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重要新聞 責任編輯:何佩珊 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 新聞速遞 馬來西亞默迪卡民調中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約七 成馬來西亞人對中國的存在和投資持正面態度。調查於 去年 10 月至 11 月期間進行,目的是評估馬來西亞人如何 看待中國在該國的投資。 ■馬來西亞《星報》 新加坡海軍「剛毅」號導彈護衛艦 23 日上午駛抵山東 青島某軍港,進行為期 4 天的訪問。期間,兩國海軍官 兵將相互參觀軍艦、舉行專業交流、開展文體交流活 動。 ■香港文匯報 中船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莫實德船廠公 司 21 日在北京簽約。中國船貿將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設 計並建造 4 艘濱海任務艦,用於執行巡邏、反恐、搜 救、護漁等任務。 ■鳳凰網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坤甸市、廖群島省的石叻班讓市 和巴淡市三地,將於 5 月至 6 月期間,分別舉辦「培訓、 考核、認證」三合一的「華文教育.華文教師證書」培 訓班。考試及格的教師將獲得中國海外交流協會頒發的 「華文教師證書」。 ■中新社 深圳國家基因庫、華中科技大學和華大基因 23 日聯合 發佈《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標誌着中 國開始探索建立生物樣本庫倫理規範,在生物樣本庫建 設及生物數據共享機制方面形成了共識。 ■新華社 根據吉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資料,通化市一 名 34 歲男性因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已入院接 受治療,目前病情危重。 ■香港政府新聞處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倒計時 中國 2 千項航天成果惠民生 高精尖技術應用發展「交會對接」人類福祉 中美元首月內二度通電話談朝鮮局勢 飛機在高速滑行中 飛機在高速滑行中抬起前輪 抬起前輪)、 )、機頭微仰 機頭微仰技術要求很高 技術要求很高新華社 新華社 1.施工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振華30」,單臂固定吊裝能力達1.2萬 噸,其「臂力」相當於能同時吊起45架「空中巨無霸」空客 A380。如此大規模的吊裝在內地交通領域還是首次。 2.相比傳統的吊裝一般高低差有50到60厘米的偏差;「最終接頭」 的可用安全距離僅有5到7厘米,而沉放到位的高低差需控制在 1.5厘米以內,這個精度要求在內地是史無前例。 3.「最終接頭」基槽區域極為狹窄且屬於典型的「深水、深槽、 強回淤」管段,現場施工的「精雕細琢、海底繡花」工藝領先 內地,展現「海底積淤外科醫生」的高超水平。 最後接頭吊裝創多項紀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23 日是 中國海軍建軍節,中國首艘國產 001A 航母下水亦隨之進入倒計時。航母所 在船塢於當日已完全注水,這是航母 出塢前最後一項大的工作。下午,近 百名海軍工程人員進入航母內部進行 技術檢查。一側的室內船塢,近五十 名身穿海軍常服和水手服的官兵在列 隊演練歡迎儀式。如此多的「戎裝」 身影亮相國產航母尚屬首次,預料近 日將正式下水。 官兵列隊演練歡迎儀式 公開的資料顯示,001A 航母長 315 米,相當於三個足球場的長邊的長 度;寬 75 米,基本上相當於一個足球 場的寬度。據悉,23 日下午,船塢已 基本完成注水。傍晚,亦有多輛大巴 載來海軍官兵,並在航母甲板上列隊 進行綵排。據介紹,下水通常意味着 航母的主體建設已經完工,航母將離 開船塢,進入水中,進行進一步的舾 裝,也就是電子設備、武器等的精密 佈置工作。有航母專家認為,船塢注 水事實上就是航母下水的開始。 艦島減小艦載機量增加 網上圖片顯示,001A 航母和之前的 遼寧號外形看上去基本相似,但相對 於遼寧艦,001A 航母最大的變化在艦 島。網上消息稱,首先是艦島的長度 變小了,目測其長度減少四分之一到 三分之一。專家指,由於電子系統小 型化,特別是雷達、通信技術的進 步,航母已經無須那麼大的艦島了。 艦島減小可以再為航母甲板節約出大 約一個機位的位置。未來,這艘新航 母可搭載的戰鬥機的數量會更多。 軍事專家梁芳受訪時表示,從外觀 和噸位上看,首艘國產航母與遼寧艦 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內部結構、設備 水平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還裝備了相 控陣雷達,作戰能力將會大幅度提 升。軍事專家李傑稱,首艘國產航母 雷達系統有了改進;武器裝備都是按 照國家新的裝備設計和建造起來的; 特別是飛行甲板的設計重新調整改進 後,面積增大,佈局更合理。 香港文匯報訊 ( 記者 方俊明 ) 力爭今年底具備通 車條件的港珠澳大橋建設迎來重大節點。大橋島隧 工程項目總部最新消息,隨着世界最大起重船「振 華30」到位,最終接頭臨時GINA止水帶安裝完 成,基槽塊石溝內最後的淤泥「攔路虎」被全面清 除,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即將近期吊裝並進行海底對 接,這是海底隧道距最終貫通僅差 12 米的最後環 節,也是決定性環節。由於「最終接頭」吊裝精度 達毫米級,沉放到位的高低差需控制在 1.5 厘米以 內,如此精度要求在內地史無前例,為此,從 24 日 起進行持續兩天試吊。 1.2 萬噸浮吊海上吊裝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海底沉管隧道,港珠澳 大橋海底隧道全長 5,664 米。隨着今年 3 月初最後一 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 E30 安裝成功,標誌着全 部 33 節的世界最大體量沉管安裝完畢,已建隧道達 5,652 米,距最終貫通僅差 12 米。 負責人透露「最終接頭」施工流程的幾個重點環 節。