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Contemporary Design Theory / My Design Theory

  • Upload
    pengsun

  • View
    192

  • Download
    7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Contents

+Contemporary Design Theory

John Christopher Jones:Design Methods / John Zeisel:Inquiry by Design / Herbert A. Simon: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 Donald Arthur Norman:Design Everyday Things / Donald A. Schon: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 Victor

Papanek: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 Klaus Krippendorff:The Semantic Turn / 榮久庵憲司:幕之內便當美學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Contemporary Design Theory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John Christopher Jones:Design Methods

「設計」是一種過程,包含對於整個系統或環境的建構。他認為方法對於設計所產生的主要兩個作用就是:(1)減

少設計錯誤的次數、重新設計或延誤;(2)促成更具想像力與更好的設計。在設計方法的程序方面,Jones 認為,

設計分為三階段:解析階段、轉換階段,整合階段。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Diverge Converge

Create Choices Make Choices

4D:Discover / Define / Develop / Deliver

John Zeisel:Inquiry by Design

+內隱知識 V.s 外顯知識

+設計師與研究者的差異:

1. 處理問題時,設計師比研究者更需要作出風險性的決策

2. 研究者致力於檢驗與改善知識

3. 研究者傾向外顯知識,設計師傾向內隱知識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框架:設計方法

/ John Christopher Jones

內容 / John Zeisel

Concept Hypothesis

Test

Research

Image Express

Test

DesignComparison

+問題一 暫時解答 消除錯誤 問題二演繹/猜測 經驗/檢驗 演化/移轉

Herbert A. Simon: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1. 提出滿意模式,即是有限理性,人並非完美,只要達到合理性的決定,就可以降低決策焦慮。

2. 赫伯特·西蒙也將設計研究定義為「科學般的設計」(a science of design),並敘述其內涵為:「設計發展過程中

艱難的智慧抉擇與分析,部份仰賴形式,部份仰賴經驗,但都可以教學的方法傳遞」(a body of intellectually

tough, analytic, partly formalizable, partly empirical, teachable doctrine about the design process)。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1. Intelligence gatheringSearch enviroment for Condition , callling for design2. Design - possible course for designa. inventb. developc. analyse3. Choice - Select particular course

Simon's 3 activities/ Stages in Decision Marking

Solution

SolutionSolution

+有限空間

Solution

Solution

Solution+滿意解在有限時間與有限空間所選擇的解決方式

Donald Arthur Norman:Design Everyday Things

1.應用本身與環境的知識

2.將操作結構簡化

3.系統介面設計淺顯易懂:增加使用者和設計方之間的溝通

4.利用自然或人為的侷限,讓使用者能夠很簡單的了解產品

5.理解可能發生的人為錯誤

6.標準化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DesignerDesign model User User’s modelSystem

SystemImage

Mental Model

Thinking

Doing

Donald A. Schon: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強調“行動中反映”與“反映思考”的方法。

Donald A. Schon認為在行動中進行反思,可以在實踐中變成研究者,並從固定的理論和技巧中解脫出來,構建一種

新的適用特定情境的理論。“行動中對行動的反思”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對行動的反思”,二是“在行動中反

思”。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Victor Papanek: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The only important thing about is “How it relates to people “

渴求性(人性) + 可行性(技術) + 存活性(企業組織) = 創新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Demand

Feasibility

Viability

Innovation

Klaus Krippendorff:The Semantic Turn

認為設計不是在做產品,而是讓產品(東西)有意義-Design is making sense of things.

