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DNWH 《东南文化》 2021 年第 1 期总第 279 收稿日期 2020-02-10 作者简介 林( 1983—),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展览设计、博物馆观众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解读与重构研究”( 18CKG022 )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考古文物是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在其主要社会职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 角色。随着考古学阐释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物证史法、情境展示法、关联阐释法等已被逐渐应 用到博物馆展陈中。但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在公众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单一视角与多 元需求的矛盾、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 基于考古文物的文化传播需要探索一种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思路,从信息解构、阐 释方法和故事重建等方面入手,以适应愈加多元化的博物馆展示传播需求。构建跨学科阐释模式将 在完善和发展学科体系、提升公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 价值。 关键词:历史类博物馆 展览 考古文物 信息阐释 跨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一、博物馆语境中的考古阐释 本文所探讨的历史类博物馆是指具有地方 通史陈列的综合类博物馆及专题类历史博物馆, 它们展示、传播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是中国博 物馆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中国博物馆协会 2020 年公布的 204 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历史类博物 馆有 130 余家(不包括考古专题类博物馆) 1 ,占 据了大半壁江山。考古文物是历史类博物馆的核 心展品,在其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主要职能 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与考古遗址类博物馆自 成体系的阐释系统不同,考古文物在历史类博物 馆展陈中的解读方式需要适应更加广泛的传播 需求,而基于考古学的阐释方法也在现代博物馆 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 20世纪上半叶,文化历史考古学( cultural-historical archaeology )兴起,标志着考古学由单纯的物质文化 研究向“透物见人”转变,并采用文化功能分析的 方法对考古材料进行研究。 20 世纪 80 年代,过程 考古学( processual archaeology )代表人物路易斯 · 宾福德( Lewis R. Binford )在《追寻人类的过去:解 释考古材料》( In Pursuit of the Past )中提出了考古 学研究和阐释的三个目标:复原文化历史、复原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重建文化过程 2 。以伊恩 · 霍德 Ian Hodder )等为代表的后过程考古学( post-processual archaeology )认为在考古材料的阐释方面, 应该更加关注人类的世界观和认知因素的解读 3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西方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要求 考古学家面向公众,将考古学信息解读作为考古 学公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议题之一。公共考 古学的教育方式从参观者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 出发,希望通过二次阐释改变过去传统博物馆以 专家阐释为依据的“展品视角”,而提倡一种“观 众视角”的展示 4 。中国考古学对阐释的研究起步 20 世纪 50 年代,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通 过考古学研究方向的辩论,提倡建立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考古学体系,提出要反对单纯器物观点, 博物馆新论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 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 161

2021 1 279 161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收稿日期 2020-02-10作者简介 李 林(1983mdash)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展览设计博物馆观众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ldquo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解读与重构研究rdquo(18CKG022)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考古文物是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在其主要社会职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

角色随着考古学阐释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物证史法情境展示法关联阐释法等已被逐渐应

用到博物馆展陈中但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在公众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单一视角与多

元需求的矛盾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

基于考古文物的文化传播需要探索一种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思路从信息解构阐

释方法和故事重建等方面入手以适应愈加多元化的博物馆展示传播需求构建跨学科阐释模式将

在完善和发展学科体系提升公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

价值

关键词历史类博物馆 展览 考古文物 信息阐释 跨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一博物馆语境中的考古阐释

本文所探讨的历史类博物馆是指具有地方

通史陈列的综合类博物馆及专题类历史博物馆

它们展示传播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是中国博

物馆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中国博物馆协会 2020年公布的 204 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历史类博物

馆有 130 余家(不包括考古专题类博物馆)[1]占

据了大半壁江山考古文物是历史类博物馆的核

心展品在其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主要职能

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与考古遗址类博物馆自

成体系的阐释系统不同考古文物在历史类博物

馆展陈中的解读方式需要适应更加广泛的传播

需求而基于考古学的阐释方法也在现代博物馆

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

20世纪上半叶文化历史考古学(cultural-historicalarchaeology)兴起标志着考古学由单纯的物质文化

研究向ldquo透物见人rdquo转变并采用文化功能分析的

方法对考古材料进行研究20世纪 80年代过程

考古学(processual archaeology)代表人物路易斯middot宾福德(Lewis R Binford)在《追寻人类的过去解

释考古材料》(In Pursuit of the Past)中提出了考古

学研究和阐释的三个目标复原文化历史复原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重建文化过程[2]以伊恩middot霍德

(Ian Hodder)等为代表的后过程考古学(post-processual archaeology)认为在考古材料的阐释方面

应该更加关注人类的世界观和认知因素的解读[3]

20世纪 70年代开始西方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要求

考古学家面向公众将考古学信息解读作为考古

学公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议题之一公共考

古学的教育方式从参观者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

出发希望通过二次阐释改变过去传统博物馆以

专家阐释为依据的ldquo展品视角rdquo而提倡一种ldquo观

众视角rdquo的展示[4]中国考古学对阐释的研究起步

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通

过考古学研究方向的辩论提倡建立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考古学体系提出要反对单纯器物观点

博物馆新论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

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李 林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

161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实物遗存来恢复人类历史的

本来面目可谓开启了中国考古学阐释的窗口[5]

然而直到 20世纪 80年代考古遗迹的描述与文

献典籍的考证一直是考古阐释的最主要途径研

究方法单一视野相对狭窄更谈不上面向社会

公众的阐释体系的发展[6]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

阐释的理念和方法已经被中国考古学接受随着

人类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

方法的介入中国考古学越来越多元化发展并

开始吸收和借鉴包括史学研究在内的众多学科

的有益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阐释方法和体

系这些阐释方法已经被逐渐应用到博物馆展陈

中并由此构造出一批基于学术研究并具有广泛

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展览从考古学研究方法和理

论出发纵观近年来中国历史类主题展览主要

有以下三种解读方法

1以物证史法

夏鼐认为ldquo考古学是一门历史科学它研究

的目标对象和观点都和那基本上以文献为根

据的狭义历史学一样rdquo[7]在这种认识和思想的影

响下中国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

都被视作历史学科补经证史的工具在通史或历

史类专题陈列中往往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实物

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ldquo二重证据法rdquo阐释模式即

解读者一方面通过实物展品陈列直接反映不同

时代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结合文献资料讲述

这个时期的人物事件社会演化等历史背景

1959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ldquo中国国家博物

馆rdquo)的ldquo中国通史陈列rdquo就是通过考古文物展示

中国编年史的典型案例展览通过全国各地出土

的文物结合了文献图像等辅助材料展出从 50万年前中国猿人时期开始到公元 1840 年封建社

会末期为止的中国历史发展道路[8]这种标杆式

的陈列模式对历史类博物馆展陈的解读方式产

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近六十年来经久不衰

荣获ldquo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

展览精品奖rdquo的ldquo盛筵mdashmdash见证《史记》中的大西

南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lsquo盛筵rsquo展rdquo)就将这种阐释方法

运用到极致展览以《史记middot西南夷列传》记载的

内容为主线采用文献与文物互证的形式将精

美的文物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诠释其背后的

文化内涵通过高等级青铜礼乐饮食等器物印

证及补充史书记载的关于巴蜀滇夜郎西瓯

骆越等部族或王国的历史故事引领观众见证司

马迁眼中的ldquo大西南rdquo二重证据法在博物馆展览

中是简单便利且行之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而实

物与历史文献之间能否建立一目了然的关联是

这种阐释方式能否成立的关键

2情境阐释法

戈登middot柴尔德(Gordon Childe)认为偶然发现

的散落的考古遗存只能被称为ldquo潜在的考古资

料rdquo对于考古学来说正是我们在房址的地面上

清理出的细碎遗物在墓葬中发现的丧葬明器或

者在其他类似的场景中发现的遗物才可能称为

考古遗存[9]伊恩middot霍德也提出了ldquo情境考古rdquo

(contextual archaeology)的概念强调解释物质文

化需要与发现地的情境相联系并关注随之出土

的其他文物以及物质文化中看似没有联系的方

面[10]针对博物馆语境中的阐释方向明指出对

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最大的对象或最大的价值

自然就是陈列品的实物原件即通过科学的考古

手段获取的出土物以及这些出土物所在的出土

环境(context)甚至可以说这是博物馆的灵魂[11]

情境展示需要构造特定的考古环境更强调遗

物遗迹单元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为观众提供一

个相对完整的信息链条湖南省博物馆的ldquo长沙

马王堆汉墓陈列rdquo(以下简称ldquo马王堆展rdquo)就是情

境展示的典型案例在信息链构建方面先由ldquo考

古发现rdquo导入剖析三个墓葬的发掘始末地层关

系墓室结构再从ldquo生活与艺术rdquo切入分门别类

陈列随葬器物呈现轪侯一家衣食起居状况接

着将ldquo简帛典藏rdquo作为重点文物对其内容与价值

进行深入解读最后通过辛追墓室的情景再现

将展览内容延伸到西汉时期王公贵族对于死后

世界的ldquo永生之梦rdquoldquo马王堆展rdquo的情境展示方式

或许是考古学家眼中的范式但这种个案在大多

数博物馆的通史陈列或非考古发现类主题性陈

列中并不常见考古文物往往是以历史发展脉络

中信息单元的形式存在超越其本体信息的环

境遗址伴生出土物等整体性和相关性也就难

以体现了

3关联阐释法

情境阐释法强调的关联性主要建立在某个

特定的考古环境中可以说是田野考古视野下

ldquo微观rdquo层面的联系而时下学界提出的ldquo关联阐

释法rdquo是将考古文物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文化

背景下构建信息链正如徐良高对ldquo现象关联rdquo的

描述ldquo建立现象之间的关联对一个行为事件

过程和历史片断等进行整体陈述建构是一种研

究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片段中相关

162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因素的关联性的复原rdquo[12]近年来这种关联式主

题展览已经成为考古文物类展览的主要趋势

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ldquo大美亚细亚mdashmdash

亚洲文明展rdquo集中展示了亚洲地区 49个国家 400余件精品文物展览采用了ldquo多元文明并置古今

文明相通rdquo两条主线展示亚洲各国文明多元共

生的特征凸显各文明之间对话交流互鉴的轨

迹反映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以及和而不同和平

相处的亚洲文化考古文物在此展览中成为文明

发展交流和交融的历史过程见证者使不同时

代地域文化的遗址遗迹遗物之间产生联系

从而形成与主题关联的信息链条帮助观众建立

更完整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二展览传播的问题及瓶颈

上述案例表明考古阐释的方法已经被广泛

应用到历史类博物馆的展品解读中并且在提升

展览内容品质促进知识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用就历史类博物馆展陈的信息传播现状而言

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与公众需求之

间仍然存在沟通与交流的障碍致使考古文物的

价值无法被充分解读和传播根据四川大学课题

组对全国二十余个历史类博物馆基本陈列主题

性临时展览的策展人访谈以及观众调研发现主

要矛盾与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视角与多元需求的矛盾

在很长一段时期考古文物更像是考古学的

ldquo独享rdquo资源而博物馆展陈唯一的资料来源就是

考古报告考古学论文等研究成果以考证描述

为主的研究方法导致解读内容局限于考古文物

资料的本体信息既无法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

展示视角也无法深入解读其内涵价值及其背

后的文化思想难以达到ldquo透物见人rdquo的阐释目

标在大多数地方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

物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地方历史编年的实物证据

但正如陈淳指出ldquo对于其他学科的学者和普通

公众而言他们的兴趣可能不限于历史编年而

可能更多涉及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

济宗教社会结构和美学意识等方面的知识rdquo[13]

