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 Web view《法医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法医病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Forensic Pathology. 课程编号:07100010 . 学时:126 学分:6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法医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法医病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Forensic Pathology

课程编号:07100010

学时:126 学分:6

适用对象:法医学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法医病理学(Forensic Pathology)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法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法医病理学主要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展规律,内容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的规律,主要解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案件中死亡机制、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推断和确定等问题,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

通过对《法医病理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阐述和使用法医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相关的法医学知识对暴力性案件中伤亡者的尸体进行检验,能够运用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相关的法律问题,从而得到科学、公平、公正的结论,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法医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法医病理学的检验对象和任务;法医病理学检验程序;法医病理学鉴定书书写。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出庭程序及注意事项。熟悉法医病理学现场勘验记录及尸体检验记录;了解法医病理学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向;法医病理学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和保护;法医病理学的档案及标本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法医病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任务;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出庭程序及注意事项,难点:法医病理学鉴定书书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及科研模式

二、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及其相关法律制度

第二节 法医病理学发展史

一、古代法医病理学

二、近现代法医病理学

第三节 法医病理学鉴定及档案、标本管理

一、现场勘查记录

二、尸体检验记录

三、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注意事项

四、法医病理学鉴定意见书

五、法医病理学档案及标本管理

第四节 法医病理学工作者的培训、职业要求、工作条件和保护

一、法医病理学工作者的培训

二、法医病理学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三、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必要的工作条件与保护

第五节 法医病理学鉴定人出庭作证注意事项

一、出庭作证的主要法律依据

二、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程序

三、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 死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死亡的概念、死亡的分类、脑死亡的概念和诊断标准;持续性植物状态概念及鉴别。掌握假死的概念、原因和鉴别诊断;死因概念及分类。熟悉死亡的传统标准,死亡方式、死亡机制,死因分析的注意事项;脑死亡的病理学形态学改变。了解死亡发生经过及各期特点;脑死亡的临床意义;死亡及尸体的管理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脑死亡鉴定,假死的鉴定,死因分析;难点是脑死亡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鉴别,假死的鉴定,死因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命与死亡的基本理论

一、生命的本质、生命器官与生命体征二、死亡的相关概念第二节 死亡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一、死亡的分类二、死亡的诊断标准第三节 脑死亡一、脑死亡的定义及分类二、脑死亡的临床意义三、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四、脑死亡的脑形态学改变五、脑死亡与持续性植物状态第四节 死亡的发生经过与假死一、死亡发生的一般经过二、假死第五节 死因分析一、法医学死亡原因分析二、死亡机制三、死亡方式四、死因分析的注意事项第六节 死亡及尸体的管理制度一、死亡确认二、尸体解剖三、尸体管理

第三章 死后变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早期尸体变化(超生反应、尸斑、尸冷、尸僵、自溶)的概念、特点和法医学意义;晚期毁坏型尸体变化(腐败)及保存型尸体(干尸、尸蜡)的概念、发生与发展特点和法医学意义;自溶的概念及形态学变化,与坏死的区别。熟悉死后变化的影响因素;尸斑和皮下出血的鉴别;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的概念、形成机理、形态学改变及法医学意义;霉尸、白骨化、泥炭鞣尸的概念和法医学意义。了解尸僵的形成机制及顺序;死后化学变化和分子变化等;浸软、特殊型古尸的概念;动物、昆虫和自然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各种原因导致的死后人为现象及法医学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早期尸体现象概念及规律,难点尸斑、尸冷、尸僵等现象发生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死后变化的影响因素、分类及法医学意义一、死后变化的影响因素二、死后变化的分类三、死后变化的法医学意义第二节 早期死后变化一、超生反应二、肌肉松弛三、皮革样化四、角膜混浊五、尸冷六、尸斑七、内部器官血液坠积八、尸僵九、尸体痉挛十、自溶和自家消化第三节 晚期死后变化一、毁坏型晚期死后变化二、保存型尸体第四节 死后化学变化和分子变化一、死后大分子降解及其他化学变化二、影响死后化学变化和分子变化的因素三、法医学意义第五节 动物、昆虫及其他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一、动物对尸体的毁坏二、昆虫对尸体的毁坏三、其他自然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第六节 死后人为现象一、死后人为现象分类二、濒死期的人为现象三、尸体停放、搬运和冷藏过程中的人为现象四、尸检过程中的人为现象五、大体标本存放、固定及取材过程中的人为现象六、病理组织学制片过程中的人为现象

第四章 死亡时间推断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死亡时间推断的概念及法医学意义;熟悉死后早、晚期死亡时间推断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难点:死亡时间推断方法及其规律(尸斑、尸冷、尸僵、胃肠内容物、腐败、嗜尸昆虫数据)。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死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一、根据尸温推断早期死亡时间二、根据其他各种早期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早期死亡时间三、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早期死亡时间四、根据离子浓度推断早期死亡时间五、根据酶的测定推断早期死亡时间六、根据DNA、RNA检测推断早期死亡时间七、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早期死亡时间八、根据膀胱尿量推断早期死亡时间九、综合参数法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第二节 死后晚期死亡时间推断一、根据各种晚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二、根据尸体昆虫数据推断死亡时间三、根据植物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四、根据现场遗留物推断死亡时间五、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第五章 机械性损伤概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机械性损伤的概念,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及法医学意义,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的任务;熟悉机械性损伤的分类,机械性损伤的检查方法。了解机械性损伤的形成因素及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和鉴定任务,难点机械性损伤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机械性损伤的概念及形成的影响因素一、机械性损伤的形成因素及其机制二、机械性损伤的分类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一、擦伤二、挫伤三、创四、其他类型的损伤第三节 损伤的检查及法医学鉴定。一、机械性损伤检查原则二、机械性损伤检查的内容和要求三、机械性损伤检查的基本步骤四、机械性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任务

第六章 钝器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钝器伤的概念,圆柱形棍棒、方柱形棍棒伤、不规则棍棒伤的特征及鉴别,砖头平面打击与棱边打击所致损伤的差异,高坠伤的概念、高坠伤的基本特点;摔跌伤的概念。熟悉斧背、锤击伤的形态特征,徒手伤的形态特点,高坠伤的现场勘验,挤压伤的概念及特点。了解挤压伤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棍棒伤一、圆柱形棍棒伤二、方柱形棍棒伤三、不规则形棍棒损伤第二节 砖、石损伤一、砖头伤二、石头伤第三节 斧、锤类伤一、斧背伤二、锤击伤第四节 徒手伤一、手所致的损伤二、足所致的损伤三、肘、膝、头所致的损伤四、咬伤第五节 高坠伤 一、影响高坠损伤的因素二、现场勘查三、尸体检验四、高坠伤的特点五、实验室检验第六节 挤压伤一、挤压伤的特点二、挤压综合征三、挤压伤的法医学鉴定

第七节 摔跌伤

第七章 锐器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锐器伤的概念,锐器创的共同特征,钝器伤与锐器伤的鉴别要点及法医学鉴定;熟悉刺创、切创、砍创、剪创的基本特点;刺创口、刺创管、刺出口的检验;抵抗伤和试切创的定义和法医学意义;了解锐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难点锐器伤的基本形态、分类及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刺器及刺创一、刺器二、刺创第二节 切器及切创一、切器二、切创第三节 砍器及砍创一、砍器二、砍创第四节 剪器与剪创一、剪创的形态特征二、剪创的法医学鉴定