他說,最終接頭是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貫通的 控制性樞紐,將由世界最大 1.2 萬噸浮吊完成海上吊 裝,以毫米級的精度鍥入水下 E29 和 E30 沉管接頭 處,再由內藏在最終接頭內的 千斤頂系統壓縮臨時 止水,作業人員 從管節進入接 頭部分,完 成兩側連接 的雙層焊 接,通過 管路在夾層 灌入混凝 土,實現大 橋海底隧道的 貫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豪)中國 產大飛機 C919 大型客機 23 日上午 在上海浦東機場第四跑道進行了第 四次高速滑行試驗,飛機兩次在滑 跑中機頭昂起,前輪離地,高滑抬 前輪試驗獲得圓滿成功。至此, C919 首架機特許飛行證、臨時國籍 登記證和無線電台執照,「三證」 齊備,具備了首飛的資質 。 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C919 客 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表示,經過五場 低速、九場中速、四場高速滑行試 驗,試驗結果數據有效,C919 首飛 前地面滑行試驗全部結束。 高速滑行抬前輪試驗是首飛前最 接近首飛狀態的一次試驗,主要目 的是為了對飛機抬前輪過程中的操 縱響應,以及飛行性能進行感受。 當天的試驗進一步測試了飛機各項 設備在地面高速運動時的性能,以 及驗證「抬前輪速度(VR)」這一 重要指標。 兩次抬前輪試驗,C919 的最大速 度約 113 節,前輪離地時間分別達 到11秒和14秒。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電,據 科學家透露,中國正考慮將整個青 藏高原及其周邊山區變為一個龐大 的國家公園,以保護「最後一片淨 土」。這片被稱為「第三極國家公 園」的區域主要涵蓋西藏和青海, 面積超過 250 萬平方公里,它將取 代位於北美洲的東北格陵蘭島國家 公園,成為全球最大國家公園。 《環球時報》24 日引述香港《南 華早報》報道,中國政府今夏將對 青藏高原開展最大規模科考,除了 中國科學家,還有來自尼泊爾和巴 基斯坦等國的科學家。按照正為此 作準備的研究人員的說法,幫助劃 定這個新國家公園的邊界將是這次 考察的重要使命之一。 C919 客機速滑昂首 具首飛資質 青藏擬建全球最大國家公園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新華社報道:23 日 7 時 26 分,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開始進行推 進劑補加試驗,將持續 5 天時間,目前組合體狀態 良好。這是天宮二號與貨運飛船進行的第一次推進 劑補加,也是中國首次推進劑補加試驗。 「推進劑補加試驗分為多個階段,共29個步 驟。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需要密切協同配合,其中 涉及對多個關鍵設備、上百個閥門和管路的控制及 狀態監視,飛控技術複雜、實施難度大。」北京航 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孫軍說,為確保推進劑 在軌補加試驗順利完成,中心利用一年多時間,突 破了動態規劃、推進劑補加可視化、多目標協同控 制和故障實時診斷等多項飛行控制關鍵技術。 另外,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舟一號測控 通信分系統技術負責人馮書誼說:「與之前的航天 器相比,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首次應用乙太網技術, 為未來空間站組網通信提供技術驗證。」乙太網是 當今現有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可 以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 搭通信「神器」宇宙上網可期 馮書誼說,天舟一號搭載一款特殊「神 器」高速通信處理器。這個處理器是貨運飛 船乙太網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就像一座大型機 場,可以指引各種大小型飛機起飛降落,接收來自 各地的乘客,也可以將乘客送往各地,是一個「核 心交通樞紐」。未來,航天員在太空也能像在地球 一樣,登上互聯網,高速瀏覽信息。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報道:中美元首在美國海湖 莊園會晤後,本月內第二度通電話,就朝鮮半島 局勢交換了意見。 習近平促各方保持克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24 日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 電話時強調,中方堅決反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 議的行為,同時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做 加劇半島局勢緊張的事。我們願同包括美方在內 有關各方一道,為朝鮮半島和平、東北亞和平、 世界和平共同努力。 習近平強調,只有有關各方都負起該負的責 任、相向而行,才能盡快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 實現半島無核化。兩國元首同意通過各種方式保 持密切聯繫,及時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王毅籲各方發理性聲音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 23 日在雅典回答提問時強 調,這一段時間示威對抗的言行已經夠多了,我 們需要發出和平和理性的聲音。王毅說,儘管中 方不是當前矛盾焦點,儘管解決半島核問題的鑰 匙並不在中方手中,但是本着對半島和平、地區 穩定負責任的態度,中方一直在為恢復和談做努 力,最近我們又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議,這一建議 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 外媒揣測朝第六次核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會 否派人出席朝鮮 25 日舉行的建軍節活動,耿爽 說,兩國是友好鄰邦,一直保持友好的交往。對 於美韓計劃聯合軍演,耿爽重申半島局勢複雜敏 感緊張,敦促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不要採取可能 使局勢輪番升級的舉動。 朝鮮連日不斷通過官方媒體放話,表示無意與美 國重啟對話,威脅以朝鮮式核打擊戰回應核戰爭。 不少外媒透過衛星圖像分析,朝鮮可能在建軍 節前後進行第六次核試驗。