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3/01/23/a32-33-0123.pdf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2013年1月24日至1月31日,江蘇省文化廳主辦「融你我融無限—沈威峰畫展」,將全面展示這位中國畫荷人創作的整體風貌。

集傳統書畫之大成沈威峰出生於古城揚州,他的花鳥畫繼承了「揚州八怪」

的風格,題材豐富、造型簡約生動,表現了生命感和空靈感,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藝術探索的高峰期,他移居蘇州,從「吳門畫派」的筆墨中汲取營養,幾十年的創作歷程中,沈威峰一直以中國畫的正統傳承為根本。中國畫這種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講究詩、書、畫的結合,並將諸多學科貫通其中,沈威峰深知,人文修養的重要性。沈威峰潛心於中國歷代書畫的研究,在精研先賢們繪畫技巧的過程中,他從未停止思考的腳步,沿襲 中國傳統文人的品格與創作思想。在沈威峰看來,「吳門畫派」注重文人品味,講究筆墨,他們的作品從宋元風格演進而來,卻又實現了詩書畫完美結合。沈威峰的荷花作品給人如臨仙境之感,空靈、清雅、

飄逸,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美學意蘊。那幅掛在人民大會堂的巨畫《映日荷花別樣紅》,蘊含 賞心悅目的虛實之美。近處花葉入眼,主體突出,遠處天水相接,紅霞暈染,霧氣升騰,層次和距離感突出。遠處水面上天光雲影共徘徊,近處水中的荷葉與荷花的倒影影影綽綽,若隱若現。對於自然朦朧景色的再現,既融入了畫

家的創作情感,更讓作品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沈威峰為中組部部長會議所作的《荷之韻》,湖水在日光下波光粼粼地起伏蕩漾,荷花神采奕然,傲然枝頭,波瀾不驚,紅荷搖曳,香遠益清。一片片浮在水塘裡的風荷香蓮,一湖晨霧如夢似幻,顯出荷塘的渺遠靜謐的意境。

探索、思考與創新石濤認為「筆墨當隨時代」。沈威峰將花鳥畫的筆墨語言

與中國傳統文化高雅脫俗的意境相結合,巧妙地融入現代藝術技法裡的光、影、色,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和美學意蘊。沈威峰用他全部的心神去關注荷花,他常常漫步於蘇州

的園林和鄉村的池塘邊,悉心觀察,用心與荷花對話,他用畫筆營造荷花的美妙世界。他從不畫殘荷、枯荷,放眼望去,他的荷花作品都充滿了陽光的感覺,表現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這是因為畫家心中充滿了陽光。他說,自己的藝術追求,就是要讓「陽光照進荷塘」,要讓每個看畫的人都感受到勃勃生機,看到滿心歡喜。在沈威峰的一次創作中,著名書畫家陳佩秋曾到其畫室

觀看。「畫這麼大的尺寸,很不錯,而且越畫越熟練,越畫越有心得」。陳佩秋評價說,「荷花作品中,綠顏色的亮度比黑顏色的高。如果說在畫淡墨的時候,濃淡都配好了,再加一種顏色,兩個配得很好才會看上去亮。很多新派的現代畫都是這樣,能畫到這種程度很不容易。」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生最愛荷花,早年在北大朗潤園荷花池中親手種下洪湖蓮子,所開的紅荷名之「季荷」。季老生前看到沈威峰創作的《香遠益清》時,倍加讚賞,感歎道:「畫中荷花顏色與『季荷』一模一樣。」並親筆為畫家的作品題詞「香清益遠,出淤泥而不染」。一位是繪畫大師,一位是國學大家,陳佩秋和季羨林的讚譽共同詮釋了沈威峰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含量。

收藏界追逐的荷花沈威峰應人民大會堂管理局邀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為

莊嚴的大會堂繪就了長5米多、寬近3米的巨幅畫作《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也是對他藝術成就的充分肯定。半個世紀

前,傅抱石、關山月兩位大師為人民大會堂合作的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是公認的美術史上的一座豐碑。作為給亞洲審計組織第十屆大會召開的獻禮,沈威峰還受邀創作《荷頌清風》。作品生動描繪了一塘高潔大氣、灼灼盛放的荷花,畫出了清麗雋永的荷花新境界,充分體現了「向世界傳達善意」、「和諧世界,以和為貴」的理念。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親筆為畫作題字「荷頌清風」,這幅畫作被懸掛於此次亞洲審計大會的主會場。此外,沈威峰還多次受邀為釣魚台國賓館、中組部、中央黨校、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香港中聯辦等國家部門作畫。有評論家認為,能畫大畫,善畫大畫,又能體現時代精

神的畫家在當今畫壇並不多,沈威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枝獨秀,這也令他一再被邀請創作體現國家、城市氣魄的作品。除了尺幅巨大外,沈威峰的作品氣勢宏闊,大氣磅礡,深刻體會到荷之韻和荷之神的創作,更能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此外,畫家的藝術水平和人文精神也感染 收藏家們。