第八章 火器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枪弹创和爆炸伤的概念,典型枪弹创的形态学特点,枪弹创射入口与出口的鉴别,接触射击及近距离射击射入口形态特点,爆炸伤的形态学特点,枪弹创与爆炸伤的法医学鉴定;熟悉枪弹创的类型,射击距离的确定,爆炸现场勘验及尸体检验,霰弹枪创形态学特点;了解枪的种类,枪弹创的致伤机制,非典型枪弹损伤的类型及其特点 ,爆炸物的种类以及爆炸损伤的形成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枪弹创的入口、出口的特点;难点枪弹伤的出口和入口的推断与鉴别,射入角度、距离的判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枪弹损伤概述

一、枪弹的类型、结构和发射原理和过程

二、枪弹的损伤机制

三、枪弹创的类型

第二节 枪弹损伤的形态特征

一、典型枪弹创的形态特征

二、非典型枪弹损伤

第三节 枪弹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一、枪弹损伤的认定与枪支的识别

二、射击方向的判定

三、射击命中角度的鉴定

四、射击距离的鉴定

五、枪弹损伤致伤方式的鉴定

六、各种物证的发现、提取和送检

第四节 爆炸损伤

一、爆炸的类型及特征

二、爆炸损伤的形成机制

三、爆炸损伤的类型及形态特征

四、爆炸损伤的法医学

第九章 身体各部位机械性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头皮损伤、颅骨骨折的类型及特点,颅内出血(血肿)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掌握原发脑损伤形成机制,形态学特征和法医学鉴定;外伤性脑疝的类型以及形成机制。熟悉颅骨骨折法医学鉴定要点。了解头皮损伤机制,颅骨骨折机制,原发性脑损伤形成机制,颅脑损伤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脊柱以及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及法医学检验要点;挥鞭样损伤的概念以及检查方法;胸、腹部内脏器官损伤分类、病理变化及导致死亡的原因机制。熟悉泌尿生殖器官的损伤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头皮损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原发性脑损伤的特点及鉴别。脊柱与脊髓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泌尿生殖系统损伤。难点:硬膜外/下血肿的鉴别,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与硬膜外热血肿的鉴别,迟发性脾破裂的法医学鉴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颅脑、脊柱与脊髓损伤一、头皮损伤二、颅骨骨折三、颅内血肿四、脑损伤五、脊柱与脊髓损伤第二节 躯干与四肢损伤一、胸部损伤二、腹部损伤三、骨盆与四肢损伤

第十章 交通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形成机制,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特征(车内外人员),道路交通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熟悉摩托车交通事故损伤特点,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特点;了解铁路交通事故损伤,航空事故损伤、船舶事故损伤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各型交通事故中车内人员和车外人员损伤特点;难点车内人员和车外的鉴别,驾驶员与其他乘员的鉴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一、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三、道路交通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第二节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一、铁路交通事故损伤原因二、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机制与特征三、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第三节 航空事故损伤一、航空事故的损伤机制二、航空事故的损伤特征三、航空事故的个人识别四、航空事故的法医学鉴定第四节 船舶事故损伤一、船舶事故损伤形成机制与特征二、船舶事故的个人识别和法医学鉴定

第十一章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根据损伤形态特征、创口中异物、现场情况、受伤时衣着上的损伤痕迹综合推断致伤物的基本方法;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创口中异物、实验检测结果、受伤时衣着上的损伤痕迹认定致伤物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掌握生前伤、死后伤和濒死伤的概念;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生前伤诊断及损伤时间的推断的常用方法。掌握原发性外伤的死因;正确评价损伤与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熟悉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伤后存活时间的估计,机械性损伤的常见死因,损伤与疾病的关系;熟悉常见的外伤后继发性死因。了解:衣着上损伤的检验和损伤痕迹的提取方法,致命伤后行为能力的评估。

【教学重点与难点】致伤物的推断和认定,损伤时间的推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致伤物的推断与认定

一、致伤物的推断

二、致伤物的认定

三、衣着上损伤的检验

第二节 损伤时间推断

一、生前伤的诊断

二、伤后存活时间的估计

第三节 机械性损伤的死亡原因

一、机械性损伤的常见致死原因

二、损伤、疾病与死亡的关系

三、致命伤后行为能力

第十二章 机械性损伤的并发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常见的损伤后并发症,如休克、栓塞、挤压综合征、ARDS等病理学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难点:损伤后休克、栓塞、挤压综合征、ARDS等并发症的法医学鉴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损伤并发症概述

一、损伤并发症的特征和原因

二、损伤并发症的鉴定

第二节 休克

一、休克形成机制

二、休克病理变化

三、休克的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 栓塞

一、肺动脉血栓栓塞

二、脂肪栓塞

三、空气栓塞

第四节 挤压综合征

一、挤压综合征形成原因和死亡机制

二、挤压综合征病理变化

三、挤压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

第五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机制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学改变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

第六节 创伤后心功能不全

一、创伤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原因及机制

二、创伤后心功能不全的病理学改变

三、创伤后心功能不全的法医学鉴定

第七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机制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学改变

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

第八节 颅脑损伤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一、外伤性脑脊液漏

二、外伤后颅骨骨髓炎

三、外伤后颅内脓肿

四、化脓性脑膜炎

五、外伤性癫痫

六、外伤性脑积水

七、颅骨缺损

八、去大脑皮质综合征和迁延性昏迷

第十三章 机械性窒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窒息与机械性窒息的概念,机械性窒息死者尸体体表和尸体内部征象,鉴定原则;掌握缢、勒、扼死亡的概念、颈项部形态学特点及法医学鉴定,溺死的死亡机制、尸体形态学改变及法医学鉴定;熟悉机械性窒息的分类,绳套与绳结的物证意义,捂死、哽死的方式及其法医学鉴定,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体位性窒息、性窒息的概念及现场和尸体特征,硅藻的检验方法。了解:机械性窒息的死亡过程及死亡机制;溺死的死亡过程;溺死的常用的化验和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机械性窒息的分类、特点,难点:自缢和死后悬尸、生前入水溺死和死后入水的鉴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机械性窒息概述

一、机械性窒息的概念及分类

二、机械性窒息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的一般征象

四、机械性窒息的法医学鉴定原则

第二节 缢死

一、缢索、缢套和结扣

二、缢死的体位

三、缢型

四、缢死的机制

五、缢死的病理学改变

六、缢索的物证意义

七、缢死的法医学鉴定

八、缢颈后非即时性死亡

第三节 勒死

一、勒索和勒死的方式

二、勒死的机制

三、勒死的病理学改变

四、勒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四节 扼死

一、扼死的方式

二、扼死的机制

三、扼死的病理学变化

四、扼死的法医学鉴定

五、扼颈后遗症

第五节 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

一、压迫胸腹部的方式

二、压迫胸腹部死亡机制

三、压迫胸腹部死亡尸体的病理学变化

四、压迫胸腹部的法医学鉴定

第六节 捂死和闷死

一、捂死和闷死的方式

二、捂死和闷死的机制

三、捂死和闷死的病理学改变

四、捂死和闷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七节 哽死

一、哽死的方式

二、哽死的机制

三、哽死的病理学改变

四、哽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八节 性窒息

一、性窒息的现场

二、性窒息的性别、年龄、文化及生前表现

三、性窒息的方式和死亡机制

四、性窒息死亡的病理学改变

五、性窒息的法医学鉴定

第九节 体位性窒息

一、体位性窒息的方式

二、体位性窒息的死亡机制

三、体位性窒息症状和体征

四、体位性窒息死的病理学改变

五、体位性窒息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十节 溺死

一、溺死的概念

二、溺死的经过及症状

三、溺死的机制

四、溺死尸体的病理学改变

五、溺死的实验室检查

六、水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

第十四章 高低温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烧伤、冻伤概念,烧死尸体的形态学特点(体表改变、内部器官改变),烧死的法医学鉴定;熟悉冻死的形态学变化及法医学鉴定;了解烧伤程度四度分级法,计算烧伤面积的新九分法,中暑死亡的形态学改变;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中暑死的法医学鉴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的概念及表现,硬膜外热血肿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烧伤与烧死

