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副刊 副刊 2020 4 28 日 星期二 20 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元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最近,业内原创图画书 2019 年度排行榜揭 晓,《一条大河》《两个天才》《大船》等 10 部图画书 上榜。这些异彩纷呈的年度代表作品,反映出中 国本土图画书创作繁荣、佳作频出的新气象。 图画书运用图、文两种符号传递信息、讲述 故事,重视创意及视觉设计,具有艺术品的形态, 能够给予读者独特、丰富的阅读体验。优秀图画 书兼具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饶有情趣,适合儿 童读者阅读欣赏。近 30 年来,世界各国优秀图 画书被大规模引进,为中国孩子带来文质兼美、 文化多样的阅读资源,也为中国图画书的本土 创作提供经验。尤其近年来受国家扶持政策的 积极影响,在作家、画家、出版社以及阅读推广人 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图画书产业快速成长,成果 丰硕。 图画书艺术水准提升明显。2018 年的《别让 太阳掉下来》《鄂温克的驼鹿》《外婆家的马》《哪 里才是我的家》, 2019 年的《一条大河》《两个天 才》《大船》《小美的记号》《回乡下》《如何让大象 从秋千上下来》等是其中代表。这些作品题材丰 富,故事生动,图画精彩传神,文字鲜活灵动,图 文有机交融,装帧设计独具匠心,受到读者好 评。《一条大河》绘画风格大气磅礴、激情澎湃,不 但能够让读者领略黄河一路奔腾入海的恢弘气 势与万千气象,还能一览黄河流域古往今来的历 史文明,体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两个天才》颇具想象力和游戏感,图画细节繁 复、表现力强,人物言行夸张,于戏谑和荒诞中暗 藏寓意。《大船》画面饱满绚烂,通过一艘大船的 生命历程,展现一个渔村的发展变迁。全书描绘 了人类与海洋共生方式的与时俱进,蕴含创作者 对海洋文明的深切思考。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者 来自中国图画书队伍的老中青三代,折射出创作 者共同发力、后劲十足的梯队构成与蓬勃面貌。 着眼未来,中国原创图画书尚有许多需要深 耕的领域。外国图画书在一段时间内吸引了中 国小读者,但其文化背景与中国读者有所隔膜。 表现中国儿童熟悉的景象物象、引发小读者共 鸣,是中国原创图画书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 城乡发展有异、地域文化不同,当代中国儿童的 生活是有差异的。原创图画书作者不能以想象 或自己熟悉的有限视角,取代世界的广大与生活 的丰富。时代呼唤创作者深入到不同的儿童群 体中,创作出表现不同生活面向的优秀作品。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描绘中国人的世界 观和情感世界,有益于孩子们从小建立起自我文 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直 是原创图画书的重要题材。原创图画书常以熊 猫、飞龙、年兽等传统符号性形象为主人公,以丝 绸、瓷器、京剧、武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春联 灯笼为具体物象,以食物服饰、文物古迹、节气节 俗等为内容取向。未来的创作如何在叙事上跳 出既有程式窠臼,在画面上表现中国文化风采、 传递醇厚绵长的韵味,让中国气象浸润画中风物 和人物仪态,是有待创作者完成的功课。 与其他儿童文艺创作一样,图画书创作也要 始终秉承先进的儿童观。儿童观有相对恒久稳 定的部分,如儿童天性、儿童成长规律;儿童观也 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在创作时要想做 到切实坚守儿童立场、尊重儿童,就需要创作者 把握住儿童观中的变与不变,不断更新自己对当 代儿童的认识,找准儿童对于图画书的兴趣点, 激发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两年的图画书越来越注重媒材及装帧设 计的创新。或在开本与版式上纵横切换,或采用 散页、折页、揭页、镂空页,或在绘画中叠加使用 雕刻、布艺与拼贴,或集成各种物料,或加入发光 发声、光影透视等效果。种种探索体现出原创图 画书的创作热情,或将对小读者具有一时的吸引 力。如何遵从适切原则,不为花样翻新而翻新、 不过度炫技,而让设计元素自然生发于作品内容 本身,图文有机融合,让装帧设计起到画龙点睛 之用,则有待更多的创作实践。 评价一部原创图画书,有很多角度。比如, 作品思想及艺术整体质量、图文交互的叙事水 准、创意设计的完成度、儿童审美与接受、具体主 题的有效传达,等等。每一个角度,都可以成为 原创图画书创作的发力点。每一点都精心打磨, 方可托举出一部具有经典品质的传世之作。这 需要创作者不断苦练内功、厚积薄发,需要编辑、 作者等各界人士精诚合作,在图画书的方寸天地 中汇聚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用中国图画书 讲好中国故事,滋养更多孩子的童年,我们期待 中国图画书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让原创图画书滋养更多孩子的童年 为抗击新冠肺 炎疫情,全国先后 有四万多名医疗 队员驰援湖北。 