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網路數位時代中的證據杜撰與知識整理 Fabrication of Evid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Institute of Histor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梁世佑 Liang, Shih-yu RainReader 2012 DADHIC

Fabrication of Evid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 · 網路數位時代中的證據杜撰與知識整理 Fabrication of Evid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Digital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網路數位時代中的證據杜撰與知識整理 Fabrication of Evid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Institute of Histor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梁世佑 Liang, Shih-yu RainReader

2012

DADHIC

摘要 Abstract

在本論文中,筆者將粗淺的討論一個在今日網路時代中經常發生的證據瑕疵與虛構錯誤,並說明這種現象正逐漸波及到學術研究的領域之中。

數位資訊的普及也代表掌握真偽的判斷越行困難,故數位人文研究除了將無數的紙本「數位化」或「資料庫化」外,或許接下來的工作是「知識的重新整理」。

讓我們先從兩個例子來進行討論:

2012

DADHIC

Part I

一個自由女神像郵票的錯誤 把紐約外海與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自由女神像混用 http://www.nytimes.com/2011/04/15/us/15stamp.html

2012

DADHIC

為何會如此?這個瑕疵如何產生的? 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知道自由女神像在紐約外海。

一張郵票從構圖製板、印刷到發行,需要經過層層人員審核,所有的人都對這雕像耳熟能詳,但為何這瑕疵依舊會產生?

這很可能是一個意外的插曲,一個在網路資訊下產生的無心之過。

2012

DADHIC

Part II 如果上面的例子是無心之過,接下來這個就是刻意的造假 2010年9月,中國漁船在釣魚台海域進行捕撈作業時被日本沖繩警方扣留,這件事引發了中國強烈的抗議,日本事件最後以日本釋放中國籍船長告終

在那段時期中國舉國聲討的民族主義情緒中,10月21日,有一個新聞被報導出來,而且快速地佔據了各大新聞的版面

日本華裔人氣偶像女子團體Angel Girl為了宣傳釣魚臺屬於中國,刻意製作了宣傳寫真,表達偉大的愛國情操

2012

DADHIC

媒體說她們受到日本廣大男性的喜愛,預定於年底發行的專輯已經獲得80萬張的預購,這組照片有百萬次的下載量。

媒體說她們被日本其他藝人排擠,但依舊不懼艱難,心繫祖國 其中還有一個是臺灣人

2012

DADHIC

今天您依舊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這個團體的資料。

一個杜撰出來的偶像,一個不存在的團體。自然她們也恰如其分的扮演了這個「偶像」:一個在中國與日本釣魚台事件中,可作為中國民族團結象徵的圖騰「偶像」。

為何這樣的刻意杜撰得以形成?

2012

DADHIC

無意的、刻意的,都依靠著網路而產生

上面兩個例子代表著「無心之過」與「刻意為之」,但相同的是,都是現代網路數位時代資訊爆炸下的產物。

接下來我想以一個學術界的例子來進行討論 2010年,復旦大學出版了一系列的人文學經典研究與導讀,其中一本就是Ruth Benedict的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2012

DADHIC

在這本書中,作者馮瑋引用了一位「著名的韓國知日派學者」:韓準石之書籍與理論來做為討論的開展。

但這世界上真的有這個人,真的有這本書嗎?

一、作者無心之過的引用瑕疵 二、作者引用中所發現的刻意杜撰

2012

DADHIC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同時混雜無心與有意的瑕疵,而這依舊很可能是靠著網路與數位知識下而產生。

2012

DADHIC

駐日本韓國大使一覽表 名字 任期起迄

1 金東祚(김동조) 1965.12-1967.10 2 嚴敏永(엄민영) 1967.70-1969.12 3 李厚洛(이후락) 1970.1-1971.1 4 李澔(이호) 1971.1-1974.1 5 金永善(김영선) 1974.1-1979.2 6 金正濂(김정렴) 1979-2-1980.9 7 崔慶祿(최경록) 1980.9-1985.10 8 李奎浩(이규호) 1985.11-1988.4 9 李源京(이원경) 1988.4-1991.3 10 吳在熙(오재희) 1991.3-1993.4 11 孔魯明(공노명) 1993.4-1994.12 12 金太智(김태지) 1995.2-1998.4 13 金奭圭(김범규) 1998.5-2000.3 14 崔相龍(최상룡) 2000.3-2002.2 15 趙世衡(조세형) 2002.2-2004.3 16 羅鍾一(나종일) 2004.3-2007.3 17 柳明桓(유명환) 2007.3-2008.3 18 權哲賢(권철현) 2008.4-2011.6 19 申玨秀(신각수) 2011.6-

