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臺灣

臺灣 › planet4-taiwan-stateless › ...綠色和平在東亞 亞洲地區在過去十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隨之而來卻是 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並帶來跨越地域的影響,無論我

  • Upload
    others

  • View
    1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臺灣

綠色和平在東亞亞洲地區在過去十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隨之而來卻是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並帶來跨越地域的影響,無論我們身處臺灣、香港、韓國或中國大陸,也無法倖免。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於 2010 年正式成立,成為綠色和平的重點辦公室之一,讓我們更有效率、更充分地利用來自個人的捐助,應對跨越地域的環境工作,為環境帶來更多正向的改變。目前,東亞分部的會員人數已突破 75,000 人。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分享,歡迎聯絡我們。

greenpeace.org.twwww.facebook.com/greenpeace.org.twtwitter.com/twGreenpeaceorg

臺北╱高雄 〮 香港 〮 首爾 〮 北京

臺北╱高雄辦公室10093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 83 巷 10 號80756 高雄市三民區承德街 22 號會員服務專線:+886 (2) 2321 2798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香港辦公室香港西環德輔道西 410-418 號太平洋廣場 8 樓會員服務專線:+852 2854 8318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首爾辦公室140-759, 6F Cheongryong bldg 257, Hangang-daero, Yongsan-gu, Seoul, South Korea會員服務專線:+82 (2) 3144 1997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北京辦公室中 國 北 京 東 城 區 東 四 十 條 甲 25 號 嘉 誠 有 樹 B 座303A 室(郵編 100007)聯絡電話:+86 (10) 65546931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改變世界的力量

FEBJAN

衷心感謝您關心環境,並身體力行,穩定支持重要的環保工作。

正向改變並非一夜之間,過程中,有您積極參與,讓我們跨越一個又一個的里程碑。

與您一起回顧 2014 年的精彩時刻。未來一年,一起守護地球,為環境帶來更多改變!

棕櫚油不毀林

多個消費品牌包括萊雅、高露潔、嬌生、花王等相繼承諾,不向破壞印尼熱帶雨林的供應商,採購「毀林棕櫚油」。

食品安全添保障

最新「超市或量販店執 行 農 藥 管 理 評 鑑指南」及公開行動,促 使 全 聯 超 市 承 諾提 供 安 全 的 生 鮮 產品給消費者。

21

MAR APR MAY JUN JUL

努力守護鯨魚

堅持反捕鯨多年,國際法庭終裁定日本違法在南冰洋「科學捕鯨」,逾百年來,南冰洋鯨魚去年首次免受捕鯨船的威脅!

推動國企改變

世界最大的煤炭企業、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國營企業神華集團承諾,停止破壞內蒙古珍貴的 水 資 源, 為 農 牧 民的生活帶來曙光。

一起踢走污染

揭露世界盃運動用品普遍殘留多種有害物質,鍥而不捨持續遊說,一個月後,adidas 重回「無毒生產」行列。

改革韓國漁業

與國際海洋法專家合力 分 析 韓 國 現 行 政策,揭露在監管及懲處非法捕魚方面的漏洞,終令韓國在數個月後修定漁業規範。

LEGO 愛北極

持 續 三 個 多 月 的 行動, 令 LEGO 決 定與 試 圖 破 壞 北 極 的SHELL 劃清界線,未來不再與 SHELL 合作宣傳推廣。

76543

墨西哥

巴西

紐約美國

9

5

11

12

北極

7

彩虹勇士號

極地曙光號

AUG SEP OCT NOV DEC

拓展護茶行動

檢測發現印度茶葉的農藥殘留嚴重。兩個月 後, 知 名 茶 葉 品牌 Tetley 的生產商宣佈,支持印度茶葉種植業發展生態農業。

會見聯合國

氣候變遷會議在紐約舉 行 前 夕, 綠 色 和 平與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會面,直接表達 600 萬人對北極及全球氣候變遷危機的關注。

迎接綠色點擊

指出臺灣的雲端數據中心用電,近四成來自高污染的燃煤發電,進而要求資訊科技產業增加使用再生能源。

應對氣候變遷

美國、中國兩大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國,歷史性發表美中應對氣候變遷聯合聲明,首次提出具體的減碳比例及目標。

鼠海豚有救了

全 球 32 萬 人 連 署,令 墨 西 哥 政 府 推 出草案,兩年內禁止在瀕危加灣鼠海豚的棲地,採用任何可傷害牠們的破壞性漁法。

12111098

中國 日本

印度

韓國

印尼熱帶雨林

臺灣臺灣

1

2

8

34

10

6

希望號

3

在守護地球環境的路途上,綠色和平從不懼怕挑戰最強大的對手。有賴您的支持,我們一起讓環境生態更美好。綠色和平如何獲致成功?

答案是行之有效的環境工作框架「IDEAL(理想)」,將環保理念轉化為策略、行動、改變,更團結綠色和平的會員、工作團隊與志工,朝向目標堅定往前。

團結綠色理想Our Green IDEALS

Expose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何讓環境議題在一個又一個熱門話題中脫穎而出?負責動員公眾參與的團隊,與數位媒體策劃部合作揭露環境真相。守護北極全球專案以充滿創意的公

眾活動,號召近 700 萬人連署守護北極。

Act行動帶來改變。專案主任密切監察,與行動團隊尋求推動改變的機會點。當得知非法捕撈的韓國漁船返回釜山港,立即趕至在船身漆上「非法」字眼,一連串行動喚起韓國及

國際關注,終讓韓國正視非法漁業問題。

Investigate破壞環境的證據,豈會從天而降?不論是多偏遠的角落、多隱蔽的地點,例如熱帶雨林中央的非法伐木、藏在河流的工廠排污管,調查小組運用科學專

業的分析研究,獨立公正地實地調查環境罪行。

I

E

D

A

L

Document 無數海洋生物命喪漁網的照

片、農民過量噴灑化學農藥的影片、霧霾空氣污染受害者的心聲,有時更勝千言萬語。媒體與宣傳部,以最震撼人心、引起共鳴的方式記錄環境實況,增加環境議題的「能見度」。

Lobby

一併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是成功遊說政府及企業更善待環境的關鍵。其中綠色金融專案,向投資者強調環境 因 素 也 是 投 資 風險,政策與公共事務部與政府部門及政界領袖密切交流。遊說工作,相得益彰。

4

千里之行,始於長遠計劃

親愛的綠色和平支持者:

我們這一世代,正在經歷守護環境的關鍵時刻。無數的環境威脅,令脆弱的地球不勝負荷。我們今天的決定,關乎未來的氣候、水資源、森林和海洋。綠色和平要應對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必須有條不紊地籌備、規劃長遠的環境工作。

對東亞分部來說,2014 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綠色和平開始過渡到新的工作模式,區域分部開始承擔更多的主導角色。透過改善地區環境問題,例如空氣污染、工業廢水排放,聯合各地辦公室推動全球目標,以減緩氣候變化與杜絕水污染。

對於東亞分部正肩負的重要角色,相信您不會感到驚訝。因為,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的經濟急速發展,已成為環境問題的最前線。

作為區域分部,我們也要確保善用資源,發揮所長與創意,處理各辦公室最迫切的環境問題。在跨國企業林立的香港,我們試著促進更多企業更善待環境,在東亞分部年資最淺的韓國,透過會員及公眾問卷調查,催生今年的空氣污染與煤炭專案。而在臺灣,積極將看似很遙遠的遠洋漁業過度捕撈問題,透過要求餐廳提供「良心壽司」,帶到公眾面前。

各項環境工作正式推出的一刻,總讓我感到振奮不已,但背後每每需要費煞思量的前期策劃。每一個環保專案都是東亞分部三年計劃的一部分,也是成就綠色和平全球長遠願景的重要一環。

釐訂目標、年度檢討更是必不可少。舉例來說:我們的工作成功令多少企業承諾制訂環境友善政策?能否令政府加強把關,阻止非法破壞環境?每一個目標都是一塊拼圖,拼湊成綠色和平一直往前的路線圖。每一次檢討項目進展,都有助我們與時並進,調整邁向長遠願景的腳步。

2014 年是東亞分部現行三年計劃的第一年,我為過去一年的成績深感驕傲。我們在多個不同範疇,已差不多達到原定三年計劃的一半,並提早完成一些雄心壯志的目標。東亞分部也參與最多的全球重點環境專案。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東亞分部是綠色和平最成功的區域辦公室之一。

過去 9 年,作為東亞分部總幹事,我的工作別具意義。因為我總能看到綠色和平的環境工作,直接帶來令人驚嘆的改變,而像您一樣熱心的支持者,是締造改變的關鍵一員。這讓我抱有無窮希望:透過新的環保工作模式、策略規劃、整個團隊對守護環境的熱情,更重要是您的寶貴支持,綠色和平將作好準備,為您我唯一的地球,送上更多期盼多時的解決方案。

戴慕韜綠色和平東亞分部總幹事

5

6

1971 年,一艘船帆寫著「Green」和「Peace」的小船,前往美國阿拉斯加安奇卡島,阻止美國政府在當地進行核試爆。那是史無前例的環保運動。集結環境生態學家、律師與記者,一群懷抱共同理想的人,從醞釀一個大膽的想法,成就一個讓世人驚嘆的創舉。沒有人預料到,這次遠航,成為綠色和平茁壯成長為全球環保運動領袖的起點。

綠色和平一直站在環境問題的最前線。適時適地調整行動策略、工作模式和組織架構,是成功的關鍵。過去 40 多年,環境威脅不斷轉移、社會急速發展,綠色和平也必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這就是過去一年綠色和平經歷的重大改變。從以往集中由國際綠色和平負責協調、統籌各辦公室的環保專案,分散資源到守護環境的關鍵戰線,包括東亞分部、巴西辦公室、東南亞分部、美國辦公室,以及非洲分部。

這些區域分部及辦公室逐步肩負更重要的主導角色,因應各自最迫切的環境議題,推出連結全球的環境專案。這將協助我們更靈活敏捷地應對日新月異的轉變,並促進辦公室之間的交流合作,帶來更多的嘗試與創新。

東亞分部在綠色和平新的全球環境運動策略中尤其重要,因為東亞地區如何應對環境挑戰,同時牽動全世界。中國大陸不僅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更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以及最主要的煤炭、農藥、熱帶硬木材消費國。韓國重點投資發展核電技術,力求躋身核能輸出大國。臺灣身為世界漁業強權,在中西太平洋擁有最大的捕魚船隊。而作為國際金融大都會,香港擁有極大的潛力,成為綠色都市的典範。

在綠色和平的毎一個成員都為承擔更大責任、掌握更多的主導權而雀躍不已。東亞分部從去年起開始領導「為時尚去毒」全球專案,推動服裝紡織業淘汰使用有害化學物質。改變,需要付出不少心力適應,但最終成果必定能證明一切:更洞察地區需要的專案、更迅速回應環境危機的行動、更廣泛的公眾參與,以及更有效應對攸關全世界的環境問題。

