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公司簡介 - PRO REALTY 富華國際物業有限公司 · 資金流向美國 稅從各國備感壓力 對美國本土或在海外的企業來說,這 些稅改措施可大幅強化他們的競爭力,並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公司簡介

    富華國際物業有限公司,以不動產仲介及廣告代銷為營業項目,專精大台北商業

    地產,全省飯店、旅館開發投資仲介諮詢顧問。

    本公司位於台北市東區忠孝敦化商圈,經營大台北商業地產及全省旅館多年,並

    成交數十件案例。熟悉大台北商業地產,可快速處理出租、出售及為客戶規劃不動產

    最佳化(最有效利用),創造最高價格。 公司經營信念:用心就是專業

    專業不動產經紀人─ 康富鴻 經理

    國家普考專業證照:不動產經紀人(91)北縣字第 695 號

    經歷:不動產經紀人商業地產 30 年經驗。

    專長:台北市商用不動產-辦公室、商場、銀行、旅館及整棟大樓之租賃、買賣、投資

    諮詢等。全省旅館、飯店租賃、買賣及投資諮詢等。

    旅旅館館業業營營運運狀狀況況市市調調及及需需求求表表

    敬啟者:

    感謝您撥冗參閱本公司出版之台灣商業地產季報,希望您不吝賜教!為能提供各位業者更精確資訊及參考價

    值,如蒙您提供貴公司一些基本資料或目前營運狀況或問題,我們將提供免費之經營參考意見及專業仲介服

    務!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 4 段 162 號 4 樓之 6(建成大樓 B 棟)

    敬敬祝祝 鴻鴻 圖圖 大大 展展

    富富華華國國際際物物業業不不動動產產 康康富富鴻鴻 敬敬上上

    回傳資料(可剪下)

    TO:富華國際物業有限公司

    旅館業營運狀況及需求表

    名稱: 連絡人:

    電話: E-mail:

    型態:□自有不動產自營□承租不動產自營□自有不動產委託經營□承租不動產委託經營□其

    他:

    房間數: 間 餐廳:□早餐廳 □中餐 □西餐 □日式.

    停車場: 位 其他設備:

    客層:□商務 % □觀光旅遊 % □其他

    營運狀況:□非常滿意 □尚可 □不滿意 住用率約 %

    原因:

    近期是否擴充或改變之計畫:

    是否需要專業仲介服務:

    項目:□承租 □購買 □出租 □出售 □加盟 □委託經營管理

    是否需要免費經營意見:□定位問題□同業經營狀況

    □通路□陸客資訊□經營新知:

    其他:

    富華國際物業有限公司 傳真:(02)8773-1299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

    國際經濟情勢

    概要

    2017 年以來,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增

    強,先進、新興與開發中經濟體同步復

    甦,國際主要經濟預測機構多次調升全球

    經濟成長率預測值,明顯高於 2016 年。

    展望 2018 年,主要經濟預測機構預

    估全球經濟可望進一步成長,其中新興經

    濟體成長動能強勁為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主

    因,OECD 預估 2018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

    為 3.7%,略高於去年的 3.6%,惟全球地

    緣政治風險與政治不確定性升高、貿易保

    護主義增溫,以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緊縮

    恐引發新興市場資金外流等不利因素,未

    來仍須持續關注。 來源:國發會

    世界經濟預測

    世界經濟焦點

    IMF:歐洲已成全球貿易引擎

    IMF 發佈地區展望,表示歐洲已成

    為全球貿易的引擎。

    IMF 在報告中說,歐洲經濟出現了

    近廿年來最強勁的成長。在 2017 年九月

    的全球經濟展望中,IMF 上調今年歐洲

    經濟增長預期至百分之二點四,而四月的

    預期僅百分之○點五。

    歐元區復甦強勁,IMF 認為主要得

    益於內需。2017 年以來,歐洲進口成長

    程度,幾乎相當於中國大陸和美國進口成

    長的總和。因此,歐洲正成為全球貿易的

    核心力量。

    IMF 歐洲部門副主任德克瑞辛表

    示:「歐洲很多國家都已出現這樣的復

    甦,而且正逐漸鞏固強化」。IMF 同時提

    到,歐元區十九國的經濟成長差距,也縮

    小至近廿年來最低。

    相較於 2017 年四月的預期,IMF 目

    前對歐盟各國的成長預期都有顯著提升,

    且原本預期負成長的部分地區及國家(包

    括英國),目前的年成長預期均已轉正。

    摩根大通銀行也提高了對歐元區成長

    預測,為十年來首次。根據預計,未來十

    至十五年歐元區將出現百分之一點五的趨

    勢性成長,至於先前的預期為百分之一點

    二五。

    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歐元區過往數年

    的貨幣刺激政策正在發生效果。IMF 提

    到,歐盟各成員國的成長,離不開歐盟基

    金的支持。

    不過,IMF 也提到了歐洲的潛在問

    題,包括部分國家勞動生產率的成長偏

    低,二○○八年金融危機遺留下來的不良

    貸款問題依舊存在,以及人口老化、地緣

    政治等因素。

    針對歐洲金融業的困境, IMF 指

    出,歐元區十九國的貨幣聯盟必須更為緊

    密。為防止銀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歐盟

    需要改進銀行和資本市場,增強歐元區整

    體抵禦風險的能力。 來源:聯合報

    FED 2018 年升息三次 上修經濟展望

    FED 宣布將聯邦資金利率調高 1

    碼,由 1%-1.25%升至 1.25%-1.5%,符合

    市場預期。聯準會也維持 2018 年升息三

    次的展望不變。

    在經濟展望方面,聯準會現在預測美

    國經濟 2018 年將成長 2.5%,優於先前預

    估的 2.1%。FED 重申,經濟成長將為漸

    進式升息提供支持。

    聯準會的決策機構 FOMC 預期的中

    間值顯示,美國 2018 年將升息三次,

    2019 年將升息兩次,預計到 2020 年底基

    準利率將升至 3.1%,高於去年 9 月會議

    預估的 2.9%。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2

    聯準會預期,短期內通膨仍將低於

    2%的目標,但中期將「穩定」在目標值

    附近。這次會後聲明也剔除去年 11 月所

    提到「核心通膨疲軟」的措辭。

    至於就業市場,FOMC 在會後聲明

    中說:「將颶風相關的波動加以平均後,

    就業一直堅實成長,失業率進一步下

    滑。」對勞動市場的看法,去年 12 月會

    議的聲明比 9月樂觀,預期 2018年第 4 季

    的失業率將降至 3.9%,比 9月預期的 4.1%

    低。 來源:經濟日報

    川普稅改過關 全球經濟受波及

    美國聯邦眾議院 12 月 20 日繼參議院

    之後,通過稅改方案,12 月 22 日由美國

    總統川普簽署成為法律。這項稅改,透過

    對企業與個人的大規模減稅,希望美國的

    經濟能永續成長,「重新強起來」;但是也

    令美國的貿易夥伴擔心,全球資金將流回

    美國,衝擊本國經濟;美國內部則憂心貧

    富差距持續擴大,甚至債留子孫。

    ◎歷來最大規模稅改

    美國國會兩院通過名稱為減稅與就業

    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的重大稅改方

    案。這不但是美國自 1986 年以來最大規

    模的稅改,也是川普任內的第一項重大立

    法勝利。

    新法案主要內容有二,第一、是調降

    個人所得稅,包括最高稅率調降,標準扣

    除額加倍,調高撫養兒童減免稅額,以及

    調高遺產稅徵稅門檻等,大多數的美國納

    稅人都能受益。

    第二部分,也是被認為可能衝擊全球

    經濟的重要措施,包括將企業稅率從原本

    最高 35%,大幅調降到 21%;企業海外

    獲利匯回美國時,從依一般公司稅率的

    35%,降為現金部分稅率 15.5%,非現金

    部分 8%。

    ◎資金流向美國 各國備感壓力

    對美國本土或在海外的企業來說,這

    些稅改措施可大幅強化他們的競爭力,並

    激勵跨國企業將海外獲利帶回美國。此

    外,美國的競爭對手或貿易夥伴,包括歐

    洲、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地的跨國

    企業,也將加大在美國的投資。而在資金

    流回美國的同時,附帶吸引全球人才流向

    美國。因此,各國普遍感受到這項稅改法

    案的壓力。

    歐洲五大經濟體英國、法國、德國、

    義大利及西班牙的財政部長,日前聯合致

    函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警告美國的稅改

    案可能不利全球經濟,並可能有嚴重扭曲

    全球貿易的風險。

    ◎中國與台灣 亦感受壓力

    中國也擔心,在稅改之外,聯準會也

    將升息,可能不利中國吸引投資,進而導

    致資金外流。根據華爾街日報,中國央行

    準備多管齊下,包括提高利率、資本管

    制,以及增加干預匯市頻率,確保資金留

    在境內以支撐人民幣匯價。

    中國官員認為,美國稅改是中國經濟

    面臨的一個明顯威脅,明年第一季中國經

    濟可能要打幾場硬仗。

    台灣央行也指出,美國稅改恐擴大貧

    富差距,部份條款恐違反 WTO 公平貿易

    原則,引發各界疑慮,值得密切關注。

    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

    美國稅改會吸引原本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

    商、中資企業以及台資企業,都前往美國

    投資,不但造成企業出走,也會對台灣整

    體產值,以及經濟成長率造成影響。

    ◎稅改恐掀起降稅潮 債留子孫

    此外,美國的稅改很可能在國際上掀

    起一波降稅潮。

    日本已經打算跟進降稅,將調降願意

    給員工加薪公司的企業稅到 20%;法國

    則計畫在 2020 年以前,將企業稅調降到

    28%;英國也將在 2020 年以前,將企業

    稅從 20%降至 17%;德國則正在檢討現

    行的 29.79%稅率。

    然而,降稅並非萬靈丹。華府智庫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3

    「稅賦政策中心」指出,美國的國債規模

    已經高達 20 兆美元,在稅改法案實施之

    後,將在未來 10 年,讓美國國債再增加

    1.5 兆美元。美國經濟目前處在擴張時

    期,卻推出這種以赤字換減稅的做法,實

    在不尋常。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痛批,川

    普的稅改法案是「劫貧濟富、債留子

    孫」;中產階級減稅只獲小利,全美國最

    富有的 1%族群受惠最多,而「川普自己

    就在 1%族群」。

    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和華爾

    街日報的聯合民調,僅 24%受訪者認為

    稅改是好方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的民調也顯示,有 33%的受訪者支

    持稅改,但反對者多達 55%。他們甚至

    認為,共和黨的稅改計畫根本是圖利富

    人。還有分析家預言,稅改法案將導致貧

    富不均惡化,選民可能在 2018 年期中選

    舉做出回應。

    降稅是兩面刃,川普如何操作還有待

    觀察,但各國已繃緊神經,準備因應即將

    到來的這波衝擊。 來源:中央廣播網

    英機構預測經濟排名:陸 2032 超美 印

    度 2027 變第 3

    亞洲國家在全球經濟正扮演著日益重

    要的角色,其中,中國跟印度的經濟發展

    尤受世界矚目。英國研究機構「經濟與商

    業研究中心」公布報告預測,中國將在

    2032 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 1 大經濟

    體,印度則將於 2027 年超過日本,位列

    全球第 3。

    華爾街見聞報導,CEBR 在公佈的

    「The World Economic League Table 2017」

    報告,預估目前全球第 2 大經濟體的中

    國,將在 2032 年取代美國成為第 1。印

    度成長更驚人,將在 2018 年超越英國和

    法國,成為第 5 大經濟體,2027 年則將

    超過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的第 3 大經濟體。

    CEBR 更預測,印度將在 21 世紀下

    半葉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 1 大經濟體。

    數據顯示,2016 年中國 GDP 總值為

    11.199 兆美元,GDP 成長率為 6.7%;印

    度去年 GDP 總值為 2.264 兆美元,GDP

    成長率 7.1%。

    對於未來全球經濟局勢,該報告主要

    有亞洲崛起、歐洲面臨挑戰、美國依然強

    大的結論。報告顯示,到 2032 年,全球

    前 10 大經濟體將有半數位於亞洲,分別

    為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以及印尼。目

    前尚處前 10 名中的 7 國集團成員中,義

    大利和加拿大的將會跌出前 10,德國、

    法國和英國的排名也面臨衰退。

    身為全球經濟龍頭的美國,雖然將在

    2032 年失去榜首位置,但仍將是世界第 2

    大經濟體。報告稱,川普上台對國際貿易

    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美國保住

    其全球冠軍頭銜的時間將比 CEBR 在前

    份報告中預測多 1 年。

    對未來 15 年的世界經濟,CEBR 的

    報告判斷頗為樂觀,該報告認為,在能源

    價格降低、科技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只要

    避免重大危機,未來一段時間的世界經濟

    發展將超越過去 5 年。參與撰寫報告的

    CEBR 高級經濟學家 Oliver Kolodseike 表

    示,未來 15 年裡,科技發展和城市化將

    成為改變世界經濟的重要因素。

    在 2017 年 10 月路透進行的調查中,

    各國經濟學家預測,2018 年世界經濟成

    長率可達到 3.6%,略高於今年的 3.5%。 來源: 工商時報

    全球國際動態指標

    主要國家失業率

    美國 勞工部公佈 11 月失業率 4.1%與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4

    10 月(4.1%)持平,仍維持在 17 年低

    點。11 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 22.8 萬,

    就業人口增幅意外強勁優於預期,略多

    於市場預估的 19.5 萬。

    歐元區及歐盟 28 國 歐盟統計局發佈

    10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8.8%,相比同年

    9 月 8.9%與 2016 年 10 月的 9.8%均有

    所下降,自 2009 年 1 月以來歐元區的

    最低紀錄。10 月歐盟 28 國失業率為

    7.4%,低於 2017 年 9 月的 7.5%和

    2016 年 10月的 8.3%,這是自 2008年

    11 月以來歐盟 28國的最低水平。

    日本 總務省公布, 11 月失業率為

    2.7,比上個月下降 0.1 個百分點。其

    中,男性失業率為 2.9%,與上個月相

    同;女性失業率 2.5%,比上個月下降

    0.1 個百分點。11 月失業人數 178 萬

    人,比上年同月減少 19 萬人。

    國 際 經 濟 動 態 指 標 來源:IMF、各國統計處(局)、各國央行﹑鉅亨網﹑fxstreet 匯集 指 標 國 別

    名目 GDP 2017

    (億 美元)

    每人名目 GDP 2017

    (美元)

    IMF 2017 經濟成長率 預測 GDP(%)

    失業率(%) CPI 去年同期比 較(%) 工業生產變動 同比 (%)

    採購經理人 指數 (%)

    中華民國 17,881,772 (新台幣百萬元) 25,119

    +2.9 2017.11

    3.71 2017.11 +0.35

    2017.11 +3.25

    2017.11 57.2

    美國 193,621 59,495 +2.2 2017.11 4.1

    2017.11 +0.4

    2017.11 +2.59

    2017.11 58.2

    日本 48,845 38,550 +1.5 2017.11

    2.7 2017.11

    +0.6 2017.11 +5.86

    2017.11 53.6

    中國大陸 119,376 8,583 +6.8 2017.11 4.9

    2017.11 +1.7

    2017.11 +5.8

    2017.11 51.8

    香港 3,341 44,999 +3.5 2017.11 3.0

    2017.11 +1.6

    2017.Q3 +0.3

    2017.11 50.7

    南韓 15,297 29,730 +3 2017.10

    3.6 2017.11

    +1.3 2017.11

    +4.8 2017.11

    51.2

    新加坡 3,058 52,880 +2.5 2017.09 2.2

    2017.11 +0.4

    2017.10 +14.62

    2017.11 52.9

    泰國 4,378 6,336 +3.7 2017.11 1.1

    2017.11 +1.26

    2017.11 +0.4

    2017.11 50.0

    馬來西亞 3,099 9,660 +5.4 2017.10

    3.5 2017.11

    +3.4 2017.10

    +4.7 2017.11

    52.0

    印尼 10,109 3,859 +5.2 2017.Q3 5.5

    2017.11 +3.58

    2017.10 +2.52

    2017.11 46.9

    菲律賓 3,212 3,022 +6.6 2017.10 5.0

    2017.11 +3.3 —

    2017.11 54.8

    德國 36,519 44,184 +2 2017.11

    5.6 2017.11

    +0.3 2017.10 +3.09

    2017.11 62.5

    英國 25,651 38,847 +1.7 2017.11 2.3

    2017.11 +3.1

    2017.10 +3.6

    2017.11 58.2

    法國 25,748 39,673 +1.6 2017.10 9.7

    2017.11 +1.2

    2017.10 +6.9

    2017.11 57.5

    義大利 19,211 31,619 +1.5 2017.10

    34.7 2017.11

    +0.9 2017.10 +12.5

    2017.11 58.3

    加拿大 16,404 44,773 +3 2017.11 5.9

    2017.11 +2.1

    2017.09 +3.85

    2017.11 54.4

    印度 24,390 1,852 +6.7 2016-2017 3.43

    2017.11 +4.96

    2017.10 +0.3

    2017.11 52.6

    巴西 20,809 10,020 +0.7 2017.10

    12.4 2017.11 +6.99

    2017.10 +4.92

    2017.11 53.5

    俄羅斯 14,693 10,248 +1.8 2017.11 5.1

    2017.11 +6.5

    2017.10 +2.9

    2017.11 51.5

    PMI 指數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佈 2017 年

    11 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 58.2

    %,較上月下降 0.5 個百分點(10 月份為

    58.7%),該指數高於 50%表示製造業經濟

    擴張,低於 50%為製造業經濟收縮。

    根據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11 月

    PMI 指示整體經濟連續第 102 個月的增

    長,並且表明製造業連續第 15 個月增長。

    PMI 與整體經濟之間的過去關係表明,1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5

    月至 11 月的平均 PMI(57.4%)相當於實際

    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度增長 4.5% ,如

    果 11 月的 PMI(58.2%)是年化的,則相當

    於每年實際 GDP 增長 4.7%。

    國際景氣

    ECB 大增 2018 年經濟成長預估 2.3%

    歐洲央行(ECB)與英格蘭銀行(央

    行)公佈 2017 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決議,

    歐洲央行將利率水準按兵不動,繼續實行購

    債計畫直至 2018 年 9 月,並將維持低利率

    水準「一段時間」。

    在英國方面,英國央行將基準利率維持

    在 0.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不過英國通

    膨明顯上揚,已增強英國央行升息壓力。

    歐洲央行持續對歐元區的經濟復甦抱持

    謹慎態度,暗示不急於追隨 FED 的升息腳

    步。雖然歐洲央行預期歐元區 19 國在 2020

    年前將有強勁的經濟成長表現,但仍維持利

    率不變。

    歐洲央行經濟學家預測,歐元區經濟將

    擴張 2.3%,大幅高於前次於 2017 年 9月預

    估的成長 1.8%。經濟學家認為歐元區 2017

    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創下 2007 年以來最佳紀

    錄。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表示:「歐洲將展

    現強勁的經濟擴張步伐,成長展望也將大幅

    好轉」。

    歐洲央行在去年 10 月例會宣布購債計

    畫將實施至 2018 年 9 月,2018 年 1 月起每

    月購債規模減半至 300 億歐元。分析師密切

    觀察公司債和政府公債在 2018 年購債計畫

    的組成比重。

    英國公佈的去年 1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年增 3.1%,創下 2012 年 3 月以來最大增

    幅,亦超出英國央行 2%的目標。英國通膨

    在例會召開前超標,加重央行總裁卡尼的升

    息壓力。

    外匯經紀商 Infinox 分析師德普在例會

    前表示,英國的貨幣政策可能維持不變,但

    通膨升溫可能仍代表「進一步升息的壓力小

    幅增加」。

    此外,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通過,

    維持公債和公司債購買規模在 4,350 億英鎊

    (約 5,970億美元)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英國央行於 2017 年 11 月 2 日宣布升息

