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高淳区春茶也进 入采摘期 工人在手工炒茶 新华社 季春鹏 E-mail:[email protected] 20203 22 / 星期日 /副刊编辑部主编 责编 易芝娜 /美编 李金宝 /校对 谢志忠 A7 · 纪实 文周刊 “乡音”征文 作品选登 竹梅记 本栏目欢迎投稿。 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 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 投稿请发至 邮箱:[email protected],并以“乡音 征 文 ” 为 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码。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 青梅。”每次读到李白《长 干行》里的诗句,我总会想 起家乡的竹梅林。 青梅竹 马,两小无猜,应该是中国 人最浪漫、 最向往的人生 意境, 而竹梅则是我童年 记忆中最清新的存在。 竹梅,即是青梅,家乡 人爱称其为青竹梅或酸竹 梅。 有一年年底,我携妻女 归乡探亲, 趁空闲带她们 到镇附近的芽坑村踏青游 玩。 一走近,便见到满山遍 野的小白花布满枝头,花 朵如球,错落有致,旁枝横 出, 姿色神态并不逊桃花 半分。 妻子大为赞赏,举起 手机在树下不停自拍,将 美景一一收入朋友圈中。 女儿也探着小脑袋, 在树 底叶间打探。 孩子贪嘴好 吃,稚气地问我:“这梅树 会跟桃树一样, 结出甜甜 的果实吗?”我一笑,答曰: “会挂果。年底开花,来年 三四月清明时节便可采 摘。 不过梅子的味道不是 甜的,而是酸酸的,会酸掉 大牙那一种。 ”女儿听完吐 了下舌头,做个鬼脸。 而我 一回想起那果子的形状, 已顿觉舌口生津。 青竹梅多用来制作干 果和咸梅。 小时候, 亲会 将采摘下来的青梅洗净晾 干, 表皮带有分, 与盐粒一起陶瓷器皿存, 静置于 屋角阴凉爽处沉淀融合, 青竹梅被盐 汁水表面发皱渐渐 青色色, 便可用。 咸竹梅可以直接冲水 用。 孩子们消化良、厌食等症状, 人们泡上咸梅水让下, 消食解腻提高食 。 用梅入,则多用于蒸 蒸肉能提鲜能去除鱼腥肉腥增加 丰富程度令佳肴 更加美味。 食品加工厂青竹梅, 脯、 饯等。咸梅干便是 我们读熟悉食之一。 些工厂会将 或梅子 有酸甜有酸咸, 用来果或 冷饮 食之 中, 也可肉类蘸酱。 我自己发明了一种 新吃, 用梅配粤式 烧鹅烧鸭肉比店配送 酱汁还要好吃, 可谓绝 地, 我见过其 他几种青梅的吃日本 有梅 梅子饭,一 饭配梅干;韩喜欢 制青梅酒; 欧美则在尾酒杯上镶嵌小青 梅, 味。 梅印象深刻造型很像 日本据说日本遍长 寿亦与 爱吃梅干有 。有科学到我家乡 调研发现青竹梅很强的清由基与活 性氧能力老辈人也爱 青竹梅 能延 益寿、抗 老抗皱科学与传统饮食 文化竟殊途同归, 也。 时,吃肉蘸再配青梅,不亦乐 。我在想,家乡的青竹 梅是否与三国里的刘备煮酒论英雄、 曹操望止渴中的梅属于同一种青 黄超鹏 母爱地图 文雪梅 纪实 耿艳菊 张海伦 家中 客厅 墙上 挂着两 ,一中国地,一张世界前些年, 弟弟学毕业后了长的一家公司亲问我长 春离家有多?