课题组在对ldquo盛筵rdquo展ldquo花重锦官城mdashmdash成都历

史文化陈列middot古代篇rdquo(以下简称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

展)等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的调查中发现

观众对考古文物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

的特点在ldquo盛筵rdquo展中观众在面对各种带有西

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时他们的主要兴趣集

中在器物的独特造型及其在宗教礼仪方面的文

化功能而很少将其与《史记》文献相关联[14]而

在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展的唐宋展厅中大多数观众被

重点文物mdashmdash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吸引但他

们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伎乐俑的乐器装束肢

体动作等艺术细节而基本没有从这组文物的陈

列中了解五代时期成都的文化艺术地位[15]在类

似的案例中尽管策展人精心构建了展览主题

故事线和信息链却难以将展览的核心思想贯穿

到每一件考古文物的解读中也未能根据观众需

求提供层次更加丰富的学科视角最终给观众留

下的展览印象也就与传统的器物主导型展览没

有区别

2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

有学者指出考古学作为一门材料学科(经

验学科)立足于研究实物材料探索未知的时

代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广泛地收集材料

分析材料然后形成认识其研究过程也就必然

带有归纳的特点[16]ldquo归纳rdquo的方法更注重材料本

身的真实性分析方法的严谨性以及推理归纳的

逻辑性而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观众很难被引

入到这种抽丝剥茧般的学科思维中策展人直接

利用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更多是结论性的归纳并

非过程性的推导由此构建的展览信息链结构更

倾向于从宏观到微观从结论到论据大多数观

众的认知习惯却恰恰相反mdashmdash他们处于三维空

间中自由行动大多不会按照ldquo主题mdash单元mdash展

项mdash展品rdquo的逻辑顺序吸纳展览内容而更习惯

于从自己感兴趣的细节之处形成对展览的总体

印象约翰middot福尔克(John H Falk)林恩middot迪尔金

(Lynn D Dierking)在对观众阅读习惯的分析中认

为ldquo无论展览设计团队如何尽心竭力希望给参

观者呈现出一个逻辑结构清楚的完整展览但观

众却从不按照理想化的参观顺序去观看展览即

便有的博物馆通过参观路线的设置lsquo强迫rsquo观众

按照既定顺序参观参观者也完全可能选择忽略

某些不感兴趣的环节rdquo[17]主题性展览的策展人

大多具有高屋建瓴的策展理念并对展览传播目

标有着自己的期许ldquo盛筵rdquo展策展人希望促使观

众对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特征形成开放性的思考

和理解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

精华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lsquo人与神rsquo展rdquo)策展人希望引

起观众对现实社会信仰缺失现象的反思ldquo秦蜀

之路青铜文明特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秦蜀之路展rdquo)策

展人希望观众深入了解青铜器背后的文化交流

而观众调查的结果却揭示了这些主题性展览在

163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传播终端最突出的问题恰恰是观众无法触及策

展人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

3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考古解读方

法的确可以让观众在展览中学习更多知识无论

是关于考古文物本身的价值还是文物背后的环

境时代人物事件都值得学习但博物馆教育

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理解而更需要让

观众在行为发展灵感创意态度价值等方面得

到启发[18]ldquo阐释之父rdquo弗里曼middot提尔顿(FreemanTilden)认为博物馆阐释是ldquo一种教育活动其目

标应该是通过原始物件亲身经历以及丰富的媒

介手段达到启发揭示价值意义和关系而非

仅仅将客观事实简单化地告诉观众rdquo[19]然而这

种开放性探索性启迪性的教育理念似乎与传

统考古学追求实证的目标有些格格不入严谨的

考古学者更倾向于总结ldquo有什么rdquoldquo是什么rdquo而在

对待ldquo假设rdquoldquo演绎rdquo时大多持有小心翼翼的态

度对社会公众具有启迪意义的ldquo为什么rdquo的解释

则显得过于谨小慎微这种学科研究态度对博物

馆展陈中考古文物解读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展览内容往往对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尽量回避

对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避而不谈中规中矩式的

解读固然不会ldquo犯错rdquo却使展览缺失了一些更加

开放的想象空间也让观众失去了参与探索独

立思考的机会因为学术争议的问题即便是在

获得广泛认可的ldquo马王堆展rdquo中对让人充满遐想

的T形帛画等重点文物的解读也只能保持一种谨

慎的中立态度点到即止的阐释方式导致的结果

就是令观众始终无法在展览中触及一个核心问

题的思考汉代人穷极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永

生世界到底是什么

三跨学科解读的基本思路

以考古学为核心的文物信息解读包括多个

层次从最基本的考古资料遗存现象之间的关

系到遗址之间的文化类型解读再到历史片断

的文化过程重建最后上升到社会历史复原的宏

观研究这些基础理论的构建对博物馆展陈的解

读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已经在浙江跨湖桥遗

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等考古专题类博物馆的展

陈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于绝大多数历史类博物

馆而言考古文物的个体解读必须服从于展览主

题与故事线的基本需求很难为考古学提供一个

充分体现其学科研究体系的ldquo独角戏rdquo舞台从大

众传播的角度而言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

族学民俗学艺术史学等学科概念越来越受到

策展人青睐同一类型展览中多种学科视角并存

的方式也初见端倪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学科

进步的标志展览阐释的多元化是公众传播的需

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也就成为必然的发展

趋势

1信息解构多学科的策展视角

多学科对考古文物的研究首先带来的是策展

视角变化2018 年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he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ldquo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

的青铜器收藏rdquo(Mirroring Chinarsquos PastEmperorsand Their Bronzes)把青铜器的收藏者及其收藏哲

学作为展览的主线勾勒出一部贯穿千年的青铜

器收藏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大型青铜器展

览ldquo盛筵rdquo展充分利用二重证据法将器物文献

相互对应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秦汉时期西南

夷文化的窗口成都博物馆的ldquo秦蜀之路展rdquo以青

铜器背后的文化碰撞交流为主线以考古学重

建的历史观讲述青铜时代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与

融合而四川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推出的ldquo人与神rdquo

展则以宗教人类学为基础通过对南方丝绸之路

上各文化的ldquo神器rdquo祭祀方式的解读探讨中国

西南地区宗教与信仰的形成问题在同一年四

个青铜器展览分别以四种学科视角为观众开启

了认知考古文物的新窗口可以说是学术研究与

策展理念共同进步的成果契合了当代社会日趋

多元化的公众传播需求跨学科阐释不仅有利于

形成更加丰富的策展视角也可在同一个展览中

构建多层次的主题解读2019 年西藏自治区在

布达拉宫举办的ldquo历史的见证rdquo主题展以ldquo七组国

宝七个故事献礼祖国七十华诞rdquo为展览主线

分别从史前文化交流交通贸易史音乐史政治

制度史工艺美术史军事战争史等不同学科视

角对七组重点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跨

学科解读共同形成了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展览

主题的支撑多元化的阐释视角有利于在信息终

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让观众获得更丰富的展览

体验从而增强观众对展览主题和内容的理解

2阐释方法多层次的个体文物解读

苏珊middot皮尔斯(Susan M Pearce)在关于博物

馆收藏的考古文物阐释的论述中将考古文物的

信息分为物理特征文化背景意义和价值三个

层次[20]一件考古文物的信息内涵如此丰富即

便有充分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也无法将其在一

个主题性展览中全面解读因此对考古文物的

164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个体信息解构再通过对同类或非同类关联性文

物的共性研究提炼使其融入层次更加丰富的

展览主题和故事线中这是策展人需要完成的工

作课题组在对ldquo人与神rdquo展的调查研究中针对

大多数观众观展后无法理解ldquo人与神rdquo主题内涵

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重构展览原有的叙述方

式首先让参与实验的观众寻找他们认为最有

ldquo神性rdquo的展品其次让观众通过典型案例的分

析观察并记录这些带有宗教和礼仪性质的青铜

器ldquo非同寻常rdquo之处最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向

展览的主题mdashmdash请观众用文物讲述人与神的关

系这次综合了考古学宗教人类学和艺术史学

三种学科视角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观众不仅

可以顺利参与完成活动还在讨论环节提出了一

些创见性的想法例如参与一件滇文化代表性

器物ldquo虎鹿牛青铜贮贝器rdquo分析实验的观众不仅

说出ldquo神来源于生活rdquo的观点还联想到古滇国人

想通过这件文物表达战胜自然威胁建立新的社

会秩序等愿望[21]虽然这次实验是人为干预了展

览原有的解读方式无法证明新的阐释方法在没

有专人引导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行之有效但从最

终效果来看这种多层次的开放式的从现象到

本质的推导过程可能更有利于观众构建自己对

展览的理解

3故事重建开放式的启发教育

近年来基于艺术史和思想史的墓葬图像研

究基于艺术史和宗教史的宗教遗存研究基于

民族史的文化交流研究等方面已经开始渗入到

历史时期考古文物解读的各个层面并由此衍生

出对文物背后的政治体系社会肌理文化交流

艺术流变思想演变的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无疑

为博物馆展览对考古文物的阐释提供了更加有

力的学术支撑但不同学科之间的语言方法观

点又如何在展览中兼容仍然是值得讨论的问

题面对公众教育的任务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

一些观点和方法可能更适用于学科之间的融合

伊恩middot霍德认为实物的ldquo文本rdquo必须面向众多的

ldquo阅读rdquo和ldquo解释rdquo考古学的研究没有必要达成什

么结论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可能的一个后过

程主义的工作或博物馆展览可以通过一场达至

顶点的争论引导读者ldquo你想的是什么rdquo[22]这种

解读方式虽然难以得到考古学家或其他学科专

家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完全认同却为观众留下了

较多独立思考并产生自身价值判断的空间例

如四川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对汉代画像石棺图

像的故事化解读就是将跨学科研究和大众传播

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演绎方式此石棺头部刻双

阙尾部刻托月持矩的女娲和托日持规的伏羲

右侧为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左侧为鸟啄鱼以

及四人相对的画面中间二人执手而立其间竖

刻两行隶书ldquo东海太守良中李少君rdquo以丰富而质

朴的画面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精神信仰及灵魂观

念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众多对类似

材料的研究成果中王煜综合运用图像阐释(艺

术史)文献研究(历史学)类型比较(考古学)的

方法解读石棺画像内涵提出在东汉时期已经形

成一个以昆仑天门西王母为中心的升仙信仰

体系[23]为展览解读提供了学术支撑策展人经

过对学术材料综合分析后将石棺画像的相关信

息分解为四个简单问题(1)汉代人为何要刻制

这样的图像(2)四幅画像之间体现了怎样的相

互关系(3)图像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4)汉代人追求的极乐与不朽到底是什么作

为升仙媒介的方士李少君掌握升仙资格的西王

母象征天门的双阙以及天界之神伏羲女娲等

元素在石棺上逐一出现一个汉代升仙的故事由

此展开ldquo东汉时期泸州合江的一位官吏醉心于

修仙问道寻求不朽之法一日在梦中得见深受

汉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服下他赐予的仙丹

飞升前往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获得升仙资格后

通过天门来到天界在伏羲女娲的引领下见到

了汉人信仰的最高神祇mdashmdash天帝太一梦醒后

官吏将其似幻似真的所见所闻令工匠刻画在了

石棺之上rdquo这个故事的讲述并不完全依赖于某

一个学科的研究体系而是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和

历史观引导观众探索历史真相观众调查的结果

显示85以上的观众认为这种重新构建的通俗

化演绎方式有助于他们对石棺内涵的理解[24]对

于以跨学科解读为主要阐释途径的学术性展览

而言一个ldquo好rdquo的故事既是将多学科语言进行

ldquo融合rdquo的媒介也是更有利于公众ldquo进入rdquo的开放

式学习平台

四小结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类博物馆的关系根深蒂

固其学科理念的发展一直在影响博物馆展陈阐

释体系和方法构建在多元学科蓬勃发展人文

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考古文物已

不再是考古学的ldquo独享rdquo资源社会公众对考古文

物内涵和价值的诉求也远远超出了传统考古学

的研究范畴在史前考古研究领域在体质人类

165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

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下基于跨学科研究的阐释

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历史时期考古学似乎还处

于ldquo犹抱琵琶半遮面rdquo的状态很多人有着关于考

古学必须建立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理论和方

法的执着这使考古学在研究诸多历史时期问题

时面临瓶颈在新形势下面对日益丰富的博物

馆展览类型以及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考古学

何不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冲破学科之

间的藩篱与其他学科之间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与互鉴正如霍巍王煜关于ldquo破戒rdquo与ldquo守戒rdquo的

论述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未来应该成为ldquo一支

主要力量甚至在有些领域中将担任主角与其

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美术史宗教史民族史等

一起构建那些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的

历史叙事rdquo[25]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基于考古

文物的文化阐释更需要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

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思路其构建过程有利于考古

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思路和学术方向的拓

展也能在公众传播方面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

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EBOL][2020-12-22][20212-01-05]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2content_5572151htm

[2]﹝美﹞路易斯middot宾福德著陈胜前译《追寻人类的过去

解译考古材料》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3]﹝美﹞伊恩middot霍德特middot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岳

麓书社2005年

[4]John H FalkJ J KoranLynn D Dierking amp L P Dreblow Redicting Visitor Behavior Curator1985(19)

45-62[5]严文明《走向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9

[6]惠夕平《论考古阐释与中国考古学实践》《郑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夏鼐《什么是考古学》《考古》1984年第10期