    1 碼,此為 2007年 7月以來首度緊縮銀根。 來源:工商時報

    2035 全球前 10 大城 陸占 4 座

    隨著大陸經濟實力的崛起,牛津經濟研

    究院(Oxford Economics)日前於研究報告

    中指出,2035 年,上海將取代巴黎,躋身

    全球第 5 大城市經濟體。屆時,排名前 10

    大的世界巨型城市中,就有 4 個來自中國,

    這也說明了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向東方移

    動。

    鳳凰網報導,18 年後的世界城市格局

    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西方國家的城市能否還

    可獨領風騷?對此,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

    家 Mark Britton 在 1 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當

    前已經占全球活動近 60%的前 780 個城

    市,在未來約 20 年的時間內將增加近 5 億

    人口和 32 兆美元的經濟產值。

    Britton 說:「世界的城市中心將繼續向

    東方轉移,特別是西方一些城市的增長可能

    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制約,某些城市的人口甚

    至會減少」。

    Britton 認為,2035 年,全球大城市格

    局將發生重大變動,過程中的大贏家將是新

    興亞洲,尤其中國在 2035 年時,上海市將

    會擠下巴黎,成為世界前 10 大城市的第 5

    位。另外,擠進前 10 大城市的中國城市,

    還有北京、廣州和天津;而進入全球前 20

    的中國城市有深圳、重慶、蘇州。

    另一方面,亞洲城市在總體經濟產出

    上,預計將在大約 10 年左右的時間裡超越

    歐洲和北美城市的總和,說明了經濟實力天

    平的傾斜變化。而在 10 年前,西方城市的

    GDP 總和是亞洲城市的兩倍。

    Britton 表示,儘管中國之外的其他亞

    洲城市也會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譬如

    到 2035 年,孟買和吉隆玻等地的 GDP 將增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6

    加 4.7 兆美元。但是,中國的城市在此期間

    將增加約 14 兆美元,並且在已經上榜 18 個

    城市的基礎上,還有 15 個城市將進入全球

    100 大城市。

    華爾街見聞報導,按照牛津經濟研究院

    的預測,18 年後的中國城市經濟版圖中,

    「北上廣」依然是前 3 大城市,而近期增長

    力道強勁的深圳只是中國第 5 大城。另一直

    轄市天津將成為中國 GDP 第 4 大城市,原

    因可能是受益於京津冀協同發展與非首都功

    能疏解。 來源:工商時報

    台灣總體經濟

    經濟成長概要 GDP

    106 年第 3 季初步統計實質 GDP 與 105

    年同期相較(yoy)成長 3.10%,經季節調整

    後對上季(saqr)成長 1.67%,折算年率(saar)

    為 6.84%;第 1、2 季 yoy 分別為 2.64%與

    2.28%,saar 分別修正為 1.43%及 1.48%。

    大陸財政部宣布 續行 ECFA

    儘管兩岸政治氣氛不佳,但大陸方面決

    定繼續推動兩岸在 2010 簽署的兩岸經濟合

    作架構協議(ECFA)。大陸財政部發佈通知

    指出,為促進「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

    設,大陸將對原產於 26 個國家或地區的部

    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包括

    ECFA。

    我海基會和大陸海協會是在 2010 年 6

    月 29 日在重慶簽署 ECFA,其中「早期收

    穫清單」自 2011 年開始執行,早收清單在

    貨品方面,大陸對台灣開放 521 項,台灣則

    對大陸則開放 267 項,包括石化產品、運輸

    工具、機械產品、紡織產品等;服務業則是

    台灣開放 9 項,大陸開放 11 項。

    ECFA 在早收清單實施之後,仍有服務

    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投資保障協議和

    爭端解決機制等四大後續協商議題,其中兩

    岸服貿協議雖在 2013 年完成簽署,但在

    2014 年「318」學運之後,在立院擱置至今

    未能生效實施。貨貿協議則在 2015 年 12 月

    進行第 12 輪談判之後,也停滯至今尚未重

    啟協商。

    雖然 ECFA 後續談判陷於停頓,但早收

    清單的持續實施,仍對兩岸相關業者帶來許

    多關稅減免和市場開放的好處。大陸商務部

    台港澳司 2017 年 11 月底公佈數據顯示,

    ECFA 早收計畫在貨物貿易部分,從實施至

    2017 年 6 月底,大陸對台灣累計減免關稅

    約 256.2 億元人民幣;台灣對大陸累積減免

    關稅約 28.5 億元。

    在服務貿易部分,台灣共有 53 家金融

    企業和 661 家非金融企業利用早收優惠政策

    在大陸服務;大陸共有 6 家金融企業和 224

    家非金融企業因早收優惠政策在台服務。

    大陸財政部昨指出,對原產於 26 個國

    家和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其中

    2018 年新實施的有中國和喬治亞共和國自

    貿協定,進一步降稅的則有中國與東協、巴

    基斯坦、韓國等自貿協定。大陸分別與港澳

    的更緊密經貿安排(CEPA)將適當擴大實

    施零關稅的商品範圍。繼續實施 ECFA。

    另外,大陸財政部也公佈 2018 年進出

    口關稅部分調整。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

    將取消鋼材、綠泥石等產品的出口關稅,適

    當降低三元複合肥、磷灰石、煤焦油、木

    片、矽鉻鐵、鋼坯等產品的出口關稅。取消

    廢鎂磚、廢鋼渣、廢礦渣等商品進口暫定稅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7

    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 來源:工商時報

    彭教授最後一堂課 解 12 道題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主持任內最後一場

    理監事會,宣布重貼現率 1.375%維持不

    變,利率「連六凍」。

    台灣央行召開第 4 季理監事會,發下厚

    厚一本多達 98 頁的記者會參考資料。彭淮

    南在會後記者會上宣布,本次理事會以

    「15:0」一致決議維持利率不變,主要考量

    2018 年全球經濟前景仍存不確定性,國內

    景氣復甦步調溫和,產出缺口尚為負值,當

    前通膨壓力及未來通膨預期均溫和,且金融

    情勢趨緊,實質利率水準在主要經濟體中尚

    稱允當。

    央行認為維持現行政策利率及 M2 貨幣

    成長目標區不變,持續貨幣適度寬鬆,有助

    營造穩定的金融環境,協助經濟持續成長;

    在匯率部分,央行重申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

    外匯市場供需決定,如遇短期資金大量進出

    等不規則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與失序變

    動,不利經濟與金融穩定時,將本於職責維

    持外匯市場秩序。

    在房市管制部分,央行自 2010 年實施

    一連串房市管制措施,在 2016 年 3 月大幅

    度鬆綁,目前僅豪宅限貸未解除,彭淮南指

    出,豪宅就是有錢,且貸款上限六成,與一

    般平均房貸成數六成八左右差異不大,因此

    未考慮放寬;本次理監事會議首度發佈

    2018 年四次會議召開日期,為央行首見,

    彭淮南也對外界疑惑點主動提出說明,其中

    對於台灣經濟成長減緩原因,彭指出在需求

    面因素,因民間消費、民間投資與輸出對經

    濟成長貢獻均下降;在供給面因素,則因產

    業轉型慢、創新不足、勞動力下滑所致。

    台灣利率以及新台幣匯價是否偏低?彭

    則解釋,台灣的利率並未偏低,與其他國家

    相較,台灣目前的實質利率水準為正數,且

    明顯高於主要國家,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在

    新台幣部分,其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呈現雙向

    變動,且 2010 年以來,新台幣呈升值趨

    勢。

    其餘包含 2000 年以來全球通膨率走低

    的原因、本年以來國內通膨率低之主因、匯

    率影響貿易條件等共 12 個問題,彭淮南也

    一一回應。 來源:經濟日報

    景氣燈號

    106 年 11 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

    數為 22 分,較上月減少 1 分,燈號由綠燈

    轉呈黃藍燈,惟景氣領先、同時指標仍持

    續上升,顯示當前國內景氣仍維持復甦。

    展望未來,國際景氣穩定回升,全球

    貿易量可望續增,以及新興應用商機持續

    發酵,可望推升我國明年出口動能;惟需

    注意主要國家貨幣政策正常化、民粹政治

    風潮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等風險。內

    需方面,半導體業者增加先進製程投資,

    加上政府積極改善投資環境等措施,有助

    民間投資增溫,此外,藉由前瞻基礎建

    設、產業創新發展計畫之推動與落實,整

    體投資力道將明顯擴增;民間消費在就業

    情勢改善與跨年、農曆春節商機激勵下,

    可望增加買氣。整體而言,各主要預測機

    構上修今年與去年經濟成長率,顯示國內

    經濟仍屬穩健,未來景氣審慎樂觀。

    來源:國發會

    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由上月4.48%減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8

    為4.24%,燈號續為黃藍燈。

    股價指數變動率:由上月 15.2% 增為

    18.1%,燈號續為黃紅燈。

    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由上月下修值1.2%

    減為-0.3%,燈號由維持黃藍燈。

    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變動率:與上月相

    同,仍為0.84%,燈號續為黃藍燈。

    海關出口值變動率:由上月上修值10.48%

    減為10.46%,燈號續為綠燈。

    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變動率:由上月下

    修值 7.6%減為 5.7%,燈號維持綠燈。

    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變動率:由上月下修值

    0.1%減為 -1.1%,燈號由黃藍燈轉呈藍

    燈。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變動率:由上

    月3.7%減為2.1%,燈號續為黃藍燈。

    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由上月下修值

    100.6點減為99.5點,燈號續為綠燈。

    領先指標

    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101.78,較上月上

    升0.27%。

    同時指標

    同時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 103.18,較上月上

    升 0.53%。

    民間消費

    國內就業市場改善,股市交易熱絡,均有

    助支撐消費動能,預測106年民間消費成長2.14

    %(上修0.25個百分點)。展望2018年,隨國內景

    氣穩定成長,基本工資及軍公教待遇調高,可

    望推升消費意願,惟國內少子女化及人口老化

    等結構性因素,則約制部分成長力道,預測107

    年實質成長2.08%。

    物價 CPI

    11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較上月

    漲0.24%,經調整季節變動因素後漲0.71

    %;較上年同月漲0.35%,1-11月平均,較

    上年同期漲0.57%。 來源:財政部統計處

    勞動市場

    11 月就業人數 1,139 萬 8 千人,較上月

    增加 1 萬 6 千人或 0.14%;失業人數 43 萬 9

    千人,較上月減少 4 千人或 0.86%,其中初

    次尋職失業者減少 3 千人;失業率 3.71%,

    較上月下降 0.04 個百分點;經調整季節變動

    因素後之失業率 3.69%,與上月持平。

    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工業生產變動

    11月工業生產指數112.33,較上月增加

    0.38%,其中製造業增加0.65%;經季節調整

    後,工業生產增加 0.61% ,製造業增加

    0.62%。與上年同月比較:工業生產增加

    0.85%,其中製造業增加1.16%,礦業及土石

    採取業減少3.97%,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增加

    3.50%,用水供應業減少0.08%,建築工程業

    減少18.00%。累計1至11月與上年同期比

    較:工業生產增加3.02%,其中製造業增加

    3.97%。 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進出口

    11 月出口 288.8 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最

    高水準,較上月增 4.9%,較上年同月增

    14.0%;累計 1 至 11 月出口 2,878.8 億美

    元,較上年同期增 13.1%。

    11 月進口 229.2 億美元,較上月增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9

    2.6%,較上年同月增 9.0%;累計 1 至 11 月

    進口 2,361.4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 12.6%。

    外銷訂單

    11 月外銷訂單 486.9 億美元,創歷年單

    月新高,較上月增加 20.9 億美元或增 4.5

    %,經季節調整後增 1.5%。與上年同月比

    較:外銷訂單增加 50.7 億美元或增 11.6

    %,為連續 16 個月正成長,按新台幣計算

    增 5.8%。累計 1-11 月與上年同期比較:1

    至 11 月外銷訂單 4,443.3 億美元,創歷年同

    期新高,較上年同期增加 410.3 億美元或增

    10.2%。 來源:財政部統計處

    金融面統計

    貨幣總計數(貨幣供給)

