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本文件主標題:以 Windows 思維用 Linux - GNOME 桌面篇 本文件副標題:以 Debian Linux 7 wheezy 發行版為例 本文件編寫者:賀師彥 (Ian HoEmail: [email protected] ) 2013.10 因為這是一份被專業的台灣的電腦書籍類出版社編 輯評估為: "衡量所有的成本和效益。我們暫時沒有出版這本 書籍的打算。" 的書籍創作底稿。於是這份書籍創作底稿的創作者 做了個決定,就直接把原稿放在網路上。並"暫時 "先採用創用 CC 的授權來分享這份書籍創作底稿。 Windows 思維用 Linux - GNOME 桌面篇由賀 師彥製作,以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y-nc-nd/3.0/tw/

DebianLinux7GNOME.pdf

  • Upload
    ian-ho

  • View
    2.258

  • Download
    8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本文件主標題:以 Windows 思維用 Linux - GNOME 桌面篇 本文件副標題:以 Debian Linux 7 wheezy 發行版為例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DebianLinux7GNOME.pdf

本文件主標題:以 Windows思維用 Linux - GNOME桌面篇本文件副標題:以 Debian Linux 7 wheezy發行版為例

本文件編寫者:賀師彥 (Ian Ho,Email: [email protected]) 2013.10

因為這是一份被專業的台灣的電腦書籍類出版社編輯評估為:

"衡量所有的成本和效益。我們暫時沒有出版這本書籍的打算。"

的書籍創作底稿。於是這份書籍創作底稿的創作者做了個決定,就直接把原稿放在網路上。並"暫時"先採用創用 CC的授權來分享這份書籍創作底稿。

以 Windows思維用 Linux - GNOME桌面篇由賀師彥製作,以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3.0/tw/

Page 2: DebianLinux7GNOME.pdf

章節

01.題獻+致謝

02.自序+前言

03.在一切開始之前,關於 Linux

04.Linux系統核心,及硬體相關驅動程式軟體套件

05.開始安裝 Debian Linux 7 wheezy

06.開機畫面:GRUB開機程式

07.登入畫面:GNOME顯示管理器(GDM,GNOME Display Manager)

08.GNOME桌面環境概述

09.GNOME桌面環境,視窗介面風格樣式

10.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

11.將 Debian Install CD轉換到 USB隨身碟內

12.檔案管理員軟體 Nautilus和 GNOME Commander

13.關於 root帳號

14.區域網路與上網設定

15.系統設定值

16.進階設定值

17.字型和中文輸入法框架

18.主選單

19.初始啟動程式和服務

20.使用者及群組、時間及日期設定

21.GParted分割區編輯器

22.系統監控、dconf Editor、GKDebconf

23.網路瀏覽器

24.遠端遙控

25.FTP Client

Page 3: DebianLinux7GNOME.pdf

26.文書套裝軟體和進階文字編輯器

27. 美工繪圖(含秀圖/圖檔管理軟體)

28.影音

29.CD/DVD燒錄、映像檔掛載和管理

30. 安裝讓系統能執行 32 位元軟體的函式庫和 Wine

31.字元對應表

32.搜尋檔案

33.壓縮/解壓縮檔案管理軟體

34.虛擬機器軟體 VirtualBox

35.顯示系統硬體資訊

36. 螢幕畫面擷取

37.RAM disk 設定

38.Cairo-Dock

39.manual pages

40.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RE)

41. 文件閱讀器

42. 後話

Page 4: DebianLinux7GNOME.pdf

01.題獻+致謝

僅以這本電子書獻給專科學姊 Doris、專科英文老師 Sinny、專科學姊 Even、二技同學 Alice、中國網友可兒、髮型設計師 Zoey、朋友 Steven、高中同學Victor、國中同學 Yi-Fang、國中同學 Vivien、 CECI、 IIIedu、表哥Michael、伯父 David、筆者的親戚長輩們、所有曾經拉筆者一把的人們、還有老爸、老媽!

雖然在筆者的生活圈所接觸的人們,是不需要 Linux電腦環境的,也不會有時間來看這本書的。

Doris,一位可愛的女孩,筆者的大專生涯第一次體驗了跟可愛女孩一起打工的環境,錯過了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大好機會,給與失去聯繫方式的可愛學姊最深的祝福。

筆者分得清楚漫畫小說、日劇裡頭的英文女老師,終究只是幻想,現實世界是另外一回事,聽過了 Sinny老師的英文課之後,突然感覺,原來現實也可以如此地貼近幻想。

遇到 Even、Alice、Zoey之後,筆者對七年級女生改觀了,七年級"不"都是草莓族,腦袋與外表是可以兼具的,Even行政事務與溝通協調的能力、Alice周遊列國的見聞、Zoey本業的專精,都是一時之選。

在 QQ認識的中國網友可兒,經濟完全獨立自主的 80後女生,也讓筆者透過網路對話和對岸的女生互動有所體驗,在 QQ維持 8年了,真不容易呢。

要不是 Steven聯考前兩個月陪公子讀書抱佛腳,筆者是不會考上大專的,從事硬體工程師的 Steven若去四技二專補習班當講師,一定可以成為名師。

要不是 Victor幫忙期中期末考前抱佛腳,筆者的高中時期可能會唸五年。

在外島當兵的日子,精神上最苦悶的那一個月,島休點放窩在網咖的時間,Yi-Fang在即時通訊軟體上,海量文字的情緒安撫,因此避免了一個可能會發生的阿兵哥社會新聞事件。

因為和 Vivien互動時,一些情境的激勵,筆者在法定成年之日的再 10年之後,從零開始學會了騎車與開車。

來自 CECI的震撼教育,讓筆者體會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瞭解電腦,原來自己過去對 IT資訊認知程度,也只不過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半桶水而已。

IIIedu的學習體驗,讓筆者感受到更多元化的邁向 IT產業的人群,完全不同的觀念與思維在一起嘗試互動著,過去的自己好像活在象牙塔一樣。

Michael提供的筆電與 MsWindows經驗,讓筆者接觸筆電領域的初期,避免了花大錢買經驗的麻煩事。

David提供的多台公司汰換下來的舊 PII/PIII 電腦,讓筆者從此有了 PC組裝的基礎經驗。

因為有老爸老媽在背後,所以筆者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每天窩在電腦前,完成了這本電子書。

Page 5: DebianLinux7GNOME.pdf

02.自序+前言

"發表是最好的記憶"。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資訊書籍作家侯捷寫的文章中,據稱是胡適先生說的。

筆者自小接觸家用電腦以來,就是使用 MsDOS/MsWindows系列的作業系統,整體操作習慣和使用其圖形介面的思維邏輯都已經習慣 MsDOS/MsWindows系列的那一套操作模式,多年的潛移默化,很自然的認為操作圖形桌面作業系統就是會像 MsWindows系列所呈現的那一套操作邏輯。

然而在 2005年開始接觸另一套圖形桌面作業系統 MacOSX,2011年開始重新接觸Linux圖形桌面,卻發現這兩者在許許多多的細部操作邏輯思維上,與 MsWindows系列有所不同。

然而,筆者本身並不會想要去思考如何去忘記過往 MsWindows系列的那一套操作思維,從零開始體驗並學習 MacOSX/Linux圖形桌面的操作觀念。而是想說,該怎麼樣做,可以把過往在 MsWindows系列環境已經習慣的那一套操作模式"轉換"並"套用"到MacOSX/Linux圖形桌面的環境上。

就筆者個人的觀念裡,所謂家用電腦的圖形桌面操作環境,還不就是那樣,古早之前有一整套邏輯概念建立之後,接下來就只是持續地再加工設計供使用者辨識的選項圖案罷了,沒道理在過往學了一套圖形界面操作概念之後,換了另一套產品,就得拋棄過往全部重學。筆者會認為,應該可以推論出一套思維轉換的方式或流程,把過往的MsWindows系列學習經驗,直接"轉換"並"套用"於 MacOSX/Linux圖形桌面的環境才對。

這整本書也可以說,就是筆者把過往的 MsWindows圖形桌面操作學習經驗,整個"轉換"並"套用"於適用於家用個人電腦的 Linux圖形桌面環境的總整理筆記。當然,這本書不會包含到有關於 Linux圖形桌面環境的一切,而是筆者到目前為止,已經理解的部分。

曾經就個人的 MacOSX/Linux圖形桌面環境思維,在網路論壇與網友有不少討論,甚至有些許的爭論與筆戰。筆者也有把自己的主觀想法與與實際的操作使用體驗,寫成片片段段的分享文擺在一些作業系統討論區的相關論壇頁面,不定時更新,歷經兩年多之後,發現該討論串的點閱次數居然也可以累積近六萬次,因此筆者產生一種推論,就是或許有一定數量的電腦使用者,認同筆者的思維方向,有不定時的在跟著看筆者的更新文章,若有在跟著看的電腦使用者在不重複的前提下有達到三千人以上,那筆者有沒有機會以實體書的方式將自己寫的網路文章重新整理編排,去掉大部份為了增加閱讀趣味而使用的部落客風格的主觀情緒字眼,再發行呢?

這本書所提的 Linux圖形桌面,將聚焦在家庭與個人的使用環境,而"不會"是在管理電腦的電腦伺服器上,幾乎所有寫的內容都是筆者自己個人的家用電腦所實測出來的,並輔以網路上所查詢的資料,再彙整成文章,在每個篇章段落之後,幾乎都會附上參考資料頁面來源網址,供讀者參考。

本書所用的範例硬體平台以 x86-64(64位元)CPU和 BIOS架構主機板個人電腦環境為主,Linux圖形桌面環境則以 GNOME圖形桌面為本書主題。

筆者在本書所選用的 Linux發行版是 Debian,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每個主要版次的發行間隔有將近兩年的距離,讓筆者有充裕的時間摸索並整理。並且 Debian有正

Page 6: DebianLinux7GNOME.pdf

體中文化的介面,也有支援多種不同的 CPU架構。

在這裡,要謝謝許多熱心的進階電腦玩家,把 Debian整個圖形介面翻譯成筆者所熟悉的正體中文用語習慣與文字,筆者才有機會寫出這樣一本電子書。

民國一〇二年十月/西元 2013年 10月 於 中華民國 臺灣

Page 7: DebianLinux7GNOME.pdf

03.在一切開始之前,關於 Linux

有一位北歐芬蘭赫爾辛基的大學生 Linus Benedict Torvalds於 1991年的時候,在網路上發表了根據上課所學到的而自行開發,後來稱之為 Linux的作業系統核心原始碼,讓使用者可以自由下載摸索、研究、使用。

其作業系統架構簡單來說類似於 UNIX系統,可以把 Linux比喻成就像一個超級加強版的 DOS,當然指令與參數的組合會更複雜一些,整個目錄結構和檔案屬性,和 DOS比較也會有著相當的差異。

Linus 採用一種叫做 GNU GPL 的授權模式來表示其發行軟體的法律授權。原始的Linux也可以把它比喻成就只是一堆軟硬體"驅動程式"的大組合,沒有指令模式的人機介面軟體輔助,也沒有全圖形界面的桌面軟體套件,這些都要另外加掛安裝。電腦使用者若想要在自己的電腦主機中運作 Linux,必須上網先行下載 Linux系統核心,人機介面軟體(shell),甚至圖形桌面環境軟體套件,自行編譯組裝成一個現代風格的全圖形桌面環境作業系統。

這樣的系統建制過程是非常繁複的,非電腦專業的終端使用者不會有時間與精力接觸這個部分。於是網路上就陸陸續續出現許多個人、社群團體、組織、甚至公司行號,嘗試先行下載多個可以組成現代圖形桌面作業系統的、相容於 Linux系統核心環境的許多軟體元件原始碼,預先規劃設計好一個系統環境架構,做好各部分元件軟體的排列組合,設計好一套全圖形界面的系統安裝流程,最後輸出成一片安裝光碟,供終端電腦使用者較能輕易的安裝與使用。這樣一片整合好軟體的光碟,可能是免費的,也可能是付費的,端看 Linux發行者所採用的授權模式而定。不同的 linux發行版,都會有其不同的組裝方向、適用環境、包含語系的數量、選用不同圖形桌面環境風格等等不同的特色,有的可能是只適用於安裝在管理電腦的電腦(伺服器)上,有的可適用於家用電腦,有的則設計來安裝於嵌入式設備(手機、專門環境的客制化設備、遊戲機的操作介面、平版系統等等),說白了就是版本太多種,所以使用者必須花費心思選擇好一個適用於自己的使用環境的 Linux發行版本。

本書所選用的範例 linux發行版是 Debian Linux 7,這是一個籠統來說就是免費的版本(詳細的授權模式請參考 Debian官方網站的文件)。目前現階段全世界的 linux發行版本百家爭鳴,軟體技術更新頻繁,平均每半年就有一個新的 linux發行版本改版更新,而 Debian Linux則是平均兩年才大改版一次,這樣筆者才有足夠的時間摸索與瞭解其系統環境,其它 linux發行版更新太快,筆者會跟不上。筆者選用的範例環境為家用個人桌上型電腦全圖形界面運作環境,所以這本書原則上不會提到很多純文字指令與安裝和管理伺服器軟體的情境,而專注於家用全圖形桌面環境的系統安裝使用與管理,像是系統類軟體套件的更新、文書排版軟體的選用、正體中文資訊處理的組合選用、多媒體軟體的選用、網路瀏覽的體驗、連接周邊裝置軟硬體驅動程式的選用、小型區域網路的設定等等情境。

本書採用的全圖形桌面環境範例是 GNOME,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它是 Debian Linux預設的桌面環境,而且有一定比例的正體中文化。

Debian Linux原則上簡單來說就是一群好心的進階軟體玩家,純粹熱心的、幾乎算是無酬的、利用空餘時間,一點一滴的組裝出來的可用系統環境,在此,我們謝謝他(她)們。

Page 8: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來源網頁

維基百科條目http://zh.wikipedia.org/zh-tw/林納斯·托瓦茲http://zh.wikipedia.org/zh-tw/Linuxhttp://zh.wikipedia.org/zh-tw/Linux核心http://zh.wikipedia.org/zh-tw/Linux發行版http://zh.wikipedia.org/zh-tw/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http://zh.wikipedia.org/zh-tw/Unix_shellhttp://zh.wikipedia.org/zh-tw/Bashhttp://zh.wikipedia.org/zh-tw/桌面環境http://zh.wikipedia.org/zh-tw/Debianhttp://zh.wikipedia.org/zh-tw/GNOME

Linux核心,官方網站http://www.kernel.org/

Linux基金會http://www.linuxfoundation.org/

DistroWatch.com: Put the fun back into computing. Use Linux, BSD.http://distrowatch.com/table.php?distribution=debian

Debian -- 通用作業系統:http://www.debian.org/index.zh-tw.html

Debian -- 關於 Debian:http://www.debian.org/intro/about.zh-tw.html

GNOMEhttp://www.gnome.org

Page 9: DebianLinux7GNOME.pdf

04.Linux系統核心,及硬體相關驅動程式軟體套件

在正式進入安裝 Debian Linux 7系統的章節之前,筆者決定把"硬體驅動程式"的描述章節擺在前面的位置,這個章節提到的許多名詞,讀者或許一開始還不是很懂,沒關係,之後再閱讀下去,或者參考來源網頁就陸陸續續知道了。筆者覺得"硬體驅動程式"是影響終端使用者有沒有毅力,持續探索、安裝、設定、使用 Linux圖形桌面環境,非常重要的一個起始點。

筆者於 2001年的時候就,曾經嘗試安裝 Linux圖形桌面環境,當年有選用了Caldera OpenLinux & Linpus Linux 來安裝嘗試,結果音效功能都無法驅動成功,系統安裝完畢並重啓後都沒有聲音,當年的網路環境也沒有筆者的程度可以理解的中文網路資源,在描述如何解決音效驅動程式的相關問題,於是筆者也只好放棄 Linux圖形桌面環境。改回 MsWindows系統,音效功能就沒有問題了,音效驅動程式只要在圖形界面點選下一步安裝即可。

2013年的現在,筆者決定一口氣盡可能的將個人已經理解的部分,有關家用電腦環境硬體驅動程式的前置準備作業,先整理出來。盡可能的避免發生讀者在花了不少時間,好不容易把 Linux圖形桌面環境安裝完畢進入系統後,才發現主機內某個電腦零件原來是現階段的 linux硬體驅動程式尚未支援到的,於是得又要拆換零件這些麻煩事。當然,這裡不會提到 linux環境"全部"的硬體驅動程式,而是筆者個人於家用電腦環境所整理出來的部分。

本書所採用的 64位元 PC主機硬體測試環境是:

CPU:Intel Core 2 Duo E6300 1.86GHz (64bit)主記憶體:8GB主機板:GIGABYTE GA-965P-DQ6北橋晶片:Intel P965南橋晶片:Intel ICH8R網卡晶片:Marvell 8053音效晶片:Realtek ALC888DD獨立顯示卡晶片組:NVIDIA GeForce 7600GS 256MB VRAM獨立顯示卡晶片組 2:ATI Radeon HD 5450 2GB VRAM硬碟:IDE介面 30GB一顆

先以 MsWindows環境為例,筆者過往安裝 MsWindows系統,有摸索出一個概念,就是事先準備好主機板與周邊裝置驅動程式的軟體,可能放在隨身碟、軟碟片、光碟片,第二顆硬碟等等,或者等系統安裝完後,上某個已知的網站去下載。筆者過去也有查詢到微軟官方網站,有擺放幾份純文字文件檔,是 MsWindows系列原版安裝光碟裏頭,已經包含有的海量般的硬體裝置的支援列表清單,所以可以透過以上資訊,"事先"查詢或準備好,筆者手邊的這台主機與周邊設備是否有搭配將要安裝的 MsWindows版本的硬體驅動程式,多次重灌 MsWindows系統後,查詢並準備硬體驅動程式的動作也已熟練,可以較快判定手邊的硬體配備零件,有無支援要安裝的 MsWindows系統版本,甚至後來學到看板卡上的晶片印刷的廠牌或型號,來上網搜尋有無搭配該 MsWindows系統版本的驅動程式。

同樣的概念,筆者想要套用在 Linux上,卻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筆者以 DebianLinux為例,上了 Debian官方網站,並沒有找到類似於微軟官網那樣的硬體相容性清單"超級大列表"資料檔案頁面。於是筆者找找看有無任何第三方的 Linux硬體相容性

Page 10: DebianLinux7GNOME.pdf

清單網站,是可以針對 Debian Linux的版本做"海量列表"的,筆者也希望版本能夠達到 2013年的新版本。

筆者找到一份 Linux Hardware Compatibility HOWTO,內容看起來像是 Linux發行版通用型的,可惜目前只有更新到 2007年為止。找到了 LinuxQuestions.orgHCL,看起來像是讓使用者自行上傳硬體相容性資訊。找到了 Linux-drivers.org這個網站,看起來像是硬體相容性清單的超級大雜燴,請讀者自行閱讀消化。找到了LINUX ALLOCATED DEVICES,但看起來好像只是支援的裝置的"種類",而非完整的型號列表。

因為筆者過去下載瀏覽 MsWindows支援硬體裝置清單純文字檔的經驗,所以也希望能夠找到一份單一文件,內容可以是以 Linux 2013年版本的 kernel為主的,或者以Debian Linux 7版本為主的,只要下載並打開這份單一文件,用關鍵字搜尋的方式找字串,例如假設手邊有一塊顯卡的晶片上標示的型號為 ATI radeon 7000,另外查得其編號為 RV100QY,以這兩串當關鍵字,在文件中查詢,如果有查詢到,那就表示該版本 Linux kernel或者該版本 Debian Linux 7能夠辨識並啟用這個硬體設備的功能。筆者手邊還有其他零零散散的硬體周邊,當然希望這些周邊是可以在 Linux套件上運作的,並在安裝 Linux作業系統之前就先確認好,這些零件是否有被 Linux發行版所支援,筆者不希望安裝完系統後,才發現某個零組件無法被 Linux發行版所辨識,而又要拆換硬體,這樣真的很麻煩,筆者"不會寫程式",所以也"不會思考"上網去抓第三方的驅動程式原始碼下來,再以指令模式介面,輸入一大串指令來編譯驅動程式到核心模組這種"麻煩事",除非該第三方軟體可以透過圖形介面,用滑鼠點選的方式來安裝。

然而,以筆者有限的英文能力,就是"找不到"心中所期待類似這樣的一份文件檔。筆者覺得應該會有一套方法,可以整理出類似 Linux Hardware CompatibilityHOWTO這樣的內容或者導覽文件,這內容可能是針對 Linux kernel把其中所有的硬體支援資訊單獨做成一份文件檔,然後筆者使用以上範例輸入 ATI radeon7000、RV100QY,就可以確認某版本 Linux kernel或 Linux發行版有無支援。

筆者後來又發現,除了確認 Linux kernel對硬體的支援之外,還有不少針對各類型硬體的第三方軟體套件,也會額外對不同種類的硬體,有不同程度的支援,像是針對顯示設備的 Xorg,掃描器設備的 SANE,音效卡的 ALSA等等一大堆,筆者更是眼花撩亂了,而且各家不同品牌的 Linux發行版,針對發行面向和應用環境的不同、收錄的Linux kernel版本不同,也不一定會把整個 Linux kernel所有原始碼全部打包收錄,當然收錄的 Xorg,SANE,ALSA等硬體設備相關的軟體套件也會有其差異。