一、烧伤的形态学改变及严重程度的估计

二、烧死尸体的形态学改变

三、火场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

第二节 中暑死

一、中暑发生的条件

二、中暑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三、中暑尸体的形态学改变

四、中暑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 冻伤与冻死

一、冻伤的程度及形态学改变

二、冻伤的发生条件

三、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

四、冻伤的形态学改变

五、冻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十五章 电流损伤及其他物理因素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击伤与电击死的概念;电击伤的病理学改变;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熟悉电击死的死亡机制;雷击死的形态学改变;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了解电流的性质;电流斑形成的原理;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影响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击伤病理学改变和法医学鉴定,难点:电流出入口的鉴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流损伤

一、电流损伤的基本知识

二、电流对人体作用

三、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四、电击死的死亡机制

五、电流损伤的病理学改变

六、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二节 雷击死

一、雷电对人体的作用

二、雷击死者的病理学改变

三、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 其他物理因素损伤

一、气压损伤

二、放射性损伤

三、超声波损伤

四、激光损伤

五、微波、高频电磁波损伤

第十六章 家庭暴力及杀婴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家庭暴力的概念、虐待和虐待儿童、杀婴的概念。掌握活产与死产的鉴别,新生儿存活时间的确定。熟悉新生儿存活能力的实验确定方法。虐待儿童的案件特征和病理学检验、法医学鉴定。了解家庭暴力、虐待老人和女性的检验鉴定,新生儿死亡的死亡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活产与死产的鉴别,新生儿存活时间的确定。

【教学内容】

第1节 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

二、家庭暴力的特点

第二节 虐待死亡

一、虐待儿童死亡

二、虐待老人死亡

三、虐待女性死亡

第三节 杀婴

一、活产与死产的鉴别

二、新生儿存活时间的确定

三、新生儿存活能力的确定

四、新生儿的死亡原因

第十七章 猝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猝死的概念、特点法医学鉴定及注意事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理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脑血管疾病、癫痫、颅内肿瘤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支气管哮喘病理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羊水栓塞症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熟悉猝死常见的原因;心瓣膜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动脉栓塞、传导系统性疾病、主动脉瘤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肺炎、肺气肿和气胸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胃扩张及胃破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 糖尿病猝死机制;抑制死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了解:冠状动脉口狭窄、Marfan综合征、克山病病理学变化及鉴定要点;宫外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概念;低血糖症、嗜细胞瘤、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概念和猝死机制;急性喉阻塞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猝死的常见原因,病理学改变及法医学鉴定要点。难点:损伤与疾病共存时主次作用的划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猝死总论

一、猝死的特征

二、猝死的原因

三、猝死法医学鉴定的意义

四、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二、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三、主动脉窦瘤、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

四、病毒性心肌炎

五、心肌病

六、克山病

七、结核性心肌炎

八、马方综合征

九、肺动脉栓塞

十、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猝死

十一、高血压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一、脑血管疾病

二、常见颅内肿瘤

三、癫痫

四、病毒性脑炎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猝死

一、急性喉阻塞

二、肺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肺气肿和气胸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猝死

一、急性消化道学出

二、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三、急性腹膜炎

四、急性胃扩张及胃破裂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猝死

一、异位妊娠

二、羊水栓塞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猝死

一、低血糖症

二、嗜铬细胞瘤

三、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第八节 免疫系统异常所致猝死

第九节 其他猝死

一、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二、婴儿猝死综合征

三、抑制死

第十八章 医疗纠纷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医疗纠纷概念和特点;医疗事故、医疗过错的概念与构成条件;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熟悉:医疗纠纷和医疗损害的的类型和发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医疗损害的类型及发生原因,难点: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及医疗损害概念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与特点

二、医疗事故的概念与构成条件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类型和发生原因

一、医源性医疗纠纷

二、非医源性医疗纠纷

第三节 医疗损害的类型和发生原因

一、手术失误导致的医疗损害

二、麻醉失误导致医疗损害

三、输血输液导致的医疗损害

四、药物过敏性休克导致的医疗损害

五、用药不当导致的医疗损害

六、误诊、误治导致的医疗损害

七、护理失误导致的医疗损害

八、诊疗技术失误导致的医疗损害

九、医疗美容导致的医疗损害

十、预防接种导致的医疗损害

十一、医疗器械故障导致的医疗损害

十二、医疗机构管理混乱导致的医疗损害

第四节 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鉴定

一、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鉴定程序

二、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检验注意事项

三、法医病理学鉴定的作用和价值

第十九章 法医尸体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法医尸体检验的程序;尸体解剖术式和操作步骤。熟悉尸体检验前的准备工作;空气栓塞、脂肪栓塞、气胸或胸壁开放性损伤、心传导系统、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的检验方法;无名尸体、碎尸、传染病的尸体、群体性事故的尸体检验的步骤以及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材的采取、固定及送检以及法医学尸体检验的证据保存。掌握虚拟解剖的概念及常见的死后影像学变化。了解: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概念、目的、意义;尸体检查的常用设备和材料;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了解虚拟解剖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医学尸表检查;法医学尸体解剖的程序及方法选择;尸体解剖操作步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医尸体检验规程

一、法医尸体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二、法医尸体检验设备条件

三、法医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

四、尸体衣着检查

五、法医尸体解剖的基本术式和程序

六、法医尸体解剖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器官检查

七、法医病理学选择性检查

八、法医特殊类型的尸体检查

第二节 德国、澳大利亚的法医尸体检验

一、德国、澳大利亚的尸体检验的尸体检验制度

二、德国、澳大利亚的法医尸体检验规程及方法

第三节 虚拟解剖

一、虚拟解刨的主要技术

二、虚拟解剖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虚拟解剖的具体运用

四、虚拟解剖的局限性

三、学时分配

1.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1

绪论

3

2

5

2

死亡概述

2

2

3

死后变化

3

2

5

4

死亡时间推断

3

3

5

机械性损伤概论

2

2

6

钝器损伤

3

3

7

锐器损伤

3

2

5

8

火器损伤

5

5

9

身体各部位的机械性损伤

6

6

10

交通损伤

3

2

5

11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5

4

9

12

机械性损伤的并发症

1

1

13

机械性窒息

12

4

16

14

高低温损伤

1.5

1

2.5.