两个多月里,我在 感动中,为数批上 海交通大学医学 院的援鄂医疗队 送行,更通过微信 朋友圈关注在那 里拼命的战友,时 常被他们“不破楼 兰终不还”的大无 畏精神所鼓舞。 在此期间,我看到 了查琼芳医生的 日记。她的文字 朴实无华,情真意 切,让我感慨,令 我泪目。 查琼芳是上 海第一批援鄂医 疗队队员,也是这 支队伍里交医系 统唯一的女医 生。大年三十除 夕夜,查琼芳放下 碗 筷、告 别 亲 人 , 随队前往武汉市 金银潭医院。他 们是最早从上海 出发、思想准备时 间最短的一支队 伍。当时,尚处于 新冠肺炎救治经 验匮乏、防护用品 短缺的阶段。从 1 25 日凌晨到达 武汉天河机场,到 3 31 日结束在 武汉市金银潭医 院重症病房的工 作,这支队伍在一 线整整奋战 68 天,从生死线救回许多危重 病人。 在查医生日记里,我看到许许多多平凡 却崇高的普通人。他们中有医护人员、有患 者和患者家属、有进重症病房打扫卫生的志 愿者、有志愿者司机、有酒店大厨、有快递小 哥……没有宏大叙事,只有每天的日常记 录。然而,正是这些普通人的点滴日常,共同 拼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动态图。从医 护人员穿着厚重防护服一周工作 50 个小时, 到更多医疗队增援后得以正常轮休;从物资 紧缺阶段,只有进重症监护室时才可领取一 N95 口罩,到医护用品充分补给后用时自 取;从每日 ICU 患者爆满,到越来越多重症 患者转为轻症患者,随后陆续出院;医护人员 彼此加油鼓气,围绕疑难杂症案例展开讨论, 而后开展精准治疗……日记中的很多细节令 人难忘。 查医生日记被全国很多媒体转载。它所 传递的信心和力量,感动了很多人。一批又 一批医护人员增援湖北。查医生的学生们纷 纷主动请战。 如今,包括查琼芳医生在内的上海援鄂医 护人员已经全部凯旋。日记中记录的点点滴 滴,将凝固为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会永远记 住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冲在疫情前线的勇敢,记 住每日忙碌在排查一线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 的辛劳,记住坚守岗位的空乘人员、货车司机、 公交司机的身影…… 《查 医 生 援 鄂 日 记》是 一 部 很 有 价 值 的 抗疫史料,也是一部难得的医学人文教育读 物。它再现医务人员以及所有中国人民面 对灾难、危险时,义不容辞的担当和充满大 爱的付出。正是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构筑 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正是这种对生命、 对家园的坚决捍卫,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院长) 《查 医 生 援 鄂 日 记》 查琼芳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 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包括交通、邮政、 供水供电等领域的公共设施。数字基础设施 的提出,其背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蓬勃发 展。像水、电、公路一样,数字信息已成为生产 生活必备要素。具体来说,数字基础设施主要 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对物理基础设施的数字 化改造两部分。 数字基础设施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新 型基础建设。它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的社会发展趋势,为人类未来新的生产生活方 式提供平台和保障。在这一新型平台之上,人 类生活、产业格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 生态都将翻开崭新一页。 在数字基础设施之上展 开生产生活新图景 设想 10 年后,当全社会实现大规模数字 化时,整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存在形态、建设方 式、运营方式和典型特征都将发生根本性改 变。数字化将成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交 互的重要形态。这是我们思考数字基础设施 的起点。 从技术层面看,当前数字基础设施主要 涉及 5G 、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 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基 于上述数字技术而形成的各类数字平台。 购物、娱乐、出行、政务等各类数字平台,是 数字商业、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务的基础设 施。