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鈔 - WordPress.com · Web view附圖三 善導大師墨寶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唸佛眾生,攝取不捨。善導書。) 附圖四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鈔

18

《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鈔

釋慧秀

一、前言

末學因恭讀老和尚之著作《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乃仰淨土二祖之聖德。又老和尚之智慧,於書中處處提示重點,開示末世眾生之心眼。老和尚曾帶領大眾修學《四帖疏》,於〈玄義分〉有獨到之見地,令末學略闚聖教。今僅抄掠其文,作野人獻曝而已。

二、聖人垂跡

善導大師,為淨土宗二祖。唐朝時代,弘化於長安。不過聖人垂跡,不可思議。我們凡夫寸見,焉知究竟?

據《佛祖統紀》言,善導和尚,是阿彌陀佛化身。為化此土,示跡長安。

《佛祖統紀》第二十六,〈法師善導傳〉言:「阿彌陀佛化身。至長安聞滻水聲曰,可教念佛。三年滿長安城皆念佛。後有法照法師,即善導和尚也。」由來聖跡不可思議,隨眾生心而示現。

據《佛祖統紀》卷26記載:「

法師善導,不知何處人。唐太宗正觀中,見西河綽禪師九品道場講誦《觀經》。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速超生死』,於是勤篤精苦,盡夜禮誦,續至京師,擊發四部。」

善導大師「續至京師,擊發四部」,道宣律師於《續高僧傳》云:「既入京師,廣行此化」,故擊發四部應是教化四眾弟子。

「每入室互跪念佛,非力竭不休,雖時寒氷,亦須流汗。出則為人演說淨土法門。三十餘年,不暫睡臥,般舟行道,方等禮佛。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好食送廚,粗惡自奉,乳酪醍醐,皆不經口。凡有嚫施,用寫《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壁。壞寺廢塔,所至修營,然燈續明,常年不絕。三衣瓶鉢,不使人持。行不共眾,恐談世事。長安道族,傳授淨土法門者,不可勝數。從其化者,至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卷者。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者,或得入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莫能紀述。

或問念佛生淨土耶?師曰:「如汝所念,遂汝所願。」乃自念一聲,有一光明從其口出,十至於百,光亦如之。其勸偈曰:「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老病,任是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後忽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乃登柳樹,向西願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養。」言已,投身自絕。

高宗知其念佛,口出光明,捨身精至,賜號其寺曰「光明」。(CBETA, T49, no. 2035, p. 263, a22-b21)

又《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卷1又云:

唐朝善導禪師,姓朱,EQ \* jc5 \* "Font:華康中明體" \* hps8 \o(\s\up 11(ㄙˋ),泗)州人也。少出家,時見西方變相嘆曰:「何當託質蓮臺,棲神淨土。」及受具戒,妙開律師共看《觀經》,喜交嘆乃曰:「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遂至綽禪師所問曰:「念佛實得往生否?」師曰:「各辯一蓮花,行道七日,不萎者即得往生。」又東都英法師講《華嚴經》四十遍。入綽禪師道場,遊三昧而嘆曰:「自恨多年空尋文疏,勞身心耳。何期念佛不可思議。」禪師曰:「經有誠言,佛豈妄語。」禪師平生常樂乞食,每自責曰:「釋迦尚乃分衛,善導何人端居索供?」乃至沙彌並不受禮。寫《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二百鋪,所見塔廟無不修EQ \* jc5 \* "Font:華康中明體" \* hps8 \o(\s\up 11(ㄑㄧˋ),葺)。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矣。 (CBETA, T51, no. 2070, p. 105, b23-c8)

善導大師持戒精嚴,從來不舉頭望女人。一生安於弊衣惡食。衣食苟簡,口不嚐美味。一心辦道,從不鬆懈。其高行亮節,為時所崇敬。感化力之強,幾不可思議。

當時居長安,化人念佛一體向善。全城向化,皆斷肉食。屠戶生意,日見蕭條。據《佛祖統紀》卷28記載:「往生惡輩傳

長安京姓本為屠,因善導和上勸人念佛,滿城斷肉,京嫉之,持刀入寺,興殺害意。導指示西方現淨土相,即回心發願,上高樹念佛,墮樹而終。眾見化佛引天童子從其頂門而出(天童即其識神)。」(CBETA, T49, no. 2035, p. 288, c9-14)

