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myk 特稿 編輯︰蔡尚益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C8 張毅全 大馬 概念攝影 第一人 前,在一次本地影藝協會的活動當中,曾經 好奇地詢問會長戴瑜輝:當今大馬攝壇能名 揚海外的有何人?他指一指蓄著一頭及肩髮絲的張毅全 說:“吶,他就是呀!” 器具技巧放兩邊 創意擺中間 張毅全是森美蘭人,祖籍廣東羅定省。2005年5月 開始了他在國際上的響號,參賽國家計有奧地利、美 國、德國、比利時、瑞典、意大利、盧森堡、法國、葡 萄牙、波蘭、羅馬尼亞、阿根廷、馬來西亞、西班牙、 新加圾等國家,作品寄出水到渠成。至今他已贏得超過 百項獎項及榮譽,更曾應邀出席世界最大型的奧地利國 際沙龍頒獎典禮。 他的作品以超現實而聞名,因為獨特、原創的簡潔 畫面中,充滿耐人尋味的思考,跳脫了單純影像記錄的 本質,轉變為具有思考意義的一種藝術,也樹立了他在 攝影界獨樹一幟的風格。 這樣的一位大師功力一定很深厚,器材一定很赫 人,其實不然。在攝壇一片N、C家的浪潮之下,張毅全 卻珍惜用著手上的Sigma SD14攝下一張又一張的傑作。 回溯攝影之路也才十年光景,那是在一次工作需要意外 啟動了他的攝影齒輪,也釋放了他的天賦才能,或許也 可以說是攝影──讓他的無限創意找到了出口。 然而頂著國際大師光環的他個性隨和,聊天時琥珀 色的眼神總是露出深沉的思考,說話輕柔緩緩吐出話 語,訪問期間能與之自由游走攝影的世界。 何謂概念攝影﹖ 常聽的攝影題材大類中像是有人景、人像、人文等 之分,那到底什麼是概念攝影呢?張毅全認為概念攝影 并不單只是眼前所看到的實景,它其實不存在於我們生 活、呼吸、作息的這個空間。它的舞台其實是在攝影師 無際無邊的腦海里,‘蹦’一聲把無形化為有形;所以 題材更為包羅萬象,那或 許是攝影師的一個感覺, 一個欲念,一個故事,甚 至是一段記憶。所以發揮 空間能無限的滋長,因為 人類的幻想是永無止境 的。 他進一步分析概念攝 影之所以玄妙,也因為它 不像一般的攝影,一目了 然地給予觀賞者直接了當 的訊息;反之概念攝影卻 沒有一個確切的解答,會 隨著觀看者不同的經驗所 造就不同的視野,“創意 所引發的應該是一連串的 問題,而不是提供一連串 的答案!”他如是說。 一般人類在未知的情 況下會非常缺乏安全感, 所以當人們看到一幅唯美 的作品時,自然會感到安 祥及舒服,因為有個完整 的答案就在眼前。而更多 時候,概念攝影并沒有為觀賞者提供一個明确的答案。 相對的,當他們看了這些作品后,反而引發更多的問 題。這些作品讓觀眾感到不安,急迫想知道答案是什 麼,想探討這些作品背后的動机,從而触動了探討者另 一層次的感情。他說:“這正是攝影師希望達到的效 果。” “我覺得概念式攝影有趣的地方是,攝影師 能“看”到自己腦海里冥想的一些作品。引人入胜的 是,很多時候并不是靠眼睛來看到,而是用藝術界里人 們津津樂道的“第三只眼”所看到。” 概念攝影師把相机對外,但鏡頭向著的卻是攝影師 的理念,或是種潛意識。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若能發掘並加以應用,生命 就能如魚得水。 