在守護環境的長路上,東亞分部比以往任何一刻都更需要您的支持。在不遠的將來,您將會看到我們有更多機遇,加緊步伐處理東亞地區的主要環境挑戰。各辦公室也將發揮各自所長,承擔不同的重任,積極推動當地、區域以至全球的環境改變。

您的慷慨捐助讓這一切得以實現,協助我們讓更多人投入環境運動、推動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擁有長遠的願景。就像綠色和平最初駛向阿拉斯加的那艘小船,如今仍承載遠大的理想,繼續前行。

施鵬翔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副總幹事暨專案總監

與時俱進,環境工作新模式 7

您想要怎樣的生活? 一個煤炭污染、漏油災難及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黑暗世代,還是一個徜徉在陽光和微風沐浴之下,擁有乾淨、安全、生生不息的能源的未來?綠色和平並不要求世界在一夜之間,完全停止使用化石燃料,而是希望從今天起開始能源轉型,邁向使用 100% 再生能源的美好願景。

今日的能源革命,更好的未來

8

擺脫化石燃料

要避免氣候變遷失控,就必須徹底改變現行能源模式結構,淘汰傳統化石燃料,更不應探勘新油田。北極是氣候變遷的最前線,綠色和平動員全球公眾的力量,力阻國際石油企業染指北極的石油。

煤炭是最骯髒的石化燃料,也是氣候危機的頭號公敵。幸而,中國及美國這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煤炭增長已逆轉,其中,中國去年的煤炭消耗總量,自本世紀以來首度下降,美國煤炭消耗量,也自七年前的高峰回落約兩成。

去年 11 月,中國及美國更發表「應對氣候變遷聯合聲明」,首次具體地提出各自未來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比例及目標。這是綠色和平十多年來一直呼籲應該採取的氣候行動,這份聲明背後,代表的是包括綠色和平在內,許許多多關切氣候變遷議題的公民團體訴求。

成就摘要

推動再生能源

太陽能及風力等乾淨能源,不論規模、技術或成本均已能與傳統能源匹敵。綠色和平於 2012 年第四版《能源革命》報告預測,再生能源佔全球供電比例,五年後可達 37%、到 2050 年達 94%,成為最主要的能源。綠色和平不僅推動各國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綠色網路」專案至今更令 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 等多間知名科技公司,承諾新建資料中心將100% 使用再生能源。

臺灣缺乏化石燃料資源,提升競爭力的唯一出路,就是靠創新。臺灣沿岸風力與德國、中國相近,而光照更比德國高出 30% 至 50%,顯示臺灣發展再生能源潛力無窮。去年 10 月,綠色和平發佈《點擊綠:再生能源創造綠色網路》報告,指出臺灣資料中心隨著雲端產業發展而日益蓬勃,但從現有機房與未來機房發展中發現,它們不僅耗電量龐大且能源使用效率不佳,藉以鼓勵臺灣追上發展再生能源的國際大勢所趨。

提倡節能及提升能源效益

目前在全球發電廠,只有 39% 能源可轉化為電力,換句話說,61% 發電量都浪費了。提升能源效率,包括改善儲存、輸送和使用能源的方式。依目前科技水準,假如各行各業均應用現有的節能科技,節省的用電量,就等於 1635 座煤電廠之多!更有效率地使用電力,也代表可以關閉現有的所有核電廠,不用再建造新的核電廠。

2015 年是應對氣候變遷極為重要的一年,要真正扭轉全球氣候的命運,您我仍須繼續努力,擺脫化石燃料,提高能源效率,過渡到生生不息的再生能源。為自己,也為下一代,締結一個綠色、公義而和平的未來,從今天開始!

- 將 600 萬人守護北極與全球氣候的聲音帶到聯合國- 更多網路雲端企業承諾 100% 使用再生能源- 中國煤炭消耗總量,本世紀以來首度下降- 美中兩國宣佈共同應對氣候變遷聯合聲明

全球氣候變遷的跡象愈趨明顯:非洲持續旱災

導致農作物歉收、北極冰川消融加速、菲律賓

接連風災、美國加州雨季無雨…… 但只要現在

就大膽果斷行動,我們還來得及避免最惡劣的

情況。綠色和平自 1988 年,已視氣候變遷為

必須優先採取行動的首要威脅。我們致力在世

界各地,就各自最迫切的問題,推動更有效減

緩氣候變遷的三大解決方案。

9

守護北極的聲音, 直接帶到聯合國

2014 年 9 月,聯合國氣候峰會前夕,綠色和平的代表會面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並致贈一個特別的玻璃球,裡面盛載 600 萬滴因北極冰川融化收集得來的水,代表 600 萬參與連署的「北極守護者」的聲音。潘基文說:「收下這份禮物,是對邁向我們共享的未來而作出的共同承諾。守護我們的環境的行動,不止在北極,更要遍及全世界。」他也表示會考慮召開一個國際氣候會議,討論守護北極的議題。2012 年,綠色和平「守護北極全球行動」啟動之初,我們承諾會讓守護北極的呼聲更強大,直到去年傳遞給聯合國,終於不負所託。

LEGO 與 SHELL 從此分道揚鑣

孩 子 心 愛 的 玩 具, 怎 能 成 為 鼓 勵燃 燒 更 多 石 油、 破 壞 氣 候 的 宣 傳工 具? 2014 年 10 月,LEGO 樂高積木結束和殼牌石油 SHELL 長達 半 世 紀 的 合 作 關 係。 在 短 短 的三 個 月 內, 綠 色 和 平 掀 起 巨 大 的輿 論 關 注 浪 潮, 別 具 創 意 的 短 片和 請 願 行 動, 以 及 100 萬 人 參 與連署,功不可沒。LEGO 決定不再與 SHELL 合作宣傳推廣,無疑是對 SHELL 的一大打擊。未來,我們要繼續讓更多關心環境的朋友、企業、政治領袖,認清 SHELL 的真面目,令 SHELL 無法輕易到北極鑽油。

守護北極,是綠色和平致力減緩氣候變遷的第一線。阻止北極鑽油的成敗,在於全球能否改正現有的能源使用習慣。眾多國際石油企業奢想在冰凍的北極海域鑽油,既瘋狂又魯莽。不僅因為漏油事故風險極高,更在於燃燒更多石油,將無可避免加劇全球氣候變遷。北極發生的事,攸關地球上每一個 生 命。 全 球 超 過 600 萬人加入守護北極的行列,讓守護北極的力量日益強大。一起回顧 2014 年與您一起達成的五個關鍵時刻。

回顧 2014,您我一同見證守護北極的聲音一步步更強大。但前方挑戰仍在,尤其是 SHELL 正準備重返阿拉斯加北極鑽油。綠色和平會持續站在守護北極的最前線,阻止任何試圖玷污北極的瘋狂計劃。您的參與,是成就更多關鍵時刻的必要元素。

守護北極的五個關鍵時刻

10

在最前線守護 北極自然保育區

不 管 是 哪 個 石 油 企 業 企 圖 到 北 極鑽 油, 綠 色 和 平 都 會 如 影 隨 形。2014 年 6 月, 來 自 世 界 各 地 的6 名 行 動 者 在 挪 威 國 營 石 油 公 司Statoil 鑽 油 平 臺 留 守 超 過 90 小時,試圖捍衛附近的北極自然保育區「熊島」。島如其名,北極熊會間歇性地居住此地。夏天與牠們作伴的還有北極狐與上百萬隻海鳥,熊島亦是北半球最大鳥類繁殖地。不過一旦漏油事故發生,油污最快在一星期內就會漂到熊島,即使油污未觸及熊島的岸邊或崖壁,也足以造成生態浩劫。

2 0 1 4 年 5 月 初 , 俄 羅 斯 天 然 氣公 司 G a z p ro m 的 一 艘 運 油 輪 抵達 荷 蘭 鹿 特 丹 港 , 船 上 運 載 從 俄羅 斯 北 極 水 域 開 採 的 首 批 北 極 石油 ! 綠 色 和 平 得 知 消 息 , 立 即 派出 船 艦 「 彩 虹 勇 士 號 」 及 8 0 名行 動 成 員 上 天 下 海 , 傾 盡 全 力 向世 界 揭 露 這 個 緊 急 消 息 。 一 年 過去 , G a z p ro m 所 費 不 貲 的 北 極鑽 油 計 劃 , 換 來 的 卻 只 夠 莫 斯 科一 個 城 市 使 用 兩 星 期 的 原 油 , 這值 得 嗎 ? 這 正 是 綠 色 和 平 一 直 向石 油 公 司 、 投 資 者 及 相 關 政 府 提出 的 質 詢 。

北極保護區獲得 更多人支持

2014 年 3 月,歐盟轄下歐洲議會通過決議,支持加強保護北極的生態及環境。綠色和平成立北極保護區的主張,繼得到芬蘭政府的支持後,再一次於國際社會獲得重要政治領袖的肯定。除了超過 600 萬「北極守護者」,迄今支持成立北極保護區的知名人士、科學家、政治及商界領袖已突破 1,000 人,包括英國著名女演員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及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等。綠色和平的全球大型民調更顯示,每4 個人中就有 3 個人支持成立北極保護區。守護北極已是全球共識!

向世界發出警訊: 第一批北極石油的去向

11

近年,太陽能和風能技術蓬勃發展,愈趨可靠及便宜。風力發電機的成本自 2009 年下降 30%,讓風能成為最便宜的新興電力來源。在許多國家,陸上風力發電成本與化石燃料不相上下,甚至更低。太陽能價格也自 2008 年大幅下降 80%,逐漸不用仰賴補貼,也可以與傳統能源競爭。其實,全球仍有 12 億偏遠地區的居民未能享有電力,在當地發展再生能源的成本,往往比連接電網便宜。

在全球許多國家,再生能源正可靠地運作。例如 2014 年上旬,風能供給丹麥全國 41% 耗電量,可望在 2050 年前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聯合國國際能源署(IEA)亦明言: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使用高比例而具有成本效益的風力與太陽能。關鍵在於發展不同的再生能源,並建立可彈性、有效運用各種再生能源的「智慧電網」,同時改變人類無止境的電力需求擴張。

與煤炭及核能相比,再生能源能更快抵銷其環境足跡,最快可於四年內抵銷。依據 2011 年 IEA 發佈的分析,目前在太陽能板製造的過程中已使用不含鎘的材料,雖仍不是零污染的發電方式,依據其產生的電力、回收利用等面向來比較,仍遠低於其他化石燃料造成的污染。綠色和平在 2012 年發表研究報告,計算出太陽能發電的碳排放只佔化石燃料的5-10%,還太陽能一個清白。

擊破謬誤一 「100% 再生能源,發展成本、未來電費會很貴啊!」

擊破謬誤二 「只靠可再生能源?會不會導致限電?」

擊破謬誤三 「發展再生能源也會傷害環境?」

能源世界正在經歷重要的轉型。在全球各地,再生能源的發展勢如破竹,遠遠超過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情報 等 眾 多 機 構 與 專 家 的 預測。事實證明,大部分人都低估了風能和太陽能的市場潛力,唯獨綠色和平的《能源革命》報告的預測最積極,也最準確。今天,綠色和平正推動到 2050 年使用 100%再生能源的未來。這次,誰還斷言是天方夜譚?

