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0 2010.11 398 文/田輝煌 論道 真理 專欄 引言 根據《馬可福音》第二章1-12節,主耶 穌來到迦百農的屋子,因聚集了許多人,就 對他們講道。會中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 穌,其過程所表現的信心動作,得蒙主的醫 治,成了最美的生命見證。但整個信息一開 始是以神蹟敘事入門(5),最終是以信心 完結(11-12);但整件事蹟,乃是凸顯和 證明人子耶穌有赦罪的權柄(10)。這遠比 生病得醫治事件,來得重要(9;太九5;路 五23)。因為這不單是肉身(今生)得平安 的體會,將來在祂裡面可得永生(可十28- 30)。以下便從兩個方向來作探討: 一.神蹟敘事 主要的記載內容,是以「二1-5」和 「二11-12」為主。主耶穌要醫治這位癱 子,全賴於那四位「用心」抬到主面前的 人。來到主面前的動作,癱子是靜靜的配 合,直到主的跟前。這四個人的「用心」之 表現,有何見證呢? 人子有赦罪的權柄 1.有愛心:願意幫助這位病人,認識主和體 驗主的恩典。這是一個重要的人生改變, 從現實無望的人生,進入永恆有盼望的人 生,這便是愛心的見證。 2.有信心:這是主稱讚、肯定他們的表現。 首先看見眾人擠滿屋子內外,無法進到主 耶穌面前。四人就同心拆了屋頂,便將病 患連同褥子由屋頂縋到耶穌面前,目的是 求主憐憫眷顧。結果這個信心的動作, 得蒙了主的應允、醫治(可九23-24)。 所以信心的明證,是從信服神為出發點 的(可二20-24)。但其中的過程,是要 表現出「不要怕,只要信」(可五35- 36),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我們全然信服 和交託祂,不要心懷二意;否則,無法體 驗和認識這位全能的主(雅一6-8)。 3.有耐心:看到四人面對癱子肉身的問題、 眾人擁擠,及縋到主面前的困難。他們皆 耐心地一步一步來突破和解決。是勞心勞 力,是無怨無悔地幫助這位癱子,不因事 件困難的繁瑣和重擔壓力,而顯出退縮或 半途而廢的心。反而耐心地,努力地一步 一步走到主的面前。我們在信仰生活中, 正是要培養如此的耐心。主耶穌也說: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可 十三9-13)。因為耐心也是我們該學習的 屬靈功課之一。 我們要全然信服和交託祂,不要心懷二意。

真耶穌教會喜信網路家庭 TJC-JOY - 人子有赦罪的權柄始是以神蹟敘事入門(5),最終是以信心 完結(11-12);但整件事蹟,乃是凸顯和 證明人子耶穌有赦罪的權柄(10)。這遠比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真耶穌教會喜信網路家庭 TJC-JOY - 人子有赦罪的權柄始是以神蹟敘事入門(5),最終是以信心 完結(11-12);但整件事蹟,乃是凸顯和 證明人子耶穌有赦罪的權柄(10)。這遠比

10 2010.11 398 期

文/田輝煌

論道

真理

專欄

引言

根據《馬可福音》第二章1-12節,主耶

穌來到迦百農的屋子,因聚集了許多人,就

對他們講道。會中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

穌,其過程所表現的信心動作,得蒙主的醫

治,成了最美的生命見證。但整個信息一開

始是以神蹟敘事入門(5),最終是以信心

完結(11-12);但整件事蹟,乃是凸顯和

證明人子耶穌有赦罪的權柄(10)。這遠比

生病得醫治事件,來得重要(9;太九5;路

五23)。因為這不單是肉身(今生)得平安

的體會,將來在祂裡面可得永生(可十28-

30)。以下便從兩個方向來作探討:

一.神蹟敘事

主要的記載內容,是以「二1-5」和

「二11-12」為主。主耶穌要醫治這位癱

子,全賴於那四位「用心」抬到主面前的

人。來到主面前的動作,癱子是靜靜的配

合,直到主的跟前。這四個人的「用心」之

表現,有何見證呢?

