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關銳煊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 香港老年人口在未來20年間只會有增不減。依統 計處於2010年7月的推算,至2029年,全港每4人便 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而據統計處2009年8月 公布的另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居家」的長者 表示,若日後身體狀況轉差,仍然希望留在家中生 活。故此,「居家安老」而引致護老者壓力大增是 必然的趨勢,除非我們有龐大的支援服務(透過長 者地區中心DECC)去配合才成。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出版: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督印人:鄺恩寶 編緝小組:陳鳳雯、林玉明 地址:香港仔大道180號B 電話:3550 5566 傳真:2552 6719 網址:http://www.akwassc.org.hk 電郵:[email protected] 第四十二期 二零一一年 夏之卷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關銳煊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 香港老年人口在未來20年間只會有增不減。依統

計處於2010年7月的推算,至2029年,全港每4人便

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而據統計處2009年8月

公布的另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居家」的長者

表示,若日後身體狀況轉差,仍然希望留在家中生

活。故此,「居家安老」而引致護老者壓力大增是

必然的趨勢,除非我們有龐大的支援服務(透過長

者地區中心DECC)去配合才成。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出版: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督印人:鄺恩寶

編緝小組:陳鳳雯、林玉明

地址:香港仔大道180號B

電話:3550 5566 傳真:2552 6719

網址:http://www.akwassc.org.hk

電郵:[email protected]

第四十二期 二零一一年 夏之卷

Page 2: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偏向最後一種模式。我們更要以長者家庭為切入點,鼓勵專業社工們在支援護老者時也必須同時考量他們家庭的整體需求,例如:

1 先從家庭、弱老的需求著手,再看看護老者還需要什麼協助。

2 在工作進行時,把長者看成是家庭的一部分。

3 認知到護老者的權利,包含得到資訊的權利,被聆聽的權利及停止照顧工作的權利。

4 瞭解在貧窮或體衰的環境、服務和態度下,會限制護老者扮演親職的能力。

5 認知到身為配偶以及護老行動之間的區別。

6 確認諮商、會談和治療工作可以預防不適當和嚴重的危機。

7 焦點應多放在支持「需要幫助的長者」,而不是保護「處在危機中的長者」。

8 了解到長者家庭照顧者會考量社工之態度及缺乏敏感度,還有對專業介入的恐懼。

9 謹記「家庭可以做到最好」。從家庭的解決方式著手,並且處理其兩難和矛盾之處。

1 鼓勵18分區自主提案申請設置據點,結合適當人力、物力及相關資源,

進行社區需求調查,提供當地長者預防照護服務。

2 輔導現行辦理長者社區照顧服務之相關機構,在既有的基礎上,擴充

服務項目至少三項以上,設置據點提供服務。

3 由特區政府針對偏遠或資源缺乏之地區,透過社區照顧服務人力培訓

過程,增進其社區組織能力,進而設置據點提供服務。

在香港目前的社會服務環境下,既欠缺全盤長遠安老服務規劃,服務間之協調仍有待完善,則參考台灣近年推行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模式(見圖二)未嘗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其實施策略有三方面: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專題

(圖一) 社區照顧觀念演變圖

被照顧者

社區(Care within the community)

社區志工 小型機構

被照顧者

社區(Care in the community)

被照顧者

社區(Care by the community)

社區志工

Page 3: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圖二)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相關照顧服務資源關係圖

3

居家服務居家喘息緊急救援居家無障礙設施設備

總結:

筆者希望以上述些微他山之石供有心發展居家安老服務人士多些參考,造福護老者及其家人們。

(資料來源: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考手冊) P.40

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至少提供3項服務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提供專業諮詢與資源