在各個領域總有那麼第一人,像是羽球種子選手李宗偉、 世上最昂貴鞋子設計師周仰傑、國際巨星楊紫瓊,他們懂得把 天賦化為自己的一片天,在各自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天賦是他 們珍貴的財富,也是屬於馬來西亞的驕傲! > 撰文:本報 游婷琇(古晉) 照片﹕受訪者提供 元陽梯田‧11月新書上市 一路走來他覺得自己很幸福,沒有老師灌輸他攝影觀念,每個人都有獨創的風格,那才是最珍貴的,光圈快門和構圖往往比 技巧還重要,這樣就夠了,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合了。 自2006年起,中國元陽梯田的奇幻景色俘虜了他,4年間進出元陽進行創作的工作達數十次。2009年更以元陽梯田的作品考獲英國 皇家學會學士榮銜。緊接下來的計畫就是在今年的11月間,為自己出第一本攝影書,為這個攝影階段做一個見證和留念。 用相機抵抗地心引力 眼睛是靈魂之窗,是通往內心深處的途徑。所以眼珠成為張毅全概念攝影中最佳 的代言人,也因為作品大量出現眼珠子,有人會指著說他說“那個拍眼睛的傢伙”。 另外他的概念攝影中出現的物體,幾乎都是不受地心引力受控,直接浮在半空中 的,問他為何?他笑說:“如果你能相信輪迴,那我相信我就是活在萊特兄弟那個時 代的人,我應該就是在那個時空其中一個科學家,竭盡研究與大自然抵抗地心引力, 而生在這個年代的我就用相機來抵抗地心引力。”這是他在奧地利頒獎典禮上的一席 話,當時得到現場2000多人的熱烈掌聲。 靈感泉源 源自睡前細語 竟然概念攝影並不是我們所熟 悉的畫面,那靈感是從那裡出現的 呢?那又是在什麼樣的階段?張毅全 笑著說,他無法用言語來描述這個階 段,只記得是在2005那年,靈感就那 麼一閃來到他的腦袋,有時是一個場 景,一個當下感受,甚至是睡前,靈 感總是在他腦海裡細語。 張毅全認為靈感可分為兩種,一 種是顯而易見的,另一種則是模糊不 清的,要愈擦才會愈亮。“很奇怪的 是當我們看一樣東西時,並不是張開 雙眼來看清,而是閉上眼睛才會看得 更清楚。” 像是Retrieval And Despair這 個作品,是因為他察覺到鴿子總在立 春后來到他們家,他覺得好奇進而觀 察鴿子的動態。就在有一次開車門剎 那,鴿子猛然揮動翅膀飛起,展翅之 姿令他看傻了眼,同時兩個靈感湧現 腦海。事後請父親撒米谷幫他引鴿入 攝,那時手上還用著Sigma SD9,雖 然大家都說相機速度慢,他卻能捉緊 短處變長處,前前後後共拍了500多 張鴿子百態,這個系列作品也為他抱 走多項金牌獎。 概念攝影從腦海搬到鏡頭前,事 先準備的功夫很多。像是作品中出現 的木製平台是從鐵軌邊搬運回來的廢 棄木條,有的是自己手工製作,而眼 珠子則是尋得。 張毅全作品以超現實而 聞名,因為獨特、原創的 簡潔畫面中,充滿耐人尋 味的思考,跳脫了單純影 像紀錄的本質。 An Eye for An Eye(以眼還眼) Omnipotence(法力無邊) Retrieval And Despair(索取和絕 望) I Need You(依偎)綠色燈光是用從 電腦螢幕照射下形成的,是.張毅全 2002年拍攝的,從這裡開始點燃了 他創作的熊熊火焰。 Enigma of The Masses(謎眾) Gleeful Anticipation(歡樂的期待) The Path Less Taken(減去兩者的 路徑) 01. 02. 03. 04. 05. 06. 01 02 03 04 05 06

