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1年12月9日 早 晨,正在新加坡的徐悲鸿 去吉宁街拜访朋友。当他 途经新加坡中央警察局时, 一位警察看到他的那一身 穿着,误认为徐是日本人, 快步追出来,一把抓住徐 悲鸿的左手,用力地把他 向中央警察局推送。这 时,迎面走来了一位警 官,警察就把徐悲鸿转 交给了他。警官懂得英 语,可惜徐悲鸿只会法 语不懂英语。难堪之际, 徐悲鸿取出一张自己的 名片(上面印着英、法、 汉三种文字),交给这位 警官。 一看这张名片,警 官马上肃然起敬,面前 正是给新加坡总督汤姆 斯画像的大画家徐悲鸿, 惊奇之余,马上立正向 1924年夏季的一天,共产党 员吝积堂找到窑工徐海东。他曾经 与徐海东一起在喻家祠堂读书,之 后到武昌在董必武主办的武汉中学 读书,在武汉中学接受了马列主义 教育。当年,吝积堂受党的派遣, 和共产党员李树珍一起,回原籍做 调查研究和革命宣传工作。他知道 徐海东出身贫苦,读书时便疾恶如 仇,便找上门来做他的工作。 吝积堂向徐海东讲了别后的 生活,最后他把话题一转,询问 起徐海东的近况来。徐海东向吝 王春才 徐海东第一次 1966年3月28日, 彭 德 怀 在 视察成昆线途中,不顾山高路险, 烈日炎炎,登上了云雾缠绕的西 昌螺髻山。他要全面了解一下农 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并且看 望一下在这里劳动的知青。 中午,农牧场食堂准备了丰 盛的饭菜。场领导解释,这些菜 都是场里职工自己种的,羊肉和 猪肉都是场里饲养和宰杀的。彭 德怀高兴地说:“农牧场办得不 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上了几个菜后,彭德怀摆手示意, 不要再上了。 饭后,彭德怀又到山坡上看 了已成熟的小麦、胡豆、茄子, 然后上车赶路。 汽车沿着山路行驶着,彭德 怀坐在后排,警卫参谋景希珍坐 在前排,两人在车上畅谈视察农 牧场的观感。话题转到午餐上, 彭德怀突然想起什么,对景希珍 说:“小景,中午这餐饭菜很丰盛, 虽然是农牧场‘自产自用’,但 也是职工辛勤劳动的成果啊!我 们不能白吃,你交了饭钱吗? ” 1956年9月 的 一 天 中 午, 时 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贺炳炎带着 警卫员来到机场,他将乘一架伊 尔-14型客机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机场站长迎上来向贺 炳炎行礼报告:“飞机正在加油, 请首长到办公室休息。” 贺炳炎漫 不经心地瞧见 左边不远处有个 食堂,左手一摆: “不去了。”说着, 向食堂走去。 这是机场地勤人 员的食堂,战士们正在 就餐。8人一桌,桌上 摆着4盘素菜,另外在 餐厅中间摆放了一桶 菜汤,谁喝谁盛。贺 炳炎走进食堂,这个 桌上看看,那个桌上 瞅瞅,又拿过一双筷 子挟起盘中的菜尝了 尝。 他 来 到 汤 桶 前, 浅褐色的菜汤漂浮着 几点细小的油花。贺 炳炎拿起勺子在汤里 搅了几下,汤里翻起 几片菜叶。他皱起了 眉 头, 指 着 汤 桶 说:“ 哎, 站 长, 你把裤子脱了跳到汤里去捞,看 能捞到几片叶子?”站长的脸顿 时红得像猪肝,搓着手讷讷地说: “首长……我们今后一定改善伙 食。” 贺炳炎直视站长,语重心长 地说:“战士们吃不好,哪来力气 工作、训练?伙食一定要搞好! 我们都是从战士过来的,当了官 不能忘记兵哟!”站长红着脸, 连连点头。 彭德怀补交饭钱 闻一多考证 马承钧 被朱自清誉为“中国抗战前 唯一爱国新诗人”的闻一多,对 屈原历来尊崇有加,也曾对端午 节做过系统缜密的考证,他在《端 午考》、《七十二》、《关于屈原》、 《端节的历史教育》等多篇论文 中,详尽解读了端午节的起源、 风俗及它与屈原、与诗歌的关联。 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 写道:“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 图腾祭祀的节日,而赛龙舟则是 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1943年 端 午 节时,闻一多 在昆明《生活导报》 上发表《端节的历史教育》 一文,指出端午的起源是吴越民 族对龙的崇拜,远在屈原以前就 已经存在了。但同时他又认为, 把端午与屈原联系起来,虽然是 个“谎”,但哪有比屈原的死更有 纪念意义?所以他非常认同把端 午与屈原这位追求理想、反抗现 实的诗人联系起来,认为这实在 是一个天才 的伟大创意:“是 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起于纪 念屈原?