人子有赦罪的權柄

1.有愛心:願意幫助這位病人,認識主和體

驗主的恩典。這是一個重要的人生改變,

從現實無望的人生,進入永恆有盼望的人

生,這便是愛心的見證。

2.有信心:這是主稱讚、肯定他們的表現。

首先看見眾人擠滿屋子內外,無法進到主

耶穌面前。四人就同心拆了屋頂,便將病

患連同褥子由屋頂縋到耶穌面前,目的是

求主憐憫眷顧。結果這個信心的動作,

得蒙了主的應允、醫治(可九23-24)。

所以信心的明證,是從信服神為出發點

的(可二20-24)。但其中的過程,是要

表現出「不要怕,只要信」(可五35-

36),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我們全然信服

和交託祂,不要心懷二意;否則,無法體

驗和認識這位全能的主(雅一6-8)。

3.有耐心:看到四人面對癱子肉身的問題、

眾人擁擠,及縋到主面前的困難。他們皆

耐心地一步一步來突破和解決。是勞心勞

力,是無怨無悔地幫助這位癱子,不因事

件困難的繁瑣和重擔壓力,而顯出退縮或

半途而廢的心。反而耐心地,努力地一步

一步走到主的面前。我們在信仰生活中,

正是要培養如此的耐心。主耶穌也說: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可

十三9-13)。因為耐心也是我們該學習的

屬靈功課之一。

我們要全然信服和交託祂,不要心懷二意。

Page 2: 真耶穌教會喜信網路家庭 TJC-JOY - 人子有赦罪的權柄始是以神蹟敘事入門(5),最終是以信心 完結(11-12);但整件事蹟,乃是凸顯和 證明人子耶穌有赦罪的權柄(10)。這遠比

11http://JOY.org.tw [email protected]網路線上雜誌 雜誌社信箱

妄話的是誰?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

(路五21;可二6;太九3)。他們聽見主

耶穌的宣告,心中懷著惡念和議論(太九

4-5;可二8;路五22-23);但癱子和眾人

的反應,是歸榮耀給神(可二12;路五25-

26;太九8)。兩相對照下,便能清楚明白

主的用意,與福音工作的信息。

就《馬可福音》而言,主耶穌基督是福

音的起頭(可一1),祂亦是為這事出來傳

講神國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太四

23-24;可一14-15、27-28、32-34、39)。

論到人子赦罪的權柄,在耶路撒冷城的最後

一週,有次來到聖殿行走的時候,祭司長

和文士並長老問祂說:「祢仗著什麼權柄作

這些事?給祢這權柄的是誰呢?」(可十一

27-33)

從醫治癱子的神蹟,直到在聖殿中的問

話,深深地發覺,這些宗教領袖和人士,他

們無法明白主的訓言和權柄作為,因此不

認識、不接受人子耶穌就是救主(路二10-

11)。這些人的內心是被矇蔽的,受制於傳

統宗教的規條、習俗、經驗等包袱,而無法

認清、接受,彌賽亞就是耶穌基督。

試想,倘若耶穌不是救主,祂豈能赦

免人的罪,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

了」;也對同被釘十字架的犯人說:「你要

同我在樂園了」(路二三39-43);更希望

婦人不要再犯罪(約八1-11)。

4.仰望主:癱子和四個人在整個事件中,

全心仰賴主的恩典。心想只要能夠到主

面前來,便是滿心知足,並且可以得著

醫治。如此的渴慕和期待,便是人生信

仰的追求。因此,主耶穌勸勉說:「你

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

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

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

門。」(太七7-8)。耶穌亦作見證說:

「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仰望

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八

56-58)。猶大諄諄地勸言:「親愛的弟

兄啊,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

己,在聖靈裡禱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

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

生。」(猶20-21)。

顯而易見地,他們共同的用心付出,得

到了主耶穌的稱讚,並施恩憐憫他們,顯明

了神榮美的生命見證。

二.訓言敘事

主要是記載在二章5-10節,並且是安插

在神蹟敘事的中間。其中表明了作者馬可的

用意,即神蹟敘事是訓言(Logia)敘事的

背景,主要還是要來表達和見證「人子在地

上有赦罪的權柄」。當時主耶穌對癱子說:

「小子,你的罪赦了。」如此的宣告,亦即

同時要行神蹟和赦免罪的作為,在許多福音

書中是少見的。

有關這段經文事蹟,在《馬太》、《馬

可》和《路加》等對觀福音,皆完全地表明

著,人子耶穌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可二

10;太九6;路五24)。證明耶穌是全能的

主,更是道成了肉身(約一14,17-18)。

當時有些文士和法利賽人議論說:「這說僭

Page 3: 真耶穌教會喜信網路家庭 TJC-JOY - 人子有赦罪的權柄始是以神蹟敘事入門(5),最終是以信心 完結(11-12);但整件事蹟,乃是凸顯和 證明人子耶穌有赦罪的權柄(10)。這遠比

12 2010.11 398 期

然而直到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後,得

著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二八

18)。祂親自破除了魔鬼的作為,勝過

了死權和罪權(約壹三8;來二14)。

彼得作見證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

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

(徒二38)。保羅亦作見證:「要奉主

耶穌的名受洗,洗淨罪污」(徒二二

16;羅六3-5;西二12)。《啟示錄》

記載,唯有死而復活得勝的羔羊,就是

耶穌基督配得展開那書卷、七印(啟

五1-10),並實行公義的審判,且四活

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及眾天使敬拜頌讚

說:「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

智慧、能力,尊貴,榮耀和頌讚。……

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

遠!」(啟五11-14)

結語

從《約翰福音》裡,最後對那些要

相信主耶穌的人,作了一個完美的結

論。即是「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

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

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0-31)。人

子耶穌有赦罪的權柄,因此我們藉著耶

穌基督,就離脫這取死的身體(情慾、

罪惡),得勝一切(羅七25;林前十五

57)。         

愆,就是過犯、罪愆,或者是愆

尤,簡單來說就是過失,一種小罪。所以贖

罪祭跟贖愆祭都是贖罪用的,只不過贖罪的

罪大一點,贖愆的罪小一點,雖然小一點但

還是罪,因此這個贖愆祭在《文理譯本》直

接譯為「補過祭」,補足我們的過錯。

聖經說贖罪祭跟贖愆祭,兩個祭是一個

條例,所以有人把兩個祭合在一起來討論,

但是我們的前輩們都把這兩個祭分開了。合

起來講也有道理,分開講也有理由,那到底

是合起來好?還是分開好呢?以下就來探

討。

為什麼說合起來呢?是根據《利未記》

七章7節:「贖罪祭怎樣,贖愆祭也是怎

樣,兩個祭是一個條例。」這兩個祭其實

有點類似,又有一些不同。贖罪祭所強調

的是犯罪的人,但是贖愆祭所強調的是犯

罪的事,所以贖罪祭裡面強調祭司犯罪、

眾百姓犯罪、官長犯罪、個人犯罪,都強

調「人」。但是贖愆祭所強調的是犯罪的

「事」。

人跟事比較起來,當然人比較嚴重,因

為人是生命的問題,所以贖罪祭是重視人的

犯罪。贖罪祭重視贖罪,所以就要流血才能

贖罪;贖愆祭則是重視賠償,侵犯別人的東

西,你做了錯事去侵害到別人,所以你要賠

償,這跟贖罪顯然不同。

文/陳恆道主講謝宗豪、黃逸杉編寫

(上)贖愆祭

贖愆祭最重要的就是告訴我們:

小罪也要悔改,不能說小罪就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