[8]《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1959年第10期

[9]﹝英﹞戈登middot柴尔德著方辉方堃杨译《历史的重建考

古材料的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25页

[10]﹝英﹞肯middot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岳

麓书社2005年第44页

[11]方向明《从考古到历史类博物馆基于考古学的解读

和 展 示》中 国 考 古 网 [EBOL][2018-06-11][2020-02-01] httpwwwkaogucncngonggongkaogu2018061162212html

[12]徐良高《考古学研究中的解读与建构mdashmdash关于考古

学本体理论的一些思考》何弩主编《李下蹊华mdashmdash庆

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17年

第40页

[13]陈淳《中国考古学 80年》《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

1期

[14]结论取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ldquo盛筵rdquo观众调查报

告》调查人周茜茜刘雨曦等调查时间2018年1月

4日

[15]结论取自《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观众调

查报告》调查人魏丹意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19年5月12日

[16]陈胜前《当代考古学概念的构建》《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

[17]John H FalkLynn D Dierking The Museum Experi

ence WashingtonDCWhalesback Books199267[18]﹝英﹞艾琳middot胡珀-格林希尔著蒋臻颖译《博物馆与教

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

第47页

[19]Freeman Tilden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third edi

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ChapellHill19778

[20]Susan M Pearce Interpreta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3129[21]结论取自《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

华展rdquo调查报告》调查者刘雨曦任琳陈家宝周茜

茜调查时间2017年12月23日

[22]同[8]第26页

[23]王煜《汉代太一信仰的图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3期

[24]结论取自《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酒香花韵rdquo观众调查

报告》调查人周茜茜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20年

11月18日

[25]霍巍王煜《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煜

主编《文物文献与文化mdashmdash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66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Archaeological Relics in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LI Li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core exhibits of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museumrsquos cor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researching displaying and educating With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concepts in archaeology methods such asmaterial evidence contextual display and related interpre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museum exhibition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aeology is still facing the dilemmabetween single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ple needs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hibition philosophy and scholarly norms and public learning To well perform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ir archaeological relicshistory museums should explore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pproach of 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ocus on information decod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and storyline rebuilding so as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ng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ve mode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maximize the social value of archaeologicalrelics

Key words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relics interpret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责任编辑张 蕾校对王 霞)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

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

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全文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 2009 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

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

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

现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主要栏目

有东南论坛遗产保护理论考古探索地域文

明博物馆新论专题研究域外广角等

《东南文化》真诚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尤其欢

迎有关遗产保护和相关学科探索的理论文章现

将稿件格式启事如下

一今后凡投寄我刊的文稿敬请作者提供

电子文本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dnwhchinajournal

netcn并请参照本刊文章的基本格式提供文章

的关键词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

编码联系方式等)

二来稿以一万字内为宜并要求文字精炼

标题准确层次清晰资料新颖观点鲜明引文

准确注释一律放在文末并注明详细出处线图

拓片及照片质量精美

三自收稿之日起编辑部将尽快给作者答

复来稿处理意见如超过六个月未收到采用通

知作者可另行处理稿件并告知我刊

四本刊将已刊内容提供网站和知网等数据

库传播为维护作者的权益免生著作权纠纷凡

不愿同时上网传播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予以声明

《东南文化》编辑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

167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实物遗存来恢复人类历史的

本来面目可谓开启了中国考古学阐释的窗口[5]

然而直到 20世纪 80年代考古遗迹的描述与文

献典籍的考证一直是考古阐释的最主要途径研

究方法单一视野相对狭窄更谈不上面向社会

公众的阐释体系的发展[6]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

阐释的理念和方法已经被中国考古学接受随着

人类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

方法的介入中国考古学越来越多元化发展并

开始吸收和借鉴包括史学研究在内的众多学科

的有益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阐释方法和体

系这些阐释方法已经被逐渐应用到博物馆展陈

中并由此构造出一批基于学术研究并具有广泛

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展览从考古学研究方法和理

论出发纵观近年来中国历史类主题展览主要

有以下三种解读方法

1以物证史法

夏鼐认为ldquo考古学是一门历史科学它研究

的目标对象和观点都和那基本上以文献为根

据的狭义历史学一样rdquo[7]在这种认识和思想的影

响下中国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

都被视作历史学科补经证史的工具在通史或历

史类专题陈列中往往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实物

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ldquo二重证据法rdquo阐释模式即

解读者一方面通过实物展品陈列直接反映不同

时代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结合文献资料讲述

这个时期的人物事件社会演化等历史背景

1959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ldquo中国国家博物

馆rdquo)的ldquo中国通史陈列rdquo就是通过考古文物展示

中国编年史的典型案例展览通过全国各地出土

的文物结合了文献图像等辅助材料展出从 50万年前中国猿人时期开始到公元 1840 年封建社

会末期为止的中国历史发展道路[8]这种标杆式

的陈列模式对历史类博物馆展陈的解读方式产

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近六十年来经久不衰

荣获ldquo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

展览精品奖rdquo的ldquo盛筵mdashmdash见证《史记》中的大西

南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lsquo盛筵rsquo展rdquo)就将这种阐释方法

运用到极致展览以《史记middot西南夷列传》记载的

内容为主线采用文献与文物互证的形式将精

美的文物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诠释其背后的

文化内涵通过高等级青铜礼乐饮食等器物印

证及补充史书记载的关于巴蜀滇夜郎西瓯

骆越等部族或王国的历史故事引领观众见证司

马迁眼中的ldquo大西南rdquo二重证据法在博物馆展览

中是简单便利且行之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而实

物与历史文献之间能否建立一目了然的关联是

这种阐释方式能否成立的关键

2情境阐释法

戈登middot柴尔德(Gordon Childe)认为偶然发现

的散落的考古遗存只能被称为ldquo潜在的考古资

料rdquo对于考古学来说正是我们在房址的地面上

清理出的细碎遗物在墓葬中发现的丧葬明器或

者在其他类似的场景中发现的遗物才可能称为

考古遗存[9]伊恩middot霍德也提出了ldquo情境考古rdquo

(contextual archaeology)的概念强调解释物质文

化需要与发现地的情境相联系并关注随之出土

的其他文物以及物质文化中看似没有联系的方

面[10]针对博物馆语境中的阐释方向明指出对

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最大的对象或最大的价值

自然就是陈列品的实物原件即通过科学的考古

手段获取的出土物以及这些出土物所在的出土

环境(context)甚至可以说这是博物馆的灵魂[11]

情境展示需要构造特定的考古环境更强调遗

物遗迹单元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为观众提供一

个相对完整的信息链条湖南省博物馆的ldquo长沙

马王堆汉墓陈列rdquo(以下简称ldquo马王堆展rdquo)就是情

境展示的典型案例在信息链构建方面先由ldquo考

古发现rdquo导入剖析三个墓葬的发掘始末地层关

系墓室结构再从ldquo生活与艺术rdquo切入分门别类

陈列随葬器物呈现轪侯一家衣食起居状况接

着将ldquo简帛典藏rdquo作为重点文物对其内容与价值

进行深入解读最后通过辛追墓室的情景再现

将展览内容延伸到西汉时期王公贵族对于死后

世界的ldquo永生之梦rdquoldquo马王堆展rdquo的情境展示方式

或许是考古学家眼中的范式但这种个案在大多

数博物馆的通史陈列或非考古发现类主题性陈

列中并不常见考古文物往往是以历史发展脉络

中信息单元的形式存在超越其本体信息的环

境遗址伴生出土物等整体性和相关性也就难

以体现了

3关联阐释法

情境阐释法强调的关联性主要建立在某个

特定的考古环境中可以说是田野考古视野下

ldquo微观rdquo层面的联系而时下学界提出的ldquo关联阐

释法rdquo是将考古文物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文化

背景下构建信息链正如徐良高对ldquo现象关联rdquo的

描述ldquo建立现象之间的关联对一个行为事件

过程和历史片断等进行整体陈述建构是一种研

究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片段中相关

162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因素的关联性的复原rdquo[12]近年来这种关联式主

题展览已经成为考古文物类展览的主要趋势

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ldquo大美亚细亚mdashmdash

亚洲文明展rdquo集中展示了亚洲地区 49个国家 400余件精品文物展览采用了ldquo多元文明并置古今

文明相通rdquo两条主线展示亚洲各国文明多元共

生的特征凸显各文明之间对话交流互鉴的轨

迹反映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以及和而不同和平

相处的亚洲文化考古文物在此展览中成为文明

发展交流和交融的历史过程见证者使不同时

代地域文化的遗址遗迹遗物之间产生联系

从而形成与主题关联的信息链条帮助观众建立

更完整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二展览传播的问题及瓶颈

上述案例表明考古阐释的方法已经被广泛

应用到历史类博物馆的展品解读中并且在提升

展览内容品质促进知识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用就历史类博物馆展陈的信息传播现状而言

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与公众需求之

间仍然存在沟通与交流的障碍致使考古文物的

价值无法被充分解读和传播根据四川大学课题

组对全国二十余个历史类博物馆基本陈列主题

性临时展览的策展人访谈以及观众调研发现主

要矛盾与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视角与多元需求的矛盾

在很长一段时期考古文物更像是考古学的

ldquo独享rdquo资源而博物馆展陈唯一的资料来源就是

考古报告考古学论文等研究成果以考证描述

为主的研究方法导致解读内容局限于考古文物

资料的本体信息既无法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

展示视角也无法深入解读其内涵价值及其背

后的文化思想难以达到ldquo透物见人rdquo的阐释目

标在大多数地方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

物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地方历史编年的实物证据

但正如陈淳指出ldquo对于其他学科的学者和普通

公众而言他们的兴趣可能不限于历史编年而

可能更多涉及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

济宗教社会结构和美学意识等方面的知识rdquo[13]

课题组在对ldquo盛筵rdquo展ldquo花重锦官城mdashmdash成都历

史文化陈列middot古代篇rdquo(以下简称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

展)等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的调查中发现

观众对考古文物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

的特点在ldquo盛筵rdquo展中观众在面对各种带有西

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时他们的主要兴趣集

中在器物的独特造型及其在宗教礼仪方面的文

化功能而很少将其与《史记》文献相关联[14]而

在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展的唐宋展厅中大多数观众被

重点文物mdashmdash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吸引但他

们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伎乐俑的乐器装束肢

体动作等艺术细节而基本没有从这组文物的陈

列中了解五代时期成都的文化艺术地位[15]在类

似的案例中尽管策展人精心构建了展览主题

故事线和信息链却难以将展览的核心思想贯穿

到每一件考古文物的解读中也未能根据观众需

求提供层次更加丰富的学科视角最终给观众留

下的展览印象也就与传统的器物主导型展览没

有区别

2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

有学者指出考古学作为一门材料学科(经

验学科)立足于研究实物材料探索未知的时

代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广泛地收集材料

分析材料然后形成认识其研究过程也就必然

带有归纳的特点[16]ldquo归纳rdquo的方法更注重材料本

身的真实性分析方法的严谨性以及推理归纳的

逻辑性而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观众很难被引

入到这种抽丝剥茧般的学科思维中策展人直接

利用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更多是结论性的归纳并

非过程性的推导由此构建的展览信息链结构更

倾向于从宏观到微观从结论到论据大多数观

众的认知习惯却恰恰相反mdashmdash他们处于三维空

间中自由行动大多不会按照ldquo主题mdash单元mdash展

项mdash展品rdquo的逻辑顺序吸纳展览内容而更习惯

于从自己感兴趣的细节之处形成对展览的总体

印象约翰middot福尔克(John H Falk)林恩middot迪尔金

(Lynn D Dierking)在对观众阅读习惯的分析中认

为ldquo无论展览设计团队如何尽心竭力希望给参

观者呈现出一个逻辑结构清楚的完整展览但观

众却从不按照理想化的参观顺序去观看展览即

便有的博物馆通过参观路线的设置lsquo强迫rsquo观众

按照既定顺序参观参观者也完全可能选择忽略

某些不感兴趣的环节rdquo[17]主题性展览的策展人

大多具有高屋建瓴的策展理念并对展览传播目

标有着自己的期许ldquo盛筵rdquo展策展人希望促使观

众对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特征形成开放性的思考

和理解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

精华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lsquo人与神rsquo展rdquo)策展人希望引

