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四 主编/责编 张大升 美编 杨石 校对 段文云 副刊 A15 征稿启事 忆往昔,多少悲欢离合历历 在目,多少酸甜苦辣皆系于心。 弹指一挥间,你已在岁月中洗尽 铅华,宠辱不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老年人曾为社会做出各种贡献,而 今继续以其智慧启迪着人们,激励 着人们。为加强与老年读者的沟 通交流,展现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风 貌,本报副刊增设“晚晴”专版。 在此,诚邀老年朋友与大家一起 分享人生经历、晚年生活以及在 时代变迁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晚晴”版面具体栏目设置 如下峥嵘岁月: 讲述有意思的人 生经历、故事,传递向上、向善的 价值观。 昆滇往事: 展现昆明及云南 各地人文历史、城市变迁等。 夕阳之歌: 展现千姿百态的 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家长里短: 讲述生活琐事,分 享家庭成员间和谐相处的经验。 养生有道: 分享健康养生心 得体会。 人生絮语: 表达人生感悟, 天南海北,信马由缰。 书画摄影: 原创有价值的书 法、绘画作品、老照片、摄影等, 不拘一格。 投稿要求: 1.文章体裁不限,字数要求 在 1100 字以内,书画摄影、老照 片需配备文字说明。 2.来稿请注明性别、年龄、原 工作单位等信息;同时也需要注 明详细收信地址、邮编、电话。 3. 投稿者文责自负。 4. 投稿请发邮箱: ccwbwq@163.com 不接收纸质稿件 春城晚报编辑部 那一股暖流 杨锡荃 峥嵘 岁月 E-mail:ccwbwq@163.com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是蒙自高中 第一班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选择可 以实现,如教书、或嫁人,但这些都不是 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继续升学,但困难 很多。面对人生大事,当时的我忧从中 来,一筹莫展。 1952 年 6 月的一天,我得到消息,全 省各专州市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一律提 前毕业,各校由带队老师,带领大家到昆 明集中,由省里指派老师为大家补习功 课,提升学习水平,迎接高考;一切费用 如车旅、住宿、伙食等开支,全由省里支 付。这个大好消息,从省里传到县、校, 最后由班主任向我们全班同学传达。班 主任还说:我们国家在各方面的建设中, 都急需人才,你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 党和国家的希望。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和同学们欢呼雀 跃。办完毕业手续,我们坐着滇越铁路的 小火车,欢快地到达了昆明。我们和其他 专州县来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被安排在 西山脚下风景优美的党校里,我们大家在 这里开始了有规律的集体学习生活,希望 用较好的成绩迎接高考。 1952年7月,我们在西山党校的大礼 堂里,参加了云南解放后的第一个高 考。不久,高校录取出榜通知。我有幸 被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昆明 师范学院录取,该院是西南联大返北后 留下的一个学院。开学后,我们一个班 四十多人,其中有应届毕业生,还有选送 或直升的中师毕业生,更有来自不同地 区的“调干”。大家年龄参差,习惯不同, 兴趣有异,各自操着自己的乡音,共同生 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我们在联大学生上课的教室里学习, 在联大学生住宿的宿舍里睡觉。教室的 屋顶,由铁皮铺就,风雨来临,声音清脆, 似珠玉落盘;宿舍是茅草苫顶,冬暖夏 凉。联大师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我们心 灵的深处潜移默化。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享受着国家全 面的供给,不但不出学杂费,一日三餐也 坐享其成。记得在宽敞的食堂里,洁净的 饭桌排列整齐,桌上筲箕里放着热气腾腾 的馒头,一个大土陶碗里盛着香脆的油炸 花生米。地面上桌与桌之间,隔三差五便 有一个大桶稀饭。 我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学习生活了两 年, 1954 年秋天我们毕业了。宣布分配名 单的那天,高校毕业生集中到云南大学的 大礼堂里。会场台上的高音喇叭,把同学 紧张地等待分配的心,提到嗓子眼。 分配的去处定了之后,大家都先后 高兴地走了。我穿着学校发给的紫色胶 鞋,揣着各个旅程的车票和分配的印信, 坐上汽车、火车,经过七天七夜的跋涉, 到了一个有大江大海的地方,在一个部 属学校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那一股人生的暖流,六十多年过去 了,仍然溢满我的心头。 (作者原工作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 科学校 88 岁) 一个人进入老年的界限究竟是几 岁呢?五十?六十?对于我而言,就是 从儿子说带我时开始的。一个“带”字, 宣告了我开始跨入老年的行列。 那是去年十一长假最后的一天, 儿子对我说,带我去吃一家公号推荐 的生炒鱼头。