道宣律師生于隋朝開皇十六年(五九六),長于大師十七歲,人尚在世,時又青年,而南山律的開祖道宣律師于其《續高僧傳》中便已就其所聞的預先為大師寫下眾所讚揚的事迹,雖然僅有簡短的一百二十三字,但大師的偉大,已現端倪。

其文如下:《續高僧傳》卷27:「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EQ \* jc5 \* "Font:標楷體" \* hps8 \o(\s\up 11(ㄏㄨㄢ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部,惟行念佛彌陀淨業,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時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導曰:「今念佛名,定生淨土不?」導曰:「念佛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聞臺省。」(CBETA, T50, no. 2060, p. 684, a11-19)

(一)今彌陀是古彌陀

《樂邦文類》卷3:「天竺往生略傳曰︰阿彌陀佛化身。自至長安,聞EQ \* jc5 \* "Font:標楷體" \* hps8 \o(\s\up 11(ㄔㄢˇ),滻)水聲,和尚乃曰︰『可教念佛。』遂廣行勸化。三年後滿長安城,皆悉念佛。後有法照大師,即善導後身也。」(CBETA, T47, no. 1969A, p. 193, a12-15)

又《龍舒增廣淨土文》卷5:「唐EQ \* jc5 \* "Font:標楷體" \* hps8 \o(\s\up 11(ㄇㄨˋ),睦)州僧少康

少康貞元初至洛下白馬寺,見殿中文字,累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導〈西方化導文〉也。康曰:『若於淨土有緣,當使此文再發光明。』言未已,光乃閃爍。遂至長安善導影堂,大陳薦獻。善導於空中曰:『汝依吾事,利樂有情,則汝之功,同生安養。』又逢一僧。謂曰:『汝欲化人,當往新定。』言訖而隱。新定今嚴州也。至彼人尚無識者,康乃乞錢,誘小兒,與之約曰:『阿彌陀佛是汝本師,能念一聲,與汝一錢。』小兒務得其錢,隨聲念之。後月餘,小兒念佛求錢者眾。康乃云:『念佛十聲,乃與爾錢。』小兒從之。如此一年,無長少貴賤,凡見則稱阿彌陀佛,以故念佛之人盈於道路。後康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人午夜行道。康升坐,令人面西。康先唱阿彌陀佛,次眾人和之。康唱時,眾見一佛從其口出,連唱十聲則有十佛,若聯珠狀。康云:汝見佛否?如見佛者,決生淨土。其禮佛人數千,亦有竟不見者。後囑眾人,當於安養起增進心,於閻浮提生厭離心。又云:汝等此時能見光明,真我弟子。遂放異光數道而亡。」(CBETA, T47, no. 1970, p. 267, b20-c12)

又《樂邦文類》卷2云:「善導和尚彌陀道場讚

 東峯壇級石EQ \* jc5 \* "Font:細明體" \* hps8 \o(\s\up 11(ㄘㄨㄛˊ),嵳)

EQ \* jc5 \* "Font:細明體" \* hps8 \o(\s\up 11(ㄜ),峩)  十佛隨聲信不訛

 後善導依先善導  今彌陀是古彌陀

 一心正受超三界  孤月澄輝照萬波

 乘般若舟游淨域  度生還亦到娑婆

 (道場在嚴州烏龍山。後善導即少康法師也)。」(CBETA, T47, no. 1969A, p. 181, b26-c2)

依《樂邦文類》今彌陀是五祖少康大師,古彌陀乃善導大師。

(二)蓮社繼祖五大法師傳

《樂邦文類》卷3:「蓮社繼祖五大法師傳

蓮社之立,既以遠公為始祖。自師歸寂,抵今大宋慶元五年己未,凡八百九年矣。中間繼此道者,乃有五師:一曰善導師,二曰法照師,三曰少康師,四曰省常師,五曰宗賾師。是五師者,莫不仰體佛慈,大啟度門,異世同轍,皆眾良導。傳記所載,誠不可掩,以故錄之,為繼祖焉。」(CBETA, T47, no. 1969A, p. 192, c18-25)