我:“大有两里。”那时有开里到省城里的坐火 车需两个小时。 亲在盘算 了一下, 慨叹道:“那不是火车呀。” 墙上挂了一中国地弟弟是个情商表达再加上工,时,一年到头家里打的次 屈指图前端详左右逡巡着。 我 亲便寻得 宝贝似:“ 拿支笔来。 ”我 递给亲一支蓝色的记号笔胳膊,在长两个小了一个大圆点然后 满意:“这下清多了。 ” 7 半, 亲也会准点看天预报降温了, 亲会打叮嘱弟弟要 了, 他上时记年, 弟弟工作时常调图上便多了色的记。 常常致地着地 图说:“这是弟弟北京 ,时间不长,半年后又回长 这是三年武汉作。 武汉作一年就找媳妇这是一年 到了 圳冬天暖和,不春天寒 的。” 亲如,脸眉飞地笑开了花, 忧虑,她又表情黯然担心。我惊讶想到这弟工作的每个城市的时间生的事情深深印亲的里。 年, 我也申请换岗位经常出国。 是,家里多了一张世界。 每次出我在地图上 要去 方指给然后拿支红笔一个大圆点,用着家 地的距离, 口中 喃喃 :“ 哎哟,那么远啊弟弟上 的地方远多了”我笑着:“不 坐飞个小时到了。 ” 那年夏天旺季,我 国。 吉岛翻船 事故,我一在和公司客沟 通改事宜 , 手机一 线。 结果上接亲的,一 通就听到她严厉急切吼声你怎么,我担心死 了,生怕你们在。”我告诉亲我安全,好生安抚,她来。 和,我翻看通 ,有,可象母息后,一打不时的焦急心情,我顿时中一 酸, 眼睛就湿润了。 年,家里地图上多。 色是弟弟的, 色是我 的。 交织条条无形的线一头着我和弟弟,一头里。 我和弟弟立室依然职业旅 行家小 背包十年》 里道 :“我道,在 妈妈心中一有一张世界。那 图上有国家, 城市我走过的每一。 我也道,我的 每一步都踏着她的担心。” 我时想,在亲的里一也有一,那地图上有我和走过的每一, 我们在里, 亲的心就里。 珍珠 梅的叶子已 翠拂 。 桃叶桃花 起了 世界 , 桃花便不 风吹,花瓣簌簌落下。 秦少 里的 :“ 梦断朱颜 也, 飞红 。” 惠言也来上加:“ 花开落, ,便了却韶华。” 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秋倒达得大手一:“ 走, 我不你; 来,无 多大的 ,我 去接。” 花开花落, 春又回。 在这个复杂的人里,有了便不 也不会 的。 如一个人的青,一 ,一……忽 想起 池莉 在《 熬至滴 水成 》中的一:有一种,是 候的。 这 是人生的 。 人生的往往是一种。 这样 ,如偏僻乡村篱笆玫瑰 ,花朵开 漫,意 却单单简单一个人的 世界 应该 是可 片宁 的, 摒弃 外界 纷纷扰扰 和有着 种种欲望花开绚烂,如 乡村田园般的气淳朴,无人王维:“ 木末芙蓉 花, 山中 涧户寂 无人, 纷纷 落。 ” 山中, 万物相融、 为美好。 在这里,一朵花 开和落下, 纯粹关乎, 开也欢喜,落 一个人春天 的时候,便会,不为 物所累 ,一 身轻松 自在。 那,花落何妨想 起《 》里 记 一则有的小故事的一 王阳 朋友 游,友人 中花树问道:“ 下无 外之,如花树在山中 自开自落, 何相?” 王阳 明回答 :“ 你未看此 时, ;你 看此花,则色一时明 白起来, 便 知此 花不在 你心 。” 花的清色明白,那 是在人的 主观 里。 