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内容简介 - ghzyj.gz.gov.cnghzyj.gz.gov.cn/gzlpc/xwzx_tzgg/201905/436305d82c...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

工作内容简介

二○一九年五月

1

说明:本工作内容简介仅供各报名单位参阅,本次国际咨询

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以正式发布的技术文件为准。

2

一、 工作背景及项目概况

(一) 工作背景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演进,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

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

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

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

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

地。粤港澳将与长三角、京津冀两大城市群协同发展,领跑我国

科技创新发展,打造多个世界级创新城市群。

广州、佛山两市签署《深化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将强化基础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合作,共推科技成果转化开放共享

科技资源,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合作打造广佛科技创新

产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广州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优势以及佛

山制造业、民营经济优势,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白云数字科技城,是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家建设粤港澳国

际科技创新中心重大战略部署,推进粤港澳、与京津冀两大国家、

国际科创中心协同发展,深化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

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

区产城融合新地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广佛同城

3

合作示范区。

(二) 项目概况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部,面积约 28 平方

公里,基地主要涉及石门、白云湖、石井、黄石等 4 个街道共计

11 条城中村,范围内现状户籍人口总计约 4.5 万人,常住人口

总计约 18万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具有区位、交通、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拥有明显的区位、交通

优势,与佛山南海隔江相望,可快速通达广州重要对外交通枢纽,

分别距广州市中心约 15 公里、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约 15 公里、

距广州火车站约 10 公里、距广州北站约 15公里、距规划新建的

广州白云站约 5公里,广清高速、广佛肇高速、华南快速、广花

公路、机场高速在此互通交汇,规划地铁轨道 8号线、13 号线、

14 号线,广清城际二期贯穿其中,近期建设亭岗站、朝阳站、

滘心站、石井站、马务站等 5个地铁站点,城际站点白云湖站选

址正在谋划当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地处流溪河、巴江

河与珠江西航道交汇河口地带,基地内部山水呼应、蓝绿交织,

石门山脉、密布水网、绿湖花海、桑基鱼塘,坐拥 3000 亩白云

湖公园,可远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东侧 5公里为规划新建的万

亩白云湿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门水文化历史悠久,“石

门返照”景观先后入选宋代、元代的“羊城八景”,同时拥有长

堤、码头、楼亭、曲涧等景观资源;鸦岗村内小桥流水、夏茅村

依水而建,北宋时期人们就在这里扎根,世代勤耕苦读,生息繁

4

衍逾千年,庙宇、宗祠、赛龙舟、醒狮、舞火龙、蔡李佛拳等非

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得以传承和发扬;丰富的土地储备资源,按照

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工作部署,基地内正稳步推进红星村、夏

茅村、环滘村等城中村改造,锦亿物流、吴越物流、庆民物流等

物流园整治和村级工业园整治等九项重点工作,同时结合推进土

地收储整备工作。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的产业与环境提升空间大,存在系列问题

亟待统筹解决。基地内南北向高快速过境交通发达、东西向交通

干道建设薄弱,现有路网密度偏低,综合交通网络有待构建,现

状交通拥堵难题亟待破解;生态资源保护未成体系,滨水优势未

能彰显,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尚未充分发挥,生态资源

保护利用有待统一谋划;历史文保追求个体遗产保护,历史街区、

建筑群落等历史空间环境不断被蚕食,整体历史人文景观有待重

塑;辖内传统行业、物流仓库相对陈旧,布局散乱,环境品质有

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服配套等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主导产业定位、业态空间分布、开发建设时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

明确,需要通过原有产业转型升级与引进创新产业相结合,实现

地区发展根本性转变。

二、 工作原则

拟通过开展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遴选出具

有前瞻性、国际化视野的设计理念,和具有建设运营思维的谋划

方案。以指导白云湖数字科技城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

5

发挥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势、配套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为创新、