三、善導大師的著作

善導大師的著作,究竟有幾種,我們現在莫知其詳。今僅就我們熟知而現存者,約有以下數種:

1《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

2《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

3《轉經行道願生淨土法事讚》二卷。

4《往生禮讚偈》一卷。

5《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

從善導大師遺著中,我們可以看出,善導大師修行,主張至誠懇切,不尚虛理空談。處處腳踏實地,力行不懈。這是善導大師的特色。

我們似乎可以想見得到,善導大師沒有虛偽的排場,弊衣惡食,身體力行,念佛度生。此亦大師感人至深,眾所欽敬之處。

古德示現,乃為後人作楷模。我們末法愚癡凡夫,皆應以此為典範。庶幾道業可期也!

(一)觀經疏

善導大師的著作,以《觀無量壽佛經疏》,內容最為豐富。《觀經疏》分玄義、序分、定善、散善等四分,所以《觀經疏》又名《四帖疏》。

因善導大師於《觀無量壽佛經疏》卷4云:「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CBETA, T37, no. 1753, p. 278, c5-6)」故於本文中多引玄義原文,以忠於大師之原意。

《觀經》〈玄義分〉為明全經教旨.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文釋義。七門如下:

第一先標序題。

第二次釋其名。

第三依文釋義,並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

第四正顯說人差別。

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

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

今擇其要點,略為說明。

1標序題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CBETA, T37, no. 1753, p. 246, b2-4)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安樂能人是阿彌陀佛,別意之弘願是四十八願。

善導大師特別標出定散二善以為要門,迴斯二行,莫不皆往。

定散二善

定義

十六觀門

定善

息慮以凝心

前十三觀

散善

廢惡以修善

後三觀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弘願是二力法門,善導大師處處指歸彌陀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2釋名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經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

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

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

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

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

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

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

所觀之境為正報依報

梵音

漢譯

今依住持和尚惠敏法師(精通梵語)指導,梵音與漢譯對照則略有不同。

梵音

南無

阿彌陀

漢譯

歸命

無量

言無量者,空即無量,非是數量很多。若謂數量很多,乃是有量。空即無量,虛空乃無窮大之空間與無限長之時間。空橫遍十方,具空間性,名無量光;豎窮三際,具時間性,名無量壽。故阿彌陀佛名無量光無量壽。又《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云︰「心虛空界菩提,三種無二。」佛是覺人,所證菩提如虛空,不可得,能證之心亦不可得。約所證之果名菩提,菩提者空義;約能證之人,佛德則光壽無量。阿彌陀佛名無量光無量壽,那一尊佛非是光壽無量?十方三世佛,佛佛道同。而言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乃是一佛為主,餘佛為伴,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故《阿彌陀經》中,六方佛出廣長舌相,同聲證誠。

一者地下莊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

二者地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

三者虛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

如前雖有三種差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真實之勝相。此即總結成依報莊嚴也。

又言依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就此依報中,即有通有別。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言真依者,即從琉璃地下至寶樓觀已來,是其真依,由是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故。

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二者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即此別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真容,無由顯現,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言真正報者,即第九真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之境相也。言通正報者,即觀音勢至等已下是也。

向來所言通別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

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得成疋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

言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說,總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CBETA, T37, no. 1753, p. 246, b17)

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茲將上文略作表解

依報有三

地下莊嚴

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

地上莊嚴

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

虛空莊嚴

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

雖有三別,皆彌陀淨國無漏真實之勝相。從日觀以下至華座觀,總明依報。

依報有通別

前六觀(1.日想、2.水想、3.地想、4.樹想、5.八功德水想、6.寶樹寶地寶池總觀想)

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

華座觀

屬彌陀佛

前六觀有真假

前六觀有真假

假依

日想、水想、冰想

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

真依

從瑠璃地下至寶樓觀以來

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

正報有二

正報有二

主莊嚴

阿彌陀佛

聖眾莊嚴

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

又正報有通別真假

正報有通別真假

別正報

阿彌陀佛

假正報

第八像觀

真正報

第九真身觀

通正報

觀音勢至等以下

3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言教之大小者。……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CBETA, T37, no. 1753, p. 247, a18-22)