    11 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 M1B、M2 月

    增率分別為 0.18%及 0.58%,均較上月為

    高。M1B 年增率下降為 4.40%,主要係因

    活期性存款成長減緩所致;M2 年增率則上

    升為 4.07%,主要受銀行放款與投資成長增

    加,以及外資持續淨匯入之影響。累計

    2016 年 1 至 11 月 M1B 及 M2 平均年增率

    分別為 4.71%及 3.76%。

    貨幣利率

    11 月份日平均拆款餘額為 5,079 億元,

    較上月減少 306 億元或 5.68%。金融業隔夜

    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3%,最低為 0.171%,

    加權平均利率為 0.177%,較上月下降 0.004

    個百分點。

    商業本票市場利率

    ●初級市場:11 月份最高利率為 0.72%,最低利率為 0.45%;全月平均初估值為

    0.59%,較上月上升 0.02 個百分點。

    ●次級市場:11 月份最高為 0.469%,最低為 0.380%;全月平均初估值為 0.40%,

    較上月上升 0.01 個百分點。

    存款及放款與投資

    11 月底全體貨幣機構放款與投資月增

    率(以成本計價)為 0.59%,較上月底為高;

    年增率亦由上月底之 4.90%上升為 5.23%,

    係因銀行對民間部門債權成長增加所致。若

    包括人壽保險公司放款與投資,並加計全體

    貨幣機構轉列之催收款及轉銷呆帳金額,以

    及直接金融,則全體非金融部門取得資金總

    額年增率為 3.98%,高於上月底之 3.83%。

    來源:台灣中央銀行

    外匯市場

    外匯存底

    106 年 11 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

    4,504.69 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 26.82 億美

    元。106 年 10 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

    4,477.87 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 5.66 億美

    元。

    出進口外匯收支與上年同期比較

    ● 出口外匯收入:計 26,298.7 百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3,392.3 百萬美元或 14.8%。

    ● 進口外匯支出:計 19,269.7 百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2,443.5 百萬美元或 14.5%。

    出口外匯結售及未立即結售新台幣與上年

    同期比較

    ● 結售新台幣:計 1,434.3 百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28.0 百萬美元或 2.0%。

    ● 未立即結售新台幣:計 24,864.4 百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3,364.3 百萬美元或

    15.6%。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0

    金融指標圖

    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利率及金額

    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

    營建業走勢

    概要

    2017 年第 3 季國泰全國房地產指數,

    相較上一季為價跌量穩,相較去年同季為價

    量俱穩。國際經濟情勢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

    長率,且預估 2018 年將優於 2017 年,然美

    國川普經貿政策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及地緣

    政治衝突等,仍將增加全球經濟風險與後市

    變化。國內市場隨全球經濟穩健成長,軍公

    教調薪帶動企業加薪,預估經濟成長率將上

    調,九月央行持續維持利率不變政策。都市

    更新條例修訂、實價登錄修法與實坪計價制

    度研議等,將牽動房地產後市發展。整體而

    言,本季適逢民俗月,全國推案量減少,價

    格微幅下修,議價空間縮減,成交量穩定,

    銷售率提升,顯示第三季整體房市維持盤整

    格局。

    本季台北市相較上季價跌量增,相較去

    年同季則價漲量穩,成交量從低檔逐漸回

    溫。新北市相較上季呈現價穩量縮,相較去

    年同季價跌量穩,房市仍在持續盤整,後市

    發展仍應審慎觀察。桃竹地區市場表現雖價

    量俱漲,然本季新竹銷況,相較桃園佳,後

    市發展仍待觀察。台中市相較上季價跌量

    穩,整體市場仍在盤整階段。台南市相較其

    他各區表現較弱,價量都明顯向下修正,後

    市發展應保守因應。高雄市相較上季價穩量

    增,開價及推案量減少,但銷售率和成交量

    皆明顯提升,主因為外圍地區推案帶動影

    響,相較去年同季價穩量縮,顯示市場仍在

    盤整,後市發展仍待觀察。 來源:國泰房地產

    房地產指標

    推案規模

    本季新推個案數共 173 件,推案戶數計

    有 11,071 戶。個案總可銷金額為 1,492 億

    元,較上季下降而較去年同季上升;主力總

    價為 1,289 萬元(主力總價按可售戶數加權

    計算(不含透天)),較上季下降而較去年同季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1

    上升;其中大廈類型推案者佔 90%。

    來源:國泰房地產

    建物買賣移轉

    六都地政局公佈 11 月買賣移轉棟數,

    台北市移轉量 2,060 棟,重回 2 千棟大關之

    上,月增 22.4%、年增 19.1%;新北市

    4,384 棟,月增 7.2%、年增 5.4%;桃園市

    3,752 棟,月增 38.7%、年增 10.8%。台中

    市 3,775 棟,月增 39.6%、年增 21.1%;台

    南市 1,794 棟,月增 22%、年增 21.1%;高

    雄市也突破 3 千棟,月增 22.9%、年減 4.9

    %。六都 11 月合計移轉棟數為 1.88 萬棟,

    月增 24.3%、年增 10.1%。

    累計前 11 月新北市移轉棟數為 4.73 萬

    棟、年成長 25.2%,表現最為亮眼;台中市

    也有超過 2 成的年成長;六都當中僅桃園市

    因去年合宜住宅交屋墊高基期,較去年小幅

    下滑 4.9%。前 11月六都合計移轉量為 18.46

    萬棟、年增 13%。

    六都 2018 年地價、現值 全都跌

    房市低迷盤整,價格疲弱,最新出爐的

    全台六都公告地價、公告土地現值全面下

    跌,尤其公告地價下修明顯,六都中更以台

    中市下調 6.36%幅度最大;台北市下跌 6.12

    %次之,卻是 1987 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大

    跌幅。

    六都 2018 年公告土地現值、公告地價

    全部出爐,台北市分別下跌 1.76%、6.12

    %;新北市則下調 1.82%、0.84%,桃園市

    下修 2.41%、4%,台中市下挫 0.98%、

    6.36%,台南市微跌 0.04%、0.05%,高雄

    市也小跌降 0.42%、1%。

    台北市地政局表示,為反映一般正常交

    易價格變動情形,經地價評議委員會綜合考

    量內政部建議、民眾負擔能力及地方財政自

    主,評定台北市 2018 年公告地價平均跌幅

    6.12%,充分反映近 2 年地價動態;另公告

    土地現值 2018 年調降 1.76%。至於地王寶

    座,仍由「台北 101」大樓以每坪公告現值

    575 萬元,第 5 度蟬連。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 2018 年公告地

    價平均跌幅 6.12%,是 1987 年有統計數據

    以來最大跌幅。至於 2018 年台北市公告現

    值跌幅 1.76%,則為連 2 年下跌。台北市地

    政局地價科長潘依茹表示,以此跌幅估算,

    自用住宅平均每戶的地價稅額可減少 315

    元;一般稅率平均每戶可減少約 2,000 元。

    北市地政局長李得全則指出,此跌幅會造成

    地價稅減收,估計會少收 20 億元。

    高雄市地政局長黃進雄表示,考量商

    業中心轉移及其人口變動、環境發展情

    形,加上考量縮短各行政區公告地價占公

    告土地現值比的落差等因素,公告地價降

    幅較大;但包括 72 期、78 期、82 期及 84

    期重畫區等仍有調漲。另苓雅區的大遠百

    第 5 年蟬聯地王寶座,公告土地現值維持

    每坪約 188 萬元。 來源:工商時報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2

    辦公室租金

    ●開價與議價空間率部分,台北市 A 級辦

    公室、台北市 B 級辦公室、內湖科技園區

    辦公室與新北市辦公室皆維持穩定。南港

    科技園區辦公室開價呈現穩定波動,議價

    空間率微幅下降。

    ●空置率部分,台北市 B 級辦公室、內湖

    科技園區辦公室、南港科技園區辦公室及

    新北市辦公室均呈現穩定波動,台北市 A

    級辦公室空置率呈現微幅上升。

    來源:國泰房地產

    住宅價格指數

    內政部發佈 106 年第 2 季全國、6 都住

    宅價格指數。經統計 106 年第 2 季全國住

    宅 價 格 指 數 為 113.98 , 較 上 季 上 漲

    0.44%,較去年同季下跌 0.9%。在主要都

    會區方面,臺北市本季住宅價格指數為

    98.89,較上季上漲 0.66%,較去年同季下

    跌 1.51%;新北市指數為 105.63,較上季

    下跌 0.53%,較去年同季下跌 1.32%;桃

    園市指數為 111.56,較上季下跌 1.20%,

    較去年同季下跌 0.62%;臺中市指數為

    123.26,較上季上漲 0.16%,較去年同季上

    漲 0.15%;臺南市指數為 122.18,較上季

    上漲 0.84%,較去年同季上漲 0.82%;高

    雄市指數為 123.75,較上季上漲 1.09%,

    較去年同季上漲 1.99%。

    觀察 106 年第 2 季的住宅價格變動,

    全國指數呈現微漲,6 都中有 4 都的住宅

    價格指數呈現上漲,僅新北市及桃園市下

    跌,但無論是上漲或下跌之都會區,其住宅

    價格指數的變動都相當小,多數在 1%以

    內,住宅價格波動相對持平。

    從趨勢面來看,全國住宅價格指數 106

    年第 2 季出現小幅上漲,但幅度不及前波

    高點,因此僅能視為回穩,臺北市住宅價格

    仍是維持在基期以下,這主要是因為過去臺

    北市價格上漲幅度較高,在市場觀望氣氛濃

    厚下,修正幅度自然較大;新北市及桃園市

    本季呈現回跌,桃園市則是連續二季下跌,

    指數為近一年新低,趨勢上維持盤跌格局;

