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 12 25 本报本报代传得到些笑久久…… 矫矫170 30 武为得到极技1847 钟之20 1851 访。”10 得倒。””。的第( 1856 ) 穿得跌( 1868 ) 40 极技代传( 1859 ) 抓住摔死退精绝末年星携访惺惺相惜亦要 为武。” 炼六 ”、“ 使据鞠1910 来李殿带传慷慨辉煌”。 师叔刻苦海和会会 长常15 12 ”、“的弟呼呼。”1891 纷纷1895 由于军警1929 12 的弟文为响下”。 也要从大练六状走实属又有再扎是数殿蒋介1949 · 本报本报山上憔悴—— …… 书时 史书往往寥寥。《。” ( ) 4 当地7 便12 宿刻苦17 便”。 19 20 21 27 28 80 1975 文物 知朱( 1547 ) 31 年末。“史史西使兵备西40 西风泛世事慷慨30 赞曰 ”。 西使出城轿西使时53 200 汹汹便得到捣敌100 ( 1566 ) 西西西惶惶西各府西银一使西西13 5 赞曰。” ( 1569 ) 母年留两( 1574 ) 辅高鸿帝的纷纷便西( 1575 ) 西从此西书十所说。” ( 1590 ) 74 恋恋诗书74 18 退活基 退的第60 经据人如暮年宿种植90 退…… 92 西本报( 1547 ) 31 ( 1582 ) 58 曾遭直指( 1584 ) 朝臣与御罪状全然( ) 罪状。”饿80 》。首诗是改革”。。“百般正这”。 。”朝臣首诗惺惺相惜日日夜夜怀· ·

本报记者 卢 昱 本报 称王大臣 高 陈派来行刺皇 举朝上下议 连paper.dz · 法、步法予以解析,张克明复到刘家庙与僧 较,一交手即将僧击倒。张克明经20年探求,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本报记者 卢 昱 本报 称王大臣 高 陈派来行刺皇 举朝上下议 连paper.dz · 法、步法予以解析,张克明复到刘家庙与僧 较,一交手即将僧击倒。张克明经20年探求,

傅欣迎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 本报记者 卢昱 高晓雷本报通讯员 徐洪义

“八极拳”整个体系虽源起庆云,却兴盛于沧州一带。第一代传人吴钟受聘往沧州孟村镇教授拳术,收吴永、丁孝武等为弟子。从第二代起,八极拳体系得到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至清末时,八极拳已逐渐闻名中国。据吴钟八极拳研究会秘书长叶长泰介绍,自民国至今,习此拳者遍布海内外,有三十余万之多。

八极拳在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汲取众家武术之长,伴随产生了许多侠义之士。岁月沉浮,他们渐行渐远,但那些笑看沧海、荡气回肠的故事却久久不息……

双英出罗疃 矫矫舞金蛇

在170多年前,直隶沧州孟村镇罗疃村有一职业武师,曰李大忠。此人自幼酷爱武术,为精研武艺,30岁时由大师兄王世同引荐,拜孟村镇丁孝武为师。李大忠还得到吴荣和吴永的倾囊相授,全面继承了吴钟的八极技艺。李大忠技艺大成后,于1847年开设罗疃李家把式房。

罗疃村张克明拜吴永为师,亦得吴钟之女吴荣的真传,研习武功如醉如痴。一日,张克明到刘家庙与住持僧较艺,张克明用抱肘进击僧,僧虽被击出数步外,而仍蹲立不倒,并曰:“好招!好招!有突无胯!”张克明不解其意,到孟村问其师吴永,吴永遂将该招手法、步法予以解析,张克明复到刘家庙与僧较,一交手即将僧击倒。张克明经20年探求,六合大枪、八极拳皆达上乘,尤其六合大枪尤为精深,有“神枪张克明”之誉。并于1851年,设立罗疃张家把式房。