创业提供优良环境,满足原住民及未来新进新兴产业就业人口多

层次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实现可持

续发展,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发展平

台,并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等方面加强与佛山等粤

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对接共建,打造广佛同城合作示范区。

(一) 与上层次规划相衔接。规划设计应遵守并落实《粤

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广州总体

城市设计》等法定规划要求,充分衔接《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

(2017-2035年)草案》、《广州市白云区发展战略大纲(2017-2035

年)》等在编规划,符合广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

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等发展方向,促进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建设成

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广佛同城示范区等目标

的实现。

(二) 紧扣主题,彰显水准。规划设计工作应紧扣数字科

技主题,把握全球数字科技、创新服务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

数字科技城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先进经验,结合粤港澳、广-

佛同城化创新发展要求,完成具有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彰

显国际先进水平的规划设计成果。

(三) 以人为本,产城融合。规划设计方案在充分考虑产

业建设发展要求的同时,更应重点关注规划人口的安居乐业需求,

6

合理功能布局和用地划分,完备公服配套,建立健全城市功能体

系,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增强创新活力,推动产城融

合。

(四) 智慧城市,科创共享。规划设计应融入智慧城市发

展理念,把握未来智慧城市发展方向,提出覆盖经济产业、社会

民生、城市建设、资源环境、运营管理等各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

目标及整体解决方案,让全体人民共享科技创新发展成果。

(五) 立足本地,体现特色。规划设计方案应立足本地,

充分体现区域自然、历史、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条件,注重生态

要素的系统保护,发挥生态核心竞争力,深入挖掘岭南特色元素、

研究保护地方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留住城乡记忆、丰富城市形态,

实现自然、人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六) 低碳生态,持续发展。将低碳生态理念融入科技城

规划设计方案中,借鉴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先进经验,

充分运用低碳生态规划技术方法,精细化开展环境保护与低影响

开发,确保基地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中求进;构建绿

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全球领先的低碳生

态示范区。

(七) 集约用地,高效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地上地

下立体发展,合理安排用地结构和布局,提出土地开发建设时序,

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结合“老城市新活力”工作要求,注

重三旧等城市存量空间挖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7

(八) 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规划设计必须遵循国家

和地方现行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并

符合本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 工作任务

本次咨询的工作任务包括整体规划研究、起步区城市设计两

个层次,总体概念规划范围北至流溪河,西至珠江西航道,东至

机场高速,南至黄石西路,由白云湖及环白云湖的西片、东片、

黄金围片区、黄金围南片等“一芯四片”地区构成,总面积约

28 平方公里。起步区范围包含黄金围西区、黄金围东区核心区,

黄金围南片核心区,以及环白云湖的白云湖西片核心区和白云湖

东片核心区,面积约 12平方公里。

(一) 整体规划研究

整体规划研究应从宏观层面对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的发展定

位、功能布局、业态空间分布研究、整体空间形态、智慧城市、

低碳生态、综合交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岭南特色风貌塑造

与历史文保、滨水空间规划、旧村更新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土

地整理、分期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1. 发展定位研究。围绕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

心引擎的战略定位和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的要求,研究白云湖数

字科技城的空间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充分总结借鉴

国内外数字科技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的经验,确定白云湖数字科

技城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8

2. 功能布局研究。在充分调研现状建设条件和土地权属的

前提下,对用地布局、规划结构和功能分区进行研究,划分功能

组团,提出合理用地比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

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

3. 业态空间分布研究。开展数字科技城主导产业、配套产

业,及产业支撑所需商务、生活、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空

间分布、物理距离的规划研究,增强创新活力,引导数字科技产

业的集聚发展,推动信息、软件等数字科技产业和金融、工业、

商业等的深度融合。

4. 整体空间形态设计。提出区域整体空间形态的目标和总

体构思,分析组织区域内重要节点和空间构成要素;注重新建地

区与城市更新地区交界地带空间形态的设计,协调处理好各类公

共区域、开敞空间、绿地系统、建筑物等的环境关系;重点开展

滨水地带的整体设计工作。

5. 智慧城市规划。规划“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

化、协同化、融合化”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落实物联网、互联

网、信息网络、云计算、智能科学等新兴技术的物质支撑环境,

开展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布点规划,为智慧交通、智慧公服、

智慧能源、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

6.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充分运用低碳生态技术及生态承载、

生态特征评价、空间引导等规划分析方法,开展场地生态环境保

护,划定生态保护底线范围,提出生态廊道划定方案及控制要求;