    臺中市、臺南市本季雖然上漲,但漲幅偏

    低,且未突破前一波高點,顯示趨勢上雖屬

    偏弱格局,但價格似乎出現支撐跡象。

    建築物建造執照

    106 年 10 月核發建築物之全台建造執

    照件數計 1,937 件,較上月減少 11.55%;

    總樓地板面積為 259 萬 3 仟平方公尺,較上

    月減少 1.82%;使用執照件數計 1,822 件,

    較上月減少 4.46%;總樓地板面積為 243 萬

    5 千平方公尺,較上月減少 6.90%。

    大型商辦交易額 2017 年增 5%

    第一太平戴維斯調查,2017 年大型商

    用不動產交易金額至 12 月 18 日止達 691 億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3

    元,較 2016 年同期微幅成長 5%,市場仍

    缺乏壽險業資金挹注,董事長朱幸兒表示,

    壽險業資金充沛,若能注入市場,2018 年

    商用市場就會「曙光乍現」。

    第一太平戴斯研究部協理丁玟甄表示,

    2017 年商用不動產仍在打底階段,自 2009

    年以來,2017 年交易量僅高於 2016 年,在

    壽險業熄火之下,2017 年主要買盤多為科

    技業與餐飲百貨零售業者,雖有外資投入,

    但多非過去的投資機構,而是台灣資金設立

    的境外公司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商用市場大咖是壽

    險業,2017 年動能僅剩不到百億元,即使

    加上購置土地,合計也僅 113 億元,僅約去

    年的四成。

    丁玟甄表示,金八條實施五年來,壽險

    不動產投資達,3000 億元,但多流向海外不

    動產及政府地上權,實際流入民間投資不到

    1,400 億元,商用市場缺乏壽險資金挹注,

    交易動能低落。

    朱幸兒以「曙」字為 2018 年房市代表

    字,她表示,代表「買氣」與「景氣」的二

    大指標房貸餘額與建築融資餘額,2017 年

    有 4%的年增率,加上銀行資金超過 10 兆

    元,而股市及黃金過去二年漲多,壽險業可

    運用於投資不動產投資的餘額,以國壽為例

    即約 1.5 兆元,而國內肥咖條款將使 4,500

    億元海外資金無所遁形,2018 年房市「谷

    底揚升、曙光乍現」。

    第一太平戴維斯調查顯示,被視為商用

    市場之一的土地市場,2017 年交易逾千億

    元,其中建商購地金額 2017 年可望突破

    600 億元,年增七成,顯示住宅市場銷售加

    速,建商購置土地需求增加。不過,建商鎖

    定自用需求、讓利快速銷售,態度仍謹慎,

    多堅持「三不」原則,即「不便宜、要整

    合、不能即時開發」的土地不買。

    2017 年興富發建設購地逾 131 億元為

    建商買地王,潤泰創新、櫻花、達麗、遠雄

    等建商約在 25 億至 40 億元。 來源:經濟日報

    國外房地產指標

    美國聯邦住屋融資局(FHFA)公佈,美

    國 10 月份 FHFA 房價指數按月升幅放緩至

    0.5%(9 月升 0.7%),符合市場預期。與去年

    同期相較,10 月份 FHFA 房價指數上揚

    6.1%。 來源:財訊快報

    倫敦商辦 Q3 交易 外資包 9 成

    《金融時報》報導,趁英鎊貶值,外資

    大舉搶進倫敦商辦掃貨,2017 年第 3 季倫

    敦商辦交易總值達 48 億英鎊,其中外資占

    比高達逾 9 成,投資金額改寫歷史新高,來

    自亞洲的外資占比更逼近 7 成。

    報導指出,根據商業不動產服務業者世

    邦魏理仕的統計,2017 年 7 到 9 月倫敦商

    用不動產總交易值達 48 億英鎊,外資占比

    更一舉衝破逾 9 成。

    根據世邦魏理仕的數據與金融時報的研

    究,2010 年初以來倫敦商辦外資交易每季

    平均占比約 6 成,但自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

    的 2016 年下半年以來,外資交易每季平均

    占比則升至約 65%。

    Numis 分析師鄧肯表示,英國公投脫歐

    後英鎊重貶,對於海外買主來說英國資產的

    魅力大增。

    鄧肯認為,許多外資是基於多元配置的

    考量買進倫敦商辦,而大陸與香港的投資人

    除了多元配置,另一個原因是盡可能將資金

    匯往海外,因此投資英國。

    陸資是因擔心本國可能擴大資本管制而

    提前將資金投資海外,8 月時大陸政府針對

    包括房地產在內等海外「非理性」的投資採

    取限制措施,儘管香港企業不在管制對象名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4

    單,但許多業者因擔心大陸市場可能不穩同

    樣將資金移往海外。

    上一季倫敦商辦交易中就出現一筆重磅

    的買賣,香港醬料大廠李錦記 7 月時砸下

    13 億英鎊,從英國房地產業者 Landsec 與

    金絲雀集團手中買下倫敦地標「對講機」摩

    天大樓,創下英國房地產史上獨棟商辦交易

    金額的新天價。

    世邦魏理仕倫敦資本市場研究部主管皮

    爾森表示,相關數據顯示倫敦在外資眼中

    「仍具吸引力」,英國商用不動產的收益率

    還不錯,而且倫敦資產還具保值的特點。

    皮爾森還說:「這就是全球化的結果,

    任何一家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策略就是多元

    配置,在全球各大城市都會有投資標的」。 來源:工商時報

    全球零售業悲歌 商場低價出售

    2017 年已宣布的全球不動產併購金額

    高達 3,870 億美元,刷新金融海嘯前創下的

    紀錄,倉儲等工業不動產需求強勁,帶動交

    易激增,但零售業關店潮導致許多商場以低

    價出售,更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而這也成

    為零售邁向末日的最新證據。

    根據湯森路透編纂的資料,2017 年至

    11 月 15 日為止,宣布的不動產交易超過

    3,300 件,總金額達 3,870 億美元,占全球

    總併購金額的 12.1%。

    這些數據打破了 2007 年金融前危機前

    夕的舊紀錄。

    當時在同一期間全球共有 2,500 件不動

    產併購交易,總金額 3,800 億美元,占全球

    併購交易的 11.9%。但有別於 2007 年,這

    次的不動產併購熱潮似乎不是泡沫即將爆破

    的前兆;許多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反

    而是因為與經營不善的零售業關係密切而受

    牽累。

    華爾街的交易商說,對零售業曝險的不

    動產公司屢屢折價出售商場或店面,成為這

    場併購熱潮的重要推手。

    德銀全球不動產主管高德曼說:「這些

    公司以遠低於淨資產價值的折價交易;大家

    都在說,實際上應該這樣嗎?」

    例如布魯克菲爾德不動產夥伴公司出價

    279 億美元併購商場集團 GGP,根據湯森路

    透的資料,這是史上第三大不動產交易。買

    方出價每股 23 美元,溢價幅度達 20%,但

    許多人認為仍遠低於該公司的實際價值。

    若少了零售業的動盪以及對零售業曝險

    的 REITs,2017 年不動產的併購可能不會

    這麼熱。

    亞馬遜對助長不動產併購需求也有貢

    獻,如 2017 年 6 月併購高檔生鮮食品業者

    全食。工業不動產交易則是第三隻推手。例

    如中國的 Nesta 投資控股以 164 星元買下亞

    洲最大倉儲營運商新加坡 GLP,黑石以 138

    億美元出售歐洲的物流倉儲巨人 Logicor。

    來源:經濟日報

    不動產投資及租賃市場

    全台最大文創旅店集團明年 IPO 承億文旅

    藉併購加速展店

    全台最大文創設計旅店集團承億文旅去

    年營收挑戰 5 億元大關,今年推動登錄興櫃

    計畫。承億集團董事長戴俊郎透露,承億

    IPO 著眼於全台拓點,希望提升品牌知名

    度、招募年輕人一起打拚;適逢全台掀起旅

    館拋售潮,承億會積極進場併購,目前與高

    雄、台東等地旅館業者洽談,今年也將首度

    進軍台北、宜蘭開承億輕旅,在台東自地自

    建池上早稻文旅,加速在全台連線展店遍地

    開花。

    從營建起家、立足嘉義的承億集團,

    2011 年轉投資成立承億文旅,跨足旅館餐

    飲市場即放眼全台,短短 6 年已有「桃城茶

    樣子」、「花蓮山知道」等 5 家文創設計旅

    館,2015 年跨足背包客市場,陸續在嘉

    義、台南、花蓮、高雄四地開設承億輕旅,

    以及「微風岸」、「山山來食」等 2 家餐廳;

    2016 年承億集團另成立「小鎮慢讀」,跨足

    書店。

    承億集團粗估去年營收將近 8 億元,其

    中承億文旅營收貢獻約 5 億元,已大幅超越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5

    母公司的營建事業。戴俊郎指出,承億從賣

    數千萬元的房子,到幾千元的旅館住宿、幾

    百元的書、幾十元的文具,希望朝垂直整合

    相關性概念來發展,也看好在地文化文創內

    容開發是一門好生意。

    嘉工畢業、18 歲踏入建築業的戴俊

    郎,從跑工地、監工做起,29 歲成立建設

    公司,從建案命名、規畫到興建,便考量周

    遭景致、人文史地量身訂作,例如近期「老

    樣子」、「十餘畝」等建案,僅管價錢比同業

    貴,卻往往能在 3 個月完售。

    6 年前,他買下嘉義義美歌劇院,改裝

    成嘉義商旅,同時多角化發展。戴俊郎說,

    蓋住宅,客廳、餐廳、房間等空間配置多已

    固定;蓋飯店,打造空間的邏輯、規格則寬

    廣多了,可以開創更多新觀點、可能性,為

    集團加分,加上土地取得愈來愈困難,讓戴

    俊郎決心大力發展飯店餐飲事業。

    承億文旅以「台灣在地文創風物體驗」

    為品牌核心價值,旗下 5 館都以在地人文、

    風物、歷史、故事為靈感,貫穿建築硬體與

    軟性服務體驗來設計,創造飯店的獨特性與

    可閱讀性,同時整合在地旅遊資源,滿足旅

    人深度與多樣化的旅行期待。

    例如,在嘉義的「桃城茶樣子」為全球

    首座以茶為主題的設計旅店,以「茶的 44

    件事」為硬體設計及服務規劃的概念,並將

    阿里山上自有契作茶園結合住宿,提供旅客

    具深度、在地化的體驗;「花蓮山知道」則

    以山、海及原住民文化/音樂等元素為肌

    理,呈現台灣後山的人物寫景,也將東台灣

    特有旅遊活動與住宿一併規劃套裝行程。

    戴俊郎強調,承億文旅不只是做飯店,

    也提供在地藝術家發表作品、展演的平台,

    與台灣在地文創產業共好,每年舉辦約 12

    場巡迴藝術展出,吸引逾 10 萬人次看展;