Klaus Krippendorff將使用者對產品的理解劃分為四個階段

A、產品辨明階段:使用者通過視覺影像來區分產品類型

B、自我驗證階段:使用者實際操作物品,進而觀察不同程度反饋

C、發現新形式階段:使用者在使用中熟悉其工作原理,或許還能發現新的使用方式

D、解讀符號語意:使用者依據自身類型、個人理解、社會特征及美學價值,通過與其相關產品的比較來解讀產品內涵。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What product ?User Use the

product What's new ?

understand the product

榮久庵憲司:幕之內便當美學

榮久庵憲司認為日本設計具體表現出其精緻文化的精髓,「幕內便當」尤其含蘊深意。表面平凡的東西,放在整體中看,

彼此之間卻洋溢著和諧美感,因此幕內便當可作為日本美學的象徵。

對榮久庵憲司來說,設計師滿足顧客的需要外,更需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識、倫理覺醒。

1. 用更少手段去創造更多的快樂,有責任參與對社會意義的探尋。

2. 掌握系統工程學和製造技術,但最終運用智慧和想像力

3. 真誠、善良和美好,為設計的終極目標。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以一工業用平板設計案,帶出我的設計理論。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此款工業型平板為第二代,不僅在設計上需延續上一代的設計風格,也因為節省成本關係必須沿用上一代機型的後蓋。

而因為產品為工業用平板,須考量其功能性與抗落摔等因素,所以在設計上必須在其限制裡,發揮最大的創意。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Writing ︱ handheld ︱ scan ︱ cradle ︱clip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了解客戶需求後,進而分析工業用平板

所需要具備之功能(產品)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warehouse ︱ logistic ︱ shipping ︱hospitality

+了解工業用平板的使用場所(環境)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Specialist ︱share work

+了解工業用平板的使用族群(人)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以人、環境、產品的交集,作為產品開

發的基礎;無論是新產品還是第二代產品

皆須了解人為使用與其環境需求,以此三

因素環環相扣,以此開發之產品才能符合

渴求性(人性) + 可行性(技術) + 存活性(企

業組織) = 創新

Durability Mobility

Usability

Spill-resistant Anti-shockSubstantial

Seamless

PortableStandLight weightDetachable

Category Code & Needs

Easy to carry and holdAccessoriesScannerEasy-clean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進行Sketch

在此階段我認為不單單是對產品做出造型

的詮釋,應該在Sketch當中思考此產品的

需求與其使用方式(即創意),並將其融入

Sketch之間,以表達出來,以方便內部討

論與檢討。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進行Sketch

利用客戶訊息與市場分析,進行快速大量

的Sketch,以大量重複的繪畫,激盪出更

多量的創意與新的產品使用意義。

此階段無論時間長短,重複進行兩次以上

為佳。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進行設計提案

以圖像或是隱喻訴說產品的故事性,讓客

戶更能夠想像與融入情境。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進行設計提案

賦予其3D材質與使用介面的配置,並且凸

顯細節與使用方式,讓產品接近真實與量

產。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進行設計微調

與客戶討論,增加細節。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進行設計微調

讓產品更加合理化,拆解產品配置,分析

檢討產品如何組裝,以利進入量產階段。

此間段設計微調需與機構,甚至業務等人,

集體討論,相互協調,以期在不違背設計

理念下做出變更。

如客戶需求,此階段也可能進行模型製作,

讓以實際質感,確保量產無誤。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進入3D合理化

讓3D合理正確,以移交給機構人員,進行

產品類部的機構設計。

此階段主要與機構人員來回重複討論,以

維持設計理念,並且不干擾內部機構。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 Industrial Tablet for Mobile 移動式工業用平板電腦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Color plan & Outlook

以客戶(或業務)需求,建議色彩與材質配

置,並提供印刷搞進行量產。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My Design Theory / Peng Sun

Thinking of a new useUnderstand the needsPerson / Market / Use

Thinking of a new use Practitioner

設計前端市場分析/需求了解

設計前端思考新使用/Sketch檢討

設計中間合理化/3D檢討/反覆驗證

+ 我認為產品設計,不論設計案的種類如何,首重於了解

使用者需求與其市場需求,以人為本進行設計的開端,而

在設計過程中,每個階段設計者都必須與各領域的專業人

員進行討論,並在其過程中反覆驗證(包括手繪階段,甚至

是量產前)。

但在現實的設計環境裡,可能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讓設

計過程無法面面俱到,在這個問題上我則推崇Herbert

Simon的滿意解,以求在有限制的環境哩,以達成最創新

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