當筆者嘗試去下載 Linux kernel 的原始碼檔案(例如選擇下載 debian-7.0.0-amd64-DVD-1.iso 或 debian-7.1.0-amd64-DVD-1.iso採用的版本)解壓縮後,先地毯式的瀏覽看看有些什麼檔案,然後嘗試搜尋包含 ATI radeon 7000、RV100QY等字樣的純文字檔,然後發現,真的有類似的檔案,檔名中大概都會包含*PCI*.*IDS*的字樣,因此筆者又找到一個 The PCI ID Repository網站,筆者推斷,這個資訊是否包含了 LINUX核心支援的"所有"PCI介面卡類的裝置,如果手邊的介面卡晶片上印刷的型號資訊有出現在*PCI*.*IDS*這個檔案中,是否就表示LINUX kernel有支援這個 PCI介面卡,然而筆者又想到,系統能否辨識該介面卡,跟能否將該介面卡的硬體功能全開啟用,好像又是兩回事,系統雖然可以辨識到該介面卡,不見得就可以全開啟用該介面卡所有的功能,除非在安裝上額外的驅動程式軟體和應用程式。

在系統中若有安裝"hwdata"這個套件,可以找到/usr/share/hwdata/這個路徑,

Page 11: DebianLinux7GNOME.pdf

並且找到*PCI*.*IDS*相關檔案,筆者推論這些檔案是 Linux核心的硬體的定義與支援清單。

然而列表中有列出這麼多是一回事,實際上所安裝的 Linux發行版有無支援可能是另一回事,因為例如給 x86-64的電腦硬體用的 Linux發行版,可能並不會去收錄包含給PowerPC架構電腦硬體所要用的驅動程式軟體。總之就是本書主要範例的 debian-7.0.0-amd64-DVD-1.iso 或 debian-7.1.0-amd64-DVD-1.iso 光碟內容"不會"包山包海的把所有的硬體驅動程式全都收錄,有些需要系統安裝完後再補安裝。

根據參考來源網頁,筆者嘗試整理出以下的 Linux硬體相容性清單,有 Linux核心所包含的硬體驅動程式和支援的裝置總類、核心之上的應用軟體大型套件硬體驅動程式包,以及一些零零散散的各種周邊硬體驅動程式套件。

筆者期望這樣一個流程,就是一開始會先查詢好手邊這台硬體的各個主要組成的晶片組或者介面卡型號規格各是哪些,例如 CPU、南北橋晶片組、顯示卡、音效卡、網路卡、印表機、掃瞄器、複合型燒錄機、多媒體鍵盤、多按鍵滑鼠、影音擷取卡、網路攝影機、1394A/B擴充卡、USB擴充卡,等等各式各樣的零組件裝置,然後透過網路可查到的資訊,先行預估筆者要安裝的 debian-7.0.0-amd64-DVD-1.iso這片光碟,可能不會包含某些必要的硬體驅動程式,例如顯示卡和網路卡非常重要,若能先行確認安裝光碟沒有包含可以啓用其硬體最基本功能的驅動程式,就可以在安裝系統之前先行拆換零組件。

debian-7.0.0-amd64-DVD-1.iso選用打包的 Linux核心版本為 Linux 3.2.0-4-amd64,因此可以到 www.kernel.org去下載 linux-3.2.tar.XXX解壓縮來看看原始裡頭包含了些什麼(以下提的許多單一硬體資料檔案都可以用進階純文字編輯器開啓閱讀)。

在 linux核心原始碼內的/linux-3.2/arch/x86/路徑下的其中兩個檔案,包含有不少"CPU系列"的簡稱,/linux-3.2/arch/x86/Kconfig/linux-3.2/arch/x86/Kconfig.cpu

若想查詢 linux核心原始碼內可以辨識的有關電腦主機板上的南北橋晶片組(還包含例如 ISA、PCI、AGP、PCI-X、PCI-E、PATA、SATA等等介面),可以參考/linux-3.2/include/linux/pci_ids.h,若 Debian 7 已經安裝完畢,若有安裝"pciutils"這個套件,會有/usr/share/misc/pci.ids這個檔案可以參考。

若想查詢 linux核心原始碼內可以辨識的顯示卡晶片組,可以參考,/linux-3.2/drivers/video/aty/ati_ids.h/linux-3.2/include/drm/drm_pciids.h

若想查詢 linux核心原始碼內可以辨識的音效卡晶片組,可以參考,/linux-3.2/sound/,所有子目錄下的 kconfig檔案。

若想查詢 linux核心原始碼內可以辨識的網路卡晶片組,可以參考/linux-3.2/drivers/net/ethernet/,所有子目錄下的 kconfig檔案。

另外可以發現,將 Debian ISO安裝光碟第一片掛載或解壓縮之後,可以找到一個路徑檔案,/pool/main/h/hw-

Page 12: DebianLinux7GNOME.pdf

detect/ethdetect_X.XX_all/data.tar/etc/network/devnames-static然後用純文字編輯器打開 devnames-static,發現裡頭是一份網路卡系列型號的清單,也就是說,若讀者的主機內的網路卡規格型號剛好在這份清單內的話,那就有機會第一次安裝就辨識到網路卡,然後系統安裝完畢原則上就可以上網了,若沒有,那讀者就得想辦法事後再找驅動程式來安裝或者換張網路卡了。

linux核心當然不可能海量般的支援市面上"所有"的硬體,而且也不可能全硬體功能的支援,而是一個基本至少可以啓用(或者可以辨識)的功能的支援,這時候就要再依賴上層的第三方應用軟體和驅動程式來支援更多的硬體功能了,也就是 Linux發行版安裝好之後各個軟體套件可以支援的部分。

Linux要進入一個全圖形桌面的操作環境,目前的主流是依賴一個叫做 X.Org的軟體套件庫,這個軟體套件庫裡頭會包含各式各樣的顯示卡晶片組驅動程式子套件,於是就可以嘗試查詢看看,手邊要裝 Linux桌面環境的主機的顯示卡晶片組有沒有在 X.Org的支援之列,請上 http://www.x.org/wiki/官網查詢更詳細的資訊,這裡要注意的是,過往在 MsWindows/MacOSX環境的經驗,都是使用者點選執行顯示卡發行廠商提供的顯示卡驅動程式安裝檔,安裝完畢後會有全圖形界面的可設定項目讓使用者調整顯示卡各項的功能參數,但是 X.Org並沒有提供類似這樣的全圖形介面給使用者,使用者必須根據 X.Org官方提供的說明文件,使用進階純文字編輯器,將調整顯示卡功能的各項參數值,依據填寫的規範,填入對應的參數設定檔案之中,若填寫的內容完全合乎驅動程式軟體和晶片組硬體和參數填寫的規範,那麼重開機後,該顯示功能即會生效。

Debian 7系統本身預設的參數設定檔案路徑位在/usr/share/X11/xorg.conf.d/這個路徑下,若使用者需要客制化(額外增加新的設定內容),則建議擺放在/etc/X11/xorg.conf這個檔案內,Debian 7環境預設沒有提供 xorg.conf,讀者需要自行生成,在電腦開機時,選擇 recovery mode模式進入系統,這樣就不會進入全圖形介面登入視窗,而進入純文字的終端機登入模式,此時輸入 root密碼登入,並執行指令 Xorg -configure,系統會生成一個 xorg.conf檔案,使用者需"注意畫面出現的回應訊息",預設會在 root帳號的家目錄下生成一個 xorg.conf.new,編輯該檔案的內容加以客制化,或者使用預設值,和修正檔名為 xorg.conf,並搬移到/etc/X11/ 路徑之下。

若 xorg.conf的內容格式和參數完全正確且符合軟硬體的功能,那麼就可以呈現更好的圖形桌面顯示效果。若 xorg.conf內容不正確,不嚴重的話會在 log檔案內記下錯誤的訊息,嚴重的話還會無法進入圖形視窗登入畫面。系統預設生成的 xorg.conf參數設定值,並不會是最佳化或客製化,讀者若有需要就得手動修改。這裡提供一個可以用來測試顯示卡驅動程式 3D效能是否有完整安裝啓用、並設定正確的一個 3D競速遊戲小軟體套件"armagetronad"。

Debian 7採用"xserver-xorg-video-nouveau"這款軟體套件來當成 NVIDIA系列顯示卡驅動程式的預設套件,採用"xserver-xorg-video-radeon"這款軟體套件來當成 ATI Radeon系列顯示卡驅動程式的預設套件,請看參考來源網頁查閱晶片組支援狀態。

若讀者覺得"xserver-xorg-video-radeon"呈現的效果仍然不足 ,另可再找出"firmware-linux-nonfree"這個軟體套件來安裝,其中包含有 radeon rXXX-family XX microcode。

其它的顯示卡晶片組和廠牌型號可以搜尋 xserver-xorg-video-XXX,以此類推。

Page 13: DebianLinux7GNOME.pdf

接下來遇到的狀況就是,各家廠牌的顯示卡晶片組幾乎每半年甚至每季都在陳新推出,除非使用完全原廠網站提供的硬體驅動程式,不然第三方自由軟體類的驅動程式永遠跟不完硬體產品發行的進度,這時可以考慮選用套件庫內,經過重新整理打包過、非自由軟體類的源自廠商的專屬驅動程式套件。

首先就是要先確認好,該驅動程式套件版本所支援的顯示卡晶片組到底有哪些,這需要上廠商的官網做查詢。

這裡先注意到,xorg.conf可以先不用生成,保持系統內沒有 xorg.conf這個檔案,以 NVIDIA的顯示卡晶片組為例,假設確認了主機內的 NVIDIA顯示卡晶片組,有在要選用的 Debian7官方套件庫內的 304.88版本驅動程式的支援之列(在套件庫內搜尋關鍵字"NVIDIA",可以找到四個不同版本的驅動程式,分別支援 NVIDIA從早年至今不同年代的顯示卡晶片組),接下來的軟體套件安裝順序步驟,請"依序""勾選"nvidia-smi、nvidia-kernel-3.2.0-4-amd64、nvidia-xconfig、nvidia-detect依序安裝完這四個套件,同時這四個套件也會牽連安裝多個相依套件,安裝過程中也會有提示訊息出現,請確認並按下確定。安裝完畢,開啓終端機視窗,切換成 root帳號,輸入指令 nvidia-xconfig,此時注意系統回應訊息,nvidia-xconfig會生成一個新的 xorg.conf檔案,然後重開機,再來會出現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NVIDIA X 伺服器設定,執行該項目,若該圖形介面程式有偵測到新生成的xorg.conf,那就可以開始調整顯示卡的各項功能參數值了。

ATI顯示卡晶片組的部分,先確認好主機內的 ATI顯示卡晶片組是否有在 fglrx 12-6或更新版本專屬驅動程式的支援之列,再繼續以下的專屬驅動程式安裝步驟。這裡以Radeon HD 5450這個型號的顯示卡晶片組為例,一開始的系統安裝,預設會提供一個簡易型的驅動程式,這個驅動程式只能讓系統進入 GNOME Classic模式的桌面環境,無法進入 GNOME 3桌面環境,再來可以安裝"firmware-linux-nonfree"這個軟體套件,重開機後,系統就可以進入 GNOME 3桌面環境了。若讀者仍然覺得不夠,可以在安裝 ATI Radeon HD系列的專屬驅動程式"fglrx",再來依序勾選安裝 fglrx-control、fglrx-glx、fglrx-source、amd-opencl-icd、xvba-va-driver,同時這五個套件也會牽連安裝多個相依套件,要注意的是,如果讀者安裝的是 AMD64的系統版本,被牽連安裝的"fglrx-glx-ia32"軟體套件請"取消勾選"。

套件安裝的過程,應該會出現提示訊息,告知要在終端機的指令模式執行 aticonfig --initial,執行指令之後,若原先就有 /etc/X11/xorg.conf 的話,內容就會被更新,舊檔內容會被備份,若原先沒有的的話就會新增一個 /etc/X11/xorg.conf檔案,這裡建議若使用 ATI顯示卡晶片組,系統安裝過程就先不要自行新增/etc/X11/xorg.conf,當 aticonfig –initial指令新增或更新完/etc/X11/xorg.conf,重開機後,就可以使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ATI Catalyst Control Center了。

在套件庫中以 firmware或者廠商型號等當關鍵字搜尋,可以找到不少額外第三方的硬體驅動程式軟體套件,請讀者再自行挖掘。

接下來尋找 Linux系統所支援的印表機。在"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中搜尋關鍵字"gutenprint"和"openprinting"這兩系列驅動程式合集軟體套件。

依序安裝的印表機驅動程式套件如下1.cups-driver-gutenprint2.gimp-gutenprint

Page 14: DebianLinux7GNOME.pdf

3.gutenprint-doc4.foomatic-db-gutenprint5.foomatic-db6.openprint-ppds7.openprint-ppds-extra其中"foomatic-db"系列套件會在 Linux系統中安裝相關的檔案與路徑包括有,/usr/share/foomatic/db/oldprinterids、/usr/share/foomatic/db/source/printer/廠牌型號.xml,可以在這些檔案與路徑下查尋支援的印表機型號,也可以事先在參考來源網頁查閱Linux系統所支援的印表機。

接下來尋找 Linux系統所支援的掃描器。在"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搜尋關鍵字"sane",確認"sane-utils"有無安裝,這是掃描器函示庫和驅動程式相關套件,另外可選用的掃描器前端圖形介面軟體套件有:"simple-Scan"(預設安裝於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美工繪圖\簡易掃描)、"XSane"。也可以事先在參考來源網頁查閱 Linux系統所支援的掃描器。

若系統中有預設安裝好"xkb-data"這個軟體套件,可以找到/usr/share/X11/xkb/rules/base.lst這個純文字檔案,其中可查尋到約 170多款鍵盤型號。

若系統中有預設安裝好"hwdata"這個套件,可以找到/usr/share/hwdata/MonitorsDB,這個純文字檔案,其中可查尋到約 5600多款各廠牌電腦螢幕型號與掃描頻率對照資料。

Linux系統可辨識的外接 USB介面裝置:/linux-3.2/drivers/hid/hid-ids.h,USB類型裝置、滑鼠、電玩遊戲手把等等資訊。若有安裝"usbutils"套件,則可以查閱到以下兩個純文字資訊檔案,/usr/share/hwdata/usb.ids、/var/lib/usbutils/usb.ids。

在執行"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安裝"硬體驅動程式"類的套件時,跟設定硬體有關的程式介面請維持在"不在執行中"的狀態下,例如"系統設定值"等等會存取同樣硬體資源的軟體,必免軟體衝突。同理,在安裝或更新某個第三方應用軟體套件的時候,該舊版軟體也請處於"不在執行中"的狀態下。

參考圖集:

Page 15: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當 ATI Radeon 9200SE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這是當 ATI Radeon 9200SE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2

Page 16: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當 ATI Radeon 9200SE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firmware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這是當 ATI Radeon 9200SE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firmware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2

Page 17: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當 ATI Radeon HD 5450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這是當 ATI Radeon HD 5450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2

Page 18: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當 ATI Radeon HD 5450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firmware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這是當 ATI Radeon HD 5450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firmware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2

Page 19: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當 ATI Radeon HD 5450晶片組搭配 ATI專屬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這是當 ATI Radeon HD 5450晶片組搭配 ATI專屬驅動程式的時後的名稱 2

Page 20: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 ATI專屬驅動程式的設定面板畫面

這是 ATI專屬驅動程式安裝過程畫面

Page 21: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當 NVIDIA GeForce 7600GS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驅動程式的時後的驅動程式名稱

這是當 NVIDIA GeForce 7600GS晶片組搭配系統內建的 Xorg驅動程式的時後的驅動程式名稱 2

Page 22: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當 NVIDIA GeForce 7600GS晶片組搭配 NVIDIA專屬驅動程式的時後的驅動程式名稱

這是當 NVIDIA GeForce 7600GS晶片組搭配 NVIDIA專屬驅動程式的時後的驅動程式名稱 2

Page 23: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 NVIDIA專屬驅動程式的設定面板畫面

Page 24: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 NVIDIA專屬驅動程式的設定面板畫面 2

Page 25: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是 NVIDIA專屬驅動程式安裝過程畫面

這是 NVIDIA專屬驅動程式安裝過程畫面 2

參考來源網頁

Hardware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Hardware

Linux Hardware Compatibility HOWTOhttp://www.tldp.org/HOWTO/html_single/Hardware-HOWTO/在此時的該文件最後更新日期是 2007年,版本較舊,但列表詳細。

LinuxQuestions.org HCL

Page 26: DebianLinux7GNOME.pdf

http://www.linuxquestions.org/hcl/index.php

Linux-drivers.org Linux Hardware Compatibility Lists & Linux Drivershttp://www.linux-drivers.org/

LINUX ALLOCATED DEVICES (2.6+ version)https://www.kernel.org/pub/linux/docs/lanana/device-list/devices-2.6.txt

Device fi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vice_file

The PCI ID Repositoryhttp://pciids.sourceforge.net/

Chapter 2. What's new in Debian 7.0http://www.debian.org/releases/wheezy/amd64/release-notes/ch-whats-new.en.html

HowToIdentifyADevice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HowToIdentifyADevice

Hardware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Hardware?action=show&redirect=CategoryHardware

LKDDb: Linux Kernel Driver DataBasehttp://cateee.net/lkddb/Linux核心驅動程式資料庫,版本較舊了。

Category:Lists of microprocessor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Lists_of_microprocessors

桌上型電腦的各類廠牌南北橋晶片組清單列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Intel_chipsets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AMD_chipsets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Nvidia_chipsets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ATI_chipsetshttp://en.wikipedia.org/wiki/VIA_chipsets

各廠牌顯示卡晶片組型號列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Video_cards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NVIDIA_graphics_processing_units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AMD_graphics_processing_unitshttp://en.wikipedia.org/wiki/Silicon_Integrated_Systemshttp://en.wikipedia.org/wiki/S3_Graphicshttp://en.wikipedia.org/wiki/3dfx_Interactive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l_GMA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Graphics_hardware_companies

Page 27: DebianLinux7GNOME.pdf

各廠牌音效卡晶片組型號資訊:http://www.alsa-project.org/main/index.php/Matrix:Mainhttp://alsa.opensrc.org/Sound_cardshttp://alsa.opensrc.org/ALSA_modules

SoundCard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SoundCard重要!有不少音效卡晶片組的支援資訊。

Documentation for the X Window System Version 11 Release 7.7 (X11R7.7)http://www.x.org/releases/X11R7.7/doc/

X11R7.7 Manual Pages: Section 4: Drivershttp://www.x.org/releases/X11R7.7/doc/man/man4/http://www.x.org/releases/X11R7.7/doc/xorg-docs/ReleaseNotes.html顯示卡晶片組硬體驅動程式的各項功能參數設定請參考這裡。

Xorg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Xorgxorg.confhttp://www.x.org/releases/X11R7.7/doc/man/man5/xorg.conf.5.xhtml

Nouveau: Accelerated Open Source driver for nVidia cardshttp://nouveau.freedesktop.org/wiki/

nouveau/CodeNameshttp://nouveau.freedesktop.org/wiki/CodeNames/

nouveau/FeatureMatrixhttp://nouveau.freedesktop.org/wiki/FeatureMatrix/

NVIDIA DRIVERS 304.88Certifiedhttp://www.nvidia.com.tw/object/linux-display-amd64-304.88-driver-tw.html

NvidiaGraphicsDrivers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NvidiaGraphicsDrivers

NVIDIA顯示核心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NVIDIA顯示核心列表

Unofficial Wiki for the AMD Linux Driverhttp://wiki.cchtml.com/index.php/Debian

ATIProprietary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ATIProprietary

AtiHowTo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AtiHowTo

AMD Catalyst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AMD_Catalyst

Page 28: DebianLinux7GNOME.pdf

AMD Radeon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AMD_Radeon

AMD顯示核心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AMD顯示核心列表

ATI - ArchWiki: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ATI

X.Org Wiki - RadeonFeature:http://wiki.x.org/wiki/RadeonFeature

X.Org Wiki - RadeonFeatureUMS:http://wiki.x.org/wiki/RadeonFeatureUMS

ATIRadeon:http://dri.freedesktop.org/wiki/ATIRadeon/

RADEON9000ProMacEdUserGuide.pdfhttp://www2.ati.com/manuals/RADEON9000ProMacEdUserGuide.pdfRadeon-9000PRO-manual.pdfhttp://www.orpheuscomputing.com/downloads/Radeon-9000PRO-manual.pdf

Additional options for the radeon driver - ThinkWikihttp://www.thinkwiki.org/wiki/Additional_options_for_the_radeon_driver

linux環境支援的各廠牌印表機型號資訊:http://www.openprinting.org/drivershttp://www.openprinting.org/printers?action=searchallhttp://www.linuxfoundation.org/collaborate/workgroups/openprinting/databasefoomatic

linux環境支援的各廠牌掃描器型號資訊:http://www.sane-project.org/http://www.sane-project.org/sane-mfgs.html

DeviceDatabase/USB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viceDatabase/USB

linux系統支援的 USB的控制晶片介面規格資訊http://www.linux-usb.org/

The USB ID RepositoryThe home of the usb.ids filehttp://www.linux-usb.org/usb-ids.html

penguinppc.orgthe home of the linux/ppc porthttp://penguinppc.org/

xorg.conf files | Linux on your Apple Mac | iLinuxhttp://mac.linux.be/content/xorgconf-files

Page 29: DebianLinux7GNOME.pdf

Debian GNU/Linux Installation GuideChapter 2. System Requirementshttp://www.debian.org/releases/stable/amd64/ch02.html.en3.4. Meeting Minimum Hardware Requirementshttp://www.debian.org/releases/stable/amd64/ch03s04.html.en