    承億文旅也加強與異業合作,包括生活居家

    HOLA、數位音樂 KKBOX、NISSAN 汽車

    等品牌商,導入人流,把消費市場做大。

    承億文旅 2016 年合併營收 4.6 億元,

    增幅超過 3 成,2017 年靠著異業結盟、與

    各地旅遊店合作,有機會達到 5 億元。戴俊

    郎透露,未來 2 年展店以承億輕旅為主,針

    對說走就走的學生旅遊、軍公教國旅族群推

    出房價優惠,今年底前還有至少 3 家輕旅開

    出。 來源:工商時報

    台北車站商圈 飯店爭相搶進

    被視為飯店一級戰區的台北西區站前商

    圈,未來 3~5 年將戰火噴出。基泰建設興

    建中的「基泰忠孝」商用大樓預計 2019 年

    上半年加入戰局,加上己正式簽約的台北市

    「市議會舊址」豪昱營造地上權案、皇翔建

    設攜手萬豪集團旗下的「萬麗酒店」、2018

    年將招標的「雙子星 C1D1」和「北門郵局

    都更案」,至少 5 大飯店開發案將同台較

    勁。

    房市景氣循環已經從高峰走向低潮,除

    了加工出售的住宅案之外,可提供長期穩定

    現金流的商用不動產,躍居為建商下波開發

    的首選。基泰建設副總經理張玉貞表示,未

    來基泰的願景就是採住宅、經營、商用地

    產,三足鼎立,並深耕雙北;其中商用地產

    方面,基泰重頭戲就是「忠孝基泰」,現在

    結構體已完成,預計 2019 年上半年可完工

    並取得使用執照。

    張玉貞表示,「基泰忠孝」是 37 層樓的

    大樓,位於「國門」地段的忠孝西路台北車

    站大樓對面、重慶南路,預計 1~4 樓引進

    購物商場,樓上則為國際品牌的觀光飯店,

    正在物色、溝通中。將來營運之後,基泰並

    沒有零售計畫,而會在未來將視市場狀況、

    整棟價值,再決定全棟出售。

    張玉貞表示,基泰目前看待下修中房市

    的因應策略,是「去住存商」,逐漸降低住

    宅開發案的比重,相對也會提高商業地產的

    開發比重。過去以依賴住宅零售為主的經營

    策略,也會改為採「整化全棟出售」為主的

    經營模式。

    綜觀台北西區商圈,也是飯店旅館重兵

    布局的一級熱門戰區,除了基泰建設「基泰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6

    忠孝」可望簽下國際品牌飯店之外,台北市

    政府與豪昱營造工程正式簽訂 50 年地上權

    契約的台北市「市議會舊址」,未來也不排

    除會作飯店使用。

    皇翔建設將在京站對面的台汽北站興建

    約 300 間房的萬豪集團旗下的「萬麗酒

    店」,則預估 2019 年第 3 季開幕。

    預計 2018 年重新啟動招標的台北「雙

    子星 C1D1」大樓聯合開發案,及規畫 2018

    年招商的中華郵政「北門郵局都更案」,加

    起來西區商圈就可能出現 4 棟新飯店大樓,

    熱鬧滾滾。 來源: 工商時報

    全台最大旗艦店 IKEA 砸 60 億 進駐高鐵

    桃園站

    交通部舉行招商大會,釋出 1500 億元

    的公共建設與採購商機,其中列在旗艦開發

    計畫的高鐵桃園站周邊開發案,傳出好消

    息。家具零售連鎖商場 IKEA 宣布將在桃園

    站打造全台最大旗艦店,總樓地板面積為

    2.2 萬坪,投資金額為 60 億元,媲美鄰近華

    泰名品城。

    高鐵局指出,青昇段 434、435 地號原

    本也有其他企業有意願投資,最後由 IKEA

    旗下的牛奶投資取得 50 年地上權的合約。

    IKEA 預計在桃園高鐵站旁打造全台最大旗

    艦店,總樓地板面積達 2.2 萬坪,獨棟經

    營,建物預計投資 18 到 20 億元,總投資額

    達 60 億元。

    官員表示,IKEA 就在站區旁邊,加上

    黃藍色企業識別標誌,非常顯眼。先前高鐵

    站旁的華泰名品城第一期和第二期已經陸續

    開幕營運,第三期工程預計在民國 108 年中

    旬完工。由於 IKEA 走的是大眾消費路線,

    和華泰名品城的商業機能有一定的區隔,兩

    者功能可以互補,IKAE 完工後也能提高周

    邊生活機能。

    預計 IKEA 最大旗艦店將在 2018 年獲

    得建照,並完成準備工作,進入建造階段,

    將在 2021 年完工營運,未來也可能開闢地

    下連通道與高鐵桃園站進行連接。

    高鐵局在招商大會中指出,機場捷運通

    車後,完成北桃 40 分鐘捷運生活圈。高鐵

    桃園站周邊希望打造國際商務城,IKEA 旗

    艦店就是高鐵車站特定區中第一家由外資投

    資的土地開發案。 來源: 工商時報

    皇翔攜日商 蓋四星飯店

    皇翔建設加速轉型地產開發商,繼士林

    官邸、台汽北站兩大飯店案後,公司近期又

    與日本連鎖飯店大咖藤田觀光正式簽下飯店

    合作契約,將聯手打造成房間數達 248 間的

    四星級飯店,也是集團第三家飯店合作案;

    總計皇翔未來三年將有三大飯店案完工。

    皇翔董事長廖年吉出席簽約,總經理廖

    宇祥指出,未來不動產業市場不太可能像過

    去一樣大好,建商必須要轉型,這也是公司

    積極切入飯店產業的原因。另外,建商轉進

    飯店市場也能擴大長期穩定收益,降低市場

    波動帶來的營運風險,因此公司在近幾年積

    極布局飯店市場。

    廖宇祥說,公司已選定位於台北市忠孝

    東路、臨沂街口近 400 坪土地,和日本連鎖

    飯店大咖藤田觀光株式會社已簽訂合作意向

    書,其中皇翔將擔任地主、日方為租客,藤

    田將以「Hotel Gracery 格拉斯麗」品牌進

    軍台灣飯店市場,全案將打造成房間數達

    248 間的商務飯店,將是集團第三家商用不

    動產合作案。

    皇翔指出,該案已在近期與日方完成簽

    約,預計 2018 年首季動工、2020 年完工;

    藤田觀光株式會社常務執行役員取締役北原

    昭表示,集團在日本擁有 60 多家飯店據

    點,與皇翔建設的合作是首度插旗台灣的代

    表作,在看好日本旅台遊客可望持續增加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7

    下,此時布局台灣飯店市場,不僅能強化日

    本遊客對品牌忠誠度,更能提升台灣對集團

    品牌的知名度。

    除了日本連鎖飯店大咖藤田觀光外,皇

    翔建設位於台北市士林官邸的 1,261 坪地上

    權土地,以及北市中心、面積達 1,392 坪台

    汽北站等兩大案,也和萬豪飯店攜手合作;

    總計三大飯店將砸約百億元投資興建;其中

    士林官邸飯店案已成立子公司普立斯國際公

    司專事負責,預計 2018 年 4、5 月後開幕;