15

电流损伤

1.5

1

2.5

16

杀婴及虐待的法医学鉴定

2

5

17

猝死

11

4

15

18

医疗纠纷

2

2

19

法医学尸体检查

3

32

35

总学时

72

54

126

2.实验课内容及学时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的要求

学时

分配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1

尸体解剖录像

通过观看录像、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

1. 让学生初步了解尸体解剖程序、解剖术式的选择;

2. 熟悉尸体解剖的基本操作技术;

3. 熟悉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

2

6-8人/组

必开

2

法医病理学鉴定书书写

通过案例、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讨论:

1.让学生了解法医病理学鉴定书的内容;

2.熟悉鉴定书与临床诊断的异同;

3.初步掌握法医病理学鉴定书书写。

2

6-8人/组

必开

3

尸体现象及自溶标本观察

通过大体标本、切片、相片观察:

1. 掌握早期和晚期尸体现象的形态学所见,掌握常见的动物损伤、濒死期人为损伤的形态学特点;

2. 掌握死后各脏器的自溶的组织学所见。

2

6-8人/组

必开

4

尸体解剖+案例讨论

通过教师带教和学生参与尸体检验实习:

1. 掌握尸体衣着检验的顺序和要求;

2. 掌握尸表损伤与疾病的描述与记录;

3. 掌握尸体解剖的一般术式和特殊术式;

4. 掌握尸体解剖程序、基本操作技术;

5.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死因分析;

6. 掌握尸体解剖照相的步骤和要求。

6

6-8人/组

必开

5

尸体解剖+案例讨论

通过教师带教和学生参与尸体检验实习:

1. 掌握尸体衣着检验的顺序和要求;

2. 掌握尸表损伤与疾病的描述与记录;

3. 掌握尸体解剖的一般术式和特殊术式;

4. 掌握尸体解剖程序、基本操作技术;

5.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死因分析;

6. 掌握尸体解剖照相的步骤和要求。

6

6-8人/组

必开

6

尸体解剖+

案例讨论

通过教师带教和学生参与尸体检验实习:

1. 掌握尸体衣着检验的顺序和要求;

2. 掌握尸表损伤与疾病的描述与记录;

3. 掌握尸体解剖的一般术式和特殊术式;

4. 掌握尸体解剖程序、基本操作技术;

5.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死因分析;

6. 掌握尸体解剖照相的步骤和要求。

6

6-8人/组

必开

7

尸体解剖+

案例讨论

通过教师带教和学生参与尸体检验实习:

1. 掌握尸体衣着检验的顺序和要求;

2. 掌握尸表损伤与疾病的描述与记录;

3. 掌握尸体解剖的一般术式和特殊术式;

4. 掌握尸体解剖程序、基本操作技术;

5.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死因分析;

6. 掌握尸体解剖照相的步骤和要求。

6

6-8人/组

必开

8

盲测案例讨论

通过盲测案例的讨论:

1. 掌握死亡时间的推断;

2. 掌握死因和死亡机制的分析及确定;

3. 其他如致伤物推断及案件性质。

2

6-8人/组

必开

9

损伤的观察记录 (图片及案例讨论)

通过对图片、大体标本、切片的观察:

1. 掌握各种损伤大体所见及镜下改变特点;

2. 初步掌握为推测和认定致伤物,判断损伤形成时间及程度;

3. 掌握损伤的记录和描述。

2

6-8人/组

必开

10

硅藻检验

通过动物实验:

1. 掌握和观察溺死的尸体所见,特别是呼吸道和肺的改变;

2. 掌握硅藻的检出方法;

3. 熟悉硅藻的形态。

4

6-8人/组

必开

11

盲测案例讨论

通过盲测案例的讨论:

1. 掌握死亡时间的推断;

2. 掌握死因和死亡机制的分析及确定;

3. 其他如致伤物推断及案件性质。

2

6-8人/组

必开

12

烧死、电流

标本观察

通过对烧死和电流斑图片、大体标本、切片的观察:

1. 掌握烧死的形态学改变;

2. 掌握电流斑的宏观和微观的特点;

3. 电流斑出入口的鉴别。

2

6-8人/组

必开

13

心血管疾病猝死标本观察

过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图片、大体标本、切片的观察:

1. 掌握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大体形态学改变及特点;

2. 掌握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镜下形态学改变及特点。

2

6-8人/组

必开

14

呼吸、中枢、消化及其他系统猝死标本观察

过对呼吸、中枢、消化等系统疾病的图片、大体标本、切片的观察:

1. 掌握常见的其他系统的可致死疾病的大体形态学改变及特点;

2. 掌握常见的其他系统疾病的镜下形态学改变及特点。

2

6-8人/组

必开

15

案例讨论

通过运用法医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案例,解决法医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死因、死亡方式、死亡工具、死亡时间等工作内容的基本思路、注意事项。

2

6-8人/组

必开

16

尸体解剖+

案例讨论

通过教师带教和学生参与尸体检验实习:

1. 掌握尸体衣着检验的顺序和要求;

2. 掌握尸表损伤与疾病的描述与记录;

3. 掌握尸体解剖的一般术式和特殊术式;

4. 掌握尸体解剖程序、基本操作技术;

5.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死因分析;

6. 掌握尸体解剖照相的步骤和要求。

6

6-8人/组

必开

合计

54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门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课前、课后的答疑辅导,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理论课堂和实验课的学习,加深对法医病理学基本知识理解,进而掌握法医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1)课程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结合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教研室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讨论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组织教师观摩教学,提供自身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技术。

(2)案例教学:选用经典的、有启发性的案例,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式的方法,强调从提出问题人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参加尸体解剖,以及对参与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分配比例

(例:考试课)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

出勤

作业

提问或实验

5%

10%

5%

20%

80%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

《法医病理学》第五版,丛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6年6月

2、主要参考资料:

① 祝家镇主编.法医病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贾静涛主编.世界法医学与法科学史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郭景元主编.实用法医手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徐英含主编.最新法医病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伍新尧主编.高级法医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张益鹄主编.法医病理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吴家馼主编.法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陈康颐主编.应用法医学各论.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陈世贤主编.法医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黄光照,麻永昌等.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分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刘明铎主编.实用颅脑损伤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994

黎鳌等.现代创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建雄主编.法医损伤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杨清玉、彭绍华著.实用猝死病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

邱绪襄,廖文满.颅脑损伤.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② (可列出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

执笔人:金波、木尔扯尔 审定人:刘云

《法医物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法医物证学

课程英文名称:Forensic Genetics

课程编号:07100070

学时:122 学分:6.0

适用对象:法医学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性检材鉴定的一门科学。法医物证学的基本任务是为侦查犯罪提供线索,为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提供科学证据,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医学证据。

《法医物证学》旨在使学生了解用遗传标记进行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利用法医物证学理论分析和解释鉴定结果的能力。《法医物证学》作为法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应当与当前国内外法医DNA分析的现状接轨,应当使法医学本科生适当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前沿,以开拓本科生的学术视野。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法医物证学研究的任务、内容和对象,在法医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掌握亲权鉴定与生物性检材个人识别的鉴定原则、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的评价,使学生在结束学习后能基本承担常规法医物证检验工作,在以后的法医实践中能应用这些基本知识解决案件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法医物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任务;熟悉物证及法医物证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法医物证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法医物证鉴定书与鉴定意见的一般要求;了解法医物证学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法医物证学的的基本概念、基本任务、基本理论,法医物证的特点,以及鉴定结论特点的理解。难点是同一认定概念的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证与法医物证

一、物证的概念及特点

二、法医物证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第二节 法医物证学的基本任务、理论与技术

一、基本任务

二、基本理论

三、基本技术

第三节 法医物证的鉴定

一、鉴定人

二、法医物证鉴定书与鉴定结论

第四节 法医物证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法医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作为法医物证学重要基础的人类遗传标记的概念;熟悉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参数;了解遗传标记的分类,遗传规律及群体遗传。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遗传标记、基因座、等位基因、基因型、表型、遗传多态性、杂合度、个人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等基本概念,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概念、意义。难点是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意义,基因座独立性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遗传标记概述与分类