此外,传统物理基础设施,经过数字化 改造,正在形成融合基础设施。 3D 打印、智 能机器人、 AR 眼镜、自动驾驶等新型应用科 技,则将把数字基础设施延伸到整个物理世 界。一个全新的技术图景正在构建之中。 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会在物 理世界之上孕育出新价值网络和新服务体 系、新“物种”和新业态。比如,工业互联网里 C2M (从消费者到制造商),可以实时把消费 者需求传递给生产侧—数字基础设施不仅赋 能供给侧与需求侧,还使供需两侧形成双螺旋的 持续互动,从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的经济效率。 升级云数据中心,融合关 键技术,让 数 据“跑”起 来 “新一代云数据中心”不同于传统的“物 理机房”。后者损耗大,但难以提供真正意 义上的大规模计算服务。前者依照新一代 云计算标准建设,可以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 的云服务,即通过服务器、存储、软件、网络、 安全等软硬件设备的一体化,根据用户需求 提供弹性颇高的服务,高效支持数字经济发 展和产业数字化变革。 云计算具有巨大的规模化效应以及按需 计费、灵活弹性等特性,已经成为数字经济 时代的创新中心和能力底座。承载大数据、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云计算, 依托算力、数据、算法这三个关键要素,与 5G 、新一代自动化技术聚合发展,产生聚变 效应和辐射效应,是推动物理世界数字化转 型、传统企业上云、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升 级的数字基础设施。“一切智能即服务”。人 工智能作用也将日益凸显,加速关键技术的 融合发展。 5G 将大幅增加实时处理、现场 处理、虚实融合的数据需求。物联网则通过 各类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 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 别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物”将变得更 具智能。物联网带来的“万物上云”和“物” 的数字化、 5G 驱动下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 网的加速增长,都将创造前所未有的数据 量,数据维度、价值密度也会前所未有的丰 富,进而对大数据计算、存储、分析和利用的 技术和应用提出更高要求。简言之,云计算 底座承载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 5G 触达人们手中的智能端,完成云网端一体 的大闭环,共同构成一个万物智能的世界。 需要强调的是,数据要想创造价值,必 须在广义的互联网上“跑”起来。“要想富, 先修路”。数字基础设施的目标是为数据 流动修通“信息高速公路”,即为数据安全 有序流动建章立制、保驾护航,让数据的 “路”畅通起来。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 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 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 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 安全保护”。中国是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 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防控新冠肺炎疫 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在疑似病例探索和辅 助诊断过程中积极发挥作用,为人工智能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打开新的突破口。 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大 成者,工业互联网不断迭代升级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其本质是 以数据为驱动,化解数字时代的复杂问题。即 利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洞察生产与商 业运行规律、驱动全价值链和网络化协同,产生 新价值、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 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大成者,工业互 联网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叠加”与 “融合”。未来,每一件产品、每一台设备、每一 条生产线、每一座工厂都将实现数据化,并实 时映射到数字世界,形成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 的“双生子”。