100% 再生能源,誰說是天方夜譚?

12

綠色點擊,令生活更綠

以創新聞名的科技業,也深知再生能源才是對未來的正確投資。如果將全球的網際網路使用的電力譬喻為一個國家,它的耗電量名列全球第六,甚至高過德國和法國的全國用電量。過去三年,網路巨擘 Google、Facebook、Apple 等都響應綠色和平的「綠色網路」專案,陸續承諾其雲端資料中心將使用 100% 再生能源。去年 11 月,亞馬遜網路服務系統(Amazon Web Services)亦加入承諾,代表在不遠的未來,全球三分之一的網路使用者每天至少造訪一個使用該系統的網站時,不必擔心加劇氣候變遷。

臺灣, 許您我乾淨的雲端

隨著雲端產業的蓬勃發展,大型資料中心建造趨勢不 可 擋。 資 料 中 心 是 提 供 電 子 資 訊 設 備 運 作 的 空間,儲存、傳輸、交換資料均耗費能源。在臺灣,資訊業、電信服務業等資通訊產業,僅 Google 與Acer 提出再生能源的目標,其他如 Asus、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與遠傳電信,面對其資料中心所需要的龐大電力,仍缺乏積極的減碳目標。綠色和平要求資通訊產業逐漸透過自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遊說電力公司與政府、投資再生能源等方式,期待您我未來在使用網路時,擁有一個乾淨的雲端。

目前再生能源供給全球約兩成的電力需求,但憑著積極、具有遠見的行動與目標,不同的城市、國家,正逐步將使用100% 再生能源的目標化為現實。

澳洲雪梨預計在 2030 年以前轉為 100% 再生能源供電、供熱和供冷。而更嚴寒的城市也準備開始落實再生能源政策,諸如奧斯陸、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三個北歐城市都訂定 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丹麥預期在 20 年內達到 100% 再生能源供熱、供電,並且在 2050 年以前涵蓋所有交通運輸。

能源不只是政府的責任。去年 9 月,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在紐約召開時,全球各大企業紛紛表態將致力於減緩氣候變遷。IKEA、H&M、雀巢、飛利浦等國際知名企業,更合作推動全球前 100 大的企業,五年內承諾使用 100% 再生能源。

詳細分析發展再生能源的碳排放路線圖,被視為目前最具公信力的再生能源預測指南。2005 年初版集中研究歐洲,2007 年拓展到全世界,2012 年發行第四版。廣受科學界及 40 多個國家採用,翻譯為 20種以上語言,並曾推出中國及韓國版。

綠色和平的 《能源革命》Energy [R]evolution) 研究報告

13

Coal and Health/Air掃除霧霾空氣污染

綠色和平發表資料分析、科學研究、實地調查、主要城市空氣品質排行榜,致力喚起公眾關注並理解煤炭燃燒與空氣污染、公眾健康密切的關聯。

綠色和平聯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最新研究指出,2013 年,中國 31 個主要城市中,共有超過 25 萬人因細懸浮微粒 PM2.5 而提早死亡,死亡率不僅高於吸菸,更是交通意外致死率的 10 倍。

好消息是,全球煤炭增長已開始趨緩甚至逆轉。

2014 年, 中 國 煤 炭 消 耗 總 量 在 本 世 紀 以 來 首 次下 降, 較 2013 年 下 降 2.9%, 更 有 21 座 城 市 制定明確的改善 PM2.5 污染目標。讓中國以至世界遠離依賴污染煤炭,絕對不是夢想。

在 臺 灣, 我 們 發 表 的 研 究 摘 要, 也 可 看 出 空 污 與健 康 危 害 之 間 的 關 聯。 根 據 哈 佛 大 學 對 亞 洲 多 國包 括 臺 灣 空 氣 污 染 研 究, 臺 灣 的 燃 煤 電 廠 排 放 的PM2.5 以 及 硫 化 物、 氮 氧 化 物、 煤 煙 與 粉 塵,造 成 死 亡 與 許 多 健 康 問 題, 可 能 造 成 早 死 案 例 達1,200 件。 要 改 變 境 內 生 成 的 PM2.5, 就 應 改 變能源選擇,增加再生能源佔比,刻不容緩。

煤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主要源頭、造成氣候變遷的最大威脅。煤炭是最污染環境的能源,令無數生命受苦受害。污染空氣、抽乾水資源、摧毀社區與環境、增加公眾健康潛在風險,甚至毀壞森林與海洋的美麗。若坐視不理,這些看不見的成本,最終由您我和下一代承擔!綠色和平致力終結人類對污染煤炭的依賴,轉向生生不息的再生能源。

生命不能承受的煤

14

Coal and Water阻止缺水危機

煤炭的開採、貯存及清洗過程,所消耗的水資源異常驚人,而大量排出的污染廢水,又被用於畜牧養殖與農業灌溉,帶來更深遠的危害。過去三年,綠色和平的調查隊沿中國黃河一路西行,見證煤炭工業恣意破壞環境,令美麗的大地支離破碎、滿是傷疤。去年中,進一步的調查報告揭露過去 10 年間,多家企業一直在黃河源頭的青海祁連山區違法採煤,嚴重破壞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終令當地政府暫停一切煤炭開採活動,並展開官方調查。

綠色和平更成功挑戰世界最大的煤炭企業,已在香港上市的神華集團。經過 8 個月持之以恆施壓,今年 4 月,神華集團表明將會逐步停止破壞內蒙古珍貴的水資源,為一直依賴草原生活的農牧民帶來一線曙光。

此 外, 為 控 制 碳 排 放、 改 善 空 氣 污 染, 中 國正 積 極 在 水 資 源 嚴 重 匱 乏 的 西 北 地 區 發 展「 煤 製 氣 」( 將 煤 炭 合 成 加 工 為 較 乾 淨 的天 然 氣 )。 綠 色 和 平 分 析 指 出, 此 舉 不 但無 助 減 少 碳 排 放, 反 會 加 劇 西 北 地 區 缺 水危 機, 隨 即 中 國 國 家 能 源 局 則 宣 佈 將 限 制 其「煤製氣」發展。

Coal and Forests 與森林和社區站在一起

在印度 Mahan 社區,大片森林曾面臨煤礦開採帶來的存亡關頭,當初預計煤礦發展將砍倒 40 萬棵樹木,亦會撼動到當地社區的經濟命脈以及無數動物的家。綠色和平聯同社區居民與當地團體,以公眾的力量對抗握有權力的少數人,成功力挽狂瀾。去年 9 月,印度最高法院作出的歷史性裁決:取消全印度共 214 個煤礦開採許可證。今年 3 月,印度當局正式函覆綠色和平,確認 Mahan 的森林屬禁止開發區。這不但是環境的勝利,更是印度社區長期對抗貪腐煤礦企業的關鍵勝利。

Coal and Oceans 保護澳洲大堡礁

澳洲大堡礁的絕世美景舉世聞名,擁有鯊魚、珊瑚、海龜、熱帶魚群,不僅被譽為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也是地表最大的自然地貌,綿延超過 2,300 公里。

為了經濟發展,澳洲政府卻批准煤礦大亨阿達尼集 團(Adani Group)在昆士蘭發展全球最大的煤礦計劃,全然不顧科學家的警告:燃煤的碳排放及興建運煤港口的污染,對大堡礁會造成無法挽救的損害。綠色和平呼籲全球投資者抵制這個以破壞環境作代價的發展計劃,至今共有 11 家銀行承諾拒絕投資或參與融資,阻止生態災難,也避免為投資者帶來風險。

15

全世界最大的棲地:海洋,正面臨空前嚴峻的危機。過度捕撈與破壞性漁法的威脅,使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瀕臨崩潰。這股威脅不僅來自單一國家!綠色和平致力串聯區域與全球各地守護海洋網絡的力量,從漁權強權的政策及監管、大海中央的捕撈現場,到消費者市場,全面推動解決方案。

守護海洋無疆界

16

- 消費者關注美味海鮮,牽連海洋永續未來- 揭露韓國非法漁業,促成加強漁業規範- 串聯全球,循不同層面守護鮪魚- 支持設立海洋保護區成為全球趨勢

在茫茫大海中尋找非法漁船,就如同在汪洋中撈起細針困難。如何將這個聽起來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綠色和平為回饋支持者所做的努力,就是透過監控、調查與研究,建立起互相連結的守護海洋社區,努力將海洋所發出的危機訊息帶給所有關心的人。

在東亞地區,臺灣及韓國的遠洋漁撈能力、香港龐大的海鮮消費,都是保護海洋可著力之處。尤其東亞地區緊鄰著提供全球 60% 鮪魚漁獲的太平洋,守護海洋是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近年最重要的環境專案,除了積極參與中西太平洋漁業管理組織、呼籲全球 40% 海洋區域建立保育區之外,也致力於揭露破壞性漁業的惡行,並提倡永續漁業管理的理念,希望終止過度捕撈對海洋生態資源的傷害。

遠洋漁業規模之大,已達到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擁有數量龐大的船隊、張開比足球場大的漁網,可儲存的漁獲重量,相當於 600 架雙層巴士。臺灣與韓國在全球鮪魚產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供應著北美與歐洲國家所需鮪魚罐頭的原料。不僅如此,全球每三片鮪魚生魚片,就有一片來自臺灣船隊。

您知道嗎?美味的海鮮背後,您我與海洋可能正在付出更高的代價!為喚起公眾關注,去年底,我們突破並且嘗試,呼籲臺灣的餐廳提供永續食材-真正的「良心壽司」。在綠色和平的推動之下,欣葉日本料理成為臺灣第一家公開承諾停止販賣瀕危黑鮪魚與大目鮪的連鎖日本料理餐廳,並承諾在一年內建立臺灣本地漁船鮪魚供應的可追溯性系統,排除非法漁船供應。

藉由消費端的市場力量和對生產端的遊說,您我定能扭轉令人擔憂的漁業生產鏈現況。綠色和平將繼續與您一起,由喚起個人減少食用瀕危海鮮做起,逐步要求更多餐廳與食品品牌,提供消費者永續海鮮。

過去一年,守護海洋的工作有豐富的成就。在

歐洲、大洋洲,多國的主要鮪魚罐頭生產商,

都已經拒絕使用破壞性漁法得來的鮪魚。我們

一同努力超過十年後,聯合國更將於下半年正

式展開討論,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海洋公

約。全球海洋的保護區開始出現希望!只要堅

持,您我今天的行動,終將讓海洋重現生機。

成就摘要

17

每年 4 月到 7 月,太平洋黑鮪迴游至臺灣與沖繩間的海域產卵,因此臺灣東港捕撈到的是準備生小魚的成熟魚體。東港黑鮪不僅維持當地的經濟發展,每年一度的觀光季更吸引了大量人潮,但光鮮亮麗黑鮪季背後的真相是:與十年前相比,黑鮪魚捕獲量如今只剩下不到 10%!