我真的佩服他那无上的 智慧! ” 1945年,闻一多又在《诗人 节特刊》上刊出《人民诗人—— 屈原》一文说:“古今没有第二位 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 的……端午节是人民的节日,屈 原与端午节的结合,便证明了 过去屈原是与人民结合的,也 保证了未来屈原与人民还要结 合……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 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闻一多还认为屈原“官爵尽管很 高,生活尽管和王公们很贴近, 他依然和人民一样,是王公们脚 下践踏着的一个”,屈原的作品 “是人民的艺术形式,是用人民 的形式,喊出了人民的愤怒”。 “交了,食堂还 开了发票。”景希珍 回答。 当 晚9时 到 达 西 昌 招待所,住定之后,彭德怀叫来 景希珍,说:“小景,你把农牧场 食堂开的伙食费发票给我看看。” 景希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发票递 到彭德怀手中,彭德怀戴上老花 眼镜,看发票上的数字,发现每 人只收两角钱,便着急地说:小 景,他们只收每人两角钱,太少 了,很不公道!这个钱一定要补 交。”他让秘书綦魁英拿来纸,立 即给农牧场领导写了一封信。信 中写道:“我们今天在你场吃午饭, 每人只算两角钱,实在太少。以6 斤肉计,每斤7角,即4元2角;还 有其他饭菜,至少要10元才公道。 除每人付给两角外,另补8元。请 查收。任何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核 算制度。”然后,又吩咐景希珍将 信和8元钱尽快派人带给农牧场。 景希珍要通了农牧场电话, 一位场负责人说,农牧场党支部 书记田兴成同志参加行署一个会 议,正巧也住 在西昌招待 所,信和钱可 以交给他带回。 景希珍向彭德怀报告后;彭德怀 让景希珍请田兴成到自己房间来。 彭德怀紧紧握住田兴成的手 说:“田书记,你来得正好,非常 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中午我们 在农牧场食堂吃了一顿可口的饭 菜,每人只收两角钱,太少了, 不公道!我算了一下,再补8元。 菜、肉、粮食是农牧场的,那是 职工们早起晚睡流汗劳动的成果, 我们不能随便侵占,不能揩他们 的油,否则,食堂也办不好。还 是请你捎上我这封信,带上补足 的8元钱,回去对场领导讲讲我这 个意思,再次谢谢他们了。”田兴 成还想说什么,可是咽喉感到哽 塞,说不出来。他两眼含着激动 的泪花,从彭德怀手中郑重地接 过了那封信与8元钱。 积堂叙述了他当窑工的苦难经历, 讲到豪绅财主欺压穷人的卑鄙行 径。吝积堂对徐海东说:“得想个 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就这样,吝 积堂一步步向徐海东宣传革命。终 于,有一天,徐海东去找吝积堂, 问他:“俄国有共产党,中国有没 有?”吝积堂回答:“有哇,听说 武汉就有党的组织。”徐海东说:“你 肯定晓得党的组织在哪里,你能不 能帮我去找党? ” 1925年春,徐海东与吝积堂、 李树珍一起到了武昌。到武昌后, 徐海东租住在中华路一带,暂时靠 从长江里挑水卖,维持生活。不久, 吝积堂向党组织详细汇报了徐海东 的情况。经党组织批准,由吝积堂、 李树珍介绍,徐海东于这年4月8日 在武昌都府堤41号宣誓加入中国共 产党。 最初在武汉,徐海东每天靠 挑水卖钱。挑一担水上岸要爬60多 级石台阶,一天赶下来,累得徐海 东双腿发软才挣得一吊600钱。徐 海东入党后,用挑水挣来的钱交了 第一次党费。 胡孙华 徐悲鸿敬礼,并对这次误会再 三表示道歉,还特意把徐悲鸿 邀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去品茗小 憩。 坐在警官的办公室里,徐 悲鸿回想起刚才惊险的一幕, 特别是那位警察既严肃认真又 愠怒得意的神态面容,真是又 好笑又好气,他拿出速写簿, 用简练的线条,快速地将当时 的情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还 在画上特意题上了“可嘉的敌 意”五个字。那位警官见到这 张传神的速写,顿时佩服得五 体投地,同时又爱不释手,马 上召来了一位华籍警察,要其 代为向徐悲鸿致歉,并希望收 藏这幅画。 徐悲鸿答应了警官的这个 要求,问了警官的姓名,并在 画上补充写明了“为了纪念一 宗可嘉的敌意事件”,署上自 己的姓名,送给了这位警官。 交党费 鸿端午节 世纪 潮汐 4 本版编辑:佩 妮 美术编辑:汪襄阳 J I N G Z H O U K A N D A N G S H I X I N X I B A O 2010 11 24 日第 961