数字世界将利用数据、算力、算 法与模型,对物理世界发生的行为进行描述、 分析、诊断、决策,从而以最低的试错风险和成 本,指导物理世界的生产运营。例如,借助大 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钢铁企业可以有效降低 铁的损耗,每年节省成本上千万元。 未来,工业互联网在技术、架构、模式、生 态等方面都将升级、迭代或是重构。工业互联 网发展将呈现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工业互联 网与消费互联网将形成双轮驱动、横向耦合, 最终达到供给侧平衡。例如 C2M 模式,可有 效将消费端数据注入到供给侧,帮助制造企业 实现以销定产,同时打通金融、物流等消费端 资源,整体赋能中小制造企业“端到端”的转 型。第二,更多制造企业将启动数字中台战 略,快速响应前端业务变化。第三,打造“共 生、共赢”生态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是 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技术 与人才。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成就,才能构建 一个共生、利他的生态系统,从而产生巨大的 协同效应。 城市大脑为政府数字化转 型提供重要路径和方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 以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城市大脑是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运用大 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 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城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 广阔。 城市大脑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路 径和方法。数字化治理目标是全社会的数据 互通、数字化的全面协同与跨部门的流程再 造。城市大脑核心由中枢系统、系统、平台和 数字驾驶舱组成,通过云数据中心底座输出 相 关 能 力 ,推 动 社 会 治 理 、经济发展、民生服务 的场景化应用。健康码就是基于城市大脑的 创新应用。2 11 日,杭州推出全国首个健康 码。很快,健康码在浙江全省各市上线,并向 全国推广,成为科学防控疫情、方便居民生活、 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抓手。 在传统基础设施逐步完备的基础上,如果 我们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走在前面,将有 力助推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变革,提升国家总体 实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字经济时代的问 题和挑战。一方面,要避免“重建设、轻运营; 重硬件、轻软件”,防止重复投资。一方面,因 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全球产业链疏离的风 险、新科技应用的科技伦理等问题,数字基础 设施建设应坚持开放的科技创新生态,积极加 强国际科研合作。同时,创新投资模式,积极 构建数字新基建生态,让技术的红利服务于高 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 不断更新的制造业技术、不断发展的数字 技术,以及数字应用环境下群众的广泛参与, 为数字化升级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以未来眼 光看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浪潮,抓住机遇, 未来可期。 (作者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制图: 蔡华伟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化生产生活新图景 推荐读物: 1. 《工 业 4.0 大革命》: 水木然 著;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出版。 2. 《在线:数据改变商业本质,技 术重塑经济未来》: 王坚著; 中信出版 集团出版。 在图画书的方寸天地中 汇聚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 力。用中国图画书讲好中国 故事,原创图画书的未来让人 期待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化生产生活新图景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4/28/20/rmrb2020042820.pdf · 副刊 20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2