尽管因生炒鱼头而闻名 的这家农家乐在非常偏僻的乡下,但 儿子知道我喜欢吃鱼,就开了导航带 我过去。因为在长假中,这家农家乐 生意火爆,我们只能坐着等待。菜迟 迟不出,儿子十分安静地玩着手机,我 却一次次地去厨房打探,一向性格很 急的儿子这时反倒安慰我:我们就安 心地等,既来之则安之。我知道,因这 是儿子“带”我而来,急性子的他表现 出了少有的耐心和宽容。而且,我从 他对我说话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小 辈对长辈的呵护。吃完离开时,他还 贴心地提醒我,别忘了落下什么东西 啊。回家后,我无意中翻开儿子发的 朋友圈,生炒鱼头的照片上,儿子配了 这样的文字:“母亲一直想吃的一家鱼 头,趁假期最后一天带她尝个鲜。”我 真是感慨万千。 老去光阴速可惊,一转眼,我已年近 花甲。记得儿子高一那年军训,我和老 公特意买了水果去看他,当我想跟往常 一样牵他手的时候,他却推开了。那天 我走出校门,便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 儿子拒绝我的牵手,是在向我们证明,他 已长大,无需特殊的“慰问”。 儿子上大学后的第一年国庆,电话 中对我说他不回家了,要跟同学一起去 泰山看日出。我放下手机,心里便有了 浩大的失落。因为这是我在他的旅游 中第一次“缺失”。后来几年,儿子出去 旅游都是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再也没有 与我同行过。有时我开玩笑地表示要 蹭游一回,儿子立即拒绝,并递上一连 串疑问句:“你愿意在一个城市为了一 份网红小吃排四五个小时的队吗?”“你 愿意花三百块钱吃一碗蟹黄面吗?”不 等我回答,他已很干脆利落地说:“显 然,你是不愿意的。所以,你还是跟团 去游你最喜欢的古镇、古村吧。” 真是知母莫若子,对于一向节俭的 60后的我来说,确实不愿意。我也确实 喜欢那些时光悠长的古镇和古村。但 是,在失落中,我却有着莫大的欣慰。 儿子已长大,他旅游时不再需要我的陪 伴,同时,也非常了解我作为一名老人 的特殊爱好。 我生日那天,儿子又“带”我去了一 家在吃货中很有名的龙虾店吃了一顿 龙虾大餐。过了几天,我翻手机时翻到 那天拍的龙虾图,突然想起要去儿子的 朋友圈看看。果然,他发了朋友圈,除 了一张一大盘龙虾的美图外,竟还有一 张不知他从哪儿找来的“我在丛中笑” 的照片,上面写着“老母亲生日,带她吃 个龙虾吧”。我哑然失笑,立即截图发 了个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留言,说家有 暖男,我这个“老母亲”真是幸福满满。 有愁且喜,这是每个老人都要经历 的心路历程吧。 (作者原工作单位:张家港凤凰镇 政府 55岁) 慢慢老去 有愁且喜 顾丽红 人生 絮语 每天清晨,我迎着晨曦,漫步在小区 的树林下,手携袖珍半导体收音机,一边 散步一边听广播,显露出闲情逸致的神 态。不禁让我想起随着电视电脑和 MP3、手机的普及,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 通讯、信息传递更加便捷,而我却对收音 机情有独钟。 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七个,经济条件 困难。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父亲 用一年的节日加班费,买了一台“红灯”牌 收音机。可惜好景不长,因母亲与我先后 患病需钱用,收音机便转让他人,留存的 印象是家中有个会说话唱歌的塑料匣子。 真正算得上接触“无线电”,应是邻居 阿四不知从哪弄来一块矿石,又花几元钱 买来一副耳机和配件,装配出一架矿石收 音机。他在屋顶上拉了几米长的铁线做 天线,再在窗外地上挖了近1米深的坑, 埋下地线,便能收听到本地的电台广播。 我时常争取到阿四的“特许”,戴上耳机听 上一阵。 更多地认识收音机,是楼下的新婚夫 妇有一台男主人自己拼装的电子管收音 机。没有机壳,所有的元件都装在一块木 板上,五六个真空电子管直立着,加上一 些电阻电容等配件。当然比矿石机强多 了,能收到中央台,我也第一次知道了什 么“波段”“超短波”。当年的电台节目不 多,我最喜欢的是“哒滴哒,哒滴哒,小喇 叭广播现在开始了”。 多年后我终于拥有一台收音机,一位 亲戚将淘汰的简易型收音机送给我。我 又到市场上淘些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好 不容易拼成一台再生收音机。只要一有 空闲,我就拧开收音机听电影录音剪辑, 《叶塞尼亚》《简爱》《魂断蓝桥》等,午夜时 分,闭着眼睛听电影,十分美妙!时隔多 年,那种感觉依然温馨如故。而那些给了 我们丰富精神食粮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如 今都到了耄耋之年,有的已作古,但他们 的声音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弄堂里有的家庭已有了卡式收 录机,听着人家的立体声实在眼红。为改 善音质,我又加装了一台外接放大,买了 较大口径的喇叭放到咸菜瓮中,音质几乎 可与进口录音机相媲美,低音也有“咚、 咚”的效果。又过了些年录音机、音响大 举登陆,五花八门的各类电子元件非常丰 富。集成电路的出现,更方便了喜欢装配 或改装电器的爱好者,把所需功能的集成 线路板,像拼积木般地组合接配就成了。 我也买来功放、前置和收音板加上录放音 机芯、机壳,装了一台可收、放音外接音箱 的组合机,且有调频波,能收到刚开播不 久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 那时空闲的时候,一个人泡杯茶,听 着电台节目,或翻翻报纸书刊,实在是悠 然自得一乐也。 (作者原工作单位:安徽省物化探院 67 岁) 收音机里的老时光 郁建民 记忆 深处 理想生活 即刻开屏 开屏新闻App 沙漠之眼 张成林 摄