4 彭德怀补交饭钱 - gov.eastday.comgov.eastday.com/images/thumbnailimg/month_1408/201408251851… · 斯画像的大画家徐悲鸿, 惊奇之余,马上立正向 1924年夏季的一天,共产党

  • Upload
    others

  • View
    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4 彭德怀补交饭钱 - gov.eastday.comgov.eastday.com/images/thumbnailimg/month_1408/201408251851… · 斯画像的大画家徐悲鸿, 惊奇之余,马上立正向 1924年夏季的一天,共产党

1941年12月9日 早

晨,正在新加坡的徐悲鸿

去吉宁街拜访朋友。当他

途经新加坡中央警察局时,

一位警察看到他的那一身

穿着,误认为徐是日本人,

快步追出来,一把抓住徐

悲鸿的左手,用力地把他

向中央警察局推送。这

时,迎面走来了一位警

官,警察就把徐悲鸿转

交给了他。警官懂得英

语,可惜徐悲鸿只会法

语不懂英语。难堪之际,

徐悲鸿取出一张自己的

名片(上面印着英、法、

汉三种文字),交给这位

警官。

一看这张名片,警

官马上肃然起敬,面前

正是给新加坡总督汤姆

斯画像的大画家徐悲鸿,

惊奇之余,马上立正向

1924年夏季的一天,共产党

员吝积堂找到窑工徐海东。他曾经

与徐海东一起在喻家祠堂读书,之

后到武昌在董必武主办的武汉中学

读书,在武汉中学接受了马列主义

教育。当年,吝积堂受党的派遣,

和共产党员李树珍一起,回原籍做

调查研究和革命宣传工作。他知道

徐海东出身贫苦,读书时便疾恶如

仇,便找上门来做他的工作。

吝积堂向徐海东讲了别后的

生活,最后他把话题一转,询问

起徐海东的近况来。徐海东向吝

王春才

徐海东第一次

1966年3月28日,彭德怀在

视察成昆线途中,不顾山高路险,

烈日炎炎,登上了云雾缠绕的西

昌螺髻山。他要全面了解一下农

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并且看

望一下在这里劳动的知青。

中午,农牧场食堂准备了丰

盛的饭菜。场领导解释,这些菜

都是场里职工自己种的,羊肉和

猪肉都是场里饲养和宰杀的。彭

德怀高兴地说:“农牧场办得不

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上了几个菜后,彭德怀摆手示意,

不要再上了。

饭后,彭德怀又到山坡上看

了已成熟的小麦、胡豆、茄子,

然后上车赶路。

汽车沿着山路行驶着,彭德

怀坐在后排,警卫参谋景希珍坐

在前排,两人在车上畅谈视察农

牧场的观感。话题转到午餐上,

彭德怀突然想起什么,对景希珍

说:“小景,中午这餐饭菜很丰盛,

虽然是农牧场‘自产自用’,但

也是职工辛勤劳动的成果啊!我

们不能白吃,你交了饭钱吗?”

1956年9月的一天中午,时

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贺炳炎带着

警卫员来到机场,他将乘一架伊

尔-14型客机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机场站长迎上来向贺