    台汽北站飯店案,也將引進萬豪飯店旗下的

    萬麗酒店品牌打造五星飯店,預計今年初拿

    建照、動工,2020 年中完工。 來源: 經濟日報

    國際品牌進駐 北市東區店面轉熱

    去年忠孝東路四段店面空置率明顯下

    降,至少有六家國外品牌進駐東區臨路黃金

    店面,試測零售消費市場水溫,東區臨路店

    品牌經過一輪更迭,從過去超過 15 間店面

    空置,減少至二間空置,另有五間做為短租

    特賣會。

    根據德天國際地產市調,去年就有六家

    國外品牌進駐東區店面,如法國內衣品牌

    「6ixty 8ight」租下空了三年的前「糖朝」

    店 面 , 新 進 台 灣 的 美 國 保 養 品 牌

    「OROGOLD」租下 ZARA 隔壁店面,日

    本 婚 戒 品 牌 「 GINZA DIAMOND

    SHIRAISHI」旗艦店租下 SOGO 旁新建大

    樓店面。

    此外,東京生活雜貨「niko and...」旗

    艦店以逾 310 萬元租下原本亨得利承租的

    221 坪三角窗位置,日本快時尚設計師品牌

    「MiniSo」插旗忠孝敦化商圈,日本貴金屬

    回收專門店「 JEWEL CAFÉ」則租下原

    Clark 位於 SOGO 百貨旁的店面。

    新進品牌插旗,東區忠孝東路四段空置

    店面從原本空置超過 15 間,減少至二間空

    置,其他五間為短租特賣會,德天國際地產

    總經理田揚名表示,電子商務崛起,實體店

    面需求下降,逐漸轉向電子商務行銷模式,

    以忠孝東路 30 坪店面來說,平均月租金

    五、六十萬元,坪效不如以往,促使部分國

    內品牌退出東區一級戰場。

    反觀,近年來新進品牌、潮牌對於具廣

    告效益的店面或商場需求強,不少國外新進

    品牌進入台灣市場仍先鎖定東區。

    調查顯示,目前忠孝東路四段臨路店面

    共有七間待租,月租金開價約每坪 1.2 萬至

    2 萬元,其中統領百貨 ZARA 旁店面,目前

    也開價 80 萬元求租中。

    田揚名表示,受到 ZARA 高月租金影

    響,讓鄰近店面開價拉高,實體店面的對手

    除同質性店舖,還有電商,加上東區人潮流

    量不如以往,考驗品牌競爭力與人氣。 來源: 經濟日報

    商用不動產成交

    10/21 達麗錢進台中 大手筆購千坪地

    上市建商達麗建設,看好台中已躍居第二都

    的人口和就業紅利,加上三井 Outlet Mall

    插旗台中港,種種因素支撐台中房市需求,

    在環中路 12 期重劃區買下 912.51 坪土地,

    總價約 5.67 億元。

    10/24 高市府標售房地 4 成標脫 岡山最

    高雄市政府標售 30 筆房地,標脫率 4 成。

    其中,岡山區的標脫率達到 67%,溢價率

    最高、最搶手;最熱門的是岡山區大德段

    176 地號,由水鑫開發以 2004 萬元得標,

    折算每坪約 19.7 萬,溢價率 7.49%,也是

    溢價率最高的。標售面積最大的是楠梓區惠

    民段土地 1009 坪,由襄揚國際以 2.11 億得

    標,得標總金額最高,每坪約 19.83 萬元,

    溢價率 0.49%。

    10/26 購地天王 興富發拿下愛河畔千坪

    上市建商興富發建設砸下 24.23 億元,拿下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8

    高雄愛河畔佔地 1,400 多坪土地;興富發購

    買億記股權主要是億記公司擁有愛河千坪土

    地、及公司帳上 1 億多元現金、公設保留地

    和農地等資產,因此以股權交易方式,完成

    買賣。以每股交易價格 1,101 元,總交易價

    格為 24.23 億元。其中最具價值的資產是愛

    河畔 1,400 多坪土地,若單純把 24.23 億元

    扣除帳上現金和其它土地價值,再換算愛河

    畔每坪土地取得成本,約每坪 160 萬元,以

    容積率高達 840%來看,價格是很划算的。

    11/07 宜進砸 5 億買北市商辦

    加工絲廠宜進,購置位於忠孝東路四段商辦

    大 樓 頂 樓 , 土 地 面 積 約 55.6 坪 、 建 物

    535.92 坪,含三個車位總計 5 億元。目前該

    樓層為日商台灣日通承租使用,近期宜進辦

    完買賣手續後,與台灣日通進行換約並延長

    二年租期。

    12/04 國建大手筆雙北獵地 3 個月投入

    33 億

    上市建商龍頭國泰建設看好雙北市都會區買

    氣陸續回溫,密集簽下雙北市新店、南港、

    大安、土城等 4 筆土地,其中,土城明德段

    181 地號等 2 筆地號土地,占地 752.56 坪,

    每坪單價約 81 萬元,總計砸下 6.09 億元購

    地。估計累計投入至少 33 億元。

    12/07 台中南屯 2500 坪土地標售 豐邑

    建設得標

    國防部委託國產署標售台中市南屯區土地 7

    標,只有春安國小附近的第 2 標約 2580 坪

    以 14.15 億元標脫;該區屬於住 5,容積率

    高達 400%,溢價率為 1.59%,由豐邑建設

    以每坪約 54.86 萬元得標,標脫率為 40%。

    12/11 國泰拚物流倉儲 4.5 億買楊梅不動產

    打造全台物流共和國,國泰人壽再購地,以

    4.5 億元向台灣大昌華嘉供應鏈服務股份有

    限公司購得桃園市楊梅區的土地及建物,土

    地約 5,129.33 坪、建物約 3,512.97 坪。

    12/20 高雄土地競標熱 脫標率 81%

    高雄地政局 20 日標售土地競標,其中,永

    信建設耗費近 11 億標購 2 筆土地近 3,200

    坪建地;此次標售共標出 17 筆土地,合計

    標售金額 20.90 億元,脫標率約 81.25%。

    12/24 中華賓士斥資 23 億 買內科廠辦

    中華賓士關係企業中華置地,購入伊頓飛瑞

    慕品在內科舊宗段整棟廠辦總部大樓含地下

    室共約 5,300 坪的整棟廠辦,出售給中華置

    地,其交易總價約 23 億元。

    觀光市場

    106 年 10 月來臺旅客為 92 萬 7,297 人

    次,與去( 105 )年同期相較,成長

    9.63%。其中「觀光」目的旅客 67 萬 3,759

    人次,成長 18.11%;「業務」目的旅客 6 萬

    7,349 人次,成長 5.66%。

    台灣出入境統計

    日本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16 萬 0,337 人

    次,負成長 4.18%,「觀光」目的來臺為 12

    萬 3,206 人次,成長 3.69%,累計 1-10 月來

    臺旅客 151 萬 8,409 人次,負成長 0.49%。

    港澳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11 萬 6,201 人

    次,負成長 8.03%,「觀光」目的來臺為 9

    萬 9,338 人次,負成長 8.62%,累計 1-10 月

    來臺旅客 138 萬 1,076 人次,成長 5.39%。

    韓國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9 萬 4,207 人

    次,成長 27.62%,「觀光」目的來臺為 8 萬

    0,300 人次,成長 46.99%,累計 1-10 月來

    臺旅客 84 萬 2,906 人次,成長 19.98%。

    中國大陸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26 萬 3,826

    人次,成長 22.49%,「觀光」目的來臺為

    20 萬 9,736 人次,成長 25.98%,累計 1-10

    月來臺旅客 224 萬 0,483 人次,負成長

    27.45%。

    美國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4 萬 6,511 人次,

    負成長 0.51%,「觀光」目的來臺為 1 萬

    7,397 人次,成長 10.42%,累計 1-10 月來

    臺旅客 45 萬 0,761 人次,成長 8.53%。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19

    新加坡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3 萬 5,959 人

    次,成長 2.33%,「觀光」目的來臺為 2 萬

    7,319 人次,成長 12.55%,累計 1-10 月來

    臺旅客 30 萬 2,691 人次,成長 7.17%。

    馬來西亞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4 萬 5,433

    人次,成長 7.70%,「觀光」目的來臺為 3

    萬 6,660 人次,成長 20.88%,累計 1-10 月

    來臺旅客 39 萬 3,676 人次,成長 13.23%。

    歐洲市場:10 月來臺旅客 3 萬 2,447 人

    次,成長 2.73%,「觀光」目的來臺為 1 萬

    2,647 人次,成長 19.92%,累計 1-10 月來

    臺旅客 27 萬 2,292 人次,成長 10.97%。

    新南向觀光客 2020 年目標 250 萬人次

    為吸引新南向旅客,繼給予菲律賓免簽

    外,行政院正積極評估再給予越南、印尼免

    簽待遇,減少簽證障礙,除與越南建立外,

    盼爭取與泰國、菲律賓建立觀光合作平台會

    議,藉此協商互送旅客推廣觀光,預計

    2020 年來台國際旅客中新南向國家占 1/4

    以上,即逾 250 萬人次。

    行政院選定觀光、跨境電商及公共工程

    作為新南向三大潛力領域。其中觀光方面,

    為順應國際觀光趨勢,觀光局提出迎客、導

    客、留客、常客等 4 大策略,針對新南向市

    場提出 7 大作法,期 2020 年來台旅客維持

    千萬人次,其中新南向市場占比 25%目

    標,106 及 107 年計投入 2 億元行銷推廣費

    用。

    統計顯示,105 年新南向 18 國來台旅

    客 179 萬人,占比 17%,106 年上半年 110

    萬人,占比已升至 22%,成長快速。官員

    說,近年大陸團客雖大幅縮水,但自由行仍

    不少。104 年來台旅客裡高達 4 成是陸客,

    106 年應會縮減至 25~30%,但仍居各國之

    冠。

    106 年 10 月在河內舉行台越觀光平台

    會議,研商觀光政策、送客及觀光產業交

    流,越方規劃「台灣日」,擴大我宣傳能

    量;藉台越簽署觀光合作備忘錄模式,我將

    加速推動泰、菲等國建立正式觀光平台交

    流,吸引更多新南向旅客來台。

    觀光局也結合友台組織,推動台商華商

    企業獎勵旅遊。官員說,六都加碼推出獎勵

    旅遊優惠措施,來台企業員工並可享免簽證

    費優惠,機場通關以專櫃服務,希望 107 年

    企業獎勵旅遊目標達 1.2 萬人次。來源:工商時報

    不靠陸客!台南台中旅宿逆勢成長

    即便來台陸客團逐年銳減,但部分旅宿

    產業卻逆勢成長,尤其膠囊旅館和民宿。台

    南 2017 年增加 8 家旅館數、277 房間數,

    住房率逾 5 成,其中民宿家數成長快 1 倍。

    台中旅館也愈開愈多,2016 年至今增加 41

    間旅館數、12 家民宿,還有 5 家旅館申請

    設立登記中。

    住宿率不減反增,應與地域有關;南市

    觀光旅遊局長王時思表示,台南對陸客團倚

    賴性原本較低,另也力求多元化經營。台中

    觀旅局長陳盛三指出,市府大力推「中進中

    出」,東南亞和日韓旅客來台中人數增加,

    住宿需求相對高。

    旅宿業者分析,台南市場以國內旅遊為

    主,約占 8 至 8 成 5,境外旅客多半來自日

    本、香港、新加坡等,陸客則以自由行居

    多,消費及遊程型態與團客不同,才較其他

    旅遊區受到的衝擊性低。

    在台南經營旅館的王姓業者說,這 2 年

    住房率維持穩定,假日平均約 8、9 成,還

    經常滿房;但令人憂心是旅館、民宿越開越

    多,競爭大,若未開發新客源,旅宿產業恐

    泡沫化。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20

    南市府統計,這兩年台南旅館增加不

    少,2016 年增開 7 家旅館、148 房間數,

    2017 年再添 8 家、277 房間數。民宿部分因

    通過雙城地區計畫,家數從 89 增至 161

    家,還有 44 件旅館獲籌設許可,其中位在

    中西區的煙波飯店預計 108 年底完工,北區

    六福莊預定 109 年蓋好。

    台中舊城的中西區,鎖定背包客、青年

    旅客的平價、膠囊旅館也越開越多。最近開

    幕的藍天飯店營運長胡湘苓表示,陸客團減

    少還是有些微影響,才調整營運模式,把客

    群鎖定在自由行旅客,再加港客與日韓客;