初級預防照顧

正式照顧服務

關懷訪視

電話問安諮詢轉介

餐飲服務

健康促進活動

視個案需求轉介

申請設置據點

地方政府初審,內政部核定

現行社區照顧提供單位擴充功能

民間團體/社區發展協會投入

服務評估與追蹤

居家式 社區式 機構式

日間照顧日間照護社區復健機構喘息

安養機構養護機構身心障礙機構長期照顧機構護理之家

Page 4: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4

護老者支援服務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推算,到了2029年,香港人口將增加至

905萬,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平均每四個港人,就有一個是

65歲或以上的長者,相對地,將會有更多人需要成為護老者,護

老者的需要亦隨之愈來愈大。然而,這批護老者生力軍是否已經作

好照顧長者的準備了嗎?可未必然。故此,今期《耆樂視窗》誠

邀羅偉真姑娘(前社康護理服務部資深護士),以專業醫護人員及

護老者過來人的身份分享心得。

現年103歲的婆婆在短短3年間,其自理能力及行動能力

大不如前,甚至要使用輪椅助行出入,以及需要使用鼻飼管餵

食,令孫兒護老壓力大增。及至羅姑娘上門探訪,驚見當時婆婆未有獲得

任何有助改善其狀況需要的服務。為此,羅姑娘轉介了此個案至改善長者家居及社區

照顧服務隊,並指導婆婆如何使用合適的輔助工具。結果,婆婆因能獲得轉介及接受合適的服務,

其身心狀況得以改善。現時她可成功地不需再使用鼻飼管,甚至可以自行進食。而護老壓力極大的

孫兒亦得到社工的支援,為婆婆尋找適合的日間暫托服務,讓他可以有空餘時間參加興趣活動減壓

「鬆一鬆」。

由上述例子可見,轉介及協助有需要長者接受合適的社區支援服務,確實能紓緩護老者壓力。

此外,羅姑娘認為護老者於照顧長者時,亦需要對自我、對被照顧者,以及對環境和支援網絡範疇

得以認知了解及準備,才可減少在照護路程中所遇到的壓力。

嘉賓: 羅偉真

訪問: 陳鳳雯、林玉明訪談手記

護老基礎認知

(I) 護老者對自我的認識

(II)對被照顧長者的認識

(III)被照顧長者需要的環境,配套設施

(IV)護老者與長 者 的 關 係

(1)符合照護長者需要的

環境和配套設施

使用如輪椅、枴杖及扶

手等輔助工具

讓長者熟悉自己身處的環

境及熟習使用輔助工具

了解如何取得改善環境及

配套設施的資源

(1)自我身體狀況

(2)情緒控制

(3)經濟情況

(4)知識

護老時生理及心理的改變

護老能力及限制

對藥物的認識及掌握

(5)護老者的支援系統

(1)身體狀況

長者自理能力

(2)長者價值觀及性格

(3)習慣、喜好、興趣、

意願及期望

(1)彼此關係密切、

一般 、疏離或惡劣

面對衝突/長者即時要

求時的處理方法及回應

長者身體變化對護老者

彼此關係的影響

以下是她分享的真人故事:

Page 5: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5

羅姑娘指出現時政府部門(如社會福利署及衛生署)均

有為護老者設有多類型教材(如DVD和小冊子)以及舉辦講

座,故此,她建議現時本港的安老服務機構可以多加利用現

有的資源,並進行廣泛宣傳,加強推行相關性的護老者培訓

和小組,以惠及有需要人士。

而事實上,早於1994年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已成立支持系統護老小組,當時羅姑娘更義務帶領小組,與