起观众对现实社会信仰缺失现象的反思ldquo秦蜀

之路青铜文明特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秦蜀之路展rdquo)策

展人希望观众深入了解青铜器背后的文化交流

而观众调查的结果却揭示了这些主题性展览在

163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传播终端最突出的问题恰恰是观众无法触及策

展人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

3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考古解读方

法的确可以让观众在展览中学习更多知识无论

是关于考古文物本身的价值还是文物背后的环

境时代人物事件都值得学习但博物馆教育

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理解而更需要让

观众在行为发展灵感创意态度价值等方面得

到启发[18]ldquo阐释之父rdquo弗里曼middot提尔顿(FreemanTilden)认为博物馆阐释是ldquo一种教育活动其目

标应该是通过原始物件亲身经历以及丰富的媒

介手段达到启发揭示价值意义和关系而非

仅仅将客观事实简单化地告诉观众rdquo[19]然而这

种开放性探索性启迪性的教育理念似乎与传

统考古学追求实证的目标有些格格不入严谨的

考古学者更倾向于总结ldquo有什么rdquoldquo是什么rdquo而在

对待ldquo假设rdquoldquo演绎rdquo时大多持有小心翼翼的态

度对社会公众具有启迪意义的ldquo为什么rdquo的解释

则显得过于谨小慎微这种学科研究态度对博物

馆展陈中考古文物解读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展览内容往往对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尽量回避

对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避而不谈中规中矩式的

解读固然不会ldquo犯错rdquo却使展览缺失了一些更加

开放的想象空间也让观众失去了参与探索独

立思考的机会因为学术争议的问题即便是在

获得广泛认可的ldquo马王堆展rdquo中对让人充满遐想

的T形帛画等重点文物的解读也只能保持一种谨

慎的中立态度点到即止的阐释方式导致的结果

就是令观众始终无法在展览中触及一个核心问

题的思考汉代人穷极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永

生世界到底是什么

三跨学科解读的基本思路

以考古学为核心的文物信息解读包括多个

层次从最基本的考古资料遗存现象之间的关

系到遗址之间的文化类型解读再到历史片断

的文化过程重建最后上升到社会历史复原的宏

观研究这些基础理论的构建对博物馆展陈的解

读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已经在浙江跨湖桥遗

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等考古专题类博物馆的展

陈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于绝大多数历史类博物

馆而言考古文物的个体解读必须服从于展览主

题与故事线的基本需求很难为考古学提供一个

充分体现其学科研究体系的ldquo独角戏rdquo舞台从大

众传播的角度而言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

族学民俗学艺术史学等学科概念越来越受到

策展人青睐同一类型展览中多种学科视角并存

的方式也初见端倪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学科

进步的标志展览阐释的多元化是公众传播的需

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也就成为必然的发展

趋势

1信息解构多学科的策展视角

多学科对考古文物的研究首先带来的是策展

视角变化2018 年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he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ldquo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

的青铜器收藏rdquo(Mirroring Chinarsquos PastEmperorsand Their Bronzes)把青铜器的收藏者及其收藏哲

学作为展览的主线勾勒出一部贯穿千年的青铜

器收藏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大型青铜器展

览ldquo盛筵rdquo展充分利用二重证据法将器物文献

相互对应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秦汉时期西南

夷文化的窗口成都博物馆的ldquo秦蜀之路展rdquo以青

铜器背后的文化碰撞交流为主线以考古学重

建的历史观讲述青铜时代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与

融合而四川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推出的ldquo人与神rdquo

展则以宗教人类学为基础通过对南方丝绸之路

上各文化的ldquo神器rdquo祭祀方式的解读探讨中国

西南地区宗教与信仰的形成问题在同一年四

个青铜器展览分别以四种学科视角为观众开启

了认知考古文物的新窗口可以说是学术研究与

策展理念共同进步的成果契合了当代社会日趋

多元化的公众传播需求跨学科阐释不仅有利于

形成更加丰富的策展视角也可在同一个展览中

构建多层次的主题解读2019 年西藏自治区在

布达拉宫举办的ldquo历史的见证rdquo主题展以ldquo七组国

宝七个故事献礼祖国七十华诞rdquo为展览主线

分别从史前文化交流交通贸易史音乐史政治

制度史工艺美术史军事战争史等不同学科视

角对七组重点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跨

学科解读共同形成了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展览

主题的支撑多元化的阐释视角有利于在信息终

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让观众获得更丰富的展览

体验从而增强观众对展览主题和内容的理解

2阐释方法多层次的个体文物解读

苏珊middot皮尔斯(Susan M Pearce)在关于博物

馆收藏的考古文物阐释的论述中将考古文物的

信息分为物理特征文化背景意义和价值三个

层次[20]一件考古文物的信息内涵如此丰富即

便有充分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也无法将其在一

个主题性展览中全面解读因此对考古文物的

164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个体信息解构再通过对同类或非同类关联性文

物的共性研究提炼使其融入层次更加丰富的

展览主题和故事线中这是策展人需要完成的工

作课题组在对ldquo人与神rdquo展的调查研究中针对

大多数观众观展后无法理解ldquo人与神rdquo主题内涵

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重构展览原有的叙述方

式首先让参与实验的观众寻找他们认为最有

ldquo神性rdquo的展品其次让观众通过典型案例的分

析观察并记录这些带有宗教和礼仪性质的青铜

器ldquo非同寻常rdquo之处最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向

展览的主题mdashmdash请观众用文物讲述人与神的关

系这次综合了考古学宗教人类学和艺术史学

三种学科视角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观众不仅

可以顺利参与完成活动还在讨论环节提出了一

些创见性的想法例如参与一件滇文化代表性

器物ldquo虎鹿牛青铜贮贝器rdquo分析实验的观众不仅

说出ldquo神来源于生活rdquo的观点还联想到古滇国人

想通过这件文物表达战胜自然威胁建立新的社

会秩序等愿望[21]虽然这次实验是人为干预了展

览原有的解读方式无法证明新的阐释方法在没

有专人引导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行之有效但从最

终效果来看这种多层次的开放式的从现象到

本质的推导过程可能更有利于观众构建自己对

展览的理解

3故事重建开放式的启发教育

近年来基于艺术史和思想史的墓葬图像研

究基于艺术史和宗教史的宗教遗存研究基于

民族史的文化交流研究等方面已经开始渗入到

历史时期考古文物解读的各个层面并由此衍生

出对文物背后的政治体系社会肌理文化交流

艺术流变思想演变的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无疑

为博物馆展览对考古文物的阐释提供了更加有

力的学术支撑但不同学科之间的语言方法观

点又如何在展览中兼容仍然是值得讨论的问

题面对公众教育的任务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

一些观点和方法可能更适用于学科之间的融合

伊恩middot霍德认为实物的ldquo文本rdquo必须面向众多的

ldquo阅读rdquo和ldquo解释rdquo考古学的研究没有必要达成什

么结论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可能的一个后过

程主义的工作或博物馆展览可以通过一场达至

顶点的争论引导读者ldquo你想的是什么rdquo[22]这种

解读方式虽然难以得到考古学家或其他学科专

家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完全认同却为观众留下了

较多独立思考并产生自身价值判断的空间例

如四川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对汉代画像石棺图

像的故事化解读就是将跨学科研究和大众传播

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演绎方式此石棺头部刻双

阙尾部刻托月持矩的女娲和托日持规的伏羲

右侧为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左侧为鸟啄鱼以

及四人相对的画面中间二人执手而立其间竖

刻两行隶书ldquo东海太守良中李少君rdquo以丰富而质

朴的画面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精神信仰及灵魂观

念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众多对类似

材料的研究成果中王煜综合运用图像阐释(艺

术史)文献研究(历史学)类型比较(考古学)的

方法解读石棺画像内涵提出在东汉时期已经形

成一个以昆仑天门西王母为中心的升仙信仰

体系[23]为展览解读提供了学术支撑策展人经

过对学术材料综合分析后将石棺画像的相关信

息分解为四个简单问题(1)汉代人为何要刻制

这样的图像(2)四幅画像之间体现了怎样的相

互关系(3)图像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4)汉代人追求的极乐与不朽到底是什么作

为升仙媒介的方士李少君掌握升仙资格的西王

母象征天门的双阙以及天界之神伏羲女娲等

元素在石棺上逐一出现一个汉代升仙的故事由

此展开ldquo东汉时期泸州合江的一位官吏醉心于

修仙问道寻求不朽之法一日在梦中得见深受

汉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服下他赐予的仙丹

飞升前往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获得升仙资格后

通过天门来到天界在伏羲女娲的引领下见到

了汉人信仰的最高神祇mdashmdash天帝太一梦醒后

官吏将其似幻似真的所见所闻令工匠刻画在了

石棺之上rdquo这个故事的讲述并不完全依赖于某

一个学科的研究体系而是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和

历史观引导观众探索历史真相观众调查的结果

显示85以上的观众认为这种重新构建的通俗

化演绎方式有助于他们对石棺内涵的理解[24]对

于以跨学科解读为主要阐释途径的学术性展览

而言一个ldquo好rdquo的故事既是将多学科语言进行

ldquo融合rdquo的媒介也是更有利于公众ldquo进入rdquo的开放

式学习平台

四小结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类博物馆的关系根深蒂

固其学科理念的发展一直在影响博物馆展陈阐

释体系和方法构建在多元学科蓬勃发展人文

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考古文物已

不再是考古学的ldquo独享rdquo资源社会公众对考古文

物内涵和价值的诉求也远远超出了传统考古学

的研究范畴在史前考古研究领域在体质人类

165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

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下基于跨学科研究的阐释

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历史时期考古学似乎还处

于ldquo犹抱琵琶半遮面rdquo的状态很多人有着关于考

古学必须建立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理论和方

法的执着这使考古学在研究诸多历史时期问题

时面临瓶颈在新形势下面对日益丰富的博物

馆展览类型以及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考古学

何不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冲破学科之

间的藩篱与其他学科之间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与互鉴正如霍巍王煜关于ldquo破戒rdquo与ldquo守戒rdquo的

论述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未来应该成为ldquo一支

主要力量甚至在有些领域中将担任主角与其

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美术史宗教史民族史等

一起构建那些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的

历史叙事rdquo[25]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基于考古

文物的文化阐释更需要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

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思路其构建过程有利于考古

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思路和学术方向的拓

展也能在公众传播方面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

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EBOL][2020-12-22][20212-01-05]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2content_5572151htm

[2]﹝美﹞路易斯middot宾福德著陈胜前译《追寻人类的过去

解译考古材料》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3]﹝美﹞伊恩middot霍德特middot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岳

麓书社2005年

[4]John H FalkJ J KoranLynn D Dierking amp L P Dreblow Redicting Visitor Behavior Curator1985(19)

45-62[5]严文明《走向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9

[6]惠夕平《论考古阐释与中国考古学实践》《郑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夏鼐《什么是考古学》《考古》1984年第10期

[8]《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1959年第10期

[9]﹝英﹞戈登middot柴尔德著方辉方堃杨译《历史的重建考

古材料的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25页

[10]﹝英﹞肯middot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岳

麓书社2005年第44页

[11]方向明《从考古到历史类博物馆基于考古学的解读

和 展 示》中 国 考 古 网 [EBOL][2018-06-11][2020-02-01] httpwwwkaogucncngonggongkaogu2018061162212html

[12]徐良高《考古学研究中的解读与建构mdashmdash关于考古

学本体理论的一些思考》何弩主编《李下蹊华mdashmdash庆

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17年

第40页

[13]陈淳《中国考古学 80年》《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

1期

[14]结论取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ldquo盛筵rdquo观众调查报

告》调查人周茜茜刘雨曦等调查时间2018年1月

4日

[15]结论取自《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观众调

查报告》调查人魏丹意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19年5月12日

[16]陈胜前《当代考古学概念的构建》《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

[17]John H FalkLynn D Dierking The Museum Experi

ence WashingtonDCWhalesback Books199267[18]﹝英﹞艾琳middot胡珀-格林希尔著蒋臻颖译《博物馆与教

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

第47页

[19]Freeman Tilden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third edi

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ChapellHill19778

[20]Susan M Pearce Interpreta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3129[21]结论取自《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

华展rdquo调查报告》调查者刘雨曦任琳陈家宝周茜

茜调查时间2017年12月23日

[22]同[8]第26页

[23]王煜《汉代太一信仰的图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3期

[24]结论取自《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酒香花韵rdquo观众调查

报告》调查人周茜茜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20年

11月18日

[25]霍巍王煜《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煜

主编《文物文献与文化mdashmdash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66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Archaeological Relics in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LI Li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core exhibits of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museumrsquos cor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researching displaying and educating With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concepts in archaeology methods such asmaterial evidence contextual display and related interpre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museum exhibition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aeology is still facing the dilemmabetween single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ple needs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hibition philosophy and scholarly norms and public learning To well perform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ir archaeological relicshistory museums should explore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pproach of 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ocus on information decod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and storyline rebuilding so as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ng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ve mode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maximize the social value of archaeologicalrelics