9

开展低影响开发建设,提出低能源依赖性、可持续性的低碳生态

发展策略和实施措施。

7.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结合产业特征及就业人口工作、生

活需求,开展区域交通、内部路网、交通设施、静态交通等的整

体规划。强化项目基地与外围交通的联系,打造高效快捷的对外

交通体系;提出内部交通发展目标,打通城中村交通盲点、断点,

加强新建地区与城市更新单元的空间融合;布局公交站点、综合

交通枢纽,构建与动态交通相协调的停车体系,实现各类交通方

式之间的便捷换乘,构建以人为本、多元结合、智慧低碳、结构

清晰的综合交通网络。

8. 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规划。根据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的发展定位和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完善配套功能,建立健全教

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城市功能体系,提供多元化、多样性、

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配套。高标准统一布局智能市政基础设施,并

明确建设规模。同时,考虑与周边地区及广佛同城的对接共建,

进一步完善该区域配套设施的建设。

9. 岭南特色风貌塑造及历史文保。提出珠江西航道、流溪

河、石井河、白云湖公园、石门山脉等自然本底,村庄、墟市、

工业遗迹等人文环境的保护利用方案,塑造岭南特色风貌,彰显

区域特色,完成特色风貌分区;落实范围内历史文保、历史建筑

等保护要求,历史文化保护措施与建议,实现科技发展与当地自

然、人文的深度融合。

10

10. 滨水空间规划。落实滨水创新带发展要求,重点开展流

溪河、珠江西航道滨水岸线,白云湖环湖 1-2公里范围及基地内

部密布水网岸线的保护利用规划,提出满足水安全、水生态、水

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要求的设计方案,构建丰富多样的滨水

景观,注重滨水地区的公共性、开敞性及亲水性。

11. 旧村更新规划。开展范围内鸦岗、红星、夏茅、环滘、

滘心等旧村更新改造规划设计工作,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传统习

俗、地方民居等特色要素,结合产业提升计划,提出各村发展策

略、规划定位。

12. 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对规划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进行

系统分析和研究,划定重要景观节点,明确开敞空间组织关系,

对建筑色彩、建筑高度、建筑形态以及城市空间界面、轮廓线等

进行组织和安排,实现空间综合利用与景观环境、城市形象等之

间的协调,体现空间特色。

13. 土地整理与用地功能优化。提出合理的土地整备构想,

整理项目范围内可出让土地及开发成本,确定合理的开发顺序与

出让计划,确保规划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现行控制性详细

规划或者在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用地功能优化方案,

确定开发相关指标。

14. 分期建设规划。明确近、中、远期特别是近期起步区范

围内的建设内容、重点实施项目等,提出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以利于规划范围内的拆迁安置、土地出让,实现规划范围的城市

11

面貌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形成鲜明的地区形象。

(二) 起步区城市设计

起步区城市设计是本次咨询工作的重点。应提出起步区城市

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考虑实际使用和实施,对空间结构、用地规

划布局、开放空间、绿色交通、绿地系统及生态廊道体系、环境

景观规划与视线通廊设计、公共服务及市政配套、地下空间等内

容进行规划设计,应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阶段的深度,完成

城市设计导则;同时自主选定重要节点进行设计,达到修建性详

细规划方案阶段的深度,方案需具有较强的实操性,以指导起步

区的开发建设。

1. 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围绕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的发展定