護老者分擔面對的困難、分享如何照顧不同疾病長者的心得,

以及解決方法,減輕他們在照顧上感到乏力,身心俱疲而致不

能照顧長者。

未來發展方向很可惜,現時社會上的不同團體/ 服務單位在資訊及溝通

上出現服務隙縫,未能妥善連接配合。甚至,於醫療體系內

的醫療人員亦未能充分掌握現時社區的資源,以致未能做到

適切的服務銜接和配對,令有需要長者及護老者重回社區時,

無從求助。故此,羅姑娘建議不同服務單位需清楚了解現時

為護老者提供服務類別及內容,而服務提供者亦應不斷思考及

落實如何加強社會大眾對社區支援服務的認識。

此外,羅姑娘建議可加強非牟利團體及醫院間(如提供

離院病人的服務單位、病人資源中心及社康護理單位等)之

溝通、連繫及轉介系統,使有需要者可獲更快及更直接的服

務資訊及服務,並盡量避免提供重疊服務,使有限的資源得

到適切的配對。

「另外,現時縱使護老者及長者懂得申請社區支援服務,

但因需求多,以致提供服務單位工作人手不足,需要輪候之

時段較長。在輪候服務期間,如何填補當中的服務隙縫,以

加強支援護老者,以及按長者的需要/困難以作出適當協助?」

羅姑娘為此提出了「護老者同學會」的概念。

她建議現時本港安老服務單位在已提供之護老者/義工訓

練的基礎上,可更豐富服務範疇和內容,例如提供短時間暫

托服務,以及構思開展相關彈性服務,以幫助護老者及長者

遇到家中或身體狀況突變時急切的需要援助。而所提供之護

老者服務對象,不應只是現正需要護老的人,還要向更多社

區人士提供有關護老者及長者服務的社區教育,透過訓練、

實習、護老配對(即探訪及照顧有需要長者),共學互勉,達至

「護老者同學會」目的,於有需要時得以學以致用,並成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區關愛理念。

各界適當使用現有資源

Page 6: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6

(I) 一路陪伴 ~ 同成安耆計劃

十年來,陳小姐一直獨自照顧患柏金遜病和糖尿病的母親。「我希望親自照顧她,就像她從前呵護我一樣。」母親也不想去老人院,「這是我的家,我哪裏都不去。」儘管說話困難,母親仍一字一句說出心裏的話。

看似簡單的心願,要實現卻不容易。「我每天都要工作,又擔心媽媽的身體,壓力真的很大。」陳小姐訴說心中的苦悶,「萬一媽媽不舒服,拖延一分一秒都可能會有危險的。但我又不可能每次請假,陪她看醫生。」壓力湧上心頭,陳小姐忍不住抽泣起來。

長者的身體機能日漸衰弱,在起居生活上對旁人的倚賴漸重,內心亦難免孤獨無助; 而護老者不僅需照顧長者,還要工作甚至撫養兒女,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其實,像陳小姐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正如2010-2011《施政報告》所指出,高齡人口劇增,社會照顧長者的壓力越來越大,實在不容忽視。

為配合「居家安老」的政策目標及社會需要,本機構自本年7月起推行「同成安耆計劃」,希望透過聯絡義工,提供「護送陪診」及「暫托看顧」等服務,協助長者達成在熟悉社區安老的心願,同時舒緩護老者的壓力。計劃同時為義工提供專業護老培訓,希望促進社區人士照顧長者的知識及技巧,從而增強社區對長者的承托能力。有關培訓詳情如下﹕

我們誠意邀請更多熱心人仗義加入義工行列,貢獻社區﹔亦希望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屬參加本計劃,或將此計劃告知有需要人士,讓更多人受惠。詳情請致電 35505597 向章姑娘查詢。

別開生面

護老服務推介

(II) 長者地區中心暫托服務 ~

歇一歇離院長者地社區支援計劃

日期﹕ 31/8-23/10/2011(逢星期三) (共8堂)

時間﹕ 晚上7:00-9:00

地點﹕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培訓內容:

(一)實務技巧訓練 協助長者使用藥物

(二) 照顧長者知識 老年健康常識

協助長者進行家居運動

及健智遊戲

(三) 關懷長者 照顧長者的基本概念

危機評估與觀察長者基

本技巧

訓練形式: 課堂及實習

贊助團體﹕ 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同成有限公

司、合和地產及萬興珠寶金行

Page 7: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7

為「護老者團年宴」活動準備新年吊飾,義工自己也開心不矣。

探訪護老者家庭,送上溫馨慰問,最是窩心。

做義工,好開心;推輪椅,無難度。

光影留情

以「開心護老組」、「護老笑口組」和「陽光

護老軒」命名的義工小組,顧名思義是為護老者而

來,能為護老者服務,想必是一件開心樂事,義工

更是充滿著朝氣和活力的。

組員主要來自本區內的婦女,亦有曾是護老者

身份的組員。義工小組每月定期聚會一次,目的

是商討及策劃護老者的活動及內容,推行的活動

包括:探訪、電話慰問、茶聚/俱樂部、户外旅行、

聖誕聯歡及團年宴等。透過活動,義工送上真誠而

溫馨的關懷服務,讓護老者感受到別人的關愛及尊

重,情緒上得到支援,大大減輕照顧長者的壓力。

護老者義工小組的使命任重道遠,你可有想過

加入成為一份子嗎?