《紐約時報》23 日報 道,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朝鮮研究網站「北 緯 38 度」發佈的衛星圖像顯示,朝鮮東北部豐溪 里核試驗場一個隧道洞口似乎有拖車活動,分析 人士認為朝鮮似乎在準備進行核試驗。 另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 23 日晚曾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電話,雙方同意在朝鮮問題 上保持密切聯繫,要求平壤保持克制。 23日,大批海軍工程人員從國產航母甲板上的通道進 入航母內部 記者宋偉 中國已有 中國已有 2 2, ,000 000 多項航 多項航 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 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 濟的各個部門 濟的各個部門圖為天津 圖為天津 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發 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發 的醫療器械設備 的醫療器械設備—高端 —高端 手術顯微鏡 手術顯微鏡中新社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電,時逢 4 月 24 日「中國航天日」,中國長征五號遙 二運載火箭當天從天津港「乘船」前往 海南文昌。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目前技術難 度最複雜、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 火箭,具備近地軌道 25 噸、地球同步轉 移軌道 14 噸的運載能力,將中國進入空 間的能力提升2.5倍以上。據悉,2017 年「長征五號」將兩次承擔任務,其中 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將護送嫦娥五號 月球探測器升空,執行探月工程三期任 務。 「長五」火箭啟航 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從天津港「乘 船」前往海南文昌。 網上圖片 中國「雙天」首次「太空加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中國宇航學會和西北工業大學聯合發起、11 個 國家 40 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的「一帶一 路」航天創新聯盟,23 日在陝西西安正式成 立。新聯盟旨在搭建航天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平台,推動聯盟成員間在科學研究、人才培 養、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深入合作。目前成員有 40 多個,包括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俄羅斯 國立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北京航空 航天大學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 「帶路」航天創新聯盟西安成立 望過去中國的「飛天」印記,人們看到 中國空間技術成就不凡、空間科學探索 不止、空間應用初心不變,寫下精彩紛呈的中 國故事。24 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過去 一年,中國航天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勇攀科 技高峰,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 作出巨大貢獻。中國航天駛入空間應用發展的 快車道,不僅讓「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成為現 實,也更多惠及民生經濟,守護百姓生活。 生活緊密聯繫航天元素 原本使用在宇航服上的保暖、阻燃材料,如 今已廣泛用於太空棉服裝、消防服中,讓人們 穿出了時尚與科技。 與現代人生活緊密聯繫 的導航技術,同樣是航天科技的力量。 從北斗導航系統到「天眼工程」的高分專 項,再到實踐十三號高通量通信衛星,不論身 在何方,「北斗」幫市民導航;足不出戶, 「風雲」幫人們預知天象;飛機上登錄網際網 路、打電話不久也將成現實…… 「這些是對『航天創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詮 釋。」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說。截至 目前,中國民用遙感衛星數據分發量累計超過 1,000 萬景,衛星電視直播用戶突破 7,000 萬。 「北斗」終端持有量 400 萬餘套,衛星應用年 產值超過 2,000 億元人民幣。 技術「幻化」便民「福利」 「高精尖」的航天技術悄然「幻化」成各類 便民「福利」。過去一年,中國航天人研製的 國產低成本汽車防撞雷達為汽車裝上「導彈的 眼睛」,安全性大大提高;航天渦輪泵技術應 用於消防泵,讓消防車噴水高度直達 300-400 米的摩天大樓;增雨防雹火箭產品為西安地區 送去 2017 年的第一場雪…… 「中國航天早已不只是『高大上』的代 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科技委主任 譚永華說,目前,中國已有 2,000 多項航天技 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對經濟建 設和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自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 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拉開了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 類的序幕。從衛星導航到移動通信,再到自然災害監測,航天服務着生活的方 方面面,衣食住行中的航天元素與普通人頻頻「交會對接」。目前,中國已有 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作出巨大貢獻。 GINA GINA 止水帶 止水帶 導向杆 導向杆 測量塔 測量塔 E E29 29 E E30 30 最終 最終 接頭 接頭 導向架 導向架