Page 30: DebianLinux7GNOME.pdf

05.開始安裝 Debian Linux 7 wheezy(使用 debian-7.0.0-amd64-DVD-1.iso 或 debian-7.1.0-amd64-DVD-1.iso)

筆者依個人經驗把安裝流程分為三個情境。

第一個情境,讀者的個人主機用網路線連接的家用上網設備(ADSL、Cable Modem等等),已經設定好 DHCP功能,當個人主機與上網設備完成硬體連線後,上網設備可以隨時自動配發一個可以上網的 IP位址給個人主機,在 Debian Linux安裝的過程,系統安裝程式(DebianInstaller)會自動搜尋 DHCP伺服器,並取得一個可以上網的 IP,然後在安裝系統的過程中,提供選項,即時下載更新套件,因此有可能在系統安裝完畢,進入圖形桌面環境後,發現其實已經更新成了 7.X.X的微幅更新版本。

第二個情境,讀者的個人主機因為環境因素,當下沒有辦法連線到網際網路,只有實體安裝光碟的第一片,所有的套件來源就只有來自那片安裝光碟,在系統安裝完畢,進入圖形桌面環境後,確認了可以實體連上網際網路的環境並裝好實體連線,再開始設定聯網相關參數。

第三個情境,讀者的家用上網設備因故還維持在傳統的 PPPoE撥接模式,所以要在安裝系統的過程中選擇 PPPoE相關套件,並且即時輸入上網的帳號與密碼,若設定正確,即可呈現像是第一個情境的安裝模式。

首先使用光碟開機,各家廠牌電腦主機或 BIOS設定光碟開機的選項或快速鍵可能都有不同,請讀者參考各家廠牌的說明書。要跟讀者抱歉的是,因位筆者手邊沒有EFI&UEFI規格架構的 PC主機板可以測試,所以本篇章中,將以傳統 PC BIOS主機板硬體環境為主。

Page 31: DebianLinux7GNOME.pdf

一開始的畫面,請選擇"Advanced options"。

Page 32: DebianLinux7GNOME.pdf

若想要看更多說明和細部開機選項,請自行參考"Help"。

"Help"

Page 33: DebianLinux7GNOME.pdf

接下來請選擇"Graphical expert install",這個項目將會帶出許多細部選項供讀者選擇。在本畫面中,將會安裝的就是預設桌面"GNOME"。若讀者考慮體驗其他桌面環境,請選擇"Alternative desktop environments",這個項目將會提供另外三種桌面環境。

Page 34: DebianLinux7GNOME.pdf

總共有 KDE、LXDE、Xfce這三種桌面環境可供選擇,但是這三種桌面環境不在本書的討論與介紹範圍內。

Page 35: DebianLinux7GNOME.pdf

選擇其中一個桌面並查看相關選項,另外兩個桌面的選項都相同。

Page 36: DebianLinux7GNOME.pdf

子項目

Page 3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選擇"Graphical expert install"之後就開始進入正式的系統安裝畫面,第一個畫面就是選擇語言。Choose language

Page 3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身在中華民國臺灣,我們當然選擇"中文(繁體)"。Select a language

Page 3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選擇"臺灣"。注意畫面左下方有一個"螢幕快照"按鈕,可以選擇把該畫面擷取留存下來,擷圖格式為 PNG,會儲存在/var/log/installer之下。建議主記憶體有 1GB以上,再執行幾乎全都紀錄的"螢幕快照",不然可能會不小心遇到可暫存的記憶體不足的狀況。請選擇您的位置;國家、領地或區域

Page 4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選擇"臺灣 - zh_TW.UTF-8"。設置 locales;基於國家的預設 locale設定

Page 4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建議系統全部安裝完畢,進入圖形桌面之後再做補充增加設定,系統安裝階段只要選擇"一個"locale就好,所以這個畫面可略過。設置 locales;額外的 locale

Page 4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這個項目通常會自動帶過。設定語音合成器的聲音

Page 4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設定鍵盤

Page 4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雖然可選項目中有"漢語"選項,但是筆者在這裡建議選擇"美語",因為現階段臺灣地區,絕大部份市面流通的鍵盤,幾乎都是所謂標準的"美規"鍵盤,然後再印刷上注音、倉頡等正體中文輸入符號、字根。設定鍵盤;需要使用的鍵盤對應。

Page 4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這個項目通常會自動帶過。偵測並掛載光碟片

Page 4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出現此畫面,依預設直全部勾選並繼續。要載入的模組

Page 4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已偵測到光碟機

Page 4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從光蝶中載入安裝程式的元件

Page 4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這裡要注意到,若讀者的系統安裝情境上網模式,還是傳統的 PPPoE撥接模式,那就要勾選使用"ppp-udeb"這個項目。要載入的安裝程式元件

Page 50: DebianLinux7GNOME.pdf
Page 5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偵測網路硬體

Page 5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系統安裝程式無法偵測到主機內的網路卡型號為何,就會出現這個清單列表畫面,若之前有把網路卡/網路卡晶片組的型號抄寫下來的話,看看有沒有機會在列表中核對到需要的型號來選取,若找不到,那在系統裝完後,看看在"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裡頭用關鍵字搜尋套件,看看有無機會找到包含該網路卡型號的驅動程式套件來安裝,若都還找不到,可能之後得換張網路卡了。您的網路卡所需的驅動程式

Page 53: DebianLinux7GNOME.pdf
Page 5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安裝了"ppp-udeb",就會出現這個安裝選項。設定並啓用 PPPoE連線

Page 5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輸入個人的上網帳號。ISP使用者帳號

Page 5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輸入個人的上網密碼。ISP使用者密碼

Page 5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網路設定

Page 5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預設選擇"是"並繼續。要自動設定網路嗎

Page 5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使用預設值並繼續。連結偵測的等待時間

Page 6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自行填入命名主機名稱。主機名稱

Page 6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家用環境中此項目可以留空白略過。網域名稱

Page 6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讀者並未介接實體網路而採用光碟片獨自安裝模式,可能會經過這個畫面,就直接繼續。網路自動設定失敗了

Page 6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預設選擇"不要在此時進行網路的設定",系統安裝完畢後進入圖形桌面,再去補設定。網路的設定方式

Page 6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進階電腦玩家因故要手動設定,則選"否"並繼續。要自動設定網路嗎

Page 6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進階電腦玩家請自行填入所需要的自定數值。IP位址

Page 6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進階電腦玩家請自行填入所需要的自定數值。網路遮罩

Page 6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進階電腦玩家請自行填入所需要的自定數值。閘道

Page 6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進階電腦玩家請自行填入所需要的自定數值。名稱伺服器位址

Page 6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確認資訊並繼續。目前已設定的網路參數

Page 7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設定使用者及密碼

Page 7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預設都選擇"是"並繼續。設定使用者及密碼

Page 7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填入 root的密碼。root的密碼

Page 7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預設選擇"是"並繼續。是否要立即建立一個一般的使用者帳號

Page 7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請輸入一組"全名"的名字。替新的使用者輸入完整姓名

Page 7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務必注意說明描述文字所提之規則,來填入帳號名稱。您的帳號使用者名稱

Page 7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填入一般使用者帳號的密碼。請替新的使用者輸入密碼

Page 7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設置時鐘

Page 7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在安裝情境是已經硬體連線到網路的前提下,預設選擇"是"並繼續。是否使用 NTP來設定時鐘

Page 7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讀者在臺灣,請將原先位址修改掉,並將位址修改成"time.stdtime.gov.tw"。要使用的 NTP伺服器

Page 80: DebianLinux7GNOME.pdf
Page 8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依預設值並繼續。請選擇您的時區

Page 8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偵測磁碟

Page 8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磁碟分割

Page 8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本書中所提及的硬碟分割方向將採用整顆硬碟全都是 linux系統的模式,而不會提到 linux與其他系統共存的相關討論。這裡先看看若全交由系統安裝程式來分配的情境。磁碟分割方式

Page 8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選擇要進行分割的磁碟

Page 8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預設選擇"把所有的檔案全部放到同一個分割區中(新手推介)"。所有硬碟內原先的資料將全部被移除掉。筆者在這裡建議,所有讀者在 linux系統環境中所從零自行產出,並且認為重要的的資料檔案,都另外備份到另一個實體儲存裝置上,以防萬一。磁碟分割方式

Page 8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一開始選"手動",則開始自行設定細部分割項目。磁碟分割

Page 8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預設選擇"是"開始設定分割表。磁碟分割

Page 8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在傳統的 PC BIOS硬體環境,選擇"msdos"即可。分割表格式

Page 9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開始建立分割區。磁碟分割

Page 9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建立新分割區

Page 9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自行設定好一個主要開機分割區的容量空間。這裡一個簡單的比喻,就像在 Windows系統把整顆實體硬碟設定成一個"C:\"分割區那樣,linux最簡單的環境,也可以設定成類似的整顆實體硬碟設定成只有一個"/"分割區和一個"swap(置換空間)"分割區,共兩個分割區。新分割區的容量

Page 9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選用預設的"主分割區"並繼續。新分割區的類型

Page 9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選用預設的"開始位置"並繼續。新分割區的位置

Page 9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進入其中每一個項目來作細部設定。"可開機"設定為"開"。分割區設定

Page 9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第一次安裝選用"Ext4日誌式檔案系統"即可。要如何使用該分割區

Page 9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第一次安裝選用"/-root檔案系統"即可。此分割區的掛載點

Page 9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這個部分由讀者自行依個人需求來決定。掛載選項

Page 9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請自行命名。此分割區的檔案系統的磁碟標籤

Page 10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開始設定 swap(置換空間),選用邏輯分割區。新分割區的類型

Page 10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swap分割區(置換空間)就相當於 Windows系統的虛擬記憶體技術pagefile.sys,而不同之處在於其是以獨立分割區的方式呈現,而非單一檔案的方式。最簡單最保守的做法就是設定成等於或大於已經安裝的實體記憶體的兩倍的容量空間即可。"可開機"設定為"關"。分割區設定

Page 10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完成分割區設定了。磁碟分割

Page 10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選擇"是"並繼續。是否要將變更寫入磁碟中

Page 10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安裝基本系統

Page 10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請選擇 linux-image-3.2.0-4-amd64。要安裝的 kernel

Page 10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讀者安裝的光碟是 i386的版本,則會出現以下畫面,只要硬體主機的CPU是 586以上的等級,建議選用 linux-image-3.2.0-4-686-pae。需要安裝的 kernel

Page 10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可以選擇"專屬"。但若讀者會因故常態抽換電腦硬體周邊,甚至把硬碟拆下換裝到另一臺電腦主機上,建議選擇"一般"。另外筆者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讀者在安裝系統時,手邊所有種類的周邊硬體,例如 USB介面的繪圖板、網路攝影機等等,盡可能的插上主機讓系統辨識,在系統安裝階段就先把許多驅動程式裝好並啓用相關驅動程式服務,這樣或許可以必免事後再補安裝驅動程式時,會遇到的一堆麻煩事。在 initrd裡要包含的驅動程式

Page 10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設定套件管理程式

Page 10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在本書範例中因為只使用一片 debian-7.0.0-amd64-DVD-1.iso,所以就選"否"。是否要掃描另一片 CD或 DVD

Page 11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若確定本主機已經實體連上網路,則選"是",即時下載有更新的套件。是否使用網路鏡像站

Page 11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選擇預設值即可。下載檔案時所使用的通訊協定

Page 11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預設就選臺灣了,最方便也最近。Debian檔案鏡像站所在的國家

Page 11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這裡要注意一下,在當下說不定有可能某個檔案鏡像站剛好不通,所以手邊若有另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的話,先依序測一下這些檔案鏡像站有沒有通、可不可以連線,讀者若有相關網路連線的知識,也可以挑選一個對於讀者自己的網路節點,相對連線下載速度較快的檔案鏡像站網址。不想花腦筋的話就選第一個預設值吧。Debian檔案鏡像

Page 11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除非讀者環境須特別設定,不然留空白略過繼續即可。HTTP Proxy資訊

Page 11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建議選擇"是",這樣才會有較多的軟體套件可以選用。是否使用 non-free軟體

Page 11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安全性更新"和"發行版更新"務必請都都勾選啓用。要使用的服務

Page 11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選擇並安裝軟體

Page 11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由讀者自行決定。是否要參加套件使用狀況調查

Page 11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依預設值選"否"即可。正在設定 popularity-contest

Page 12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Debian Linux 發行版的設計特色是,自行先幫使用者端決定好了要安裝的套件的分類大類。本書的理念方向是家庭與個人的終端使用者,於是就不考慮安裝任何伺服器與資料庫軟體了。只有選擇安裝"Debian desktop environment"和"標準系統工具",若讀者是安裝在筆記型電腦上,請再選擇"Laptop"。選擇軟體

Page 121: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如果讀者是將系統安裝在 VirtualBox這套虛擬機器軟體內,且有被系統安裝程式順利偵測到的話,則會出現 virtualbox-ose-guest-x11軟體套件的補充安裝畫面,這個套件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 VirtualBox虛擬硬體環境的驅動程式,讀者有需要可以之後由"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再安裝更新版本,或者搭配 VirtualBox虛擬機器軟體版號的官方專屬驅動程式或整套軟體。正在設定 discover

Page 122: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將 GRUB開機程式安裝至硬碟上

Page 123: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依預設值選"是"即可。是否要將 GRUB開機程式安裝至主要開機紀錄(MBR)上

Page 124: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結束安裝

Page 125: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依預設值選"否"即可。系統時鐘是否被設定為 UTC

Page 126: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原則上到此結束系統安裝流程,重開機後,記得在主機板 BIOS畫面將內接系統磁碟設定為優先開機裝置。安裝完成

Page 127: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以下是額外的設定。改變 debconf的優先等級設定

Page 128: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簡單來說就是優先等級設定的越低,會呈現於系統安裝畫面的可設定項目就越多,若設定成"關鍵"的話,許多可設定項目就會被系統安裝程式以預設值直接略過而不顯示出來。因為一開始選"Graphical expert install"的關係,預設就是"低"。改變 debconf的優先等級設定

Page 129: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並繼續。呼叫 shell

Page 130: DebianLinux7GNOME.pdf

如圖文所示,進階電腦玩家可以透過此終端機介面,以純文字指令模式,臨時對安裝中的系統額外做出依些設定或者查尋各種參數設定值。互動式 shell

Page 131: DebianLinux7GNOME.pdf

最後的貼心小提醒,主機板 BIOS若有設定由外接裝置或光碟開機的話,別忘了再設定回內接系統硬碟開機。

參考來源網頁

虛擬記憶體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虛擬記憶體

完全看懂:灌 Linux 前該怎麼分配硬碟? | T客邦 - 我只推薦好東西:http://www.techbang.com/posts/6153-fully-understand-linux-distribution-before-irrigation-how-to-drive

DebianInstaller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Installer

Page 132: DebianLinux7GNOME.pdf

06.開機畫面:GRUB開機程式

一開始會進入由 GRUB這套軟體所呈現的文字選單畫面,有點像是 PC BIOS選單的呈現樣貌。如圖文所示,"recovery mode"這個項目不會進入全圖形介面登入環境,而會進入指令模式的終端機環境,這樣萬一出狀況而無法正常進入全圖形介面登入環境的話,可以在終端機環境手動臨時確認系統記錄檔,並修改系統相關參數設定,所以部分基本的 linux系統環境操作相關的終端機指令,若可以的話要大致瞭解一些,就像瞭解DOS指令那樣以防萬一。

這裡舉一個臨時修改 GRUB當下有效的環境參數的範例,debian預設的 linux核心驅動程式和系統安裝好之後的 Xorg驅動程式的參數預設值,可能會和某些顯示晶片組型號不相容,因此會導致進入全圖形介面登入環境後出現畫面全黑或嚴重到無法辨識的圖形破碎狀況。第一個做法就是選擇"recovery mode"項目,進入純文字的終端機模式中操作,執行進階純文字編輯器(例如:nano)讀取跟顯示功能相關的系統記錄檔,來查尋問題可能出在哪裡。

第二種做法是對於預設的"Debian GNU/Linux, with Linux 3.2.0-4-amd64"項目,依畫面下方說明文字所述,執行"e"進入編輯模式,然後在 linux /boot/ ... ro quiet 這個短落的最尾加一個空隔,再填入 nomodeset 即可當次有效的進入正常的全圖形介面登入環境,或者在 /etc/default/grub 檔案中尋找並編輯增加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nomodeset" 字串,然後參考 grub檔案中最開頭的說明字串,於終端機下指令 update-grub,從開機後也會有同樣效果。但是要注意,以上填入 nomodeset的做法只有治標,也只能進入陽春且無視覺效果的全圖形介面環境,若要治本的話,還是得去看系統記錄檔把真正的問題點找出來。

參考圖集:

Page 133: DebianLinux7GNOME.pdf

GRUB預設選單

Page 134: DebianLinux7GNOME.pdf

GRUB選項內部設定值

參考來源網頁

GNU GRUB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GNU_GRUB

GNU GRUB - GNU Project -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http://www.gnu.org/software/grub/

GRUB 2 中文指南 - Ubuntu 正體中文 Wiki:http://wiki.ubuntu-tw.org/index.php?title=GRUB_2_中文指南

Unix實用程序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Unix實用程序列表

Kernel Command Line Parameters (aka Boot Options)http://distro.ibiblio.org/fatdog/web/faqs/boot-options.html

Page 135: DebianLinux7GNOME.pdf

07.登入畫面:GNOME顯示管理器(GDM,GNOME Display Manager)

接下來進入 GNOME桌面環境的全圖形介面登入畫面"GNOME顯示管理器(GDM,GNOME Display Manager)",當讀者選擇了一個帳號進入之後,中間視窗的左下方會有兩種桌面環境可以選擇,"GNOME"就是預設的 GNOME第三版,有豐富桌面特效的視窗環境,"GNOME Classic"則是在 GNOME第三版把特效都停用並改成以 GNOME第二版的樸素風格樣式呈現。

如果系統安裝好之後,預設的顯示驅動程式有完整搭配並順利驅動顯示卡晶片組且發揮了硬體功能,那麼就會進入 GNOME第三版充滿取多特效的桌面環境。若預設的顯示驅動程式無法匹配驅動顯示卡晶片組,或者驅動程式相關參數設定檔不正確,無法完整發揮硬體功能來呈現許多豐富的桌面效果,或者就直接是硬體跑不動,或者任何其他因素,那麼就會跳回"GNOME Classic"來進入桌面環境。

參考圖集:

GDM登入畫面

參考來源網頁

GNOME顯示管理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GNOME顯示管理器

GNOME Display Manager Reference Manualhttps://help.gnome.org/admin/gdm/3.4/gdm.html.en

Page 136: DebianLinux7GNOME.pdf

08.GNOME桌面環境概述

GNOME(GNOME 3)桌面環境概述:

點選畫面左上角的"概覽",會出現"視窗"、"應用程式"兩個可選項目。點選"應用程式"就會出現已經完成安裝的應用程式大圖示清單。大圖示右側是應用程式的分類,選取不同分類後中間的大圖示清單就會跳到不同的分類區塊,讀者可以把常用的幾個應用程式大圖示拖拉到畫面左側喜好項目的 dock內擺放。點選"視窗",滑鼠畫面的最右側則是可切換並增加的多個工作區。

需要一定規格以上 3D效能的顯示卡晶片組以及搭配對應的顯示卡晶片組驅動程式同時有啓用,才能進入 GNOME 3桌面環境,不然系統還是會跳回 GNOME Classic模式。

GNOME Classic(GNOME 2)桌面環境概述:

GNOME Classic (GNOME 2)桌面環境的樣貌大致可以比喻成類似 Windows2000的預設樣貌,主選單的起始位置是在畫面左上角,也就是預設畫面最上方會有一排選單列,畫面右上角則擺放一些系統常駐服務程式的圖示和下拉選單。

畫面最下方也有一排工作列,畫面中間的工作視窗縮小時,會集中在下方的工作列,右下角則預設會有四個工作區可以切換。

當把滑鼠游標移動到畫面最上方的橫條面板(或者說選單列)內,或者畫面最下方的橫條面板(或者說工作列)內,然後按住 Alt+滑鼠右鍵,就可以呼叫出設定面板屬性的彈出式選單,點選"加入面板",最後可以找到一個項目是"顯示桌面(隱藏所有程式視窗並顯示桌面)",可以把它加入到面板上。在畫面下方的面板的最左下方,按住 Control+滑鼠右鍵,可以出現"視窗清單"偏好設定,來選擇想調整設定的項目。

參考圖集:

Page 137: DebianLinux7GNOME.pdf

GNOME Classic (GNOME 2)桌面環境 1

Page 138: DebianLinux7GNOME.pdf

GNOME Classic (GNOME 2)桌面環境 2

Page 139: DebianLinux7GNOME.pdf

GNOME(GNOME 3)桌面環境 1

Page 140: DebianLinux7GNOME.pdf

GNOME(GNOME 3)桌面環境 2

Page 141: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來源網頁

GNOME程序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GNOME程序列表

GNOME 3 | GNOME:http://www.gnome.org/gnome-3/

GNOME Library:https://help.gnome.org/

GNOME 3.4 釋出公告https://help.gnome.org/misc/release-notes/3.4/index.html.zh_TW

介紹 GNOME 3.8 傳統模式https://help.gnome.org/misc/release-notes/3.8/index.html.zh_TW

Chapter 2. What's new in Debian 7.02.2.10. GNOME 3http://www.debian.org/releases/stable/amd64/release-notes/ch-whats-new.en.html#idp359568