活動花絮

華貴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

不一樣的迪士尼

長者及護老者同遊迪士尼樂園大合照

華貴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本著「社區照顧」的精

神,為體弱及有需要長者提供日間照顧及康復護理

服務,以減輕護老者之壓力;並透過各種社交活

動,使長者能保持身心健康及增進社交技巧,讓他

們愉快地留在社區內生活。此外,中心還提供綜合

護理、復康及社交活動,並以全人照顧精神提供服

務。

服務對象: 六十歲或以上之長者 (居住於香港

仔、石排灣、華貴邨、華富邨、田灣、薄扶林及大

口環等區域)之日間乏人照顧者; 活動能力欠佳,需

使用助行器或輪椅。

申請辦法: 申請人必須經由社署「安老服務統

一評估機制」之評估員評核合格後才可接受服務。

欲申請者可向各家庭服務中心、長者地區中心

及長者鄰舍中心社工查詢及申請轉介。

光影留情

「作為護老者的我,對於中心一年一度的大旅

行,媽媽跟我都很雀躍地期待這一天的來臨。因我

媽媽行動不便,平日很少和她出外,除了每天帶她

到日間護理中心外,便絕少上街,更遑論是到郊外

旅遊呢!因此,很多謝中心的職員安排是次旅行,

為一群不良於行的長者舉辦一個適合他們的活動…

我也開心起來,把平日的辛勞及壓力拋諸腦後。」

這是一位正接受華貴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服務的護老

者,在陪同家中長者參加中心舉辦迪士尼樂園旅行

後的心聲。

護老者義工小組

(II) 長者地區中心暫托服務 ~

華貴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服務介紹

Page 8: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8

活動花絮

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得到送暖基金的贊

助,推展「毋忘我」-醫社關顧在南區服務

計劃,為居於南區貧苦無依的疑患腦退化症

或認知缺損的長者提供專業的認知及復康訓

練,以減慢退化速度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受訓練的義工運用簡單的評估工具協助

找出潛在患病的服務對象,再由社工運用

「簡易智能狀態測驗」作更深入評估,合適

者再轉介至黃竹坑醫院老年痴呆症日間護理

中心作出為期4個月,每星期2次的訓練。

不少參與計劃長者的照顧者均表示得悉

長者患上腦退化症時束手無策,但幸得本計

劃之推行,讓區內有需要的長者得到適時的

訓練。由於本計劃有義工及專車接送及照顧

長者進行訓練,使照顧者多了時間重新投入

社區,照顧壓力得以減輕。不少照顧者均表

示接受服務後,長者的記憶情況得以維持,

也大大減輕了其照顧工作上的困難。

(費用全免) 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歡

迎致電 2554 4002與戴志豪先生聯絡。

古語有云:「遠親不如近鄰」。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獨居或兩老共住,而又獨來獨往、居住環境惡

劣或健康情況差劣的長者鄰居呢?大家或會問:「我們能夠做甚麼?」《睦鄰長者互連線》計劃正好

提供了機會及渠道讓鄰舍之間發揮友愛互助精神。本計劃得到社會福利署中西南及離島區福利辦事處資

助,並由南區隱蔽長者服務聯席籌辦。此計劃內容及推行手法亦深得各界欣賞,榮幸從41個地區伙伴協

作計劃中脫穎而出奪得《最佳實踐獎》,以表揚我們為弱勢社群建立鄰舍及社區支援的努力。活動包含

下列三部曲:

除訓練外,此計劃還安排

舉辦公開講座,讓坊眾及照

顧者得悉相關資訊。

配對探訪: 動員區內的鄰里網絡,配

對義工和長者,為長者送上慰問和禮

物,藉此建立持續鄰里間的網絡。

參加者正在製作小手工,

以維持手眼協調能力,並增

加滿足感和自信心。

關愛共融齊旅行:由義工陪同長者

走出社區,認識社區資源,擴大支

援網絡。

透過街站的形式,以發掘

區內有服務需要之長者。

好人好事匯編:結集義工和長者的感人

故事,輯錄成編,藉以作公眾教育。

光影留情

「毋忘我」-醫社關顧在南區服務計劃

《睦鄰長者互連線》計劃奪得《最佳實踐獎》人間有情,睦愛連線

Page 9: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訓練上肢活動(肩膊器)者得悉相關資訊。 物理治療師專業及貼心服務。 提供點對點接送服務 。