一、概述

二、遗传标记的分类

第二节 遗传规律

一、孟德尔分离律

二、孟德尔自由组合律

三、其他遗传规律

第三节 群体遗传

一、遗传多态性

二、基因频率计算

三、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四、基因座独立性分析

第四节 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参数

一、杂合度

二、个人识别概率

三、非父排除概率

第三章 DNA多态性的分子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DNA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及DNA多态性的分类、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概念、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熟悉STR 的形成机制;了解人类基因组DNA分类及DNA序列多态性的法医学应用前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DNA的变性、复性、降解的概念,DNA长度多态性、DNA序列多态性的概念,STR的概念及STR 的形成机制,DNA的理化性质。难点是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形成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DNA分子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分子结构

二、DNA的理化性质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

一、基因与基因有关序列

二、基因外DNA与重复序列

三、DNA的甲基化修饰

第三节 基因突变

一、编码区突变

二、非编码区突变

第四节 DNA多态性

一、DNA长度多态性

二、DNA序列多态性

三、其他类型多态性

第四章 法医DNA分析技术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DNA提取的方法、PCR技术原理与方法、DNA电泳的原理与方法;熟悉DNA定量方法;了解复合PCR和毛细管凝胶电泳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Chelex-100提取法的原理及优缺点,PCR概念、技术原理、反应体系组成和技术特点,复合PCR概念。难点是DNA定量方法,PCR技术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DNA提取

一、DNA提取原则

二、DNA提取方法

第二节 DNA定量

一、法医DNA定量的特点

二、法医DNA定量方法

第三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一、PCR的基本原理

二、PCR的反应体系

三、PCR反应的基本步骤

四、PCR反应产物的积累规律

五、PCR反应的影响因素

六、法医学应用PCR技术特点

第四节 DNA电泳

一、电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电泳技术的种类

三、DNA电泳技术

四、电泳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STR长度多态性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STR长度多态性、复合扩增和miniSTR分型的基本概念,STR基因座和等位基因的命名原则,STR基本分型技术及其法医学应用特点;熟悉STR序列结构特征,筛选法医学STR标记的条件,STR复合扩增体系的构建原则,CODIS计划以及miniSTR分型的优缺点;了解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评估。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STR长度多态性、复合扩增和miniSTR分型的概念,STR基因座和等位基因的命名原则,STR序列结构特征,筛选法医学STR标记的条件,STR复合扩增体系的构建原则,miniSTR分型的优缺点。难点是STR核心重复单位的确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STR序列结构类型

二、筛选STR基因座的条件

三、STR分型的法医学特点

第二节 STR命名

一、基因座命名

二、等位基因命名

三、链的选择及核心重复单位的确定

第三节 常染色体STR分型

一、基本分型技术

二、多基因座复合扩增

三、常用常染色体STR基因座

四、miniSTR分型

第六章 STR自动分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STR自动分型的原理;熟悉STR自动分型的结果判读;了解自动激光荧光核酸片段分析的设备、具体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STR自动分型的原理,STR自动分型的结果判读,光谱分离的意义,影响STR基因座正确命名的因素。难点是光谱分离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

第二节 扩增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第三节 等位基因确定

一、光谱分离

二、DNA片段分子量计算

三、等位基因分型

第四节 图谱分析

一、分型标准品等位基因命名错误

二、内标识别错误

三、基线跳跃或摆动

四、stutter峰

五、非模板依赖加A

六、其他伪峰

七、性别识别图谱异常

八、峰的均衡性

九、杂合性丢失或3等位基因

十、Off-ladder峰

第五节 影响因素

第七章 性染色体STR分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性染色体STR的特点、遗传特征及性染色体STR分型的法医学意义;熟悉Y-STR和X-STR分型及它们的法医学应用参数评估原则;了解性染色体结构特点、Y-STR基因座命名方法、常用Y-STR和X-STR基因座及其法医学参数评估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性染色体STR的特点、遗传特征及性染色体STR分型的法医学意义。难点是Y-STR和X-STR法医学应用参数评估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Y染色体STR

一、Y-STR概述

二、Y-STR单倍型

三、Y-STR分型的法医学意义

四、Y-STR法医学应用参数

第二节 X染色体STR

一、X-STR概述

二、X-STR分型

三、X-STR分型的法医学意义

四、X-STR法医学应用参数

第八章 法医DNA测序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DNA测序的原理及其在法医学的应用;熟悉新一代测序与第一代测序的不同点;了解新一代测序较基于PCR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医遗传标记的优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测序的基本原理,循环测序及DNA自动测序的原理,新一代测序与第一代测序的不同点。难点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

一、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

二、循环测序

三、DNA自动测序技术

第二节 新一代DNA测序技术

一、Illumina测序技术

二、Ion Torrent测序技术

三、新一代测序技术优势

四、新一代测序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测序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一、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二、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第九章 线粒体DNA多态性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人类线粒体全基因组DNA的特征、线粒体DNA单核苷酸多态性、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和线粒体单倍群,以及线粒体DNA分型的特殊问题;熟悉mtDNA的分型命名和法医mtDNA分析技术;了解mtDNA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mtDNA的特征、mtDNA单核苷酸多态性、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和线粒体单倍群,mtDNA的分型命名和线粒体DNA分型的特殊问题,mtDNA分析在法医学的实用价值。难点是mtDNA分析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mtDNA的结构与功能

二、线粒体基因组

第二节 mtDNA多态性

一、mtDNA单核苷酸多态性

二、mtDNA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三、mtDNA单倍型与单倍群

第三节 mtDNA分型命名

第四节 mtDNA分析技术

一、法医mtDNA分型

二、人类线粒体控制区及全基因组DNA分析

第五节 mtDNA分型的特殊问题

第十章 二等位基因DNA遗传标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二等位基因DNA遗传标记的类型及法医学应用、SNP的概念、特点,SNP与STR比较的优缺点,SNP的法医学应用、InDel多态性的概念、特点及法医学应用优势;熟悉各种SNP分型技术的原理;了解各种SNP分型技术的优缺点及法医学应用现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二等位基因DNA遗传标记的类型及法医学应用;SNP的概念、特点及法医学应用,SNP与STR比较的优缺点;InDel多态性的概念、特点及法医学应用优势。难点是各种SNP分型技术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一、SNP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二、SNP与STR的比较

三、SNP的法医学应用

第二节 插入/缺失多态性

一、InDel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二、InDel的法医学应用

第三节 分析技术

一、DNA芯片技术

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三、焦磷酸测序技术

四、微测序技术

五、TaqMan技术

第十一章 表达产物水平遗传标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红细胞血型、HLA、血清型和红细胞酶型的基本概念、命名原则和主要分型原理;熟悉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试验以及血清型和红细胞酶型的分型方法;了解表达产物水平遗传标记在法医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红细胞血型、HLA、血清型和红细胞酶型的基本概念、命名原则和主要分型原理,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试验。难点是HLA分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