  • Upload
    others

  • View
    2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化生产生活新图景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4/28/20/rmrb2020042820.pdf · 副刊 20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2

副刊副刊 2020年 4月 28日 星期二20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号 电子信箱: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元 零售每份 1.80元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号

最近,业内原创图画书 2019 年度排行榜揭

晓,《一条大河》《两个天才》《大船》等 10 部图画书

上榜。这些异彩纷呈的年度代表作品,反映出中

国本土图画书创作繁荣、佳作频出的新气象。

图画书运用图、文两种符号传递信息、讲述

故事,重视创意及视觉设计,具有艺术品的形态,

能够给予读者独特、丰富的阅读体验。优秀图画

书兼具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饶有情趣,适合儿

童读者阅读欣赏。近 30 年来,世界各国优秀图

画书被大规模引进,为中国孩子带来文质兼美、

文化多样的阅读资源,也为中国图画书的本土

创作提供经验。尤其近年来受国家扶持政策的

积极影响,在作家、画家、出版社以及阅读推广人

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图画书产业快速成长,成果

丰硕。

图画书艺术水准提升明显。2018 年的《别让

太阳掉下来》《鄂温克的驼鹿》《外婆家的马》《哪

里才是我的家》,2019 年的《一条大河》《两个天

才》《大船》《小美的记号》《回乡下》《如何让大象

从秋千上下来》等是其中代表。这些作品题材丰

富,故事生动,图画精彩传神,文字鲜活灵动,图

文 有 机 交 融 ,装 帧 设 计 独 具 匠 心 ,受 到 读 者 好

评。《一条大河》绘画风格大气磅礴、激情澎湃,不

但能够让读者领略黄河一路奔腾入海的恢弘气

势与万千气象,还能一览黄河流域古往今来的历

史文明,体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两个天才》颇具想象力和游戏感,图画细节繁

复、表现力强,人物言行夸张,于戏谑和荒诞中暗

藏寓意。《大船》画面饱满绚烂,通过一艘大船的

生命历程,展现一个渔村的发展变迁。全书描绘

了人类与海洋共生方式的与时俱进,蕴含创作者

对海洋文明的深切思考。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者

来自中国图画书队伍的老中青三代,折射出创作

者共同发力、后劲十足的梯队构成与蓬勃面貌。

着眼未来,中国原创图画书尚有许多需要深

耕的领域。外国图画书在一段时间内吸引了中

国小读者,但其文化背景与中国读者有所隔膜。

表现中国儿童熟悉的景象物象、引发小读者共

鸣,是中国原创图画书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

城乡发展有异、地域文化不同,当代中国儿童的

生活是有差异的。原创图画书作者不能以想象

或自己熟悉的有限视角,取代世界的广大与生活

的丰富。时代呼唤创作者深入到不同的儿童群

体中,创作出表现不同生活面向的优秀作品。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描绘中国人的世界