炳炎行礼报告:“飞机正在加油,

请首长到办公室休息。”

贺炳炎漫

不经心地瞧见

左边不远处有个

食堂,左手一摆:

“不去了。”说着,

向食堂走去。

这是机场地勤人

员的食堂,战士们正在

就餐。8人一桌,桌上

摆着4盘素菜,另外在

餐厅中间摆放了一桶

菜汤,谁喝谁盛。贺

炳炎走进食堂,这个

桌上看看,那个桌上

瞅瞅,又拿过一双筷

子挟起盘中的菜尝了

尝。他来到汤桶前,

浅褐色的菜汤漂浮着

几点细小的油花。贺

炳炎拿起勺子在汤里

搅了几下,汤里翻起

几片菜叶。他皱起了

眉头,指着汤桶说:“哎,站长,

你把裤子脱了跳到汤里去捞,看

能捞到几片叶子?”站长的脸顿

时红得像猪肝,搓着手讷讷地说:

“首长……我们今后一定改善伙

食。”

贺炳炎直视站长,语重心长

地说:“战士们吃不好,哪来力气

工作、训练?伙食一定要搞好!

我们都是从战士过来的,当了官

不能忘记兵哟!”站长红着脸,

连连点头。

彭德怀补交饭钱

闻一多考证 马承钧

被朱自清誉为“中国抗战前

唯一爱国新诗人”的闻一多,对

屈原历来尊崇有加,也曾对端午

节做过系统缜密的考证,他在《端

午考》、《七十二》、《关于屈原》、

《端节的历史教育》等多篇论文

中,详尽解读了端午节的起源、

风俗及它与屈原、与诗歌的关联。

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

写道:“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

图腾祭祀的节日,而赛龙舟则是

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1943年端午

节时,闻一多

在昆明《生活导报》

上发表《端节的历史教育》

一文,指出端午的起源是吴越民

族对龙的崇拜,远在屈原以前就

已经存在了。但同时他又认为,

把端午与屈原联系起来,虽然是

个“谎”,但哪有比屈原的死更有

纪念意义?所以他非常认同把端

午与屈原这位追求理想、反抗现

实的诗人联系起来,认为这实在

是一个天才

的伟大创意:“是

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起于纪

念屈原?我真的佩服他那无上的

智慧!”

1945年,闻一多又在《诗人

节特刊》上刊出《人民诗人——

屈原》一文说:“古今没有第二位

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

的……端午节是人民的节日,屈

原与端午节的结合,便证明了

过去屈原是与人民结合的,也

保证了未来屈原与人民还要结

合……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

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闻一多还认为屈原“官爵尽管很

高,生活尽管和王公们很贴近,

他依然和人民一样,是王公们脚

下践踏着的一个”,屈原的作品

“是人民的艺术形式,是用人民

的形式,喊出了人民的愤怒”。

“交了,食堂还

开了发票。”景希珍

回答。

当晚9时到达西昌

招待所,住定之后,彭德怀叫来

景希珍,说:“小景,你把农牧场

食堂开的伙食费发票给我看看。”