器具技巧放兩邊 張毅全 - Steve Chong · 元陽梯田‧11月新書上市 這一路走來他覺得自己很幸福,沒有老師灌輸他攝影觀念,每個人都有獨創的風格,那才是最珍貴的,光圈快門和構圖往往比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器具技巧放兩邊 張毅全 - Steve Chong · 元陽梯田‧11月新書上市 這一路走來他覺得自己很幸福,沒有老師灌輸他攝影觀念,每個人都有獨創的風格,那才是最珍貴的,光圈快門和構圖往往比

cmyk

特稿編輯︰蔡尚益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C8

張毅全大馬『概念攝影』第一人

日前,在一次本地影藝協會的活動當中,曾經

好奇地詢問會長戴瑜輝:當今大馬攝壇能名

揚海外的有何人?他指一指蓄著一頭及肩髮絲的張毅全

說:“吶,他就是呀!”

器具技巧放兩邊創意擺中間張毅全是森美蘭人,祖籍廣東羅定省。2005年5月

開始了他在國際上的響號,參賽國家計有奧地利、美

國、德國、比利時、瑞典、意大利、盧森堡、法國、葡

萄牙、波蘭、羅馬尼亞、阿根廷、馬來西亞、西班牙、

新加圾等國家,作品寄出水到渠成。至今他已贏得超過

百項獎項及榮譽,更曾應邀出席世界最大型的奧地利國

際沙龍頒獎典禮。

他的作品以超現實而聞名,因為獨特、原創的簡潔

畫面中,充滿耐人尋味的思考,跳脫了單純影像記錄的

本質,轉變為具有思考意義的一種藝術,也樹立了他在

攝影界獨樹一幟的風格。

這樣的一位大師功力一定很深厚,器材一定很赫

人,其實不然。在攝壇一片N、C家的浪潮之下,張毅全

卻珍惜用著手上的Sigma SD14攝下一張又一張的傑作。

回溯攝影之路也才十年光景,那是在一次工作需要意外

啟動了他的攝影齒輪,也釋放了他的天賦才能,或許也

可以說是攝影──讓他的無限創意找到了出口。

然而頂著國際大師光環的他個性隨和,聊天時琥珀

色的眼神總是露出深沉的思考,說話輕柔緩緩吐出話

語,訪問期間能與之自由游走攝影的世界。

何謂概念攝影﹖常聽的攝影題材大類中像是有人景、人像、人文等

之分,那到底什麼是概念攝影呢?張毅全認為概念攝影

并不單只是眼前所看到的實景,它其實不存在於我們生

活、呼吸、作息的這個空間。它的舞台其實是在攝影師

無際無邊的腦海里,‘蹦’一聲把無形化為有形;所以

題材更為包羅萬象,那或

許是攝影師的一個感覺,

一個欲念,一個故事,甚

至是一段記憶。所以發揮

空間能無限的滋長,因為

人類的幻想是永無止境

的。

他進一步分析概念攝

影之所以玄妙,也因為它

不像一般的攝影,一目了

然地給予觀賞者直接了當

的訊息;反之概念攝影卻

沒有一個確切的解答,會

隨著觀看者不同的經驗所

造就不同的視野,“創意

所引發的應該是一連串的

問題,而不是提供一連串

的答案!”他如是說。

一般人類在未知的情

況下會非常缺乏安全感,

所以當人們看到一幅唯美

的作品時,自然會感到安

祥及舒服,因為有個完整

的答案就在眼前。而更多

時候,概念攝影并沒有為觀賞者提供一個明确的答案。

相對的,當他們看了這些作品后,反而引發更多的問

題。這些作品讓觀眾感到不安,急迫想知道答案是什

麼,想探討這些作品背后的動机,從而触動了探討者另

一層次的感情。他說:“這正是攝影師希望達到的效

果。”

“我覺得概念式攝影有趣的地方是,攝影師

能“看”到自己腦海里冥想的一些作品。引人入胜的

是,很多時候并不是靠眼睛來看到,而是用藝術界里人

們津津樂道的“第三只眼”所看到。”

概念攝影師把相机對外,但鏡頭向著的卻是攝影師

的理念,或是種潛意識。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若能發掘並加以應用,生命就能如魚得水。

在各個領域總有那麼第一人,像是羽球種子選手李宗偉、世上最昂貴鞋子設計師周仰傑、國際巨星楊紫瓊,他們懂得把天賦化為自己的一片天,在各自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天賦是他們珍貴的財富,也是屬於馬來西亞的驕傲!