中國2千項航天成果惠民生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os/2017/04/25/Tai-p1-0425.pdf2017/04/25  · A380。如此大規模的吊裝在內地交通領域還是首次。2.相比傳統的吊裝一般高低差有50到60厘米的偏差;「最終接頭」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國2千項航天成果惠民生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os/2017/04/25/Tai-p1-0425.pdf2017/04/25  · A380。如此大規模的吊裝在內地交通領域還是首次。2.相比傳統的吊裝一般高低差有50到60厘米的偏差;「最終接頭」

1 重要新聞 ■責任編輯:何佩珊 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

新聞速遞馬來西亞默迪卡民調中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約七

成馬來西亞人對中國的存在和投資持正面態度。調查於去年10月至11月期間進行,目的是評估馬來西亞人如何看待中國在該國的投資。 ■馬來西亞《星報》新加坡海軍「剛毅」號導彈護衛艦23日上午駛抵山東

青島某軍港,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期間,兩國海軍官兵將相互參觀軍艦、舉行專業交流、開展文體交流活動。 ■香港文匯報中船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莫實德船廠公

司21日在北京簽約。中國船貿將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設計並建造4艘濱海任務艦,用於執行巡邏、反恐、搜救、護漁等任務。 ■鳳凰網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坤甸市、廖群島省的石叻班讓市和巴淡市三地,將於5月至6月期間,分別舉辦「培訓、考核、認證」三合一的「華文教育.華文教師證書」培訓班。考試及格的教師將獲得中國海外交流協會頒發的「華文教師證書」。 ■中新社深圳國家基因庫、華中科技大學和華大基因23日聯合