2008年,在北京翰海春季拍賣會上,沈威峰作品《映日荷花別樣紅》估價50-70萬元,最終拍出112萬元。再次創造他的荷花作品拍賣紀錄。在江南藝術收藏市場,沈威峰的荷花作品同樣受到追捧。2010年,他的《荷塘清趣》估價10-20萬元,在多位藏家的激烈競爭下,最終拍出89.6萬元的高價。按照藝術品權威網站雅昌藝術網的統計,沈威峰共有40多件作品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出現,這些作品大多數的成交價遠超過估價,成交率在90%以上,總成交金額近千萬元。沈威峰具有扎實的藝術功底和傳統文化修養,他的作品

尤其是荷花作品的市場表現與之密切相關,成為高端收藏家關注的焦點。對於當代畫家的作品來說,上億元還是一個天文數

字。但對於正處於創作旺盛期的畫家來說,藝術上的積累和突破不但在當今的藝術品市場有反映,多年後的廣闊前景同樣也被看重。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畫荷人」—沈威峰的作品從傳統中來,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是時代精神與民族文化的載體,這是被各界廣泛認同的最根本原因。

2013年1月23日(星期三)A 32-33 ■責任編輯:陳秀麗 版面設計:伍泳傑特刊

極天地大觀 得山水清氣

中國畫荷人沈威峰

周京新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沈威峰出生於揚州,從小喜歡畫畫,拜師求學,勤於實踐,注重學養,從畫素描、油畫到電影海報畫,又專攻寫意花鳥畫,傳承於揚州畫派、金陵畫派、吳門畫派及海上畫派的筆墨情韻,奠定了扎實的傳統功力。他遊藝多地,事業發展經歷艱辛,然以其自身的文化修養、寬廣的胸懷和筆墨耕耘,在藝術事業發展上收穫良多。2009年蘇州畫院美術館開館,沈威峰以畫家兼文化產業管理者的

綜合理念經營管理 畫院和美術館,從更為宏觀的藝術層面上推動了中國畫與書法的廣泛交流與普及,也從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他家鄉揚州和蘇州地區美術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他蒸蒸日上的事業發展與成功經驗,受到眾多政府領導和美術界專家的肯定與讚揚。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沈威峰還以旺盛的熱情和精力進行寫意花

鳥畫創作,而且,作品多為鴻篇巨製。他喜歡畫大尺幅的荷塘景致,筆下總是花繁葉盛,生機勃勃。在他的畫面中,往往是筆墨濃重,層層疊疊,色彩飽滿,艷而不俗。他筆下的荷花,紅得徹

底,紅得堅定,紅得包孕生命,那般搖曳多姿,使畫面瀰漫 濃厚的生活氣息。他畫的紫籐,花正盛開,籐自盤結,匯合成一股音樂旋律,亦好似吳中盛產的青梅酒般甘甜爽口,給人熱情、奔放、豪爽的感覺。沈威峰熱愛生活,更迷戀家鄉揚州的清雅風俗。他畫竹子墨彩

交疊,黑白相間,青赭錯落,成片成林,鬱鬱 。既不似八怪先賢們幾桿疏朗托竹言志,也不似高士們三「個」六「介」借竹喻世⋯⋯沈威峰畫的竹子往往枝繁葉茂,頂天立地,撲面而來的是生機盎然和一派繁盛的昂揚景象。沈威峰筆下的梅花是激情洋溢的,有一種火熱的旺氣和自然而

然的親和力。他往往用濃重的墨色畫枝桿,線條縱橫,豪邁放膽;以冷暖相間的純色點綴花瓣,色質醇厚,落筆跳躍,朵朵鮮活,呼之欲出。我想,能如此落筆胸有成竹,定源於他對日常生活的悉心觀察與深入體驗。藝術創作永遠離不開生活體驗,沈威峰的繪畫創作正是基於他

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在他的眼裡心裡直至筆端所洋溢 的那股花繁葉盛的氣象,展現 他旺盛的生活能量與對藝術的激情追求,形成了強烈的時代氣息和陽光燦爛的畫風。祝願沈威峰的藝術人生之路越走越堅實,事業風景越來越精

彩。

高雲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

中國花鳥畫,自中唐獨立成科,經五代至宋元,由成熟臻輝煌,遂成主流,始與人物畫、山水畫分庭抗禮,其後,經明清兩代傳承創新,延綿發展,至今,中國花鳥畫已呈百花齊放,繁榮發展之盛況。回望中國花鳥畫史,名家輩出,燦若星辰,唐有邊鸞、刁光胤;五代有黃筌、徐熙;北宋有趙昌、崔白、吳元瑜;南宋有吳炳的、林椿、李迪;元代有李衎、張守中、王冕;明代有林良、徐渭;清代有朱耷、惲壽平、華喦;近現代則有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就是一座座藝術的高峰。這些歷史上的藝術高峰,對於今天的花鳥畫家們,就是令人敬