E-mail:ccwbwq@163.com 主编/责编 张大升 美编 杨石 校对 段 … · 夕阳之歌:展现千姿百态的 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家长里短:讲述生活琐事,分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E-mail:ccwbwq@163.com 主编/责编 张大升 美编 杨石 校对 段 … · 夕阳之歌:展现千姿百态的 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家长里短:讲述生活琐事,分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主编/责编张大升 美编杨石 校对段文云 副刊A15

征稿启事忆往昔,多少悲欢离合历历

在目,多少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弹指一挥间,你已在岁月中洗尽铅华,宠辱不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曾为社会做出各种贡献,而今继续以其智慧启迪着人们,激励着人们。为加强与老年读者的沟通交流,展现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本报副刊增设“晚晴”专版。在此,诚邀老年朋友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生经历、晚年生活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晚晴”版面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峥嵘岁月:讲述有意思的人生经历、故事,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昆滇往事:展现昆明及云南各地人文历史、城市变迁等。

夕阳之歌:展现千姿百态的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家长里短:讲述生活琐事,分享家庭成员间和谐相处的经验。

养生有道:分享健康养生心得体会。

人生絮语:表达人生感悟,天南海北,信马由缰。

书画摄影:原创有价值的书法、绘画作品、老照片、摄影等,不拘一格。

投稿要求:1.文章体裁不限,字数要求

在1100字以内,书画摄影、老照片需配备文字说明。

2.来稿请注明性别、年龄、原工作单位等信息;同时也需要注明详细收信地址、邮编、电话。

3.投稿者文责自负。4.投稿请发邮箱:ccwbwq@163.com不接收纸质稿件

春城晚报编辑部

那一股暖流 □杨锡荃峥嵘岁月

E-mail:ccwbwq@163.com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是蒙自高中第一班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选择可以实现,如教书、或嫁人,但这些都不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继续升学,但困难很多。面对人生大事,当时的我忧从中来,一筹莫展。