4正顯說人差別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神說,五者變化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

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CBETA, T37, no. 1753, p. 247, a23)

5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

料簡定散兩門有六

﹙1﹚能請

韋提

﹙2﹚所請

世尊

﹙3﹚能說

如來

﹙4﹚所說

定散二善、十六觀門

﹙5﹚能為

如來

﹙6﹚所為

韋提等

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

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

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機得受義竟。

一從韋提白佛,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者,即是韋提標心自為通請所求。

二從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為通請去行。

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

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

言別者,則有二義。

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為別選所求。

二從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自為請修別行。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竟。」(CBETA, T37, no. 1753, p. 247, a28-b10)

表列「出文來證」

韋提白佛,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

韋提標心自為通請所求

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韋提自為通請去行

世尊光臺現國

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

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彌陀佛所

韋提自為別選所求

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韋提自為請修別行

從此已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

問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

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已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

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

答曰:出何文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

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

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

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自開。次下散善緣中說云,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已下即是其文。」(CBETA, T37, no. 1753, p. 247, b22-c15)

定散二善

諸師判

善導大師判

能請

十六觀

思惟正受

定善

正受一句,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

引《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

韋提二請:

1.教我觀清淨業處2.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日觀至十三觀以來。

思惟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

散善

將思惟用合三福九品為散善

都無請處,是佛自開

三福九品

6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

「就此門中,即有其六:

一、先就諸法師解九品之義。

二、即以道理來破之。

三、重舉九品,返對破之。

四、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五、會通別時之意。

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義。

初言諸師解者先舉上輩三人。

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無生忍故。

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

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

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

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

中中者是內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

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故。

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

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善導大師以道理來破﹚

上言初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說,初地已上七地已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答上二竟。﹙善導大師同時破上上,上中之資格。﹚

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已來者,未必然也。如經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華嚴經》)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既有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責上輩竟。

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以下可知,是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諸師所判,還同前錯也。﹚

文中三果聖人,「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此輩人因的方面不造,果的方面還沒有乾淨。

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

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

何故《觀經》云,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對上上竟。

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竟。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返對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

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小聖也?

中中者。諸師云,見道已前內凡者。何故《觀經》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迴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中下者。諸師云,小乘內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沈。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以下列表,明諸師所判及善導大師返對之義。

九品

諸師所判

理由

生位

善導大師返對之義

善導大師所判

善導大師引《觀經》文來破

業有強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

上上

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

到彼即得無生忍

皆是大乘聖人

初地至七地是法性身,變易身,無分段苦。其功用已超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二空,神通自在。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

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

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1.但持戒修慈。2.但讀誦大乘。3.唯念佛法僧。

阿彌陀佛與無數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

上中

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

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大乘凡夫,行業稍弱

1.不必受持大乘。

2.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以此善根迴願往生

阿彌陀佛與千化佛菩薩一時授手

上下

種性以上至初地以來菩薩

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

此等菩薩名為不退,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其功行,超一大阿僧祇劫。

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

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

中上

三果人

到彼即得羅漢

唯是

小乘聖人

三塗永絕,四趣不生。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

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

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

中中

內凡

到彼即得須陀洹

佛去世後,小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迴願往生

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

中下

世善凡夫厭苦求生

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

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未有心希求出離。乃臨終遇善,因勸迴心,即得往生。

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臨終遇善知識,為說彼國樂事等,聞已即生。

下上

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

大乘始學凡夫

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皆具造。臨終遇善,教令稱佛一聲。

阿彌陀佛遣化佛菩薩來迎

下中

受佛戒已毀破。臨終獄火來迎,遇善勸令往生。

見佛,隨化往生。

下下

五逆十惡,臨終遇善,教彌陀經。

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第四出文顯證(以聖教來證,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未審,直以人情準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

答曰:眾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何者?