一、概述

二、ABO血型

三、H抗原与分泌型

四、MNSs血型

五、Rh血型

第二节 白细胞型

一、HLA抗原

二、HLA命名

三、HLA遗传

四、HLA分型

第三节 血清型

一、概述

二、结合珠蛋白型

三、维生素D结合蛋白

第四节 酶型

一、概述

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三、酯酶D

第十二章 亲子鉴定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亲子鉴定的概念和原理、亲子鉴定的重要参数,包括非父排除概率、父权指数、父权相对机会;熟悉法医亲子鉴定标准;了解用DNA进行其他亲缘关系分析的适用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亲子鉴定、非父排除概率、父权指数及父权相对机会的概念;亲子鉴定基本原理,亲子鉴定标准;突变、遗传例外等特殊情况对亲子鉴定的影响;否定父权和确信父权的风险问题。难点是非父排除概率的计算,父权指数的计算和统计学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亲子鉴定基本原理

第二节 否定父权

一、排除亲子关系

二、非父排除概率

三、错误否定父权的风险

第三节 确信父权

一、父权指数

二、父权指数的统计学意义

三、父权的相对机会

第四节 法医亲子鉴定标准

第五节 其他亲缘关系鉴定

第十三章 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法医物证检材发现、提取、包装、保存和送检的原则与方法;熟悉法医物证检验的对象、任务和意义;了解法医物证检验程序和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法医物证检材的特点,法医物证检材发现、提取、包装、保存和送检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检材特点

第二节 检材发现和提取

一、检材发现

二、检材提取

第三节 检材包装、保存与送检

一、检材包装和保存

二、检材送检

三、检验程序和要求

第十四章 血痕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血痕的检验程序、常用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检验意义,特别是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鉴定和个人识别;熟悉血痕的特点及可提供的其他信息,如出血部位、出血时间及血痕的形态学意义;了解血痕检验的新进展和新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血痕检验的一般程序,血痕检验的任务,血痕预试验、确证试验的目的、实验原理、方法及意义,种属鉴定的原理,血痕ABO血型测定。难点是吸收试验与解离试验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血痕的特点

二、血痕检验的目的及基本程序

第二节 肉眼检查

一、血痕的部位

二、血痕的颜色

三、血痕的形状

四、血痕的范围

第三节 血痕预试验

一、联苯胺试验

二、其他预试验

第四节 血痕确证试验

一、血色原结晶试验

二、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

三、吸收光谱检查

第五节 种属鉴定

一、沉淀反应

二、抗人血红蛋白胶体金试验

三、DNA检验

第六节 血痕的个人识别

一、血痕的血型测定

二、血痕的DNA分析

三、血痕的性别鉴定

四、血痕的其他检验

第十五章 精液斑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精液斑检验的意义及程序、精液斑预试验、确证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意义;熟悉DNA多态性检测的价值、条件与结果评价;了解精液的组成,精斑ABO血型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精液斑检验的意义及程序;精液斑预试验(酸性磷酸酶试验)、确证试验(精子检出法、免疫学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精液斑的特点和检验目的

一、精液斑的特点

二、检验目的与要求

第二节 精液斑的肉眼检查

第三节 精液斑的预试验

一、酸性磷酸酶检验

二、其他预试验

第四节 精液斑的确证实验

一、精子检出法

二、免疫学试验

第五节 精液斑的个人识别

一、精液斑的ABO血型测定

二、精液斑的DNA分析

第十六章 唾液及唾液斑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确证唾液斑的原理及方法、唾液斑ABO血型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唾液斑DNA分析技术;熟悉唾液斑检验的意义;了解唾液斑的特点,唾液斑中其它遗传标记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确证唾液斑的原理及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唾液及唾液斑的特点和检验目的

一、唾液及唾液斑的特点

二、检验目的与要求

第二节 唾液斑的证明

一、淀粉酶的检测

二、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的检查

三、其他方法

第三节 唾液斑的个人识别

一、唾液斑的ABO血型测定

二、唾液斑的DNA分析

第十七章 混合斑的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混合斑的概念、特点和检验目的、精液与阴道液混合斑的鉴定程序、混合斑中精液成分的个人识别;熟悉混合斑中阴道液成分的个人识别、轮奸案混合斑检验、多人血混合斑检验、混合STR分型图谱的解释;了解混合斑中精液ABO血型的判定、多人血混合斑的ABO血型测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混合斑的概念、特点、种类及其鉴定程序;混合斑中精液成分、阴道液成分的个人识别;轮奸案混合斑检验;多人血混合斑检验。难点是混合STR分型图谱的分析与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混合斑的特点和检验目的

第二节 精液与阴道液混合斑检验

一、混合斑的确证

二、混合斑中精液成分的个人识别

三、混合斑中阴道液成分的个人识别

四、轮奸案混合斑检验

第三节 多个体血液混合斑检验

一、混合斑的ABO血型测定

二、混合斑的DNA分析

第四节 混合STR分型图谱解释

一、定性评价

二、计算匹配概率

三、计算排除概率

四、计算似然率

第十八章 人体组织的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毛发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毛发与纤维的鉴别、人毛与动物毛的鉴定;熟悉不同人体组织的特点及法医学应用价值、软组织的提取和送检注意事项、人体组织的DNA分析方法;了解骨DNA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毛发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毛发与纤维的鉴别;人毛与动物毛的鉴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毛发检验

一、毛发的特点

二、毛发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三、毛发与其他纤维的鉴别

四、人毛与动物毛的鉴别

五、人体各部位毛发的鉴别

六、脱落毛发和损伤毛发的鉴别

七、毛发的个人识别

八、毛发中微量元素分析

第三节 软组织检验

一、软组织的特性

二、软组织检验的目的与要求

三、确定是否为组织及组织来源

四、种属鉴定

五、组织块的个人识别

六、性别鉴定

七、脱落细胞的检验

第四节 骨检验

一、骨的特性

二、骨的种属鉴定

三、骨的个人识别

第五节 牙齿的检验

第六节 指甲与趾甲检验

一、指甲与趾甲ABO血型的检测

二、指甲与趾甲的DNA检测

第十九章 个人识别的证据意义评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怎样评估遗传标记对于具体个案的鉴定能力;熟悉匹配概率和似然率的意义;了解遗传标记个人识别的系统效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评估遗传标记对于具体个案的鉴定能力。难点是匹配概率和似然率的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遗传标记个人识别的系统效能

第二节 DNA遗传标记对于具体个案的鉴定能力

一、匹配概率

二、似然率

第二十章 DNA数据库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法医DNA数据库的概念,特别是犯罪人员DNA数据库和现场物证DNA数据库、DNA数据库的功能;熟悉其他法医DNA数据库的组成、DNA数据库的意义及理论依据;了解法医DNA实验室的质量控制、DNA数据库的分型数据以及DNA技术的标准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法医DNA数据库的概念,犯罪人员DNA数据库和现场物证DNA数据库;DNA数据库的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DNA数据库的概述

一、DNA数据库的概念

二、DNA数据库的意义及理论依据

三、DNA数据库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二节 DNA数据库的组成和功能

一、DNA数据库的组成

二、DNA数据库的功能

三、我国法医DNA数据库的结构和职责

第三节 DNA数据库的质量控制

一、法医DNA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二、DNA数据库的分型数据

三、DNA技术标准化

三、学时分配

1、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3

3

第二章

法医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

4

4

第三章

DNA多态性的分子基础

3

3

第四章

法医DNA分析技术基础

6

6

第五章

STR长度多态性

3

9

12

第六章

STR自动分型

3

5

8

第七章

性染色体STR分型

3

3

第八章

法医DNA测序

3

3

第九章

线粒体DNA多态性

3

3

第十章

二等位基因DNA遗传标记

3

3

第十一章

表达产物水平遗传标记

6

5

11

第十二章

亲子鉴定

6

6

12

第十三章

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

3

3

第十四章

血痕检验

3

14

17

第十五章

精液斑检验

3

9

12

第十六章

唾液及唾液斑检验

2

9

11

第十七章

混合斑检验

3

3

第十八章

人体组织检验

3

3

第十九章

个人识别的证据意义评估

1

1

第二十章

DNA数据库

1

1

总学时

65

57

122

2、实验课内容与学时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的要求

学时分配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1

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掌握PCR原理,基本了解PCR-STR分型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9