發佈《生物樣本庫樣本/數據共享倫理指南》。標誌着中國開始探索建立生物樣本庫倫理規範,在生物樣本庫建設及生物數據共享機制方面形成了共識。 ■新華社根據吉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資料,通化市一

名34歲男性因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已入院接受治療,目前病情危重。 ■香港政府新聞處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倒計時

中國2千項航天成果惠民生高精尖技術應用發展「交會對接」人類福祉

中美元首月內二度通電話談朝鮮局勢

■■飛機在高速滑行中飛機在高速滑行中,,抬起前輪抬起前輪((小小圖圖)、)、機頭微仰機頭微仰,,技術要求很高技術要求很高。。

新華社新華社

1.施工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振華30」,單臂固定吊裝能力達1.2萬噸,其「臂力」相當於能同時吊起45架「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如此大規模的吊裝在內地交通領域還是首次。

2.相比傳統的吊裝一般高低差有50到60厘米的偏差;「最終接頭」的可用安全距離僅有5到7厘米,而沉放到位的高低差需控制在1.5厘米以內,這個精度要求在內地是史無前例。

3.「最終接頭」基槽區域極為狹窄且屬於典型的「深水、深槽、強回淤」管段,現場施工的「精雕細琢、海底繡花」工藝領先內地,展現「海底積淤外科醫生」的高超水平。

最後接頭吊裝創多項紀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葛沖)23日是中國海軍建軍節,中國首艘國產001A航母下水亦隨之進入倒計時。航母所在船塢於當日已完全注水,這是航母出塢前最後一項大的工作。下午,近百名海軍工程人員進入航母內部進行技術檢查。一側的室內船塢,近五十名身穿海軍常服和水手服的官兵在列隊演練歡迎儀式。如此多的「戎裝」身影亮相國產航母尚屬首次,預料近日將正式下水。

官兵列隊演練歡迎儀式公開的資料顯示,001A航母長315米,相當於三個足球場的長邊的長度;寬75米,基本上相當於一個足球

場的寬度。據悉,23日下午,船塢已基本完成注水。傍晚,亦有多輛大巴載來海軍官兵,並在航母甲板上列隊進行綵排。據介紹,下水通常意味着航母的主體建設已經完工,航母將離開船塢,進入水中,進行進一步的舾裝,也就是電子設備、武器等的精密佈置工作。有航母專家認為,船塢注水事實上就是航母下水的開始。

艦島減小艦載機量增加網上圖片顯示,001A航母和之前的

遼寧號外形看上去基本相似,但相對於遼寧艦,001A航母最大的變化在艦島。網上消息稱,首先是艦島的長度變小了,目測其長度減少四分之一到

三分之一。專家指,由於電子系統小型化,特別是雷達、通信技術的進步,航母已經無須那麼大的艦島了。艦島減小可以再為航母甲板節約出大約一個機位的位置。未來,這艘新航母可搭載的戰鬥機的數量會更多。軍事專家梁芳受訪時表示,從外觀

和噸位上看,首艘國產航母與遼寧艦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內部結構、設備水平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還裝備了相控陣雷達,作戰能力將會大幅度提升。軍事專家李傑稱,首艘國產航母雷達系統有了改進;武器裝備都是按照國家新的裝備設計和建造起來的;特別是飛行甲板的設計重新調整改進後,面積增大,佈局更合理。

香港文匯報訊 ( 記者方俊明 )力爭今年底具備通車條件的港珠澳大橋建設迎來重大節點。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最新消息,隨着世界最大起重船「振華30」到位,最終接頭臨時GINA止水帶安裝完成,基槽塊石溝內最後的淤泥「攔路虎」被全面清除,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即將近期吊裝並進行海底對接,這是海底隧道距最終貫通僅差12米的最後環節,也是決定性環節。由於「最終接頭」吊裝精度達毫米級,沉放到位的高低差需控制在1.5厘米以內,如此精度要求在內地史無前例,為此,從24日起進行持續兩天試吊。