景希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发票递

到彭德怀手中,彭德怀戴上老花

眼镜,看发票上的数字,发现每

人只收两角钱,便着急地说:小

景,他们只收每人两角钱,太少

了,很不公道!这个钱一定要补

交。”他让秘书綦魁英拿来纸,立

即给农牧场领导写了一封信。信

中写道:“我们今天在你场吃午饭,

每人只算两角钱,实在太少。以6

斤肉计,每斤7角,即4元2角;还

有其他饭菜,至少要10元才公道。

除每人付给两角外,另补8元。请

查收。任何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核

算制度。”然后,又吩咐景希珍将

信和8元钱尽快派人带给农牧场。

景希珍要通了农牧场电话,

一位场负责人说,农牧场党支部

书记田兴成同志参加行署一个会

议,正巧也住

在 西 昌 招 待

所,信和钱可

以交给他带回。

景希珍向彭德怀报告后;彭德怀

让景希珍请田兴成到自己房间来。

彭德怀紧紧握住田兴成的手

说:“田书记,你来得正好,非常

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中午我们

在农牧场食堂吃了一顿可口的饭

菜,每人只收两角钱,太少了,

不公道!我算了一下,再补8元。

菜、肉、粮食是农牧场的,那是

职工们早起晚睡流汗劳动的成果,

我们不能随便侵占,不能揩他们

的油,否则,食堂也办不好。还

是请你捎上我这封信,带上补足

的8元钱,回去对场领导讲讲我这

个意思,再次谢谢他们了。”田兴

成还想说什么,可是咽喉感到哽

塞,说不出来。他两眼含着激动

的泪花,从彭德怀手中郑重地接

过了那封信与8元钱。

积堂叙述了他当窑工的苦难经历,

讲到豪绅财主欺压穷人的卑鄙行

径。吝积堂对徐海东说:“得想个

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就这样,吝

积堂一步步向徐海东宣传革命。终

于,有一天,徐海东去找吝积堂,

问他:“俄国有共产党,中国有没

有?”吝积堂回答:“有哇,听说

武汉就有党的组织。”徐海东说:“你

肯定晓得党的组织在哪里,你能不

能帮我去找党?”

1925年春,徐海东与吝积堂、

李树珍一起到了武昌。到武昌后,

徐海东租住在中华路一带,暂时靠

从长江里挑水卖,维持生活。不久,

吝积堂向党组织详细汇报了徐海东

的情况。经党组织批准,由吝积堂、

李树珍介绍,徐海东于这年4月8日

在武昌都府堤41号宣誓加入中国共

产党。

最初在武汉,徐海东每天靠

挑水卖钱。挑一担水上岸要爬60多

级石台阶,一天赶下来,累得徐海

东双腿发软才挣得一吊600钱。徐

海东入党后,用挑水挣来的钱交了

第一次党费。

胡孙华

贺炳炎到食堂

徐悲鸿敬礼,并对这次误会再

三表示道歉,还特意把徐悲鸿

邀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去品茗小

憩。

坐在警官的办公室里,徐

悲鸿回想起刚才惊险的一幕,

特别是那位警察既严肃认真又

愠怒得意的神态面容,真是又

好笑又好气,他拿出速写簿,

用简练的线条,快速地将当时

的情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还

在画上特意题上了“可嘉的敌

意”五个字。那位警官见到这

张传神的速写,顿时佩服得五

体投地,同时又爱不释手,马

上召来了一位华籍警察,要其

代为向徐悲鸿致歉,并希望收

藏这幅画。

徐悲鸿答应了警官的这个

要求,问了警官的姓名,并在

画上补充写明了“为了纪念一

宗可嘉的敌意事件”,署上自

己的姓名,送给了这位警官。

交党费

『进局子』

徐悲鸿狮城

端午节

世纪潮汐

4本版编辑:佩 妮

美术编辑:汪襄阳

ji

ng

zh

ou

ka

n

da

ng

sh

i

xi

nx

ib

ao

2 0 1 0年 1 1月 2 4日第9 6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