1952年6月的一天,我得到消息,全省各专州市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一律提前毕业,各校由带队老师,带领大家到昆明集中,由省里指派老师为大家补习功课,提升学习水平,迎接高考;一切费用如车旅、住宿、伙食等开支,全由省里支付。这个大好消息,从省里传到县、校,最后由班主任向我们全班同学传达。班主任还说:我们国家在各方面的建设中,都急需人才,你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和同学们欢呼雀跃。办完毕业手续,我们坐着滇越铁路的小火车,欢快地到达了昆明。我们和其他专州县来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被安排在

西山脚下风景优美的党校里,我们大家在这里开始了有规律的集体学习生活,希望用较好的成绩迎接高考。

1952年7月,我们在西山党校的大礼堂里,参加了云南解放后的第一个高考。不久,高校录取出榜通知。我有幸被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昆明师范学院录取,该院是西南联大返北后留下的一个学院。开学后,我们一个班四十多人,其中有应届毕业生,还有选送或直升的中师毕业生,更有来自不同地区的“调干”。大家年龄参差,习惯不同,兴趣有异,各自操着自己的乡音,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我们在联大学生上课的教室里学习,在联大学生住宿的宿舍里睡觉。教室的屋顶,由铁皮铺就,风雨来临,声音清脆,似珠玉落盘;宿舍是茅草苫顶,冬暖夏凉。联大师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潜移默化。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享受着国家全

面的供给,不但不出学杂费,一日三餐也坐享其成。记得在宽敞的食堂里,洁净的饭桌排列整齐,桌上筲箕里放着热气腾腾的馒头,一个大土陶碗里盛着香脆的油炸花生米。地面上桌与桌之间,隔三差五便有一个大桶稀饭。

我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学习生活了两年,1954年秋天我们毕业了。宣布分配名单的那天,高校毕业生集中到云南大学的大礼堂里。会场台上的高音喇叭,把同学紧张地等待分配的心,提到嗓子眼。

分配的去处定了之后,大家都先后高兴地走了。我穿着学校发给的紫色胶鞋,揣着各个旅程的车票和分配的印信,坐上汽车、火车,经过七天七夜的跋涉,到了一个有大江大海的地方,在一个部属学校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那一股人生的暖流,六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溢满我的心头。

(作者原工作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88岁)

一个人进入老年的界限究竟是几岁呢?五十?六十?对于我而言,就是从儿子说带我时开始的。一个“带”字,宣告了我开始跨入老年的行列。

那是去年十一长假最后的一天,儿子对我说,带我去吃一家公号推荐的生炒鱼头。尽管因生炒鱼头而闻名的这家农家乐在非常偏僻的乡下,但儿子知道我喜欢吃鱼,就开了导航带我过去。因为在长假中,这家农家乐生意火爆,我们只能坐着等待。菜迟迟不出,儿子十分安静地玩着手机,我却一次次地去厨房打探,一向性格很急的儿子这时反倒安慰我:我们就安心地等,既来之则安之。我知道,因这是儿子“带”我而来,急性子的他表现出了少有的耐心和宽容。而且,我从他对我说话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小辈对长辈的呵护。吃完离开时,他还贴心地提醒我,别忘了落下什么东西啊。回家后,我无意中翻开儿子发的朋友圈,生炒鱼头的照片上,儿子配了这样的文字:“母亲一直想吃的一家鱼头,趁假期最后一天带她尝个鲜。”我真是感慨万千。

老去光阴速可惊,一转眼,我已年近花甲。记得儿子高一那年军训,我和老公特意买了水果去看他,当我想跟往常一样牵他手的时候,他却推开了。那天我走出校门,便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儿子拒绝我的牵手,是在向我们证明,他已长大,无需特殊的“慰问”。

儿子上大学后的第一年国庆,电话中对我说他不回家了,要跟同学一起去泰山看日出。我放下手机,心里便有了浩大的失落。因为这是我在他的旅游中第一次“缺失”。后来几年,儿子出去旅游都是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再也没有与我同行过。有时我开玩笑地表示要蹭游一回,儿子立即拒绝,并递上一连串疑问句:“你愿意在一个城市为了一份网红小吃排四五个小时的队吗?”“你愿意花三百块钱吃一碗蟹黄面吗?”不等我回答,他已很干脆利落地说:“显然,你是不愿意的。所以,你还是跟团去游你最喜欢的古镇、古村吧。”