FrontPage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FrontPage

GNOME3Myths - GNOME Wiki!:My computer and/or graphics card isn't powerful enough to run GNOME 3https://wiki.gnome.org/GNOME3Myths#My_computer_and.2BAC8-or_graphics_card_isn.27t_powerful_enough_to_run_GNOME_3

GnomeShell/FAQ - GNOME Wiki!:What led to the decision to make 3D acceleration a requirement for GNOME Shell?https://wiki.gnome.org/GnomeShell/FAQ#What_led_to_the_decision_to_make_3D_acceleration_a_requirement_for_GNOME_Shell.3F

home - h-node.org:http://h-node.org/home/index/en

GNOME Panel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GNOME_Panel

Funsurf - Do we really need Gnome 2 Forks?:http://funsurf-blog.blogspot.com/2011/08/do-we-really-need-gnome-2-forks.html

Page 142: DebianLinux7GNOME.pdf

09.GNOME桌面環境,視窗介面風格樣式

GNOME桌面環境本身的視窗圖形介面,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和風格樣式,是採用一套叫做 GTK+的函示庫軟體,來作為開發工具所建構出來的。採用 GTK+所建構出來的圖形介面軟體,原則上都會有 GTK+的一套風格特色。

在本書中,筆者所選用安裝的系統工具之外的所有第三方應用軟體,原則上都以採用GTK+為其預設圖形風格樣式呈現的軟體為主,以維持整個 GNOME桌面環境,所有圖形介面軟體的風格樣式,都呈現一致性。

除了 GTK+和 GNOME之外,當然還有其它搭配組合,例如 Qt函示庫和 KDE桌面環境的組合,KDE桌面環境視窗圖形介面的整體風格,是採用 Qt函示庫所建構出來的,其中有套文書排版套裝軟體 Calligra Suite,其圖形介面風格樣式,就是預設採用了 Qt函示庫,筆者將來若有機會寫出有關 KDE桌面環境的書,就會提到 Qt+KDE+CalligraSuite這樣的組合搭配。

有一點很重要要注意,通常使用者操作視窗的偏好設定對話框,視窗的右下角通常會有"確定"、"取消"的按鈕。在 Linux環境,不同的應用軟體,有的會把"確定"擺在"左側"、"取消"擺在"右側",有的則會把"確定"擺在"右側"、"取消"擺在"左側","完全沒有一定",當讀者已經被其中一種擺法制約的時後,這時就要小心了,有的時候,制約的習慣動作就導致不小心按錯了按鈕。

除了系統預設就安裝好的軟體套件之外,筆者選用的其它軟體套件時,盡量以正體中文化有高百分比的為優先選用依據。除非遇到特例狀況,例如其介面風格跟 gnome桌面環境不一致,或者筆者認為在操作邏輯思維上很複雜難用,又或者實在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之時。

參考來源網頁

GTK+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GTK+

GTK+ Screenshots:http://www.gtk.org/screenshots/index.php

Qt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Qt

Page 143: DebianLinux7GNOME.pdf

10.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

本章節是本書最重要的篇幅,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這個圖形介面掌握著整個 Debian7GNOME所有軟體套件安裝、移除、更新的整合,對於初次接觸 Linux圖形桌面的讀者,當有需要安裝、移除、更新各式各樣的軟體套件時(包含系統本身和第三方軟體),操作"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就是了。

Linux圖形桌面系統環境是從系統核心軟體開始,依賴大量的第三方軟體所測試、調教、堆疊、組合、整合出來的,所以會有一種"相依性"的設計問題,某些應用程式,可能會需要搭配某些版本的函示庫才能正常運作,不同的應用程式可能會搭配不同或相同的函示庫,此時就需要一個非常嚴謹的軟體套件組合堆疊的規劃,不然軟體裝來裝去移來移去就會一團亂。讀者需要了解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的相關設定參數,勾選或填入符合個人需求的,且資料順序正確的設定值,來建立讀者所需的軟體套件版本環境,若填入的設定值的資料順序不正確,可能會倒置在新增或移除軟體套件時,軟體套件相依性計算錯誤,不小心誤刪了桌面核心相關套件,導致重開機後無法進入桌面環境。

在此建議使用者在確定執行軟體套件下載並更新的動作之前,非必要的應用程式請先關閉。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

先描述一個大致的概念,一個所謂剛被軟體開發者製作好的一個 debian環境專用應用程式安裝套件包(*.deb),在所謂 Debian的分類規則下,在所進入的分類,要跑的流程順序依次如下圖:

Page 144: DebianLinux7GNOME.pdf
Page 145: DebianLinux7GNOME.pdf

其中 testing、stable、oldstable這三個字串可以分別被替換成另外的代號名稱(請看參考來源網頁),隨著版本的更替,testing、stable、oldstable這三個字串所對應的代號名稱也會更換。

應用程式安裝套件包要跑的流程文字列表如下:

experimentalunstabletesting-updatestesting-proposed-updatestesting/updates (額外供給 testing的套件)testing-backports (額外供給 testing的套件)(在本列中,請將 testing替換為當下對應的代號名稱,此時是 jessie,debian官方版本目前可能沒用到這個分類)testingstable-updatesstable-proposed-updatesstable/updates (額外供給 stable的套件)stable-backports (額外供給 stable的套件)(在本列中,請將 stable替換為當下對應的代號名稱,此時是 wheezy)stableoldstable-updatesoldstable-proposed-updatesoldstable/updates (額外供給 oldstable的套件)oldstable-backports (額外供給 oldstable的套件)(在本列中,請將oldstable替換為當下對應的代號名稱,此時是 squeeze)oldstable

Debian官方開發團隊會把 testing、stable、oldstable這三個流程階段的軟體套件,分別整理成光碟映像檔,供讀者下載使用,其他的流程階段的軟體套件則只有在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裡頭設定參數值,才能線上即時更新該流程階段的軟體套件。接下來依照筆者個人的環境設定需求,開始整理確認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的各項設定值。

Page 146: DebianLinux7GNOME.pdf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設定\偏好設定\

頁籤\一般資訊:

勾選"在主視窗中顯示套件屬性"勾選"當變更影響其它套件時要求確認"勾選"以推薦套件為依賴的套件"勾選"在終端機視窗中套用變更"

Page 147: DebianLinux7GNOME.pdf

頁籤\欄目及字型:

全部勾選"欄目\可視項目"

Page 148: DebianLinux7GNOME.pdf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設定\套件庫\

這裡要注意,"軟體來源"背後所設定儲存的參數檔案其實就是/etc/apt/sources.list。若使用純文字編輯器開啓/etc/apt/sources.list,會發現有些 APT來源列的開頭會被加上"#",這是註解掉、暫時遮蔽或取消該行而不被系統程式所讀取的意思。

頁籤\Debian軟體:

勾選"官方支援 (main)"勾選"符合 DFSG的軟體,但有依賴於非自由軟體 (contrib)"勾選"符合 DFSG的軟體 (non-free)"以上三個項目也就是 /etc/apt/sources.list 裡頭的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

原始碼(家用環境的非軟體開發者可以選擇"不要勾選",勾選的話 deb-src開頭的項目就會被顯示出來(啟用))。原始碼項目也就是 /etc/apt/sources.list 裡頭的deb-src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下載自:讀者可以自行選擇伺服器的來源,筆者都選台灣,同一個地區或國家還有可能細分多個來源。

Page 149: DebianLinux7GNOME.pdf

頁籤\Other Software:

套件庫的來源若源自 CD-ROM(DVD-ROM)、backports、以及其他所有第三方的套件庫,都要填入這個頁籤內。

先提源自 CD-ROM(DVD-ROM)的部分,讀者若第一次安裝時採用的光碟是 debian-7.0.0-amd64-DVD-1.iso,然後因故都是完全離線安裝,沒有透過網路更新系統核心部分的軟體套件,此時或許有取得 debian-update-7.1.0-amd64-DVD-1.iso這片光碟,而打算先暫時全部只有從這片 Update DVD一次性的安裝,將 iso/實體光碟掛載入系統之後,執行"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編輯\加入光碟"或"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設定\套件庫\Other Software\Add Volume"。在/etc/apt/sources.list裡頭的 APT來源列如下:deb cdrom:[Debian GNU/Linux 7.1.0 Update DVD 20130616: amd64 DVD 1]/ wheezy contrib main non-free在 Other Software的 APT來源列可以注意到 cdrom:[]方括號內的字串,同時也就是 debian官方發行的安裝光碟內,根目錄隱藏資料夾下的/.disk/info檔案內的純文字內容。

再來"先""取消勾選""頁籤/更新"裡頭的 APT來源列設定項目,"再""取消勾選""頁籤/Debian軟體"裡頭的 APT來源列設定項目。要注意一旦套件庫的 APT來源列有所更改,在更改完之後,請務必執行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重新載入"這個按鈕,當讀者在套件分類的左上視窗選擇"全部"的時候,再去點選"標記所有升級",那麼所有"已經"安裝的軟體套件,凡是可以確認到有可升級版本的,就會被標記。然後可以點選"套用",一次裝完。系統重開機,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系統監控\系統,應該就可以查閱到版本從 7.0更新到 7.1了。若讀者可以把實體網路接起來,筆者建議再把設定調整回"由網際網路下載"的模式。

再來提 backports這個 APT來源列,在/etc/apt/sources.list 裡頭的 APT來源列如下: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backports main

Page 150: DebianLinux7GNOME.pdf

# deb-src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backports mainDebian stable階段的軟體相較於其它品牌的 linux發行版,收錄的軟體套件算是版本比較舊的(畢竟平均兩年才出一個正式發行版),而 backports這個 APT來源列提供的軟體套件版本,稍微比較跟的上新軟體套件的發行進度,當然新軟體套件的相對穩定度測試就不如 Stable階段的軟體套件了。

所有要使用的和系統層級的軟體套件在"當下"都更新到 stable階段的"最頂版本"之後,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設定\偏好設定\發行版本,改選取"偏好版本來自:wheezy-backports"。

務必請看參考來源網頁,backports.debian.org網站上的 APT來源列相關設定說明。

再來提供一個第三方套件庫的 APT來源列設定範例,這裡以 deb-multimedia套件庫為例,參考 www.deb-multimedia.org頁面的說明文字,點選"加入",將deb http://www.deb-multimedia.org wheezy main non-free填入到"APT套件庫位置",然後再參考"頁籤\認證"之說明,將金鑰檔匯入,最後記得要去點選"重新載入"按鈕。這樣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和/etc/apt/sources.list,就新增了deb-multimedia的 APT套件庫。可以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尋找到deb-multimedia所蒐集整理的多媒體類軟體套件來安裝。

Page 151: DebianLinux7GNOME.pdf

頁籤\更新:

勾選 Security updates (wheezy/updates),在/etc/apt/sources.list 裡頭的 APT來源列如下: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src http://security.debian.org/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勾選 建議的安全更新 (wheezy-updates),在/etc/apt/sources.list 裡頭的APT來源列如下: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src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勾選 Proposed updates (wheezy-proposed-updates),在/etc/apt/sources.list 裡頭的 APT來源列如下: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non-free contrib maindeb-src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non-free contrib main #Added by software-properties

notify me of a new Ubuntu version:本項目更換選項後還是會跳回原設定值(可能是 bug?),所以請無視本項目。

Page 152: DebianLinux7GNOME.pdf

頁籤\認證:

這裡要注意,有些第三方的 APT來源列需要搭配"匯入金鑰檔"這個動作,該第三方軟體套件的官方網址通常會提供如何下載並安裝金鑰檔的指令模式資訊。若讀者不下載並安裝金鑰檔,通常還是可以安裝第三方軟體套件(只要該軟體的技術規格合於系統規範),但是在點選"重新載入"來更新整理 APT 來源列的時候,就會出現類似"W: GPGerror: http://XXX: 由於無法取得它們的公鑰,以下簽章無法進行驗證:NO_PUBKEY XXX"的認證錯誤之類的訊息。所以若第三方軟體套件的官方網址有提供金鑰檔,請還是下載並匯入它。讀者通常會在第三方軟體官網下載一個*.key或*.pgp之類服檔名的純文字檔案,要將這個檔案放置到 root帳號的家目錄之下,然後點選"匯入金鑰檔"按鈕來匯入檔案。也有些第三方套件庫,是把金鑰檔打包在 deb檔案中,參考該軟體套件官網說明文字,於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搜尋關鍵字並找出來安裝,金鑰檔成功匯入之後,再去點選"重新載入",就不會再出現該第三方軟體套件的 APT來源列認證錯誤之類的訊息了。

Page 153: DebianLinux7GNOME.pdf

頁籤\統計:

自動提交統計資訊(這部分由讀者自行決定)

然後筆者個人目前的 /etc/apt/sources.list 內容如下:

# deb cdrom:[Debian GNU/Linux 7.0.0 _Wheezy_ - Official amd64 DVD Binary-1 20130504-14:44]/ wheezy contrib maindeb cdrom:[Debian GNU/Linux 7.1.0 Update DVD 20130616: amd64 DVD 1]/ wheezy contrib main non-free# wheezy-updates, previously known as 'volatile'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wheezy/updates main non-free contrib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updates main non-free contrib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non-free contrib main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backports main# deb-src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backports maindeb http://www.deb-multimedia.org wheezy main non-free# deb-src http://www.deb-multimedia.org wheezy main non-free

接下來有一個情境需要注意,就是在/etc/apt/sources.list裡頭 stable、testing、unstable、experimental這四個階段請避免同時啓用和混用。不然有可能造成系統再計算軟體套件相依性的時候,產生錯亂,進而把系統桌面環境核心給移除掉卻又沒有把新版軟體套件給安裝起來。也就是說,在 sources.list裡頭,要不就是只有同時啓用 stable,要不就是只有同時啓用 testing,要不就是只有同時啓用 unstable或 experimental。unstable和 experimental階段的軟體套件,比較偏向體驗和玩轉新軟體,這兩個階段的軟體隨時在變動,也有可能造成系統運作的不穩定,而 testing階段的軟體套

Page 154: DebianLinux7GNOME.pdf

件,則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 Debian正式發行版所包含的內容(當然也是會有變動的可能)。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視窗的左下側,有多種不同的套件庫分類查尋方式,讀者可以參考並選擇符合當下需求的查尋方式。

除了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之外,系統環境預設另外還有四個跟軟體套件的安裝、更新、管理有關的圖形介面套件,要注意的是,這五個軟體套件,請必免分別同時執行,或著說,同一時間只執行這五個軟體套件的其中一個,因為這五個套件背後所操作的純文字指令模式軟體都是 apt系列的,所以若同時執行,可能會發生兩個圖形介面軟體搶一個純文字指令模式軟體的狀況。另外四個分別有: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GDebi套件安裝程式 (安裝和檢視軟體套件):當讀者需要另外點選執行安裝某些單一的*.deb軟體套件包檔案時,會牽連啓動這個介面。要注意的是,執行安裝單一的*.deb軟體套件包檔案時,請先確認好該檔案的需求規格,是否有相容當下的系統環境,例如 32/64位元數、依賴的函示庫套件版本等等。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加入或移除軟體 (gpk-application,GNOME套件管理程式):原本就只是個專門針對 GNOME桌面環境設計的套件管理程式,現在這個介面的背後,也都整合成和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都一樣了。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軟體更新: 只偵測有無最新的軟體套件可供下載安裝。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軟體設定值(軟體更新偏好設定),頁籤\更新設定值,檢查是否有更新:可以選擇"永不"(這裡是因為筆者個人習慣手動更新)。頁籤\軟體來源,選擇是否要啓用已經設定過的 APT來源列。

再來是有關 debian-testing-amd64-DVD-1.iso的套件庫設定,筆者的 testing(amd64)+gnome桌面環境的/etc/apt/sources.list設定了以下內容:

# deb cdrom:[Debian GNU/Linux testing _Jessie_ - Official Snapshot amd64 DVD Binary-1 20130701-05:28]/ jessie main contrib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jessie contrib non-free main # deb-src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jessie contrib non-free main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jessie/updates contrib non-free main # deb-src http://security.debian.org/ jessie/updates contrib non-free main 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jessie-proposed-updates contrib non-free main

若讀者有興趣體體驗尚未測試的新軟體(unstable)則可以再加入: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id main contrib non-free

更可以玩轉開發者剛上傳的新軟體(experimental),請加入: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experimental non-free contrib main

Page 155: DebianLinux7GNOME.pdf

這裡要注意,若要體驗 unstable/experimental,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設定\偏好設定\發行版本\套件升級行為(預設發行版)\選項改選"偏好版本來自:unstable/experimental"。

要注意的是,若點選了"標記所有升級"按鈕,會出現"標記其它需要的變更?"訊息提示視窗,視窗內會出現三個分類提示項目"將會被移除"、"將會安裝"、"將會升級", 假設讀者使用的環境持續都是 GNOME,"將會被移除"出現了"gnome-core",而"將會安裝"、"將會升級",卻沒有出現"gnome-core",那通常表示系統計算軟體相依性可能哪邊出問題了,也可能是讀者本身在套件庫內容 APT來源列的規劃或設定上有問題,若還是執意執行下去,有可能會在重開機後因為缺軟體套件的關係,而無法進入 GNOME桌面。若要嘗試玩轉 unstable或 experimental階段的軟體,敬請將 debian安裝於虛擬機器軟體內。

還有有關 debian-6.0.7-amd64-DVD-1.iso的套件庫設定,筆者的oldstable(amd64)+gnome桌面環境的/etc/apt/sources.list設定了以下內容:

# deb cdrom:[Debian GNU/Linux 6.0.7 _Squeeze_ - Official amd64 DVD Binary-1 20130223-14:06]/ squeeze contrib main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queeze main non-free contrib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squeeze/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queeze-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queeze-proposed-updates non-free contrib main# deb-src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squeeze-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backports squeeze-backports maindeb http://www.deb-multimedia.org squeeze main

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裡頭挑選軟體套件的時後,可以注意到幾個情境,首先就是某些比較大型的應用程式軟體像是整整個 GNOME、LibreOffice、VLC等等,在套件庫中其實都是被拆成數個軟體套件,而這個拆開的狀況,通常會是例如某個軟體套件是包含 LibreOffice說明文件的部分、某個軟體套件是包含 LibreOffice語系檔的部分、某個軟體套件是包含 LibreOffice主程式的部分、某個軟體套件是包含LibreOffice函示庫的部分、某個軟體套件是包含 LibreOffice擴充套件的部分,諸如此類的大型應用軟體拆分套件。

通常讀者可以發現當要安裝選用某些大型軟體套件時,可以去找該"套件名稱"欄位中,軟體套件原始名稱最完整且簡短的(不含附件的簡稱),然後其"套件描述"欄位會有包含類似 dummy、meta、transitional packages的字樣,通常狀況下這些軟體套件裡頭,包含的是紀錄著這個應用軟體要安裝的軟體套件與版本包含了哪些其他的軟體套件,勾選該軟體套件後,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會依軟體套件的內紀錄資料和軟體相依性把其它軟體套件自動連帶勾選。

當然,可能不會把所有跟該應用軟體有關的軟體套件全都收錄,可能只是部分而已,於

Page 156: DebianLinux7GNOME.pdf

是讀者還是得看自己的需求,來增減需要的軟體套件,例如系統可能忽略了新增/升級該應用軟體的語系檔套件,當然也要注意軟體套件彼此之間的相依性問題,有時候讀者得自行注意。

再來是某些種類的應用程式,會有區分後端純文字指令行模式的主程式或函示庫,以及針對該主程式和函示庫設計開發的前端指令或圖形操作介面,都是不同的軟體套件,也因此可以發現套件庫中,同樣一個後端的主程式或函示庫,卻可以搭配不同風格樣貌與特色的前端使用者介面,在前端操作介面的部分,筆者原則上會優先挑選能跟 GNOME環境呈現效果一致的軟體套件。

還要注意的是,Debian的每一個發行版,所收錄的近萬個軟體套件中,前一版或者測試版會有的軟體套件,在下一版不見得保證百分之百還在,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收錄於官方最新發行版的套件庫內,例如某個軟體套件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任何進階電腦玩家義工認領去維護、修正、更新、除錯,以相容於最新發行版本,那該軟體套件在下一版可能就會被踢掉了。

總之就是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內試了各種關鍵字都找不到需要的軟體套件的話,那就是沒有了,只好找找看其它第三方套件庫,例如在 PowerPC架構版本的 Debian發行版,若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裡頭找不到 Nvidia、ATI的"專屬"驅動程式的話,那表示官方套件庫就是"沒有"了。

補充說明,筆者個人多次重灌 Debian 7的經驗事發現,若會需要安裝來自多個不同網址來源的套件庫軟體,最好以逐一、陸續的方式來加入不同來源套件庫,加入完一個來源套件庫,裝好軟體套件,再加入下一個來源套件庫,而不要囂想為了省時間而把所有要安裝的來源套件庫一次全部加入,再來一次全部勾選要安裝的套件,因為必須要注意到軟體套件前後版本的問題,可能系統在辨識的時候產生了錯誤判斷,倒置有些會衝突的函示庫都一起裝起來了,結果就是在執行某些應用程式或背景服務的時後啓動不了,讀者只會看到滑鼠圖示變成輪子在狂轉,轉一小段時間就消失了,然後程式或者服務沒有啓動,也沒有任何的系統提示訊息,系統的 log也看不懂,說不定根本沒有紀錄下來。

筆者這裡的經驗是建議,先把 stable需要用到的的應用軟體、韌體、硬體驅動程式都裝足了,"當下"的修正更新也都到頂了,最後再開始加入並安裝 wheezy-backports套件庫的軟體。