9

活動花絮

護老者的生活無疑會帶來沉重的

壓力,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設置生活

易專櫃,為護老者提供的一站式的

用品購買服務,提供各種不同類型

的產品,有助及便利護老者及長者的

生活,當中包括:健康食材、復康用

品、家居用品等。

如對產品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

2554 4002查詢。

地址:香港仔華富邨華美樓地下

419-432室。

設有每月精選項目讓護老者得悉相關資訊。

不同類型的產品,如:復康類、食療類

都能在專櫃上找到。

會員專享特惠購物價。

獲得送暖基金贊助,本機構連續第二年舉辦

「風中同行」-南區服務計劃,為貧苦無依的中

風長者提供專業的復康密集治療訓練,以提升中

風長者的自我照顧能力。此外,計劃亦著重支援

中風長者及其家人的情緒,以減輕中風後帶來如

焦慮、鬱悶及苦惱不安等的心理負擔。

計劃特式:

跨專業團隊: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提供

訓練、指導及支援 ;

個人化服務:個別評估、度身訂定個人訓練計劃;及

身、心照顧:提供密集式的復康訓練及支援性小組

(費用全免) 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或有合適個

案轉介,歡迎致電 2554 4002 與社工譚宇傑

先生聯絡。

風中同行

光影留情

生活易專櫃

Page 10: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10

護老者,加油! 本會家居支援服務

物理治療師 盧佩盈姑娘

香港有九成多的長者於社區居住,讓長者可以

繼續留在家中安老,實在有賴在家中為他們提供照

顧的家人,包括配偶、子女、媳婦或家庭傭工等,

他們稱為「護老者」。

面對體弱長者突發的身體不適或漸漸下降的活

動能力;面對患腦退化症長者的遊走、大叫大嚷等

的行為問題,護老者在照顧長者的道路上,不論於

體力、精神、家庭或社交各方面,都會面對很大的

壓力。他們會感到沮喪、不安、焦慮、洩氣,甚或

情緒上的崩潰。

故此,本會屬下家居支援服務隊的服務對象,

不僅是現正接受服務的體弱長者,更包括支援護老

者,協助他們解決在照顧上的困難及減輕其壓力,

亦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工作。服務隊為護老者提供的

服務包括:籌辦合適的社交康樂活動,讓他們與長

者一起參與,藉以增加他們外出社交活動的機會;

並舉辦各類型的訓練小組,如「減壓有妙法小組」

、「中風護理識多D」等,教授護老者照顧長者的

知識,鼓勵他們建立樂觀正面的思維,以加強他們

的照顧能力,面對照顧上的困難。

以小組形式教授護老者減壓鬆弛運動

「假日加油站」活動中護老者分享護老感受

至於「假日加油站」半天暫託活動,便是本服

務隊為減輕護老者壓力而設的服務。護老者可將長

者暫託於此服務,讓自己於假日有半天休息的機

會。此外,護老者亦可同來參與此活動,於社工帶

領下,與其他護老者分享照顧長者的經驗和感受,

彼此鼓勵,紓緩情緒。

我們了解,如何為這群默默付出的護老者提供

適切支援,是促使讓體弱長者可居家安老的重要因

素之一,故此,服務隊會繼續努力,為他們設計合

適的服務,持續地與他們並肩,與他們一起走過照

顧之路。

樂 安 居

Page 11: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11

本會護老者服務

社會工作員 余嫣媚姑娘

有沒有想像過,當年屆 時的生活會如何?