李大忠、张克明开设把式房后,各门派来罗疃切磋交流者络绎不绝,二人未尝败绩。有沧州郭某,武功精湛,性喜较技,打遍了沧州的把式房,最后寻访至罗疃,言称拜师,实为踢场。张克明对李大忠说:“我比拳,你比枪。”张克明与郭某较技,二人相距10米,张克明说:“我喊一声‘招’你就得倒下,你不倒我拜你为师。”说毕大喊:“招!”。话音未落,张克明闪电般胯步进击,一招抱肘将郭某打得旋转腾空而起,倒在张克明身后。比枪时,郭某自恃身高力大,持枪速扎,凶猛异常,李大忠不慌不忙,拥枪快如闪电,力道正好,用枪尖把郭某眼皮拧出一个紫疙瘩,郭某拜服,非磕头拜师不可。

据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副秘书长鞠长辉介绍,李大忠、张克明与劈挂拳传人李云标切磋,相互仰慕,遂将罗疃八极与对方劈挂拳交换技艺。这是罗疃八极与盐山劈挂的第一次结合。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清末大员张之万回乡省亲,闻李大忠武功高超,特聘请李大忠任府中护卫。一日,李大忠正在授武,一练金钟罩的武师昂首进门,将石磨悬于梁,以头撞击,硬功颇大。李大忠以礼待之,来者以为其胆怯,非得比试。李大忠“请”字刚出口,一

招穿阳掌,把来者打得跌扑丈外。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李大忠率众弟子助

李云标在盐山抗击捻军。李大忠携大枪杀出重围,返回罗疃。李大忠在花甲之年,与一40岁左右南方高僧较技,却因体力不支,遂用智取,用“狸猫扑鼠”之法,诱僧入机关,李大忠以枪点僧眼皮,僧因执拗,向前过猛而伤目。李大忠甚是懊悔,自责误伤高僧,有辱“神枪”之名。

而张克明与弟子黄四海、儿子张景星精研八极技艺,开创了动如猛虎、稳如熊罴、势险节短、爆裂突然、刚猛松放的新风格,至今仍在张门后学中延续。他晚年还根据自己在军队中身经百战的经验,将八极拳、六合大枪体系进一步完善提升,成为八极拳发展初期闯天下的中流砥柱。

换艺传佳话 拳法添新招

据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副秘书长鞠长辉介绍,八极拳第四代传人中翘楚者黄四海,自幼习长拳,弱冠即师从李大忠、张克明,经十载昼夜历练,八极拳与六合大枪的技艺日臻佳境。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清末大员张之万聘张克明为麾下武官,张克明携黄四海等人盘桓于张之万身边,长达十余年。一日,在张之万府中有一武举不服,要与黄四海较技,黄四海一再逊谢。武举趁机抓住黄四海衣襟,将黄四海抵于墙上。黄四海乃以手击其面,武举手稍松,黄四海即用抱肘放倒武举。黄四海说:“今日是看府上面子,否则摔死你!”武举惭愧而退。

黄四海的师弟张景星,自幼随父张克明练习八极拳,其六合枪法更是出神入化。张克明

去世后,张景星子承父业,执掌罗疃张家把式房。张景星把师兄黄四海请到把式房。张景星掌功尤纯,枪技更精绝,深夜与儿子张毓衡在把式房对枪,不用掌灯,可见枪技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

光绪末年,张景星携子张毓衡到武清,专访名重京津的武术名家李瑞东。二人见面后,惺惺相惜,订金兰之交。李瑞东盛赞张景星枪法,要求以太极、金刚八式换张景星大枪,张景星亦要求以大枪换李瑞东太极拳、金刚八式。自此,两家往来不绝。鞠长辉说,“八极门吸收的金刚八式、五路佛拳、太极拳、揉手功等,均是李瑞东的技艺。李瑞东则吸收八极拳、六合大枪等技艺。两门技艺相互融合,传承至今,成为武林佳话。”

黄四海自张之万府上归乡后,与师弟张景星朝思暮虑,研武如痴,为升华八极,提炼六合枪法,创“八极要领歌”、“六合大枪歌”,凝练“八极一步、大枪一把”,蕴含至简大义。黄四海在“开弓势”之后,补“罗汉

打虎势”,其徒李书文在“凤凰双展翅”后加“回身撩阴腕”,使架子更加严正。而为让李书文提升武技,黄四海将李书文引荐到好友黄林彪门中,学习劈挂掌。后黄林彪先生又把小弟子马凤图送到黄四海、张景星处深造八极拳、六合大枪内场技艺。这次两种武艺之间的交流,堪称武林的又一佳话。