其实,花开人的明 并不 知; 花落 人的伤怀是人的一池莉 她的 想是 花朵的生:自人可赏和喜欢酬任何人。 我也 花朵的生 为我的想。 简单静、 潇洒,如 风浩 ,如,不 地间 时间蝉翼,一已是生了。 芽节,到飘散幽香春天里最的生春天门槛柔柔,地里 苜蓿悄悄萌动,不多几日穿土层露嫩绿的芽,打探春天 苜蓿,这种多年生植物来是口的草料出的家乡人爱吃的一种野苜蓿 春天野里着清,叶子叶子, 根扶争先恐身体着便人嘴中桃李愁风花。 ” 辛稼轩实。 的生匍匐在地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 叶子上去像从叶子生出长的叶子来, 茂盛。无苜蓿,摘回来或素炒凉拌,或是,那清甜的味道, 名厨的大香椿芽也是春天里最美的景致。记 子里有一椿树, 每到时节,树红红芽,满是清奶奶迫要去椿 芽来吃。 她我们在一长竹竿镰刀着有香椿出的地 方伸,一枚枚香椿到手了。 可是, 奶奶采到手的吃了, 想着给远的女儿。可着一鲜鲜嫩嫩绿,我们 按捺奶奶我们做 出一香椿炒香椿豆腐罢休是最见的吃肺腑觉着是的。 则是我的最爱。 闲时,友人里的茶庄。那过,出的一茶吸引了我, 嫩绿的叶细细尖尖的,轻轻,有种淡淡的清顿时漫开来。 我了:“ 这个”果不其,这出的味道清淡雅,回味长。 看看致的紫砂中, 一片片开的 的“ 妹纸”, 着我流淌, 在开冲泡翩跹。我赞美起这叶来,笑着:“那是, 这是采摘来的 ,是。 ”我然没见过采下 样, 我已那是 样的一种美—— 过一,在春寒中,在出的笑脸,嫩嫩的,绿绿的, 彰显着生和生机。 ,每上几口新 ,不但身病恙,我也在中明些世命宁静以春天的芽春天起人们齿 间的诱惑,这味道而来, 喜欢呢本版制图 / 李金宝 易芝娜 / 编撰 春分至,茶事忙。 经过了 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 春雨 催肥了茶芽。 如果说明代诗 人廖孔说的“春茶雨后猿狙 摘,晚食风前鸟雀过”让人体 会到古时人们对春茶的迫不 及待,那么宋时梅尧臣的“自 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 春茶”,更可见名人高士们个 个都喜欢在春天烧竹煮泉, 以共饮春茶为雅事。 春茶叶肉肥厚, 营养丰 富,滋味也格外鲜香。 三四月 正是采春茶最好的时候,所 谓清明节前采的茶, 被称为 “明前茶”;雨水节气前采的 茶,被称为“雨前茶”,那都是 最受欢迎的。 喝茶之人只知茶香,或 许并不知采春茶也是件美 事。 茶林青翠, 各色花儿盛 放, 茶农在采摘春茶的繁忙 中, 想必也是满怀着对新的 一年欣欣向荣的憧憬。 记录 杭州西湖 龙井茶一级保 护区内的龙井 村茶园里 茶工开始采摘 今年第一批西 湖龙井茶 新华社 黄宗 陕西省秦巴山区一场春雨 过后 一片茶山的小道两旁 杏花 樱桃花开 美不胜收 新华社 陶明 贵州遵义凤冈县一个茶 叶种植基地 茶农在展示刚摘 的新叶 新华社 杨楹 湖北恩施茶园里 李花正盛 茶农们正忙着摘春茶 种植新茶 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 宋文 海南的茶园里 开春复工后的首批采茶 工开始了春茶的采摘 新华社 郭程