額外補充,Backports - Debian Wiki的文件可以發現 wheezy-backports有搭配 main、contrib、non-free三個項目,但是 wheezy-backports官網的文件卻只有 main這一個項目,所以請讀者看過 Backports - Debian Wiki文件後自行評估要不要加另外兩個項目(wheezy-backports官網實際上這三個子項目都包含有軟體套件可選用)。

Page 157: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加入或移除軟體

Page 158: DebianLinux7GNOME.pdf

軟體更新

軟體設定值(軟體更新偏好設定)1

Page 159: DebianLinux7GNOME.pdf

軟體設定值(軟體更新偏好設定)2

參考來源網頁

Debian-package-cycle - Wikimedia Commons: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ebian-package-cycle.png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ebian_package_cycle.svg

Debian -- Debian 的發行版:(重要)http://www.debian.org/releases/index.zh-tw.html

名稱對照讀我文件(重要)http://ftp.debian.org/debian/dists/README

注意不同名稱的目錄下面會有個 Release純文字檔案,檔案內容的前半段資訊,可以對照到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設定\套件庫\Other Software\編輯\多個欄位名稱。http://ftp.debian.org/debian/dists/

DebianReleases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Releases

DebianExperimental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Experimental

DebianUnstable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Unstable

DebianTesting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Testing

Debian testing security teamhttp://secure-testing-master.debian.net/

Page 160: DebianLinux7GNOME.pdf

StableUpdates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StableUpdates

StableProposedUpdates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StableProposedUpdates

DebianStable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Stable

DebianReleases/PointReleases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Releases/PointReleases

Debian -- 安全情報:http://www.debian.org/security/index.zh-tw.html

Backports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Backports

Debian Backports ›› Instructions(重要)http://backports.debian.org/Instructions/

Index of /debian-backports/distshttp://backports.debian.org/debian-backports/dists/

DebianOldStable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DebianOldStable

Glossary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Glossary

Chapter 2. Debian package managementhttp://www.debian.org/doc/manuals/debian-reference/ch02.en.html

Debian -- The "proposed-updates" mechanism:http://www.debian.org/releases/proposed-updates

Index of /oldstablehttp://release.debian.org/oldstable/

Debian -- 套件:http://www.debian.org/distrib/packages.zh-tw.html

Debian CDs/DVDshttp://cdimage.debian.org/cdimage/

Debian CDs/DVDs archive (舊版的 CD)http://cdimage.debian.org/cdimage/archive/

Weekly build (testing CD)http://cdimage.debian.org/cdimage/weekly-builds/

論壇討論http://hyperrate.com/thread.php?tid=26706

Page 161: DebianLinux7GNOME.pdf

Package management system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ckage_management_system

Deb Multimedia Packages::Home:http://www.deb-multimedia.org/

deb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zh-tw/Deb

軟體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zh-tw/軟體包

gnome-packagekit Manual (gpk-application/GNOME套件管理程式)https://help.gnome.org/users/gnome-packagekit/stable/index.html.en

Debian 無痛起步法: 了解 Debian 系統的哲學:http://people.debian.org.tw/~moto/debian/DebianLessPain/Debian-Install-Guide-5.html

Page 162: DebianLinux7GNOME.pdf

11.將 Debian Install CD轉換到 USB隨身碟內

這裡以 debian-7.1.0-amd64-DVD-1.iso為例,執行指令的環境為Debian7GNOME的終端機內。 準備好一顆原始資料將會被洗掉不再使用的的 USB隨身碟,先啓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磁碟公用程式,找到新插入的 USB隨身碟裝置,先確認好光碟映像檔的檔案大小會"小於"USB隨身碟的總容量,點選"儲存區"筐,點選"卸載儲存區",點選"格式化磁碟機",架構選用"不要分割",確認好該 USB隨身碟裝置是 unmount的狀態,確認好該 USB隨身碟裝置的"/dev/sdX"的字串值為何(這裡假設是"/dev/sdb")。

進入終端機視窗並切換成 root帳號,依序執行以下兩道指令:

# cp debian-7.1.0-amd64-DVD-1.iso /dev/sdb (本行指令會耗時很久)# sync

完成之後,就可以把這顆 USB隨身碟當成一片 DVD-ROM來看待,然後可以插入有支援USB外接裝置開機的 PC BIOS規格電腦主機。即被電腦主機辨識成一片開機光碟。

提一個額外的,若讀者轉換來源是 i386的 ISO檔案,若轉換成功,儲存區筐會有一個ISO檔案系統分割區。若讀者轉換來源是 AMD64的 ISO檔案,若轉換成功,儲存區筐會有一個 ISO檔案系統分割區,還可以查看到一個小於 1MB的 FAT檔案系統空間。

Page 163: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磁碟公用程式

Page 164: DebianLinux7GNOME.pdf

格式化選項

分割區選項

參考來源網頁

4.3. Preparing Files for USB Memory Stick Bootinghttp://www.debian.org/releases/stable/amd64/ch04s03.html.en

Page 165: DebianLinux7GNOME.pdf

12.檔案管理員軟體 Nautilus和 GNOME Commander

Nautilus是 GNOME桌面環境預設的檔案管理員,點選進入某個資料夾之後,點選Nautilus選單列\書籤\加入書籤,該資料夾會被加入視窗左側的"側邊欄"的書籤子項目。可以"編輯書籤",將位置的內容改成包含絕對路徑和要執行的可執行檔,這樣點選書籤時,就會跳到該資料夾下,並且該可執行檔會被反白呈現。

也可以將該可執行檔拖拉到桌面並配合按下 alt鍵,當圖示角落呈現有問號時,放開滑鼠,會跳出彈出式選單,可選擇需要的動作"移至此"、"複製至此"、"連結至此"。然而以上操作要有一個前提,就是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進階設定值\桌面\Have file manager handle the desktop,需要打開。

推薦安裝幾個軟體套件"nautilus-share",這個軟體套件會針對單一資料夾,點按右鍵呈現彈出式清單,會新增包含"共享選項"項目。"nautilus-scripts-manager", 這 個 軟 體 套 件則用 來啓用 與停用新增的Nautilus scripts。讀者可以先把下載來的 Nautilus scripts,檔案的屬性設定為"權限\執行\勾選 允許檔案作為程式執行"再來搬移到/usr/share/nautilus-scripts/路徑下擺放,執行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Nautilus scripts manager,啓用清單中列出的項目,這樣在 Nautilus內就會全域通用右鍵彈出式選單\命令稿,就有 scripts可以選用。另外若只要某個帳號專用的話,可以將 Nautilus scripts 擺放在 /home/帳號 /.gnome2/nautilus-scripts/路徑下。Nautilus還有多個外掛插件,讀者可於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內挑選使用。

再來系統原則上預設已安裝"gksu"這個圖形介面軟體套件,路徑在/usr/bin/gksu,可以直接點按執行。可於視窗輸入欄位中填入要執行的可執行檔檔名,並且選擇要執行該可執行檔的帳號。

情境範例,填入 nautilus並選用 root帳號執行,再來輸入 root密碼,就會出現以超級使用者權限執行的 Nautilus檔案管理員視窗。同理可填入 gedit,以超級使用者權限執行這款純文字編輯器。

注意"檔案管理偏好設定"\運作方式\回收筒\在選單中加入不使用回收筒的「刪除」指令,勾選使用之後,被刪除的檔案,有去無回了。其它"檔案管理偏好設定"選項,再請讀者自行摸索,務必將其選項瀏覽一輪。

GNOME Commander,這是一種早年的兩欄式風格的檔案管理軟體,適合單純的檔案比對與瀏覽。

Page 166: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Nautilus

Page 167: DebianLinux7GNOME.pdf

Nautilus\命令稿

Nautilus scripts manager

Page 168: DebianLinux7GNOME.pdf

gksu

GNOME Commander

Page 169: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來源網頁

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 Linux 的檔案權限與目錄配置: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210filepermission.php非常的重要!!!尤其"目錄配置"的文章段落。

Nautilus檔案瀏覽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Nautilus檔案瀏覽器

GNOME Commander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GNOME_Commander

File manager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_manager

Page 170: DebianLinux7GNOME.pdf

13.關於 root帳號

Debian7GNOME 預設的環境,在一開始的圖形介面帳號登入畫面 (GDM,GNOMEDisplay Manager),是不允許使用 root帳號登入的,若讀者執意要使用 root帳號登入的話,請使用純文字編輯器開啓:/etc/pam.d/gdm3/etc/pam.d/gdm3-autologin這兩個檔案,其中都會有一行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d_success將這行的最前面加個#字號註解掉,存擋之後重開機,就可以使用 root帳號在 GDM登入了。

要注意的是,若使用 root帳號誤刪或誤改了某個檔案,要有可能再也救不回來的覺悟。所以若要使用 root帳號,請務必確認您的每一個操作動作。

參考來源網頁

超級使用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 超級使用者

Page 171: DebianLinux7GNOME.pdf

14.區域網路與上網設定

區 域 網 路 的 部 分 , 這 裡 以 在 同 一 個 " 網 段 " 為 範 例 , 例 如192.168.1.0~192.168.1.255這樣的範圍。Debian7GNOME系統剛裝好的環境,預設已經有提供啟用 Samba client、gvfs(-backends)的背景服務,Nautilus已經可以"讀取"其它有提供 Server Message Block (SMB)/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 (CIFS)、 Apple Filing Protocol (AFP) 、 Secret File TransferProtocol(SFTP , SSH File Transfer Protocol) 、 Web DistributedAuthoring and Versioning (WebDAV)等多種通訊協定分享的主機的區域網路資料夾和檔案。然而 Nautilus可以讀、寫區域網路上的資料夾和檔案到什麼程度,得看那些分享資料夾和檔案的主機所設定的權限而定。若在區域網路上分享資料夾和檔案的主機同時啓用了 SMB/CIFS、AFP、SFTP通訊協定服務,那麼在 Nautilus可能會看到來自同一個主機的名稱出現了三次(各是來自不同通訊協定的分享)。Nautilus選單列\檔案\連接伺服器,可以查到支援讀取的通訊協定類型。

這裡先提一下,請讀者先裝"gnome-system-tools"這個軟體套件,這個套件提供以下五隻程式。/usr/bin/network-admin 網路/usr/bin/services-admin 服務/usr/bin/shares-admin 共享的資料夾/usr/bin/time-admin 時間及日期設定/usr/bin/users-admin 使用者及群組選單會出現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之下,這裡要注意的是,"共享的資料夾(shares-admin)"預設不會出現,需要到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主選單,裡頭將其勾選來呈現,這五隻程式之後都有機會用到。

Debian7GNOME環境除了當 client端,使用 Nautilus來讀取其它區域網路上的主機分享出來的資料夾和檔案之外,也有機會當成 server,將本機的資料夾和檔案分享出去,接下來描述四個當成 server分享出去的通訊協定種類和設定項目。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個人檔案分享,背景服務是 WebDAV還有 apache,搭配"/home/帳號/公共/"作為預設的分享資料夾,"Nautilus/home/帳號/公共/"視窗右側會有"執行偏好設定"按鈕,會呼叫出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個人檔案分享偏好設定。另一台 Debian7GNOME/Nautilus/側邊欄/瀏覽網路/就會找到("個人帳號"的公用檔案於"主機名稱")。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共享的資料夾,加入\共享為\Unix網路(NFS)。若要完整設定 NFS Server的環境參數,請再安裝以下的第三方獨立安裝的軟體套件"NFS-LAN"。這是 Nautilus的 plugin,但是軟體原作者目前只有在 Ubuntu測試過而已。安裝"NFS-LAN"會牽連安裝 NFS Server/Client必要的背景服務程式與相依軟體套件,安裝之後 Nautilus的選單列和資料夾右鍵彈出式選單就會出現"Sharethis folder through NFS"項目。相當於另外將設定填入"共享的資料夾"裡頭。

然而以上的設定都只有最陽春的將某個資料夾啓用共享而已,所以另外可以再安裝一款第三方"Webmin"軟體套件,這是一款設計成以網路瀏覽器網頁的介面呈現的軟體,專

Page 172: DebianLinux7GNOME.pdf

門蒐集整理 Linux環境各式各樣的參數設定值,然後讀者可以透過"Webmin"所整理分類呈現的網頁介面,來設定調整 Linux環境的各種參數設定值,然而其還是以網路服務類應用軟體的參數設定值為大宗。

然後"Webmin"其中就會有跟 NFS Server有關的細部設定項目"NFS Exports",可設定更細微的存取權限。請注意 Webmin套件包裹擋內的說明資訊,其中會提到進入Webmin的瀏覽器網址該如何填寫。另外 NFS的設定檔在/etc/exports。

再來就是要在另一台的 Debian7GNOME 電腦當成 NFS Client,同樣安裝"NFS-LAN",然後編輯/etc/auto.master這個參數設定檔,將 #/net -hosts 這一行最前面的#字號拿掉並存檔,然後重開機讓 autofs服務重新啓動。

再來於 Nautilus找出/net這個根目錄下的路徑,以"清單"顯示模式來檢視目錄,於Computer name or ip 欄位中填入 NFS Server的主機名稱或 IP位址,再按確定,這樣就可以瀏覽到 NFS Server設定的共享資料夾和檔案了。

GNOME 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共享的資料夾,加入\共享為\預設只有"Unix 網路(NFS)",安裝了"samba"這個軟體套件後,新增了"Windows 網路(SMB)"。目前因為 Windows系統為消費型桌上電腦的主流,所以使用"Windows網路(SMB)"較為方便快速與 Windows/MacOSX平台交換檔案。

另外可以參考一款"gadmin-samba"軟體套件,這是一款圖形介面的 samba參數設定值調整工具,會備份原本的/etc/samba/smb.conf設定檔,並建立新的數個參數設定檔案。

筆者建議先在虛擬機器上的 Debian7環境摸索試用這款軟體,用 gedit打開原本的smb.conf,在打開透過 gadmin-samba介面修改過的 smb.conf,比較前後的差異,判斷會對"Nautilus\瀏覽網路"影響的程度。當然摸熟悉之後這應該會是一款好用的圖形工具。gadmin也有一系列其它種類通訊協定的伺服器前端圖形介面參數設定值調整工具。

在套件庫中還可以找到一款小型軟體套件"GShare"(Easy user-level filesharing for GNOME),簡單來說就是功能非常陽春的 FTP Server,安裝後會有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File Sharing(gshare-manager),執行後是一個非常簡單的 File sharing preferences(偏好設定面板),GShare共享資料夾預設會擺在登入帳號的家目錄\Shared Files\之下。設定好之後,在另一台 Debian7GNOME電腦的 Nautilus的 側邊欄\瀏覽網路 就會出現 GShare共享資料夾。若在非 Linux平台的其它 Client端電腦系統想要存取 Shared Files,請注意幾個部分,File sharing preferences的 Share name的欄位字串請必免填入空白和特殊符號,然後分享出去的資料夾內的檔案名稱也盡量必免包含空白和特殊符號(例如冒號":")。

這裡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作業系統的內建圖形介面檔案管理工具、本機的檔案系統、區域網路的通訊協定,其支援辨識的檔名字元和符號的種類和數量也會有些差異,Windows 的 檔 案 總管 和 NTFS 和 SMB/CIFS 、 MacOSX 的 Finder 和 HFS+ 和AFP、Linux Debian7GNOME的 Nautilus和 Ext4和 NFS,例如 Linux環境本機的檔案名稱可以接受多種不同的特殊字元和符號填入,但是這些特殊符號和字元,在Windows/MacOSX的檔案系統和通訊協定,不一定全部都可以辨識(讀者可以試試看英

Page 173: DebianLinux7GNOME.pdf

文字元的冒號":"),於是有些檔名中的特殊字元和符號在圖形介面檔案管理工具中就會呈現亂碼,再將檔案從 Linux的共享資料夾透過 SMB/CIFS、AFP通訊協定拖拉複製到Windows的檔案總管/MacOSX的 Finder的時後,可能就會操作失敗。

接下來看有關連上網際網路的部分,讀者可能會發現畫面右上角,gnome選單列最右側的"NetworkManager面板程式"圖示,"左鍵"點選後,彈出式清單會出現"有線網路裝置無法管理"的訊息文字,此時需要用純文字編輯器手動修改幾個參數設定檔案,在 /etc/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conf 裡 頭 會 有 一 行managed=false,請將 false改成 true,再來/etc/Network/interfaces裡頭會有一行 iface eth0 inet dhcp,在這一行的最開頭加上#字號註解掉。將兩個檔案儲存之後重開機,"NetworkManager面板程式"就會呈現完整的資訊了。

再來注意到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系統設定值\網路\選取一個名稱項目\選項、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網路連線\選取一個名稱項目\編輯、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網路工具\裝置\網路裝置\切換為實體的對外連接介面\設定\選取一個名稱項目\編輯、NetworkManager面板程式\"右鍵"彈出式清單\編輯連線\選取一個名稱項目\編輯,這四個路徑都會呼叫出編輯連線的名稱項目內容設定值的視窗。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網路\頁籤\一般,"主機名稱"也就是 hostname。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網路工具,各式各樣的連網封包數據資訊,可以透過這個介面查尋,別忘了將"網路裝置"切換為實體的對外連接介面來查閱。

Page 174: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來自區域網路上的其它主機(包含非 Linux系統),各使用不同的通訊協定,所分享出來的主機名稱/群組名稱/資料夾,用 Nautilus來瀏覽取得

Page 175: DebianLinux7GNOME.pdf

來自區域網路上的其它主機(包含非 Linux系統),各使用不同的通訊協定,所分享出來的主機名稱/群組名稱/資料夾,用 Nautilus來瀏覽取得 2

使用 WebDAV通訊協定的"個人檔案分享"Server偏好設定面板

Page 176: DebianLinux7GNOME.pdf

在"/home/帳號/公共/"裡頭擺放透過 WebDAV通訊協定所分享出去的檔案和資料夾

"共享的資料夾"的設定畫面

Page 177: DebianLinux7GNOME.pdf

選擇使用 NFS通訊協定將資料夾分享出去

選擇使用 SMB/CIFS通訊協定將資料夾分享出去

如果是用 SMB/CIFS,在同一個區域網路網段內,不同的主機的"工作群組"盡量都填同一個名稱,這樣管理比較方便,"WORKGROUP"只是預設字串值,可以改填寫別的字串

Page 178: DebianLinux7GNOME.pdf

NFS-LAN套件

NFS-LAN設定視窗

Page 179: DebianLinux7GNOME.pdf

Webmin套件

Page 180: DebianLinux7GNOME.pdf

Webmin設定在本機網頁 1

Page 181: DebianLinux7GNOME.pdf

Webmin設定在本機網頁 2

Webmin設定在本機網頁 3

Page 182: DebianLinux7GNOME.pdf

Webmin設定在本機網頁 4

Page 183: DebianLinux7GNOME.pdf

GAdmin-SAMBA設定畫面

Page 184: DebianLinux7GNOME.pdf

File Sharing(gshare-manager),File sharing preferences(偏好設定面板)

網路設定

Page 185: DebianLinux7GNOME.pdf

網路連線 1

網路連線 2

Page 186: DebianLinux7GNOME.pdf

網路工具

參考來源網頁

檔案總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檔案總管

Finder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Finder

NTFS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NTFS

HFS+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HFS+

Page 187: DebianLinux7GNOME.pdf

Ext4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Ext4

伺服器訊息區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伺服器訊息區塊

Apple Filing Protocol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Apple_Filing_Protocol

SSH文件傳輸協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SSH文件傳輸協議

網路檔案系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網路檔案系統

WebDAV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WebDAV

Welcome to the GAdmintools Projecthttp://dalalven.dtdns.net/linux/gadmintools-webpage/

NetworkManager - Debian Wiki:http://wiki.debian.org/NetworkManager

networking - network manager says "device not managed" - AskUbuntu:http://askubuntu.com/questions/71159/network-manager-says-device-not-managed

NetworkManager/SystemSettings - GNOME Wiki!:https://wiki.gnome.org/NetworkManager/SystemSettings

NetworkManager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NetworkManager

How to Quickly Setup Nfs Server and Client on Ubuntu ( Karmic )http://www.wikihow.com/Quickly-Setup-Nfs-Server-and-Client-on-Ubuntu-(-Karmic-)

NFSv4Howto - Community Ubuntu Documentation: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NFSv4Howto

SettingUpNFSHowTo - Community Ubuntu Documentation: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SettingUpNFSHowTo

NFS-LAN - plugin for Nautilus file manager (GNOME environmentdefault file manager), that allows to share and browse NFSnetwork (NFS - Network File System). http://nfs-lan.sevka.info/

Webmin:http://www.webmin.com/

Page 188: DebianLinux7GNOME.pdf

15.系統設定值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系統設定值(或 GNOME選單列\帳號(最右側)\系統設定值)。在這個設定群組中,筆者挑出一部分個人覺得值得一提的設定項目。

亮度與鎖定:

鎖定:筆者個人會關掉,不然每次從螢幕保護模式切回時,還得輸入密碼好麻煩。

地區和語言:

語言:這裡會列出系統目前可以選用的語言,若有不足,下方的"加號按鈕",會出現更多可選用的語言的清單,若還是不夠用,後面的文章段落會提到增加更多語言的設定項目的位置(使用 GKDebconf\locales來增加更多語言)。

