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08 WEEKEND 带你进入未曾见识的世界 死海,

编辑 王游之 美编 叶燕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腾讯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08国家地理 带你进入未曾见识的世界WEEKEND

死海死海,,还能活多久还能活多久

提到死海,你可能并不陌生,它是一片美丽而又神奇的湖泊,因湖水含盐量高,浮力大,人们可以漂浮在水中,即使不会游泳也不会下沉而举世闻名。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将死海当作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一些患有皮肤病和风湿病的患者更是经常光顾死海,用盐分极高的湖水来辅助治疗。

但现在,死海可能真的快要“死”了!前些年,约旦大学地质学教授拉迈赫研究发现,死海的水面在过去四五十年里以每年平均0.5米左右的速度在下降。但今年的调查显示,最近几年,死海海水每年下降的速度在1米左右,照这样下去,20年后死海就可能会消失!

在摄影师的镜头中,死海正快速缩小,数以百计的巨大沙坑正在形成,许多电线、公路以及活动住宅正被吞噬……

那么,死海还能救活吗?

这里是地球的“肚脐”在希伯来语中,死海又被称为“盐海”,这里

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湖泊,低于海平面400米左右,湖畔的陆地则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地表,死海也因此被人们称作“世界的肚脐”。从地质上来看,死海位于东非大裂谷北部延伸区域,地壳在这里下陷形成了约旦裂谷,约旦河从北往南注入死海。

大约300万年前,现在的约旦河谷、死海一带被地中海泛滥的洪水反复淹没,海水侵蚀出了一条狭长而弯曲的连接内陆和海洋的凹地,就是现在的耶斯列山谷。随着气候变化,洪水在山谷里来来去去,不仅占据了死海裂谷,还在谷底沉淀了很厚的盐层。大约200万年前,位于裂谷和地中海之间的陆地上升,隔断了地中海与内陆的联系,海水不再进入内陆,内陆存留的海水便形成了一个湖泊,范围从今天死海以北100千米延伸至以南80千米。随着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湖水不断蒸发,盐度不断升高,最后萎缩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死海。

如今,死海的东面是约旦高地,西面是犹太山地,这里地处沙漠,长年阳光充足,气候异常干热,夏季平均气温为32~39℃,冬季平均气温也能达到21~23℃。这里降雨非常稀少,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100毫米,南部仅为50毫米。所以,尽管死海没有出口,每年却能蒸发掉1400毫米湖水,死海最主要的水源——约旦河注入的水量几乎都被蒸发掉了,剩下的湖水盐度越来越高。

湖水、黑泥都是宝贝死海中找不到任何水生植物和鱼类。辽阔的

湖面上也没有水鸟飞过的痕迹,大片的卵石滩上更看不到生命的影子,故人们称之为“死海”。但死海对人类却眷顾有加。

据记载,两千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死海附近,击溃当地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罗马军队统帅下令把俘虏投进死海淹死。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俘虏们一个个漂浮在水面上,竟然都没有沉下去。统帅认为有神灵在保佑这些俘虏,于是释放了他们。今天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死海的盐度高,比重超过人体比重,人在死海中会被湖水的浮力托住,不会下沉。

如今,每年有几十万游客到死海度假疗养。死海湖水中含独特的氧化盐(含镁、钠、钾、钙和溴等),对皮肤和关节都有好处。湖底的黑色泥浆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消炎杀菌,治疗牛皮癣、白癜风等皮肤顽疾。经常在死海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舒缓压力,恢复精力和健康。

不过,死海高盐度的湖水对人的眼睛和肠胃伤害很大,哪怕只溅一滴湖水到眼里,也会让人有烧灼的感觉。

尽管这样,只要懂得适当的保护,在死海中漂浮还是一件又惬意又利于健康的事情。每当度假季节来临,死海沿岸的疗养院里就会聚集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人们或者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或者全身涂满泥浆在岸边晒太阳,形成一幅奇趣的画面。

巨坑频现 吞路又吞房据不久前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几年由

于人为因素导致死海正快速缩小,数量惊人的巨大沙坑正在形成,有的甚至超过篮球场大小。这些沙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公路、电线以及活动住宅。

如果国际社会再不采取全球性行动。曾极为少见的巨大沙坑正以每年数以百计的速度形成,而且这个速度还可能继续加快。尽管官方没有公布沙坑的破坏程度,但许多电源线、公路以及活动住宅正被吞噬。甚至曾有游客掉入沙坑受伤。

为什么会出现巨大的沙坑呢?这是由于死海水平面的下降,死海周边地区含水层的淡水逐渐向死海方向渗透,融化了土层里原本存在的盐分,出现了一个个仿佛天然陷阱的岩溶沉陷坑。

曾被这突然“张口”的陷坑吞噬14小时后才被救出的地质学家埃里·拉兹认为,这些陷坑是“人类野蛮侵犯死海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拉兹说,死海岸边约有3000个陷坑,还有同等数量的深洞正逐渐形成。在死海附近的恩盖迪等地区还出现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这些都在威胁着死海“不死”的神话。

学者认为,只有死海海水恢复,才能阻止沙坑继续形成,但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协作努力。而即使各方参与恢复努力,要想恢复死海的生态环境也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拯救死海 前景不乐观死海的前景不容乐观,这是因为拯救死海的