Key words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relics interpret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责任编辑张 蕾校对王 霞)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

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

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全文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 2009 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

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

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

现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主要栏目

有东南论坛遗产保护理论考古探索地域文

明博物馆新论专题研究域外广角等

《东南文化》真诚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尤其欢

迎有关遗产保护和相关学科探索的理论文章现

将稿件格式启事如下

一今后凡投寄我刊的文稿敬请作者提供

电子文本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dnwhchinajournal

netcn并请参照本刊文章的基本格式提供文章

的关键词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

编码联系方式等)

二来稿以一万字内为宜并要求文字精炼

标题准确层次清晰资料新颖观点鲜明引文

准确注释一律放在文末并注明详细出处线图

拓片及照片质量精美

三自收稿之日起编辑部将尽快给作者答

复来稿处理意见如超过六个月未收到采用通

知作者可另行处理稿件并告知我刊

四本刊将已刊内容提供网站和知网等数据

库传播为维护作者的权益免生著作权纠纷凡

不愿同时上网传播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予以声明

《东南文化》编辑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

167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因素的关联性的复原rdquo[12]近年来这种关联式主

题展览已经成为考古文物类展览的主要趋势

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ldquo大美亚细亚mdashmdash

亚洲文明展rdquo集中展示了亚洲地区 49个国家 400余件精品文物展览采用了ldquo多元文明并置古今

文明相通rdquo两条主线展示亚洲各国文明多元共

生的特征凸显各文明之间对话交流互鉴的轨

迹反映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以及和而不同和平

相处的亚洲文化考古文物在此展览中成为文明

发展交流和交融的历史过程见证者使不同时

代地域文化的遗址遗迹遗物之间产生联系

从而形成与主题关联的信息链条帮助观众建立

更完整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二展览传播的问题及瓶颈

上述案例表明考古阐释的方法已经被广泛

应用到历史类博物馆的展品解读中并且在提升

展览内容品质促进知识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用就历史类博物馆展陈的信息传播现状而言

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与公众需求之

间仍然存在沟通与交流的障碍致使考古文物的

价值无法被充分解读和传播根据四川大学课题

组对全国二十余个历史类博物馆基本陈列主题

性临时展览的策展人访谈以及观众调研发现主

要矛盾与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视角与多元需求的矛盾

在很长一段时期考古文物更像是考古学的

ldquo独享rdquo资源而博物馆展陈唯一的资料来源就是

考古报告考古学论文等研究成果以考证描述

为主的研究方法导致解读内容局限于考古文物

资料的本体信息既无法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

展示视角也无法深入解读其内涵价值及其背

后的文化思想难以达到ldquo透物见人rdquo的阐释目

标在大多数地方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

物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地方历史编年的实物证据

但正如陈淳指出ldquo对于其他学科的学者和普通

公众而言他们的兴趣可能不限于历史编年而

可能更多涉及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

济宗教社会结构和美学意识等方面的知识rdquo[13]

课题组在对ldquo盛筵rdquo展ldquo花重锦官城mdashmdash成都历

史文化陈列middot古代篇rdquo(以下简称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

展)等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的调查中发现

观众对考古文物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

的特点在ldquo盛筵rdquo展中观众在面对各种带有西

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时他们的主要兴趣集

中在器物的独特造型及其在宗教礼仪方面的文

化功能而很少将其与《史记》文献相关联[14]而

在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展的唐宋展厅中大多数观众被

重点文物mdashmdash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吸引但他

们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伎乐俑的乐器装束肢

体动作等艺术细节而基本没有从这组文物的陈

列中了解五代时期成都的文化艺术地位[15]在类

似的案例中尽管策展人精心构建了展览主题

故事线和信息链却难以将展览的核心思想贯穿

到每一件考古文物的解读中也未能根据观众需

求提供层次更加丰富的学科视角最终给观众留

下的展览印象也就与传统的器物主导型展览没

有区别

2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

有学者指出考古学作为一门材料学科(经

验学科)立足于研究实物材料探索未知的时

代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广泛地收集材料

分析材料然后形成认识其研究过程也就必然

带有归纳的特点[16]ldquo归纳rdquo的方法更注重材料本

身的真实性分析方法的严谨性以及推理归纳的

逻辑性而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观众很难被引

入到这种抽丝剥茧般的学科思维中策展人直接

利用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更多是结论性的归纳并

非过程性的推导由此构建的展览信息链结构更

倾向于从宏观到微观从结论到论据大多数观

众的认知习惯却恰恰相反mdashmdash他们处于三维空

间中自由行动大多不会按照ldquo主题mdash单元mdash展

项mdash展品rdquo的逻辑顺序吸纳展览内容而更习惯

于从自己感兴趣的细节之处形成对展览的总体

印象约翰middot福尔克(John H Falk)林恩middot迪尔金

(Lynn D Dierking)在对观众阅读习惯的分析中认

为ldquo无论展览设计团队如何尽心竭力希望给参

观者呈现出一个逻辑结构清楚的完整展览但观

众却从不按照理想化的参观顺序去观看展览即

便有的博物馆通过参观路线的设置lsquo强迫rsquo观众

按照既定顺序参观参观者也完全可能选择忽略

某些不感兴趣的环节rdquo[17]主题性展览的策展人

大多具有高屋建瓴的策展理念并对展览传播目

标有着自己的期许ldquo盛筵rdquo展策展人希望促使观

众对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特征形成开放性的思考

和理解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

精华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lsquo人与神rsquo展rdquo)策展人希望引

起观众对现实社会信仰缺失现象的反思ldquo秦蜀

之路青铜文明特展rdquo(以下简称ldquo秦蜀之路展rdquo)策

展人希望观众深入了解青铜器背后的文化交流

而观众调查的结果却揭示了这些主题性展览在

163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传播终端最突出的问题恰恰是观众无法触及策

展人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

3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考古解读方

法的确可以让观众在展览中学习更多知识无论

是关于考古文物本身的价值还是文物背后的环

境时代人物事件都值得学习但博物馆教育

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理解而更需要让

观众在行为发展灵感创意态度价值等方面得

到启发[18]ldquo阐释之父rdquo弗里曼middot提尔顿(FreemanTilden)认为博物馆阐释是ldquo一种教育活动其目

标应该是通过原始物件亲身经历以及丰富的媒

介手段达到启发揭示价值意义和关系而非

仅仅将客观事实简单化地告诉观众rdquo[19]然而这

种开放性探索性启迪性的教育理念似乎与传

统考古学追求实证的目标有些格格不入严谨的

考古学者更倾向于总结ldquo有什么rdquoldquo是什么rdquo而在

对待ldquo假设rdquoldquo演绎rdquo时大多持有小心翼翼的态

度对社会公众具有启迪意义的ldquo为什么rdquo的解释

则显得过于谨小慎微这种学科研究态度对博物

馆展陈中考古文物解读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展览内容往往对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尽量回避

对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避而不谈中规中矩式的

解读固然不会ldquo犯错rdquo却使展览缺失了一些更加

开放的想象空间也让观众失去了参与探索独

立思考的机会因为学术争议的问题即便是在

获得广泛认可的ldquo马王堆展rdquo中对让人充满遐想

的T形帛画等重点文物的解读也只能保持一种谨

慎的中立态度点到即止的阐释方式导致的结果

就是令观众始终无法在展览中触及一个核心问

题的思考汉代人穷极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永

生世界到底是什么

三跨学科解读的基本思路

以考古学为核心的文物信息解读包括多个

层次从最基本的考古资料遗存现象之间的关

系到遗址之间的文化类型解读再到历史片断

的文化过程重建最后上升到社会历史复原的宏

观研究这些基础理论的构建对博物馆展陈的解

读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已经在浙江跨湖桥遗

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等考古专题类博物馆的展

陈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于绝大多数历史类博物

馆而言考古文物的个体解读必须服从于展览主

题与故事线的基本需求很难为考古学提供一个

充分体现其学科研究体系的ldquo独角戏rdquo舞台从大

众传播的角度而言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

族学民俗学艺术史学等学科概念越来越受到

策展人青睐同一类型展览中多种学科视角并存

的方式也初见端倪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学科

进步的标志展览阐释的多元化是公众传播的需

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也就成为必然的发展

趋势

1信息解构多学科的策展视角

多学科对考古文物的研究首先带来的是策展

视角变化2018 年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he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ldquo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