目前臺灣漁業署訂定了每年黑鮪作業船數,但是實際數據卻顯示,規定形同虛設。綠色和平建議漁業署:依據現有資源量調整漁獲限額,採取更積極的管理措施。

魚中之王「鮪魚」,牠曾經是大海中自在悠游的族群,如今卻面臨族群數量崩潰的危機。綠色和平遵循「IDEAL 理念」,在世界各地守護鮪魚,尋找一個幫助牠找回榮耀時光的機會。

調查 INVESTIGATE黑鮪季的現況

記錄 DOCUMENT濫捕鮪魚對小島國漁民的影響

清晨的茫茫大海中,控制室裡的聲納傳回人工集魚 器(FADs)下的魚群訊號,接著上演的就是大肆掠奪的戲碼。這是現代科技化漁船作業的模式,綠色和平稱之為「怪獸漁船」。這些船隻無論漁撈效率、船艙容量、漁網都是前所未見的巨大。這些怪獸漁船每趟下網的捕撈量,遠超過一般漁民的小船一整年的漁獲總和,每每奪走了無數島國漁民的生計來源。綠色和平提倡小規模的公平漁業,走訪了全世界像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這樣的家計型漁民,記錄他們用對環境低衝擊的漁法經營漁業,同時也對這些怪獸漁船所造成的資源破壞感到憂心。

打造鮪魚的永續海洋天堂

18

揭露 EXPOSE 鮪魚罐頭的祕密

遊說 LOBBY 各地政府支持海洋保育區

行動 ACT阻止企業擴充船隊

美國是全球最大鮪魚罐頭市場,綠色和平自 2008 年起評估美國 26 家大型經銷商的海鮮永續性。我們也曾評比韓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澳洲和加拿大等國家的鮪魚罐頭品牌與零售業者,獲得的迴響一次比一次熱烈。愈來愈多消費者了解到,許多受到大眾信賴與喜愛的鮪魚罐頭品牌,是以一網打盡的捕撈方式取得漁獲,殘害了許多美麗的海洋生物,包括無辜的鯊魚、海豚、魟魚、海龜等,以驚人的速度破壞海洋。借用了您與許多支持者的力量,綠色和平得以持續不斷地將守護海洋的訊息傳遞給消費者、經銷商、漁業公司。好消息是,愈來愈多超級市場與零售業者承諾販售永續鮪魚罐頭,未來,消費者將更容易買到對環境友善的漁產品。

除了從政府、企業及消費者三管齊下,為拯救鮪魚,綠色和平更試著從投資市場的規例,阻止過度捕撈。去年,「中國金槍魚產業集團」(金槍魚就是鮪魚)試圖在香港招股上市,集資以擴充船隊增加利潤。但綠色和平發現該集團的招股書初稿中,不僅使用過時的研究報告,也忽視當前太平洋大目鮪的數量已達警戒線、需要立即停止捕撈的事實。我們隨即致函通知香港交易所與中國農業部,成功令該集團撤銷公開招股,阻止不合理的擴充船隊與捕撈量,讓太平洋的鮪魚得以稍稍喘息。

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是全球管理鮪魚的區域漁業組織之一。世界各地的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每年都會派代表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管理會議,堅定地遊說各地政府與企業代表在會議中採取更積極有效的漁業管理措施。去年,仍舊遺憾的是,會議進展遲緩,保育措施未能達成共識,我們又一次帶著失望離開。不過,面對島國提案的養護管理措施,臺灣的代表團已展現溝通和妥協的空間。僅管結果不盡人意,仍然是正面的開始!綠色和平將持續遊說政府和企業,支持小島漁業和友善的永續水產,讓未來年年有「魚」。

19

取之無道的不法漁業業者解開糾結魚網、無數海洋生物因誤捕而犠牲的畫面,令人痛心。黑心漁業公司縝密設計的詐欺網絡,遍及韓國到紐西蘭、阿根廷到南非,以及冰冷的南極水域。在這場消耗海洋資源的失控競賽中,綠色和平試圖尋求永續經營的機會點,其中,過去兩年改善韓國非法漁業的成果,讓我們看到守護海洋的希望。

韓國自 1950 年代起積極地往太平洋發展遠洋漁業,2011 年漁獲量幾乎是歐洲最大漁業國家英國與西班牙的漁獲總和,其漁獲外銷的對象更是以歐盟和美國為大宗。然而,非法漁業(IUU)、破壞性漁法捕撈漁獲、血汗勞工、漠視安全原則等新聞事件,卻顯示出韓國政府對其遠洋漁業的管理不周,致使美國於 2013年初將韓國列入非法漁業黑名單,同年 11 月,歐盟委員會也向韓國發出「黃牌」警告,若再不改善,韓國遠洋漁船將面臨不得出口至歐洲等嚴重制裁。

問題是,如何將韓國漁業醜聞帶到公眾眼前,讓國際輿論及市場壓力,推動決策者作出改變?

綠色和平在 2013 年 4 月發布報告,指名 34 起列入黑名單的韓籍漁船未受政府合理規範的醜聞,這是我們對一直以遠洋漁業為榮的韓國政府投下的第一枚震撼彈。隨後,歐盟與美國發布正式警告,要求韓國應擔負打擊非法漁業的國際義務。10 月,進一步揭露涉及非法漁業行為的韓國漁業公司,近年來竟然獲得政府的大量公共補貼。在國際輿論與市場壓力之下,韓國在去年初,匯集環境部以及海洋漁業部等政府部門籌組政策諮詢委員會,承諾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去年,為了延續、強化這股改變的力量,綠色和平發表與國際海洋法專家合作發表的研究報告,詳細分析現行政策在監管及懲處非法捕撈方面的漏洞,要求韓國海洋漁業部改革漁業政策、加強遠洋漁業規範的管

打擊失控的非法漁業

20

理。這份報告,同步提交予正在韓國調查非法漁業的歐盟委員會,喚起媒體廣泛關注。

其後,在阿根廷海域非法捕撈南極圓鱈(智利海鱸)韓 籍 漁 船「 寅 成 3 號 」(Insung 3) 返 回 釜 山 漁港時,綠色和平趕往「迎接」,在船身漆上「非法(ILLEGAL)」字樣,揭露其非法捕撈的事實。配合在網際網路與街頭的一連串公眾宣導活動,韓國民眾漸漸意識到非法漁業問題與他們密不可分,愈來愈多人不滿韓國漁業醜聞影響國家聲譽,追問政府:「什麼時候才能洗刷污名?」

終於,韓國在 11 月發表新制定的漁業規範,非法漁業的罰款從韓元 3000 萬元(約當新臺幣 86 萬元)大幅提高至 2 億元(約當新臺幣 570 萬元),政府也要求所有的遠洋作業漁船配備監控系統(VMS)以便追蹤管理。經過兩年的努力,今年美國和歐盟都把韓國從黑名單上除名。

臺灣與韓國有相似的遠洋漁業實力,雖然還未被列在非法漁業的黑名單上,但也面臨著漁業管理不周的指控,許多措施備受爭議,包括投注大量預算在收購漁船、津貼補助以及購買國外入漁權等。儘管有鯊魚鰭不離身、觀察員制度等永續漁業政策,臺灣漁業法的罰鍰最重也才罰款新臺幣 30 萬元,對遏止非法漁業的效果十分有限。我們需要更好的執行力與魄力,才能讓臺灣漁業跟上國際步伐,永續發展。

21

讓森林得以永續地茁壯成長,並且在 2020 年將全球原始森林砍伐降到「零」,是綠色和平一直努力的目標。2014 年,守護世界三大熱帶原始雨林 — 亞馬遜雨林、剛果盆地雨林、印尼天堂雨林,更是成果顯著。邀請您與綠色和平一起,更深入追蹤調查並持續遊說,阻止熱帶雨林遭無情砍伐,免於淪為您我家中的洗髮精、零食包裝、家具、紙製品等消費產品。

守護雨林,與樹結緣

22

- 多家國際企業承諾制定「不毀林」政策- 國際市場更嚴格把關,杜絕亞馬遜非法木材- 印尼總統親自視察,支持雨林保護- 揭露工業伐林造成剛果雨林消失

深入調查,阻止非法木材 流入國際市場

去年中,綠色和平調查人員收集巴西亞馬遜雨林合法伐木地點的資料,建檔整理成資料庫,與衛星高空影像逐一比對,鎖定可能涉及非法伐木的區域。調查人員隨後在進出該區必經的高速公路,記錄深夜運送非法木材的卡車,並首次嘗試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安裝在目標卡車上,進行追蹤。經過了連日監測 GPS 訊號,終確認行駛路線,追溯到目的地的三間鋸木廠。進一步追查下,發現這些鋸木廠的木材最終出口到歐洲、中國及美國等地。

這次的調查成果,揭露了非法木材商的慣用伎倆:透過假造伐木記錄,取得合法木材的官方合格執照以銷售海外,罪證確鑿。綠色和平成功改變國際木材市場的面貌,令亞馬遜地區出口的木材被視為「高度涉及非法木材風險」。現在,美國、歐洲、以色列等地的買家開始注意木材來源,提高警覺,避免購買巴西木材,以免誤陷採購非法木材的法網。我們揭露的該批非法木材,除了被進口國扣查,巴西政府更引用我們的證據,起訴涉嫌非法伐木企業。

延長大豆採購禁令

經過長時間協商,巴西大豆採購禁令有效期成功延長至 2016 年 5 月。這個大豆禁令源於 2006 年,綠色和平揭露多間食品零售商採購間接破壞亞馬遜雨林的大豆原料,最終推動巴西主要大豆貿易商自願停止採購產自亞馬遜的大豆。大豆禁令期限已是第八度延長,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延長。因此,綠色和平正推動制定全球適用的跨商品禁令:不止是大豆,任何破壞雨林得來的穀物、棕櫚油、牛肉或紙張,都不應納入企業的採購名單,進一步守護亞馬遜雨林。

21

亞馬遜雨林 Amazon

成就摘要

23

綠色和平進行長達一年的調查,於去年初揭露海倫仙度絲洗髮精的生產商 P&G 寶僑家品, 向涉嫌砍伐印尼雨林的廠商購買棕櫚油。這使 P&G 間接成為破壞雨林的隱密幫凶,將蘇門答臘虎、紅毛猩猩推向滅絕境地。不僅如此,由於 P&G 並未妥善監管其供應商,也間接助長印尼森林大火以及原住民衝突等問題。