E-mail:[email protected] 人 2020 3 22 A7 母爱地图ep.ycwb.com/epaper/ycwb/resfile/2020-03-22/A07/ycwb20200322A0… · 朵如球,错落有致,旁枝横 出, 姿色神态并不逊桃花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E-mail:hdjs@ycwb.com 人 2020 3 22 A7 母爱地图ep.ycwb.com/epaper/ycwb/resfile/2020-03-22/A07/ycwb20200322A0… · 朵如球,错落有致,旁枝横 出, 姿色神态并不逊桃花

南京高淳区春茶也进入采摘期,工人在手工炒茶

(新华社 季春鹏 摄)

E-mail:[email protected]�2020年 3月 22日 /�星期日 /�副刊编辑部主编

责编 易芝娜 /�美编 李金宝 /�校对 谢志忠 A7·纪实文周刊人

纪纪实实“乡音”征文 作品选登

竹梅记

本栏目欢迎投稿。 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 投稿请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码。

统筹/

易芝娜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每次读到李白《长干行》里的诗句,我总会想起家乡的竹梅林。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应该是中国人最浪漫、 最向往的人生意境, 而竹梅则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清新的存在。

竹梅,即是青梅,家乡人爱称其为青竹梅或酸竹梅。有一年年底,我携妻女归乡探亲, 趁空闲带她们到镇附近的芽坑村踏青游玩。一走近,便见到满山遍野的小白花布满枝头,花朵如球,错落有致,旁枝横出, 姿色神态并不逊桃花半分。妻子大为赞赏,举起手机在树下不停自拍,将美景一一收入朋友圈中。女儿也探着小脑袋, 在树底叶间打探。 孩子贪嘴好吃, 稚气地问我:“这梅树会跟桃树一样, 结出甜甜的果实吗?”我一笑,答曰:“会挂果。 年底开花,来年三四月清明时节便可采摘。 不过梅子的味道不是甜的,而是酸酸的,会酸掉大牙那一种。 ”女儿听完吐了下舌头,做个鬼脸。而我一回想起那果子的形状,已顿觉舌口生津。

青竹梅多用来制作干果和咸梅。小时候,母亲会将采摘下来的青梅洗净晾干,表皮不能带有水分,再与盐粒一起放入陶瓷或玻璃的器皿中封存, 静置于屋角的阴凉干爽处。 经过沉淀和融合, 青竹梅被盐逼出汁水,表面发皱,渐渐从青色变为黄色, 便可取出食用。

咸竹梅可以直接冲水饮用。 孩子们若有消化不

良、厌食等症状,老人们常会泡上一杯咸梅水让其服下, 定可消食解腻提高食欲。 用梅入菜,则多用于蒸鱼或蒸肉,除了能提鲜,还能去除鱼腥和肉腥, 增加口感的丰富程度, 令佳肴更加美味。 食品加工厂收购青竹梅,去制成梅脯、梅干、梅饯等。 咸话梅干便是我们读书年代最熟悉的零食之一。 还有些工厂会将其酿制成梅膏或梅子酱,有酸甜亦有酸咸, 用来拌水果或加入冷饮小食之中, 也可当作各种肉类的蘸酱。 我自己发明了一种新吃法, 用梅酱来配粤式烧鹅烧鸭肉, 比店家配送的酱汁还要好吃, 可谓绝配。

在外地, 我还见过其他几种青梅的吃法。 日本有梅丼 (梅子饭),一碗白饭配一颗梅干; 韩国喜欢泡制青梅酒; 欧美则在鸡尾酒杯上会镶嵌一颗小青梅,添色增味。梅丼最令人印象深刻, 饭的造型很像日本国旗。 据说日本人普遍长寿亦与爱吃梅干有关。 有科学家曾到我家乡调研, 他们发现青竹梅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与活性氧的能力, 老辈人也爱说青竹梅能延年益寿、抗老抗皱。 科学与传统饮食文化竟殊途同归, 奇也妙也。

闲暇时,吃肉蘸梅酱,再配一壶青梅酒, 不亦乐乎。 我常在想,家乡的青竹梅是否与三国里的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望梅止渴中的梅属于同一种青梅呢?

□黄超鹏

母爱地图

芽芽尖尖上上的的春春天天 □文雪梅纪实 花花朵朵的的生生活活方方式式 □耿艳菊

□张海伦

家中客厅的墙上挂着两张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

前些年, 弟弟大学毕业后,签约了长春的一家公司。母亲问我长春离家有多远?我说:“大概有两千公里。”那时还没有开通高铁,从家里到省城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坐火车需要两个小时。母亲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慨叹道:“那不是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呀。”没过几天,客厅的墙上就挂了一张中国地图。

弟弟是个理工男, 情商不高,疏于表达,再加上工作很忙,时常加班,一年到头给家里打电话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母亲戴着老花镜在地图前端详,上下左右逡巡着。 我指了指长春的位置,母亲便像寻得宝贝似地说:“快, 拿支笔来。 ”我

递给母亲一支蓝色的记号笔,只见母亲踮起脚跟、伸长胳膊,在长春两个小字上涂了一个大圆点,然后心满意足地说:“这下清楚多了。 ”每晚 7 点半,母亲也会准点看天气预报,天气降温了,母亲会打电话去叮嘱弟弟要及时加衣服; 下雨了,又会提醒他上班时记得带伞。

这些年, 弟弟工作时常调动,地图上便多了许多蓝色的标记。晚饭后,母亲常常饶有兴致地看着地图说:“这是五年前,你弟弟在北京上班,时间不长,半年后又调回长春了;这是三年前,他在武汉工作。武汉好啊, 工作一年就找到媳妇,结婚了; 这是一年前又调到了深圳,深圳冬天暖和,不像长春天寒地冻的。”母亲如数家珍,说到高兴