的青铜器收藏rdquo(Mirroring Chinarsquos PastEmperorsand Their Bronzes)把青铜器的收藏者及其收藏哲

学作为展览的主线勾勒出一部贯穿千年的青铜

器收藏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大型青铜器展

览ldquo盛筵rdquo展充分利用二重证据法将器物文献

相互对应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秦汉时期西南

夷文化的窗口成都博物馆的ldquo秦蜀之路展rdquo以青

铜器背后的文化碰撞交流为主线以考古学重

建的历史观讲述青铜时代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与

融合而四川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推出的ldquo人与神rdquo

展则以宗教人类学为基础通过对南方丝绸之路

上各文化的ldquo神器rdquo祭祀方式的解读探讨中国

西南地区宗教与信仰的形成问题在同一年四

个青铜器展览分别以四种学科视角为观众开启

了认知考古文物的新窗口可以说是学术研究与

策展理念共同进步的成果契合了当代社会日趋

多元化的公众传播需求跨学科阐释不仅有利于

形成更加丰富的策展视角也可在同一个展览中

构建多层次的主题解读2019 年西藏自治区在

布达拉宫举办的ldquo历史的见证rdquo主题展以ldquo七组国

宝七个故事献礼祖国七十华诞rdquo为展览主线

分别从史前文化交流交通贸易史音乐史政治

制度史工艺美术史军事战争史等不同学科视

角对七组重点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跨

学科解读共同形成了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展览

主题的支撑多元化的阐释视角有利于在信息终

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让观众获得更丰富的展览

体验从而增强观众对展览主题和内容的理解

2阐释方法多层次的个体文物解读

苏珊middot皮尔斯(Susan M Pearce)在关于博物

馆收藏的考古文物阐释的论述中将考古文物的

信息分为物理特征文化背景意义和价值三个

层次[20]一件考古文物的信息内涵如此丰富即

便有充分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也无法将其在一

个主题性展览中全面解读因此对考古文物的

164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个体信息解构再通过对同类或非同类关联性文

物的共性研究提炼使其融入层次更加丰富的

展览主题和故事线中这是策展人需要完成的工

作课题组在对ldquo人与神rdquo展的调查研究中针对

大多数观众观展后无法理解ldquo人与神rdquo主题内涵

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重构展览原有的叙述方

式首先让参与实验的观众寻找他们认为最有

ldquo神性rdquo的展品其次让观众通过典型案例的分

析观察并记录这些带有宗教和礼仪性质的青铜

器ldquo非同寻常rdquo之处最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向

展览的主题mdashmdash请观众用文物讲述人与神的关

系这次综合了考古学宗教人类学和艺术史学

三种学科视角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观众不仅

可以顺利参与完成活动还在讨论环节提出了一

些创见性的想法例如参与一件滇文化代表性

器物ldquo虎鹿牛青铜贮贝器rdquo分析实验的观众不仅

说出ldquo神来源于生活rdquo的观点还联想到古滇国人

想通过这件文物表达战胜自然威胁建立新的社

会秩序等愿望[21]虽然这次实验是人为干预了展

览原有的解读方式无法证明新的阐释方法在没

有专人引导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行之有效但从最

终效果来看这种多层次的开放式的从现象到

本质的推导过程可能更有利于观众构建自己对

展览的理解

3故事重建开放式的启发教育

近年来基于艺术史和思想史的墓葬图像研

究基于艺术史和宗教史的宗教遗存研究基于

民族史的文化交流研究等方面已经开始渗入到

历史时期考古文物解读的各个层面并由此衍生

出对文物背后的政治体系社会肌理文化交流

艺术流变思想演变的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无疑

为博物馆展览对考古文物的阐释提供了更加有

力的学术支撑但不同学科之间的语言方法观

点又如何在展览中兼容仍然是值得讨论的问

题面对公众教育的任务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

一些观点和方法可能更适用于学科之间的融合

伊恩middot霍德认为实物的ldquo文本rdquo必须面向众多的

ldquo阅读rdquo和ldquo解释rdquo考古学的研究没有必要达成什

么结论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可能的一个后过

程主义的工作或博物馆展览可以通过一场达至

顶点的争论引导读者ldquo你想的是什么rdquo[22]这种

解读方式虽然难以得到考古学家或其他学科专

家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完全认同却为观众留下了

较多独立思考并产生自身价值判断的空间例

如四川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对汉代画像石棺图

像的故事化解读就是将跨学科研究和大众传播

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演绎方式此石棺头部刻双

阙尾部刻托月持矩的女娲和托日持规的伏羲

右侧为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左侧为鸟啄鱼以

及四人相对的画面中间二人执手而立其间竖

刻两行隶书ldquo东海太守良中李少君rdquo以丰富而质

朴的画面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精神信仰及灵魂观

念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众多对类似

材料的研究成果中王煜综合运用图像阐释(艺

术史)文献研究(历史学)类型比较(考古学)的

方法解读石棺画像内涵提出在东汉时期已经形

成一个以昆仑天门西王母为中心的升仙信仰

体系[23]为展览解读提供了学术支撑策展人经

过对学术材料综合分析后将石棺画像的相关信

息分解为四个简单问题(1)汉代人为何要刻制

这样的图像(2)四幅画像之间体现了怎样的相

互关系(3)图像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4)汉代人追求的极乐与不朽到底是什么作

为升仙媒介的方士李少君掌握升仙资格的西王

母象征天门的双阙以及天界之神伏羲女娲等

元素在石棺上逐一出现一个汉代升仙的故事由

此展开ldquo东汉时期泸州合江的一位官吏醉心于

修仙问道寻求不朽之法一日在梦中得见深受

汉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服下他赐予的仙丹

飞升前往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获得升仙资格后

通过天门来到天界在伏羲女娲的引领下见到

了汉人信仰的最高神祇mdashmdash天帝太一梦醒后

官吏将其似幻似真的所见所闻令工匠刻画在了

石棺之上rdquo这个故事的讲述并不完全依赖于某

一个学科的研究体系而是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和

历史观引导观众探索历史真相观众调查的结果

显示85以上的观众认为这种重新构建的通俗

化演绎方式有助于他们对石棺内涵的理解[24]对

于以跨学科解读为主要阐释途径的学术性展览

而言一个ldquo好rdquo的故事既是将多学科语言进行

ldquo融合rdquo的媒介也是更有利于公众ldquo进入rdquo的开放

式学习平台

四小结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类博物馆的关系根深蒂

固其学科理念的发展一直在影响博物馆展陈阐

释体系和方法构建在多元学科蓬勃发展人文

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考古文物已

不再是考古学的ldquo独享rdquo资源社会公众对考古文

物内涵和价值的诉求也远远超出了传统考古学

的研究范畴在史前考古研究领域在体质人类

165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

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下基于跨学科研究的阐释

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历史时期考古学似乎还处

于ldquo犹抱琵琶半遮面rdquo的状态很多人有着关于考

古学必须建立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理论和方

法的执着这使考古学在研究诸多历史时期问题

时面临瓶颈在新形势下面对日益丰富的博物

馆展览类型以及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考古学

何不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冲破学科之

间的藩篱与其他学科之间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与互鉴正如霍巍王煜关于ldquo破戒rdquo与ldquo守戒rdquo的

论述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未来应该成为ldquo一支

主要力量甚至在有些领域中将担任主角与其

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美术史宗教史民族史等

一起构建那些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的

历史叙事rdquo[25]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基于考古

文物的文化阐释更需要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

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思路其构建过程有利于考古

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思路和学术方向的拓

展也能在公众传播方面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

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EBOL][2020-12-22][20212-01-05]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2content_5572151htm

[2]﹝美﹞路易斯middot宾福德著陈胜前译《追寻人类的过去

解译考古材料》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3]﹝美﹞伊恩middot霍德特middot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岳

麓书社2005年

[4]John H FalkJ J KoranLynn D Dierking amp L P Dreblow Redicting Visitor Behavior Curator1985(19)

45-62[5]严文明《走向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9

[6]惠夕平《论考古阐释与中国考古学实践》《郑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夏鼐《什么是考古学》《考古》1984年第10期

[8]《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1959年第10期

[9]﹝英﹞戈登middot柴尔德著方辉方堃杨译《历史的重建考

古材料的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25页

[10]﹝英﹞肯middot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岳

麓书社2005年第44页

[11]方向明《从考古到历史类博物馆基于考古学的解读

和 展 示》中 国 考 古 网 [EBOL][2018-06-11][2020-02-01] httpwwwkaogucncngonggongkaogu2018061162212html

[12]徐良高《考古学研究中的解读与建构mdashmdash关于考古

学本体理论的一些思考》何弩主编《李下蹊华mdashmdash庆

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17年

第40页

[13]陈淳《中国考古学 80年》《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

1期

[14]结论取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ldquo盛筵rdquo观众调查报

告》调查人周茜茜刘雨曦等调查时间2018年1月

4日

[15]结论取自《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观众调

查报告》调查人魏丹意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19年5月12日

[16]陈胜前《当代考古学概念的构建》《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

[17]John H FalkLynn D Dierking The Museum Experi

ence WashingtonDCWhalesback Books199267[18]﹝英﹞艾琳middot胡珀-格林希尔著蒋臻颖译《博物馆与教

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

第47页

[19]Freeman Tilden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third edi

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ChapellHill19778

[20]Susan M Pearce Interpreta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3129[21]结论取自《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

华展rdquo调查报告》调查者刘雨曦任琳陈家宝周茜

茜调查时间2017年12月23日

[22]同[8]第26页

[23]王煜《汉代太一信仰的图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3期

[24]结论取自《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酒香花韵rdquo观众调查

报告》调查人周茜茜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20年

11月18日

[25]霍巍王煜《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煜

主编《文物文献与文化mdashmdash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66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Archaeological Relics in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LI Li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core exhibits of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museumrsquos cor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researching displaying and educating With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concepts in archaeology methods such asmaterial evidence contextual display and related interpre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museum exhibition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aeology is still facing the dilemmabetween single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ple needs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hibition philosophy and scholarly norms and public learning To well perform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ir archaeological relicshistory museums should explore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pproach of 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ocus on information decod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and storyline rebuilding so as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ng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ve mode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maximize the social value of archaeologicalrelics

Key words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relics interpret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责任编辑张 蕾校对王 霞)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

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

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全文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 2009 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

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

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

现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主要栏目

有东南论坛遗产保护理论考古探索地域文

明博物馆新论专题研究域外广角等

《东南文化》真诚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尤其欢

迎有关遗产保护和相关学科探索的理论文章现

将稿件格式启事如下

一今后凡投寄我刊的文稿敬请作者提供

电子文本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dnwhchinajournal

netcn并请参照本刊文章的基本格式提供文章

的关键词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

编码联系方式等)

二来稿以一万字内为宜并要求文字精炼

标题准确层次清晰资料新颖观点鲜明引文

准确注释一律放在文末并注明详细出处线图

拓片及照片质量精美

三自收稿之日起编辑部将尽快给作者答

复来稿处理意见如超过六个月未收到采用通

知作者可另行处理稿件并告知我刊

四本刊将已刊内容提供网站和知网等数据

库传播为维护作者的权益免生著作权纠纷凡

不愿同时上网传播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予以声明

《东南文化》编辑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

167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传播终端最突出的问题恰恰是观众无法触及策

展人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

3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考古解读方

法的确可以让观众在展览中学习更多知识无论

是关于考古文物本身的价值还是文物背后的环

境时代人物事件都值得学习但博物馆教育

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理解而更需要让

观众在行为发展灵感创意态度价值等方面得

到启发[18]ldquo阐释之父rdquo弗里曼middot提尔顿(FreemanTilden)认为博物馆阐释是ldquo一种教育活动其目

标应该是通过原始物件亲身经历以及丰富的媒

介手段达到启发揭示价值意义和关系而非

仅仅将客观事实简单化地告诉观众rdquo[19]然而这

种开放性探索性启迪性的教育理念似乎与传

统考古学追求实证的目标有些格格不入严谨的

考古学者更倾向于总结ldquo有什么rdquoldquo是什么rdquo而在

对待ldquo假设rdquoldquo演绎rdquo时大多持有小心翼翼的态

度对社会公众具有启迪意义的ldquo为什么rdquo的解释

则显得过于谨小慎微这种学科研究态度对博物

馆展陈中考古文物解读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展览内容往往对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尽量回避

对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避而不谈中规中矩式的

解读固然不会ldquo犯错rdquo却使展览缺失了一些更加

开放的想象空间也让观众失去了参与探索独

立思考的机会因为学术争议的问题即便是在

获得广泛认可的ldquo马王堆展rdquo中对让人充满遐想

的T形帛画等重点文物的解读也只能保持一种谨

慎的中立态度点到即止的阐释方式导致的结果

就是令观众始终无法在展览中触及一个核心问

题的思考汉代人穷极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永

生世界到底是什么

三跨学科解读的基本思路

以考古学为核心的文物信息解读包括多个

层次从最基本的考古资料遗存现象之间的关

系到遗址之间的文化类型解读再到历史片断

的文化过程重建最后上升到社会历史复原的宏

观研究这些基础理论的构建对博物馆展陈的解

读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已经在浙江跨湖桥遗

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等考古专题类博物馆的展

陈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于绝大多数历史类博物

馆而言考古文物的个体解读必须服从于展览主

题与故事线的基本需求很难为考古学提供一个

充分体现其学科研究体系的ldquo独角戏rdquo舞台从大

众传播的角度而言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

族学民俗学艺术史学等学科概念越来越受到

策展人青睐同一类型展览中多种学科视角并存

的方式也初见端倪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学科

进步的标志展览阐释的多元化是公众传播的需

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也就成为必然的发展

趋势

1信息解构多学科的策展视角

多学科对考古文物的研究首先带来的是策展

视角变化2018 年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he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ldquo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