    市府近年推廣台中舊城再生,吸引背包客、

    青年到中區旅遊,也讓當地旅遊業興盛起

    來。 來源: 聯合報

    孤獨星球 10 大最佳旅遊城市 高雄世界第 5

    全球背包客旅遊聖經、知名旅遊指南

    《孤獨星球》,公佈 2018 年世界 10 大最佳

    旅遊城市,西班牙的塞維亞奪下第一,而台

    灣的高雄市,名列第 5。

    美聯社報導,被選出的世界 10 大最佳

    旅遊城市,依序為西班牙的藝術、文化中心

    「塞維亞」、美國的「底特律」、澳洲首都坎

    培拉、德國第二大城「漢堡」、台灣港都

    「高雄」、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義大利的

    「馬泰拉」、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墨西

    哥最美的小鎮「瓜納華托」,及挪威首都

    「奧斯陸」。

    《孤獨星球》指,高雄除具備藝術和文

    化的大型展場,還有海岸步道、熱鬧夜市,

    民眾且透過捷運、輕軌或渡輪遊覽這座城

    市。文中還特別提及,高雄的小崗山遊憩

    區,建議旅客可上山到天空步道,遙望台灣

    海峽。

    而排名第 1 的塞維亞,《孤獨星球》形

    容它,曾是交通擁擠的都會,但現已發展成

    一座單車和電車之都,且正極力恢復它過往

    的藝術氣息。此外,出生於塞維亞的巴洛克

    時 期 畫 家 牟 利 羅 ( 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去年適逢他 400 歲冥誕,塞維亞

    也正舉行多項活動,來慶祝這位塞維亞之

    光,而活動會延續 2018 年。

    《孤獨星球》也同時公佈 2018 年的 10

    個最佳旅遊國家,依序為智利、南韓、葡萄

    牙、非洲國家吉布地、紐西蘭、地中海島國

    馬爾他、喬治亞、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中

    國和南非。 來源:工商時報

    突圍求生 台灣飯店拚轉型 猛打國際牌

    陸客來台銳減衝擊台灣觀光產業,中南

    部並屢屢傳出旅館飯店支撐不下去而求售的

    訊息,旅館飯店業為求生、求勝,紛紛加盟

    國際連鎖飯店體系,或委由國際連鎖酒店集

    團全權經營管理。趨勢所及,這一波不景氣

    成了台灣觀光飯店的「國際化引擎」,加速

    了台灣旅館飯店的國際化,並帶動市場從

    「量變」進入到「質變」的結構性轉型。

    全球規模最大、旗下有 30 個不同品牌

    與等級的萬豪國際集團,其台灣、澳門與中

    國東南區區域副總裁約瑟夫.道普透露,台

    灣已有 19 家開發或興建中的旅館飯店,已

    與萬豪國際集團簽訂合作開發、加盟或經營

    管理合約,這些旅館飯店將在 2022 年前陸

    續開幕營運。

    此外,旗下擁有 12 個旅館飯店與酒店

    式公寓品牌的洲際酒店集團,台灣與大中華

    區發展總監廖淑珒也證實,台灣已確定有

    13 家旅館飯店,在 2020 年前陸續開幕後將

    掛上洲際酒店集團旗下飯店品牌,她並表

    示,這些旅館飯店與洲際酒店集團簽的都是

    「全權管理」的合約。

    目前,萬豪國際集團旗下在台已有據點

    的旅館飯店品牌包括:萬豪酒店、萬怡酒

    店、W 飯店、艾美酒店、喜來登飯店、威

    斯汀酒店、福朋飯店及雅樂軒等。約瑟夫.

    道普表示,除前述品牌在台會再開出新點

    外,萬豪旗下的 Renaissance Hotel 確定將被

    引進台灣,未來也出現 Fairfield Inn & Suites

    與 Moxy Hotels 兩個「國際牌」飯店。

    洲際酒店集團旗下英迪格酒店、皇冠假

    日酒店、假日酒店及智選假日酒店等品牌在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21

    台皆已有據點。已簽約的 13 家新飯店除這

    些品牌外,洲際酒店旗下金普頓酒店也正式

    被引進台灣,位在台北市大安區,為全台最

    新的國際連鎖酒店品牌。 來源:工商時報

    小三通修法 放寬團客人數 3 人可成行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公告,將針對「小三

    通」部分條文進行修正,修正內容包括兩岸

    航線經營及漁船許可資格核發事宜、人流管

    理、來往旅遊人數限制等事項。其中,陸團

    客赴金門、馬祖及澎湖旅遊團最低人數從過

    去 5 人放寬至 3 人。

    俗稱「小三通」條款的「試辦金門馬祖

    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7 日由陸

    委會發公告指出,將依據「離島建設條例」

    第 18 條及「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

    條例」第 95 條之一第二項,由行政院進行

    修法,民眾可在公告刊登公報隔日起 60 日

    內陳述意見或洽詢。

    據公告說明指出,係因經由「小三通」

    前往金、馬、澎旅遊之大陸民眾,多來自福

    建沿海廈門、福州等城市,屬移民家庭,結

    構多為成員較少的小家庭。因此,為促進及

    便利大陸民眾組團前往金、馬、澎旅遊,降

    低旅遊團最低人數限制為 3 人。

    公告稱,這將有利於帶動大陸福建地區

    城市,組團赴金、馬、澎旅遊,提升觀光發

    展。

    此外,針對兩岸航線經營部分,公告表

    示,因馬祖兩岸小三通部分航線長期虧損,

    營運困難,但為維持小三通航運正常運作及

    確保兩岸運力對等,若經公告無船舶運送業

    願意經營小三通固定航線業務,交通部航政

    主管機關及陸委會卻認定有持續經營必要,

    得依需求徵求我國籍船舶運送業經營該固定

    航線。

    公告指出,業者營運所生之損失得酌予

    補貼,其補貼之條件、方式及監督考核等事

    項,由航政機關訂定相關營運虧損補貼及監

    督考核作業要點以利後續執行。 來源:工商時報

    千萬觀光人次達標 東南亞旅客大增

    根據觀光局統計,2017 年 1 到 10 月來

    台陸客只有 221 萬多人,比去年同期減少

    84 萬多人,不過靠著韓國和東南亞旅客,

    台灣仍穩坐千萬觀光大國。

    台灣喜迎第 1000 萬名國外觀光客入

    境,2017 年台灣觀光市場受陸客驟減,景

    氣低迷影響,多數業者都不看好,不過,觀

    光局企劃組副組長林佩君指出,2016 年是

    12 月 11 日晚間達標,2017 年是 12 月 12 日

    中午達標,來台人數和去年相比差不多。

    根據觀光局統計,2017 年 1 到 10 月來

    台觀光客有 861 萬 3753 人,和去年同期

    876 萬 2024 人相比減少 1.69%,其中減少

    的幅度以陸客最多,統計 2017 年 1 到 10 月

    來台陸客只有 221 萬多人,比去年同期減少

    84 萬多人,預估累積到今年底,將減少 100

    萬人。

    儘管陸客減少,但靠著政府推動新南向

    政策,開放免簽證等措施,加上在日韓大力

    宣傳,也彌補不少陸客減少的缺口。舉例來

    說,2016 年 1 到 10 月韓國來台觀光客僅 70

    萬 2545 人,2017 年同期已經有 84 萬 2906

    人,成長 19.98%。

  • 富華國際物業商業不動產 22

    東南亞旅客部分,2017 年越南旅客和

    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107.98%,去年僅 15 萬

    3360 人,今年有 31 萬 5901 人;菲律賓和

    泰國開放免簽證後也增加許多旅客,分別成

    長 68.63%和 59.28%,人數都超過 22 萬,

    顯見新南向政策奏效。

    不過,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

    長柯牧洲直言,儘管來台人次還是穩坐千萬

    觀光大國,但是東南亞旅客的消費力仍不足

    以填補陸客減少後的缺口,以 104 年為例,

    陸客每人每日平均消費金額為 232.15 美元

    (新台幣 7665 元),首度超越日本旅客的

    221.45 美元(新台幣 7312 元)。

    而分析去年中陸客驟減後,旅客消費力

    也有消長,日本旅客平均每人每日在台消費

    241.42 美元(新台幣 6345 元)最高,消費

    力增加 6.08%,大陸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費

    198.43 美元(新台幣 5955 元),消費力減少

    12.81%,至於韓國去年平均每人每日消費

    188.06 美元(新台幣 5644 元),馬來西亞為

    142.45 美元(新台幣 4275 元)。 來源:中央社

    凱撒雙品牌飯店 插旗新板

    宏國集團旗下凱撒飯店連鎖正式揮軍新

    北市,位在新板特區的「板橋凱撒大飯店」

    與「趣淘漫旅.台北」正式開幕,前者為新

    北市量體最大國際觀光飯店,後者則是新北

    市首家本土「潮牌」酒店。

    此為台灣連鎖飯店集團首度以「雙品

    牌」飯店共構搶進同一商圈先例,並使新北

    市一口氣新增 747 間旅館客房。

    宏國集團副董事長、凱撒飯店連鎖董事

    長林鴻道表示,繼「板橋凱撒大飯店」與

    「趣淘漫旅」之後,集團旗下尚有板橋「希

    爾頓大飯店」,以及台北「阿樹旅店」與

    「凱旋酒店」將於 2018 年第一季開幕,屆

    時凱撒飯店連鎖全台旅館飯店客數總數將達

    3,083 間。

    「板橋凱撒大飯店」是以「新城市、新

    概念、新飯店」的理念切入新北市飯店市

    場,並企圖以高端硬體設施與細膩服務為新

    北市飯店市場建立新標竿。飯店自 6 樓至

    31 樓共 400 間客房,每間客房 12 坪起,共

    有 9 種不同房型。而「趣淘漫旅.台北」則

    為凱撒飯店連鎖自創的「潮牌」飯店,並以

    「自由自在玩,生活!」為品牌特色,飯店

    硬體設施與軟體服務結合智慧科技、品味又

    兼具時尚設計為主軸,企圖積極爭取喜愛嘗

    鮮、有自我個性的年千禧世代旅人青睞,飯

    店共 20 層樓,337 間客房,分為 4 種房

    型。

    凱撒飯店連鎖副總裁武祥生表示,「板

    橋凱撒大飯店」與「趣淘漫旅.台北」雙品

    牌飯店正式開幕後,將採「結盟行銷」策

    略,以更多樣房型與價位提供多元旅宿選擇

    方案,分眾滿足不同旅客住房需求。

    武祥生表示,「板橋凱撒大飯店」主攻

    會展旅遊、簽約企業商旅,以及高端休旅客

    層,年均房價目標為 4,5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