畏的藝術標高,要想達到甚至超越歷代大家構建的藝術標高,不僅需要有極高的造詣和深厚的修養,更需要具備獨樹一幟的精神和敢於揮灑創新的氣魄。沈威峰,正是這樣一位敢於叩問歷史、挑戰自我的畫家,在他

的精神歷程中,始終湧動 的是藝術變革和創新的激情。他尊重自然和自己,重視抒發和抒寫,堅持以不拘一招一式的大氣,超越成規的灑脫,直抒胸臆的隨性孜孜以求地鑄就 屬於自己的藝術品格。令人欣慰的是,經過歲月的打磨和藝術的洗禮,沈威峰的作品

已經鮮明地呈現出一種不同於傳統花鳥畫的全新意境。他的作品,感情充沛,富有氣勢,透出一種欣欣向榮、陽光燦爛的感覺。欣賞他的畫,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愉悅,懸掛他的畫,亦會有一種滿室生輝的氣場。正是這樣一種可遇不可求的豁達向上的氣息,成就了沈威峰作品不同於他人的特質。這種特質的形成,究其根本,是沈威峰在筆墨和色彩運用上的

探索與駕馭。正如在荷花的創作上,他既不恪守花鳥畫的成式,創造性地將山水畫中的氣韻意境融入到花鳥畫中;又打破傳統禁忌,大膽地將西畫的色彩光感嫁接到中國畫上來,從而使他在荷花題材的表現上自成一家,形成了個性化的藝術語言,表現出一種非常獨特的曠達悠遠的唯美畫境和氣息。中國花鳥畫歷來有其獨特的藝術追求,即以寫生為基礎,以借

物抒情、托物言志為目的。沈威峰筆下的荷花在強調花朵嬌艷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格的融入與再現,力求在壯闊的全景式構圖中凸顯別具一格的風情。如果說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是通過光影的變幻來表現水的魅力,那麼沈威峰的畫作則是通過筆墨與色彩的渲染來表現荷花驕陽般的美艷。重墨、濃墨在霧氣中升騰為淺色,這種湧動之氣可以解釋為水氣,也可以解讀為生命

之氣。這種具有時代和個性特徵的表現,輔以大境界大視野,就成了沈威峰作品特有的標誌。可以說,他以中國文化的審美視角,融入現代人的審美意識,逐漸形成了靈活多變的筆情墨趣和強烈現代的藝術風格,從而在傳統寫意花鳥畫的核心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富有時代感和強烈個人面貌的藝術符號。我認識沈威峰已有20餘年,親眼見證了他作為青年畫家的成長

歷程。生於揚州的沈威峰,從小就與書畫藝術有 不解之緣。揚州自古以來人文薈萃,中國美術史上最具影響力和鮮明特徵的繪畫群體之一「揚州八怪」便誕生於此。1993年沈威峰移居蘇州,承「吳門畫派」之餘緒,廣泛研究歷代名家畫本,尤其傾心於任伯年、吳昌碩、石濤等名家作品,對他們的畫作朝夕揣摩,研習之、領悟之,並從中汲取精華。可以看得出,他將「揚州八怪」的瀟灑融入「吳門畫派」的飄逸,形成了他的作品潑墨交施互用,賦色鮮活明麗,形象生動活潑,閃爍 陽光和生命的韻律的藝術特徵。實現了威峰本人的理想——「將陽光畫進荷塘」的氣勢和大境界。這是他對自然、對生活的真情流露,也是作為一個有抱負、有作為、有使命感畫家的心聲。沈威峰這種傳承前人優秀精髓的勤勉,開拓未來探索創新的努

力,對當下中國畫的發展,同樣有 啟迪意義。是為序。

2013年伊始,江蘇省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就在為一位畫家的展覽忙碌 ,一幅幅精彩的畫作被

精心地佈置在這一藝術殿堂內,畫中的荷花境界深遠、氣勢磅礡。漫步展廳,似乎在江南園林

中遊走,荷花的溫潤與清新之美令人駐足。

這些荷花的創作者,便是著名花鳥畫家、蘇州畫院院長沈威峰。沈威峰八歲學畫,幾十年醉

心於表達清荷之美,早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作為中國當代書畫的重要代表人物,沈威峰還

被譽為「中國畫荷人」。

他曾受邀為人民大會堂創作鴻篇巨製《映日荷花別樣紅》,成為在人民大會堂留下墨寶最年輕

的畫家。此外,沈威峰還多次受邀為釣魚台國賓館、中組部、中央黨校、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

室、香港中聯辦等國家部委作畫。

■清氣滿乾坤︵332

×281

■秋思無垠︵46

×56

■春風醉艷︵46

×56

■亂點丹砂數粒紅︵46

×56

■萬朵荷花心清佛光︵250

×124

沈威峰蘇州畫院院長全國青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客座教授

■十里荷香︵590

×320

花繁葉盛別樣紅

「融你我 融無限——沈威峰畫展」2013年1月24日至1月31日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主辦單位:江蘇省文化廳 協辦單位:江蘇銀行 承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

天道酬勤——為《沈威峰畫集》序

■清露(46×56)

Recommended