的青铜器收藏rdquo(Mirroring Chinarsquos PastEmperorsand Their Bronzes)把青铜器的收藏者及其收藏哲

学作为展览的主线勾勒出一部贯穿千年的青铜

器收藏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大型青铜器展

览ldquo盛筵rdquo展充分利用二重证据法将器物文献

相互对应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秦汉时期西南

夷文化的窗口成都博物馆的ldquo秦蜀之路展rdquo以青

铜器背后的文化碰撞交流为主线以考古学重

建的历史观讲述青铜时代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与

融合而四川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推出的ldquo人与神rdquo

展则以宗教人类学为基础通过对南方丝绸之路

上各文化的ldquo神器rdquo祭祀方式的解读探讨中国

西南地区宗教与信仰的形成问题在同一年四

个青铜器展览分别以四种学科视角为观众开启

了认知考古文物的新窗口可以说是学术研究与

策展理念共同进步的成果契合了当代社会日趋

多元化的公众传播需求跨学科阐释不仅有利于

形成更加丰富的策展视角也可在同一个展览中

构建多层次的主题解读2019 年西藏自治区在

布达拉宫举办的ldquo历史的见证rdquo主题展以ldquo七组国

宝七个故事献礼祖国七十华诞rdquo为展览主线

分别从史前文化交流交通贸易史音乐史政治

制度史工艺美术史军事战争史等不同学科视

角对七组重点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跨

学科解读共同形成了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展览

主题的支撑多元化的阐释视角有利于在信息终

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让观众获得更丰富的展览

体验从而增强观众对展览主题和内容的理解

2阐释方法多层次的个体文物解读

苏珊middot皮尔斯(Susan M Pearce)在关于博物

馆收藏的考古文物阐释的论述中将考古文物的

信息分为物理特征文化背景意义和价值三个

层次[20]一件考古文物的信息内涵如此丰富即

便有充分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也无法将其在一

个主题性展览中全面解读因此对考古文物的

164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个体信息解构再通过对同类或非同类关联性文

物的共性研究提炼使其融入层次更加丰富的

展览主题和故事线中这是策展人需要完成的工

作课题组在对ldquo人与神rdquo展的调查研究中针对

大多数观众观展后无法理解ldquo人与神rdquo主题内涵

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重构展览原有的叙述方

式首先让参与实验的观众寻找他们认为最有

ldquo神性rdquo的展品其次让观众通过典型案例的分

析观察并记录这些带有宗教和礼仪性质的青铜

器ldquo非同寻常rdquo之处最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向

展览的主题mdashmdash请观众用文物讲述人与神的关

系这次综合了考古学宗教人类学和艺术史学

三种学科视角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观众不仅

可以顺利参与完成活动还在讨论环节提出了一

些创见性的想法例如参与一件滇文化代表性

器物ldquo虎鹿牛青铜贮贝器rdquo分析实验的观众不仅

说出ldquo神来源于生活rdquo的观点还联想到古滇国人

想通过这件文物表达战胜自然威胁建立新的社

会秩序等愿望[21]虽然这次实验是人为干预了展

览原有的解读方式无法证明新的阐释方法在没

有专人引导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行之有效但从最

终效果来看这种多层次的开放式的从现象到

本质的推导过程可能更有利于观众构建自己对

展览的理解

3故事重建开放式的启发教育

近年来基于艺术史和思想史的墓葬图像研

究基于艺术史和宗教史的宗教遗存研究基于

民族史的文化交流研究等方面已经开始渗入到

历史时期考古文物解读的各个层面并由此衍生

出对文物背后的政治体系社会肌理文化交流

艺术流变思想演变的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无疑

为博物馆展览对考古文物的阐释提供了更加有

力的学术支撑但不同学科之间的语言方法观

点又如何在展览中兼容仍然是值得讨论的问

题面对公众教育的任务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

一些观点和方法可能更适用于学科之间的融合

伊恩middot霍德认为实物的ldquo文本rdquo必须面向众多的

ldquo阅读rdquo和ldquo解释rdquo考古学的研究没有必要达成什

么结论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可能的一个后过

程主义的工作或博物馆展览可以通过一场达至

顶点的争论引导读者ldquo你想的是什么rdquo[22]这种

解读方式虽然难以得到考古学家或其他学科专

家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完全认同却为观众留下了

较多独立思考并产生自身价值判断的空间例

如四川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对汉代画像石棺图

像的故事化解读就是将跨学科研究和大众传播

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演绎方式此石棺头部刻双

阙尾部刻托月持矩的女娲和托日持规的伏羲

右侧为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左侧为鸟啄鱼以

及四人相对的画面中间二人执手而立其间竖

刻两行隶书ldquo东海太守良中李少君rdquo以丰富而质

朴的画面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精神信仰及灵魂观

念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众多对类似

材料的研究成果中王煜综合运用图像阐释(艺

术史)文献研究(历史学)类型比较(考古学)的

方法解读石棺画像内涵提出在东汉时期已经形

成一个以昆仑天门西王母为中心的升仙信仰

体系[23]为展览解读提供了学术支撑策展人经

过对学术材料综合分析后将石棺画像的相关信

息分解为四个简单问题(1)汉代人为何要刻制

这样的图像(2)四幅画像之间体现了怎样的相

互关系(3)图像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4)汉代人追求的极乐与不朽到底是什么作

为升仙媒介的方士李少君掌握升仙资格的西王

母象征天门的双阙以及天界之神伏羲女娲等

元素在石棺上逐一出现一个汉代升仙的故事由

此展开ldquo东汉时期泸州合江的一位官吏醉心于

修仙问道寻求不朽之法一日在梦中得见深受

汉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服下他赐予的仙丹

飞升前往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获得升仙资格后

通过天门来到天界在伏羲女娲的引领下见到

了汉人信仰的最高神祇mdashmdash天帝太一梦醒后

官吏将其似幻似真的所见所闻令工匠刻画在了

石棺之上rdquo这个故事的讲述并不完全依赖于某

一个学科的研究体系而是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和

历史观引导观众探索历史真相观众调查的结果

显示85以上的观众认为这种重新构建的通俗

化演绎方式有助于他们对石棺内涵的理解[24]对

于以跨学科解读为主要阐释途径的学术性展览

而言一个ldquo好rdquo的故事既是将多学科语言进行

ldquo融合rdquo的媒介也是更有利于公众ldquo进入rdquo的开放

式学习平台

四小结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类博物馆的关系根深蒂

固其学科理念的发展一直在影响博物馆展陈阐

释体系和方法构建在多元学科蓬勃发展人文

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考古文物已

不再是考古学的ldquo独享rdquo资源社会公众对考古文

物内涵和价值的诉求也远远超出了传统考古学

的研究范畴在史前考古研究领域在体质人类

165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

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下基于跨学科研究的阐释

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历史时期考古学似乎还处

于ldquo犹抱琵琶半遮面rdquo的状态很多人有着关于考

古学必须建立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理论和方

法的执着这使考古学在研究诸多历史时期问题

时面临瓶颈在新形势下面对日益丰富的博物

馆展览类型以及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考古学

何不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冲破学科之

间的藩篱与其他学科之间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与互鉴正如霍巍王煜关于ldquo破戒rdquo与ldquo守戒rdquo的

论述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未来应该成为ldquo一支

主要力量甚至在有些领域中将担任主角与其

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美术史宗教史民族史等

一起构建那些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的

历史叙事rdquo[25]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基于考古

文物的文化阐释更需要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

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思路其构建过程有利于考古

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思路和学术方向的拓

展也能在公众传播方面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

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EBOL][2020-12-22][20212-01-05]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2content_5572151htm

[2]﹝美﹞路易斯middot宾福德著陈胜前译《追寻人类的过去

解译考古材料》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3]﹝美﹞伊恩middot霍德特middot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岳

麓书社2005年

[4]John H FalkJ J KoranLynn D Dierking amp L P Dreblow Redicting Visitor Behavior Curator1985(19)

45-62[5]严文明《走向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9

[6]惠夕平《论考古阐释与中国考古学实践》《郑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夏鼐《什么是考古学》《考古》1984年第10期

[8]《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1959年第10期

[9]﹝英﹞戈登middot柴尔德著方辉方堃杨译《历史的重建考

古材料的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25页

[10]﹝英﹞肯middot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岳

麓书社2005年第44页

[11]方向明《从考古到历史类博物馆基于考古学的解读

和 展 示》中 国 考 古 网 [EBOL][2018-06-11][2020-02-01] httpwwwkaogucncngonggongkaogu2018061162212html

[12]徐良高《考古学研究中的解读与建构mdashmdash关于考古

学本体理论的一些思考》何弩主编《李下蹊华mdashmdash庆

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17年

第40页

[13]陈淳《中国考古学 80年》《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

1期

[14]结论取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ldquo盛筵rdquo观众调查报

告》调查人周茜茜刘雨曦等调查时间2018年1月

4日

[15]结论取自《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观众调

查报告》调查人魏丹意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19年5月12日

[16]陈胜前《当代考古学概念的构建》《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

[17]John H FalkLynn D Dierking The Museum Experi

ence WashingtonDCWhalesback Books199267[18]﹝英﹞艾琳middot胡珀-格林希尔著蒋臻颖译《博物馆与教

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

第47页

[19]Freeman Tilden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third edi

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ChapellHill19778

[20]Susan M Pearce Interpreta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3129[21]结论取自《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

华展rdquo调查报告》调查者刘雨曦任琳陈家宝周茜

茜调查时间2017年12月23日

[22]同[8]第26页

[23]王煜《汉代太一信仰的图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3期

[24]结论取自《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酒香花韵rdquo观众调查

报告》调查人周茜茜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20年

11月18日

[25]霍巍王煜《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煜

主编《文物文献与文化mdashmdash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66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Archaeological Relics in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LI Li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core exhibits of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museumrsquos cor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researching displaying and educating With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concepts in archaeology methods such asmaterial evidence contextual display and related interpre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museum exhibition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aeology is still facing the dilemmabetween single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ple needs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hibition philosophy and scholarly norms and public learning To well perform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ir archaeological relicshistory museums should explore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pproach of 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ocus on information decod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and storyline rebuilding so as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ng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ve mode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maximize the social value of archaeologicalrelics

Key words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relics interpret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责任编辑张 蕾校对王 霞)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

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

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全文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 2009 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

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

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

现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主要栏目

有东南论坛遗产保护理论考古探索地域文

明博物馆新论专题研究域外广角等

《东南文化》真诚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尤其欢

迎有关遗产保护和相关学科探索的理论文章现

将稿件格式启事如下

一今后凡投寄我刊的文稿敬请作者提供

电子文本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dnwhchinajournal

netcn并请参照本刊文章的基本格式提供文章

的关键词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

编码联系方式等)

二来稿以一万字内为宜并要求文字精炼

标题准确层次清晰资料新颖观点鲜明引文

准确注释一律放在文末并注明详细出处线图

拓片及照片质量精美

三自收稿之日起编辑部将尽快给作者答

复来稿处理意见如超过六个月未收到采用通

知作者可另行处理稿件并告知我刊

四本刊将已刊内容提供网站和知网等数据

库传播为维护作者的权益免生著作权纠纷凡

不愿同时上网传播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予以声明

《东南文化》编辑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

167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个体信息解构再通过对同类或非同类关联性文

物的共性研究提炼使其融入层次更加丰富的

展览主题和故事线中这是策展人需要完成的工

作课题组在对ldquo人与神rdquo展的调查研究中针对

大多数观众观展后无法理解ldquo人与神rdquo主题内涵

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重构展览原有的叙述方

式首先让参与实验的观众寻找他们认为最有

ldquo神性rdquo的展品其次让观众通过典型案例的分

析观察并记录这些带有宗教和礼仪性质的青铜

器ldquo非同寻常rdquo之处最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向

展览的主题mdashmdash请观众用文物讲述人与神的关

系这次综合了考古学宗教人类学和艺术史学

三种学科视角的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观众不仅

可以顺利参与完成活动还在讨论环节提出了一

些创见性的想法例如参与一件滇文化代表性

器物ldquo虎鹿牛青铜贮贝器rdquo分析实验的观众不仅

说出ldquo神来源于生活rdquo的观点还联想到古滇国人

想通过这件文物表达战胜自然威胁建立新的社

会秩序等愿望[21]虽然这次实验是人为干预了展

览原有的解读方式无法证明新的阐释方法在没

有专人引导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行之有效但从最

终效果来看这种多层次的开放式的从现象到

本质的推导过程可能更有利于观众构建自己对

展览的理解

3故事重建开放式的启发教育

近年来基于艺术史和思想史的墓葬图像研

究基于艺术史和宗教史的宗教遗存研究基于

民族史的文化交流研究等方面已经开始渗入到

历史时期考古文物解读的各个层面并由此衍生

出对文物背后的政治体系社会肌理文化交流

艺术流变思想演变的探索这些研究成果无疑

为博物馆展览对考古文物的阐释提供了更加有

力的学术支撑但不同学科之间的语言方法观

点又如何在展览中兼容仍然是值得讨论的问

题面对公众教育的任务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

一些观点和方法可能更适用于学科之间的融合

伊恩middot霍德认为实物的ldquo文本rdquo必须面向众多的

ldquo阅读rdquo和ldquo解释rdquo考古学的研究没有必要达成什

么结论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可能的一个后过

程主义的工作或博物馆展览可以通过一场达至

顶点的争论引导读者ldquo你想的是什么rdquo[22]这种

解读方式虽然难以得到考古学家或其他学科专

家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完全认同却为观众留下了

较多独立思考并产生自身价值判断的空间例

如四川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对汉代画像石棺图

像的故事化解读就是将跨学科研究和大众传播

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演绎方式此石棺头部刻双

阙尾部刻托月持矩的女娲和托日持规的伏羲

右侧为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左侧为鸟啄鱼以

及四人相对的画面中间二人执手而立其间竖

刻两行隶书ldquo东海太守良中李少君rdquo以丰富而质

朴的画面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精神信仰及灵魂观

念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众多对类似

材料的研究成果中王煜综合运用图像阐释(艺

术史)文献研究(历史学)类型比较(考古学)的

方法解读石棺画像内涵提出在东汉时期已经形

成一个以昆仑天门西王母为中心的升仙信仰

体系[23]为展览解读提供了学术支撑策展人经

过对学术材料综合分析后将石棺画像的相关信

息分解为四个简单问题(1)汉代人为何要刻制

这样的图像(2)四幅画像之间体现了怎样的相

互关系(3)图像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象(4)汉代人追求的极乐与不朽到底是什么作