格式:這裡會列出系統目前可以選用的格式,若有不足,下方的"加號按鈕",會出現更多可選用的格式的清單。

配置:這裡是指鍵盤的配置,下方的"加號按鈕",會出現全世界更多國家或地區可選用的鍵盤配置的清單。按下鍵盤圖示按鈕則會展示選用中語言的鍵盤配置範例畫面,可即時試打鍵盤,範例畫面會出現對應按鍵的反白框。讀者可能會使用到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字語系地區的鍵盤,所以可能會有調整某些組合快速鍵以對應自身操作習慣的需求,此時請點選下方的"選項",找出符合讀者需求的可設定項目。

Wacom繪圖板:

系統預設應該有安裝 libwacom-common、xserver-xorg-input-wacom這兩個軟體套件,因此可以找到/usr/share/libwacom/*.tablet,用 gedit 可以開啓*.tablet,查閱細部的規格型號。 /lib/udev/rules.d/69-xserver-xorg-input-wacom.rules也可以查到許多型號資料。

印表機:

筆者手邊有一顆 UE-PA15CC(USB to Parallel)轉接線和一台 Kyocera FS-1000(Parallel介面)印表機,接上 Debian7GNOME有被偵測到了,並列印出來。這裡要注意的是,若讀者有需要在系統設定值設定印表機的階段,增加將文件列印到 PDF格式檔案的虛擬印表機功能的話,需要安裝一個"cups-pdf"軟體套件,這樣重開系統設定值,就可以在印表機清單中發現新增了一台 PDF印表機。另外"系統設定值\印表機"視窗右上角有一個"解除鎖定"按鈕,解除鎖定之後一小段時間沒有操作"系統設定值\印表機"設定環境的話,會自動跳回"鎖定"狀態。

鍵盤\快捷鍵:

"gnome-user-guide"這個套件原則上會預裝,若讀者不小心把"快捷鍵"的設定調亂了,一時又記不起來預設值,可以進入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求助\Desktop Help\Hardware 和 Drivers\Keyboard\Set keyboardshortcuts,來查閱文件。在"快捷鍵\系統"可以查到 Ctrl+Alt+Delete已經被確認視窗"登出"所配對使用,筆者需要設定一個能和"系統監控"配對的快捷鍵組合,於是筆者就自行設定了,自訂捷

Page 189: DebianLinux7GNOME.pdf

徑鍵\"+"按鈕圖示\名稱:系統監控、指令:gnome-system-monitor,快捷鍵自行設定為:Ctrl+Alt+Menu。這裡要注意"Menu",是指 Windows PC 104key鍵盤,最下行右側一個單一的選單圖示按鍵,筆者個人很少使用這個按鍵,那麼拿來搭配快捷鍵組合則非常的實用。另外要注意的是,現在通常標準 Windows PC 104key鍵盤上的兩顆微軟旗圖示按鍵,將該鍵盤拿去接上 Linux系統時,該兩顆按鍵通常都被定義為 Super key。

音效:

讀者的電腦主機可能會安裝不只一個音效卡或音效裝置,若 linux都有偵測並對應到驅動程式且啟用,就會出現在輸出、輸入、硬體的清單中,讀者可以自行摸索、選用、設定、即時開關相關項目,還有頁籤"程式集"會出現開啟中且正在執行聲音處理的應用程式。另外建議讀者安裝一款"gnome-alsamixer"(GNOME ALSA 混音程式)軟體套件,若讀者的音效卡或音效裝置,包含有多個聲音輸出入埠,並且都插上多個不同的外接輸出入裝置,那麼 gnome-alsamixer能針對每個有被偵測到的輸出入裝置來調整音量。gnome-alsamixer安裝之後預設位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影音\GNOME ALSAMixer。

顯示器:

GNOME3桌面環境預設並未提供色彩深度(位元數值)的圖形顯示和調整項目,若讀者使用的顯示卡有專屬驅動程式和圖形設定介面可以搭配,就看專屬驅動程式提供的設定面板有無提供色彩深度(位元數值)設定項目。筆者發現 aticonfig、nvidia-xconfig這兩個專屬驅動程式提供的 xorg.conf初始設定指令,預設會提供色彩深度(24bit)的設定值填入 xorg.conf。若顯示卡晶片組沒有專屬驅動程式,只有 Xorg的驅動程式的話,就請讀者自行參考Xorg的文件了。

使用者帳號:

帳號圖示/名稱/類型、語言、密碼,都可以點選更換,更換語言,重開機登入系統就是該語言的環境了,更換語言之前,建議先確認好該語言對應的字型檔案是否有安裝齊全。

日期與時刻:

"網路時刻"功能打開之後,同視窗內的手動時間調整功能就便成灰色無法動作的了。

無障礙功能:

視覺\文字大小:有四個層級選項,小、正常、大、較大,分別會對應到進階設定值\字型\Text scaling factor的四個數值:0.8、1.0、1.2、1.5。

輸入:在"輸入助理"項目"打開"螢幕鍵盤功能之後,會出現一個只有英文字母與數字符號的陽春螢幕鍵盤,會緊貼在當下要輸入字元的閃爍直槓游標之上或之下,這裡要注意的是,螢幕鍵盤右下角的設定圖示,擊點執行後會出現"Antler偏好設定"視窗,然後整個 GNOME桌面環境會產生疑似當機的狀況,推論有可能有 bug,希望下次微幅更新時能修正 bug。再來是即使已經關閉了螢幕鍵盤功能,之前在螢幕鍵盤開啓時有使用來輸入文字的視窗畫面若還沒有被關閉退出,那麼對那些視窗來說,螢幕鍵盤仍然開啓使用中的狀態,除

Page 190: DebianLinux7GNOME.pdf

非把有使用過螢幕鍵盤的視窗全都完全關閉或退出,才是真正的關閉螢幕鍵盤功能。

詳細資料\繪圖:

體驗:標準(GNOME 3)體驗:後備(GNOME Classic)

參考圖集:

系統設定值

Page 191: DebianLinux7GNOME.pdf

鎖定

地區和語言

Page 192: DebianLinux7GNOME.pdf

格式

配置

Page 193: DebianLinux7GNOME.pdf

鍵盤配置範例

Page 194: DebianLinux7GNOME.pdf

鍵盤配置選項

Page 195: DebianLinux7GNOME.pdf

Wacom繪圖板

印表機 1

Page 196: DebianLinux7GNOME.pdf

印表機 2

印表機 3

Page 197: DebianLinux7GNOME.pdf

印表機 4

列印測試頁到虛擬印表機 CUPS-PDF

Page 198: DebianLinux7GNOME.pdf

鍵盤\快捷鍵 1

鍵盤\快捷鍵 2

Page 199: DebianLinux7GNOME.pdf

鍵盤\快捷鍵 3

鍵盤\快捷鍵 4

Page 200: DebianLinux7GNOME.pdf

音效輸出

Page 201: DebianLinux7GNOME.pdf

音效輸入

Page 202: DebianLinux7GNOME.pdf

音效硬體

Page 203: DebianLinux7GNOME.pdf

正在執行音效處理的應用程式

GNOME ALSA 混音程式

Page 204: DebianLinux7GNOME.pdf

顯示器

使用者帳號

Page 205: DebianLinux7GNOME.pdf

日期與時刻

無障礙功能\視覺

Page 206: DebianLinux7GNOME.pdf

無障礙功能\輸入

Page 207: DebianLinux7GNOME.pdf

詳細資料\可移除式媒體

詳細資料\繪圖

Page 208: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來源網頁

Modifier key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Modifier_key

Super key (keyboard butto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Super_key_(keyboard_button)

Windows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Windows键

Menu key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Menu_key

IBM PC keyboard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IBM_PC_keyboard

色彩深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 色彩深度

Page 209: DebianLinux7GNOME.pdf

16.進階設定值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進階設定值,這個設定群組包含有針對GNOME3桌面環境的桌面效果細部設定項目。

要注意幾個部分,需要在進入 GNOME3桌面環境之後,且"進階設定值\shell擴充套件\User Themes擴充套件"設定為"開",那麼"進階設定值\主題\Shell theme"才會啓用。

在 GNOME Classic環境,"Shell擴充套件"整個項目是"不啓用"的。在 GNOME3桌面環境下,讀者可以到 extensions.gnome.org 網址挑選並線上即時安裝各種Shell擴充套件。

讀者可依您個人的視覺習慣在"進階設定值\字型"的項目中做調整。進階設定值\字型\Text scaling factor這個設定項目要注意,筆者參考網路文章,發現 GNOME第三版,不提供桌面環境整體"文字 DPI"的設定欄位,而是在背後原始碼直接寫死96DPI,而 Text scaling factor的預設值 1.0,就是 96DPI,所以讀者必須自行做推算,修改 Text scaling factor的設定值,來符合自身的視覺習慣,例如想要設定相對的 120DPI的大小,那就 120除以 96等於 1.25,於是在 Text scalingfactor這個欄位填入 1.25。

"進階設定值\字型\Hinting"可以設定為 Full,讓文字顯示效果更好一些。筆者個人習慣則會把"進階設定值\桌面"的項目全部打開。

進階設定值\主題\圖示主題:

若有興趣選用並切換不同的 icon theme,可以安裝"gnome-colors"這款軟體套件,其會牽連帶出多個 gnome icon theme。

GNOME Shell 擴充功能偏好設定:

請勾選顯示"主選單"\應用程式\其他\GNOME Shell Extension Preferences。在 GNOME3,有一部份的"Shell擴充套件"是有偏好設定可以做調教的。

Page 210: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進階設定值\Shell

進階設定值\Shell擴充套件 1

Page 211: DebianLinux7GNOME.pdf

進階設定值\Shell擴充套件 2

進階設定值\主題

Page 212: DebianLinux7GNOME.pdf

進階設定值\字型

進階設定值\桌面

Page 213: DebianLinux7GNOME.pdf

進階設定值\檔案

進階設定值\視窗

Page 214: DebianLinux7GNOME.pdf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其它\GNOME Shell Extension Preferences

參考來源網頁

GNOME Shell Extensions:https://extensions.gnome.org/

Xorg/Gnome 3 on high DPI screens:http://robswain.tumblr.com/post/14209540835/xorg-gnome-3-on-high-dpi-screens

gnome - How do I change the font DPI settings? - Ask Ubuntu:http://askubuntu.com/questions/60044/how-do-i-change-the-font-dpi-settings

[SOLVED] Gnome 3 and DPI (Page 1) / Applications & DesktopEnvironments / Arch Linux Forums:https://bbs.archlinux.org/viewtopic.php?id=120939

Talk:GNOME - ArchWiki: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Talk:GNOME

Xorg - ArchWiki: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Xorg#Display_Size_and_DPI

Page 215: DebianLinux7GNOME.pdf

17.字型和中文輸入法框架

字型:

Debian7GNOME 桌面環境的字型安裝有兩個來源方向。第一個來源方向就是從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裡頭來挑選字型套件,在"組別"這個分類中有"字型"這個分類項目,原則上系統會把字型安裝到/usr/share/fonts/這個路徑之下,也就是預設給整個系統環境通用且會被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控管軟體套件的系統字型擺放路徑。

第二個來源方向就是讀者自行從網路上另下載來的單一字型檔案,若該字型檔案是Debian7GNOME可以辨識的格式,則可以直接點選執行該字型檔案來安裝,點選執行後會出現一個簡易字型資訊視窗,視窗右下角有個"安裝字型"按鈕。這些單獨安裝的字型,預設會被安裝到/home/目前登入的個人帳號/.fonts/路徑下,也就是個人帳號所專屬的字型擺放路徑。

字型安裝完之後,Debian7GNOME桌面環境預設並沒有安裝字型管理的圖形介面工具,所以筆者得從 Synaptic 套件管理程式選一個軟體套件來安裝,建議選擇"FontManager"(fon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for the GNOME desktop,在美工繪圖分類下)。在"Font Manager"裡頭數個偏好設定項目調整過一輪之後,"Font Manager"可以管理來自以上兩個來源方向的字形檔案。若讀者覺得"Font Manager"的功能仍然不足,可以再嘗試選用"fontmatrix"這款軟體套件。

這裡推薦筆者個人所編製的資料彙整文件小專案"Unicode規範字元的大列表(超級陽春版的"字元對應表"或"字元檢視器") for OpenOffice.org",這是一個由筆者使用 Apache OpenOffice Calc所編製的 ODS格式試算表文件檔案,裡頭前三個工作表,其中有個欄位會列出每一個 Unicode6.2版的 block可以搭配到 Debian7套件庫所收錄的哪一個字型軟體套件,透過這份試算表文件檔案提供的資訊來選擇安裝字型套件和單一字型檔案,讀者可以把 Unicode6.2版所規範的十一萬個左右的字元,呈現至少 90%以上在 Debian7GNOME桌面環境。

另外筆者會建議讀者端,若非處於必須要重視中文美工呈現效果的文書作業,盡可能優先選用參考來源網頁所列的中華民國政府單位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字型檔案,當成Debian7GNOME桌面環境和文書作業優先預設的中文字型檔案。

中文輸入法框架:

Debian7GNOME 桌面環境繁體中文介面預設採用的中文輸入法框架軟體套件是"scim","scim"之中有包含"新酷音"(Chewing,智慧型注音輸入法模組)可以選用,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搜尋"scim"還可以找到其它不同文字系統的輸入法模組。建議先將 scim的設定項目看過一輪。

另外 scim也有支援單純根據表格選字的輸入法表格檔匯入功能,請先安裝"scim-modules-table"軟體套件,然後 GNOME 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SCIM Input Method(SCIM輸入法設定),就會出現 輸入法引擎\泛用對照表 可設定。

這裡推薦筆者個人所編製的注音輸入法表格檔小專案"全字庫注音輸入法表格檔 2012(搭配 CNS11643中文全字庫規格的 Unicode格式傳統注音輸入法對照表)",透過這

Page 216: DebianLinux7GNOME.pdf

個表格,可以輸入近九萬五千個中華民國政府單位所列管的中文漢字,詳情請參考專案網頁和表格檔內的說明文件。Debian7所包含的 scim版本已經可以支援將輸入法表格原始碼純文字檔案直接安裝到 scim的設定項目內。

除了 scim之外,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還可以找到多款不同的輸入法框架軟體套件、輸入法模組、輸入法表格檔,例如 gcin、hime、ibus、fcitx、uim、openvanilla等等,若已經安裝了其它不同的輸入法框架,可以藉由"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輸入法"來切換。若要試用其它輸入法框架,筆者建議也先在虛擬機器裡頭先來測試相關功能。若系統只有安裝預設的一款輸入法框架,則"輸入法"切換功能可能會沒有作用,當系統安裝了兩套輸入法框架,並且將預設的 scim關閉(離開)後,即會起作用。

參考圖集:

Font Manager

Page 217: DebianLinux7GNOME.pdf

字型檢視程式

SCIM\新酷音模組

Page 218: DebianLinux7GNOME.pdf

SCIM\輸入法表格檔

輸入法框架切換設定 1

輸入法框架切換設定 2

Page 219: DebianLinux7GNOME.pdf

輸入法框架切換設定 3

輸入法框架切換設定 4

Page 220: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來源網頁

Unicode規範字元的大列表(超級陽春版的"字元對應表"或"字元檢視器") forOpenOffice.orghttp://www.openfoundry.org/of/projects/2267

國字標準字體及字表、教育部標準楷書字形檔、教育部標準宋體字形檔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3691&Index=1&wid=c5ad5187-55ef-4811-8219-e946fe04f725

CNS11643 中文全字庫-應用工具下載、全字庫正宋體、全字庫正楷體http://www.cns11643.gov.tw/AIDB/download.do?name=字型下載

全字庫注音輸入法表格檔 2012 (搭配 CNS11643中文全字庫規格的 Unicode格式傳統注音輸入法對照表)http://www.openfoundry.org/of/projects/1603

Prebuilt packages for Linux distributions · hime-ime/hime Wiki ·GitHub:https://github.com/hime-ime/hime/wiki/Prebuilt-packages-for-Linux-distributions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臺灣閩南語漢字輸入法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683&Page=15638&WID=c5ad5187-55ef-4811-8219-e946fe04f725

Page 221: DebianLinux7GNOME.pdf

18.主選單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主選單。要注意的是,裡頭有許多項目預設是"沒有勾選"的。

預設沒有勾選的原因和狀況很多種,有些可能是搭配的應用程式還沒安裝,有些可能是就只是預設不顯示出來,有些可能是搭配的應用程式為背景服務或者是終端機指令行程式,有些可能是需要搭配參數才能顯示出來,有些可能是改過呈現的字串和路徑位置,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備用而舊字串的項目尚未預先移除,等等多種可能與狀況。

讀者若有需要,可以點選該項目的屬性,來確認該項目對應的指令為何。要小心不要誤點到"刪除"按鈕,除非讀者確認真的要刪除某個項目,因為該"刪除"按鈕沒有防呆設計,刪了就真的刪了。

再來就是,GNOME Classic模式呈現的時後,GNOME選單列的各個應用程式圖示項目,可以按住拖拉到桌面擺放當捷徑。也可以將/usr/share/applications/下的"桌面組態檔"複製到桌面去當捷徑。

參考圖集:

主選單

Page 222: DebianLinux7GNOME.pdf

19.初始啟動程式和服務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初始啟動程式(初始啟動程式偏好設定),許多系統預設的且可以被單獨啓用/停用的系統背景服務程式,會被列在這裡,讀者自己也可以額外加入要執行的程式。

進階電腦玩家可以逐一確認視窗清單中的某個程式項目是否屬於不影響系統整體運作,自身的使用環境也用不到的背景服務程式,可以取消勾選來停用。也可以自行增減需要和不需要的服務。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服務(服務設定值),功能如同"初始啟動程式",還有多出一些項目,但只能設定是否停用。

Page 223: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初始啟動程式偏好設定

Page 224: DebianLinux7GNOME.pdf

服務設定值

Page 225: DebianLinux7GNOME.pdf

20.使用者及群組、時間及日期設定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使用者及群組(使用者設定值),和"系統設定值\使用者帳號"功能部分相同,但是多了些細部的可設定項目。

提供額外的小技巧,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dconf Editor,進入子階層org.gnome.system-tools.users,有兩個項目"showall"、"showroot",都勾選後,使用者及群組的帳號清單就會多出多組帳號了。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時間及日期設定,將設定改為"與網路伺服器保持同步",讀者可能會遇到訊息視窗:沒有安裝 NTP支援,這時要去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安裝"ntp"軟體套件,然後以 root帳號權限用文字編輯器來編輯/etc/ntp.conf這個設定檔,其中會有系列字串如下:server 0.debian.pool.ntp.org iburst把這系列的字串開頭都加上#字號註解掉,然後補上一行字串server time.stdtime.gov.tw存擋。

參考圖集:

使用者設定值 1

Page 226: DebianLinux7GNOME.pdf

使用者設定值 2

Page 227: DebianLinux7GNOME.pdf

使用者設定值 3

Page 228: DebianLinux7GNOME.pdf

使用者設定值 4

使用者設定值 5

Page 229: DebianLinux7GNOME.pdf

時間及日期設定 1

時間及日期設定 2

參考來源網頁

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http://www.stdtime.gov.tw/chinese/bulletin/NTP%20promo.txthttp://www.stdtime.gov.tw/chinese/bulletin/NTP 新增頻寬 .txt

Page 230: DebianLinux7GNOME.pdf

21.GParted分割區編輯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GParted分割區編輯器(GNOME桌面環境的磁碟分割管理程式),建議安裝"gparted"這款軟體套件。進入 GParted選單列\顯示\檔案系統支援,注意"需要的軟體"欄位,這些都是軟體套件名稱,然後到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去尋找並安裝所缺的軟體套件,這樣讓 GParted支援更多種類檔案系統的讀寫。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讀者執行 GParted的時後有被要求輸入 root帳號的密碼的話,那麼執行操作分割一個隨身碟的之後,該隨身碟的分割區的預設讀寫權限也會變成root的層級,需要在 Nautilus\該隨身碟"裝置"\右鍵彈出式選單"屬性"\權限,來修改整顆隨身碟的讀寫權限。

或者也可以使用系統內建預設的,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磁碟公用程式。

另外補充,可以安裝一個軟體套件"exfat-utils",系統會自動連帶安裝"exfat-fuse",安裝完畢後重新登入系統,檔案管理員軟體 Nautilus就可以"讀寫"exFAT格式分割區的儲存裝置了。

參考圖集:

GParted分割區編輯器 1

Page 231: DebianLinux7GNOME.pdf

GParted分割區編輯器 2

參考來源網頁

exFAT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ExFAT

檔案系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檔案系統

List of file system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file_systems

Comparison of file system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file_systems

Page 232: DebianLinux7GNOME.pdf

22.系統監控、dconf Editor、GKDebconf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系統監控,比喻的話就相當於 Windows工作管理員和 MacOSX活動監視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dconf Editor(Configuration Editor),比喻的話,就相當於專門針對"GNOME"桌面環境本身這套大軟體套件的"機碼"設定值資料庫。有些設定選項不會出現在 GNOME的圖形介面,但是會出現在這裡頭。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GKDebconf,把某些原本在純文字指令模式設定某些軟體套件的部分參數設定值的情境,以圖形介面呈現。當讀者裝了許多軟體套件的時候,有些軟體套件的設定項目會出現在這裡,而且部分會有正體中文化,圖形介面設定起來也比較直覺。另外要注意,筆者個人測試結果"cdebconf-gtk"(cdebconf)這個套件安裝後可能會與 gkdebconf相衝,會導致 gkdebconf選用其中的項目要執行時出現程式錯誤,請讀者在安裝時,先在虛擬機器上試用。這裡提其中幾個設定項目:

"debconf":要使用的介面:選"GNOME"忽略問題,如果它的優先等級低於:選"低"