透過實地調查、航空照片、地圖比對搜集證據,配合饒富創意的宣傳標語、短片、線上活動,喚起全球約 40萬人連署向 P&G 表達訴求。與日俱增的輿論壓力,終於讓 P&G 在 4 月承諾,在 2020 年底前將「毀林棕櫚油」全面剔除供應鏈。

萊 雅 集 團 L'Oreal、 高 露 潔 Colgate、 嬌 生 Johnson & Johnson 與花王 Kao 等多個消費品牌,亦相繼回應綠色和平「誰破壞了老虎的森林家園」排行榜,承諾制定「不毀林」政策,不再向毀林供應商採購棕櫚油。每一項成果都足以證明:發展經濟不必以地方生計、棲居在森林裡動物的安穩生活,以及共有的珍貴森林為代價。當公眾力量集合在一起,就會向所有企業發出明確的信號:「對森林友善的產品,才是大勢所趨!」身在臺灣的我們,也能在享用便捷商品同時,一起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印尼總統親自視察,支持雨林保護

去 年 11 月, 印 尼 新 任 總 統 佐 科. 維 多 多(Joko Widodo)應綠色和平之邀,飛越蘇門答臘島廖內省上空視察毀林現場。他親眼目擊印尼第二大漿紙及造紙企業「亞太資源集團」(APRIL)的毀林證據,隨即決定重新審核 APRIL 供應商在該區的漿紙樹種植園許可證。得到總統的親身支持,推動拯救印尼雨林的工作,定能事半功倍。

督促印尼政府重視森林大火的元凶

印尼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森林大火,不僅令當地居民及動物流離失所,也使遠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地區,籠罩著破紀錄的嚴重空氣污染。背後主要的元凶,正是棕櫚油產業。在印尼,棕櫚油產業多使用非法燒林的方式大規模清除雨林,以便開發棕櫚油種植園。去年 4 月,綠色和平經過多月的地圖數據分析,揭發目前的森林火災中,仍有三分之一的起火點位於應受法律保護且不許發展種植園的地區,進一步推動森林保護成為政府優先處理事項。

印尼天堂雨林 Indonesia

寶僑 P&G 與更多消費品牌,謝絕「毀林棕櫚油」

24

揭露喀麥隆非法木材流向

在綠色和平與眾多團體組織的推動下,西非國家喀麥隆與歐盟早已簽署自願夥伴關係協定,承諾不論出口地,所有木材必須核實來源是否合法,以打擊非法採伐和非法木材交易。不過,去年 8 月,綠色和平揭露美資企業 Herakles Farms,透過在喀麥隆的子公司,將一批非法木材出口到中國張家港。我們將實地調查結果撰寫成報告,分別向喀麥隆及中國相關執法部門舉報。

2020 年達成「不毀林」絕非簡單任務。但有您的支持作為堅實的後盾,綠色和平得以挑戰世界最大的森林破壞企業,要求它們停止摧毀所有生命必不可少的森林。一起守護珍貴的雨林,保護無數動植物的家園不受傷害。目標,正逐步實現。

剛果盆地雨林 Congo Basin

東亞地區 East Asia

揭露剛果非法砍伐瀕危樹種醜聞

綠色和平揭露工業伐木企業,濫伐剛果盆地雨林的瀕危樹種,出售至歐洲及中國市場,製成美輪美奐的豪華家具或擺設。這些伐木企業肆無忌憚、無視法規的程度,可能遠遠超乎您的想像,且不時滋擾、恐嚇當地居民。因此,我們與當地社區合作,攜手監察工業伐木業非法砍伐及侵犯人權的狀況。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剛果政府向非法伐木的企業追究責任,同時確保新的森林保護法得到有效落實 ( 很多地方官員甚至不知道有新法例的存在 )。

紅木酸枝家具,透視亞洲毀林角色

在東亞地區,綠色和平正全力阻止亞洲森林的破壞,特別是中國市場增長帶來的影響。中國是全球主要的棕櫚油、紙張和木材產品進口國,當中不少原料源自僅存的熱帶雨林。去年,綠色和平指出中國市場對紅木酸枝需求若渴,龐大的利潤造成世界各地多個品種的紅木慘遭嚴重濫伐,瀕臨滅絕。我們進一步揭露紅木產業背後,您看不見的血腥事實:大規模森林砍伐、森林守護者遭殺害、貪污走私猖獗等等。

「瘋狂的紅木」只是其中一個例子,顯示中國作為亞洲最大進口市場如何助長全球森林破壞。請支持我們守護森林的工作,促使正在破壞森林的企業改變產業運作模式,同時激發消費者行動,爭取對森林友善的消費產品。

THANK YOU

25

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危險的有害化學物質。正用難以想像的途徑,滲透藏匿於我們與下一代的日常生活,無孔不入地威脅生態環境,每天每夜污染河流、海洋與大地。但只要您我一起推動改變,一定可以建立一個環境與社區凌駕於企業利潤、決策者積極從源頭管理有害物質的「無毒未來」。

為生活去毒

26

- 累計佔全球市場比例約 10% 的服裝及 鞋類產品納入「去毒」範圍- 更多企業促使供應商公開污水排放資訊, 透明監管- 持續跟進追蹤,確保品牌兌現「去毒」承諾- 追蹤把關,揭露《毒管法》重大瑕疵

為時尚去毒,範圍更廣

2014 年是綠色和平「為時尚去毒」充實的一年。從童裝到足球運動服飾,從精品到平價流行服飾,以至紡織品供應商、兼售衣物的歐洲連鎖超級市場,掃除時尚污染的腳步沒有停下,充分展現群眾力量如何改善水污染,保護環境及公眾,不受時尚污染毒害。

年初,綠色和平將「去毒網絡」拓展至童裝。檢測發現,不論品牌、售價、生產地及銷售地的童裝,均普遍殘留不同有害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小怪獸」潛伏在孩子的衣服裡的故事,喚起英國精品品牌 Burberry與平價流行服飾品牌 Primark 相繼承諾「去毒」。

揭露《毒管法》重大瑕疵

經過兩年努力,綠色和平與多個環保組織共同推動臺灣《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修法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化學物質資料登錄辦法」於去年 12 月正式上路。我們密切關注,揭露此辦法仍有重大缺失:目前歐盟及中國的法規,分別要求化學物質超過 10 公噸及 1公噸,即須提交化學物質安全評估報告。但臺灣最新的登錄辦法,僅規範超過 1000 公噸的化學物質才須提交評估報告,門檻顯然過於寬鬆。化學物質管理與您我健康、勞工權益,與環境安全息息相關。綠色和平與多個在地環保組織共同要求環保署毒管處,一旦完成第一階段預登錄,完整掌握臺灣各化學物質的使用量後,重新評估並調整相關噸數門檻。

年中,綠色和平發表第一份針對足球運動用品的有害化學物質殘留調查結果,揭發 Adidas 及 Nike 毫無兌現「去毒」承諾的誠意。號召全球球迷一起踢走污染,終令 Adidas 在世界盃開幕前,訂立更具體的淘汰有害物質承諾及污染排放資訊公開時間表。11 月,Puma亦更新其去毒承諾,提出更積極的去毒時間表。

下半年更多好消息。9 月,義大利六家主要紡織品供應商加入去毒承諾(涉及每年生產多達 7,000 萬件服裝);10 月,揭露歐洲多家兼售平價服飾的大型連鎖超市,採購政策遠遠落後於全球去毒熱潮,進而推動多間超市集團支持無毒生產。

成就摘要

27

每年利潤數十億元的大品牌、大企業,理應具有足夠資源去改善產品。去年底,我訪問其中 18 家已承諾加入「無毒生產」行列的服裝品牌,樂見它們去毒進展理想。與 2013 年首次評比品牌去毒進度時相比,大都變得更自信、積極,甚至歡迎綠色和平來協助提升去毒表現。有些品牌的表現甚至超出預期,令我大為振奮:

您真的了解每天與您有肌膚之親的衣服嗎?選購衣服,也有與款式、剪裁和價格同樣重要的標

準! 2011 年起,綠色和平「為時尚去毒」專案揭露時裝紡織業界,普遍在生產過程添加多種

有害化學物質,不僅殘留在產品中,更經由工廠廢水排放,污染珍貴的水資源。污染防治專案

經理武毅秀,分享服裝品牌承諾如何逐步化為真正的改變,令「時尚去毒」成為行業規範。

1

2

3

4

污染防治專案經理

武毅秀 「縱然供應鏈往往極其複雜,但時裝紡織業界有能力改變您我每天穿著的衣服:通過慎選供應商、改善設計,及監控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

「時裝紡織業界正在改變。我更親眼見到,在中國,一些工廠已在排放經處理的廢水。這是全球數以萬計支持為時尚去毒的公眾的力量。」

改變,由承諾開始

不僅要求直接供應商淘汰有毒物質,更 開始接洽供應商的供應商,從紡織品印 染這個最為污染的製程入手,從源頭 改善。

主動研發新的無毒替代品,可望比我們 的預估更早研發完成。

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在網站上公開工廠 排污資訊,並仔細紀錄排放的化學物質。

提早達成目標,部分品牌率先於 2015 年做到 100% 淘汰環境荷爾蒙「全氟化 合物」(PFCs)。

28

此 外, 綠 色 和 平 絕 不 接 受「 先 求 有、 再 求

好 」 的 短 期 承 諾。 我 們 堅 守 立 場, 要 求 品

牌 制 定 及 實 踐 有 明 確 時 間 表 的 去 毒 方 案,

期 許 在 2020 年 前, 淘 汰 全 球 生 產 鏈 的 一

切有害化學物質,實現無毒未來。

過去四年,「為時尚去毒」行動不僅改變品牌與供應商的合作模式,也影響全球多個地區的化學物質管理政策。在中國,全氟化合物 (PFCs)、塑化劑、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 等環境激素已被納入「重點 防 控 化 學 品 名 單 」, 歐 盟 更 將 之 列 為 應 逐 步 淘汰、由安全物質取代的有害化學物質。

有 害 物 質 會 在 不 知 不 覺 中 影 響 環 境, 甚 至 要 在 多年 之 後, 影 響 才 逐 漸 浮 現。 我 們 不 能 等 到 危 機 出現才採取行動。幸而有您和全球公眾的積極參與,讓「 為 時 尚 去 毒 」 的 聲 勢 日 趨 浩 大, 讓 政 府 和 企業感到壓力,加快淘汰有害化學物質的腳步。