为升仙媒介的方士李少君掌握升仙资格的西王

母象征天门的双阙以及天界之神伏羲女娲等

元素在石棺上逐一出现一个汉代升仙的故事由

此展开ldquo东汉时期泸州合江的一位官吏醉心于

修仙问道寻求不朽之法一日在梦中得见深受

汉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服下他赐予的仙丹

飞升前往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获得升仙资格后

通过天门来到天界在伏羲女娲的引领下见到

了汉人信仰的最高神祇mdashmdash天帝太一梦醒后

官吏将其似幻似真的所见所闻令工匠刻画在了

石棺之上rdquo这个故事的讲述并不完全依赖于某

一个学科的研究体系而是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和

历史观引导观众探索历史真相观众调查的结果

显示85以上的观众认为这种重新构建的通俗

化演绎方式有助于他们对石棺内涵的理解[24]对

于以跨学科解读为主要阐释途径的学术性展览

而言一个ldquo好rdquo的故事既是将多学科语言进行

ldquo融合rdquo的媒介也是更有利于公众ldquo进入rdquo的开放

式学习平台

四小结

中国考古学与历史类博物馆的关系根深蒂

固其学科理念的发展一直在影响博物馆展陈阐

释体系和方法构建在多元学科蓬勃发展人文

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考古文物已

不再是考古学的ldquo独享rdquo资源社会公众对考古文

物内涵和价值的诉求也远远超出了传统考古学

的研究范畴在史前考古研究领域在体质人类

165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

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下基于跨学科研究的阐释

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历史时期考古学似乎还处

于ldquo犹抱琵琶半遮面rdquo的状态很多人有着关于考

古学必须建立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理论和方

法的执着这使考古学在研究诸多历史时期问题

时面临瓶颈在新形势下面对日益丰富的博物

馆展览类型以及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考古学

何不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冲破学科之

间的藩篱与其他学科之间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与互鉴正如霍巍王煜关于ldquo破戒rdquo与ldquo守戒rdquo的

论述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未来应该成为ldquo一支

主要力量甚至在有些领域中将担任主角与其

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美术史宗教史民族史等

一起构建那些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的

历史叙事rdquo[25]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基于考古

文物的文化阐释更需要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

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思路其构建过程有利于考古

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思路和学术方向的拓

展也能在公众传播方面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

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EBOL][2020-12-22][20212-01-05]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2content_5572151htm

[2]﹝美﹞路易斯middot宾福德著陈胜前译《追寻人类的过去

解译考古材料》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3]﹝美﹞伊恩middot霍德特middot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岳

麓书社2005年

[4]John H FalkJ J KoranLynn D Dierking amp L P Dreblow Redicting Visitor Behavior Curator1985(19)

45-62[5]严文明《走向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9

[6]惠夕平《论考古阐释与中国考古学实践》《郑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夏鼐《什么是考古学》《考古》1984年第10期

[8]《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1959年第10期

[9]﹝英﹞戈登middot柴尔德著方辉方堃杨译《历史的重建考

古材料的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25页

[10]﹝英﹞肯middot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岳

麓书社2005年第44页

[11]方向明《从考古到历史类博物馆基于考古学的解读

和 展 示》中 国 考 古 网 [EBOL][2018-06-11][2020-02-01] httpwwwkaogucncngonggongkaogu2018061162212html

[12]徐良高《考古学研究中的解读与建构mdashmdash关于考古

学本体理论的一些思考》何弩主编《李下蹊华mdashmdash庆

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17年

第40页

[13]陈淳《中国考古学 80年》《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

1期

[14]结论取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ldquo盛筵rdquo观众调查报

告》调查人周茜茜刘雨曦等调查时间2018年1月

4日

[15]结论取自《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观众调

查报告》调查人魏丹意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19年5月12日

[16]陈胜前《当代考古学概念的构建》《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

[17]John H FalkLynn D Dierking The Museum Experi

ence WashingtonDCWhalesback Books199267[18]﹝英﹞艾琳middot胡珀-格林希尔著蒋臻颖译《博物馆与教

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

第47页

[19]Freeman Tilden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third edi

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ChapellHill19778

[20]Susan M Pearce Interpreta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3129[21]结论取自《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

华展rdquo调查报告》调查者刘雨曦任琳陈家宝周茜

茜调查时间2017年12月23日

[22]同[8]第26页

[23]王煜《汉代太一信仰的图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3期

[24]结论取自《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酒香花韵rdquo观众调查

报告》调查人周茜茜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20年

11月18日

[25]霍巍王煜《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煜

主编《文物文献与文化mdashmdash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66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Archaeological Relics in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LI Li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core exhibits of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museumrsquos cor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researching displaying and educating With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concepts in archaeology methods such asmaterial evidence contextual display and related interpre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museum exhibition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aeology is still facing the dilemmabetween single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ple needs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hibition philosophy and scholarly norms and public learning To well perform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ir archaeological relicshistory museums should explore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pproach of 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ocus on information decod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and storyline rebuilding so as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ng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ve mode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maximize the social value of archaeologicalrelics

Key words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relics interpret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责任编辑张 蕾校对王 霞)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

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

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全文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 2009 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

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

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

现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主要栏目

有东南论坛遗产保护理论考古探索地域文

明博物馆新论专题研究域外广角等

《东南文化》真诚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尤其欢

迎有关遗产保护和相关学科探索的理论文章现

将稿件格式启事如下

一今后凡投寄我刊的文稿敬请作者提供

电子文本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dnwhchinajournal

netcn并请参照本刊文章的基本格式提供文章

的关键词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

编码联系方式等)

二来稿以一万字内为宜并要求文字精炼

标题准确层次清晰资料新颖观点鲜明引文

准确注释一律放在文末并注明详细出处线图

拓片及照片质量精美

三自收稿之日起编辑部将尽快给作者答

复来稿处理意见如超过六个月未收到采用通

知作者可另行处理稿件并告知我刊

四本刊将已刊内容提供网站和知网等数据

库传播为维护作者的权益免生著作权纠纷凡

不愿同时上网传播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予以声明

《东南文化》编辑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

167

DNWH

解构与重建历史类博物馆展陈中考古文物信息的跨学科解读

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

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下基于跨学科研究的阐释

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历史时期考古学似乎还处

于ldquo犹抱琵琶半遮面rdquo的状态很多人有着关于考

古学必须建立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理论和方

法的执着这使考古学在研究诸多历史时期问题

时面临瓶颈在新形势下面对日益丰富的博物

馆展览类型以及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考古学

何不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冲破学科之

间的藩篱与其他学科之间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与互鉴正如霍巍王煜关于ldquo破戒rdquo与ldquo守戒rdquo的

论述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未来应该成为ldquo一支

主要力量甚至在有些领域中将担任主角与其

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美术史宗教史民族史等

一起构建那些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的

历史叙事rdquo[25]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基于考古

文物的文化阐释更需要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

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思路其构建过程有利于考古

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思路和学术方向的拓

展也能在公众传播方面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

而使考古文物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公布》[EBOL][2020-12-22][20212-01-05]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2content_5572151htm

[2]﹝美﹞路易斯middot宾福德著陈胜前译《追寻人类的过去

解译考古材料》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3]﹝美﹞伊恩middot霍德特middot哈特森著徐坚译《阅读过去》岳

麓书社2005年

[4]John H FalkJ J KoranLynn D Dierking amp L P Dreblow Redicting Visitor Behavior Curator1985(19)

45-62[5]严文明《走向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9

[6]惠夕平《论考古阐释与中国考古学实践》《郑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夏鼐《什么是考古学》《考古》1984年第10期

[8]《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1959年第10期

[9]﹝英﹞戈登middot柴尔德著方辉方堃杨译《历史的重建考

古材料的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25页

[10]﹝英﹞肯middot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岳

麓书社2005年第44页

[11]方向明《从考古到历史类博物馆基于考古学的解读

和 展 示》中 国 考 古 网 [EBOL][2018-06-11][2020-02-01] httpwwwkaogucncngonggongkaogu2018061162212html

[12]徐良高《考古学研究中的解读与建构mdashmdash关于考古

学本体理论的一些思考》何弩主编《李下蹊华mdashmdash庆

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17年

第40页

[13]陈淳《中国考古学 80年》《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

1期

[14]结论取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ldquo盛筵rdquo观众调查报

告》调查人周茜茜刘雨曦等调查时间2018年1月

4日

[15]结论取自《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花重锦官城rdquo观众调

查报告》调查人魏丹意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19年5月12日

[16]陈胜前《当代考古学概念的构建》《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

[17]John H FalkLynn D Dierking The Museum Experi

ence WashingtonDCWhalesback Books199267[18]﹝英﹞艾琳middot胡珀-格林希尔著蒋臻颖译《博物馆与教

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

第47页

[19]Freeman Tilden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third edi

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ChapellHill19778

[20]Susan M Pearce Interpreta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3129[21]结论取自《ldquolsquo人与神rsquomdashmdash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

华展rdquo调查报告》调查者刘雨曦任琳陈家宝周茜

茜调查时间2017年12月23日

[22]同[8]第26页

[23]王煜《汉代太一信仰的图像考古》《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3期

[24]结论取自《泸州博物馆基本陈列ldquo酒香花韵rdquo观众调查

报告》调查人周茜茜冼懿纬等调查时间2020年

11月18日

[25]霍巍王煜《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煜

主编《文物文献与文化mdashmdash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66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Archaeological Relics in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LI Li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core exhibits of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museumrsquos cor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researching displaying and educating With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concepts in archaeology methods such asmaterial evidence contextual display and related interpre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museum exhibition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aeology is still facing the dilemmabetween single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ple needs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hibition philosophy and scholarly norms and public learning To well perform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ir archaeological relicshistory museums should explore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pproach of 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ocus on information decod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and storyline rebuilding so as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ng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ve mode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maximize the social value of archaeologicalrelics

Key words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relics interpret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责任编辑张 蕾校对王 霞)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

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

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全文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 2009 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

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

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

现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主要栏目

有东南论坛遗产保护理论考古探索地域文

明博物馆新论专题研究域外广角等

《东南文化》真诚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尤其欢

迎有关遗产保护和相关学科探索的理论文章现

将稿件格式启事如下

一今后凡投寄我刊的文稿敬请作者提供

电子文本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dnwhchinajournal

netcn并请参照本刊文章的基本格式提供文章

的关键词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

编码联系方式等)

二来稿以一万字内为宜并要求文字精炼

标题准确层次清晰资料新颖观点鲜明引文

准确注释一律放在文末并注明详细出处线图

拓片及照片质量精美

三自收稿之日起编辑部将尽快给作者答

复来稿处理意见如超过六个月未收到采用通

知作者可另行处理稿件并告知我刊

四本刊将已刊内容提供网站和知网等数据

库传播为维护作者的权益免生著作权纠纷凡

不愿同时上网传播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予以声明

《东南文化》编辑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

167

DNWH

《东南文化》2021年第1期总第279期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Archaeological Relics in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LI Li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relics are the core exhibits of Chinese history museu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museumrsquos core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researching displaying and educating With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ve concepts in archaeology methods such asmaterial evidence contextual display and related interpre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museum exhibition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ve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archaeology is still facing the dilemmabetween single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ple needs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hibition philosophy and scholarly norms and public learning To well perform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ir archaeological relicshistory museums should explore an integrated research approach of multiple levels multiple angles and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ocus on information decoding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and storyline rebuilding so asto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useum exhibi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ng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ve mode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maximize the social value of archaeologicalrelics

Key words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archaeological relics interpret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责任编辑张 蕾校对王 霞)

《东南文化》杂志是由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社

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录入中文核心期

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全文期刊等

《东南文化》于 2009 年改版后定位于中国

大陆东南及港澳台地区乃至日韩等东亚诸国

文化遗产的探索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等凸

现文化遗产地位彰显东南地域特色主要栏目

有东南论坛遗产保护理论考古探索地域文

明博物馆新论专题研究域外广角等

《东南文化》真诚欢迎专家学者投稿尤其欢

迎有关遗产保护和相关学科探索的理论文章现

将稿件格式启事如下

一今后凡投寄我刊的文稿敬请作者提供

电子文本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dnwhchinajournal

netcn并请参照本刊文章的基本格式提供文章

的关键词1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作者简介

(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

编码联系方式等)

二来稿以一万字内为宜并要求文字精炼

标题准确层次清晰资料新颖观点鲜明引文

准确注释一律放在文末并注明详细出处线图

拓片及照片质量精美

三自收稿之日起编辑部将尽快给作者答

复来稿处理意见如超过六个月未收到采用通

知作者可另行处理稿件并告知我刊

四本刊将已刊内容提供网站和知网等数据

库传播为维护作者的权益免生著作权纠纷凡

不愿同时上网传播的作者请在投稿时予以声明

《东南文化》编辑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1050904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