"fontconfig-config":Font tuning method for screen (system default):選"自動微調"在螢幕上啓用次像素渲染(subpixel rendering):選"總是"勾選"是否預設上啓用點陣字"

"keyboard-configuration":可以看看讀者手邊在用的鍵盤型號有沒有在這個下拉清單中。

"locals":第一次作業安裝系統時,當時若沒有把事後想安裝的支援語系設定起來,在這裡可以補設定,要注意,若讀者"全部"勾選安裝,那會產生一段不算短的等待系統回應的時間。

參考圖集:

Page 233: DebianLinux7GNOME.pdf

系統監控 1

系統監控 2

Page 234: DebianLinux7GNOME.pdf

系統監控 3

系統監控 4

Page 235: DebianLinux7GNOME.pdf

dconf Editor(Configuration Editor)

GKDebconf

Page 236: DebianLinux7GNOME.pdf

GKDebconf2

Page 237: DebianLinux7GNOME.pdf

23.網路瀏覽器

Iceweasel:Debian7GNOME系統預設安裝 Iceweasel這款網路瀏覽器,而其骨子裡就是Firefox,如此而已。

Chromium 網頁瀏覽器:"chromium-browser"這款軟體套件和知名的 Google瀏覽器在排版引擎軟體技術上系出同源。請記得再捕安裝"chromium-browser-l10n"這款軟體套件,來補上正體中文語系介面。

Opera:再來提供一個第三方軟體套件的 APT來源列設定範例,這裡以 Opera這套瀏覽器軟體為例,參考 deb.opera.com頁面的說明文字,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設定\套件庫\Other Software\點選"加入",將deb http://deb.opera.com/opera/ stable non-free #Opera Browser (final releases)填入到"APT套件庫位置",然後再參考"頁籤\認證"之說明,將金鑰檔http://deb.opera.com/archive.key下載並擺放到 root帳號下的家目錄內再匯入,最後記得要去點選"重新載入"按鈕。這樣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和/etc/apt/sources.list,就新增了 Opera的 APT套件庫,可以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尋找到 Opera瀏覽器來安裝。

Debian Mozilla team:若想取得更新版本的 Iceweasel(Firefox),如前文所述,可以再新增一個套件庫位置,deb http://mozilla.debian.net/ wheezy-backports iceweasel-release一樣要下載安裝金鑰檔,請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搜尋"pkg-mozilla-archive-keyring"來安裝。

若需要現階段主流的 flash網路影音聲光效果的更佳呈現,建議再安裝一款軟體套件"flashplugin-nonfree",若是在 i386系統環境,還會多出"flashplugin-nonfree-extrasound"可以選用。

參考來源網頁

The Opera .deb Repositoryhttp://deb.opera.com/

Debian Mozilla team APT archive:http://mozilla.debian.net/

Page 238: DebianLinux7GNOME.pdf

24.遠端遙控

VNC Server: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網際網路\桌面分享(vino-preferences),讓其它 linux甚至非 linux系統主機,透過網路觀看甚至操作 Debian7GNOME的桌面畫面。當然其它的主機就必須安裝並啓用 VNC Client (or Viewer)軟體。若遇到非 linux平台的 VNC Client要來登入時,"桌面分享偏好設定"請記得勾選使用"使用者需要輸入密碼"。

另外注意一點,若讀者是採用 MacOSX10.6或以上版本當成 VNC Client要監看或操作 Linux桌面的時後,在 Finder側邊欄\共享\點選出現的 Linux主機名稱,然後顯示方式選擇"直欄",再點選"共享螢幕"按鈕。再來請將 MacOSX這邊的輸入法模式切換到"美式英文",不然鍵盤訊號會輸入不過去(例如"注音"輸入法模式,鍵盤訊號就過不去)。

VNC Client (or Viewer) and RDP Client: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網際網路\遠端桌面檢視器(Vinagre),如前段所述的相反。支援的通訊協定有:RDP、SSH、VNC。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網際網路\Remmina Remote Desktop Client,"remmina"支援的通訊協定有:RDP、SSH、VNC、SFTP。

參考圖集:

桌面分享偏好設定

Page 239: DebianLinux7GNOME.pdf

遠端桌面檢視器

Remmina Remote Desktop Client

參考來源網頁

VNC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VNC

Page 240: DebianLinux7GNOME.pdf

25.FTP Client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網際網路\FileZilla,典型的 FTP Client軟體,除了Debian套件庫的版本之外,FileZilla軟體官網還有其它系統平台的版本。

參考圖集:

FileZilla

Page 241: DebianLinux7GNOME.pdf

26.文書套裝軟體和進階文字編輯器

LibreOffice:

LibreOffice的文書編輯區內,預設呈現的中文字型檔案是"文泉驛正黑",筆者建議改設定成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標準字形檔案。在正式開始使用 LibreOffice之前,筆者也建議先把 LibreOffice選單列\工具\選項,裡頭(包含 Writer、Calc、Impress、Draw、Base這些項目)所有的設定細項都先看過一輪,並且客製化成符合個人的需求。建議搭配安裝"openclipart2-libreoffice"這款軟體套件,這樣在 libreoffice選單列\工具\畫廊,就可以找到一拖拉庫的圖片檔來用。

另外筆者也推薦一款擴充套件"中華民國台灣正體中文標點符號工具列"可以搭配正體中文環境的正式文書作業使用。

若讀者將套件庫更新到 backports,那麼 LibreOffice就會有可以升級的版本出現,點選升級 libreOffice套件後請注意,系統的相依性設計,可能會"沒有"牽連到在地化語系檔案的部分,所以請讀者再手動檢查 libreOffice的幾個"zh-tw"軟體套件有無被勾選升級。

官方版本 LibreOffice 4.1安裝急就章:

在攥寫這份稿件的時候,Debian7GNOME搭配的 Wheezy backports套件庫能夠選用的 LibreOffice版本最高到 4.0.3版,而 LibreOffice官方網站已經有提供 4.1版本了,且可以下載到以下三個檔案,這個段落將會說明安裝以下三個檔案的其中一套方法,首先就是分別把這三個檔案解壓縮:LibreOffice_4.1.0_Linux_x86-64_deb.tar.gzLibreOffice_4.1.0_Linux_x86-64_deb_helppack_zh-TW.tar.gzLibreOffice_4.1.0_Linux_x86-64_deb_langpack_zh-TW.tar.gz三個檔案夾和子路徑內會有一堆*.deb檔案,把這些*.deb檔案全部複製出來集中擺放到一個自訂的新建資料夾中,例如把新建立的資料夾命名為"LibreOffice41DEB"好了。接下來需要建立一個骨子裡為純文字且檔名為"override"的檔案,需要先將這堆*.deb檔案的"檔名"全部匯出到一個純文字檔案中。這裡可以藉由建立 Nautilus scripts來協助加快匯出一個資料夾下的所有檔案檔名,參考來源網頁,點選 download,把看到的字串(筆者此時看到的是 ls -a -R -U -X>List.txt )全選複製到一個新建立的空白純文字檔案中,該檔案不需要副檔名,這裡就命名為 LIST,然後把這個 LIST檔案搬移到/home/您現在登入的帳號/.gnome2/nautilus-scripts路徑下,並且將檔案的屬性設定為"權限\執行\勾選 允許檔案作為程式執行"。重起 Nautilus,即會在右鍵選單出現命令稿"LIST"可以選用,對某個資料夾執行"LIST",即會在和該資料夾同一層的目錄出現輸出結果的 List.txt。

接下來要使用的系統原先內建的 LibreOffice Calc開始編輯 List.txt,可以注意到這堆*.deb檔案的檔名有個模式,檔名中間會有個底線,後面接上檔案的版號在續接檔案所適用的硬體架構名稱,請把底線和底線之後的字串(包含副檔名)全都移除,這樣就完成第一個欄位的編輯,第二個欄位要選用一個 priority來填入,筆者參考了官方套件庫的樣板之後自行決定選用 optional,此欄位全部都是 optional。第三個欄位要選用一個 Section(也就是 Synaptic內的組別分類)來填入,經筆者測試後發現可以選用系統預設定義的 editors(編輯器),也可以自訂新的組別名稱,比較之後發現筆者會建議自訂新的組別名稱,因為沿用預設的 editors(編輯器)的話,

Page 242: DebianLinux7GNOME.pdf

有可能會造成讀者瀏覽套件資訊時,辨識上的混淆,建立新的組別名稱較不容易混淆,畢竟這對 debian官方套件庫來說是額外的第三方來源,又是本機安裝,筆者認為組別分開比較好,於是筆者自行設定了 Section(組別名稱):LibreOffice4.1。將這樣的三個欄位的表格另存成 override.csv(文字 CSV)格式,"匯出文字檔"的時候,"欄位分隔符"請選"定位鍵","文字分隔符"請消去成空白,再勾選"固定的攔寬"。接下來將輸出的 override.csv副檔名 csv給移除掉。接下來就是要進入終端機視窗內輸入指令了,游標和 override檔案請座落在和"LibreOffice41DEB"資料夾同一層的位置,指令請輸入以下內容:dpkg-scanpackages LibreOffice41DEB/ override > Packages一會之後會有一個骨子裡為純文字檔案的的 Packages檔案產出,請將這個檔案移動到LibreOffice41DEB資料夾內,然後去開啟 Synaptic\設定\套件庫\Other software\加入\APT套件庫位置,這裡請填入(此路徑為筆者個人範例,切勿完全照抄): deb file:/home/您現在登入的帳號/上一層檔案夾 LibreOffice41DEB/

這裡要注意,LibreOffice41DEB和上一層檔案夾之間會有一個空格。加入之後,多出來的"原始碼"那一列可以取消勾選,一般終端使用者用不到,最後記得去點選"重新載入"。以上流程沒有任何瑕疵的話,就會在組別的欄位看到新多出 LibreOffice4.1這個組別(沒出現的話就再按"重新載入"或者重起 Synaptic),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勾選需要的 LibreOffice4.1套件了,筆者個人勾選的順序如下:libreoffice4.1、libreoffice4.1-zh-tw、libreoffice4.1-xxx(全都勾選)、libobasis4.1-zh-tw-help、libobasis4.1-gnome-integration,剩下的則請讀者自行評估是否要選用。點選"套用"之後系統開始安裝,最後會被裝在/opt/libreoffice4.1這個路徑下,一個新建立的獨立的路徑。libreoffice4.1的執行圖示也會被建立在 GNOME選單列之下。

接下來要注意,指令行的執行過程中有可能因為不明原因出現 bug,筆者遇到的狀況是,出現以下訊息:dpkg-scanpackages: warning: Packages in archive but missing from override file:dpkg-scanpackages: warning: libreoffice4.1dpkg-scanpackages: warning: Packages in override file but not in archive:dpkg-scanpackages: warning: Libreoffice4.1dpkg-scanpackages: info: Wrote 60 entries to output Packages file.

交叉比對與檢查之後發現是在 Packages檔案中,其中 Package: libreoffice4.1這個段落居然缺了Section: LibreOffice4.1Priority: optional而其他段落都有,於是筆者手動補上,然後於 Synaptic點選"重新載入"即可,筆者發現的是若 Section欄位沒有資訊,系統會判斷分類到"不明"這個組別。要注意,讀者會遇到錯誤訊息不一定跟筆者一樣。

再補充,若系統內缺少 dpkg-scanpackages這隻指令程式,請補安裝 dpkg-dev這個軟體套件。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gedit文字編輯器:這是 GNOME桌面環境的預設進階文字編輯器,建議先把 gedit偏好設定,看過並設定

Page 243: DebianLinux7GNOME.pdf

一輪。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medit:在套件庫中尋找"medit"。有支援全世界多種的文字系統編碼格式可選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MadEdit:MadEdit這是筆者過去在 MsWindows平台非常愛用的純文字編輯器,是第三方的獨立安裝包裹檔,筆者發現 2009年後沒有再更新的舊版 madedit_0.2.9-1_amd64.deb,居然還能安裝使用於 Debian7GNOME(AMD64)環境。

終端機模式下的文字編輯器"nano":如果正體中文環境有設定好並啓用,那麼有 nano就會呈現簡易中文操作界面,筆者發現可以把古早時期 PE2的操作感覺和習慣帶入 nano的操作情境,所以推薦使用"nano"。

參考圖集:

LibreOffice1

Page 244: DebianLinux7GNOME.pdf

LibreOffice2

MadEdit

Page 245: DebianLinux7GNOME.pdf

nano

參考來源網頁

GnomeOffice - GNOME Wiki!:https://wiki.gnome.org/GnomeOffice

中華民國台灣正體中文標點符號工具列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Traditional Chinese Punctuation Toolbar)http://extensions.openoffice.org/en/node/5713

中華民國台灣正體中文標點符號工具列 for OpenOffice.org 家族http://www.openfoundry.org/of/projects/2223

MadEdit | Free Development software downloads at SourceForge.net: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madedit/

nano (文字編輯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Nano

LibreOffice 辦公套裝軟體 » LibreOffice 正體中文站http://zh-tw.libreoffice.org/download/系統需求(很重要)http://zh-tw.libreoffice.org/download/system-requirements/

List.txt GNOME-Look.org:http://gnome-look.org/content/show.php/List.txt?content=148807

Page 246: DebianLinux7GNOME.pdf

override範例檔案http://ftp.debian.org/debian/indices/override.wheezy.main.gz將 override.wheezy.main.gz解壓縮後會取得一個純文字檔案override.wheezy.main,可以參考其中的 LibreOffice設定,軟體套件很多,各有不同。

Debian Policy Manual - The Debian Archive:2.4 Sections2.5 Prioritieshttp://www.debian.org/doc/debian-policy/ch-archive.html

Debian -- "wheezy" 區域列表:http://packages.debian.org/wheezy/

過時的文章,可以參考部分內容----------deb檔的包裝:http://www.study-area.org/cyril/opentools/opentools/x1447.html

APT HOWTO (Obsolete Documentation) - 基礎設定:http://www.debian.org/doc/manuals/apt-howto/ch-basico.zh-tw.html

摩托學園討論區 • 檢視主題 - 如何用本地端目錄內的 deb 套件群(詳細用法)?:http://moto.debian.tw/viewtopic.php?t=5086----------

SourcesList - Debian Wiki:https://wiki.debian.org/SourcesList

sources.list(5):http://manpages.debian.net/cgi-bin/man.cgi?query=sources.list&apropos=0&sektion=5&manpath=Debian+7.0+wheezy&format=html&locale=en

dpkg-scanpackages(1):http://manpages.debian.net/cgi-bin/man.cgi?query=dpkg-scanpackages&apropos=0&sektion=1&manpath=Debian+7.0+wheezy&format=html&locale=en

Page 247: DebianLinux7GNOME.pdf

27.美工繪圖(含秀圖/圖檔管理軟體)

小畫家的等級:

"gnome-paint",有支援 BMP及其他數種點陣圖格式,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美工繪圖\Gnome繪畫編輯器。

中量型 2D點陣圖繪圖軟體:

pinta,有支援 BMP及其他多種格式,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美工繪圖\Pinta圖片編輯器。

mtPaint,有支援 BMP及其他多種格式,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美工繪圖\mtPaint graphic editor。

重量型 2D點陣圖繪圖軟體:

GIMP,老牌繪圖軟體,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裡頭還有許多 GIMP的外掛插件可以參考選用。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美工繪圖\GNU圖片處理程式(GIMP)。

MyPaint,適合搭配 WACOM繪圖板來使用。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美工繪圖\MyPaint。

2D向量動畫繪圖軟體:

Synfig Studio,請安裝"synfigstudio",全英文介面,render和匯出其它格式功能還在繪圖主視窗不起眼的右上角,得靠讀者自行摸索了。若需要看圖檔和動畫檔的現成範例,請安裝"synfig-examples"。

秀圖/圖檔管理軟體:

圖片檢視器(Eye of GNOME Image Viewer):系統預設已安裝,支援的圖檔格式有:ANI、BMP、GIF、ICO、JPEG/JPG、PCX、PNG、PNM、RAS、SVG、TGA、TIFF、WBMP、XBM、XPM。

Shotwell Photo Manager:系統預設已安裝,支援的圖檔格式有:JPEG、PNG、TIFF、BMP、RAW等等。

gThumb圖片管理工具:在套件庫中搜尋安裝"gthumb",支援的圖檔格式有:JPEG、PNG、TIF、GIF、RAW等等,還可以透過外掛插件增加支援的圖檔格式和功能。

Page 248: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Gnome繪畫編輯器

Page 249: DebianLinux7GNOME.pdf

pinta

Page 250: DebianLinux7GNOME.pdf

mtPaint

MyPaint

Page 251: DebianLinux7GNOME.pdf

Synfig Studio

Page 252: DebianLinux7GNOME.pdf

圖片檢視器(Eye of GNOME Image Viewer)

Shotwell Photo Manager

Page 253: DebianLinux7GNOME.pdf

gThumb圖片管理工具

參考來源網頁

圖形文件格式比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圖形文件格式比較

Comparison of graphics file format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image_file_formats

Synfig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Synfig

Synfig Studio :: Home:http://www.synfig.org/cms/

Page 254: DebianLinux7GNOME.pdf

28.影音

VLC media player:

這是多種平台都有開發的影片檔案播放軟體,但這款軟體目前為止版本的預設值是不能在 root帳號下執行。網路上有小技巧文章寫到用進階純文字編輯器來修改主程式/usr/bin/vlc裡頭的字串"geteuid",改成"getppid"再儲存即可。

gnome-mplayer:

這只是播放介面,要搭配背後的影片解碼核心程式 mplayer,安裝 gnome-mplayer軟體套件的時後會自動牽連 mplayer。

接下來筆者發現,近三年的顯示卡,開始設計成核心顯示晶片組 GPU,也可以開始運算解碼高畫質高流量的影片檔了,但是得搭配專門的驅動程式軟體才行,筆者手邊並沒有多款不同廠牌的新顯卡來交叉比對測出效果,以下資料參考自網路。在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搜尋軟體套件的關鍵字"vdpau"、"vaapi",可以找到多款軟體套件,其中的說明文字有提到,該軟體套件可以跟某些型號的顯示卡晶片組或者整合式晶片組搭配,讓高畫質高流量的影片檔解碼運算轉交由顯示卡晶片組的 GPU負責(以前都是 CPU在運算解碼),然後在 VLC media player、gnome-mplayer的偏好設定中,必須把相關功能開啓或指定選用輸出模式。

VLC選單列\工具\偏好設定\輸入與編解碼器\在確認顯示卡晶片組有支援的前提下可以勾選"使用 GPU加速解碼"。

gnome-mplayer選單列\編輯\偏好設定\播放器\在確認顯示卡晶片組有支援的前提下可以勾選"Enable Video Hardware Support"和"Enable CrystalHD Hardware Support"。這裡要注意的是,"影象輸出"欄位的預設值是"空白",若改成其它字串選項全都有問題而須要改回預設值的話,在欄位內手動把字串刪掉變成空白欄位,再關閉即可。

VLC和 Totem影片播放器,都有支援直接播放 youtuebe網站的影片,從選單列的開啓網址/位置來開,然後輸入 youtube網站的影片原始網址。Totem記得要將"youtuebe瀏覽器"外掛程式打開。

套件庫中還可以找到一些額外的影音解碼元件/函式庫,例如aacskeys(Decrypt all required keys from an AACS protected HD-DVD/Blu-Ray)libbluray-bdj(Blu-ray Disc Java support library (BD-J library))libdvdcss2(Simple foundation for reading DVDs - runtime libraries)等等,都可以嘗試安裝來輔助播放光碟影片。若 VLC、GNOME MPlayer的影音解碼元件/函式庫有安裝足夠的話,例如通常藍光影片光碟內會有個/BDMV/STREAM/路徑,現階段把"STREAM"這個資料夾拖拉到 VLC、GNOME MPlayer視窗內擺放,多媒體播放程式通常會有機會就開始輪番播放"STREAM"裡頭的每一個影音檔,也可以嘗試看看切換播放程式選單的字幕與音訊設定。另外可以參考來源網頁,試試看下載安裝額外加強版的影音解碼元件/函式庫。

Page 255: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VLC media player1

Page 256: DebianLinux7GNOME.pdf

VLC media player2

Page 257: DebianLinux7GNOME.pdf

GNOME MPlayer

Page 258: DebianLinux7GNOME.pdf

GNOME MPlayer2

Page 259: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來源網頁

讓 VLC 在 root 帳號下執行 @ 永˙宗˙看˙視˙界 :: 痞客邦 PIXNET :::http://sean70653.pixnet.net/blog/post/30294668-讓-vlc-在-root-帳號下執行

gnome-mplayer - Gnome MPlayer is a GTK2/GTK3 interface for MPlayer. - Google Project Hosting:http://code.google.com/p/gnome-mplayer/

VDPAU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zh-tw/VDPAU

Video Acceleration API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VAAPI

ATI Avivo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ATI_Avivo

X video extensio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X_video_extension

Crystal HD Video Decoder Drivers | Broadcom:http://zh-tw.broadcom.com/support/crystal_hd/

VideoLAN - libbluray:http://www.videolan.org/developers/libbluray.html

VideoLAN - libaacs:http://www.videolan.org/developers/libaacs.html

VideoLAN - developers – libdvdcss:http://www.videolan.org/developers/libdvdcss.html

libdvdcs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Libdvdcss

VLC Blu-Ray:http://vlc-aacs.whoknowsmy.name/http://vlc-bluray.whoknowsmy.name/

Page 260: DebianLinux7GNOME.pdf

29.CD/DVD燒錄、映像檔掛載和管理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影音\"Brasero"這款預設的燒錄軟體沒有安裝功能增強的插件,請讀者再捕安裝"brasero-cdrkit"這款軟體套件。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furiusisomount"可以讓 Nautilus掛載CD/DVD映像檔。