据鞠长辉介绍,同盟会员叶云表、马凤图于1910年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李瑞东为名誉会长。叶云表从形意拳门请来李存义,而马凤图则请来八极门张景星、李书文等。由此,八极拳门的张景星、王忠全、李书文、张毓衡、韩惠卿、霍殿阁等齐汇天津,开创了八极拳在京津一带传承的新局面。

慷慨教武时 声震齐鲁地

提及八极拳在清末民国时期的辉煌,不得不提“神枪李书文”。李书文是盐山王南良人,自幼即拜黄四海为师,也得师爷张克明、师叔张景星真传。在习武期间,勤奋刻苦,深得师长喜爱。

张克明、黄四海和张景星皆是以大枪驰名当时,而且又都是罗疃村人。李书文一下子掉进了“神枪窝”,可谓如鱼得水,习练大枪到了痴迷的境界。据庆云县吴钟八极拳研究会会长常庆祝称,王南良离罗疃15里,李书文每天去罗疃张家把式房练拳,风雨无阻。农闲时每天去两次罗疃,每次都是行步、闯步,或是抖大杆子往返,李书文的神行之功逐渐练成。在罗疃一练就是12年,练至如醉如痴,在家乡有“疯子”、“枪痴”之称。

李书文的六合大枪日臻佳境,练枪时能把树皮震得脱落。与人比枪时,不论里外缠、带

环、刺扎,对手无不应声而仆,百试百中。枪扎香头,火灭而香不折。

据民国时期《沧州县志》记载,李书文“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窗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据李书文的弟子刘云樵回忆:“师父的神枪功夫,咱们练不了,他用大枪挑起八十斤的车轱辘,摇风车似的呼呼转,毫不费力。”1891年,李书文到北京投奔师兄王忠全,被推荐到某王府任镖师。京津名家擅大枪者,纷纷与李书文较技,李书文在北京进行数次比试,皆无败绩,用实力赢得了“神枪李”之誉。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李书文被聘为练兵盘武术教习。由于名气日盛,被选入紫禁城担任光绪皇帝侍卫。

山东人自古就有练武强身的习惯,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为保卫自己的家园,民间尚武之风日盛。军政当局为了训练军警人员及体育师资,开始倡导国术。1929年12月中旬,山东国术馆在济南创建,馆长为李景林。据山东国术馆教官杨奎山的弟子吴志泉先生介绍,李景林特请李书文来馆。

李书文所教的八极拳为必修课,特点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贴身靠打,三盘连击”,如猛虎擒羊,如千斤夯地,如炸石雷劲,如震山倒海。主要内容有:八极小架、八极拳、八极对打、搂掌靠背及铁砂掌绝技。李书文为示范“探马掌”发劲,将一掌按在马鼻子上,轻一“哼”气,按掌微震,马竟来不及低头,而全身酥麻,四足立即跪下。这是李书文轻发暗劲,若明发雷劲,壮马立毙。在李书文的精心教授下,山东国术馆成为八极对打的实战校技场。

而六合大枪也在李书文的影响下,成为山东国术馆的必修课之一。枪为长兵之王,当时,枪法功夫最好的李书文,被公认为“枪王李”,“神枪李”。李书文教枪法,也要从实战中去学练,必须先学二人对练,先从大杆对扎,再练大枪对扎,而后才能单练,上下三盘的同练拦拿扎,练出腰中圈枪能吐出枪花,才能练六合枪。

山东国术馆又成了对扎枪的实战校技场。有人单练扎枪,将枪头全部扎入墙中,一拔,枪杆脱开,大家议论要挖墙砖。李书文见状走来,拿起枪杆,对准枪孔一扎一带,枪头随着—枪杆拔出来了,大家惊叹这种枪法的软硬劲功夫,实属罕见。一次,李书文一时兴起,也为示范枪法,他手中持枪,对着玻璃窗上的苍蝇,一枪扎一个,等几秒钟后又有苍蝇飞来,再扎点一个,如是数次,而玻璃不破。

据常庆祝介绍,李书文教授弟子从来不同时传授,而是根据每个弟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单独传授。其早期弟子霍殿阁,武术精湛,曾担任末代皇帝溥仪武师傅,兼任护卫队武术总教习。晚期弟子李玉海,学成后参加了革命,曾担任警卫部队武术教官。