计划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着手了,但这个计划耗资巨大,而且并非十全十美。

简单来说,就是修一条人工运河,把红海的水引入死海,以挽救水位不断下降的死海。2002年,以色列和约旦同意兴建一条引水管;2005年,两国政府官员在特拉维夫会面,双方就共同开凿一条连接死海和红海的运河达成一致。

2008年,法国媒体报道,关于引红海水注入死海的可行性论证研究已开始。2013年1月,世界银行发布有关引红海水入死海的可行性报告,当年,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主管水务的部长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总部,就铺设输水管道连接红海与死海签署协议。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至少到今天都没有看到工程有什么重大进展,这个工程困难重重,首先是昂贵的工程造价,仅运河初期投资就高达25亿到40亿美元,其次,工程技术上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要建的人工运河可能长达180公里。这牵涉到几个国家出钱的问题,另外这一地区目前政治局势并不稳定。

其余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环境问题。很多人质疑,将红海水注入死海,会严重破坏当地本来就已脆弱不堪的生态环境。科学模型预测表明,这一计划可能对生态环境和水体美学产生严重的后果。

孕育了几千年文明的死海,如今闪烁着怪异的蓝绿色波光,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死海深处还有生物

2011年,一组来自德国和以色列的具有丰富潜水经验的潜水员和科学家,借助高科技设备,潜入死海湖底一探究竟。他们发现,在死海湖底分布着许多神奇的泉眼,淡水不断地从那里涌出。这些泉眼绵延数百米,直径约15米,深约20米,内壁陡峭而平整,可以看到沉积下来的一层层的矿物和沙石。泉水喷涌,搅动湖底的盐水不断翻卷,形成幻影般的水流效果。科学家专门设计了一个电脑模型,用来模拟泉水的涌流,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每年究竟有多少淡水通过泉眼流人死海。

更神奇的是,这些有趣的地质结构正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事实上,生物学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现死海中存在微生物,开始认识到将死海称为“死海”是不恰当的。在死海的盐水中,快乐地生活着大量微生物,每毫升湖水中含有1000~10000个,虽然大大低于其他海水的生命含量,但对于死海这样高盐度的水体来说,数量十分可观。

潜水员发现,虽然在新发现的这些泉眼附近没有鱼类的踪迹,但在广袤的湖底,像地毯一样铺满了各种微生物,其中有新发现的种类,有些微生物科学家之前并不知道它们能在如此高盐度的水体中生存。泉眼上部被绿色的生物膜所覆盖——栖息在泉眼上部的微生物吃掉硫化物,形成白色的生物膜。

有科学家曾指出,喜盐生物放入淡水中将无法生存,反之亦然。那么,生活在死海底部的生物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盐度的水体中繁衍生存的呢?这让人联想到生活在海底火山口附近的生物也承受着相似的考验,因为靠近火山口的海水水温比周围冰冷的海水高很多,生活在那里的生物必须拥有适应急剧变化的水温的本领。这印证了生物学界的一句名言:生命总会找到一种方式存在。

●12万年前曾“死”过

新的发现还在继续,科学家在死海的湖心进行钻探,获取了湖底1000米深处的岩芯。对新钻取的岩芯的研究却表明,大约在12万年前,死海一度彻底干涸过。

岩芯是由黑白相间的一层层沉积物组成的,黑色层代表冬季洪水泛滥带来的泥沙,白色层代表因夏季湖水蒸发退缩而沉淀的富含碳酸钙物质。因此,岩芯就是气候变化的真实记录。对岩芯的研究发现,在死海湖底盐层之中有一层鹅卵石沉积,很可能是湖水干涸后形成的。

12万年前,地球正处于间冰期(间冰期指处于两个冰河期之间的时期,气候比较温暖干燥,而冰河期则比较湿润寒冷)。在冰河期,由于注入水源增加,蒸发量减少,死海的湖面增大;而在温暖干燥的间冰期,湖面缩小。在大约12万年前,处于间冰期的死海干涸得只剩下盐层和鹅卵石滩。

尽管接下来的地质沉积层显示水再次流入死海,并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古湖泊,但科学家依然十分担忧死海未来的命运。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日光照射,特别是夏季,湖水蒸发量不断增加,而注入的水源日益减少,水量越来越少,盐度也越来越高。

和12万年前的间冰期相比,如今对死海造成影响的还有人类活动。这种影响可以说非常明显,从1947年到2000年,死海的长度从80公里缩减为55公里,最宽处从18公里缩减为14公里,湖面面积从1030平方公里缩减为630平方公里。

这主要是因为约旦河水用于日常生活、灌溉及化工业等发展的需要,大约95%以上的河水都被引用,致使流入死海的约旦河水量骤减。另外,沿岸国家对死海东西岸诸如钾、锰、氯化钠等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死海的南湖已完全消失,只剩下了北湖。(罗千淘、高峰)

<<

死海之

死海之

死\ 海\ 调\ 查

1 曾经的死海美丽迷人

2 游船残骸是这巨变的见证

3 巨坑频现死海周边充满危险

1

2

3

死海黑泥今天依然为爱美人士所追逐

当地人在水中呼吁保护死海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