1.2萬噸浮吊海上吊裝作為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海底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全長5,664米。隨着今年3月初最後一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E30安裝成功,標誌着全部33節的世界最大體量沉管安裝完畢,已建隧道達5,652米,距最終貫通僅差12米。負責人透露「最終接頭」施工流程的幾個重點環節。他說,最終接頭是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貫通的控制性樞紐,將由世界最大1.2萬噸浮吊完成海上吊裝,以毫米級的精度鍥入水下E29和E30沉管接頭處,再由內藏在最終接頭內的千斤頂系統壓縮臨時止水,作業人員從管節進入接頭部分,完成兩側連接的 雙 層 焊接,通過管路在夾層灌 入 混 凝土,實現大橋海底隧道的貫通。

港珠澳大橋島隧試吊最終接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張豪)中國產大飛機C919大型客機23日上午在上海浦東機場第四跑道進行了第四次高速滑行試驗,飛機兩次在滑跑中機頭昂起,前輪離地,高滑抬前輪試驗獲得圓滿成功。至此,C919首架機特許飛行證、臨時國籍登記證和無線電台執照,「三證」齊備,具備了首飛的資質。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C919客

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表示,經過五場低速、九場中速、四場高速滑行試驗,試驗結果數據有效,C919首飛前地面滑行試驗全部結束。高速滑行抬前輪試驗是首飛前最

接近首飛狀態的一次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對飛機抬前輪過程中的操縱響應,以及飛行性能進行感受。當天的試驗進一步測試了飛機各項設備在地面高速運動時的性能,以

及驗證「抬前輪速度(VR)」這一重要指標。兩次抬前輪試驗,C919的最大速

度約113節,前輪離地時間分別達到11秒和14秒。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電,據科學家透露,中國正考慮將整個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山區變為一個龐大的國家公園,以保護「最後一片淨土」。這片被稱為「第三極國家公

園」的區域主要涵蓋西藏和青海,面積超過250萬平方公里,它將取代位於北美洲的東北格陵蘭島國家公園,成為全球最大國家公園。《環球時報》24日引述香港《南

華早報》報道,中國政府今夏將對青藏高原開展最大規模科考,除了中國科學家,還有來自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的科學家。按照正為此作準備的研究人員的說法,幫助劃定這個新國家公園的邊界將是這次考察的重要使命之一。

C919客機速滑昂首 具首飛資質

青藏擬建全球最大國家公園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新華社報道:23日7時26分,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開始進行推進劑補加試驗,將持續5天時間,目前組合體狀態良好。這是天宮二號與貨運飛船進行的第一次推進劑補加,也是中國首次推進劑補加試驗。「推進劑補加試驗分為多個階段,共29個步

驟。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需要密切協同配合,其中涉及對多個關鍵設備、上百個閥門和管路的控制及狀態監視,飛控技術複雜、實施難度大。」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孫軍說,為確保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順利完成,中心利用一年多時間,突破了動態規劃、推進劑補加可視化、多目標協同控制和故障實時診斷等多項飛行控制關鍵技術。另外,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舟一號測控

通信分系統技術負責人馮書誼說:「與之前的航天器相比,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首次應用乙太網技術,為未來空間站組網通信提供技術驗證。」乙太網是當今現有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可以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

搭通信「神器」宇宙上網可期馮書誼說,天舟一號搭載一款特殊「神

器」——高速通信處理器。這個處理器是貨運飛船乙太網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就像一座大型機場,可以指引各種大小型飛機起飛降落,接收來自各地的乘客,也可以將乘客送往各地,是一個「核心交通樞紐」。未來,航天員在太空也能像在地球一樣,登上互聯網,高速瀏覽信息。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報道:中美元首在美國海湖莊園會晤後,本月內第二度通電話,就朝鮮半島局勢交換了意見。

習近平促各方保持克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時強調,中方堅決反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行為,同時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做加劇半島局勢緊張的事。我們願同包括美方在內有關各方一道,為朝鮮半島和平、東北亞和平、世界和平共同努力。

習近平強調,只有有關各方都負起該負的責任、相向而行,才能盡快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實現半島無核化。兩國元首同意通過各種方式保持密切聯繫,及時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王毅籲各方發理性聲音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23日在雅典回答提問時強

調,這一段時間示威對抗的言行已經夠多了,我們需要發出和平和理性的聲音。王毅說,儘管中方不是當前矛盾焦點,儘管解決半島核問題的鑰匙並不在中方手中,但是本着對半島和平、地區