正是李书文,凭自己精湛武功,走遍大江南北,将八极拳彻底发扬光大。他的晚期弟子刘云樵,做过蒋介石及蒋经国侍卫队武术教官,1949年随蒋家去台湾后,门生弟子三千,遍及亚欧美各大洲。据不完全统计,八极拳李书文一支的传人,海内外现有几万人之多。

山东武术寻踪·八极拳(下)

李书文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窗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

携技游江湖 闯出九州名

□ 本报记者 卢 昱本报通讯员 高士东 任连巨

鲁北的初冬还是清朗瘦俏的。在无棣城北的碣石山上,大略望去,草木虽然凋零殆尽,色泽没有那么滋润饱满,但仔细看去,寒林、麦田的磅礴却是四时独有的,那不光是山水的意味,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由憔悴人生而触发的心境。

回眸五百年,这块土地上走出的那位名士——— 杨巍,在时光幻影中向我们走来,形象逐渐清晰……

忆我读书时 寒榻同僧睡

史书记载人物总是吝啬笔墨,一个人年轻时的经历往往被寥寥数语勾勒得干瘪无趣。《明史》载,“杨巍,字伯谦,海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一语把杨巍人生前三十年的经历抹去。据年过八旬的杨巍后裔杨保泉介绍,杨氏先祖始自江苏淮安车子镇,明永乐年间迁居山东海丰县(今无棣县)。到杨巍祖父时,家境已日渐衰落。

据杨保泉介绍,杨巍出生于无棣城北一里外的尚义里村故居内,幼年家贫,身体孱弱。4岁时病重,遍求当地名医,皆不能治,幸有一云游僧人给了7粒红色药丸,吃后病愈。自幼杨巍便随父在田中耕耘。12岁时,在外塾寄宿读书。他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刻苦,有古人之风,尝借雪映月光苦读。17岁便以文才闻名乡里,“有文誉,时艺及诗骚骈语,皆工丽有致,又潜心理学”。19岁就读邑庠,20岁习举子业。

21岁至27岁,杨巍因身体欠佳在村半耕半读。28岁时,他听说无棣城北80里外张仲桥畔,有唐朝贞观年间大寺,曰楞严寺。此寺地居古河边,甚为幽僻,门临无际田野,少与士人相接,杨巍遂就学于寺内高僧海洁上人。1975年,无棣县文物普查组在考察楞严寺遗址时,得知朱王乡寇庄村南坑有一石碑。经调查,该碑正面刻“杨天官读书处”六个大字,背面刻杨巍自举孝廉后,读书于楞严寺精舍的情况。

海洁上人是饱学之士,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杨巍苦读三年,学识大进。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时年31岁的杨巍赴京应试,与张居正等同科擢为进士。

雁门潼关路 鼓角入边州

杨巍进士及第后,授常州府武进县知县。杨巍在武进为官三年,清正廉明,以善治理著称。他以教为本,以德化之,把讼牍如山的案子处理得无不得情。嘉靖三十年,杨巍奉诏赴京,离任时,行李不满一囊。

杨巍年末抵京,任兵科给事中。“给事中”这

一官职,品卑而权重。当时,倭寇屡犯江淮,有许多官员因防守有误而受罚,唯负有长江防务之责的御史史褒善,却被吏部推升。杨巍上疏弹劾史褒善,却因此得罪吏部,被吏部外派为山西按察使兼雁门兵备道,守平型关。

朝发京城,暮至西河古道。40岁的杨巍在去山西的路上,看到秋风泛水,太行云深,知世事多艰,但依然慷慨赴任。杨巍镇守平型关时,有敌五百余骑趁夜来抢掠,距辖地仅30里。杨巍令军壮鸣炮示警,敌见有备,遂遁去。总制杨虞坡赞曰

“知用兵之道也”。因颇有政绩,杨巍升任山西布政使。离任时,有千余民众相送出城,并送“清廉仁爱”木匾。地方耆老上前拦轿,当场脱下杨巍脚上的靴子,高举过头,意在盼其留官不去。