感 謝 您, 一 起 改 變 時 裝 紡 織 業 過 往 鮮 為 人 知 的 污染面貌。

先 前, 我 曾 與 一 些 關 注 水 污 染 的 社 區 團 體 交 流,他 們 問 我, 綠 色 和 平 如 何 確 保 品 牌 貫 徹 執 行 去 毒承 諾? 其 實 要 贏 得 品 牌 的 尊 重, 首 要 是 讓 它 們 清楚知道我們的堅定與嚴謹。

對於 GAP 等拒絕承認「毒衣問題」的品牌,綠色和 平 的 確 會 窮 追 不 捨, 絕 不 放 棄, 但 這 並 不 代 表品 牌 作 出 承 諾 後, 我 們 的 工 作 就 大 功 告 成, 更 重要 是 持 續 監 督 品 牌 的 去 毒 誠 意。 我 們 曾 重 新 抽 驗最 新 產 品 的 有 害 物 質 殘 留, 也 曾 發 起 行 動, 號 召消 費 者 再 次 提 醒 表 現 欠 佳 的 品 牌:「 我 們 會 一 直盯 著 你, 不 要 以 為 可 以 蒙 混 過 關。」 去 年,「 為世 界 盃 去 毒 」 專 案 讓 2011 年 作 出 承 諾 的 Adidas重回無毒陣營,就是一個好例子。

29

「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但現代的工業化農業卻正以不永續的方式生產食物,大量的化學農藥、肥料、單一化的耕作,不僅嚴重污染土地和水資源,更威脅食物安全。「吃」竟變成對地球的負擔。從避免浪費食物,選擇購買當季的生鮮蔬果,到拒絕濫用農藥、化肥得來的農產品,進而支持生態及有機農業,您我對吃的態度,與地球的未來息息相關。堅持擇善而食,未來,將是全然不同的世界。

擇善而食

30

- 在臺灣再次發表六大超市「執行農藥管理評鑑指南」- 全球第二大茶葉企業 TGB 承諾減用化學農藥- 愈來愈多人正視濫用農藥導致蜜蜂消失的危機- 從政策入手,建立友善消費循環

21

資深農業與食品安全專案主任 蔡絲婷

工作需要,讓我比一般人更了解農藥,但到超市買菜,卻也只能憑肉眼察看蟲咬的痕跡,大略判斷蔬菜是否有農藥殘留。再來是盡量選擇包裝上有列明產地或詳加說明的菜,或是看賣場有沒有提供檢驗的相關證明。回到家,按照慣例沖水、用軟毛刷清洗再煮熟上桌。

但這些並不能讓我確定,吃進嘴裡的蔬菜有沒有農藥殘留。如果,能夠知道在源頭種植過程中,已規範不得使用農藥,吃到農藥的機率不就大幅減少嗎?消費者集結在一起爭取知情權,是保障食品安全的致勝關鍵。

去年初,綠色和平針對臺灣六大超市或量販店,發表「執行農藥管理評鑑指南」,全聯超市拒絕公開農藥管理細節,敬陪末座。但有 50 位會員與志工熱情參與,拍攝「全民看不見運動」影片,他們在店外舉牌、直接提問,全聯終於承諾提供資訊透明、安全的生鮮產品給消費者,改變了企業漠視公眾知情權的態度。

妥善運用消費者知的權利,不但能保障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還可以幫助建立對環境友善的消費循環。去年,

綠色和平調查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的新鮮蔬菜農藥殘留,發現上海的表現勝於北京和廣州。為 什麼?詳細分析三地的蔬菜種植和追溯政策,上海市政府為改善蔬菜的安全品質,以補貼方式鼓勵農民以生態友好方式種植蔬菜,及建立追溯系統等,讓市民能夠知道蔬菜生產來源。這個個案說明,從源頭政策改變,有助建立友善循環。

在世界各地,愈來愈多人正視濫用農藥的危機。您還記得兩年多前的「茶中農藥」專案嗎?除了密切監察已承諾的茶葉企業減用農藥的進展,在印度,成功說服知名茶葉品牌 Tetley 的生產商,支持印度茶葉種植業發展生態農業,不再依賴農藥。在歐洲,更兩度發表調查報告,指出受農藥污染的花粉,成為讓蜜蜂消失的甜蜜負荷,令荷蘭最大園藝購物中心承諾停售可致蜜蜂死亡的類尼古丁農藥。

不必親身見證濫用農藥污染環境的實況,才懂得更珍惜真正的食材。只要吃過生態農莊出產的蔬果,自能慢慢恢復對吃的追求。只有清楚食材的來源及耕種方式,才能吃得放心。

成就摘要

31

您的力量是綠色和平的命脈,與我們一脈相連。

去年,我們在香港、臺北及首爾,因應不同環保議題舉辦活動,近距離與公眾及會員接觸,與您們交流對環保及綠色和平的想法。您的意見,啟發我們把環保工作做得更完善和美好。每一張可愛親切的笑臉和窩心的鼓勵言語,給綠色和平工作團隊強大的原動力,即使前方路途艱鉅,我們也勇於面對。感謝您,一起為環境帶來更多正面改變。

全因有您,伸延環保使命

32

從生活入手,一起掃走污染

香港是消費之都,宣揚謝絕污染的環保概念,從您我的生活入手。去年世界盃盛事在即,我們在街頭舉辦「踢走污染,贏得漂亮」活動,喚起消費者關注足球運動用品及華美服裝背後,潛藏的水污染真相。此外,我們舉辦多場「兒童二手衣交換派對」,方便家長把孩子穿不下的衣物物盡其用。減少消費,從而減少浪費與污染,減輕對地球環境的負荷。

香港也是耗電之都。還記得擬真北極熊 Pauline 嗎?去年她走訪香港街頭,向街頭民眾問好之餘,也帶出北極冰川融化與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更重要是教育公眾日常生活減少浪費用電,以有助減少燃燒污染地球的化石燃料,從而緩減氣候變遷。

愛海洋、珍惜水資源

對住在臺灣的你我來說,海,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去年的春天吶喊音樂節,綠色和平首次在會場內架設攤位,與現場的民眾及樂手面對面接觸,一起聊聊對海洋的愛,並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綠色和平。夏天,我們在基隆舉辦為期 50 天的《討海人攝影展》,並在高雄舉辦《七堂公民的海洋課》夏季海洋影展,喚起參加者對守護海洋的熱情。

行動,讓您我感動

許多韓國公眾不知道,韓國遠洋漁業違法濫捕問題嚴重,加劇海洋資源枯竭,甚至有損國家的國際聲譽。7至8月,綠色和平派出「鯊魚朋友」走訪街頭,向民眾講解韓國遠洋漁業問題,並呼籲大家拍下反對非法捕撈的照片,一起愛海洋。得到廣大公眾的支持,韓國政府最終正視漁業管理漏洞,修定其漁業規範。

首爾辦公室於 2014 年正式招募會員。為了讓會員更了解綠色和平,11 月,首次舉辦會員聚會,播放紀錄片《黑冰》,了解「極地曙光號」30名成員的故事。2013年9月,30 名成員在國際水域登上北極鑽油平臺和平抗議,被俄羅斯以莫須有的罪名羈押超過兩個月,最終得到特赦獲釋。會員更與專案主任對談,更深入了解綠色和平的理念和使命。會員窩心和勉勵的聲音,讓我們非常感動。

水是萬物生命之源,對水資源匱乏的臺灣尤其彌足珍貴。3 月,以珍惜水資源為主題,於臺北各地舉辦活動,透過生動的互動遊戲,一起了解水知識,關心環境事!此外,數度邀請會員參加臺北辦公室開放日,參觀融入環保觀念與巧思的辦公室設計,了解環保工作的最新進展。

33

您不必親身爬上過度捕撈漁船的船錨,或站在推土機前阻止非法伐林,只要願意貢獻時間及一己專長,也可為拯救環境、守護未來出一分力。綠色和平的志工團隊遍佈全球,在世界各地實踐環保工作。

連繫全球力量,守護我們的未來

全球行動,為北極發聲

去年 10 月 4 日,綠色和平在全球 30 個國家、共 160座城市舉辦「無車日」活動,超過 21,000 名支持者及志工一同以單車代步,表示守護北極、阻止石油鑽探的決心。當中不少城市的活動,更由志工自發組織!

攀爬隊員投入淨山活動

除了參與前線的非暴力直接行動,您也可以協助後勤支援,包括翻譯、宣傳、撰寫文案、資料分析等不同工作。您甚至可以主動組織環境行動,例如收集連署、舉辦環境講座,或號召朋友一起淨灘,都是有助改善環境的活動。

去年 7 月,綠色和平臺灣攀爬隊的夥伴來到美麗的合歡山,進行兩天「淨山」活動。隊員攀下平常不易到達的山谷,短短幾個小時,就清出 20 多公斤垃圾。最令人驚訝的,菸蒂數目居垃圾量之冠,多達約 500 支。山谷中的垃圾無奇不有,從為數眾多的食品包裝、塑膠袋、保麗龍或玻璃碎片,到安全帽、鞋、雨傘、打火機、光碟片,甚至還有衛生棉、USB 傳輸線跟汽車後照鏡!

綠色和平的志工沒有年齡界限。去年 7 月底,綠色和平在英國倫敦的殼牌石油 SHELL 總部外,組織了一次以 50 個孩子為主角的街頭活動。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用巨型 LEGO 積木組起了三個動物玩偶,抗議試圖破壞北極的 SHELL ,將品牌標誌印在他們喜愛的 LEGO 積木上。

其中 7 歲的行動志工 Lily 的母親說:「給孩子一個機會,向社會大眾表達他們的看法,教導他們:他們對事物的意見很重要,應當被重視、被聽見,就是達成這個目標的一種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選擇參與這個活動的原因。」最終 LEGO 在三個月後,決定與 SHELL 劃清界線。

34

將太陽能帶到印度最窮困的村落

去年,綠色和平來到印度最窮困的區域達內村,與當地社會服務團體和村民合力設立太陽能微電網,為村內 450 戶住戶、50 間商業設施、60 條街的路燈、兩間學校、一間健康照護中心、一間農業訓練中心提供電力。系統並設有後備電池,確保夜間供電不會中斷。村民達到能源自給自足,不用再依賴燃油燈和柴油發電機,擺脫過去30 年來燈光暗淡的夜晚。印度超過三分之一的鄉村人口未能享有穩定的電力,綠色和平的太陽能微電網系統,提供分散式、可擴張、可持續的發電方式,創建能源出路。

記錄過度捕撈的真相

位於「世界盡頭」的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位處南北及東西半球之交,32 個珊瑚環礁上只有 10 萬人。這個小島國除了受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及極端氣候的威脅,也因為「怪獸漁船」過度捕撈,讓依靠捕魚為生的小漁民,面臨幾乎「無魚可捕」的困境。綠色和平與當地社區合作,記錄他們如何運用對海洋友善的漁法,以及您我享用美味海鮮背後、小漁民無辜受害的真相,以喚起消費者關注,從而推動各地政府支持為捕撈數量設限。

