕蓉復劍下。他的情孽使他的子女成為受害者,段譽先後愛上木婉清、鍾靈、王語嫣,都是段譽的妹妹;王夫人之女阿朱為救父親被喬峰誤殺,行事邪異的阿紫為喬峰殉情。

  • 徐氏

    由於段正淳到處留情,結果被妻子送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段譽乃是刀白鳳與段延慶的私生子。

    雖然段正淳用情不專,但對每一個情人他都真情相待,這是他不同於一般「浮浪公子」的地方。

  • 徐氏

    《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更是艷福齊天,他與阿珂、沐劍屏、方怡等七女,在揚州妓院麗春院一張大床上「胡天胡地」一番,第二天,眾人遍尋欽差大臣,結果最終在妓院中找到他,因他與眾女皆未著衣,而大床太寬,便命人將麗春院的大門拆了,乘著大床在揚州大街上招搖過市,著時風光一番。

    韋小寶還與康熙的妹妹、羅剎國公主有過一腿。

  • 徐氏

    在神龍島上,韋小寶帶著新娶的七個妻子,這個好賭的小無賴,為了應付她們,並且公正無偏,想了一個個人特點極強的主意:

    「你們七個,是我親親好老婆,大家不分先後大小。以後每天晚上,你們都得擲骰子賭輸贏,那一個贏了,那一個就陪我。」

  • 徐氏

    張無忌的母親殷素素臨終時,要張無忌不要相信漂亮女人,因為越是漂亮的女人,就越會騙人。可張無忌一遇上女人,就把母親的話拋在九霄雲外,他愛上了周芷若、表妹殷離、波斯女小昭、蒙古公主趙敏。

    又時他內心深處,不免也想:

    「要是我能和這四位姑娘終身一起廝守,大家和和睦睦,豈不逍遙快樂?」

  • 徐氏

    不過他最終還是認識到,自己對四個少女的愛是有差別的。他對周芷若剖白道:

    「芷若,我對你一向敬重,對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對小昭是意存憐惜,但對趙姑娘卻是……卻是刻骨銘心的相愛。」

  • 徐氏

    「一夫多妻」的情節,可以使讀者在「白日夢」中得到虛幻的滿足。

    但對於當事人如韋小寶來說,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心裏明白。

  • 徐氏

    http://http://club.ntu.edu.tw/~davidhsu/emprise/index.htmclub.ntu.edu.tw/~davidhsu/emprise/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