综合性试验

4-5

必开

2

新鲜红细胞血型检测

掌握ABO血型测定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判断。

5

验证性试验

4-5

必开

3

血痕的ABO血型测定

熟练掌握解离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5

验证性试验

4-5

必开

4

法医学参数计算

熟悉非父排除概率、父权指数的计算,掌握法医亲子鉴定的标准。

3

案例讨论

不分组

必开

5

血痕检验

熟练掌握血痕预实验原理及操作方法。熟练掌握血痕确证实验的常用方法及原理。掌握血痕的DNA提取方法及其原理。

9

综合性试验

4-5

必开

6

精斑、混合斑检验

掌握精子检出的方法,PSA试剂条确证精斑的原理和方法。精斑、混合斑DNA提取方法及原理。

9

综合性试验

4-5

必开

7

唾液斑检验

掌握淀粉-碘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口腔拭子的制作及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检查方法,唾液斑DNA提取方法及其原理。

9

综合性试验

4-5

必开

8

STR基因座的激光荧光自动检测分型

掌握PCR原理,掌握STR自动分型的原理,熟悉STR自动分型的结果判读,了解自动激光荧光核酸片段分析的设备及操作。

5

见习

10

必开

9

亲子鉴定或个人识别案例

掌握法医物证检材检验的规范流程,常见突变图谱的分析与解读;熟悉鉴定意见书的组成部分;了解法医物证检验的质量控制。

3

案例讨论

不分组

必开

10

毛发的形态观察

掌握人毛和动物毛的特点和鉴定。

7

验证性试验

4-5

选开

11

Hp普通表型测定

掌握Hp普通表型测定的原理。

8

验证性试验

4-5

选开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及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采用PPT、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分配比例

考核方式:考试课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

出勤

实验

实验考试

5%

10%

15%

30%

70%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

《法医物证学》,侯一平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主要参考资料:

1 《Forensic DNA Typing: Biology, Technology, and Genetics of STR Markers 》,John M, Butler. Academic Press,2005

2 《法医物证学》,侯一平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 《高级法医学》,伍新尧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4 《法医物证学》,郭景元,李伯龄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5 《法医DNA分析》,郑秀芬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6 《法庭生物学》,吴梅筠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7 《法医学》,第三版,侯一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3

8 http://www.icourses.cn

9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10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11 J Forensic Leg Med

执笔人:徐冬冬 审定人:杜冰

《法医临床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法医临床学

课程英文名称:Forensic Clinical Medicine

课程编号: 07100050

学时:78 学分:4

适用对象:法医学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法医临床学(Forensic Clinical Medicine)是法医学专业的重要的分支学科和必修课程。法医临床学是运用法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上有关活体医学的一门学科。法医临床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认定和人身保险理赔等提供医学证据,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依据或建议,其工作内容包括现场勘验、活体检验、物证检查和书证审查等,活体检验内容包括个人特征、损伤情况、生理及病理状态。

法医临床学研究对象是活体,基本上是应用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设备。在活体检验中有关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被告或原告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性犯罪及性功能检查等,皆需要临床各科的知识和技术,或在此基础上,增加法医学独特的一些检查方法。

本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掌握法医临床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独立临案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树立严肃认真、客观公正、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达到能承担日常法医临床活体案件的鉴定和对疑难案件的初步处理。培养学生明确法医临床学的研究范围、任务和该学科在现代法医学领域的地位,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及司法诉讼中的作用,实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导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树立自学为主,终生学习的观念,以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各类人身伤害损伤程度鉴定、各类伤残及劳动能力的评定、诈病与造诈病、虐待、医疗纠纷、性功能及性犯罪、人体生理病理状况及健康状况评价。使学生熟悉法医学临床鉴定案件的受理及活体检查程序,掌握法医临床学损伤程度、伤残评定和书证审查等司法文书的编写原则。使学生熟悉与法医临床学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掌握临床法医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临床法医学检验程序、鉴定书内容及格式;熟悉临床法医学检验的对象和任务;各类法医临床鉴定文书的形式及编制原则;了解临床法医学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临床创伤学、眼科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电生理学、临床听力学、性医学等临床学科在现代法医学专业的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临床法医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法医临床学的任务和工作内容,法医临床学鉴定文书的形式及编制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法医临床学概念

二、法医临床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法医学的关系

2、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3、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法医临床学的任务与内容

一、法医临床学的任务

二、法医临床学的工作内容

三、法医临床学鉴定

第三节法医临床学历史与展望

一、法医临床学历史和现状

二、法医临床学展望

第四节临床法医学检验程序、鉴定书内容及格式;各类法医临床鉴定文书的形式及编制原则。

第二章 活体损伤

【教学目的】掌握活体损伤的概念与分类;损伤的转归;瘢痕的概念及分类;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人体损伤程度的定义及分类(重伤、轻伤和轻微伤);损伤程度鉴定的依据和原则;损伤因果关系判断及方法;损伤鉴定时限;损伤全身反应并发症(休克、呼吸困难、挤压综合症、肺动脉栓塞、脂肪栓塞综合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熟悉活体损伤的局部和全身表现;活体成伤机制、各类损伤的形态、特征、致伤物推断原则和认定依据,以损伤形态推断致伤物的局限性;创伤修复一般规律及时程特点;创口愈合类型及特点;早期瘢痕和晚期瘢痕临床特征;皮肤瘢痕鉴定的内容,颜面、躯体皮肤瘢痕面积的测量;了解创伤性疾病临床经过的一般规律;创伤与疾病相互关系;瘢痕形成机制及影响瘢痕增生的因素;根据皮肤瘢痕推断致伤物;创伤后早期全身和局部反应;创伤后精神障碍:伤害的概念及伤害罪的法律规定;损伤程度与法律责任;损伤程度与危害程度;损伤程度鉴定结论产生分歧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活体损伤的概念与分类;瘢痕的概念及分类;人体损伤程度的定义及分类(重伤、轻伤和轻微伤);损伤程度鉴定的依据和原则;损伤因果关系判断及方法;损伤鉴定时限;损伤全身反应并发症(休克、呼吸困难、挤压综合症、肺动脉栓塞、脂肪栓塞综合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活体成伤机制、各类损伤的形态、特征、致伤物推断原则和认定依据,以损伤形态推断致伤物的局限性;创伤修复一般规律及时程特点;创口愈合类型及特点;早期瘢痕和晚期瘢痕临床特征;皮肤瘢痕鉴定的内容,颜面、躯体皮肤瘢痕面积的测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损伤的概念