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

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者。是其二證也。

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

四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

五,如日觀初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已下,乃至「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者。是其五證也。

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

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證也。

八,次下答請中說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

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

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

一論云,如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說,功德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

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

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為簡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二論中說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復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EQ \* jc5 \* "Font:標楷體" \* hps8 \o(\s\up 11(ㄉㄠˋ),噵)佛直為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誑言EQ \* jc5 \* "Font:標楷體" \* hps8 \o(\s\up 11(ㄉㄠˋ),噵)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

何故《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

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

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

問曰:何故不論?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

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

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問曰:願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導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又來論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所以一願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為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引經來證「西方極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西方極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大乘同性經》

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無量壽經》

法藏比丘因地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

《觀經》

上輩三人臨終時,皆言彌陀佛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

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闚,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說云,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并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

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

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

須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

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

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

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

「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

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

答曰:……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却汝疑情。何者?即《觀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已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

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上來解二乘種不生義竟。

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應知。」(CBETA, T37, no. 1753, p. 247, c16-p. 251, b7)

善導大師設問,今表列之

善導大師設問

作答

彌陀是報,云何經云彌陀入滅?

引《大般若經》云,一切法是化,涅槃亦化。佛恐新發意菩薩心生驚怖,故說涅槃是法非變化,云彌陀入滅(涅槃)。

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託佛大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凡小得生,何故天親菩薩《淨土論》言:「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引《觀經》下輩三人為證: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已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女人及根缺」者,彼無故,可知。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

(二)《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善導大師於《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中有具體之修行方法,故亦節錄,以為遵行。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卷1:「

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一

依《般舟經》明念佛三昧法二

依經明入道場念佛三昧法三

依經明道場內懺悔發願法四」(CBETA, T47, no. 1959, p. 22, b25-28)

1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出《觀經》《觀佛三昧海經》﹚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卷1:「

又行者若欲坐,先須結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指面相合。次端身正坐,合口閉眼,似開不開,似合不合。即以心眼先從佛頂上蠃髻觀之。……如《觀佛三昧經》說。……

作此想時,除滅罪障得無量功德,諸佛菩薩歡喜,天神鬼神亦喜,日夜隨身影護行者,行住坐臥常得安隱,長命富樂永無病痛。準佛教,得見淨土中事,若見但自知,不得向人說。即大有罪,橫招惡病短命之報。若順教門者,臨命終時,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是名觀佛三昧觀法。一切時中常迴生淨土。但依《觀經》十三觀安心,必得不疑。

又白行者,欲生淨土,唯須持戒念佛誦《彌陀經》,日別十五遍,二年得一萬,日別三十遍,一年一萬。日別念一萬遍佛,亦須依時禮讚淨土莊嚴事。大須精進,或得三萬六萬十萬者,皆是上品上生人。自餘功德盡迴往生。應知。已前明觀佛三昧法。」

善導大師云,淨土行人應每日念佛一萬。若每日念佛三萬、六萬、十萬者,皆是上品上生人,故善導大師判上品上生乃大乘極善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

2《般舟三昧經》〈請問品〉明七日七夜入道場念佛三昧法(出《般舟三昧經》)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卷1:「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問悉可得也。跋陀和白佛:願為說之,多所過度,安隱十方,為諸眾生,現大明相。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定意』,學者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次〈行品〉云:佛告跋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彼,隨所聞當念,去此十萬億佛剎,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是四眾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佛言,四眾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莫壞色,何以故?不壞色故,由念佛色身故,得是三昧。已上明念佛三昧法。」

善導大師言,行般舟三昧見佛之菩薩,問佛:「持何法得生?」,阿彌陀佛金口所說:「欲生我國,持念我名。」是《般舟三昧經》出念佛三昧。

3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一卷

eq \o\ac(○,1)依《無量壽經》   eq \o\ac(○,2)依《十六觀經》  eq \o\ac(○,3)依四紙《阿彌陀經》

eq \o\ac(○,4)依《般舟三昧經》  eq \o\ac(○,5)依《十往生經》  eq \o\ac(○,6)依《淨土三昧經》

謹依釋迦佛教六部往生經等,顯明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一一具如下五緣義中說。

問曰:佛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願生西方阿彌陀佛國。又勸造阿彌陀像,稱揚禮拜香華供養,日夜觀想不絕。又勸專念彌陀佛名,一萬、二萬、三萬、五萬,乃至十萬者。或勸誦《彌陀經》。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滿十萬遍者,現生得何功德?百年捨報已後,有何利益?得生淨土以不?