事, 脸上眉飞色舞地笑开了花,说到忧虑的事,她又表情黯然,透着担心。 我很惊讶,没想到这些年弟弟工作的每个城市、 停留的时间、发生的事情,都深深印在母亲的心里。

前年, 我也申请了调换岗位,经常需要带团出国。 于是,家里又多了一张世界地图。 每次出差前,母亲都让我在地图上把我要去的地方指给她看,然后拿支红笔在上面涂上一个大圆点,用笔比划着家与出差地的距离, 口中还喃喃自语:“哎哟,那么远啊,比你弟弟上班的地方远多了! ”我笑着说:“不远,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 ”

那年夏天, 正是旅游旺季,我带团在泰国。因为普吉岛发生翻船

事故,我一直在和公司以及游客沟通改变行程的事宜, 手机一直占线。 结果晚上接到母亲的电话,一接通就听到她严厉、 急切地吼声:“你怎么一直不接电话, 我担心死了,生怕你们在船上啊。”我告诉母亲我很安全,好生安抚,她才放下心来。 和母亲通完电话,我翻看通话记录,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可以想象母亲知道消息后,一直打不通电话时的焦急心情,我顿时心中一酸,眼睛就湿润了。

这些年,家里地图上的标记越来越多。 蓝色是弟弟的,红色是我的。 它们交织成一条条无形的线,一头牵着我和弟弟,一头系在母亲心里。 我和弟弟早已成家立室,母亲依然如此。 职业旅行家小鹏在

《背包十年》 里写道:“我知道,在妈妈心中一定有一张世界地图。那地图上没有国家,没有城市,只有我走过的每一步。 我也知道,我的每一步都踏着她的担心。 ”

我时常想,在母亲的心里一定也有一张地图,那地图上有我和弟弟走过的每一步, 我们在哪里,母亲的心就在哪里。

珍珠梅的叶子已翠拂行人袖。 飞絮满天。 桃叶与桃花争起了世界, 桃花便不再灼灼。 风吹,花瓣簌簌落下。

眼前正是秦少游词里的境况:“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

张惠言也来雪上加霜。 他说:“春花开落, 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江淹更是直截了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梁实秋倒是豁达得很,大手一挥:“你走, 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 ”

花开花落, 春去春又回。但在这个复杂的人世里,有很多却是去了便不能也不会复返的。 比如一个人的青春,一段快乐时光,一段情感……忽然想起池莉在 《熬至滴水成珠》中的一段话: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 这就是人生的春。 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 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 简单、敦厚与宁静。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是可以如同一片宁静的园子的,偏安一隅,摒弃了外界的纷纷扰扰和有着嚣张气焰的种种欲望, 任由花开绚烂,如乡村田园般的气质,淳朴而诚挚,无人能打扰。 正如王维诗言:“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寂静山中,万物相融、相伴,互为美好。在这里,一朵花的盛开和落下, 纯粹自然,只关乎自己的事, 开也欢喜,落也任性。 当一个人内心的春天苏醒的时候,便会懂得放下所执,不为外物所累,一身轻松自在。 那么,花落又何妨?

想起《传习录》里记载着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春日的一天,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花的清寂和颜色明白,那只是在人的眼里、心里、主观

意志里。 其实,花开给人的明媚喜悦,它自己并不知;花落给人的伤怀,亦是人的一厢情愿。

池莉说她的理想是拥有花朵的生活方式: 自然开放。他人可以观赏和喜欢你,你却不必去应酬任何人。

我也把花朵的生活方式视为我的理想。 简单、闲逸、宁静、潇洒,如风浩荡,如溪清盈,不卑 不 亢 ,在天地间欢 喜 明媚 , 悠然自适。

时间薄如蝉翼,一转眼,就已是雨濯春尘,风传花信,泥暖草生了。 芽尖上的季节,到处飘散着幽香。

野菜是春天里最旺盛的生命。 刚踏进春天的门槛,伴着柔柔的春风,地里的苜蓿、荠菜早已悄悄萌动,不多几日,就穿过土层露出嫩绿的芽尖,打探春天的消息。 苜蓿,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本来是牲口的草料,但它刚出的嫩芽却是家乡人很爱吃的一种野菜。 成片的苜蓿在春天的田野里散发着清香,叶子连着叶子,根扶着根,争先恐后地亮出快乐的身体,看着便让人嘴馋。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稼轩这既是抒情,又是写实。 荠菜的生命力也强, 它们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十分茂盛。 无论是苜蓿还是荠菜,摘回来或素炒或凉拌,或是伴着肉做成馅,那清香鲜甜的味道,早已胜过许多名厨的大菜。