綠色和平就是集合眾人的力量

您和全球支持者的力量,與我們滿腔熱誠的工作團隊相輔相成,成就綠色和平的使命。就像國際綠色和平總幹事庫米.奈都(Kumi Naidoo)所形容:「綠色和平在環境工作的漫長道路上,致力與其他公民社會團體加強合作,並集結志工及支持者的力量,讓環境專案走向更寬闊的道路,讓公眾力量肩負更重要角色。每場硬仗的成與敗,是決定地球命運的關鍵,也關乎下一代的未來。我相信您我已一起走上正確的道路,集合眾人之力,未來,一定會取得更多、更及時的環保成就。」

為風災災民送上光明與希望

極端氣候愈趨頻繁,是大自然的警訊。去年底,超級颱風「哈格比」吹襲菲律賓中部。綠色和平的緊急應變小組隨即趕赴主要災區,除了實地記錄氣候變化的驚人威力,也為電力中斷的重災區送上 40 個手提太陽能發電系統,以及充電池、電燈和手機充電器等,支援多個臨時收容中心最迫切的照明及對外聯絡所需。之後,我們更與當地機構合作「種子交換計劃」,協助災民盡快復耕稻田,並安排專家分享生態農業技術,協助農民種出健康而又能適應氣候變遷的農作物。

要尋找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就必須來到環境破壞的第一線:社區。有時候,社區是環境問題的見證者,例如因極端氣候導致流離失所的災民、生計受工業化過度捕撈影響的小漁民。有時候,社區本身已在蘊釀改變,只需要一點助力,例如發展太陽能的技術支援。綠色和平一直與社區緊密合作,因為他們也是推動解決方案必不可少的成員。

與社區緊密合作35

對我們的募款及公眾參與團隊來說,2014 年是振奮的一年。因為我們成功達成目標,過去三年間讓個人捐款增長一倍,為關鍵的環保工作持續、茁壯,更具效益地為環境帶來改變。

全賴您一直與綠色和平並肩同行,讓更多人看見我們合力守護地球的努力與成果,喚起更廣泛、更深入的公眾參與,令東亞分部的會員網路迅速增長。綠色和平在守護海洋、森林、水資源及全球氣候等各方面,都擁有長遠的策略與願景,需要與您一樣的熱心環境的人一同實踐。翻閱年報,希望您會看到許多激勵人心的故事,並為您帶來的成果感到自豪。

作為區域辦公室,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在應對在地與區域環境議題時,也要達成長遠的全球願景。因此我們也必須跨越地域界限,同時在香港、臺灣與韓國募款,確保有穩定的資源投入環保專案發展。而綠色和平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是極少數不接受政府或企業贊助的國際環保組織。您的捐助讓我們維持公正獨立、不偏不倚。謝謝您。

我們時刻謹記妥善運用善款,力求將成本減至最低。招募新會員無可避免有一定成本,但會員往後持續的每月慷慨捐助,基本不涉及更多支出,長遠不僅能抵銷有關成本,更預計在新會員加入綠色和平的頭五年,每一元的相關募款成本已可轉化為五元的經費收入。因此,會員長期、穩定的每月捐助,是支持綠色和平的最佳方式,也是我們策劃環保專案及應對緊急環境事故的憑依。

東亞分部在香港籌募經費已有多年經驗,在其他辦公室則仍在耕耘階段。我們分別於 2011 年底及去年初,開始在臺灣及韓國招募會員。建立廣大的會員網路需要時間,但我們的團隊正跨步加快向前。

今年起,我們進一步拓展為募款及公眾參與部門,以更靈活地運用資源,在號召支持者參與環境專案、籌募經費的同時,也加強公眾教育及推廣不同環境議題的解決方案,為締造更多環保成果建立基礎。

綠色和平一直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接受會員、公眾及監管機構的監督。今年,我們以全新方式向您交代去年的善款運用,翻開後頁,您會看到各環境工作範疇及專案支援經費的詳細用途,讓您更清楚了解您的慷慨捐助得到妥善及謹慎運用。

最後,謹代表綠色和平每一名成員,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與認同。您慷慨的支持,不只資助應對關鍵的環境問題,也代表追求更環保、更美好未來的一個聲音、一個呼喚。

謝謝您,成為守護地球的力量。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募款及公眾參與總監

您是公眾力量的關鍵36

2014 年機構總支出NTD 565,100,034

2014 年機構支援及發展支出

NTD 93,025,686 – 包括總幹事辦公室、長遠策略制訂及組織監管、財 務 監 督、 資 訊 科 技 支 援、 人 力資 源、 法 律 顧 問 及 地 區 發 展 等。其 中 行 政 開 支 佔 總 支 出 約 1.8%。

內 容 摘 自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止 年度,經梁學濂會計師事務所審核的財政報告。 詳細財政報告,請參閱:

2014 年會員參與及募款支出

NTD 189,058,935

71%12%

9%

6%1%

<1%

招募新會員員工及統籌會員通訊及動員

會員服務其他支出會員統籌及管理

2014 年環保專案及支援支出

NTD 283,015,413

23%

12%

4%

4%

9%

7%

氣候與能源

保護海洋

專案統籌 及其他

食物安全及農業

污染防治

守護森林

支持者通訊季報及年報

媒體推廣及傳訊

調查、研究及專責顧問

行動、義工及外展

2%

23%

9%

7%

- 媒體監察- 數據分析- 多媒體策劃- 網路動員

- 研究、實地調查- 綠色金融及企業- 政策與公共事務

- 行動統籌- 器材管理- 緊急應變- 志工統籌

http://www.greenpeace.org /taiwan/zh/members/annual-reports/2014-financial-statement/

37

拓展會員網路 財政更趨穩健

為維持獨立公正,綠色和平是極少數絕不

接受任何政商界資助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除了僅 2% 捐款來自獨立基金會,絕大部

分收入依靠會員的每月個人捐助。綠色和

平亦致力實踐「國際非政府組織問責規

章」及規章所列的籌募原則。2014 年,隨

著會員網路逐步拓展,東亞分部會員人數

已突破 76,000 人!凝聚更多支持者的力

量, 綠色和平與您攜手守護環境的努力,

將發揮更顯著的成效。

會員人數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9,000 人 41,000 人 51,600 人 76,000 人

56%40%

2%2%

<1%

個人捐款(每月捐助)國際綠色和平撥款獨立基金會撥款個人捐款(單次捐助)利息及雜項

2014 年 善款總收入NTD 563,029,718

香港

香港臺灣

香港臺灣韓國

香港臺灣

38

善款運用 環保工作專案支出詳情 感謝您過去一年的支持,讓我們有充裕經費,進一步拓展環保工作專案,繼續因不同環保專案的先後緩急及最新發展,適時調配資源,讓您的一分一毫,帶來豐富的環境成果。謝謝!

專案 重點簡介 NTD

能源(韓國) 喚起公眾質疑發展核電是否安全及必要,並證明善用乾淨能源的未來確切可行。 1,414,773

能源(臺灣) 促請資訊科技行業承諾使用 100% 再生能源,避免網際網路雲端資料中心大量耗電伴隨而來的溫室氣體排放。

2,038,817

零核香港 確保香港政府撤回增加使用核電的計劃,同時提倡節約能源及提升能源效益,包括揭露現有電力收費機制的不公平問題。

765,704

《人在霾途》 與著名中國獨立電影導演覃樟柯合作,製作短片《人在霾途》,喚起公眾對空氣污染影響健康的關注,從而一起推動減少燃煤的未來。

10,698,718

煤炭-中國東部接續專案

承接 2013 年的工作,繼續在中國東部關鍵地區推動抑止煤炭消耗,包括在冬季霧霾高峰期的媒體推廣及公眾活動,喚起公眾關注霧霾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1,636,916

煤炭—中國西部接續專案

承接 2013 年的工作,繼續與全球最大煤炭企業中國神華集團磋商,終於令神華在 4 月承諾,逐步停止為發展煤炭計劃而抽取內蒙古鄂爾多斯盆地的水資源。

595,609

煤與水資源危機 沿黃河一直西行調查,記錄及揭露中國西部的煤礦發展,多年來掠奪水資源及嚴重破壞環境。 4,157,933

煤製氣全球專案 透過揭露發展「煤製天然氣」的環境及水資源危機,例如其中一個先導專案的醜聞,推動中國政府限制煤製氣發展,同時喚起投資者關注相關投資風險。

4,288,383

煤與空氣污染已設限地區

在已提出「減煤目標」的中國沿岸地區,監督「空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進展,透過發佈即時空氣污染數據及公眾健康影響研究等,強化公眾的減煤訴求。

1,989,834

煤與空氣污染 未設限地區

在中國二線城市及省份,加強當地民眾對空氣污染可能影響健康的認知,並透過發表全國主要城市空氣品質排名等,推動地方政府加快落實減用煤炭時間表。

3,446,979

能源解決方案接續專案

承接 2013 年的工作,繼續就在中國發展「分散式太陽能」做技術研究,包括透過深入訪談,了解非營利團體可如何協助相關發展。

1,360,258

守護北極 成功令樂高 LEGO 停止與殼牌石油 SHELL 合作宣傳促銷,避免助長 SHELL 到北極鑽油的野心。 324,307

國際氣候談判 作為綠色和平全球代表團成員,前往祕魯出席聯合國氣候大會,遊說與會員成員承諾制定更負責任的氣候協議。

1,982,438

團隊及統籌

韓國

專案主任及管理團隊、日常統籌、交通、 通訊及其他間接成本

4,190,119

中國大陸 17,256,104

香港 3,503,370

其他開支分擔 分擔區域專案監督及統籌等相關開支 6,097,430

65,747,692

氣候及能源 拯救全球氣候仍是東亞分部去年的重點工作,因此我們投入許多心力於氣候及能源專案。其中,引領世界遠離依賴污染的燃煤發電、邁向使用乾淨的再生能源,是東亞分部的主要使命。

39

專案 重點簡介 NTD

海洋 ( 韓國 ) 揭發韓國非法捕魚醜聞,並推動韓國政府改善遠洋漁業政策。 3,676,724

海洋 ( 臺灣 ) 發起消費者行動,一起要求知名壽司及連鎖日本料理餐廳承諾制定永續海鮮政策,遊說政府推動更有效的規範措施,抑止過度捕撈。

1,203,648

臺灣春天吶喊音樂節 首度在音樂節設立攤位,提高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拯救海洋」的認知及關注。 177,426

海洋 ( 中國大陸 ) 主要聚焦建立公眾認知,包括發佈有關中國沿海漁業真相影像、「世界海洋日」的網際網路公眾參與活動等。

779,875

非法漁業( 西非與中國大陸 )