真是知母莫若子,对于一向节俭的60后的我来说,确实不愿意。我也确实喜欢那些时光悠长的古镇和古村。但是,在失落中,我却有着莫大的欣慰。儿子已长大,他旅游时不再需要我的陪伴,同时,也非常了解我作为一名老人的特殊爱好。

我生日那天,儿子又“带”我去了一家在吃货中很有名的龙虾店吃了一顿龙虾大餐。过了几天,我翻手机时翻到那天拍的龙虾图,突然想起要去儿子的朋友圈看看。果然,他发了朋友圈,除了一张一大盘龙虾的美图外,竟还有一张不知他从哪儿找来的“我在丛中笑”的照片,上面写着“老母亲生日,带她吃个龙虾吧”。我哑然失笑,立即截图发了个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留言,说家有暖男,我这个“老母亲”真是幸福满满。

有愁且喜,这是每个老人都要经历的心路历程吧。

(作者原工作单位:张家港凤凰镇政府 55岁)

慢慢老去有愁且喜

□顾丽红

人生絮语

每天清晨,我迎着晨曦,漫步在小区的树林下,手携袖珍半导体收音机,一边散步一边听广播,显露出闲情逸致的神态 。 不 禁 让 我 想 起 随 着 电 视 电 脑 和MP3、手机的普及,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通讯、信息传递更加便捷,而我却对收音机情有独钟。

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七个,经济条件困难。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父亲用一年的节日加班费,买了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可惜好景不长,因母亲与我先后患病需钱用,收音机便转让他人,留存的印象是家中有个会说话唱歌的塑料匣子。

真正算得上接触“无线电”,应是邻居阿四不知从哪弄来一块矿石,又花几元钱买来一副耳机和配件,装配出一架矿石收音机。他在屋顶上拉了几米长的铁线做天线,再在窗外地上挖了近1米深的坑,埋下地线,便能收听到本地的电台广播。我时常争取到阿四的“特许”,戴上耳机听上一阵。

更多地认识收音机,是楼下的新婚夫妇有一台男主人自己拼装的电子管收音机。没有机壳,所有的元件都装在一块木板上,五六个真空电子管直立着,加上一些电阻电容等配件。当然比矿石机强多了,能收到中央台,我也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波段”“超短波”。当年的电台节目不多,我最喜欢的是“哒滴哒,哒滴哒,小喇叭广播现在开始了”。

多年后我终于拥有一台收音机,一位亲戚将淘汰的简易型收音机送给我。我又到市场上淘些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好不容易拼成一台再生收音机。只要一有空闲,我就拧开收音机听电影录音剪辑,

《叶塞尼亚》《简爱》《魂断蓝桥》等,午夜时分,闭着眼睛听电影,十分美妙!时隔多年,那种感觉依然温馨如故。而那些给了我们丰富精神食粮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如今都到了耄耋之年,有的已作古,但他们的声音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弄堂里有的家庭已有了卡式收录机,听着人家的立体声实在眼红。为改善音质,我又加装了一台外接放大,买了较大口径的喇叭放到咸菜瓮中,音质几乎可与进口录音机相媲美,低音也有“咚、咚”的效果。又过了些年录音机、音响大举登陆,五花八门的各类电子元件非常丰富。集成电路的出现,更方便了喜欢装配或改装电器的爱好者,把所需功能的集成线路板,像拼积木般地组合接配就成了。我也买来功放、前置和收音板加上录放音机芯、机壳,装了一台可收、放音外接音箱的组合机,且有调频波,能收到刚开播不久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

那时空闲的时候,一个人泡杯茶,听着电台节目,或翻翻报纸书刊,实在是悠然自得一乐也。

(作者原工作单位:安徽省物化探院67岁)

收音机里的老时光 □郁建民记忆深处

理想生活 即刻开屏开屏新闻App

沙漠之眼 张成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