观和情感世界,有益于孩子们从小建立起自我文

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直

是原创图画书的重要题材。原创图画书常以熊

猫、飞龙、年兽等传统符号性形象为主人公,以丝

绸、瓷器、京剧、武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春联

灯笼为具体物象,以食物服饰、文物古迹、节气节

俗等为内容取向。未来的创作如何在叙事上跳

出既有程式窠臼,在画面上表现中国文化风采、

传递醇厚绵长的韵味,让中国气象浸润画中风物

和人物仪态,是有待创作者完成的功课。

与其他儿童文艺创作一样,图画书创作也要

始终秉承先进的儿童观。儿童观有相对恒久稳

定的部分,如儿童天性、儿童成长规律;儿童观也

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在创作时要想做

到切实坚守儿童立场、尊重儿童,就需要创作者

把握住儿童观中的变与不变,不断更新自己对当

代儿童的认识,找准儿童对于图画书的兴趣点,

激发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两年的图画书越来越注重媒材及装帧设

计的创新。或在开本与版式上纵横切换,或采用

散页、折页、揭页、镂空页,或在绘画中叠加使用

雕刻、布艺与拼贴,或集成各种物料,或加入发光

发声、光影透视等效果。种种探索体现出原创图

画书的创作热情,或将对小读者具有一时的吸引

力。如何遵从适切原则,不为花样翻新而翻新、

不过度炫技,而让设计元素自然生发于作品内容

本身,图文有机融合,让装帧设计起到画龙点睛

之用,则有待更多的创作实践。

评价一部原创图画书,有很多角度。比如,

作品思想及艺术整体质量、图文交互的叙事水

准、创意设计的完成度、儿童审美与接受、具体主

题的有效传达,等等。每一个角度,都可以成为

原创图画书创作的发力点。每一点都精心打磨,

方可托举出一部具有经典品质的传世之作。这

需要创作者不断苦练内功、厚积薄发,需要编辑、

作者等各界人士精诚合作,在图画书的方寸天地

中汇聚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用中国图画书

讲好中国故事,滋养更多孩子的童年,我们期待

中国图画书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让原创图画书滋养更多孩子的童年

陈 晖

为抗击新冠肺

炎 疫 情 ,全 国 先 后

有 四 万 多 名 医 疗

队 员 驰 援 湖 北 。

两 个 多 月 里 ,我 在

感 动 中 ,为 数 批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医 学

院 的 援 鄂 医 疗 队

送 行 ,更 通 过 微 信

朋 友 圈 关 注 在 那

里 拼 命 的 战 友 ,时

常 被 他 们“ 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的 大 无

畏 精 神 所 鼓 舞 。

在 此 期 间 ,我 看 到

了 查 琼 芳 医 生 的

日 记 。 她 的 文 字

朴 实 无 华 ,情 真 意

切 ,让 我 感 慨 ,令

我泪目。

查 琼 芳 是 上

海 第 一 批 援 鄂 医

疗 队 队 员 ,也 是 这

支 队 伍 里 交 医 系

统 唯 一 的 女 医

生 。 大 年 三 十 除

夕夜,查琼芳放下

碗 筷 、告 别 亲 人 ,

随 队 前 往 武 汉 市

金 银 潭 医 院 。 他

们 是 最 早 从 上 海

出发、思想准备时

间 最 短 的 一 支 队

伍。当时,尚处于

新 冠 肺 炎 救 治 经

验匮乏、防护用品

短缺的阶段。从 1月 25 日 凌 晨 到 达

武汉天河机场,到

3 月 31 日 结 束 在

武 汉 市 金 银 潭 医

院 重 症 病 房 的 工

作,这支队伍在一

线整整奋战 68 天,从生死线救回许多危重

病人。

在查医生日记里,我看到许许多多平凡

却崇高的普通人。他们中有医护人员、有患

者和患者家属、有进重症病房打扫卫生的志

愿者、有志愿者司机、有酒店大厨、有快递小

哥 …… 没 有 宏 大 叙 事 ,只 有 每 天 的 日 常 记

录。然而,正是这些普通人的点滴日常,共同

拼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动态图。从医

护人员穿着厚重防护服一周工作 50 个小时,

到更多医疗队增援后得以正常轮休;从物资

紧缺阶段,只有进重症监护室时才可领取一

只 N95 口罩,到医护用品充分补给后用时自

取;从每日 ICU 患者爆满,到越来越多重症

患者转为轻症患者,随后陆续出院;医护人员

彼此加油鼓气,围绕疑难杂症案例展开讨论,

而后开展精准治疗……日记中的很多细节令

人难忘。

查医生日记被全国很多媒体转载。它所

传递的信心和力量,感动了很多人。一批又

一批医护人员增援湖北。查医生的学生们纷

纷主动请战。

如今,包括查琼芳医生在内的上海援鄂医

护人员已经全部凯旋。日记中记录的点点滴

滴,将凝固为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会永远记

住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冲在疫情前线的勇敢,记

住每日忙碌在排查一线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

的辛劳,记住坚守岗位的空乘人员、货车司机、

公交司机的身影……

《查医生援鄂日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

抗疫史料,也是一部难得的医学人文教育读

物。它再现医务人员以及所有中国人民面

对灾难、危险时,义不容辞的担当和充满大

爱的付出。正是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构筑

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正是这种对生命、

对家园的坚决捍卫,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院长)

