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p 摘要 資訊印刷的市場與技術已成熟形成,所缺乏者當為相關人才的培養,綜觀國內相關 大學的視覺傳達或設計類科系並無此一專業領域的課程規劃,因此形成此一技能型人才 緊缺,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提出相關的學程規劃,並為爾後的技術證照認證課程提出一個 方向,最後並提出幾項重要的建議。 關鍵詞 學程規劃、資訊印刷

摘要 - cepp.gov.tw · 5、具有成本分析與控制的能力。 6、具有生產管理的能力。 7、具有故障排除的知識和技能。 五、教學安排建議 (一)、組織建立專業學程教學委員會,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呂p圳

摘要

資訊印刷的市場與技術已成熟形成,所缺乏者當為相關人才的培養,綜觀國內相關

大學的視覺傳達或設計類科系並無此一專業領域的課程規劃,因此形成此一技能型人才

緊缺,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提出相關的學程規劃,並為爾後的技術證照認證課程提出一個

方向,最後並提出幾項重要的建議。

關鍵詞

學程規劃、資訊印刷

一、前言

IT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各種產業的

變革,許多新的產業應運而生,尤以政府

所推動的未來明星產業之一的數位內容產

業為著,其涵蓋的內容廣泛,本文所探討

的資訊印刷專業領域亦屬其範疇。一種新

產業的形成,可以區分為技術推動與市場

推動兩種類型,前者是將研發成果的技術

主動轉變為產品,在經由行銷手段引發消

費者的需求;而後者則是基於市場消費者

的需求,利用既有的研發成果技術來開發

可以滿足前述需求的產品,在經由生產與

行銷的手段,有效提供給消費者。而資訊

印刷產業正是市場需求與技術推動二者相

輔而成,資訊印刷有別於傳統印刷,它有

幾項特徵:1.直接接受從電子印前系統傳來

的數位資訊,在印刷機上直接成像輸出。2.

無須印版和軟片,省去了印刷材料和製版

等設備。3.國際標準的中文排版軟體已可完

全自動圖書排版,印刷過程中可以隨時更

換資訊,所以更換印刷內容快、交貨快、

減少產品的庫存量。4.簡化了生產作業流

程,生產效率高。5.可以通過電腦網路將數

位資料傳送到任何地方進行異地印刷。6.由

於沒有印版,數百份以內(或一份)印刷

品的成本比傳統印刷要低,適合於小批量

快速印刷。7.方便快捷的自動圖書裝訂設

備,適用時小批量裝訂作業。8.可以根據用

戶要求印刷多種產品,包括圖書、報紙、

說明書、帳單、報表、資料等。市場需求

既已存在,軟硬體設備技術亦已可行,所

缺乏者當為相關人才的培養,綜觀國內相

關大學的視覺傳達或設計類科系並無此一

專業領域的課程規劃,因此形成此一技能

型人才緊缺,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提出相關

的學程規劃,並為爾後的技術證照認證課

程提出一個方向,最後並提出幾項重要的

建議。

二、資訊印刷的市場與技術

(一)、資訊爆炸時代的印刷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資訊傳播技術也快速

發展,資訊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變成了

儘次於衣食住行的生活要素。過去資訊的

傳播靠文字(印刷)、聲音(語言和廣

播)、影像(電視),今天有了網際網路。

伴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印刷技術也在飛速

地發展。

1、傳統的印刷技術

傳統的印刷設備使用大型的印刷設

備,採用大量的工作人員,生產作業流程

繁瑣,品質管控不易。從消費的角度看,

其有二大特點:1.需要大量複製。2.資訊的

消費者被動地消費。

2、資訊時代的資訊需求特點

(1)資訊的多元化需求

(2)資訊的個性化需求

(3)資訊的時效性需求

87

印 刷 科 技

(4)單一的資訊少量複製需求

按需、可變、個性化、高時效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單一的傳統印刷

已經不能滿足出版業的需求。

3、未來的印刷業

未來印刷業的特徵

(1)印刷業應被視為知識產業來看待。

(2)印刷企業中資訊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3)更多來自資訊行業的經營者投身

印刷業。

(4)印刷企業使用的數位化技術(數

據庫、網際網路、資訊管理、數位化生產

設備)日益增加。

(5)未來的印刷行業的優勢是人而不

是印刷機器,不緊要懂得本行業的知識,

還要懂得非本行業的知識,尤其是數位科

技方面的知識。

(6)印刷企業將分成二大陣營:一種

是單純的印刷;另一種是自視為傳播資訊

的媒介。

未來的印刷業定義:

未來的印刷行業是一個傳播資訊與創

造價值的行業,是多媒體資訊世界中不可

分割的部分。

印刷物會由單一產品形式向多形態產

品轉化

(1)平面轉立體。

(2)靜態轉動態。

(3)紙介質轉為電子介質。

(4)機械傳播方式轉為數位、電子、

網路傳播方式。

(5)單一視覺靜態效應轉為聲、光、

動畫多層次感官效應。

(6)由固定印張的印刷轉為按需印

刷。

未來的印刷市場

(1)企業分化成為小而精,專業化

強,能提供快速服務的公司。

(2)透過產業整合,無特色、低水平

的中小企業將會倒閉或被兼併,

超大型的綜合服務企業陸續出

現。

(3)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日增。

(4)按需生產大量增加。

今後,印刷企業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將

成為伙伴、盟友、互利關係。

(二)資訊印刷技術對市場的影響

快速的、按需的、可變的、個性化的資

訊印刷系統搭載在廣域的網際網路平台上,

構成資訊印刷出版。這將影響資訊消費者由

被動消費向主動消費轉變。同時由於消費者

的觀念變化而影響印刷出版商的變化,甚至

導致一個行業的營運模式的改變。

1.將來的印刷廠將變得越來越小,數

量將會越來越多,甚至必須是透過網際網

路相連的。

2.POD按需出版的需求:按需出版是

88

第二十一卷 第二期

一種全新的出版方式,近年來在歐美國家

得到迅速的發展。這種方式透過採用新進

的數據庫排版處理技術、資訊印刷系統和

網際網路系統,突破了傳統模式的印量限

制,重新組合出版流程中的編、印、發各

個環節,特別適合斷版圖書、短版圖書和

具有較強個性化特點圖書的出版發行。

3.郵政快遞業:因80%的服務業務是印

刷品,因此不得不關注和參與到資訊印刷

的行業中來以彌補其短。

4.資訊服務與廣告業:隨著個性化服

務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個性化資訊服

務應運而生,例如:銀行、保險、證券、

電信帳單等。關鍵的是負載的廣告業務,

它的廣告效果將遠比傳統的廣告要好的

多,因為面向的是直接客戶。

5.發行業:直接面對客戶的發行將得

到發展。

6.產品說明書將隨著直銷的發展也將

轉為按需製作。

7.教材及培訓資料:很多大學已經自

己成立教材中心,教材自編自用這非常適

於按需印刷。

8.網路印刷: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

展和普及,任何電子文檔,如文學作品、

論文、書籍畫冊等等,如果讀者需要紙本

的文檔,則可在日益完善的著作權控制、

網上支付和網下物流暢通的前提下,通過

網路印刷平台系統直接提交給網路數位印

刷系統,這樣便能立即完成數位印刷生

產,並即時交付分發給需求的客戶。這是

一個潛力巨大的按需印刷電子商務市場。

三、規劃方針

因應社會的經濟發展與需求,須以提

昇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專業素養為宗旨,建

立多樣性與選擇性相統一的教學機制,透

過綜合的理論課程和具體的技術操作實

習,全面提昇學習者的綜合專業涵養。本

研究對於此一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提出以

下幾點基本方針:

(一)、以專業技能為本位

幫助學生理解此領域的技術發展,完

全掌握相關作業流程所涵蓋的理論與操作

技術。加強實習性的教學,紮實的培養專

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嫻熟本領域的最

新技術發展及相關技能,使學生成為企業

所用的高素質專業人員。

(二)、以企業需求為依據

以滿足企業的需求作為課程發展的出

發點,全面提高產學間的對應性,教學單

位須關注企業需求變化,根據企業用人需

求,調整專業方向,以確定培養規模,開

發及設計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置、教學

內容和學習成果評估等。

(三)、以先進性和前瞻性科技為導向

科技的推陳出新相當迅速,須關注最

新相關技術發展,透過產學合作等形式,

89

印 刷 科 技

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顯現本專

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以克

服專業教學存在的內容陳舊,更新緩慢且

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弊端。

(四)、以科學性和靈活性的教學為主體

根據各領域科系學生的專業背景情

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已有的知

識、技能、經驗及興趣,為學生提供適合

市場需要和有發展前景的學習資源,力求

在學習內容,教學組識,教學評價等方面

給教師和學生提供選擇和創新的空間,構

建開放式的課程體系,適應學生個性化發

展的需要。

四、培養目標與專業基本能力

(一)、培養目標

在資訊印刷專業領域的範疇下,全面發

展學生具美感的能度,健康的身心,具有與

本業相對應的素質水準及良好的職業觀念,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較

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在培養目標上,應

特別顯現以下知識技能和態度。

1、了解資訊印刷的生產作業流程,具

有初步的操作經驗和評估能力。

2、能夠分析和解決本專業的一般技術

問題(如原稿分析、色彩管理、操

作設定等)。

3、能夠閱讀一般的專業外文技術資料。

4、能夠對顧客具有很好的解說能力和

服務意識。

5、對於環保、智慧財產等法規具有相

當的知識和技能。

(二)、專業基本能力

取得本專業學程學生應當具備以下知

識和技能

1、具有各種必要的繪圖及編輯軟體操

作能力。

2、對於各種被印材料特性與用途有深

入了解。

3、具有敏銳的色彩管理能力。

4、對於各式的數位印前系統及數位印

刷機能夠了解其原理及優缺點,並

能嫻熟的操作。

5、具有成本分析與控制的能力。

6、具有生產管理的能力。

7、具有故障排除的知識和技能。

五、教學安排建議

(一)、組織建立專業學程教學委員會,

把握教學績效與整體方向。

各大學院校與資訊印刷產業相關之科

系,可聘請由資訊印刷企業、資訊印刷材

料製造企業和校內教育培訓專家組建專業

學程教學委員會。教學委員會應根據市場

需求和發展變化情況,通過分析、研究、

研討和咨詢等活動,制訂本專業領域具體

的培訓學程計劃及培養方案,對教育教學

過程行監控和評估。

90

第二十一卷 第二期

(二)、建立具有特色的學程和教材體系

在本專業領域下,各校院相關學系可依

每校的情況,建立具有明顯特色的課程和教

材體系。發展與生產實務和技術應用密切聯

系的綜合性和案例性課程的教材,亦即將原

有若千科目教學內容按實務的生產特點和要

求進行整合,形成綜合性的課程。

(三)、優化教學過程,採用先進的教學

模式

採用"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各相關

學系應努力創造能發展學生主動性的學習

環境和學習資源條件,朝個性化教學發

展。學生應有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根據需要

選定具體學習目標,選擇學習進度,學習

資源和學習方法,並評價自已的學習成

果,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

機會,增強學生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

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四)、實行學歷教育與技術證照相結

合,建立科學的教學評量機制

本專業領域的技術證照制度,須要進

一步的研究再提政府機關核准後,才有機

會實施,但在此之前,應加強學校教育課

程與技術士證照的考核標準的溝通,最好

使學生在取得專業學程證書的同時亦能通

過技術證照的資格考核。因此在學校教育

的課程架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等

方面,都要為學生取得技術證照提供一個

良好的途徑。在學校教育的考核中,要建

立好學生綜合能力進行科學和持續的評量

機制,讓企業用人單位,學校教師和學生

共同參與學習評價。

(五)、加強產學合作的協同教學,提昇

實務性教學功能

資訊印刷專業領域學程教學可採用專

任教師和兼任教師相結合。學校現有相關

領域專長教師應定期到資訊印刷廠實習,

企業和學校要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條件和環

境。並且可聘請產業界具有豐富實務經驗

的技術人員與管理經營者,擔任兼任教

師。透過產學合作不斷的更新教師的專業

知識和技能,提昇教師的實務能力。

六、學程內容

由於資訊與通訊科技的發展,使得印

刷工業產業產生重大的結構演變,原本分

工明確的印刷作業程序:印前、印刷、印

後加工三部門,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亦

就是因數位化、自動化的趨勢,使得印刷

工程趨向單一化生產途徑。例如經由MAC

或PC電腦為主的圖文設計與整合後,即可

透過各種輸出端的需求輸出影像資訊,如

電腦直接製版(Computer to Plate )、數位

打樣(Computer to Proof )、數位印刷

( Computer to Printing)、 電 子 出 版

(Computer to Publishing)等,因此印刷業

已是一個可全面數位化的產業,資訊印刷

亦就應運而生,然本資訊印刷學程規劃構

91

印 刷 科 技

想有別於傳統的印刷課程,強調以資訊科

技,網際網路的有效運用。

本資訊印刷學程主要在訓練具廣告、

設計背景的學生成為未來數位出版、電子

書、POD(按需印刷)、出版電子商務之製

作與管理經營人才,本學程之重要性不僅

在增進學生就業機會,在資訊社會形成中

亦將提昇我國知識產業的一股力量,本課

程分成四大類,每大類課程擬定如下:

(一)、設計類課程:數位影像設計、

色彩計畫與管理

(二)、編輯出版類課程:電腦排版系

統、資訊印前作業系統

(三)、印刷技術類課程、資訊印刷科

技、印刷材料學、數位色彩複

製系統

(四)、管理類課程:資訊印刷生產作

業管理,資訊印刷成本管理,

資訊印刷電子商務

七、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學程規劃能力:

就實務面而言,通常產業的發展較教

學單位快速,也就是學校教育無法適時滿

足市場的需求。當一新的產業形成之際,

相關的學校科系應立即調整課程規畫,以

培養新的專業人才,以充實新產業的人力

需求,但有礙於學校單位對於課程調整不

易,而失了先機。

(二)、證照制度未形成:

證照制度是保證就業人員專業素質的

根本制度,因資訊印刷專業領域的技術證

照制度未建立,所以較難帶動學校教育的

課程投入,政府應儘早規畫此領域的技術

證照制度,配合學校教育,才能提昇此一

領域的專業素質。

(三)、學校與業界缺乏直接的溝通管道

學校教育因缺乏對業界發展的認知,

而造成在課程設計上的落差,以致於學校

訓練出的學生無法即時為企業所用,造成

學生競爭力下落,所以學校應能具體提出

一套產學合作措施,以鼓勵業界與學校合

作,共同培育專業人才,將可補足學校設

備的不足,並可學習到最新的技術與資

訊,因業界之資源較學校豐富且設備較

新,學校若將學生之實習課程與業界合作

來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為業界培育適當

人才,另一方面藉產學合作也可增加學界

和業界之交流。

(四)、專業師資有待提昇

資訊印刷專業領域雖是由傳統印刷工

業隨著科技變遷的演進而來,但教師並未

隨即吸取最新專業相關知能以配合科技變

遷來培育適用之專業人才,學校應鼓勵教

師專業進修且訂出一套相關獎勵制度,可

用研習或至業界進行短期專業訓練等方式

來進行,以獲得最新技術及知識,如此可

使教師教學符合科技走向和市場需求。

92

第二十一卷 第二期

八、結論與建議

(一)、政策與制度面

政府應儘早規畫資訊印刷專業領域的

技術證照制度,配合學校教育,保證就業

人員專業素質,如此才能於短時間內提昇

國內的資訊印刷產業的生產水平,亦就能

與國際資訊產業接軌,形成一個國際化的

資訊印刷供應鏈體系。

(二)、建立新技術應用培訓體系

從設計者、印刷服務供應者及電子商

務到物流業者,應建立起策略聯盟關係,

彼此形成一個虛擬組織,並且與學校積極

合作交流,業界提供資訊及資源予學校進

行學生教學,如此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

學習各相關領域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亦

可扮演業界員工專業知教育訓練者角色,

這樣業界亦有了專業之教育訓練師資。

(三)、師資培訓

為因應新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市場

的不斷整合,各專業領域的藩籬陸續的被

打破,一個新型的產業已經形成,教師必

須吸取最新的專業相關知能以配合科技變

遷來培育適用知專業人才,相關機構或學

校應鼓勵教師專業進修且定出一套相關獎

勵制度,可用研習或至業界進行短期專業

訓練等方式來進行,以獲得最新技術及知

能,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師資

團隊。

(四)、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在訂定課程時,應以學生升學或

就業市場之需要性為考量點,如新的數位

印刷科技,以及與資訊印刷相結合的電腦

與網路知識等課程,這類科目應列入課程

學習重點。重新定位教育方針,由全系所

教師依最新科技發展趨勢與市場的需求變

化共同擬定新的課程架構與教學方針,確

立短、中、長期目標,規劃與調整專業技

能性課程的銜接,以符合快速變遷的科技

與市場需求。

參考資料:

1.江文雄編(1996),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

師大書苑,台北。

2.黃元鵬(1999),文化基因與網路出版研

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設計學會學術委員編著(1997),教育、文

化、科技-視覺傳達科技,亞太圖書,

台北。

4.鄭聰興(2003),以協調教師為導向-談圖文

傳播科系建教合作教育發展模式,

2003中華印刷科技年報、中華印刷科

技學會、pp403~412

5.李基常(2002),科技校院學生實務問題解

決能力培養之研究,2002中華印刷科

技年報、中華印刷科技學會、

pp247~254

6.方正印捷數碼連鎖體系白皮書。

(呂p圳 /南華大學專任講師)

93

印 刷 科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