到任山西布政使时,正直秋收,敌寇多来掠抢。杨巍认为,敌寇一直轻视中原,可趁其不备,出其不意。于是,令副总兵马芳率兵过洋河,将兵马暗藏于洗马林等堡。五更时,敌寇果然过边掠田,埋伏人马一涌而出,敌人披甲不及,大乱,杀敌首级53颗,夺马200余匹,军威大振。

后杨巍又升任宣府巡抚。时敌日窥宣府、蓟州两镇,企图乘机内侵。杨巍见敌势汹汹,便加强防备,以守为战。敌见宣府坚不可侵,遂聚兵有向东南之势。杨巍分别驰书蓟州总督与兵部,均未得到重视。而此时,敌人果然由古北口入犯,京都告急。杨巍遂将兵,保卫京师。后又回镇宣府,杨巍提兵出塞,直捣敌巢,斩敌首100余颗,掠敌闻

讯回救,京危遂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瓦刺酋长俺答

率兵进犯陕西,损明兵六千。杨巍受命巡抚陕西,日夜兼程抵达潼关,先招兵补齐兵员,又募兵三千人屯垦黄河北岸,由是军强马壮,防御日坚。此时,有敌十万侵略山西,攻陷石州,大肆掠夺,男女民众被杀万余。三晋摇动,人心惶惶。朝内议论,非杨巍不能抵御,故特转杨巍巡抚山西。

杨巍到任后,骑马巡境,筑建自平型关至偏头关的墩台。他见省内各府城堡低矮,又加筑百余座城堡。由此,山西边防屹然山峙,敌不敢再犯。抚晋期间,他体察晋民疾苦,以节省开支、恢复民力为急务,革除和减少役杂银十万余两,又为民报批买盐银一万两,使三晋民力逐步复苏。

巍镇抚山西、陕西二省,历时13年,得以5次提升。隆庆帝赞曰:“杨历数镇,控制数千里,当兵革胶葛之冲,未尝失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巍因母年迈,告病回籍养母。

去留两未得 俯仰对乾坤

杨巍在家奉母三年。时敌寇猖獗,皇帝欲挑选守疆之能人,九卿科道上疏三十余道,皆推荐杨巍。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杨巍由兵部右侍郎改任吏部右侍郎。时有江南少年王大臣,扮为内侍,混入宫内被捕。当时,内阁首辅张居正、内侍冯保和前内阁首辅高拱、太监陈鸿有仇隙,欲诬

称王大臣是高、陈派来行刺皇帝的,举朝上下议论纷纷。时杨巍正卧病,便请张居正的亲家刑部尚书王之诰到床前,令其规劝张居正,否则张居正将不足垂青史。最后,张居正不得不将王大臣以盗论死,斩于西市,避免了一场冤狱及宫廷讧争。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杨巍母已百岁,他事母至孝,上疏恳请回籍终养。时杨巍母仍头发乌黑,身体健壮。回乡后第二年秋,杨母得病,想食西瓜。杨巍千方百计四处觅瓜,瓜至而母已故。杨巍伤心至极,发誓从此不食西瓜。每逢暑月酷暑,杨巍只饮白水。后有同僚奇怪,询问此事,杨巍含泪如实相告,此事传为美谈。

母丧丁忧后,杨巍受众卿推荐,历任户部、工部、吏部尚书十多年。伴君如伴虎,杨巍在当时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独善其身,勤于政事。曾力谏万历皇帝停止修建离宫,以免玩物丧志。张居正被抄家时,杨巍与人联名上书,保全其八十老母。纵观其为官之道,正如杨巍自己所说,“只顾大体,为朝廷求天下无事,大事要小,小事要无,不论乡里相议,惟持之以正,虽有短予者,不动也。”

万历帝久不上朝问政,杨巍接连四次上《请视朝疏》,帝不悦。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杨巍多次上疏告老归田,帝准致仕。此时杨巍已74岁,离京之日,同朝诸公皆设酒饯行,恋恋不忍别。杨巍归乡,唯有一僧友相伴,一仙鹤相随,行李只有一袋诗书、衣被,人皆赞其清廉。