香椿芽也是春天里最美的景致。记得老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椿树, 每到初春时节,树上就露出红红的嫩芽,满院子都是清香。 奶奶迫不及待要去采椿芽来吃。 她让我们在一根长竹竿上绑上镰刀, 径直朝着有香椿芽绽出的地方伸去, 一枚枚嫩得淌水的香椿芽就到手了。 可是,奶奶对采到手的宝贝却

舍不得吃了, 想着要给远嫁的女儿送去。 可看着一篮子鲜鲜嫩嫩的绿,我们早已按捺不住, 直嚷到奶奶给我们做出一桌子香椿炒鸡蛋、 香椿拌豆腐才罢休,虽是最常见的吃法,却能吃得我们连肺腑都觉着是香的。

春茶则是我的最爱。闲暇时,常爱与友人相约去小城里的茶庄小憩。 那日春分刚过,老板拿出的一罐新茶吸引了我,嫩绿的叶片细细的、尖尖的,轻轻放在鼻前,有种淡淡的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陶醉了:“就喝这个吧! ”果不其然,这茶叶泡出的茶水味道清香淡雅,回味悠长。再看看那精致的紫砂壶中, 一片片泡开的茶叶就像刚睡醒的“萌妹纸”,伴着我耳边如水流淌的音乐声, 在开水的冲泡间翩跹起舞。我忍不住赞美起这茶叶来,老板笑着说:“那是当然, 这是刚采摘来的春茶,是毛尖呢。 ”我虽然没见过刚采下的春茶鲜嫩的模样, 但我已能想象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美———越过一冬的冰雪覆盖,在春寒料峭中,在茶树尖上露出的第一抹笑脸,嫩嫩的,绿绿的,彰显着生命的坚强和生机。 初春, 每天喝上几口新茶,不但身无病恙,我也在平静中明晓一些世事常理,感悟生命宁静以致远,当是从春天的芽香开始。

芽尖上的春天总能激起人们唇齿间的诱惑,这味道挟着希望而来,谁人能不喜欢呢。

本版制图 / 李金宝

易芝娜 / 编撰

春分至,茶事忙。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 春雨催肥了茶芽。 如果说明代诗人廖孔说的“春茶雨后猿狙摘,晚食风前鸟雀过”让人体会到古时人们对春茶的迫不及待,那么宋时梅尧臣的“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春茶”,更可见名人高士们个个都喜欢在春天烧竹煮泉,以共饮春茶为雅事。

春茶叶肉肥厚, 营养丰富,滋味也格外鲜香。 三四月正是采春茶最好的时候,所谓清明节前采的茶, 被称为“明前茶”; 雨水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那都是最受欢迎的。

喝茶之人只知茶香,或许并不知采春茶也是件美事。 茶林青翠, 各色花儿盛放, 茶农在采摘春茶的繁忙中, 想必也是满怀着对新的一年欣欣向荣的憧憬。

春分至,

事忙

记录真实

杭州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内的龙井村 茶 园 里 ,采茶工开始采摘今年第一批西湖龙井茶(新华社 黄宗治 摄)

陕西省秦巴山区一场春雨过后 ,一片茶山的小道两旁 ,春梅、杏花、樱桃花开,美不胜收

(新华社 陶明 摄)

贵 州 遵 义 凤 冈 县 一 个 茶叶种植基地 ,茶农在展示刚摘的新叶 (新华社 杨楹 摄)

湖北恩施茶园里,李花正盛,茶农们正忙着摘春茶,种植新茶苗,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 宋文 摄)

海南的茶园里 ,开春复工后的首批采茶工开始了春茶的采摘 (新华社 郭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