請注意 Furius ISO Mount目前提供兩個掛載的選項 Fuse和 Loop。若選用 Fuse,請在執行"Furius ISO Mount"之前先到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使用者及群組(使用者設定值)\選取登入中的帳號\進階設定\使用者權限\勾選"掛載使用者層級檔案系統 FUSE"。然後重新登入系統,再執行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Furius ISO Mount。

再來選擇載入程式的選項,Brasero或 Nautilus,看讀者是要燒錄還是只要用檔案管理軟體讀取內容,這裡以 Nautilus為例,側邊欄的"電腦"這個分類下就會出現被掛載起來的 CD/DVD映像檔,可以瀏覽其內容。若選用 Loop,則會在 Nautilus側邊欄的"裝置"這個分類下出現被掛載起來的 CD/DVD映像檔,掛載之前會詢問系統管理者(root)的密碼。

參考圖集:

Brasero

Page 261: DebianLinux7GNOME.pdf

Furius ISO Mount

Page 262: DebianLinux7GNOME.pdf

30.安裝讓系統能執行 32位元軟體的函式庫和 Wine

"Wine"是一款包含了許多仿 Windows DLL和 API系統元件的組件集合軟體套件,可以讓一部分的 Windows應用程式在 linux環境執行時,以為是在 Windows系統環境而執行。要注意的是,筆者發現目前 Debian官方套件庫內的 Wine只有 i386的版本,AMD64的版本的 Wine在執行時,骨子裡會出現提示尋息,寫說要安裝系統架構轉換程式,然後再安裝 i386版本的 Wine。於是筆者只好先摸索出來,怎麼樣在 AMD64架構的系統環境中,安裝並設定好可以執行 i386架構的 linux應用城市的環境,並且能順利執行32位元的應用程式。

首先先確認好當下的系統更新都已經到頂了,非必要的執行中應用程式也請先關閉或停用,接下來 必須修改 幾個 系統設定值和/etc/apt/sources.list裡頭官方套件庫的內容。執行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Root Terminal,執行指令dpkg --print-architecture可以查詢目前主要的 dpkg架構是哪一個。執行指令 dpkg --print-foreign-architectures則可以查詢還支援其他哪些dpkg架構。接下來就是要讓原本只是純 AMD64架構環境的系統,要可以支援安裝,設定與執行 i386架構環境的應用程式。執行指令 dpkg --add-architecture i386,來新增額外要支援的 i386系統架構,"i386"可以換成其他種類的系統架構,只要讀者主機的 CPU硬體支援,/var/lib/dpkg/arch檔案內會出現新增的系統架構字串。

接下來就要開始編輯/etc/apt/sources.list,筆者的範例內容如下:

# deb cdrom:[Debian GNU/Linux 7.1.0 _Wheezy_ - Official Multi-architecture i386/amd64/source DVD #1 20130615-23:45]/ wheezy maindeb [arch=amd64,i386]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deb [arch=amd64,i386] http://security.debian.org/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 [arch=amd64,i386]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non-free contrib maindeb [arch=amd64,i386] http://ftp.tw.debian.org/debian/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 [arch=amd64,i386] http://ftp.debian.org/debian wheezy-backports main contrib non-freedeb [arch=amd64,i386] http://www.deb-multimedia.org wheezy main non-free

由範例可知,先確認該套件庫有提供所需要的系統架構之後,再依其固定格式,填入需要的系統架構名稱。許多第三方套件庫,會提供的系統架構有哪些,其實都不一定。而Debian官方安裝光碟也有提供 i386/AMD64兩用版,這樣讀者手邊兩種系統架構的主機都有的話,就不用 i386/AMD64各燒一片了。字串設定並儲存完畢之後,執行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點選"重新載入"按鈕,讓系統的來源套件庫設定重新確認一次。然後重開 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搜尋並安裝wine,此時會連帶安裝大量要讓 32位元版的應用程式 wine能運作的相關 32位元函式庫。全部安裝完畢後,請先將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Wine configuration的內容設定過一輪,加以客製化,以確認並預估到時可以運作的Windows程式的畫面呈現效果,以及相關參數的配置。筆者成功的運作兩款可以直接點選執行的單一執行檔綠色軟體,babelmap.exe和 babelpad.exe。若讀者有需要查

Page 263: DebianLinux7GNOME.pdf

詢或編輯全世界符合 Unicode規範的電腦文字系統的話,這兩款 Windows軟體相對較跟得上 Unicode規範版本的進度。因為是在 Linux圖形桌面透過仿 Windows函式庫和作業環境的方式直接執行原始的Windows應用程式,所以當然不保證所有的功能全部完全重現,例如筆者發現 SCIM的正體中文輸入就進不去 babelpad.exe的文字編輯區,但是筆者發現可以透過複製貼上的方式將字串貼進去。

參考圖集:

Wine configuration

babelpad.exe

參考來源網頁

Multiarch/HOWTO - Debian Wiki:https://wiki.debian.org/Multiarch/HOWTO

Page 264: DebianLinux7GNOME.pdf

dpkg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Dpkg

目前 Debian 7.1 所支援的系統架構請參考此路徑http://cdimage.debian.org/debian-cd/7.1.0/

Wine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Wine

WineHQ - Run Windows applications on Linux, BSD, Solaris and Mac OS X:http://www.winehq.org/

BabelStone : BabelMap (Unicode Character Map for Windows)http://www.babelstone.co.uk/Software/BabelMap.html

Page 265: DebianLinux7GNOME.pdf

31.字元對應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字元對應表(gucharmap),就相當於MsWindows的"字元對應表"、和 MacOSX的"字元檢視器(字元面板)"。Debian7GNOME內建的 GNOME字元對應表採用的 Unicode資料庫版本 6.1已經很舊了,更新可能要等到下一個 Debian發行版才有機會,此時可以使用Wine+babelmap.exe來當成替代方案。

參考圖集:

字元對應表(gucharmap)

Page 266: DebianLinux7GNOME.pdf

32.搜尋檔案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搜尋檔案...(gnome-search-tool),套件庫中可以找到"gnome-search-tool"這個搜尋工具小軟體套件,就相當於 MacOSX的EasyFind.app那樣,地毯式的掃描搜尋本機檔案系統內的每一個檔案,筆者個人習慣用這個介面來找檔案。要注意的是,"在資料夾中搜尋"選擇"檔案系統","加入""目前提供的選項",選擇"顯示隱藏或備份的檔案或資料夾",然後就可以開始地毯式的找檔案了。

參考圖集:

搜尋檔案...(gnome-search-tool)

Page 267: DebianLinux7GNOME.pdf

33.壓縮/解壓縮檔案管理軟體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壓縮檔管理員(file-roller)、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Xarchiver(xarchiver)。壓縮檔管理員(file-roller)是系統預設安裝的壓縮與解壓縮軟體套件,建議讀者再安裝 Xarchiver,多增加支援幾種壓縮檔案格式。另外要安裝"unrar"、"p7zip"軟體套件當背景程式,才能支援解壓縮 RAR、7z格式。

參考圖集:file-roller

Xarchiver

參考來源網頁

File Rollerhttp://fileroller.sourceforge.net/features.html

File Roller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_Roller

Xarchiverhttp://xarchiver.sourceforge.net/index.html

Xarchiver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Xarchiver

Page 268: DebianLinux7GNOME.pdf

34.虛擬機器軟體 VirtualBox

現在主流電腦的 CPU都有雙核心以上,那麼只要主記憶體足夠(例如有個 8GB以上),其實可以嘗試安裝虛擬機器軟體 VirtualBox,在這套軟體內再安裝第二套作業系統。讓一臺電腦主機硬體同時運作兩套作業系統,共用一張實體網路卡,善用電腦運算資源,何樂而不為?Debian套件庫的版本請依序勾選安裝 virtualbox-ose、virtualbox-ose-guest-x11、virtualbox-guest-additions。若覺得 Debian套件庫的版本較舊,還可以選擇安裝 VirtualBox官方網站提供的 APT套件庫,deb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debian wheezy contrib請記得下載安裝"金鑰檔"和"擴充包"。既然是一個虛擬硬體的軟體套件,當然也會有搭配該虛擬硬體的驅動程式軟體,請注意跟隨安裝於系統內的VBoxGuestAdditions.iso這個檔案。在開始執行 VirtualBox之前,請先到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管理\使用者及群組(使用者設定值)\選取登入中的帳號\進階設定\使用者權限\勾選"使用VirtualBox虛擬化解決方案",並重新登入系統。

參考圖集:

VirtualBox

Page 269: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來源網頁

Downloads – Oracle VM VirtualBox: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

Linux_Downloads – Oracle VM VirtualBox: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Linux_Downloads

Index of /virtualbox/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

VirtualBox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VirtualBox

Page 270: DebianLinux7GNOME.pdf

35.顯示系統硬體資訊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Sysinfo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System Profiler and Benchmark(hardinfo)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系統工具\偏好設定\Hardware Lister(lshw-gtk)

以上 sysinfo、hardinfo、lshw-gtk這三個來自 Debian套件庫的顯示主機硬體的規格型號資訊清單的軟體套件,都有個共同的唯一缺點,就是因為版本較舊,在 USB裝置的資料擷取上,還沒跟上新版 linux核心的改版進度,所以就是 USB裝置的資料抓不到,顯示不出來。等這些軟體套件更新版本也不曉得會等到什麼時候,此時讀者只好先屈就一下在終端機使用指令"lsusb",來察看有關接上主機的 USB裝置的資訊。

參考圖集:

Sysinfo

Page 271: DebianLinux7GNOME.pdf

hardinfo

Page 272: DebianLinux7GNOME.pdf

Hardware Lister

Page 273: DebianLinux7GNOME.pdf

36.螢幕畫面擷取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附屬應用程式\螢幕截圖,這是 Debian7GNOME預設安裝的,不過筆者發現若進入 GNOME3模式桌面,且將驅動程式的顯式效能全開的話,內建的"螢幕截圖"在擷取系統設定值、進階設定值這些視窗畫面會有破圖得狀況,只有在GNOME Classic模式下才正常。還好套件庫內還有另一套螢幕畫面擷取軟體"Shutter",提供的擷取選項更多。

參考圖集:

螢幕截圖

Shutter

Page 274: DebianLinux7GNOME.pdf

37.RAM disk 設定

請使用 root帳號的權限,用純文字編輯器開啓/etc/default/tmpfs這個檔案,然後將 RAMSHM=yes 這一行最開頭的#字號移除掉。再來注意 SHM_SIZE= 這一行,將最開頭的#字號移除掉,等於符號之後填入一串整數數值再存檔即可,這串數值背後的單位是 byte,請讀者再自行估算。例如填入整數數值 1000000000,可以在系統監控\檔案系統\裝置 tmpfs\目錄/run/shm,查閱到總數有九百多 MiB,記得統監控\編輯\偏好設定\檔案系統,要勾選"顯示所有的檔案系統","清單中顯示的程序資訊"所有子項目也請全部勾選。

這樣之後再重開機,/run/shm這個路徑下就便成近 1GB的 RAM disk空間了,然而,原本就存在於/run/shm這個路徑下的檔案,可以無視,那是系統開機時製造的檔案。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最陽春的 RAM disk設定,所以讀者所存放進/run/shm這個路徑下的資料夾與檔案,在重開機後都會消失。沒重開電源的前提下,登出再登入倒是不會。接下來,網路瀏覽器的網頁快取暫存路徑、繪圖軟體的資料檔或交換檔的暫存路徑,都可以指向/run/shm這個路徑之下。

參考來源網頁

Chapter 2. What's new in Debian 7.0:http://www.debian.org/releases/stable/amd64/release-notes/ch-whats-new.en.html#tmpfs-filesystems

mount - What are "/run/lock" and "/run/shm" used for? - Ask Ubuntu:http://askubuntu.com/questions/169495/what-are-run-lock-and-run-shm-used-for

RAM disk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RAM_disk

ramdisk | T客邦 - 我只推薦好東西:http://www.techbang.com/tags/8852

Page 275: DebianLinux7GNOME.pdf

38.Cairo-Dock

這套軟體就相當於 MacOSX的 Dock和 Windows的 Sidebar。只需要勾選 cairo-dock軟體套件,系統自動牽連勾選其他需要的相關套件。筆者建議擺在 GNOME Classic(GNOME 2)模式下的螢幕"右側"來執行玩玩看。因為GNOME(GNOME 3)模式下預設就可以切換出擺在螢幕左側的 Dock了,不需要重複。要玩這套軟體,建議先把顯示卡驅動程式安裝設定正確並且要是可以順利進入GNOME(GNOME 3)模式(可以進入 GNOME(GNOME 3)模式原則上就表示顯示卡驅動程式設定正確)。再來進入 GNOME Classic(GNOME 2)模式,執行 Cairo-Dock之前,前做好前置設定,執行 dconf Editor,進入 org.gnome.metacity路徑下,將 compositing-manager勾選啟用。

再來執行 GNOME應用程式\系統工具\GLX-Dock (使用 OpenGL 的 Cairo-Dock),一開始預設會擺在螢幕的下方,這樣會跟下方的面板重疊到。在 Dock黑色區塊內點選滑鼠右鍵,在彈出式選單內尋找執行"組態"設定子項目,將"螢幕上的位置"可以改為右邊,當然還有其他的設定項目,以及組態設定視窗左下角的"進階模式",可以看過一輪,讀者依個人需求設定成自己喜好的呈現風格。彈出式選單內還有個"電腦啟動時開啟Cairo-Dock"項目,會把 Cairo-Dock加入到"初始啟動程式"。

若因故 Cairo-Dock當掉了,可以用"系統監控"將其"強行終止程序",在找出原因之前,可選用"Cairo-Dock (no OpenGL)",這個執行版本會少一些花俏的特效。若要新增程式或資料夾到 dock上,可以將 GNOME應用程式選單上的應用程式圖示直接拖拉到 dock上擺放,或者將/usr/share/applications/內的桌面組態檔直接拖拉到 dock上擺放,以及將資料夾直接拖拉到 dock上擺放。若覺得畫面左下角的四個預設小桌面很礙眼,而且跟面板右下角的四個工作區的功能重複了,可以在 Cairo-Dock組態\附加程式\取消勾選"切換"桌面。

Page 276: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Cairo-Dock組態 1

Page 277: DebianLinux7GNOME.pdf

Cairo-Dock組態 2

Page 278: DebianLinux7GNOME.pdf

Cairo-Dock組態 3

Page 279: DebianLinux7GNOME.pdf

Cairo-Dock常駐設定 1

Page 280: DebianLinux7GNOME.pdf

Cairo-Dock常駐設定 2

Cairo-Dock設定

參考來源網頁

Dock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zh-tw/Dockhttp://en.wikipedia.org/wiki/Dock_(computing)

List of dock application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dock_applications

Glx-Dock / Cairo-Dock - Composite Manager:http://glx-dock.org/ww_page.php?p=Composite%20Manager&lang=en

Glx-Dock / Cairo-Dock - Accueil:http://www.glx-dock.org/ww_page.php?p=Accueil&lang=en

Page 281: DebianLinux7GNOME.pdf

39.manual pages

Linux系統下許多指令行模式的應用程式幾乎都會夾帶說明文件,然後在終端機模式下輸入模式下輸入: $man 程式名稱就可以在終端機視窗內,在同一個說明文件的"格式"之下,瀏覽該應用程式的說明文件。筆者發現在 Debian的官方套件庫中,居然還有提供翻譯成正體中文版的應用程式說明文件軟體套件"manpages-zh",然而再仔細比對之後,又發現其實中文翻譯版的內容都已經是舊版了,很久沒更新了,所以還是要以英文的最新版 manual pages為準(manual pages內容也是會改版的)。但是對於英文苦手來說,正體中文翻譯版的內容多少還是有些幫助。在 Debian正體中文介面環境安裝了"manpages-zh"套件之後,系統預設就以中文 manual pages優先呈現了。

這裡提供中英文版對照的小技巧,安裝"gman"這個小軟體套件,會在圖形界面下以清單方式列出所有找到的 manual pages,供讀者搜尋並點選閱讀,不過這個套件不會新增 GNOME選單連結圖示,讀者得自行去點選執行/usr/bin/gman這隻程式,gman預設抓取的就是英文版 manual pages。

參考圖集:

manual pages範例 1

Page 282: DebianLinux7GNOME.pdf

manual pages範例 2

Page 283: DebianLinux7GNOME.pdf

gman1

Page 284: DebianLinux7GNOME.pdf

gman2

Page 285: DebianLinux7GNOME.pdf

gman3

gman4

參考來源網頁

Man pag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Man_page

Page 286: DebianLinux7GNOME.pdf

40.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RE)

有一種可以獨立安裝或者解壓縮後可以單獨直接直行的應用軟體,稱為 Java軟體,與Debian Linux平台上的 deb安裝包或者 linux可執行檔不一樣。當 Debian Linux系統上有預先安裝好一套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之後,再經過適當地客製化設定,就可以直行這種所謂的 Java軟體。也就是說,這些 Java應用程式,實際上是依附在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之上執行。

Debian Linux 7(AMD64)在系統安裝好之後,已經預先安裝好 openjdk-6-jre版這套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了,使用者就可以直接安裝或執行OpenJDK 6可以支援的 Java應用程式。Debian官方套件庫還有提供 openjdk-7-jre版可選用。除了 OpenJDK,debian官方套件庫還有提供 gcj-jre這款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這部份留給進階電腦玩家來摸索研究,對一般使用者來說 OpenJDK 6/7就夠用了。

要注意的是,Java應用程式所呈現的視窗風格與圖示和文字字級,會和 GNOME桌面環境有所不同、某一小部份的操作邏輯順序,也可能和 GNOME桌面環境"不"完全一樣、Java應用程式視窗內的文字編碼,也可能和 GNOME桌面環境不一樣,例如 GNOME桌面環境的文字編碼一般預設是 unicode或 UTF-8,而在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環境內可能是 unicode或 UTF-16。所以當讀者要使用安裝、設定、使用 Java應用程式並與 GNOME桌面環境的其它視窗應用程式交換資訊的時後,還是稍微注意一下。

那麼 Java應用程式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這裡假設某套 Java應用程式針對 Java第六版的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設計了最佳化,其他的作業系統平台例如MacOSX、Windows都已經安裝好了 Java第六版的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那麼該 Java應用程式只要開發一次就可以再三個作業系統平台上運作了。

參考來源網頁

Java - Debian Wiki:https://wiki.debian.org/Java

瞭解 Java 技術:http://www.java.com/zh_TW/about/

Page 287: DebianLinux7GNOME.pdf

41.文件閱讀器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辦公\文件檢視器(Evince document viewer):系統預設安裝的軟體套件,支援的文件格式有:Comic Book Archive (.cbr and .cbz)Device Independent file format (.dvi)DjVu (.djvu, .djv)OpenOffice Presentation (.odp)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df)PostScript (.ps)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svg)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tiff, .tif)Other Image Files (.gif, .jpeg, .png)

GNOME選單列\應用程式\辦公\Adobe Reader:第三方獨立安裝的軟體套件,下載網址為:ftp://ftp.adobe.com/pub/adobe/reader/unix/筆者挑選出兩個版本可用,AdobeReader_cht-8.1.7-1.i386.debAdbeRdr9.5.5-1_i386linux_enu.deb官方網站目前為止都只有提供 i386的版本,還沒有 AMD64的版本,不過前文已經都提過了安裝 i386的軟體套件時,所需要的前置作業了,所以就單獨點選執行安裝AdobeReader,其還是會連帶安裝一拖拉庫的 i386函式庫套件。另外要注意,要徹底移除 AdobeReader_cht-8.1.7-1.i386.deb之後,才能裝AdbeRdr9.5.5-1_i386linux_enu.deb。

Page 288: DebianLinux7GNOME.pdf

參考圖集:

Evince document viewer

Page 289: DebianLinux7GNOME.pdf

Adobe Reader

參考來源網頁

Adobe - Adobe Reader : For Unix:http://www.adobe.com/support/downloads/product.jsp?product=10&platform=Unix

Page 290: DebianLinux7GNOME.pdf

42.後話

寫到最後,再提一些筆者的想法,這本書裡頭提到的安裝、設定、使用 Debian Linux 7 GNOME的整個過程,個人的感受是,似乎不太能像 Windows/MacOSX那樣,非常方便的、隨時隨地的就安裝/移除各式各樣的軟體套件。而比較適合的 Linux安裝、設定、使用情境是,一開始就需要先規劃好,在電腦主機上工之前將需要用的 Linux發行版對該主機的軟硬體環境做通盤的測試,該電腦主機安裝好 Linux系統,確認開始上工之後,就"只運作"某幾套版本固定的應用軟體,一直到該主機停工為止。這是現階段運作Linux最保險的方式,同時也表示 Linux適合運作在"客製化"的固定工作模式環境,因為工作模式固定,那麼在運作期間需要的維護成本(軟體的部分),似乎也就不會那麼高了。Linux的軟體套件還有好多好多,像是多媒體影音編輯,2D/3D動畫創作等等,筆者也摸索不完,就讓讀者們繼續探索了。

最後,Debian Linux其實非常缺乏熱心熱血的正體中文翻譯進階電腦玩家,Debian/GNOME還是有很多圖形介面的資訊文字保持為英文原文,有機會的話,Debian/GNOME需要英文程度還不錯的您,幫忙翻譯成符合中華民國臺灣國民習慣使用的正體中文語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