答曰:現生及捨報決定有大功德利益,準依佛教顯明五種增上利益因緣:一者滅罪增上緣。二者護念得長命增上緣。三者見佛增上緣。四者攝生增上緣。五者證生增上緣。

言滅罪增上緣者……如下品下生人,一生具造五逆極重之罪,經歷地獄受苦無窮,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此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言護念增上緣者。即如第十二觀中說云:若有人,一切時處日夜至心觀想彌陀淨土二報莊嚴,若見不見,無量壽佛化作無數化佛,觀音大勢至亦作無數化身,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言見佛三昧增上緣者。即如《觀經》說云,摩竭提國王夫人名韋提希,每在宮內願常見佛,遙向耆闍崛山悲泣敬禮,佛遙知念,即於耆山沒王宮出現。夫人已舉頭,即見世尊……夫人見佛,舉身投地號泣,向佛求哀懺悔。唯願如來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又如此經證,非直夫人心至見佛,亦與未來凡夫起教。但使有心願見者,一依夫人至心憶佛,定見無疑。此即是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

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經》說云。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見佛。已下見佛緣中例同此義。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問曰:夫人福力強勝,蒙佛加念故見佛。末法眾生罪愆深重,何由得與夫人同例?

答曰:佛是三達聖人,六通無障,觀機備教,不擇淺深,但使歸誠,何疑不見?即如《觀經》下說云,佛讚韋提,快問此事。阿難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願力故,見彼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見佛。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言攝生增上緣者。即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說,佛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是願。往生行人命欲終時,願力攝,得往生。故名攝生增上緣。……

言證生增上緣者。問曰:今既言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得生淨土者,未知攝何等眾生得生,又是何人保證得生也?

答曰:即如《觀經》說云,佛告韋提,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計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得生西方極樂國土。今以此經證,但是佛滅後,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即是證生增上緣。……

4依經明道場內懺悔發願法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卷1:「

……恐殘殃不盡,現與十惡相應,覺有斯障者,云何除滅?具引佛經示其方法。

答曰:依佛經答者,即如《觀佛三昧海經》說。佛為父王及諸大眾說,過去有佛,名曰空王。像法住世時,有四比丘,破戒犯重。時空王佛於夜空中,出聲告四比丘言:『汝之所犯名不可救,欲滅罪者,可入我塔中,觀我形像至心懺悔,可滅此罪。』時四比丘萬事俱捨,一心奉教,入塔於佛像前,自撲懺悔,如大山崩,婉轉於地,號哭向佛,日夜相續,至死為期。捨命已後,得生空王佛國。今以此經證,行者等欲懺悔時,亦依此教法門。……

已前懺悔法出《觀佛三昧海經》第二第三卷。」(CBETA, T47, no. 1959, p. 24, c5-8)

四、稱名念佛為正業

善導大師言,佛直勸專稱名字,正以稱名易故,相續得生。並開示身專禮阿彌陀佛,口專稱阿彌陀佛,意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若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善導大師於《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卷1中云:「

萬行俱回皆得往(願往生)  念佛一行最為尊(無量樂)

回生雜善恐力弱(願往生)  無過一日七日念(無量樂)」(CBETA, T47, no. 1981, p. 453, b16-17)

專雜二修

《重訂西方公據》卷2:「專雜二修說 (唐)善導和尚

問: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

答: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念報佛恩故,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比見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前念命終,後念即生。長時永劫,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CBETA, X62, no. 1180, p. 298, a23-b13 // Z 2:14, p. 342, d4-18 // R109, p. 684, b4-18)

《淨土指歸集》卷1:「善導立專雜二修。雜修者,謂散漫修諸善業,回向莊嚴也。專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若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雜修者,千百人中,不得一二。」(CBETA, X61, no. 1154, p. 378, b24-c4 // Z 2:13, p. 67, a6-10 // R108, p. 133, a6-10)

五、至誠懇切為主

二河白道喻

善導大師為令行者堅定信心,更舉「二河白道喻」,勸令行者,「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4:「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逈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終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

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CBETA, T37, no. 1753, p. 272, c15-p. 273, a14)

善導大師之二河白道喻

附圖一 ﹙選自《本願念佛思惟集》網站﹚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4:「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逈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CBETA, T37, no. 1753, p. 273, a14-b8)