74岁致仕后,杨巍余生18年的“退休”生活基本上是在桃花岭度过的。杨巍居乡期间,热心慈善事业。每次还乡或重要节日,对乡里贫困者施以资财衣粮。杨巍告退的第二年,捐资修补城内外庙宇和桥梁,无桥处买舟以渡。后又将青旗里60亩肥腴庄田捐给县学,以资助学校开支和救济贫困学生。无棣邑学里的诸生也喜欢听他的讲授,他引经据典,但从不涉及朝政,如神龙飞舞,令人如沐春风。

暮年,杨巍自号桃花岭叟,整日与两三僧友出游,还常在禅寺中借宿。以前的世故深谙一概不见,颇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感。他带儿孙伐树开道,种植修竹,以茅草结庐,近90岁尚能荷锄耕耘桑麻田,定期与儿孙讲授文章经术。

这位曾认为“富贵浮云、死生一梦”的太宰,年老时反思一生,厌烦了兵甲之事,只愿天下太平,自己可以高枕卧于茅庐。当年他亦曾登上碣石山,微醉而迷离的双眼向东望去,海涛初生,想起年少时临渊羡鱼,想起十载关山握兵符,想起宦海弄潮全身退,只是不知他又作何感慨……

92岁,杨巍卒于桃花岭茅庐内,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日薄西山。

■ 齐鲁名士

明太宰杨巍:

同谁登碣石 醉看海涛生□ 本报记者 卢 昱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时年31岁的杨巍赴京应试,与张居正等同科擢为进士。从此杨巍与张居正同朝为臣。两人多有交集,尤谈及戍边之事,倾以肺腑,言多相合,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年仅58岁的张居正病逝。那些曾遭他压制、排挤者,开始反攻倒算。他们把与张居正“沆瀣一气”的内相冯保拉下马,将矛头直指张居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初,一些朝臣与御史羊可立等勾结太监张诚等,罗织罪状,上疏弹劾张居正,欲抄没其家,一则泄私报复,一则谋取高位。满朝上下舆论纷乱,莫衷一是。此时身为吏部尚书的杨巍心急如焚,联合其他部院大臣,同上疏救之,但一切于事无补。而“倒张者”气焰更盛,全然不把朝中臣僚放在眼中。

四月,谕旨籍张居正家,榜罪于天下。明史载:“冯保即谪(南京),新进者益务攻居正。御史羊可立追论居正构陷辽王,言辽邸金宝悉入居正。帝命司礼监张诚等诣荆州,籍居正家。诚等尽括其亲族所有,得黄金一万,白金十余万。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胜拷掠,自缢死;诏尽削居正官,以罪状示天下。”张居正十二位嫡亲遭囚禁,渐次饿毙;80多岁老母流落街头,衣食无着。后杨巍等六卿大臣上疏奏请,“诏留空宅一所、田十顷”,张母得以苟全活命。

在杨巍的传世遗文中,竟有一首《梦张江陵》。诗曰:我往留都日,是君寂灭时。铭旌江上见,功业世间疑。忧国仍流涕,谈兵未解颐。醒来叹今昔,伏枕不胜悲。

这首诗是对张居正极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杨巍既然敢对张居正所做的事情称之谓“功业”,实则就是肯定。尽管世人对张居正仍是褒贬不一,但他的“改革成果”已经“铭旌江上见”。特别是“忧国仍流涕,谈兵未解颐”一句,张居正忧国忧民、富国强兵的神态跃然纸上,这是对张居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真挚褒扬。“醒来叹今昔,伏枕不胜悲”,表达了为臣者心中的百般滋味,对张居正这样的经纬之才落此下场,唯有“伏枕不胜悲”。

《明史》载:“终万历世,无敢白居正者。”自张氏籍没三十六年里,万历朝臣竟无一人正面评价张居正,有关张居正的章句亦举世罕有。杨巍性秉“中庸”,竟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是二人情意交厚、惺惺相惜,还是觉得张居正蒙冤太甚、痛彻心扉?是认为失之江陵、国家不幸,还是居正悲剧对自己刺激太大太深?名曰《梦张江陵》,未必不是日日思念、夜夜追怀的真实写照。

·相关链接·

醒来叹今昔

伏枕不胜悲

杨巍画像 杨巍所题庄定山诗碑

八极拳泰斗李书文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赵文光

刀枪对练

六合大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