二、损伤的分类

三、重伤的立法精神

四、活体成伤机制

五、各类损伤的形态和特征

六、损伤的表现

1、创伤后早期全身和局部反应

2、损伤全身反应并发症

3、创伤后精神障碍

七、损伤修复一般规律及时程特点

八、损伤的转归

九、各类损伤致伤物推断原则和认定依据

十、损伤形态推断致伤物的局限性

第二节皮肤瘢痕的法医学鉴定

一、瘢痕的概念

二、瘢痕的分类

三、瘢痕形成机制及影响瘢痕增生的因素

四、早期瘢痕和晚期瘢痕临床特征

五、皮肤瘢痕鉴定的内容,颜面、躯体皮肤瘢痕面积的测量

六、根据皮肤瘢痕推断致伤物

第三节活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一、人体损伤程度的定义及分类

二、损伤的检查与记录

三、损伤程度鉴定的依据和原则

四、损伤因果关系判断及方法

五、损伤鉴定时限

六、伤害的概念及伤害罪的法律规定

七、损伤程度与法律责任

八、损伤程度与危害程度

第四节损伤全身反应并发症

一、休克

二、呼吸困难

三、挤压综合症

四、肺动脉栓塞

五、脂肪栓塞综合症

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第三章 劳动能力及劳动能力丧失

【教学目的】掌握劳动能力及劳动能力丧失的概念;劳动能力丧失的分类及分级;伤残评定意义、原则;掌握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原则;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评定原则;医疗终结概念;职工工伤致残程度评定基本原则;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分级原则;了解涉及保险的伤残评定;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和原则;工伤、医疗依赖、护理依赖的基本概念及工伤伤残分级原则;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与难点】劳动能力及劳动能力丧失的概念;劳动能力丧失的分类及分级;伤残评定意义、原则;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原则;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评定原则;医疗终结概念;职工工伤致残程度评定基本原则;医疗事故的概念和分级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劳动能力及劳动能力丧失的概念

二、劳动能力丧失的分类及分级

第二节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

一、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原则

二、医疗终结概念

三、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注意事项

第三节职工工伤致残程度评定

一、工伤、医疗依赖、护理依赖的基本概念

二、工伤伤残分级原则

三、职工工伤致残程度评定基本原则

第四节人身保险伤残等级评定

一、人身保险伤残等级评定原则

二、人身保险伤残等级评定注意事项

第五节 医疗纠纷伤残等级评定

一、医疗纠纷

1、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概念

2、医疗事故分级原则

二、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和原则

三、医疗纠纷伤残等级评定注意事项

第六节人身损害相关的其他问题评定

第四章 颅脑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钝器、锐器头皮创伤的鉴别、颅底骨折法医学诊断依据;原发性脑损伤临床特征,外伤性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等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检查表现与法医学鉴定;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念;颅脑损伤合并症与后遗症: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外伤性癫痫的法医学鉴定要点;熟悉颅脑损伤按病变和临床的分类,头皮损伤、颅盖及颅底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检查;了解脑外伤精神障碍、颅骨缺损、颅内感染、外伤性脑软化法医学鉴定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颅脑损伤合并症与后遗症: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外伤性癫痫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损伤分类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法医学检查

四、颅脑损伤程度临床评价的医学标准

第二节头皮损伤

一、损伤机制与临床表现

二、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颅骨骨折

一、颅盖骨折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颅底骨折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四节 脑损伤

一、脑震荡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脑挫裂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脑干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弥漫性轴索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五节 继发性脑损伤

一、颅内出血、血肿

1、硬脑膜外血肿

2、硬脑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4、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外伤性脑水肿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外伤性脑梗死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五节颅脑损伤并发症

一、颅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颅内积气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外伤性脑脊液漏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颅脑外伤后感染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六节 颅脑损伤后遗症

一、脑损伤后综合症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外伤性癫痫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外伤性脑积水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五章 脊柱与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脊柱与脊髓损伤的检查方法及肌力等级标准及判定方法;脊髓、脊神经和周围神经法医学鉴定;熟悉臂丛、腰丛、骶丛及主要分支损伤的临床特征;神经系统查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的临床分析,脊柱与脊髓损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了解脊髓的功能,脊髓损伤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脊柱与脊髓损伤的检查方法及及肌力等级标准及判定方法;脊髓和脊神经损伤程度和伤残评定原则,难点是神经系统查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的临床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脊柱与脊髓损伤的原因与机制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法医学检查

第二节脊柱损伤

一、脊柱骨损伤

1、损伤机制

2、损伤类型与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 脊髓损伤

一、脊髓损伤的类型和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法医学鉴定

第四节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一、损伤的分类

二、损伤的原因与机制

三、主要症状与体征

四、法医学检查

第五节常见周围神经损伤

一、臂丛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正中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桡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尺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五、坐骨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六、腓总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七、胫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六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一、损伤认定

二、预后判断

三、鉴定时限

四、损伤程度与伤残程度

第六章 眼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外伤后眼睑运动障碍及位置异常的类型;盲目、低视力、复视概念;眼附属器损伤、眼球损伤、外伤性青光眼的法医学鉴定;视功能障碍的损伤程度及伤残评定原则;熟悉外伤性角膜瘢痕和眼球钝挫伤类型及结局;眼球穿通伤常见并发症与后遗症;视力与视野、复视的客观检查及结果分析;诈盲与功能性视力障碍概念、临床特点、常用检查方法;了解眼睑损伤类型及眼睑挫伤后皮肤色泽的时程变化;视神经、眼外肌损伤临床特点及检查;眼电生理检查结果的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外伤后眼睑运动障碍及位置异常的类型;盲目、低视力、复视概念;眼损伤及视功能障碍的损伤程度及伤残评定原则,难点是眼损伤及视功能障碍的损伤程度及伤残评定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眼损伤的分类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法医学检查

第二节眼附属器损伤

一、眼睑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结膜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泪器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眶骨骨折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五、眼外肌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 眼球损伤

一、眼球钝挫伤

1、角膜损伤

2、虹膜睫状体挫伤

3、晶状体损伤

4、玻璃体出血

5、脉络膜损伤

6、视网膜损伤

7、视神经损伤

二、眼球破裂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四节 眼神经损伤

一、视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动眼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滑车神经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五节 眼的物理、化学性损伤

一、眼烧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辐射性眼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六节 眼损伤的并发症

一、外伤性青光眼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二、交感性眼炎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七章 耳鼻咽喉损伤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外耳、中耳、内耳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诈聋与癔病性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常规主观和客观临床听力学检查及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原则;熟悉耳廓缺失面积的测量、听觉障碍按性质、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分类;外鼻损伤及常见后遗症及并发症;吞咽、发音障碍鉴别诊断及法医学鉴定;了解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损伤的临床特点、结局以及对听觉和前庭功能的影响;鼻腔、鼻窦损伤临床特点及法医学鉴定;咽喉与颈部损伤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诈聋与癔病性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常规主观和客观临床听力学检查及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原则,难点是常规主观和客观临床听力学检查及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耳损伤

一、概述

1、耳损伤的分类

2、主要症状与体征

3、听力障碍的分级与分类

4、法医学检查

二、外耳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中耳损伤

1、骨膜损伤

2、听骨损伤

3、法医学鉴定

第二节鼻损伤

一、概述

1、鼻损伤的分类

2、主要症状与体征

3、法医学检查

二、外鼻软组织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鼻骨骨折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鼻中隔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五、鼻窦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第三节 咽喉损伤

一、概述

1、咽喉损伤的分类

2、主要症状与体征

3、法医学检查

二、闭合性咽喉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三、开放性咽喉损伤

1、损伤原因和机制

2、临床表现

3、法医学鉴定

四、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