以法合喻,列表之。

東岸

娑婆之火宅

西岸

極樂寶國

群賊惡獸詐親

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

無人空逈澤

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

水火二河

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

中間白道四五寸

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往生願,善心微故,唯四五寸。

東岸聞人聲勸遣直西進

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喻之如聲,乃釋迦此方發遣。

西岸上有人喚

彌陀願意,乃彌陀悲心招喚。

六、善導大師佛七規範

善導大師之佛七規範十分嚴格,七日唯坐唯立,不得睡眠,日中一食。七日專心持佛名號,不禮拜不誦經。於《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中可見一斑。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卷1:「欲入三昧道場時,一依佛教方法,先須料理道場,安置尊像,香湯掃灑。若無佛堂,有淨房亦得。掃灑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行者等從月一日至八日,或從八日至十五日,或從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從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月別四時佳。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淨行道。若一日乃至七日,盡須淨衣,鞋EQ \* jc5 \* "Font:標楷體" \* hps8 \o(\s\up 11(ㄇㄛˋ),靺)亦須新淨。七日之中皆須一食長齋,軟餅粗飯,隨時醬菜,儉素節量。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佛誦經,數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佛言,想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正念佛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一萬二萬。於道場內不得交頭竊語。晝夜或三時六時,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天曹地府一切業道,發露懺悔一生已來,身口意業所造眾罪事,依實懺悔竟,還依法念佛。所見境界不得輒說,善者自知,惡者懺悔。酒肉五辛誓發願,手不捉口不喫,若違此語,即願身口俱著惡瘡。或願誦《阿彌陀經》滿十萬遍,日別念佛一萬遍,誦經日別十五遍,或誦二十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淨土,願佛攝受。」(CBETA, T47, no. 1959, p. 24, a26-b20)

七、臨睡發願文

善導和尚說,每晚臨睡前,發願求往生。先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十聲「南無觀世音菩薩」,十聲「南無大勢至菩薩」,十聲「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然後發願,發願文是:「弟子眾等,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哀憐攝受。弟子眾等,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阿彌陀佛。」此段迴向文,現已編入《佛門必備課誦本》中,列為「佛七儀規大迴向文」中,原文出自《往生禮讚偈》卷1,其文如下:

「若入觀及睡眠時,應發此願。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聲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菩薩、清淨大海眾竟。『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淪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本弘誓,願攝受。弟子不識彌陀佛,身相光明,願佛慈悲示現弟子身相,觀音勢至諸菩薩等,及彼世界清淨莊嚴光明等相。』道此語已。一心正念。即隨意入觀及睡。或有正發願時,即得見之。或有睡眠時得見。除不至心。此願比來大有現驗。」(CBETA, T47, no. 1980, p. 447, c1-11)

八、結論

善導大師對弘揚淨土法門之力,可於他與金剛法師校量念佛法門之勝劣中,可見一斑。

《念佛鏡》卷1:「善導闍梨在西京寺內,與金剛法師EQ \* jc5 \* "Font:華康中楷體" \* hps8 \o(\s\up 11(ㄐㄧㄠˋ),挍)量念佛勝劣,昇高座遂發願言:『准諸經中世尊說,念佛一法得生淨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淨土。此是真實不誑眾生者,即遣此堂中二像總皆放光。若此念佛法虛,不生淨土,誑惑眾生,即遣善導於此高座上即墮大地獄,長時受苦永不出期。』遂將如意杖指一堂中像,又皆放光。此是善導闍梨立誓願處。」(CBETA, T47, no. 1966, p. 125, c20-29)

隋唐時期,受《攝論》的影響,淨土法門日趨沒落。如果沒有大師力排眾議,獨彰聖旨,能否有今日的淨土法門,實不敢想像。

大師持戒念佛,精進不懈。尤其信心堅定,無間無雜,皆是後世淨土行者的楷模。我們若能效法大師於萬一,定能往生極樂國土。

善導大師之影響,不只於中國,亦遠播東瀛。《觀經四帖疏》,于八世紀時傳入日本,流傳甚廣,日僧法然(源空)大師即依該書創立日本淨土宗,并尊師為高祖。

以下自網站選取幾張圖片,以供瞻仰。

附圖二(選自「佛陀的足迹」網站)