陈国强

看到聚沙成塔的力量

《查医生援鄂日记》:查琼芳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

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包括交通、邮政、

供水供电等领域的公共设施。数字基础设施

的提出,其背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蓬勃发

展。像水、电、公路一样,数字信息已成为生产

生活必备要素。具体来说,数字基础设施主要

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对物理基础设施的数字

化改造两部分。

数字基础设施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新

型基础建设。它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的社会发展趋势,为人类未来新的生产生活方

式提供平台和保障。在这一新型平台之上,人

类生活、产业格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

生态都将翻开崭新一页。

在数字基础设施之上展开生产生活新图景

设想 10 年后,当全社会实现大规模数字

化时,整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存在形态、建设方

式、运营方式和典型特征都将发生根本性改

变。数字化将成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交

互的重要形态。这是我们思考数字基础设施

的起点。

从技术层面看,当前数字基础设施主要

涉及 5G、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

网、区 块 链 等 新 一 代 信 息 通 信 技 术 ,以 及 基

于 上 述 数 字 技 术 而 形 成 的 各 类 数 字 平 台 。

购 物 、娱 乐 、出 行 、政 务 等 各 类 数 字 平 台 ,是

数 字 商 业 、产 业 数 字 化 、数 字 政 务 的 基 础 设

施 。 此 外 ,传 统 物 理 基 础 设 施 ,经 过 数 字 化

改造,正在形成融合基础设施。 3D 打印、智

能机器人、AR 眼镜、自动驾驶等新型应用科

技,则将把数字基础设施延伸到整个物理世

界。一个全新的技术图景正在构建之中。

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会在物

理 世 界 之 上 孕 育 出 新 价 值 网 络 和 新 服 务 体

系、新“物种”和新业态。比如,工业互联网里

的 C2M(从消费者到制造商),可以实时把消费

者需求传递给生产侧——数字基础设施不仅赋

能供给侧与需求侧,还使供需两侧形成双螺旋的

持续互动,从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的经济效率。

升级云数据中心,融合关键技术,让数据“跑”起来

“新一代云数据中心”不同于传统的“物

理 机 房 ”。 后 者 损 耗 大 ,但 难 以 提 供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大 规 模 计 算 服 务 。 前 者 依 照 新 一 代

云计算标准建设,可以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

的云服务,即通过服务器、存储、软件、网络、

安全等软硬件设备的一体化,根据用户需求

提供弹性颇高的服务,高效支持数字经济发

展和产业数字化变革。

云计算具有巨大的规模化效应以及按需

计 费 、灵 活 弹 性 等 特 性 ,已 经 成 为 数 字 经 济

时代的创新中心和能力底座。承载大数据、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云计算,

依 托 算 力 、数 据 、算 法 这 三 个 关 键 要 素 ,与

5G、新 一 代 自 动 化 技 术 聚 合 发 展 ,产 生 聚 变

效应和辐射效应,是推动物理世界数字化转

型 、传 统 企 业 上 云 、各 行 各 业 数 字 化 转 型 升

级的数字基础设施。“一切智能即服务”。人

工智能作用也将日益凸显,加速关键技术的

融 合 发 展 。 5G 将 大 幅 增 加 实 时 处 理 、现 场

处理、虚实融合的数据需求。物联网则通过

各 类 网 络 接 入 ,实 现 物 与 物 、物 与 人 的 泛 在

连 接 ,实 现 对 物 品 和 过 程 的 智 能 化 感 知 、识

别 和 管 理 。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物 ”将 变 得 更

具 智 能 。 物 联 网 带 来 的“ 万 物 上 云 ”和“ 物 ”

的数字化、5G 驱动下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

网 的 加 速 增 长 ,都 将 创 造 前 所 未 有 的 数 据

量 ,数 据 维 度 、价 值 密 度 也 会 前 所 未 有 的 丰

富,进而对大数据计算、存储、分析和利用的

技术和应用提出更高要求。简言之,云计算

底座承载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

5G 触达人们手中的智能端,完成云网端一体

的大闭环,共同构成一个万物智能的世界。

需 要 强 调 的 是 ,数 据 要 想 创 造 价 值 ,必

须 在 广 义 的 互 联 网 上“ 跑 ”起 来 。“ 要 想 富 ,

先 修 路 ”。 数 字 基 础 设 施 的 目 标 是 为 数 据

流 动 修 通“ 信 息 高 速 公 路 ”,即 为 数 据 安 全

有 序 流 动 建 章 立 制 、保 驾 护 航 ,让 数 据 的

“ 路 ”畅 通 起 来 。 近 期 发 布 的《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构 建 更 加 完 善 的 要 素 市 场 化 配 置