位、发展目标,提出起步区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彰显规划设

计方案的特色与亮点,引领后期规划建设工作。

2. 空间结构与用地规划布局。基于起步区的功能定位,明

确起步区整体空间结构,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及拟入驻企业建设诉

求,划分不同尺度的规划地块,细化用地功能、构成比例,弹性

控制用地性质和用地规模,提出相关经济技术指标要求,满足不

同类型、功能企业的产业需求。

3. 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提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原则与目

标。规划街道、公园、广场、滨水步道、绿地系统等不同类型的

开放空间,形成连续的开放空间系统。提出各类开放空间的功能、

设计要求与设计意向。

12

4. 绿色交通规划。充分结合基地内新建及城市更新地区的

规划建设特点,考虑未来交通出行结构和绿色交通发展趋势等,

选取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工具,制定交通发展对策,科学划分交

通空间,划定无人驾驶试运行区域,规划“自行车+步行”的慢

行交通网络,构建安全、连续、舒适的慢行系统,完善慢行交通

指引系统。

5. 绿地系统及生态廊道体系。落实上层次规划要求,确定

绿地空间布局、种类、规模及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基地内河涌水

系、生态绿地、公共开敞空间等构建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明确结

构、布局、边界及控制要求,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和城市自

净系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6. 环境景观规划与视线通廊设计。结合起步区地理特色,

对该地区进行景观规划,合理组织空间景观脉络,塑造景观特色

鲜明的城市公共中心区,结合绿地等软质景观营造,对区域内重

要环境设施、城市家具、街道小品等硬质景观进行整体设计构思,

制定相应设计方案。结合景观塑造、环境营造等需求,科学确定

视点、视高与视域,规划视线通廊,提出通廊的方位、尺度等方

面的控制要求。

7. 公共服务及市政配套。充分考虑产业研发、孵化、展览、

交流及从业人员工作、生活等配套需求,高标准配套医疗、教育、

养老、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智能化市政管网、设施等,论

证设施的种类、数量、分布和规模,编制“公共与市政服务设施

13

一览表”,明确其空间布局及建设要求。

8. 地下空间规划。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科学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开展地下空间利用范围、空间结构、功能指

引、交通系统、竖向设计等规划设计工作,提出相应规划控制指

标。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应与地块划分、土地出让统筹考虑,充分

考虑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的协调配合,以实现地下首层空间资源

的高效利用,及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经济效益的提升。

9. 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在起步区范围选取 1-2 个重要节点,

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城市设计,开展场地设计,明确公共

空间、公园绿地、广场、建筑等布局。合理提出地块内的建筑造

型、高度、整体风格及重点建筑的底层功能,明确标志性建筑的

主要出入口位置,完成相应建筑设计指引;提出地下空间分布、

交通组织、重要景观节点分布方案和城市家具、雕塑等公共环境

艺术设计指引。

10. 城市设计导则。制定起步区内各功能区(如公共中心、

商务区、产业集聚园区、居住区、滨水地区等)及各类型建筑的

城市设计导则,强化地区空间形态的整体感,明确建筑组合布局

和体量、建筑高度、建筑特征、主要街道临街立面尺度;制定街

道设计及环境设施设计导则,明确街区尺度、边界、夜景以及城

市广场等开敞空间的环境设施形式、材质、色彩等设计要求;完

成重点片区地块设计导则,明确地块出入口、慢行系统、场地设

计、场地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建筑风格、立面、色彩、第五立面、

14

夜景、首层开放空间、首层功能、地下空间等设计要求。

11. 近期规划实施建议。对近期拟实施的工作提出具体的策

略与措施:一是提出亭岗站政府储备地块(重点优化范围)的地

块城市设计控制要求;二是对滘心村、红星村等城中村及集体物

业安置进行考虑,提出安置规划方案和城市设计控制要求,使安

置区与起步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并能实现功能互补;三是提出黄

金围西区近期主干路网实施建议。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