> 撰文:本報 游婷琇(古晉)

照片﹕受訪者提供

元陽梯田‧11月新書上市

這一路走來他覺得自己很幸福,沒有老師灌輸他攝影觀念,每個人都有獨創的風格,那才是最珍貴的,光圈快門和構圖往往比技巧還重要,這樣就夠了,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合了。

自2006年起,中國元陽梯田的奇幻景色俘虜了他,4年間進出元陽進行創作的工作達數十次。2009年更以元陽梯田的作品考獲英國皇家學會學士榮銜。緊接下來的計畫就是在今年的11月間,為自己出第一本攝影書,為這個攝影階段做一個見證和留念。

用相機抵抗地心引力眼睛是靈魂之窗,是通往內心深處的途徑。所以眼珠成為張毅全概念攝影中最佳

的代言人,也因為作品大量出現眼珠子,有人會指著說他說“那個拍眼睛的傢伙”。

另外他的概念攝影中出現的物體,幾乎都是不受地心引力受控,直接浮在半空中

的,問他為何?他笑說:“如果你能相信輪迴,那我相信我就是活在萊特兄弟那個時

代的人,我應該就是在那個時空其中一個科學家,竭盡研究與大自然抵抗地心引力,

而生在這個年代的我就用相機來抵抗地心引力。”這是他在奧地利頒獎典禮上的一席

話,當時得到現場2000多人的熱烈掌聲。

靈感泉源源自睡前細語 竟然概念攝影並不是我們所熟

悉的畫面,那靈感是從那裡出現的

呢?那又是在什麼樣的階段?張毅全

笑著說,他無法用言語來描述這個階

段,只記得是在2005那年,靈感就那

麼一閃來到他的腦袋,有時是一個場

景,一個當下感受,甚至是睡前,靈

感總是在他腦海裡細語。

張毅全認為靈感可分為兩種,一

種是顯而易見的,另一種則是模糊不

清的,要愈擦才會愈亮。“很奇怪的

是當我們看一樣東西時,並不是張開

雙眼來看清,而是閉上眼睛才會看得

更清楚。”

像是Retrieval And Despair這

個作品,是因為他察覺到鴿子總在立

春后來到他們家,他覺得好奇進而觀

察鴿子的動態。就在有一次開車門剎

那,鴿子猛然揮動翅膀飛起,展翅之

姿令他看傻了眼,同時兩個靈感湧現

腦海。事後請父親撒米谷幫他引鴿入

攝,那時手上還用著Sigma SD9,雖

然大家都說相機速度慢,他卻能捉緊

短處變長處,前前後後共拍了500多

張鴿子百態,這個系列作品也為他抱

走多項金牌獎。

概念攝影從腦海搬到鏡頭前,事

先準備的功夫很多。像是作品中出現

的木製平台是從鐵軌邊搬運回來的廢

棄木條,有的是自己手工製作,而眼

珠子則是尋得。

►張毅全作品以超現實而聞名,因為獨特、原創的簡潔畫面中,充滿耐人尋味的思考,跳脫了單純影像紀錄的本質。

▲An Eye for An Eye(以眼還眼)

Omnipotence(法力無邊)Retrieval And Despair(索取和絕望)I Need You(依偎)綠色燈光是用從電腦螢幕照射下形成的,是.張毅全2002年拍攝的,從這裡開始點燃了他創作的熊熊火焰。Enigma of The Masses(謎眾)Gleeful Anticipation(歡樂的期待)The Path Less Taken(減去兩者的路徑)

01.02.

03.

04.05.06.

01

02

03

04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