穩定負責任的態度,中方一直在為恢復和談做努力,最近我們又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議,這一建議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

外媒揣測朝第六次核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會

否派人出席朝鮮25日舉行的建軍節活動,耿爽說,兩國是友好鄰邦,一直保持友好的交往。對於美韓計劃聯合軍演,耿爽重申半島局勢複雜敏感緊張,敦促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不要採取可能使局勢輪番升級的舉動。

朝鮮連日不斷通過官方媒體放話,表示無意與美國重啟對話,威脅以朝鮮式核打擊戰回應核戰爭。不少外媒透過衛星圖像分析,朝鮮可能在建軍

節前後進行第六次核試驗。《紐約時報》23日報道,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朝鮮研究網站「北緯38度」發佈的衛星圖像顯示,朝鮮東北部豐溪里核試驗場一個隧道洞口似乎有拖車活動,分析人士認為朝鮮似乎在準備進行核試驗。另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23日晚曾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電話,雙方同意在朝鮮問題上保持密切聯繫,要求平壤保持克制。

■23日,大批海軍工程人員從國產航母甲板上的通道進入航母內部 記者宋偉 攝

■■中國已有中國已有22,,000000多項航多項航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濟的各個部門。。圖為天津圖為天津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發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發的醫療器械設備的醫療器械設備———高端—高端手術顯微鏡手術顯微鏡。。 中新社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據中新社電,時逢4月24日「中國航天日」,中國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當天從天津港「乘船」前往海南文昌。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目前技術難

度最複雜、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將中國進入空間的能力提升2.5倍以上。據悉,2017年「長征五號」將兩次承擔任務,其中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將護送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升空,執行探月工程三期任務。

「長五」火箭啟航

■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從天津港「乘船」前往海南文昌。 網上圖片中國「雙天」首次「太空加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李陽波西安報道)由中國宇航學會和西北工業大學聯合發起、11個國家4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的「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23日在陝西西安正式成立。新聯盟旨在搭建航天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平台,推動聯盟成員間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深入合作。目前成員有40多個,包括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俄羅斯國立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

「帶路」航天創新聯盟西安成立

回望過去中國的「飛天」印記,人們看到中國空間技術成就不凡、空間科學探索

不止、空間應用初心不變,寫下精彩紛呈的中國故事。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過去一年,中國航天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勇攀科技高峰,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巨大貢獻。中國航天駛入空間應用發展的快車道,不僅讓「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成為現實,也更多惠及民生經濟,守護百姓生活。

生活緊密聯繫航天元素原本使用在宇航服上的保暖、阻燃材料,如今已廣泛用於太空棉服裝、消防服中,讓人們穿出了時尚與科技。 與現代人生活緊密聯繫的導航技術,同樣是航天科技的力量。從北斗導航系統到「天眼工程」的高分專項,再到實踐十三號高通量通信衛星,不論身在何方,「北斗」幫市民導航;足不出戶,「風雲」幫人們預知天象;飛機上登錄網際網路、打電話不久也將成現實……

「這些是對『航天創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詮釋。」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說。截至目前,中國民用遙感衛星數據分發量累計超過1,000萬景,衛星電視直播用戶突破7,000萬。「北斗」終端持有量400萬餘套,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技術「幻化」便民「福利」「高精尖」的航天技術悄然「幻化」成各類

便民「福利」。過去一年,中國航天人研製的國產低成本汽車防撞雷達為汽車裝上「導彈的眼睛」,安全性大大提高;航天渦輪泵技術應用於消防泵,讓消防車噴水高度直達300-400米的摩天大樓;增雨防雹火箭產品為西安地區送去2017年的第一場雪……「中國航天早已不只是『高大上』的代

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科技委主任譚永華說,目前,中國已有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自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

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拉開了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

類的序幕。從衛星導航到移動通信,再到自然災害監測,航天服務着生活的方

方面面,衣食住行中的航天元素與普通人頻頻「交會對接」。目前,中國已有

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作出巨大貢獻。

GINAGINA止水帶止水帶

導向杆導向杆

測量塔測量塔

EE2929 EE3030

最終最終接頭接頭

導向架導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