表 1 駐日本韓國大使一覽表 資料來源:在日本国大韓民国大使館(http://jpn-tokyo.mofat.go.kr/jpn/index.jsp)

2012

DADHIC

Part III 瑕疵與杜撰的形成原因

「數位資訊的非時序性」 數位化資訊依靠「檢索」和「網路位置」來連結彼此的關聯性,但這個關連性本身不存在時序性。

2012

DADHIC

「失作者化下的複製與重現」 在近乎無成本、數量無限的複製與重現過程中,我們難以辨認作者與資料的連結性,進而凸顯了真實性的辯證。在不斷複製與轉發重現的過程中,一些無意或是有心的杜撰就很容易產生

「新的守門員」:數位時代的知識審查系統 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 四庫全書的編修與收錄選擇:一個數位化知識的篩選

2012

DADHIC

知識整理的可能性 清代中國的乾嘉考證學興起 該時代已經迫切需要重新整理、考證儒家經典與知識系統 人文學研究中文本的脈絡與作者判定的重要性 在資料的「數位化」的同時也「整理性」:

2012

DADHIC

數位資料的開放性 多媒體、多平台的開放性應用與集思廣益

2012

DADHIC

結合學者專家白話、多媒體與流行文化的應用

2012

DADHIC

2012

DADHIC

大英圖書館的19世紀館藏(British Library 19th Century Collection)

2012

DADHIC

2012

DADHIC

最近幾年,開放性的數位學術資源逐漸獲得重視。如今年的《科學》(Science)將線上教育資源獎( Science Prize for Online Resources in Education, SPORE)頒給了「開源物理學」(Open Source Physics , OSP)

而學術出版與學術資源聯盟(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SPARC)也將學術創新獎頒給了科學公共圖書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的PLoS ONE開放資源學術期刊。這是否可以借鏡?

2012

DADHIC

O.S.P 提供物理學、天文學等相關的軟體與程式編碼,包含教學計畫與線上指導問答。讓非名校的學生也能使用到這些軟體與資源交流。

2012

DADHIC

PLoS ONE

2000年成立科學公共圖書館(PLoS)時,創始人Pat Brown and Harold Varmus考慮到科學家們將很多時間花費在提交論文、評議審查和再次提交等環節上,並認為可以透過數位網路之交流達成更快且更進步之學術成果。

2006年推出的PLoS ONE,是一跨學科的綜合性期刊,因為開創了新的出版與審查模式而獲獎——2007年,PLoS出版1200篇論文,在去年,已經出版6800篇論文。約佔同領域全論文的3%。

2012

DADHIC

2012

DADHIC

2012

DADHIC

結語 網路數位化將帶來無限的便利,但也同時產生證據真偽的危險性。這或許是我們將從數位資料走向數位化與整理化並行的過程。

所謂的知識整理是一種資源開放,但態度嚴謹的交流。相信在座的各位所有人,都是欣喜見到跨領域、科技整合的師友。

學術乃天下之公器,透過更公開、更全面的交流,不僅可以避免數位資料證據瑕疵的危險,更有助於數位人文研究之開展。

謝謝大家!

2012

DADHIC

附錄 Google地圖錯誤差點引發的軍事領土戰爭 2010年11月,尼加拉瓜的軍隊穿越了哥斯大黎加的邊境,並在邊界上拔除了哥國的國旗,重新插上了自己國家的國旗。哥斯大黎加對此表達憤怒,並調集軍隊前往國界,雙方軍隊在邊境對峙。

《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學術期刊上引發的領土爭議

利用學術期刊來宣傳政治與領土立場,試圖透過學術期刊的公信力為其背書。

2012

DAD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