或者是,當要照顧一位年屆100歲的長者時,又會是如何呢?是次人間有情的主角「陳秀英」,於今年十月

便成為100歲的壽星,而秀英婆婆的心情,明顯地

為此而經常流露出喜悅的笑容,並每天期待著生日

的來臨。雖然現年99歲的秀英婆婆受身體多處關

節痛楚影響,活動能力已開始衰退,行動亦出現困

難,耳朵及眼睛也不太靈光,但秀英婆婆的腦筋卻

非常靈活,思想敏捷,加上有20多年的護士經驗,

對人和事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

百歲護老情

年將百歲的陳秀英婆婆(左),性格開朗。在旁的侄

兒盧林根(右),是她主要的護老者。

秀英年青時的照片。

秀英婆婆的人生充滿值得回憶的片段。

能夠活到100歲,已非易事,能夠像秀英婆婆

笑著期待100歲的來臨,更是一點也不簡單。看

著秀英婆婆,身為她的護老者相信那份的滿足及

喜悅已非筆墨所能形容。正因如此,一位與秀英

婆婆相識多年的朋友曾先生,為了可以幫她打打

氣,打算在她100歲壽辰當日,為她舉行一個別開

生面壽宴演唱會,聚集認識秀英的朋友一同慶賀

這紀念性的日子。迎接此日子的來臨,無論秀英

婆婆本人或是根叔,均感到十分興奮,根叔心中

最大的期盼就是秀英婆婆可以繼續健康快樂地活

著,而他亦義無反顧地承諾只要有一口氣,也樂

意擔當秀英婆婆的護老者,為她護航。

正因如此,另一位主角「根叔」(盧林根先生)

,作為她的護老者,要擔起照顧秀英婆婆的重任實

在也殊不簡單。他一方面要花心思打點秀英婆婆的

起居飲食,另一方面亦要花盡腦筋護理好秀英婆婆

的心靈需要,讓她可以開開心心面對晚年的生活。

根叔是秀英婆婆的侄兒,與秀英婆婆同住多

年。由於秀英婆婆的丈夫英年早逝及並無兒女,根

叔可算得上是婆婆至近的親人。根叔自己年紀也不

少,現年74歲的他,於9年前退休後便全力肩負起

護老者的工作。因為要長時間照顧秀英婆婆,根

叔鮮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能夠每天到附近公園散散

步,已是最自由及輕鬆的時刻。

身為護老者,面對的壓力及困難實在有不少,

根叔明言幸好在社區內有家居照顧服務,為他分擔

了照顧秀英婆婆的工作,讓她即使生活在家中也能

獲取有質素的生活,這可能是讓秀英婆婆長壽及笑

容滿面的原因。

人間有情

100歲

Page 12: 專題 :護老者服務新趨勢 - AKA · 2013-02-08 · 2 進行社區照顧的學理探析大概可分為三個主要觀念(見圖一)。似乎現今香港特區政府的取向

不欲接受刊物聲明

如 台端不欲接收到《耆樂視窗》刊物,請在方格內加上户號,並填妥有關資料,寄回香港華富邨華美樓419-434室

「耆樂視窗編輯委員會」收。

户 本人不欲繼續收到「耆樂視窗」,日後請停止寄發。

團體名稱:

姓 名: 聯絡電話:

簽 署: 日 期:

地址:香港華富邨華美樓地下419-434室「耆樂視窗編輯委員會」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設計與承印:勵進設計有限公司

印製1000份 2011年8月

免費贈閱

郵 票

善長或團體姓名 獲贊助單位 贊助活動或物品名稱 價值

福興金行 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 『「你我他‧嚐樂也」長者免費午餐同樂日』活動 $1,000.00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 第三齡學苑 $8,000.00

聖雲先會 南區長者地區中心 「護老者俱樂部」活動 $500.00

福興金行 林應和長者鄰舍中心 『「你我他‧嚐樂也」長者免費午餐同樂日』活動 $1,000.00

捐贈鳴謝(1/4/2011 - 30/6/2011) ( 排名不分先後 )

使年長者、受傷患者及長期行動

不便者上落樓梯不再顧慮。

樓梯升降椅可加設在直線、

彎曲或螺旋形的樓梯。

耆趣新知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長者跌倒及摔傷的發生

率也隨之上升,如何防止此類意外,已是不容忽

視的重要課題。有見及此,台灣有研發科技公

司為銀髮族創造完美無障礙居家生活。圖中的樓

梯升降椅,不但可沿著樓梯上落且可收摺,不影

響其他人通行的空間,也無需改變樓梯結構或建

築,再加上獨特的雙管導軌,創造了平穩、無噪

音和極其舒適的運行方式,使用後的長者更是認

為「操作簡單、省電又安靜,特別是安全、平穩

舒適的感覺最讓人感到放心滿意」。

資料來源: 台中2011年2月21日電/美通社亞洲

http://www.prnasia.com/pr/11/02/110029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