與非洲辦公室合作進行長達一年的深度調查,了解中國漁船在西非海域的非法及過度捕撈行為(調查報告於 2015 年中發表)。

11,366,535

區域海洋專案發展 「拯救鮪魚」及海洋專案的前期研究及策劃,包括多個子專案。 1,016,200

區域海洋子專案 涉及多個子專案,其中重點工作成果為:成功阻止過度捕撈鮪魚的企業在香港集資上市,擴充捕撈船隊。 513,567

團隊及統籌

臺灣

專案主任及管理團隊、日常統籌、交通、 通訊及其他間接成本

3,483,185

韓國 3,300,071

中國大陸 3,154,223

香港 2,057,655

其他開支分擔 分擔區域專案監督及統籌等相關開支 3,906,004

34,635,113

專案 重點簡介 NTD

棕櫚油 呼籲消費者一同阻止印尼雨林因種植油棕樹、生產棕櫚油而遭砍伐,成功改變主要棕櫚油生產商及消費品牌,包括 P&G 寳僑家品、花王(KAO)等。

2,049,990

紙漿及紙張 協助持續監督金光集團 APP 是否兌現「不毀林」承諾,包括與 APP 探討針對其過往在中國海南省造成的森林破壞,制定復育方案。

444,705

非法木材 協助調查非洲剛果盆地雨林非法伐木真相,尤其是中國的角色。 235,510

中國天然林 建立中國天然林資料庫,揭露中國浙江省為城市發展而非法侵佔林地,促使其國家林業局跟進,並在全國普查同類事件。

2,471,565

團隊及統籌 ( 中國大陸 ) 專案主任及管理團隊、日常統籌、交通、 通訊及其他間接成本 6,000,572

其他開支分擔 分擔區域專案監督及統籌等相關開支 1,286,486

12,488,828

守護海洋

保護原始雨林

守護海洋專案過去數年茁壯成長,去年度的專案開支較 2012 年增長近一倍,主要用於阻止過度捕撈、調查非法捕魚,以及向消費者與企業宣傳永續海鮮的觀念。

森林保護專案包括一系列的「消費者行動」,推動不同消費品牌及其供應商承諾「不毀林」,拒絕使用破壞原始森林得來的原料及產品。

40

專案 重點簡介 NTD

為童裝去毒 透過公眾參與活動及直接行動,增加公眾對童裝殘留有害物質的認知,以推動更多服裝品牌及紡織業界承諾「去毒」。

1,271,435

為世界盃去毒 世界盃舉行在即,首度針對世界盃及足球產品發表檢驗報告,成功促使 adidas 重新承諾「去毒」,制訂具體的淘汰有害物質及公開排污資訊時間表。

911,296

「去毒」新專案 籌備階段,包括初步實地調查、文獻研究、前期策劃等(預計 2015 年下半年推出)。 416,774

消費產品檢測 檢測常見消費產品中的有害物質殘留量,以確認是否需進一步追蹤相關環境風險。 757,020

飲用水檢測 分別到長江沿岸的重慶、武漢及南京三個城市的水源地抽驗飲用水樣本,以喚起公眾關注工業廢水污染河川與飲用水安全議題。

3,077,640

重金屬 追蹤中國湖南省「鎘米」污染源頭,首度深入調查,成功推動地方政府提出具體方案,處理重金屬污染稻米問題。

2,282,353

化學物質管理政策 ( 臺灣 ) 為提升化學物質管理的公眾知情權及透明度,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合作推動臺灣政府改善現行法規。 302,956

團隊及統籌

中國大陸

專案主任及管理團隊、日常統籌、交通、 通訊及其他間接成本

9,646,350

香港 2,486,484

臺灣 1,115,943

其他開支分擔 分擔區域專案監督及統籌等相關開支 2,762,026

25,030,277

專案 重點簡介 NTD

其他 ( 臺灣 )各辦公室的環保工作專案綜合管理,以指引、統籌及監督不同專案在當地的推展。

1,995,335

其他 ( 韓國 ) 2,179,739

其他 ( 香港 ) 同上,另包括「綠色珠三角」(空氣污染)專案。 4,232,685

其他開支分擔 分擔區域專案監督及統籌等相關開支 1,268,277

9,676,036

項目 重點簡介 NTD

農藥 — 守護菜籃子 透過實地調查、衛星定位追蹤、化驗蔬菜的殘餘農藥,並比較北京、上海及廣州的蔬菜種植和來源追溯政策,提出改善食物安全的建議(2015 年初推出)。

5,870,601

永續農業 ( 臺灣 ) 承接 2013 年的工作,針對臺灣六大超市發表「執行農藥管理評鑑指南」,並促使全聯超市承諾公開農藥管理細節。支援歐洲辦公室草擬研究報告,了解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及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495,283

化肥 ( 中國大陸 ) 專案策劃階段,包括文獻研究、利益關係人訪談、草擬專案計劃等。 519,615

基因改造稻米 持續監督政府及業界動向,確保中國的基因改造稻米不會獲准商業化上市,正式流通市面,並推動提升消費者知情權,編訂「避免基因改造食品」消費指南等。

1,647,060

團隊及統籌

中國大陸專案主任及管理團隊、日常統籌、交通、 通訊及其他間接成本

7,561,603

臺灣 878,172

其他開支分擔 分擔區域專案監督及統籌等相關開支 2,075,436

19,047,770

污染防治

專案監管、統籌及其他

保障食物安全

污染防治專案繼續拓展「為時尚去毒」網路,推動更多服裝品牌及紡織企業承諾淘汰使用有害化學物質,同時研究、測試及策劃不同的新專案,預計 2015 年起陸續推出。

2014 年,農業與食物安全專案主要處於策劃及前期準備階段,以配合全球農業專案的最新發展方向。

41

職責 簡介 NTD

媒體監察 四地辦公室每日監察本地及國際主要媒體有關環境議題的報導取向,以適時調整對外傳播資訊及媒體推廣的策略及管道。

2,713,891

資料分析 深入分析媒體報導及社交平臺的相關內容及數據,以解讀輿論走向,分析及改善訊息傳播成效。 8,020,249

多媒體 支援影片及資訊圖像(infographic)製作、參與實地拍攝影片及照片、管理內部多媒體資料庫,以及研發新的數位推廣工具等。

5,887,708

訊息傳播及公眾資訊

臺灣 - 負責跨平臺的資訊傳播,直接參與環境專案的策略制訂及推展 ;- 尋求合適的管道及機會,推廣綠色和平針對不同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處理及回應媒體及公眾查詢,並與媒體及輿論領袖建立良好關係;- 支援閱聽眾研究、訊息成效測試及公眾教育活動策劃等。

3,852,789

韓國 5,593,846

香港 6,515,938

中國大陸 同上,另包括東亞分部英文網站及中國大陸網站的日常管理。 15,458,655

全球專案資訊統籌 參與訂定全球專案的訊息傳播策略,並協調將專案相關資訊素材應用於東亞分部及外界合作夥伴。

126,510

守護北極全球專案 透過網際網路及公眾參與活動,在香港、臺灣及韓國喚起輿論關注北極危機,呼籲更多公眾支持守護北極,阻止北極鑽油計劃。

6,746,872

數位互動及網路動員 透過電子郵件、社交平臺、網站、智慧型手機等數位互動媒介,加強支持者及公眾直接參與推動綠色和平的環保專案。

4,521,355

支持者通訊 包括編製機構年報,以及共三期季報《成果報告》等通訊刊物 。 5,444,481

員工發展 定期員工培訓、區域訊息傳播經驗及策略分享、「說故事」工作坊等。 1,489,419

能力提升 包括試驗有助搜集及分析社交網路數據的新工具、研究加快內容分析程序、改善社交網路等數位資訊傳播平臺等。

4,504,805

70,876,518

訊息傳播、媒體推廣及公眾資訊

善款運用 環保專案支援開支詳情

環保專案支援團隊包括專責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員,與專案主任通力合作,是環境工作得

以達成豐富成果背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訊息傳播方面,因應不同群體,各支援團

隊分別協助媒體推廣、數位媒體策略、公眾參與及外展活動。行動、調查及研究小組主

力負責協助調查環境真相,及以直接行動阻止環境罪行。「綠色金融專案小組」專責令

金融業及商界了解到環境因素也是投資及業務風險。政策與公共事務部,與政府官員及

政界領袖密切溝通,尋找倡議政策改變的突破點。

42

職責 簡介 NTD

訓練及器材管理 定期舉行非暴力直接行動(NVDA)訓練、攀爬行動訓練等,添置及維護攀爬器材以確保行動安全,研究如何更有效使用現有器材及舊器材等。

2,916,475

工作室暨倉庫管理 四地工作室暨倉庫的租賃、管理及維護,供器材存放、製作布條等行動道具之用。 3,765,992

行動及外展

臺灣

各地的行動策劃、執行、物流統籌、成本控制、風險評估,以及建立行動成員團隊(包括攀爬隊),並支援各地的公眾參與及教育活動。

1,048,673

香港 3,912,387

韓國 2,368,467

中國大陸 3,077,906

區域行動及外展統籌 統籌及監督跨辦公室或全球大型行動、東亞分部行動團隊發展等 805,012

志工統籌 ( 臺灣 ) 志工招募、培訓及聯繫 909,742

緊急應變大連漏油事故

6 月底,中國大連發生輸油管破裂事故後,派調查員實地調查及記錄有關環境影響,並確認毋須進一步跟進。

39,561

18,844,215

職責 簡介 NTD

調查及研究能力提升 定期的培訓、工作坊及會議,以加強實地偵查、文獻研究、抽樣、安全駕駛、器材管理等各方面的技巧及知識。

4,266,857

區域研究及調查統籌 統籌及監督跨辦公室及全球參與的大型研究及偵查工作,調查團隊發展等。 907,481

研究及調查

中國大陸- 計劃、統籌及執行各項研究及調查工作,包括實地偵查等,以協助環保專案搜集環境問題的證 據,及解決方案的科學基礎;- 開發創新的研究及調查管道,及消息來源管理;- 監察各地發生的大型環境事故,並評估是否需要作出緊急應變。

6,863,352

香港 184,184

臺灣 782,660

韓國 1,115,260

顧問—政策與公共事務

- 支援需向政府或聯合國管轄機構作政策倡議的環境專案;- 與主要政界領袖、政府官員、研究機構及非政府組織保持密切聯絡;- 監督官方發佈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尋求有助倡議環境政策改變的機會。

4,657,884

顧問 — 綠色金融及企業

- 提供專業市場趨勢分析,以支援各環境專案制訂及應用企業遊說策略;- 直接與金融及企業交流,令其了解環境因素也是投資及業務風險之一;- 出席重要的投資者會議或商界論壇,包括應邀演講。

7,891,286

26,668,964

行動及志工統籌、公眾外展

研究、調查及專責顧問

greenpeace.org.tw

10093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 83 巷 10 號| 80756 高雄市三民區承德街 22 號會員專線| +886 (2) 2321-2798 傳真號碼| +886 (2) 2321-3209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