体 制 机 制 的 意 见》,提 出 加 快 培 育 数 据 要 素

市 场 ,“ 推 进 政 府 数 据 开 放 共 享 ”,“ 提 升 社

会 数 据 资 源 价 值 ”,“ 加 强 数 据 资 源 整 合 和

安 全 保 护 ”。 中 国 是 数 据 资 源 和 应 用 场 景

最 为 丰 富 的 国 家 之 一 。 在 防 控 新 冠 肺 炎 疫

情 中 ,人 工 智 能 技 术 在 疑 似 病 例 探 索 和 辅

助 诊 断 过 程 中 积 极 发 挥 作 用 ,为 人 工 智 能

在 医 疗 领 域 的 应 用 打 开 新 的 突 破 口 。

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大成者,工业互联网不断迭代升级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其本质是

以数据为驱动,化解数字时代的复杂问题。即

利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洞察生产与商

业运行规律、驱动全价值链和网络化协同,产生

新价值、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

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大成者,工业互

联网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叠加”与

“融合”。未来,每一件产品、每一台设备、每一

条生产线、每一座工厂都将实现数据化,并实

时映射到数字世界,形成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

的“双生子”。数字世界将利用数据、算力、算

法与模型,对物理世界发生的行为进行描述、

分析、诊断、决策,从而以最低的试错风险和成

本,指导物理世界的生产运营。例如,借助大

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钢铁企业可以有效降低

铁的损耗,每年节省成本上千万元。

未来,工业互联网在技术、架构、模式、生

态等方面都将升级、迭代或是重构。工业互联

网发展将呈现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工业互联

网与消费互联网将形成双轮驱动、横向耦合,

最终达到供给侧平衡。例如 C2M 模式,可有

效将消费端数据注入到供给侧,帮助制造企业

实现以销定产,同时打通金融、物流等消费端

资源,整体赋能中小制造企业“端到端”的转

型。第二,更多制造企业将启动数字中台战

略,快速响应前端业务变化。第三,打造“共

生、共赢”生态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是

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技术

与人才。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成就,才能构建

一个共生、利他的生态系统,从而产生巨大的

协同效应。

城市大脑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路径和方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

以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城市大脑是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运用大

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

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城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

广阔。

城市大脑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路

径和方法。数字化治理目标是全社会的数据

互通、数字化的全面协同与跨部门的流程再

造。城市大脑核心由中枢系统、系统、平台和

数字驾驶舱组成,通过云数据中心底座输出

相关能力,推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民生服务

的场景化应用。健康码就是基于城市大脑的

创新应用。2 月 11 日,杭州推出全国首个健康

码。很快,健康码在浙江全省各市上线,并向

全国推广,成为科学防控疫情、方便居民生活、

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抓手。

在传统基础设施逐步完备的基础上,如果

我们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走在前面,将有

力助推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变革,提升国家总体

实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字经济时代的问

题和挑战。一方面,要避免“重建设、轻运营;

重硬件、轻软件”,防止重复投资。一方面,因

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全球产业链疏离的风

险、新科技应用的科技伦理等问题,数字基础

设施建设应坚持开放的科技创新生态,积极加

强国际科研合作。同时,创新投资模式,积极

构建数字新基建生态,让技术的红利服务于高

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

不断更新的制造业技术、不断发展的数字

技术,以及数字应用环境下群众的广泛参与,

为数字化升级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以未来眼

光看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浪潮,抓住机遇,

未来可期。

(作者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制图:蔡华伟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化生产生活新图景刘 松

推荐读物:

1.《工业 4.0 大革命》:水木然著;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出版。

2.《在线:数据改变商业本质,技

术重塑经济未来》:王坚著;中信出版

集团出版。

在图画书的方寸天地中汇聚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用中国图画书讲好中国故事,原创图画书的未来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