附圖三 善導大師墨寶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唸佛眾生,攝取不捨。善導書。)

附圖四 善導大師

附圖五 (善導大師舍利塔)

香積寺位於陝西省長安縣境内,是中國淨土宗祖庭。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善導大師圓寂,弟子懷惲法師為紀念善導大師,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

當時,武則天和唐高宗都曾來此禮佛,並“傾海國之名珍”、“捨河宫致密寶”,賜給香積寺。這裏供奉著皇帝賜給的法器、舍利子。

附圖五(善導大師念佛一聲,口出光明一道)

� 《佛祖統紀》卷26:「蓮社七祖

始祖廬山辯覺正覺圓悟法師(慧遠。師道安法師) 

二祖長安光明法師(善導云是彌陀化身) 

三祖南岳般舟法師(承遠) 

四祖長安五會法師(法照善導後身。師承遠師) 

五祖新定臺岩法師(少康) 

六祖永明智覺法師(永壽) 

七祖昭慶圓淨法師(省常)

(四明石芝曉法師。取異代同修淨業功德高盛者立為七祖。今故遵之。以為淨土教門之師法焉)。」(CBETA, T49, no. 2035, p. 260, c19-26)

� 智諭老和尚撰述《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p17

�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卷1:「唐朝綽禪師并州人,玄忠寺講《觀經》二百遍。三昧七歲並解念佛,自穿樓珠,勸人念佛,語常含笑,不曾面背西語。善導曰:『道綽恐不往生,願師入定為佛得否?』善導入定,見佛百餘尺曰:『道綽現修念佛三昧,不知捨此報身得往生否?』又問:『何年月得生?』答曰:『伐樹連下斧,無緣莫共語,還家莫辭苦。』又令綽懺悔。一者安居經像於淺處,自居安穩房中。二者作功德,使出家人,對十方僧懺悔。三者因修建傷損含生,對眾生懺悔。又問:『終時有何瑞相令人見聞?』答曰:『亡日我放白毫,遠照東方,此光現時,來生我國。』果至亡日,三道光白毫照於房內。又見曇鸞法師光,七寶池中語曰:『淨土已成,餘報未盡,紫雲境上三度現。』」(CBETA, T51, no. 2070, p. 105, b8-22)

� 《法華文句記》卷3:「般舟翻佛立。此舉除睡中最。以九十日常行故也。」(CBETA, T34, no. 1719, p. 201, c11-12)《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86:「般舟三昧經。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CBETA, T36, no. 1736, p. 670, c16-17) 《大智度論》卷4:「得般舟三昧。能見現在諸佛。是時名阿鞞跋致。」(CBETA, T25, no. 1509, p. 86, c3-4)

�收於《樂邦文類》卷5名「勸化徑路修行頌

京師比丘善導

 漸漸鷄皮鶴髮  看看行步躘蹱

 假饒金玉滿堂  誰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  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  但念阿彌陀佛」(CBETA, T47, no. 1969A, p. 219, b6-10)

�西元一九○九年,日本學者橘瑞超等,于東土耳其斯坦吐峪沟(Toyuk,為高昌故址)附近,發現《往生禮讚偈》及《阿彌陀經》之斷片,后者且附有師之發願文,或即師所書寫之阿彌陀經十萬卷之一。

� 智諭老和尚撰述《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p20

� 選自網站 善導大師略傳

�《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CBETA, T37, no. 1753, p. 245, c8)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CBETA, T47, no. 1959, p. 22, b21-22)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二卷 (CBETA, T47, no. 1979, p. 424, b24-25)

�《往生禮讚偈》一卷 (CBETA, T47, no. 1980, p. 438, b13)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 (CBETA, T47, no. 1981, p. 448, a18-19)

�智諭老和尚撰述《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p27

�智諭老和尚撰述《觀經疏玄義分》p335

�智諭老和尚撰述《佛七講話》第一集p206

�智諭老和尚撰述《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p121

�選自網站 淨宗十三祖

� 《釋淨土群疑論》卷1:「惲與感師。并為導公神足。」(CBETA, T47, no. 1960, p. 30, c10-11)

PAGE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